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描写风景的随笔

时间:2024-12-24 12:23:01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描写风景的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风景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风景的随笔

描写风景的随笔1

  早就听朋友说离宁远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个尚未开发的自然风景区——五里沟风景区。那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星期天,我与朋友相约,来到这个只闻其名,未观其景,却心仪已久的地方——五里沟风景区。

  一下车,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恬静宽阔的河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映水中,相衬成趣,美不胜收。两岸的树木杂草,或高或矮,郁郁葱葱,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如诗如画。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柏,像无数把利剑直插云霄,煞是雄伟壮观。墨绿的树、晶莹的水、蔚蓝的天、洁白的云和弥漫的雾,交织成一幅如梦如幻的锦缎,那色彩如此淡雅,如此和谐,如此灵秀,你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绝对感受不到那种令人心旷神怡、宁静致远的意境。

  我们站在堤岸上,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河的下游筑了一个堤坝,把河水分隔成几部分,引入沟槽里,堤坝的下面有一个浅滩,浅滩上布满松柏、杨柳,樟树,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灌木丛。它们千奇百怪、亮丽多姿,有的昂首挺拔,目视前方,有的蹲坐水边,凝神张望,有的随风摇摆翩翩起舞,轻盈灵活,有的把手伸入水中,与鱼虾相戏,还有长年被水冲积而成,奇形怪状的岩石。丛林、怪石之间好象有许多泉眼,你看,他们悠闲自在的在丛林、怪石之中回旋,没有涟漪,没有波涛,明明亮亮,清清澈澈,平平静静,坦坦荡荡,无声无息地流淌,虽然是很弱小的细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向前游动,最后聚积在一起,形成一道溪流。来到上游,此时的.河面,恬静而温柔,即使周围的世界沧桑巨变,周围的城市车水马龙,游人的欢声笑语,小鸟清脆悦耳的鸣叫,都无法打破它恬静的心情。

  坐上游艇,我低头向下张望,河水碧绿一片,阳光洒在河面,泛起磷光点点,但瞬间即柔和了,不再刺眼,任何人见了都想把眼前的景色尽收囊中慢慢欣赏。船舷边溅起的小浪花有序的跳跃着,那么洁白,那么耀眼。没有浑浊,没有杂草,俯视河里,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游荡,在追逐嬉戏,自由自在,在水草中穿梭,多么悠闲自在。抬头张望两岸,群山环绕,树木青翠挺拔,参差着几株淡淡的粉绿,还有丛林及野花,五颜六色的花朵争相开放。橘红的山枣,火红的野石榴,橙色的桔子,紫色的野葡萄,他们都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跃入眼帘,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煞是招人可爱。

  返回的路上,五里沟风景区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在心中挥之不去,久久难以释怀。五里沟风景区虽然地方不大,名声不响,但它却以得天独厚、绝无仅有的自然风光,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描写风景的随笔2

  知了的叫声渐渐远去了,秋天的脚步正向我们走来。迎着凉爽的秋风,我来到了美丽的玄武湖公园。

  一进玄武湖公园,我看见人们已经换下了单薄的衣服,换上了暖和的秋装。

  忽然,我闻到了一阵阵香味,我随着香味来到了美丽的花坛。一朵朵、一簇簇的菊花都向我张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初放、还有的'怒放。菊花的颜色各不相同,有金灿灿、有红彤彤的、有白花花、还有晶莹剔透。近看菊花,像毛线球一样,花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它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拥抱在一起,围着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花心。我发现外面的花瓣是卷着的,而里面的花瓣是展开的。外面的花瓣好像是护卫,里面像女神。我轻轻地摘下一片花瓣,拿到眼前仔细观察起来,只见花瓣上面是尖尖的,中间是鼓鼓的,最下面同样是尖尖的。再看看它的叶子像人的手掌,不过只有三个指头。叶子周围没有锯齿,摸起来毛茸茸的。

  再往前走,我就到了玄武湖的湖边。秋风吹来,为湖水穿上了百褶裙。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着。它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好像顽皮的孩童;有的二鱼结伴,碰碰头再碰碰尾,好像一对对情侣卿卿我我;有的独自一人,好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秋天是迷人的,让我们丢掉烦恼,丢掉忧愁,放松一下,漫步秋天的公园去享受吧!

描写风景的随笔3

  来来回回都是坐同一趟车,只是,有的景只在来时见,譬如中卫小城车站外的龙江大酒店,去时再过此处已是入夜时分,依稀的桔色灯光无法照亮这几个大字,只能凭借模糊的记忆来想象,苍莽夜色中五个金碧辉煌的大字如何支撑黄土高原一夜的荒凉,闪过脑海的也只有五条随火车飞快逝去的金线了……

  几年前,火车没有提速的时候,也是同一列车,去时在宽广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看见了“伊利”两个大字,接着便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感觉似乎又回到了青涩的高中时代,教语文的周老头穿着旧式的蓝布棉袄摇头晃脑地给我们朗读这首词……恍惚中列车已经开出好远了,于是回来的路上满心期待着这一出戏再次上演。无奈列车几经提速顺便修改了行驶时间,再走过这儿又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暗,什么也看不见,更无从分辨那些厂房了,心中便有了悻悻些许不快,很像孩子时没能找到丢失的玻璃球的心情。

  就像生命里的人,相识相知到分开,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只是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了。再回头看过去的时候,两个人的样子不见了,只剩下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爱情和我开了一个玩笑,从起点回到终点,转了一个圈,什么都没有改变,唯一增加的只有更深的心痛和伤口。其间经历的那些过往,正如那些金线,仅仅表明存在但却不再清晰,所有的都从头来过。名字相同的两个龙江大酒店,在中卫和哈尔滨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景;同样一个人,在两个城市竟也变了样。

描写风景的随笔4

  以前一直觉得坐火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杂乱的车厢,乱哄哄的人群,浑浊窒息的空气,都让人难以忍受。而且,毕竟是舟车劳顿,也会令人心生疲惫。不过,第一次傍晚归家,总是有些喜悦,晴天又使人心情不由变好,所以竟也不觉得坐火车有往日那么不堪。没有了急躁的心,慢慢的赏着窗外的景。也第一次觉得坐火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终于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旅行了!在靠近目的地的漫漫长途中,我们经过的或者迥异或者相似的山川河流,看过了美景,也目睹了荒芜。

  在入夜火车经过城市的时候,可以看到繁华的街灯,可以看到各种饭店餐厅璀璨的霓虹,也可以看到如同星星般繁多的万家灯火。靠的近的,甚至可以看到房子里街道上的人和摆设布置。当然,当我们以为在观察别人的时候,或许别人也在看我们,谁知道呢?就像卞之琳诗里说的,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却在窗旁看你呢。想象一下,我们在火车轨道边的小楼上,看着呼啸而过的火车,看着一节又一节的车厢,车厢里形形色色站着或坐着的人,这些人也不过是过客,而非归人啊,或许,这才是所谓一面之缘吧。

  而在火车上看风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是一个旁观者。无论繁华或是荒芜,这一切,都不属于你。在世界之外,看着尘世的一切,不喜不悲,就像这纷繁的世间只有你一个人,茕茕孑立,却又并非无依无靠。怎么讲呢,用一个并不是这么恰当的比喻,就像上帝俯瞰世间芸芸众生,他们怎样生活,是喜是悲一点儿也引不起上帝的.情绪。

  都说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若是忽然有一天,有一刻,虽然在人生之内,却又在生活之外,就像一个人的一场旅行,在喧闹之后,总会有那么一刻,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车如流水马如龙,会不会突然有一种至心的孤独?或者说,旁观着别人的生活,周围一切的喜怒哀乐都不属于自己,会不会心生归意?或许会吧。那就回去吧,但是,在回归的列车上,看着这个有过几天记忆的城市,有些萍水相逢的景,忽然又会有不舍的吧。难道,人生终归是要有遗憾的么?

  或许这样说,有些悲观了,但是我相信,应该没有人愿意永远只做一个过客的呀!毕竟永远只在旅途,再美丽生动的景色,也不过是回忆的沙漏,在不经间就忘记了,流逝了。

  所以说旅行,只不过是生活的一场盛大的逃离,偶尔是增添生活的情调。想要永远的在火车上看风景,不过是奢望吧,因为,美丽的梦多了,迟早也会厌倦的。

描写风景的随笔5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清晨,我们大洋小学的葫芦丝小队乘坐旅游大巴车,前往山东省的旅游景点泰山。平时只是在书本和电视上看到关于东岳泰山的介绍,现在即将身临其境,我的心情是那么激动。

  一下车,我们先来到了泰山脚下的天地广场。历泰山是历朝历代皇帝举行封禅祭祀大典的地方,所以在广场上竖立着十几根龙柱,柱子上蛟龙缠绕,祥云漂浮。经过天地广场,我们乘上中转巴士在盘山公路上转了十分钟,弄得我晕头转向,就已经来到了红门。眼前我们面临两条选择——徒步上山和乘坐缆车上山。我没有坐过缆车,很想体验一番,可是小伙伴们都欢呼着要徒步上山,我也只能服从组织了。

  一路上,看到最多是石刻和石碑,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赋诗留言。刚开始的时候,台阶比较平缓,路两边有好几座寺庙,红墙黑瓦隐藏在绿树之间。到了中天门后,路就变得陡峭了,妈妈在后面一直唠叨着:”看着脚下,慢点走。“再往上走我们来到的最陡峭的一段了,那就是泰山的十八盘。站在那,四周有好些雾气在身边缭绕。往上看,上面的台阶就好像成了一道垂直的线,往下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一脚踩在陡直的台阶上,感觉腿肚儿直打颤。实在走不动,我就靠在栏杆上休息一下。这样走走停停,我们来到了南天门。

  南天门上雾气更大了,风也很大,大家赶紧添加了衣服。在南天门吃过中饭,我们继续向处——玉皇顶前进。走了将近二十分钟,我们来到了玉皇顶。葫芦丝小队的成员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纷纷拿出了葫芦丝,师姐师兄们指导我们学习了新的技巧。悠扬飘柔的葫芦丝声吸引了无数的游客纷纷驻足聆听。小伙伴们的.兴致更高了。

  等到三四点钟的时候,玉皇顶上雨雾特别大,连前方五六米远的人都看不大清楚了,温度也嗖的一下降了好几度,幸好妈妈买了三件绒衣。晚上我们就在宾馆里早早地休息了,期待明天早上的泰山日出。

描写风景的随笔6

  一觉醒来,火车走过了十堰,乘警长过来喊自己去餐车吃早饭。自己这次出差因为任务挺重,质量和要求也较高,所以自己想到应该用摄像的方式记录调查的内容,这样回来所获的资料才好使用,于是临行前自己从侦查系借了台摄像机。早饭的时候,乘警长帮忙把装机器的箱子放到广播室了,这样就免得自己路上重点看护器材的负担。出门带器材,因为贵重,所以体力受累,而且放心不下,但是工作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这个问题就看你怎么取舍了。

  此刻是8:50,火车还在飞驰,应该说是在大山里穿梭,隧道很多。一面是山,另一面是河,看来这是在山里修铁路最好的设计线路了。

  正月十五刚过,年算是过完了,但是春运还没有结束,应该说是算是步入春天了。车窗外虽然还不是满眼桃红柳绿的大面积春色,但是山野里星罗分布的油菜花却是这个时节最亮丽的色块儿,装扮着早春的大山。大自然是大画家。河的左面是铁路,火车在飞驰,河的对岸是公路,汽车在行。

  9:01,火车刚过一个桥,然后进了隧道,看样子好像火车要远离河水了,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也许还回转回去,转到河的旁边,真的说不准。在平原的时候,见不到山水,不够风景。可是,到了大山里面,你才会发觉平地难求了。房子都盖在山间,不是别墅,像是别墅。

  照片都是用手机透过车窗玻璃拍摄的,看看车窗外,风景除了金黄的油菜花,还间或多了些青绿的麦田。透过车窗,可以感受到春的信息。

  9:35火车好像出了山区,景色平缓了许多。没有多久,火车到了安康站。火车停在安康站,我给蔡老师发了个短信,“我在安康站停的火车上”,他假期回安康照顾住院的老父亲。他回了个“没用,我离车站很远。要下车,想办法接你。”我回了个“我出差,油菜花还好看。”

  虽然是匆匆走过,也会有风景飞入眼帘。

  9:55左右,火车开出了安康站,很快就穿隧道,看来安康也是被包围在大山里的城市。不过安康周围的地形很起伏,怎么叫我感觉有几分像欧洲一般。(尽管欧洲我更没有去过,呵呵。)

  不过,我说这话的感觉也仅限在火车刚开出安康站那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再往前走就是大山和隧道了。我也就只能在隧道里的火车上记下这样的文字,那感觉真像在黑夜里写东西。

  火车一出隧道,我就抬头放眼车窗外,只是没有看上几眼,火车又进入了隧道。我也就只好把头低下,在列车的茶桌上记下几笔。

  有铁路在身边,我就感觉亲切……

  我突然发现,坐在火车上边走边写东西,真的.很适合我。我是感觉那么自然、舒服,很进入状态。我把拍照手机放在手头,车窗外有可拍摄的,我就抓拍几张。这种感觉好极了。

  我以前坐火车没有这样同时又写又拍过,看来还是修行不到家啊!不过在火车上,火车把你带进大自然,又带出大自然,过程其中就是历程和风景……

  人在火车上就是一种旅行了,来来往往的都是客(旅客、游客、游子)。旅行是一个过程,是从一站到下一站的时空转换。身在火车上的人,用时间在等待距离的拉长或缩短,也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画着长短粗细不一的线条。心情也许就是影调,期盼和失望可能就是冷暖不同的色调。色调总在眼前,更永在心底……

描写风景的随笔7

  很多时候,我们会望着这个阳光遍地繁华热闹的世界却感到忧伤无助。一直以为疼痛,是美丽却残忍的青春的代名词。

  可是仔细想想,我们降临人世不过十七八个年头,我们经历的种种,不过是考试、朋友、感情之类的小事,却总是用极其忧伤的笔调,写着对这个世界的不满。

  也许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拥有如此珍贵的青春,我们拥有大片蔚蓝天空和广袤草地,我们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又凭什么以如此悲观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呢?

  荷塘里的荷花开的正灿烂,夏日凌乱的草堆里,翅痕悠长的蝴蝶悄悄飞过。草尖上的露珠流转滴碎,天空蓝的透下来了。

  就算有再多不快,置身于旷阔的大自然中,我们又算得了什么?我们为之担忧的痛苦的不满的,几十年后,不过是回忆里的一个暗角,洒满了细软的灰尘。

  且看看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含冤入狱后被迫接受腐刑。这等侮辱人格的事,不论放在谁身上都会因忍受不了这种不堪而自杀了结。

  可司马迁并没有,他带着这种痛苦苟活于人世,为的只是完成父亲的心愿。

  淳子说:“能够苟活的人,心里是个明天的。”司马迁就在这种不幸的遭遇中沉淀积累,最后爆发,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文学著作——《史记》。

  他经历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可他依然坚持了下来,试问我们自己:现在经历的痛苦是痛苦吗?伟人和平民的区别就是能够忍耐和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所言。他站在一个我们始终到不了的高度,指引着人们,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其实泪也甜,等你心如愿。

描写风景的随笔8

  萨洛杨的小说里,有一个寂寞的野孩子,每逢火车越野而过,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

  20多年前,也有那麽一个寂寞的野孩子,在夜半的笛音里,悠然神伤。

  家在夹河的一个小村,距离龙海线不过10分钟的路程。夜深人静时,火车奔跑的声音清晰可辩。常常想,这麽晚了,为甚麽只有火车还不睡呢?7岁那年,父亲去枣园送苇席,顺便带我去看火车。雄伟修长的车身、轩昂的车头、铿锵的车轮――这慑人的气派令一个乡下的少年瞪大了双眼。车在小站停靠,有人下车,有人上车。我在以后很长的岁月里,总是反复的问父亲,火车上得人都是从那里来,又都是往那里去――读完了小学读初中,读完了初中读高中,都是在夹河的.一个小镇上。我不知道我啥时候也能走出夹河,去坐一坐火车,随便带我到远方的某个地方。那个地方越远越好,是塞北,是江南,是大漠,是草原――只要,和夹河的风物不一样。

  17岁那年高中毕业,我南下打工,终于坐了一次火车。车在京广线上飞奔,鸡公山、黄鹤楼、洞庭波、衡阳雁,无尽的风光为我展开,满眼的惊奇满心的快意,全部知以后异乡日子的艰难。在漂泊的岁月里我苦苦挣扎,在流浪的岁月里我默默期盼,我期盼着新一次的起程和归航,因为只有在起程和归航时才能坐上长长的火车。火车只停靠两个地方――故乡和异乡,这都是一个男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所以,每每到了春运时,报子电视都纷纷感叹民工挤车的艰难,为民工洒一掬同情泪。而我,却对民工既敬佩又羡慕,敬佩他们背井离乡闯天下的勇气,羡麽他们坐火车的快乐。

  余光中先生说,坐火车是最浪漫的旅行方式。我的理解是,人在红尘中呆的久了,鸡毛蒜皮萦于心,喜怒哀乐缠于怀,坐在火车上,两头都不塔现实,什么都可以想,又什么都可以不想,对人而言,的确是一件乐而忘忧的事。但世上哪有不醒的梦,世上更没有永无终点的火车,你我皆凡人,坐火车,就象是梦一场。

  在我生活的小城里,窗外就是陇海线。夜半的笛音,常使我想起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那首诗: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描写风景的随笔9

  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最爱乘坐的是火车。

  这不仅仅是因为,火车有着一种19世纪时古典浪漫主义的美丽,也不仅仅是因为,它那长长的形状和蜿蜒而行的姿态给人无尽的遐想,更因为它还有着许许多多诗般的意境。

  在“咔咔”的有节奏的声响中,火车似乎永远传阅着一种说不出的乡愁和感动,永远悸动着生命对于远方和未来的憧憬,它载着我们宠辱偕忘的心境,也载着一种淡淡的快乐和忧伤,在窗外变幻无穷的风景中,驶向遥无即望的空间。这时,我们恍若隔世,恍若驶离了那个尘土喧嚣的世界。

  其实,在挎上背包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已感觉到了激荡在胸中的那股豪情,就已感觉到火车带给我们的'令人震撼的美丽了。我们默默地坐着,看一张张陌生的脸,看一片片异乡的土地;看不同的天相异的树,听四面八方不同的口音,然后,在冬季的风里,在摇篮般的火车里,闭上眼,打个瞌睡,感受温馨和浪漫,感受生命的律动。

  火车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以宽阔的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可以同时拓宽生活的广度和丰富生命的内涵。我们可以想遥远遥远的过去和未来,可以跟素不相识的人海阔天空地闲扯,当然,也可以独自静坐,默默诵读塔朗吉那首美得令人心碎的小诗: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描写风景的随笔10

  不知何时,雨开始淅淅沥沥的下了,入秋后的这场雨,来的也还是有些猛烈,带着略有些寒意的风,长驱直入的席卷了整个青城。而青城也在此时蓦地挂上了一点秋凉。

  入夜的青城,静谧的有些诡异,黑黢黢的山路在带着八卦图样的路灯照耀下,也点缀上了散碎的星辰,侧耳听着雨声打在地上的声音,仿佛像是听见珍珠落在翡翠的盘子里一样,很是动听。撑着伞,一路小心翼翼的走上了山路,听着风吹在凋零的树叶的声音,忽的`也就感染上了一层凄凉。

  雷和电的影子不停的在天空中徘徊着,身上却还是被雨水沾湿不少,秋季的雨不似春季的雨温和,也不似夏季的雨粗犷,秋季的雨,带着一种席卷全身的悲凉,寒彻心扉。

  人生几度秋凉,曾几何时,也突然开始悲秋,带着一种绝望的态度悲秋。

  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青城山门和山门外的寺庙,秋风带着秋雨袭来,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夜晚的青城,带着别具一格的情调,呈现在眼前,门前的奚落,却似衰败的王谢之家。清净的有些过分的氛围,却流淌着安抚人心的力量。用手抚过那些百年的古木,参天高的树木,带着浓厚的草木之气,沁入心脾,瓦解掉那些积存在心底却久久不能释怀的污浊。

  转身离开,青城在我的背影后慢慢的缩小,再缩小,直到完全消失。黑夜之中,辨不清它的方位,却能在电闪雷鸣之时偶尔看到一个高大的影子,伫立在那里,千百年不动。

  原路返回,黯淡的灯光在越来越大的雨中渐渐的模糊了,像是隔了层毛玻璃,然而温和的灯光还是透了过来,照在心中,没有阳光温暖,却带着火烛的气息。微微的笑着,管它伞外雷雨再大,伞内却还是安静如初。青城如此静谧,伞内如此静谧,即使它不是白日那清秀的青城,那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青城听雨,听到的是心声,听到的也是感悟,感悟的不是其他,只是人生几度秋凉而已。

描写风景的随笔11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每当听到这首动听的歌,我都会想起美丽的家乡——锡林郭勒太仆寺旗。

  家乡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被风擦拭过似的。随风飘动的白云像善变的魔术师,有时把天空装点的像一个清纯的姑娘,有时把天空装点成一个广阔的牧场,有时又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家乡的山起伏不大,很温和。坡上的草随着地势的起伏而变化着,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有的地方草很高,高达半米,而有的地方草很低,刚刚盖住脚面。山上的野花如天上的星儿,散落在草丛里,花虽小,却有它独立而美丽的一面,每一朵都不同,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红的像火……在草地里,小田鼠也时时来凑热闹,“吱吱吱”歌颂着充满清香的家园。它和蚂蚱便成为这草原上热情的乐队,每天都为来宾送上独特而美妙的迎宾曲。羊儿,牛儿,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嫩叶,牧人在山坡上随意一坐,拉起了马头琴,在琴声中,太阳缓缓落下,只有落日的余晖和悠扬的琴声做伴,此时此刻,那琴声是多么美妙……

  家乡的水是那么清亮,似一块蓝宝石。风吹动湖面,水光潋滟,波光粼粼。在阳光下,河水闪闪发光,鸟儿也在放声高歌,好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家乡的人是热情的,你只要一进入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就会给你献上吉祥的哈达,甘醇的.草原美酒,香浓的奶茶和喷香的手把肉。当你和主人边交谈边品尝美味时,你就已经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她——美丽的草原!

  碧蓝的天空,起伏的山峦,好客的主人和美丽的草原构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太仆寺旗——我的家乡!

《描写风景的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描写风景的随笔】相关文章:

我的风景随笔03-23

泰山风景随笔03-22

高中风景随笔12-10

描写春天的随笔05-22

描写雨的随笔11-25

描写花的随笔02-02

描写人物的随笔02-02

描写早春随笔11-16

描写自然的随笔01-03

描写风景的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风景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风景的随笔

描写风景的随笔1

  早就听朋友说离宁远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个尚未开发的自然风景区——五里沟风景区。那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星期天,我与朋友相约,来到这个只闻其名,未观其景,却心仪已久的地方——五里沟风景区。

  一下车,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恬静宽阔的河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映水中,相衬成趣,美不胜收。两岸的树木杂草,或高或矮,郁郁葱葱,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如诗如画。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柏,像无数把利剑直插云霄,煞是雄伟壮观。墨绿的树、晶莹的水、蔚蓝的天、洁白的云和弥漫的雾,交织成一幅如梦如幻的锦缎,那色彩如此淡雅,如此和谐,如此灵秀,你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绝对感受不到那种令人心旷神怡、宁静致远的意境。

  我们站在堤岸上,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河的下游筑了一个堤坝,把河水分隔成几部分,引入沟槽里,堤坝的下面有一个浅滩,浅滩上布满松柏、杨柳,樟树,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灌木丛。它们千奇百怪、亮丽多姿,有的昂首挺拔,目视前方,有的蹲坐水边,凝神张望,有的随风摇摆翩翩起舞,轻盈灵活,有的把手伸入水中,与鱼虾相戏,还有长年被水冲积而成,奇形怪状的岩石。丛林、怪石之间好象有许多泉眼,你看,他们悠闲自在的在丛林、怪石之中回旋,没有涟漪,没有波涛,明明亮亮,清清澈澈,平平静静,坦坦荡荡,无声无息地流淌,虽然是很弱小的细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向前游动,最后聚积在一起,形成一道溪流。来到上游,此时的.河面,恬静而温柔,即使周围的世界沧桑巨变,周围的城市车水马龙,游人的欢声笑语,小鸟清脆悦耳的鸣叫,都无法打破它恬静的心情。

  坐上游艇,我低头向下张望,河水碧绿一片,阳光洒在河面,泛起磷光点点,但瞬间即柔和了,不再刺眼,任何人见了都想把眼前的景色尽收囊中慢慢欣赏。船舷边溅起的小浪花有序的跳跃着,那么洁白,那么耀眼。没有浑浊,没有杂草,俯视河里,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游荡,在追逐嬉戏,自由自在,在水草中穿梭,多么悠闲自在。抬头张望两岸,群山环绕,树木青翠挺拔,参差着几株淡淡的粉绿,还有丛林及野花,五颜六色的花朵争相开放。橘红的山枣,火红的野石榴,橙色的桔子,紫色的野葡萄,他们都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跃入眼帘,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煞是招人可爱。

  返回的路上,五里沟风景区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在心中挥之不去,久久难以释怀。五里沟风景区虽然地方不大,名声不响,但它却以得天独厚、绝无仅有的自然风光,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描写风景的随笔2

  知了的叫声渐渐远去了,秋天的脚步正向我们走来。迎着凉爽的秋风,我来到了美丽的玄武湖公园。

  一进玄武湖公园,我看见人们已经换下了单薄的衣服,换上了暖和的秋装。

  忽然,我闻到了一阵阵香味,我随着香味来到了美丽的花坛。一朵朵、一簇簇的菊花都向我张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初放、还有的'怒放。菊花的颜色各不相同,有金灿灿、有红彤彤的、有白花花、还有晶莹剔透。近看菊花,像毛线球一样,花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它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拥抱在一起,围着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花心。我发现外面的花瓣是卷着的,而里面的花瓣是展开的。外面的花瓣好像是护卫,里面像女神。我轻轻地摘下一片花瓣,拿到眼前仔细观察起来,只见花瓣上面是尖尖的,中间是鼓鼓的,最下面同样是尖尖的。再看看它的叶子像人的手掌,不过只有三个指头。叶子周围没有锯齿,摸起来毛茸茸的。

  再往前走,我就到了玄武湖的湖边。秋风吹来,为湖水穿上了百褶裙。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着。它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好像顽皮的孩童;有的二鱼结伴,碰碰头再碰碰尾,好像一对对情侣卿卿我我;有的独自一人,好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秋天是迷人的,让我们丢掉烦恼,丢掉忧愁,放松一下,漫步秋天的公园去享受吧!

描写风景的随笔3

  来来回回都是坐同一趟车,只是,有的景只在来时见,譬如中卫小城车站外的龙江大酒店,去时再过此处已是入夜时分,依稀的桔色灯光无法照亮这几个大字,只能凭借模糊的记忆来想象,苍莽夜色中五个金碧辉煌的大字如何支撑黄土高原一夜的荒凉,闪过脑海的也只有五条随火车飞快逝去的金线了……

  几年前,火车没有提速的时候,也是同一列车,去时在宽广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看见了“伊利”两个大字,接着便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感觉似乎又回到了青涩的高中时代,教语文的周老头穿着旧式的蓝布棉袄摇头晃脑地给我们朗读这首词……恍惚中列车已经开出好远了,于是回来的路上满心期待着这一出戏再次上演。无奈列车几经提速顺便修改了行驶时间,再走过这儿又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暗,什么也看不见,更无从分辨那些厂房了,心中便有了悻悻些许不快,很像孩子时没能找到丢失的玻璃球的心情。

  就像生命里的人,相识相知到分开,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只是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了。再回头看过去的时候,两个人的样子不见了,只剩下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爱情和我开了一个玩笑,从起点回到终点,转了一个圈,什么都没有改变,唯一增加的只有更深的心痛和伤口。其间经历的那些过往,正如那些金线,仅仅表明存在但却不再清晰,所有的都从头来过。名字相同的两个龙江大酒店,在中卫和哈尔滨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景;同样一个人,在两个城市竟也变了样。

描写风景的随笔4

  以前一直觉得坐火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杂乱的车厢,乱哄哄的人群,浑浊窒息的空气,都让人难以忍受。而且,毕竟是舟车劳顿,也会令人心生疲惫。不过,第一次傍晚归家,总是有些喜悦,晴天又使人心情不由变好,所以竟也不觉得坐火车有往日那么不堪。没有了急躁的心,慢慢的赏着窗外的景。也第一次觉得坐火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终于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旅行了!在靠近目的地的漫漫长途中,我们经过的或者迥异或者相似的山川河流,看过了美景,也目睹了荒芜。

  在入夜火车经过城市的时候,可以看到繁华的街灯,可以看到各种饭店餐厅璀璨的霓虹,也可以看到如同星星般繁多的万家灯火。靠的近的,甚至可以看到房子里街道上的人和摆设布置。当然,当我们以为在观察别人的时候,或许别人也在看我们,谁知道呢?就像卞之琳诗里说的,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却在窗旁看你呢。想象一下,我们在火车轨道边的小楼上,看着呼啸而过的火车,看着一节又一节的车厢,车厢里形形色色站着或坐着的人,这些人也不过是过客,而非归人啊,或许,这才是所谓一面之缘吧。

  而在火车上看风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是一个旁观者。无论繁华或是荒芜,这一切,都不属于你。在世界之外,看着尘世的一切,不喜不悲,就像这纷繁的世间只有你一个人,茕茕孑立,却又并非无依无靠。怎么讲呢,用一个并不是这么恰当的比喻,就像上帝俯瞰世间芸芸众生,他们怎样生活,是喜是悲一点儿也引不起上帝的.情绪。

  都说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若是忽然有一天,有一刻,虽然在人生之内,却又在生活之外,就像一个人的一场旅行,在喧闹之后,总会有那么一刻,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车如流水马如龙,会不会突然有一种至心的孤独?或者说,旁观着别人的生活,周围一切的喜怒哀乐都不属于自己,会不会心生归意?或许会吧。那就回去吧,但是,在回归的列车上,看着这个有过几天记忆的城市,有些萍水相逢的景,忽然又会有不舍的吧。难道,人生终归是要有遗憾的么?

  或许这样说,有些悲观了,但是我相信,应该没有人愿意永远只做一个过客的呀!毕竟永远只在旅途,再美丽生动的景色,也不过是回忆的沙漏,在不经间就忘记了,流逝了。

  所以说旅行,只不过是生活的一场盛大的逃离,偶尔是增添生活的情调。想要永远的在火车上看风景,不过是奢望吧,因为,美丽的梦多了,迟早也会厌倦的。

描写风景的随笔5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清晨,我们大洋小学的葫芦丝小队乘坐旅游大巴车,前往山东省的旅游景点泰山。平时只是在书本和电视上看到关于东岳泰山的介绍,现在即将身临其境,我的心情是那么激动。

  一下车,我们先来到了泰山脚下的天地广场。历泰山是历朝历代皇帝举行封禅祭祀大典的地方,所以在广场上竖立着十几根龙柱,柱子上蛟龙缠绕,祥云漂浮。经过天地广场,我们乘上中转巴士在盘山公路上转了十分钟,弄得我晕头转向,就已经来到了红门。眼前我们面临两条选择——徒步上山和乘坐缆车上山。我没有坐过缆车,很想体验一番,可是小伙伴们都欢呼着要徒步上山,我也只能服从组织了。

  一路上,看到最多是石刻和石碑,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赋诗留言。刚开始的时候,台阶比较平缓,路两边有好几座寺庙,红墙黑瓦隐藏在绿树之间。到了中天门后,路就变得陡峭了,妈妈在后面一直唠叨着:”看着脚下,慢点走。“再往上走我们来到的最陡峭的一段了,那就是泰山的十八盘。站在那,四周有好些雾气在身边缭绕。往上看,上面的台阶就好像成了一道垂直的线,往下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一脚踩在陡直的台阶上,感觉腿肚儿直打颤。实在走不动,我就靠在栏杆上休息一下。这样走走停停,我们来到了南天门。

  南天门上雾气更大了,风也很大,大家赶紧添加了衣服。在南天门吃过中饭,我们继续向处——玉皇顶前进。走了将近二十分钟,我们来到了玉皇顶。葫芦丝小队的成员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纷纷拿出了葫芦丝,师姐师兄们指导我们学习了新的技巧。悠扬飘柔的葫芦丝声吸引了无数的游客纷纷驻足聆听。小伙伴们的.兴致更高了。

  等到三四点钟的时候,玉皇顶上雨雾特别大,连前方五六米远的人都看不大清楚了,温度也嗖的一下降了好几度,幸好妈妈买了三件绒衣。晚上我们就在宾馆里早早地休息了,期待明天早上的泰山日出。

描写风景的随笔6

  一觉醒来,火车走过了十堰,乘警长过来喊自己去餐车吃早饭。自己这次出差因为任务挺重,质量和要求也较高,所以自己想到应该用摄像的方式记录调查的内容,这样回来所获的资料才好使用,于是临行前自己从侦查系借了台摄像机。早饭的时候,乘警长帮忙把装机器的箱子放到广播室了,这样就免得自己路上重点看护器材的负担。出门带器材,因为贵重,所以体力受累,而且放心不下,但是工作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这个问题就看你怎么取舍了。

  此刻是8:50,火车还在飞驰,应该说是在大山里穿梭,隧道很多。一面是山,另一面是河,看来这是在山里修铁路最好的设计线路了。

  正月十五刚过,年算是过完了,但是春运还没有结束,应该说是算是步入春天了。车窗外虽然还不是满眼桃红柳绿的大面积春色,但是山野里星罗分布的油菜花却是这个时节最亮丽的色块儿,装扮着早春的大山。大自然是大画家。河的左面是铁路,火车在飞驰,河的对岸是公路,汽车在行。

  9:01,火车刚过一个桥,然后进了隧道,看样子好像火车要远离河水了,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也许还回转回去,转到河的旁边,真的说不准。在平原的时候,见不到山水,不够风景。可是,到了大山里面,你才会发觉平地难求了。房子都盖在山间,不是别墅,像是别墅。

  照片都是用手机透过车窗玻璃拍摄的,看看车窗外,风景除了金黄的油菜花,还间或多了些青绿的麦田。透过车窗,可以感受到春的信息。

  9:35火车好像出了山区,景色平缓了许多。没有多久,火车到了安康站。火车停在安康站,我给蔡老师发了个短信,“我在安康站停的火车上”,他假期回安康照顾住院的老父亲。他回了个“没用,我离车站很远。要下车,想办法接你。”我回了个“我出差,油菜花还好看。”

  虽然是匆匆走过,也会有风景飞入眼帘。

  9:55左右,火车开出了安康站,很快就穿隧道,看来安康也是被包围在大山里的城市。不过安康周围的地形很起伏,怎么叫我感觉有几分像欧洲一般。(尽管欧洲我更没有去过,呵呵。)

  不过,我说这话的感觉也仅限在火车刚开出安康站那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再往前走就是大山和隧道了。我也就只能在隧道里的火车上记下这样的文字,那感觉真像在黑夜里写东西。

  火车一出隧道,我就抬头放眼车窗外,只是没有看上几眼,火车又进入了隧道。我也就只好把头低下,在列车的茶桌上记下几笔。

  有铁路在身边,我就感觉亲切……

  我突然发现,坐在火车上边走边写东西,真的.很适合我。我是感觉那么自然、舒服,很进入状态。我把拍照手机放在手头,车窗外有可拍摄的,我就抓拍几张。这种感觉好极了。

  我以前坐火车没有这样同时又写又拍过,看来还是修行不到家啊!不过在火车上,火车把你带进大自然,又带出大自然,过程其中就是历程和风景……

  人在火车上就是一种旅行了,来来往往的都是客(旅客、游客、游子)。旅行是一个过程,是从一站到下一站的时空转换。身在火车上的人,用时间在等待距离的拉长或缩短,也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画着长短粗细不一的线条。心情也许就是影调,期盼和失望可能就是冷暖不同的色调。色调总在眼前,更永在心底……

描写风景的随笔7

  很多时候,我们会望着这个阳光遍地繁华热闹的世界却感到忧伤无助。一直以为疼痛,是美丽却残忍的青春的代名词。

  可是仔细想想,我们降临人世不过十七八个年头,我们经历的种种,不过是考试、朋友、感情之类的小事,却总是用极其忧伤的笔调,写着对这个世界的不满。

  也许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拥有如此珍贵的青春,我们拥有大片蔚蓝天空和广袤草地,我们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又凭什么以如此悲观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呢?

  荷塘里的荷花开的正灿烂,夏日凌乱的草堆里,翅痕悠长的蝴蝶悄悄飞过。草尖上的露珠流转滴碎,天空蓝的透下来了。

  就算有再多不快,置身于旷阔的大自然中,我们又算得了什么?我们为之担忧的痛苦的不满的,几十年后,不过是回忆里的一个暗角,洒满了细软的灰尘。

  且看看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含冤入狱后被迫接受腐刑。这等侮辱人格的事,不论放在谁身上都会因忍受不了这种不堪而自杀了结。

  可司马迁并没有,他带着这种痛苦苟活于人世,为的只是完成父亲的心愿。

  淳子说:“能够苟活的人,心里是个明天的。”司马迁就在这种不幸的遭遇中沉淀积累,最后爆发,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文学著作——《史记》。

  他经历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可他依然坚持了下来,试问我们自己:现在经历的痛苦是痛苦吗?伟人和平民的区别就是能够忍耐和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所言。他站在一个我们始终到不了的高度,指引着人们,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其实泪也甜,等你心如愿。

描写风景的随笔8

  萨洛杨的小说里,有一个寂寞的野孩子,每逢火车越野而过,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

  20多年前,也有那麽一个寂寞的野孩子,在夜半的笛音里,悠然神伤。

  家在夹河的一个小村,距离龙海线不过10分钟的路程。夜深人静时,火车奔跑的声音清晰可辩。常常想,这麽晚了,为甚麽只有火车还不睡呢?7岁那年,父亲去枣园送苇席,顺便带我去看火车。雄伟修长的车身、轩昂的车头、铿锵的车轮――这慑人的气派令一个乡下的少年瞪大了双眼。车在小站停靠,有人下车,有人上车。我在以后很长的岁月里,总是反复的问父亲,火车上得人都是从那里来,又都是往那里去――读完了小学读初中,读完了初中读高中,都是在夹河的.一个小镇上。我不知道我啥时候也能走出夹河,去坐一坐火车,随便带我到远方的某个地方。那个地方越远越好,是塞北,是江南,是大漠,是草原――只要,和夹河的风物不一样。

  17岁那年高中毕业,我南下打工,终于坐了一次火车。车在京广线上飞奔,鸡公山、黄鹤楼、洞庭波、衡阳雁,无尽的风光为我展开,满眼的惊奇满心的快意,全部知以后异乡日子的艰难。在漂泊的岁月里我苦苦挣扎,在流浪的岁月里我默默期盼,我期盼着新一次的起程和归航,因为只有在起程和归航时才能坐上长长的火车。火车只停靠两个地方――故乡和异乡,这都是一个男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所以,每每到了春运时,报子电视都纷纷感叹民工挤车的艰难,为民工洒一掬同情泪。而我,却对民工既敬佩又羡慕,敬佩他们背井离乡闯天下的勇气,羡麽他们坐火车的快乐。

  余光中先生说,坐火车是最浪漫的旅行方式。我的理解是,人在红尘中呆的久了,鸡毛蒜皮萦于心,喜怒哀乐缠于怀,坐在火车上,两头都不塔现实,什么都可以想,又什么都可以不想,对人而言,的确是一件乐而忘忧的事。但世上哪有不醒的梦,世上更没有永无终点的火车,你我皆凡人,坐火车,就象是梦一场。

  在我生活的小城里,窗外就是陇海线。夜半的笛音,常使我想起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那首诗: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描写风景的随笔9

  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最爱乘坐的是火车。

  这不仅仅是因为,火车有着一种19世纪时古典浪漫主义的美丽,也不仅仅是因为,它那长长的形状和蜿蜒而行的姿态给人无尽的遐想,更因为它还有着许许多多诗般的意境。

  在“咔咔”的有节奏的声响中,火车似乎永远传阅着一种说不出的乡愁和感动,永远悸动着生命对于远方和未来的憧憬,它载着我们宠辱偕忘的心境,也载着一种淡淡的快乐和忧伤,在窗外变幻无穷的风景中,驶向遥无即望的空间。这时,我们恍若隔世,恍若驶离了那个尘土喧嚣的世界。

  其实,在挎上背包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已感觉到了激荡在胸中的那股豪情,就已感觉到火车带给我们的'令人震撼的美丽了。我们默默地坐着,看一张张陌生的脸,看一片片异乡的土地;看不同的天相异的树,听四面八方不同的口音,然后,在冬季的风里,在摇篮般的火车里,闭上眼,打个瞌睡,感受温馨和浪漫,感受生命的律动。

  火车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以宽阔的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可以同时拓宽生活的广度和丰富生命的内涵。我们可以想遥远遥远的过去和未来,可以跟素不相识的人海阔天空地闲扯,当然,也可以独自静坐,默默诵读塔朗吉那首美得令人心碎的小诗: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描写风景的随笔10

  不知何时,雨开始淅淅沥沥的下了,入秋后的这场雨,来的也还是有些猛烈,带着略有些寒意的风,长驱直入的席卷了整个青城。而青城也在此时蓦地挂上了一点秋凉。

  入夜的青城,静谧的有些诡异,黑黢黢的山路在带着八卦图样的路灯照耀下,也点缀上了散碎的星辰,侧耳听着雨声打在地上的声音,仿佛像是听见珍珠落在翡翠的盘子里一样,很是动听。撑着伞,一路小心翼翼的走上了山路,听着风吹在凋零的树叶的声音,忽的`也就感染上了一层凄凉。

  雷和电的影子不停的在天空中徘徊着,身上却还是被雨水沾湿不少,秋季的雨不似春季的雨温和,也不似夏季的雨粗犷,秋季的雨,带着一种席卷全身的悲凉,寒彻心扉。

  人生几度秋凉,曾几何时,也突然开始悲秋,带着一种绝望的态度悲秋。

  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青城山门和山门外的寺庙,秋风带着秋雨袭来,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夜晚的青城,带着别具一格的情调,呈现在眼前,门前的奚落,却似衰败的王谢之家。清净的有些过分的氛围,却流淌着安抚人心的力量。用手抚过那些百年的古木,参天高的树木,带着浓厚的草木之气,沁入心脾,瓦解掉那些积存在心底却久久不能释怀的污浊。

  转身离开,青城在我的背影后慢慢的缩小,再缩小,直到完全消失。黑夜之中,辨不清它的方位,却能在电闪雷鸣之时偶尔看到一个高大的影子,伫立在那里,千百年不动。

  原路返回,黯淡的灯光在越来越大的雨中渐渐的模糊了,像是隔了层毛玻璃,然而温和的灯光还是透了过来,照在心中,没有阳光温暖,却带着火烛的气息。微微的笑着,管它伞外雷雨再大,伞内却还是安静如初。青城如此静谧,伞内如此静谧,即使它不是白日那清秀的青城,那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青城听雨,听到的是心声,听到的也是感悟,感悟的不是其他,只是人生几度秋凉而已。

描写风景的随笔11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每当听到这首动听的歌,我都会想起美丽的家乡——锡林郭勒太仆寺旗。

  家乡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被风擦拭过似的。随风飘动的白云像善变的魔术师,有时把天空装点的像一个清纯的姑娘,有时把天空装点成一个广阔的牧场,有时又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家乡的山起伏不大,很温和。坡上的草随着地势的起伏而变化着,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有的地方草很高,高达半米,而有的地方草很低,刚刚盖住脚面。山上的野花如天上的星儿,散落在草丛里,花虽小,却有它独立而美丽的一面,每一朵都不同,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红的像火……在草地里,小田鼠也时时来凑热闹,“吱吱吱”歌颂着充满清香的家园。它和蚂蚱便成为这草原上热情的乐队,每天都为来宾送上独特而美妙的迎宾曲。羊儿,牛儿,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嫩叶,牧人在山坡上随意一坐,拉起了马头琴,在琴声中,太阳缓缓落下,只有落日的余晖和悠扬的琴声做伴,此时此刻,那琴声是多么美妙……

  家乡的水是那么清亮,似一块蓝宝石。风吹动湖面,水光潋滟,波光粼粼。在阳光下,河水闪闪发光,鸟儿也在放声高歌,好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家乡的人是热情的,你只要一进入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就会给你献上吉祥的哈达,甘醇的.草原美酒,香浓的奶茶和喷香的手把肉。当你和主人边交谈边品尝美味时,你就已经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她——美丽的草原!

  碧蓝的天空,起伏的山峦,好客的主人和美丽的草原构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太仆寺旗——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