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读书的随笔文章

时间:2023-04-01 03:59:53 随笔 我要投稿

有关读书的随笔文章

  有关读书的随笔文章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读书的随笔文章,欢迎阅读。

有关读书的随笔文章

  一闪之念,平浅说教【1】

  宁波,冷下的天气没有根本上得到缓和。

  早上依旧是密云布控,九时左右太阳才稍微削薄些云,透出些稀松的淡光。

  然后呢?然后的然后,还是老样子,空旷灰蒙,寒气横扫,那些偷窗进来的风,仍旧是吻肤赐冷。

  清晨,在我似醒非醒的朦胧中,很多闪念在脑髓里喙吸,有关教育,从东方人教育想到西方人教育,还两相比较而想来思去地争论着。

  一些闪念认为,东方人,或者干脆说我国,教育保守,传统,直接,甚至到了有些死板,不像西方人,开放,浪漫,无拘,独立,冒险。

  说,我国的许多儿童,最缺乏想象力,星星就是星星,不会说这是挂在天空中的灯火,一笺指梦的小精灵。

  因为,我们的教育启蒙就是这样,父母、幼教,指着一个一个的动物,分别教读其物名,让小家伙们一板一眼地认学记读。

  从而,迫使小家伙们认识了:大象,就是长鼻子的动物,靠鼻子卷食;长颈鹿,就是长脖子的动物,有着雕花的皮毛。

  狗会狂叫,猪会哼哼,鸡会叫早,诸如此类等等。

  所以说,我国的儿童,及至成人,对概念认知是没得说的,对模仿的能力也是无可非议的,理解固定、准确,仿样逼真。

  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我们从儿童识读开始,到大学,教的就是一是一,二是二,从不弯文曲字,不会诗人想象。

  三字经,就是人之初,接着就告诉你人之初“为”,这叫诚实,这叫古训,这叫所谓的古人云;连算术一加一等于二,也绝不松口,这真是难为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的苦思冥想了。

  直白地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不会让人去猜,或者很少让人去猜。

  针对所教的那些陌类物象,绝不会发问,你看这是什么啊?教心是不让你猜的,而是赋你与我教,即便是卖些关子发问了,但到头来,还是会在看到一张张被逼红的脸,忍不住收起关子,直许其详,决不会将此留为作业,非叫你猜出个一二来不可,更不会像哥德巴赫一样,留给我们一个多世纪的众多猜想了。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迁移默化的育人怪象,“宠养”,不敢放手,不让独行,积金存银,一代一代地抱养着。

  八十岁老太唠叨六十岁的儿子,太正常了。

  千古以来,看那个老子当过甩手掌柜,而说,从今往后你就一人去长本事,不管挨饥受冻,露宿街头,生死都与我这老子无关。

  不过,对于当今来说,一方面很多人还是根本做不到,另一方面确实也存在着养老的社会现实难题。

  而这,对独立创险和坚忍的性格培养确实圈定了限量。

  论科学,我们一些人还在拿四大发明沾沾孤傲。

  现代科学直通车,怎么样啊,谁都揽不住。

  揽了,你就等着吃苦头吧!所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着急了,紧赶慢赶地赶啊,但一些领域还是走不出思维的围墙,冲不出思维的定势。

  你刚刚想出个苗头来,十万个理由,又会把你逼回到原来,更何况我们还有一些怕试怯为的保守思想。

  全民创造,全民动手,真的还有些乏力,大多数人生怕掉进坑里被粉碎。

  马云创意阿里巴巴时,十人就有九人反对,而且一个人还在那里存疑,这就不难理解这些问题了。

  况且,我们一些人,又缺少当年红军,那股敢为信仰而流血赴死的精神。

  这里也得指出,笑穷不笑娼的俗风,还是如同寒冬一样渗冷,而社会包容也还缺乏必要的支撑与保障。

  很多数据表明,我国在很多科学技术领域还距外人较远,这就不得不说,国人教育的现代版创为,需要与时代合拍。

  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坚决拥护我们优良的传统教育,尤其是那些民族魂、英雄气和科学神了,而且还非常赞成这些教育的继续和发扬光大。

  不过,我们真的需要改造掉那些不好的教育猎围问题。

  现在,我们有很多学子,走出国门,想着到国外去学想象力,学冒险,学独立思考,但愿洋为中用,让国家早日实现复兴梦想,强国富民。

  【散文】旧时叨絮,闲秋钓书【2】

  秋黄千层飞落叶,旧书不薄茶书语,秋短山影,星月长,唠叨来,唠叨去,一壶冷酒煮月夜,凉了旧衣,热了旧语。

  一生的脚印,站着的影子,都有一个丝织的感怀与一个萤火般的梦;或青、或绿、或黄,都藏不去那,或厚、或薄的情结。

  尤其是那,一段的情缘、一个难圆的梦、一个站高的脚印、一个触发一生的选择,都将是一本书上的标签,一个篇章的节选,在回忆释怀中,愈发醇浓,愈发回味。

  我与书结下的情缘,在这个秋的午时,庭院落风处,层层掀起,页页旧读,难免说一说,关于我与书结缘的旧时唠叨。

  回想秋的旧记,乡下的秋,秋色更浓,秋味更韵,秋衣更黄。

  我曾在老家的乡下居住过,更有闲适的情趣去体味、去品尝城里人感受不到的秋。

  且不说,那秋庄稼给乡下人带来的笑声,也不说泥土翻滚后,裸体的那个广袤的视野;只说一说,乡下的那草根上,带着书味的笑声与借书、淘书、换书的事。

  乡下人想书、听书、看书的心情,可堪比现代电视屏幕下的最大的快、最畅的乐。

  他们在每年秋收后,按祖上传下的规矩,请来民间说书艺人,说唱一段民间仙狐的故事,讲一段白蛇娘娘与许仙的传说;虽说是在一个较大的旷地里,亮上一盏电灯,再打几个梆子与铜鼓,是越调、是黄梅、是二人传,我也说不清,据说是当地的葫芦哼;但十里八村的人都会早早地吃了晚饭,陆续地赶来,直到星倦月眠时离去。

  这也算是,乡下人听书的事吧。

  记得我上中学时,村里有个书店,书店不大,也不会有城市里书店的书那么全,也不会有那么新。

  可仅仅有一本岳飞传与水浒传,就把我的眼球粘着了,想看、想买,可没有钱。

  后来,书店来了一个县里调来的管理员,个头不高,清秀圆脸,说起话来软绵绵的,总带着那个棉花感的声音,因我常去转,说出了想借借看的想法,他刚开始同意就在柜台外,站着看;后来,看到我把太阳送下山,书店也要关门,就同意我晚上带回去看,但要保证第二天开门时,再送来,就这样,我粘上了借书看的瘾,与书结下了书缘。

  随着电视与网络信息的普及,书店就经营不下去了,后改为一个文俱店,偶儿也摆上几本书籍,但大多是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

  要想读点哲学的、文学的、历史的就很难了。

  想看书,就开始想办法淘书了。

  先是到旧书摊去转,可旧书摊卖书人又不常按时来,就灵机一动,拿几本看过书说要出售,贴一张小字条在树干上,很快就有人来了。

  第一个来的,是个瘦干老头,弯着腰,可能是驼背吧;我与他交谈起来,他是一个旧时读私塾的,有点怪,但对我想要淘书看的一事,似乎在意,说有好书就送来;起初我不太信,只想他是想廉价收购我的书,才说的光堂话;没有过几天,老头来了,给我送了几本刚收购的书,还说以后还会送来。

  我恍然间,想起以前我的想法,才知道,只有心为海,才能装下书页,读书先读好心页,那个干老头,送来的不仅仅是书,是一个读书人的心怀。

  后来,又来了一个中青年收购旧书的人,我们简单聊,才知道他爱好写点字墨,但都是黄纸裹着的,没有出版,也没有印刷;他都热情地把他的手稿,送给我看。

  我从他的手稿里,看到了那一个个站立的字,一行行起伏的诗;看到了他乐观生活、旧纸上结满了青绿的绘画。

  从此,我就更多了看书写字的兴趣与爱好。

  再到后来,我到外地谋生,到了一个半城镇化的地方,这里书也多了,这里图书錧、阅览室也多了;更是,书店之外的书,是按斤卖的;古典名著也好、诗词大全也好、散文名篇也好,不如饭馆里的菜单;这就更让我乐意,常去转转、看看,有时还随手买上几本书。

  但那个旧时关于书的书缘旧絮回忆,却无法淘回了,也许是故人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

  回想起这往事,不免感叹了。

  闲时坐书案,旧字自在看,茅庵无冬浅,雨莲。

  长檐扫尘无思念,清水绕田看绿间,一枕睡在笔墨田,葡萄架下摘句连连,管它风尘惊涛拍岸;一烛烧去尘埃暗间,叹!恶风黑影千丈担惊,借枯皮腐叶把青绿埋去。

  梦巴黎【3】

  徐文学《梦巴黎》把法兰西的浪漫主义跃然纸上,那耀眼柔媚的香舍丽榭大街,那昂首吻天的埃菲尔铁塔,那呼唤人间真爱的巴黎圣母院,那主泽沉浮的凯旋门,在作者笔下联成一桩桩现代神话。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这“蝴蝶效应”却在万里之外的我身上延续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那是上世纪全民经商的时代。

  我刚刚主政了局办公室的工作,局长约谈办经济实体,要树一面旗帜。

  风华正茂的我果敢挑起这副担子。

  与省纬亚公司总经理、我的仁兄好友洽谈,在县里办一家法式面包房。

  省厅出设备、技术,我们提供场地、流动资金,并负责管理,当然,是自负盈亏。

  通过一番市场调查,法式面包房全县没有,如果办成了是破天荒的第一家。

  由此各种各样的议论来啦。

  有人说:“老外的口味,咱吃不习惯,有赔无赚”!

  有人说:“生意好做,伙计难搁,有翻脸的时候”。

  有的好心人劝我:“算了吧,生意场可不是玩的,赔的时候你的工资全贴里也不够,到时前途就栽啦”!

  我犹豫彷徨。

  流动资金至少两万元从哪儿筹,那时一个月工资才五十来元啊!更苛刻的是,双方领导议定只能赚不能赔,自负盈亏是经理的事,每年必须保证投资者百分之二十的红利。

  自古华山一条路,退是死,拼出来天地宽。

  我发动办公室同志自愿集资,二百、三百都中,还鼓动领导班子成员集资,如此筹集了2.2万元资金。

  一切就绪,店名叫什么呢?好心人八仙过海,献上祈福祷运的诸多点号。

  思来想去,我突然掠过徐刚的报告文学《梦巴黎》,那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沉淀了丰厚的法兰西文化,就叫它。

  “梦巴黎”在古老的中岳大地诞生了!由于宣传鼓动到位,产品质量保证,服务售后一流,瞬时在县城刮起巴黎风。

  儿童过生日,老人祝寿,妇孺尝鲜,武术学校师生“崇洋”,连老外来旅游也到店里享受故乡的风味。

  那一载春夏秋冬,白天我忙政事,晚上要在店里守到夜半打烊。

  店里四位职工每月要开工资,市场上收缴各种税费八种之多,还要应付个别无赖寻衅滋事者,不知道是如何过来的,好歹年终保证了股东的收益略有盈余。

  第二年,“梦巴黎”又开了一家分店。

  第三年再扩展一家。

  生意最红火时,“梦巴黎”不但做法式面包、蛋糕,还前店后作烤月饼。

  那些日子,真是火红的年代,我曾三天三夜没睡过一刻觉。

  进料、打坯、烤饼、送货。

  当然,受益也是成正比的。

  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干成一件事非常难,前怕狼后怕虎,有人说这,有人云那。

  而一旦你取得成功,就又有无数人盯着你“红眼”。

  第四年,县城又增加两家同行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周围的流言蜚语也溢耳成河。

  至此,股份制的优越性已荡然无存,别人以为你政商双丰收,这一切给正值向上发展的本人设下了重重障碍。

  市工商局一度借口不能以外国都市名称命名,威胁摘牌,无奈“梦巴黎”变成了“香舍丽榭”。

  恰逢国家政策转向,党政机关不准经商办实体,党政领导干部不准在企业兼职,我心一横,急流勇退。

  给省厅哥们汇报后达成共识,本金全额退还,红利一份不少结算。

  最终两个字,退场!

  梦巴黎,实实在在一场梦!

  事后我常想,当初如不退场,要么壮大,要么倒闭,要么自己陷进去。

  但心底那个愿望永远不会改变,有朝一日踏上法兰西这方神圣的土地,圆我的巴黎之梦!

【读书的随笔文章】相关文章:

描写读书的随笔文章10-01

空明随笔文章11-13

短篇精选随笔文章10-01

古风随笔文章10-01

经典爱情随笔文章10-01

心情的随笔文章10-09

追思随笔文章10-07

无题随笔优秀文章03-23

文章随笔200字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