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1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有8个小节,相比前面的课文,不但篇幅较长,不容易读好,而且理解内容也有难度。在吸取了学习《看电视》一文的教训后,我谨记“多读方能自悟”的原则,帮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为学习下一课《月亮的心愿》打好基础。
我至少花了将近20多分钟的时间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并着力训练他们最感兴趣的分角色朗读,让他们初步体验读书的快乐。我也时不时用简短明确的语言激励他们:“你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声音比以前更精神了,能读好问句,真棒!”……在老师的鼓励,同伴的夸奖中,孩子们读书热情比较高,抢着当众表演朗读。
在他们了解课文内容后,我就以“你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文中语句说明小峰是个好孩子,我相机板书“摆棉鞋在阳光晒到的地方、把棉鞋放回床前”,让学生体会到小峰做事细心,再指导观察插图,练习说话,注意让学生留意画面人物的表情,指导他们把意思说清楚。同时联系课文前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小峰的妈妈是个孝顺老人的好妈妈。
以上学习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因为给予给孩子的读书时间很充足,让学生真正进入故事情境,和老师一起与文本对话,这真是验证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再想一想,觉得自己组织读书的`方式也有待改进。虽然大多数孩子开始喜欢朗读,学会了和同桌合作读书,互相正音,但是除了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外,得多运用竞赛的方式,激发起孩子们你追我赶的上进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的确,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关键是要学好字词,对于阅读教学,就应该在宽松的环境下,有充裕的时间尽情朗读,不为别的,只为培养读书兴趣,提高朗读的积极性,那么,所有他们该理解的问题,能感悟的内容,也都通过朗读解决了。只要自己今后能继续强化这方面的认识,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语文,应该是很轻松愉快的事情。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2
那么,在高年级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安排十分钟的写字时间?小语会名誉理事长崔峦老师在对《落实新课标变“四个不足”为“四个加强”》的解读中,对每节课十分钟的写字教学作了指导。我认为,这十分钟的随堂写字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集中练写,设计一些扎扎实实的随堂练字训练。如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番茄太阳》一课,最后一个环节的十分钟就是集中练字。他不仅认真地逐字指导方格中要求书写的字,还指导学生用钢笔描摹、临帖书写。于老师这节课的练字训练很好地诠释了课标对写字教学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我遵循识字、写字的规律,尝试将写字和阅读结合起来,把写字教学分散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使写字教学随堂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导入课题,识字、写字
如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课时,导入课题后,我随即出示自编的几句带生字的诗句:
前额宽大智慧深,赴美师从冯卡门。生活富裕不忘本,归国心切情诚恳。研制导弹贡献多,航天事业奠基人。
首先,我让学生三读诗句:一读识字音(红色字体),记字形;二读想内容;三读想人物评价。然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初步掌握课文生字的基本笔画的位置和形状,并让学生找出这些生字中容易写错的笔画,如“裕”字的偏旁是“撇点”,不是“点”;“贡”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等,最后进行描红。这一环节不仅将阅读、识字、写字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写字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高年级老师一般比较重视学生的预习,教师可以把写字融入预习的环节,让写字教学更扎实一些。
检查预习时,教师可以对难写的或有代表性的字词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体会起笔、行笔、收笔的要领,做到规范。如《钱学森》一课,我在检查预习环节时,先听写课文的词语,所选的词语要抓住生字书写的难点,如“额头、富裕、贡献、诚恳、赴美”这几个词,让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听写完后,师生共同评议:(1)正确性。如“额头”的“额”字的笔画中两个“捺”变成“点”了吗?“贡”字最后一笔也是“点”,你写对了吗?(2)美观。抽取两个学生的听写纸,在投影仪上展示,并结合黑板上学生的书写进行指导并示范,让学生注意观察,熟练地掌握笔画的位置和形状。如课文的几个生字中都含有“撇”的笔画,我先让学生观察几个字中“撇”的不同形态,然后引导学生书写。在行笔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放松,握笔的力度逐渐减少并且缓慢行进。再如“额、裕”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学生的脑中往往缺乏字的形象,这就造成左右结构的字写出来像两个字,所以我让学生先观察字的整体结构,脑中有了字的形象后再写,这样写出来的字的外形才美观。学生互相评价,找出写得好的字,在字的右下角画个星,奖励自己;写得不太美观的,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再书写几次。
学生预习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预习的形式可以多样,没必要逐一指导,应重点检查学生易写错的生字,可以是一类字,可以是课文中常用的二类字,还可以是容易写错的形近字,让学生把自己写错的字记录在改错本上。
三、课中练笔,着重练字
高年级学生在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问题或者心得体会要写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在书上的空白处写批注、摘录。它是一种书写技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取知识点,这很符合高年级的写字要求。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需要做批注、摘录的地方很多,教师要通过示范告诉学生怎样在书中的空白处做批注,并把自己书上做的批注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照样子做批注和摘录。学生看到了老师书中的批注和摘录,就知道如何在自己的语文书上书写批注,如何在窄小的空白处安排批注,如何标划箭头,如何利用便利贴写批注等。这样,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高年级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记录、书写习惯。
高年级阅读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常常会有课外拓展训练,我常常在这个环节中安排小练笔,让学生进行写字训练,如续写《爱之链》,写《牛郎织女》的后传,改写《示儿》等。我觉得这是练笔的好机会。教师在关注书写内容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字写端正、美观,注意行款整齐、标点正确。在书写时,教师要相机指导,让学生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3
新课程倡导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世界,感悟自然万物,力求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和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尝试种种做法,尽量争取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想,有空间可拓展,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情感受、动手制作、动口表达等综合语文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并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以下是我在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风》这一课的点滴反思。既有令人满意的成功之举,也有遗憾中的进一步思考、探究。
一、成功之处:
1.激活思维,为学生创设自我感悟的空间。
《风》这首小诗描绘了刮风时景物的变化,全诗用简洁凝炼的语言,传神地表现出在风的作用下,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诗句是这样的: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尽浪,入竹万竿斜。如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品味诗意呢?我颇费了一番心思。上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风的知识的材料,并互相交流,让学生对风有了较全面、直观的认识。上课时,我先编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来无影,去无踪,来时树动花摇,去时水平浪静。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我趁机鼓励他们:你们也来编一编!相信你们会编得比老师更棒!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下,他们跃跃欲试,编出了许多有关风的顺口溜或小谜语,这一过程其实是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感悟的阶段,为下面学生顺利理解诗意、进入诗的意境做了有力的铺垫。随后,我一句导语:我们也来读读唐代诗人李峤写的关于风的一首小诗,看看诗人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中。他们通过反复的吟诵、质疑及对关键字、词的琢磨中领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风的形态,从而避免机械乏味的分析,变枯燥的讲解,为学生积极主动思索、感悟的过程。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后,我请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诗行,由于学生有了自悟的过程,学生对这首诗已有了较深的体会,大部分学生已能吟诵得琅琅上口、入情入境了,仿佛凉爽的风正徐徐地从教室门前吹过。
2.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有独特个性品质和生活体验的个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虽说他们的人生阅历有限,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日益便捷的传媒,使他们的见闻相当广泛,在课堂时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找到文本与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会是片面的、浮浅的、支离破碎的,而是四通八达的`呈网状分布的。我们应善于联系实际,挖掘有利资源,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构建起孩子与知识间的桥梁。因此,在学完古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风除了可以吹落黄叶、吹开红花,掀起万丈巨浪,还可以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一下。学生们忙开了,有的折飞机,有的做风车,有的画画、有的写诗,有的编儿歌当孩子们当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时,你不得不对他们的成就表示赞叹!拿飞机的同学说:风可以让纸飞机飞上开空。拿风车的学生说:风可以吹动风车,大风车可以帮助人们发电。;画画的学生拿着画说:风可以吹干衣服。风可以把球送上天。风可以让海上的帆船航行春风可以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风儿轻轻吹,小草点点头,花儿微微笑由于紧密联系生活,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答案真是多姿多彩、令人赞叹。
二、总结:
从《风》这首诗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源头就在生活中,就在学生的知识积累里,就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拓展启发学生思维,构建知识的网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并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也在考虑以下问题:
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散,更有效地领会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呢?我想如果我能通过精彩形象、有声有色的多媒体画面,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中,或者干脆把学生带出教室,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与风面对面的亲密接触,学生或许会有更深的体会。
2.如何借本诗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古典诗词?文本只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个载体,是教学的一个激发点、发散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载体,把学习的范围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拓展。我想:在教学《风》这首诗后,如果我能设置一个相关的课后延伸作业,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描写风的古诗,或者搜集自己知道、喜欢的描写自然景物或气象变化的古诗,并把孩子们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归类,选一个合适的时间,举办一个赛诗会或交流会,从而把学生带进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实现了教学的自主性和拓展性。
3.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古诗,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如果教师卖力地讲解,反而适得其反。
我想: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听配乐朗诵,或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知不觉把学生带进语境中,进而让他们自然而然、入情入境地朗读,边读边感悟,边读边想象,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古诗,蕴含着很丰富的教学资源,古诗的教学也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通过《风》这一课的教学和思考,我又有了不少的收获。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4
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发展的,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我们的教育应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学习生活,才能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我们的教育才会生气勃勃。
一、想起那善意的谎言
班上有几位同学语文成绩很好,口齿伶俐,性格活泼,语言表达能力强。而有几位同学语文成绩较差,胆子很小,口头表达能力不强,但也比较聪明。
平常上课我提出问题,总是担心表达能力差的同学表达不清,回答问题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总喜欢叫到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发言时口若悬河,不断赢得阵阵喝采;偶或叫到成绩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同学,语文就是没有那几位同学伶俐,显得有些木讷,招来其他同学的窃窃私语,或一阵嬉笑。对于他们的回答,我对不同学生的评价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表达清楚,语言明晰的精彩报以赞许的微笑,对表达不清的回答鼓励补充,虽然多次看到孩子坐下时有些失望,但也没觉得自己对他们有什么不公。
有一次,我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开展了敞开心扉向老师写句心理话的活动,一个孩子写道:我不太听话,得不到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表扬,因为我课上发言和作业都没有小宇做得好。这个学生其实也很聪明,就是不太认真罢了。我忽然意识到,我犯了一个不呆饶恕的错误,我伤害了一颗颗幼小的心,我决定要让这部分学生得到掌声,得到表扬。
上课时,我就叫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尹怀灿同学发言,总会有些不完备之处,然后叫语言表达较差的邓林同学补充,就会使整个答案更详尽,老师就说把这两个同学的发言合起来更好了。于是,语言较差的孩子博得了喝彩、表扬、掌声分享给表达较差的孩子。虽然,他们的回答有些不准确,但我对他们的表扬,其实是善意的谎言,只不过是为了帮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获得成功感。想起那一次对优等生的表扬时,同时又表扬了发言较差的孩子,对表扬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我善意的谎言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渐渐地他们思维明晰了,能大胆地举手发言,作业也认真多了,对语文也有兴趣了。
二、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反映,进入积极思维之中。语文教学得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养学习语文的热情。
1、情境渲染,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老师能在学生学习新课之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登堂入室,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常用故事、谜语、观看影像资料、看图、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歌曲、叙述文中重要情节等形式引入新课学习,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巧设活动,激起兴趣
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才会有真实的体验与深刻的感受,身临其境与隔岸观火就是不一样。活动的形式有说一说、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议一议、辨一辨、游戏、实地采访、参观、亲自操作等。比如我在教学《一个都不少》时,课文篇幅较长,但内容浅显,我就采用了演一演情节,先告诉学生想扮演谁,要读好这种动物的语言,做好动作,儿童都想来当演员,得到奖励。于是,教室里六种小动物,连同一个马老师乐开了花,读的读,背的背,颠的颠,躺的躺。一会勹,老师选定主持人,学生评委,再现了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动人情景。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满足心理成就感
每个人都渴望取得成功,更何况年幼的孩子。语文课教学应多缎带孩子们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心理成就感。胜利产生兴趣,失败挫伤进取心。我们老师应蹲下身去,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去评价,去理解,看到孩子们的优点,赏识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比如那次教学《游子吟》,教学完毕,让孩子们体会母亲的爱。我进行美文赏析,要求孩子们写小诗赞母亲。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5
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坐、站、行、读书”等的不良学习习惯,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坏习惯,时而站立,时而侧坐,时而脚翘起……要纠正过来还要做很多的努力,只靠几节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平时的反复教育和强化训练,本课的关键是让他们知道正确的姿势的重要性及好处,知道如何坐好。
同样学生写字的姿势,握笔等也存在着不良习惯,因有些孩子在家就写过,只是家长没有好好指导,所以姿势都不到位,更有一部分同学无法坚持,要纠正过来还要做很多的努力,因此教师要在平时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经常鼓励,经常表扬,经常指导。
对于学习用品,要让同学知道小小一枝铅笔的意义,让学生“爱”上学习用品,接着再进行“惜”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爱惜学习用品。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很差,他们“爱惜”的意识不强,在平时的'生活中,基本没有“爱惜学习用品”的“经验”可说。因此当堂的操作很有问题,如果平时不强调的话,不督促的话,那么效果一定不好。
看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在平时天天、时时督促才会显示效果。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6
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
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轻松松地学到的。而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作为班主任,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十分重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入学教育时就要有意识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新生入学后,教师不必急于上课,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下学校,让他们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看看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上课?怎样读书?怎样做游戏的。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的学校,知道学习也是很有趣的。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在讲课时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电教手段,去强化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
为了使小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到学有所用,教师在讲入学教育第一课时,可指导学生认真看图,浅显的让学生自己说,稍难的老师加以指导,最后老师总结使学生懂得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包括汉,满,回,苗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的祖国很伟大,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我们的少年儿童是在和平的环境里幸福成长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把我们的大家庭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实现理想从小就必须努力学习,长大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然后联系实际,鼓励小朋友自己发言,我们为什么上学,长大了干什么?现在应该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及早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低年级儿童的行为可塑性非常强,此时的行为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都有着不凡的影响;反之,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段,那学生的好习惯很难养成。所以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及时规范其行为习惯,如诚实守信、语言文明、爱护公物、不乱动别人东西、不乱扔垃圾、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生活上,引导其养成不乱花钱、少吃零食、爱惜粮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习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去观察学生,通过一些细节去了解学生。有针对的、反复的去强调去引导。如要保持正确的坐、立、读书、写字等姿势,并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编成儿歌加以巩固。如:看书写字,注意姿势,不弯不曲,离书一尺,坐得端正,预防近视。”这样不但达到了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7
运用简笔画使教学“情随境生”
一定的情境是激感的催化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简笔画,能使教学“情随境生”。
运用简笔画创设情境,为文字训练铺桥引路。如教《荷叶圆圆》一课时,老师可画一荷叶,配上青蛙、水珠和小鱼,借助图画轻松实现文字训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借助简笔画体会课文主旨,化难为易。如《美丽的夏夜》,课文不但讲夏夜之美,更讲助人为乐的心灵之美。对于一年级学生,如何将心灵之美体现出来?教学中,我借助于“心”字型简笔画来体现,即将睡莲、莹火虫、蜻蜓分别用心字框圈起,将小蚂蚁画在三个心字框的中间,画面上的小蚂蚁被爱心包围着,表达睡莲、莹火虫、蜻蜓的助人为乐,从而突出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之美。
借助简笔画使字词教学充满活力。如在学习扩词时,教师可以把要扩的字写在中心,扩出的词写在周围,将这些词构出一朵花的形状,达到拓展词语教学的预定效果。只要学生对这种方式感兴趣,课下学生会不由地仿照教师的做法,达到在学中玩、在玩中用的目的。
虽说低年级课本上的插图挺丰富,但是老师挥手成画还是能给学生带来不小的惊喜。看着老师画出的'简笔画,有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喊出声来。只要学生喜欢你的画,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喜欢上你的语文课。
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增强感知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活动过程,借助于肢体动作能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古诗学习重在积累,了解诗意即可。在读诗的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即使学生对于诗的意思不会“言传”也很容易达到“意会”的程度,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画鸡》这一课时,我让一名学生模仿鸡走路的样子将“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演绎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学习及背诵诗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在理解“拾、拦、捧、眨眼”等动态词语时,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借助于肢体语言,引领学生获得感知。
巧用猜谜顺口溜强化学生记忆
快乐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猜谜语、顺口溜这两种方法能助教学一臂之力。
在教学生识字时,教师可以用猜谜语的形式进行教学。如“亮”字,我们可以表述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中间秃宝盖,几字下面藏”。“高、京、亭”等一系列的字都可以用此方法加强记忆。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8
虽然工作有十几年了,但是这是我第一次教一年级。开学快一个月了,孩子们的课堂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家都说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里行为习惯很差,尤其是课堂常规更是不堪入目。所以开学前段时间必须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孩子们由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校生活一下子转移为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学校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很难适应,尤其是要端端正正地在座位坐40分钟对孩子来说,确实很不容易。
加上我以前一直接触的是高年级的孩子,对于低年级孩子的教育,还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开始,所以一开始有很大的不适应。特别是在开学后的第一堂课,也没对孩子进行很好的课堂常规教育。致使后来对他们的常规训练,感到非常的吃力。
上次在育英小学听了罗老师执教一年级的课,学到了不少。课后她介绍了课堂常规教学的经验,她提出面对常规训练还不是很好的课堂,大声呵斥、严厉批评、讲大道理这些没有多大的用,因为孩子根本就不明白甚至听不懂,这时我们就应选择一年级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由浅入深的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如:
一、培养个人荣誉感,榜样激励。
刚入一年级的孩子毕竟还小,对于培养集体感头脑中没有概念,而相反对于荣誉感却又明确的感念。比如: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会是他喜形于色。回到家里还会像爸爸妈妈炫耀被老师表扬,其他同学也会非常羡慕。我们要抓住孩子这个特点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
二、规范个人行为,明确要求。
在孩子能够明白上课要坐在座位上并认真听老师讲课后,此时我们要用一些儿歌来渗透。如:上课可以读儿歌小手放桌上,小脚要放平,两眼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等等。这样把对孩子们的习惯养成编成儿歌,可以使孩子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知不觉行为习惯得到了规范。
三、追求意识,强化训练。
在培养孩子荣誉感和明确要求以后,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等活动。比一比哪一组坐得好、积极发言、认真听讲等。在这种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孩子们慢慢养成了自觉遵守课堂纪率的好习惯。
听了以后我觉得养成教育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艰苦的、长期的教学过程,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时刻的去关注孩子的常规教育。虽然我现在做得还不够好,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一定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而又比较安静的教学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年级优秀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优秀教学随笔04-11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学随笔05-16
初中优秀教学随笔12-28
教育教学随笔优秀10-19
(优秀)中班教学随笔10-11
数学教学随笔【优秀】08-17
幼儿教学优秀随笔04-06
优秀幼儿教学随笔04-15
优秀教学随笔大班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