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寂寞沙洲冷随笔散文

时间:2022-10-10 00:33:23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寂寞沙洲冷随笔散文

  一日,打电话给朋友。话筒里传来一阵彩铃:“寂寞油桐风中飞……”旋律优美,显得有些苍劲伤感,歌词也蛮有意境的。后来通话时,问朋友是什么彩铃?朋友告知,那是一位叫周传雄的歌手唱的《寂寞沙洲冷》,非常流行。

寂寞沙洲冷随笔散文

  “寂寞沙洲冷。”这不是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的一句,难怪听起来这样耳熟。全词是这样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歌大概是借这首词的意境填曲的吧!不过,我听起来怎么像是一首伤感的爱情歌曲。与原词所表达的主旨大相径庭,难道这首苏词又有新解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读《宋词鉴赏辞典》。从中得知,这首词是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书中记载,元丰二年,也是苏轼四十四岁时,因咏诗讽刺时政,被贬弹劾,几乎丧命。次年贬到黄州,在黄州定慧院寓居中写下这首词,苏轼是想借这首词表达自己当时幽独凄清的心境。在词中,诗人用“幽人”和“孤鸿”来自喻。借“恨”,“寒”,“寂寞”,“冷”这些字眼来烘托出自己在患难中“忧谗畏讥”的情绪。这些可以从他写给朋友李鹰的信札中得到佐证。当时,他这只孤鸿处在战战兢兢的境遇里,即使有高枝好栖,还是拣来拣去“不肯栖”,只好宿在沙洲里,耐寂寞,耐寒冷。

  这原本是一首很好的有寄托的咏物词。怎么被现代人吟唱成一首忧伤的爱情之曲呢?后来查资料才得知,因为一则误传的故事造成的。由于有些后人读不懂苏词的含义,说这首词是苏轼为一位叫孤鸿的女子所作。故事是这样的:惠州温氏女,颇有色,年方十六,不肯许配人。见轼,一往情深,时常徘徊窗外,听轼吟咏。后来轼渡海南行,女遂卒,葬于沙洲侧。轼回惠州,得知感慨,因作《卜算子》词。书中有解释这是由于南宋时代都市里说“评话”之人,时常把古人诗词敷衍作故事来说唱。这首词被篡改为爱情故事,大抵是出于这种缘故罢。

  没想到,今人又借这首词的意境来炒作传唱。即便填写的歌曲听起来很优美,歌者的嗓音也很有磁性,但我总觉得不怎么完美。无论是那则“温都监女儿”的故事,还是这是忧伤感人的爱情歌,对于苏词的原意来讲,都是牵强附会的,显然有损于原词的意义和风采。我想,这是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