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风味小吃随笔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味小吃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风味小吃随笔1
早上我来到教室里,就闻到了鸡蛋饼、牛奶蛋糕、炸土豆、水煮鱼片等诱人的香味,当我走到我座位上坐下的时候,我看到袁冶的桌子上摆着一个饭盒,里面装着……哦,是鱼冻子。
做完操,我们回到教室时,刘老师对我们说了一句话:“待会儿王老师要来,大家把自己带来的美味小吃拿出来,好让王老师拍照哦。”听到这里,我们欢呼起来,因为带了美味小吃的同学们都知道,王老师要来,就代表着我们的美味小吃就要上校园电视台了。
这时,大家看到金源良带了韩国寿司,都围在他的桌子旁边(包括我哦),向他要一个寿司,因为王老师第一个就要拍金源良的寿司,所以,我们不得不安静下来,拍完了,大家立刻伸手去抢金源良带来的韩国寿司,不一会儿,金源良带来的两盒寿司基本上都被抢光了,还剩下三块,金源良说是给老师的。
我还尝了张乐扬的炸土豆,特别特别的好吃,跟薯条一样,可好吃了,不一会儿,张乐扬的炸土豆就被大家抢得只剩下一半了,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
李响的牛奶蛋糕、余森茂的可乐鸡翅、李仁希,罗祺骜和余启梦的`饺子都很好吃。
虽然我没有带美味小吃,但我已经发了照片在我的博客上了。
等我们大家都吃饱了,自己带来的美味小吃都被吃光了以后,刘老师说要评美味小吃王,金源良、张乐扬、李响等等的同学都被评为美味小吃王,我也是美味小吃王哦!刘老师还给了美味小吃王奖品:一支圆珠笔哦!
今天可真爽呀,希望刘老师以后可以多举行一点这样的活动。
风味小吃随笔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锡是个“鱼米之乡”,风味小吃更是数不胜数:让人回味的酱排骨,味道鲜美的鸭血粉丝汤,让人垂涎三尺的小笼包……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小笼包子了。
小笼包子又称小笼馒头,整体看上去是个圆形的,上面小小的,像是一个生气的小姑娘撅着的嘴,又像是火山爆发口。小笼包子刚出锅时,头顶犹如一朵盛开的花,喷发出阵阵香味。远看,小笼包子又似一个沉重的包裹,给人一种想拆开来看看的欲望。打开“花朵”一看,啊!红红的汁儿流了出来,香味立即飘散开来。红色的肉糜,白色的皮,再加上蓝色的盘子,真是让人陶醉在其中了。
这么可爱漂亮的小笼包子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让我把小笼包子的做法一一道来吧。先准备一个大笼子、蒸锅、一些面粉和肉糜,准备好这些,就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先要把面粉和成面皮,再把肉糜放在面皮里,不要忘了把面皮的'头顶做成一个花骨朵儿的发型哦。接着把做好的小笼包放在蒸笼里。休息片刻,热腾腾、香喷喷的小笼包就出炉了!
终于可以品尝小笼包了!我在小笼包上咬了一个小洞,吹了吹,一吸,汤都出来了,汤汁特别鲜,不过要小心汤汁烫到舌头哦。再把皮和肉放进嘴里,薄薄的皮上粘着一股肉的鲜味,我最喜欢了。小笼包的皮十分顺滑,“滋溜”一下,就滑进肚子里了。吃完一个,让人忍不住想吃第二个、第三个……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去尝尝吧。
风味小吃随笔3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路过祥和路口的时候,发现了一家火烧店。
我闻到香味,便凑了上去。只见做火烧的师傅先拿一团事先揉好的面团,用面杖擀一下,再用手把面拉一拉,面就变得很薄了,然后涂上食用油,加上一些葱花、肉丁,之后把它卷起来,足足有十几层,再用手捏一捏使面团变成椭圆条形状,每锅十个。
先放在铁板上煎一会儿,这是第一道工序;面团慢慢变硬,颜色也逐渐变深,师傅不停用小铲非常熟练地翻来翻去,直到符合要求,这是第二道工序;铁板下面是一个火红的炉子,师傅把符合要求的.饼放入炉子,这是第三道工序徐州特色小吃。只见师傅每放一个,手都立刻收回沾些水降温。
每锅饼在炉子里要烤上十几分钟,师傅不停地翻、烤,面团由白逐渐变成金黄,香味让我馋的直流口水。可是师傅却耐心地说:“要想火烧好吃,还得等一会才能出锅
现在都有烤箱了,不用炉子了,但烤箱永远烤不出炉子上烤的这味道。”数九寒天,师傅的汗却雨点似的往下滴,而我冻得直得瑟。
终于,师傅大声喊:“出锅了。”只见师傅一个一个取出火烧,用铲子小心地刮刮,用纸包好。我迫不及待拿了一个,咬了一口,只听“咯吱”一声,外壳脆脆的,再咬一口里面嫩嫩的,香味扑鼻,外酥里嫩!
我还从师傅那了解到,做火烧的在徐州已经不多了,手艺也快失传了,因为这个工艺复杂,做起来麻烦,很辛苦,价格又上不去,加上城管管得也严,生意出路很窄,最主要没人愿意学。
路上,我边吃边想,咱们徐州的传统工艺越来越少了,我们一定要想法传承好这些工艺啊!
风味小吃随笔4
在我们的家乡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吃,然而最让有名的还是那个牛肉丸。在所有的小吃中,我最爱吃的小吃就是这个牛肉丸了,每当吃起它的时候,总有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愫在里面。
在我们潮汕地区一提起牛肉丸,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牛肉丸在汕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牛肉丸以前都是手拍的,几个彪形大汉坐在椅子上,手里拿两根木棒,使劲地捶打放在木板上牛肉,可是由于全要由人工制作,所以成本较高。80年代初出现打丸机后,手打的传统方式也日渐稀少,不过现在,由于人们都想吃上好的'牛肉丸,那种手打的传统方式才得已“重出江湖”。
每次上街回来时,我都会顺便买一串牛肉丸,边走边吃。咬一口牛肉丸,那味道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又香又脆,使人吃完还想吃。我爷爷每一来我家,都会带我去牛肉丸店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丸粿条,于是,我总会盼着爷爷经常来。据说,牛肉丸还可以烧烤吃,把牛肉丸切成两半,抹上蜂蜜和酱料烤熟后便可以吃了,别说吃,就是听着也觉得好吃。现在,连许多外地人来汕头打工,吃了牛肉丸也都是赞不绝口。现在不仅在汕头,在别的地方也能吃到牛肉丸,无论是在东莞还是厦门,在那些小街小巷中,你都能找到牛肉丸的踪影。鲜嫩、松脆、弹牙、爽口,这就是潮汕的牛肉丸。
这就是我最爱吃的小吃,每当我吃起它的时候,总是可以让我回想起家乡的味道。朋友们,你们听了我对牛肉丸的这份留恋,你们是否也想和我一起去尝尝呢?
风味小吃随笔5
要说到“最不起眼的小吃”,那可就非烧饼莫属了。
你瞧瞧,名字俗气,样子也俗气。白色的芝麻粘在有点焦黑的饼子上,甜的呈圆形,咸的呈长方形,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不过,俗话说得好“不能以貌取人”,烧饼虽然样子不怎么好看,但做法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看,烧饼店的师傅开始做烧饼了。先用温水和面,加入酵母,拿出一双筷子把它们搅拌均匀,揉成一个面团。左手持面团,右手拿擀面杖慢慢地把它压平,从边上备用的一大块荤油上顺手切下一小块,放在压平了的面饼上,刷上一层甜蜜蜜的糖稀,撒上一点葱、放上一点白糖,用手轻轻把它卷起。然后,再次压平,接着,在尚未干的.面饼上撒上一层薄薄的芝麻,最后把一个个生烧饼贴在木炭炉里,看着师傅熟练的动作,我不禁有些眼花缭乱。
十来分钟后,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就从炉子里冒了出来,原本冷冷清清的烧饼店也热闹起来。好不容易轮到我们,我和妈妈各买了一个。闻闻,香气扑鼻,令人口水直流。我也顾不上烫不烫了,一咬就是一大口,啊,面皮儿层层叠叠,夹杂着芝麻的香味,外面酥脆,里面柔软,还有一丝丝淡淡的甜味儿,令人吃得满口留香,吃了还想吃。由于外皮太酥脆,碎屑经常落得满身都是,使我狼狈不堪,即使这样我也照样狼吞虎咽,直到把烧饼整个儿吃下肚。
烧饼不同于别的小吃,味好、耐饥。怎么样?心动了吧,那就赶快随我来这家正宗的烧饼店,尝尝我们这里外貌不起眼,却十分勾人食欲的烧饼吧!
风味小吃随笔6
我的家乡缙云,不仅有闻名中外的仙都,而且这里的小吃却更是吸引着众多人。
先来介绍一下远近闻名的烧饼。大家可别小看那些烤烧饼的人,虽然烧饼只有小小的一个,可做这一个小小的烧饼,却要花不少功夫呢!做一个烧饼需要多道工序:首先,要加点醋、和面,再取一小团面团,然后揉成一个小圆团,把它用擀面杖压一压,接着放上煤干菜和肉,用五指把薄片四周一收,再用擀面杖压一压,就又变回圆形的了,然后再在面上放上糖水,好让它有粘性。最后把烧饼放进特制烧饼桶里烤,不久,烧饼桶里就会飘出香味。那香味会让你直流口水。过往的人也常常会被这香味勾住,忍不住会停下脚步买一个解解谗,不管肚子饿不饿。看着这圆溜溜的,黄里带白的的小烧饼,你咬一口,就会感到一种松软香脆的感觉袭遍你的全身,那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
缙云烧饼的传统伴侣是馄饨,烧饼火烤,馄饨汤煮,干稀调和,所以很多缙云烧饼店也兼营馄饨。在丽水,馄饨皮太厚,吃饱不成问题,可是一点也不好吃。温州的馄饨和丽水的馄饨恰恰相反,皮薄的像一张纸,肉也很少,吃个两碗才成半饱肚,太麻烦了!可是我们缙云馄饨的皮,不是现在通用的精白面粉,而是用当地土产的含少量麦麸的面粉擀制,厚薄适中,淡黄色,半透明;馄饨皮包入剁碎的瘦猪肉,淡黄里透出粉红。肉的分量多,自然能吃得饱。嚼一口,就会感觉富有弹性的猪肉滑入口中,滑进喉咙,让人情不自禁地叫好,再加上一个黄里带白的烧饼,真是美味无双呀!
这样的美味,又有谁会不想吃呢?
风味小吃随笔7
麻辣烫虽然不是我们无锡的特产,但是它却深受我的青睐,如果你没吃过麻辣烫,就让我来向你介绍介绍它,相信你看完后会忍不住去尝尝它的美味了。
麻辣烫做发很简单:先由客人选择他喜欢的.菜,然后把客人挑的菜放入浸在锅里的漏勺里,几分钟后,就可以出勺了。“麻辣烫”,“麻辣烫”就是要“麻”,“辣”,“烫”才够味嘛,我吃麻辣烫时就喜欢让他们给我放点花椒,辣椒油,不过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醋、蒜泥等佐料,嘿嘿,不管你放什么,都别具风味!
刚刚出勺的麻辣烫真可谓色香味俱全啊!
瞧,我碗里的景象就可以用句诗句来形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给你解释一下,两个黄鹂呢,就是我碗中的两个面筋皮,翠柳是那几根香菜,还有那白鹭就非我的米线所属了。
再来闻闻这香味儿,恩,闻到了麻辣味,闻到了香菜味,闻到了热狗味……不行,忍不住了,我得动口了。
哎呀!吃麻辣烫就是享受啊。吃得我还编了个顺口溜:“麻辣烫,麻辣烫,宝贝儿,麻在嘴唇上,辣在舌尖上,烫在嘴巴里,乐在我心里。”看,妈妈吃得最都辣红了,我更离谱,整张脸都通红通红的,还不停得吸着清水鼻涕呢。说到这,我还要多烦一句,感冒时,吃上一碗麻辣烫就差不多治愈了(稍微有点夸张)。哈,这麻辣烫还挺神的啊。我想,麻辣烫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味美,价廉,干净,我就觉得吃麻辣烫,直!
麻辣烫虽然没有肯德基高档,但是它靠实力,赢得了大众们的认可,吃过麻辣烫的继续享受美味,没吃过的不妨去尝尝啊!难道你还不馋吗?
【风味小吃随笔】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味小吃作文(精选63篇)03-09
乡村旅游风味小吃宣传对联12-30
随笔-高中随笔02-15
随笔-随笔作文03-20
《培根随笔》随笔05-17
暑假随笔 暑假随笔07-31
随笔-高中随笔(热门)02-15
随笔06-02
随笔[经典]08-18
【精选】随笔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