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时间:2023-04-03 20:38:15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精选62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物件的随笔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精选62篇)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

  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了,各种各样的家电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老物件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外婆的家中有一种奇怪的桌子,黄色的桌面,黑色的铁支架,下面还有一个铁制的踏板,边上还有一个大大的'圆盘,踩动踏板这个圆盘还会转动呢,可好玩了。到今天,我才知道,这个奇怪的桌子原来是一台老式的缝纫机。打开缝纫机,只见它黑色的机身上面还镶刻着金色的美丽花纹,金光灿灿,十分华丽,边上还有一个银色的转盘,周围还有些小零件,上面穿梭着几条线,最搞笑的是外婆还给它穿着一件咖啡色的衣服呢,看得出外婆十分珍惜它。

  听外婆说在妈妈和阿姨还小的时候,外婆就常常脚踏着踏板,手划过转盘,“嗒、嗒、嗒”地摆弄着缝纫机,给妈妈她们做衣服、补衣服。可以说这台缝纫机是外婆家的宝贝,每次用完都要精心擦拭一遍,再把缝纫机放进去,最后盖上布。

  有一次,缝纫机不知为什么坏了,可把外婆急坏了。因为平时妈妈和阿姨常会好奇的去摆弄,所以外婆认为是妈妈和阿姨玩坏的。外婆十分生气,要打妈妈和阿姨,还好最后外公找来了一个老师傅,修好了缝纫机,不然妈妈和阿姨这次就真的危险了。

  如今,外婆家里已经有了许多高科技的家电了,但是外婆还是把缝纫机当作宝贝看待,依然保护的很好。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

  老师让我们找老物件,我从外婆家的柜子里找出了一把在她家呆了几十年的老蒲扇。

  这把草黄的旧蒲扇,周围一圈是阿太用细长的蓝布条仔细绞的边。蓝布条褪色比较厉害,微微泛灰,定睛一瞧,布条上早已布满了一个个小洞。扇叶道道褶皱,如阿太额头上沧桑的皱纹。中间部分缝了许多片碎花布,几乎看不清蒲扇原来的样子。手柄处缠绕着各种材质的绳子,却缠得很整齐。

  我还记得曾建议阿太:“阿太,这扇子这么旧了扔了买把新的`吧。”阿太笑眯眯地回答:“你看补一补修一修还能扇,扇得风还挺大。”

  没想到这把老蒲扇外婆还保留着。看着看着,我仿佛回到了某个夏日夜晚的时光里。

  小时候,我经常住在外婆家,阿太也和外婆一家一起生活。夏日傍晚时分,阿太往院子的地上洒些水,降降温,晚上便在这里乘凉。到了晚上,阿太搬出竹椅子,手里拿着老蒲扇,椅子旁点上两盘蚊香,坐在竹椅上,让我也坐在旁边看星星,给我说故事。现在我明白阿太说的不是故事,念叨的全是她以前的事。阿太一边嘴里说着,一边用老蒲扇给我扇风,还不时在我身上拍打,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驱赶蚊虫。一整个晚上下来,我没起一个包。

  听外婆说,妈妈和阿姨小时候阿太也是这样给她们扇风的。

  因为拆迁,外婆搬进了商品房,家里有了空调、电扇,用不到老蒲扇了。后来,阿太去世了,更没有人用它了。

  从此,老蒲扇只能静静地躺在柜子里。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

  在我老家的房子里,一进客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已经泛黄了的照片。照片中年轻的外公笔直地坐着,嘴上带着微笑,身上的八路军服让人显得精神抖擞。而年轻的外婆坐在外公旁边,头上扎着两条麻花辫,同时穿着军服在微笑。

  那一年他们也很年轻。外公因为从小家里穷,年纪很小时就去当了兵。外婆当时家庭条件也很窘迫,很早便懂了事,帮家里做家务。他们两个相爱后,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却很快乐。

  外公曾经多次提出要去照相馆照一次相,但是每次外婆因为想要省钱就拒绝了。等到了当时经济情况好了一点的时候,外公坚持要去照一次相,外婆拗不过他,便去了。两个人因为都是第一次照相,显得很紧张。两个人当时都穿着军装,看着镜头,照了好几张,才选出最好的一张。

  外婆很宝贝那张照片,一直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保存了很多年。这也是他们唯一的'一组照片。

  每次我们过年回老家,一进门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有时候我们问到这张照片的来历时,外婆就会笑着,好像是有些害羞,好像是回想起了当年那个年轻的她。而外公总会笑着,别过头,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少年郎的模样。然后,用已经苍老的声音给我们详细地道出当年属于他们的故事。

  现在的外公、外婆已经老了。脸上长了皱纹,头发也慢慢变得银白,身子也不像从前那么利索了。但是他们内心始终还记着当年美好、青春的模样。而那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也始终会记载着属于他们的青春。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

  我外婆家有一样老物件,是一个有38年历史的“宝贝”了,那就是她结婚时的陪嫁品——梳妆盒。

  梳妆盒的外面是暗红色的,可能是因为时间久了,现在看上去已经很旧了。盒子是长方形的,小小的,不重,小孩子也能拿的动。盒子的正面画了两只彩色的小鸟,站在绿色的树枝上朝一个方向看去,妈妈说这是比如成新娘和新郎,“在天愿做比翼鸟,再地愿为连理枝”,这话虽然我还不太懂。侧面各有一朵橙红色的大荷花,这应该是象征着结婚后的日子和和美美吧。盒子两侧还有两个嵌进去的铁丝环,方便随时提起来。另外盒子的`正面有两个小抽屉,抽屉上都有着铁拉环,拉开时,还会听到“咔咔”的摩擦声,年代久了,所以比较难拉了。这两个小抽屉可以装小梳子,发夹,头绳等小物件。顶部有个不大的盖子,盖子下面可以装一些证件类的东西。这也是外婆保留的唯一一件老物件了。

  外婆说:“以前大家都不富裕,结婚嫁妆很少的。两个人结婚只要做一件新衣服,买点锅碗瓢盆就可以了,不像现在这么隆重,有车队迎接,还能穿漂亮的婚纱,在大酒店里办酒席等等,虽然那时候条件不好,但是大家都很单纯很开心。”外婆看着它,似乎回到了她年轻的时候,那个美好的年代。

  这个梳妆盒虽然很陈旧了,但是却记录着那个年代美好的回忆,对于这个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宝贝”,我们会一直保存着它。也正因为有老一辈人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

  外婆家的灶台上悬着一个灰扑扑的饭篮,连着几根纤细的蛛丝。一阵清风拂过,吹得饭篮摇啊摇,落下的灰尘如细雨一般。

  我问妈妈:“为什么小山村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饭篮,而且挂的这么高?”

  “因为那时没有冰箱,不能更好的保存食品。“妈妈说,”所以饭篮可立了大功。挂在那里,又通风又保鲜。“

  说起这饭篮啊,它可年长哩!已经47岁了,还是外公分家时三大家当之一呢!于是我把它拿下来细细地端详了一番:它是竹子编成的,上有一个月牙形的手柄,下面是一个褐色的形如大碗的“身体”。配上一顶“斗笠”形的盖子,好似一个橡子。浑身磨损的条纹刻着它所有的记忆。

  想起这件事,就觉得哑然失笑。当年妈妈放学后,肚子饿得慌,就拿了两把小凳子叠在一起,站了上去,晃晃悠悠地踮起脚,双手伸直,仰着头把饭篮捧下来,又取了一只碗,舀了一大碗饭,和点热水,就着梅干菜“稀哩呼噜“地大吃起来。一次给外婆抓了个现行,给她讲了个传说。据说,不能到灶台去偷饭。正当你在偷饭时,躲在灶膛里的那个灶神爷就会扑出来抓你。妈妈听了这话,每次都是胆战心惊的偷饭。后来又一次她还因害怕从椅子上跌落下来,吓得六神无主,竟以为灶神爷真的`来了。

  虽现在条件好了,饭篮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永远铭记人们心里。那一幅幅多彩的回忆,已成为我心灵的版图。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6

  “爸爸,什么是老物件?”

  “嗯,就是老底子用的东西,我们去阁楼上找找吧!”

  寻宝开始,阁楼上有许多老物件,大人眼中的旧东西,我在阁楼角落里找到了太奶奶的青瓷罐,在旧书桌里翻到爷爷当兵用过的搪瓷杯,在柜子里摸到爸爸小时候下过的军棋等等。突然,我看见旧纸箱里有一个黑色的大盒子,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这是四大件之一的电视机,当时爷爷奶奶结婚时专门买的。”

  我又问道:“什么是‘四大件’?”

  爸爸说道:“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就是四大件,八九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是新四大件,也是每个家庭都渴望的稀罕物。“芝麻开花节节高”中国70年飞速发展,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告别缺衣少食、物质匮乏的时代,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四大件”这种说法了。

  “哦。原来是电视机呀,这方头方脑的盒子和我们现在的电视机长相完全不一样啊。”

  “以前有电视机就算全村的富豪了,哪家有电视机,人们都拿着小板凳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电视。”爸爸回忆道。

  今天寻宝记很有趣,我明白随着国家进步强大,以前那些稀罕物,已经很不稀奇了,但这些老物件承载着远去的历史,承载着对岁月的怀念,承载着一份份珍贵的记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7

  外婆家中有一个石磨。

  看见它,孤零零地被遗弃在一个破败昏暗的房间里。有时提起它,外婆总眯起眼睛,好一会儿才说:是老物件啦,它已经退休喽。脸上是回忆往事时才会流露出来的温柔神色。我心中颇有遗憾,用手捻了一把沉积已久的灰,仿佛这灰也被这石磨磨过,细致地。

  其实它怎么能算是用不得呢?曾经外婆用这笨重的石磨给我碾芝麻,浓郁的清香漂浮在四周,阳光只驻足在窗子上遥望,生怕跌落在这石磨里,像那芝麻一样,细细地,缓缓地,就变成了一道香气,在石磨中酝酿。芝麻被碾碎时细微的声响,石磨转动时沉闷的叹息,还有外婆紧紧扶着石磨的一双手。我却仍历历在目。

  待到外婆捧出一碗冒着热气的芝麻糊时,我才真切地沉醉在这香气里了。一舀,是浓稠的一层,胶着在碗沿,细腻甜糯,伴随着芝麻颗粒滑入口中。滚烫的,满满当当的都是外婆对我的'爱。

  石磨,不是无用之物,而是承载着外婆对我一颗真心的老物件。

  我凝视着石磨,如同外婆当初温柔地凝视着它一样。石磨上斑驳的花纹,是岁月的沉淀,百万年,千万年,慢慢地,时光磨出了石磨。尔后的几年里,时光被石磨反复研磨,一点一点地渗透,石磨上的一层灰,拂下来,仿佛就还能回到儿时无忧无虑的时光。

  外婆说过,石头是不会老的。

  这次我也要告诉她:石磨不老,我爱你的一份心,也不会老去。

  曾经的一切都老去了,留在了旧时光里。

  但石磨是不同的一个老物件,它不会老。

  如爱,一定不老。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8

  自搬离老房子至今已有10年之久了,可是儿时在那儿的记忆恍如眼前。

  听母亲说老房子是我那不曾识面的爷爷,一砖一瓦筑成的,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老屋是典型的三厅外加一小间厨房的`瓦房,院子就用那石头块垒起来的。老屋很小却很温馨,很旧却装满回忆。

  说到老屋,我不禁想起院里的两棵大麻黄,这可不是一般的树,作用可大着呢。当它葱郁时,可以在树底下乘凉,睡觉,好不惬意;最让我忘不了的是曾经和姐妹们在树下荡秋千,等妈妈拔花生回来一起在树底下分类的日子。当麻黄树的叶子枯黄时,晒晒后便可以用来生火;当它的枝干枯干时,也可以当柴火来用。如此说来,它的作用真是不可忽视的了。

  如今,姐姐们都嫁了人了,我也不是那个爱荡秋千的小孩了。

  老房子的院中,还曾经有一棵野生石榴树,果肉是红的,每到果熟时,那香味总是四处飘溢,引人忍不住去尝它一口。姑姑回忆小时的她总喜欢跟父亲争着摘石榴,然而总是被父亲骗,每次她总摘得最少。儿时的他们没啥可吃的,而石榴成了他们最宝贵的“零食”。一回,姑姑在树下等父亲摘石榴果时,被砸伤了,以至留下了伤疤。我姑每次回忆起这事,总感叹当初自己没在树下就好了。如今伤疤好了,一切有关老屋的事却都成了记忆,而石榴树记载着父亲与姑姑的童年快乐和伤痛。

  现在回去老房子瞧瞧,院子里的两棵大麻黄几乎将老房子遮住了,院子里长满了青草,石榴树早已被遮得不见了影儿……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9

  我家客厅的角落里,一直站着一位年迈的老者一一摆钟。它带着一顶灰色却单薄的布帽,一阵微风从不远处袭来,帽子就像膨张的气球一样越长越大,最终化成空气中的一团尘埃。

  听妈妈说这件摆钟,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年龄了,真是一件历史悠久的古董啊!如果把它陈列在博物馆里,就不知会得到多少人的赞叹与羡慕。结实的木头材质,褪色的花式纹路,若隐苦现的裂痕。每一个细节都将这独特的年代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好奇地摸着钟面,原来这是用铝所制成的。现在市面上都很少看见这种材料了吧。

  摆钟不仅古老还很神奇呢!

  每隔一段时间摆钟都会站在那发呆。它从来不需要充电、装电池,只需机械零件的重复旋转来治愈这种夺异的病症。让人奇怪的是,钟面上有肥胖的时针和它的`双胞胎弟弟长长的分针。我定睛一看钟表上还带着一个小尾巴。银灰色的钟摆有规律地左右摇晃,犹如探险家在未知旅行中迈出的坚定步伐,每一步都是一秒的,一步一秒,一步一秒“冬……冬……”两点钟了,摆钟竟然还有自动报时的功能。这声音仿佛像来自寺庙,低沉、知重;又像朝拜者虚诚的祈祷:健康、平安。

  和学物馆里的文物相比,摆钟没有球璃置的束缚。我望着摆钱,希望人世间的人们都能像它一长寿、自由。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0

  我家有个老物件,叫福禄寿梅花挂饰!听名字就能感受到它的贵重吧,你猜对了!那可是我的曾曾祖母传下来一直保存到现在,所以此物件非常罕见,非常古老!

  它远远望去就像一条貌似普通的纯银链子,但仔细一看它的细节,你就能发现它的精致。整条链子是由二十九朵梅花连接而成,每朵大梅花里面都包裹着一朵小梅花,虽然花的颜色不鲜艳,可银色的梅花看起来更闪闪发光!链子两侧各挂着三串铃铛,这三串铃铛在过去代表着福禄寿,那是象征着幸福,吉利,长寿!最最特别之处在链子的两个顶端,两顶端都挂着一只霸气无比的貔貅,貔貅代表财富!两只貔貅的'脚下都握着一个球,它们像在打球赛,那表情严肃专注,真是栩栩如生,让整条链子都像活起来了一样,真是美丽极了!从链子里的吉祥物可以看到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从做工可以看出当时人的高超手艺和超高智慧。

  它不仅很好看,还很实用。妈妈说可以当腰链,手链,项链,甚至还可以做衣服的背带!妈妈说在曾曾祖母那个年代,如果带着这条链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到格外时髦。带上链子那6个铃铛就会发出叮叮铛铛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演奏会的音乐一般,高低起伏美妙动听。

  这条链子不仅仅是条链子,更是一种传承!曾曾祖母给了曾祖母,曾祖母给了祖母,祖母给了母亲。这一代代的传承完美的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更能表达亲情是最无私的奉献!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1

  这个十一国庆,老师要求我们去找找家里的老物件,我就央求爸爸带我去找找有什么老物件?他说带我去找他们小时候用的盐罐。

  于是我们来到家里的老房子,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我也在一边找了起来,找呀找呀,我看到一个奇怪的罐子,这个罐子上面圆圆宽宽的,下面好像有个小小的底座,这样子看起来像就是一只小花盆,奇怪的是,下面有一个和茶壶一样的“小嘴”好奇怪呀,我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说:“找到了这个就是盐罐”,“什么?”我惊到了,“这个就是了?”,“是的,这个就是,这个是80年前的东西了,还是我奶奶嫁过来的嫁妆。”我的'天呐,80年了,以前人结婚还拿盐罐当嫁妆?有点不可思议,这个应该算是老物件了吧?

  回到家,爸爸把盐罐洗干净,我就问爸爸“这个罐子上面为什么要加个洞呢?”爸爸说:“这个洞是为了漏水用的,因为我们以前用的都是海盐,比较潮湿,盐放在罐子里,水就会从这个小洞里流出来,盐就变干了,而且你看盐一点也不会从这个洞里漏出来,你在看这个表面很粗糙吧?你摸摸看。”于是我就伸手摸了一下,“这表面很光滑嘛,真神奇”,“因为这上面上了一层釉”。这个罐子真是个宝贝,古时候人的智慧真了不起。

  我们家还有好些别的老物件,下次再介绍给大家知道。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2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有一样老物件常年放在奶奶的卧室,用一块紫红色的绒布盖着,它就是一台古老的缝纫机。对小时候的我而言它是极其神秘的,因为家人不许我碰它,所以我经常趁大家不注意溜进去用脚踩着踏板玩,听着皮带发出的“唰唰”声,觉得有趣极了。

  等我长大了一点,才知道它的历史。原来它是奶奶的陪嫁品,在那个年代,如果哪家姑娘有这么一台缝纫机做陪嫁品,那可算是极有面子和值得荣耀的事了,怪不得奶奶那么珍爱它。奶奶总是对我说,她用这台缝纫机给爷爷、爸爸和姑姑做了一年四季的衣裳,在困难的时候还曾用它缝制衣服,挣钱贴补家用呢。

  去年暑假,在我一再的哀求下,奶奶决定给我做一条短裙,我们先去商城买布料,奶奶一眼看中一块白底红点的棉布,然后又买了松紧带和一些乳白色的蕾丝花边。一回到家奶奶就迫不及待给我量了尺寸,剪刀在奶奶手里飞舞着,一块布料很快变成了几块形状不一的布片,只见奶奶打开缝纫机,眯着眼睛十分困难的穿针引线,双脚一前一后的踩在踏板上,旁边的'轮子不停的转,发出“嗒嗒嗒嗒”的响声,奶奶的手则在缝纫机面板上不停地重复着递送动作。很快裙子就在奶奶的一双巧手下诞生了,我飞快的换上了它,高兴的直转圈。

  原来不起眼的一个物件,它竟然也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在时代变迁、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它的存在。我家的这台缝纫机是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老物件,它见证了奶奶的大半生,更是奶奶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3

  我跑到了外婆家,在小房间内搜索着,希望能找出一些以前外婆、外公用过的老物件。可是没有什么收获。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玻璃底下压着的几张粮票上。呀!粮票不就是老物件嘛。我迅速地抬起玻璃,拿出了那几张已经发黄的粮票,仔细观察起来。

  这些粮票虽然已经发黄、变皱,但是字很清楚。我先挑了一张白底紫字的一张粮票。在粮票的正面的左上角,写了一个很小的“0.1”后面紧跟着“浙江省粮票”五个小字下面是一幅大型工厂的图画。在图画的右边写着三个大字“壹市两”最下面还写了“1976”四个数字,写的因该是1976年发行的吧。它的`背面的左右两边,写着“0.1”中间还有一张使用说明,用紫色的花纹框了起来,上面写着:1、凭本票在本省范围内,按当地粮食部门供应的品种购买。2、本票面额为十市两制,成品粮。3、本票不准买卖,不准涂改,严禁伪造,遗失不补。

  接着我拿起一张白底绿字的粮票,这张粮票除了数量、图画、颜色和刚才那张不一样以外,其它的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张粮票左上角写的数字是“0.25”,下面的图画画的是纺织厂网 ,图画的右边写的是“弍两半”我好奇地把两张粮票叠在一起,发现那张“弍两半”的粮票比第一张“壹市两”的粮票稍微大一些。

  我又拿起了一张白底棕字的,它的左上角写的数字是0.05下面画的是一幅拖拉机在工作的图画。右边写着半市两。其它的和刚才的两张粮票没什么区别。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4

  我家有一杆秤,那是祖传四代的宝贝,拥有近百年的历史。

  这杆秤大约有我的手臂这么长,看上去好像一根长笛,前端有一个挂绳和秤钩。秤杆是用木头制成的,经过历史的“打磨”,摸上去十分光滑。上面隐隐约约地还能看到一些小点点,阿太说,那是用来称重量的刻度,每个点代表着一两,更代表着“信义”,做人要有良心,不可缺斤,不可短两。

  再来看看那长得像个大铃铛的秤砣,它是用铁做成的,虽然已经生锈,摸起来粗糙不堪,但仍是实沉沉的.。

  听说,这杆秤,力大无穷,称起一个我,绰绰有余。

  我们家的这杆秤,还有一段背后的故事呢。阿太告诉我,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以前是一片片的菜地。这些菜地是属于集体的,大家一起种菜,有专人负责卖菜,也有人上门来收菜。所以,我们家的秤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大约1983年的时候,土地承包到户了,我们家分到了2亩地,阿太带领着自家的小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青菜、番茄、丝瓜……。阿太把丰收的蔬菜运到市场上去卖,用的就是这杆秤。

  我们家的蔬果新鲜美味,份量足,凭借着大家的努力付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发展,原本是一片菜地的农村,已经变成了市中心。我看着阿太手中的秤杆,心想:“它经历了风霜沧桑,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它不仅是一杆秤,更是一种精神。”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5

  在我的记忆里,家中是有一件蓑衣的,虽染上了岁月的尘灰,却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流淌。听大人们说,这件蓑衣是一位友人赠予父亲的,他们家祖传的手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那件蓑衣,我只在小时候偷偷穿过,小小的我套着它走在雨里,好像裹着一件大大的披风。蓑衣的毛儿整齐地弹动着,好似在与雨丝共舞。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于古人们而言,蓑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必需品。跨过千年时光的浅流,我仿佛看见小孩子穿着蓑衣奔驰过田野,溅起点点泥渍;农人们穿着蓑衣,坐在田埂上,嘴里叼着一根烟,云淡风轻;一对男女并肩走在阡陌边,穿着蓑衣,在朦胧的雨季,情意绵长。雨把一条街下空了,街边瞎子的胡琴也停了,连忙穿上蓑衣,摸索着前方的路,渐行渐远。

  那时候,手艺人还很受欢迎,每每出去游街串巷,总能卖出不少件蓑衣,邻里邻外的也就因此而熟识了。

  但,不知几时起,蓑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鲜少被人们所提及。

  后来,它又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里,却是在城市的.一隅,在那灯红酒绿里,成为了人们的消遣。有人再次穿起它,却只是出于好奇、娱乐,或是一种新的“时尚”。

  也有人缅怀过去,提出将它放在博物馆里,也许这一想法会被实现,毕竟它曾经有着赫赫功绩,但没人能预知那一刻将会在何时到来?也许是明天,也许在那遥遥无期的未来……

  我相信,终将会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位男子,在江南的雨季,重新穿起它,走在三月的细雨里。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走进书房,准备挑一本书看,无意之中,在书架的一角看到了一个蓝色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套《三国演义》的小人书。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套书家里有好几个版本,但是我从来没见过这套小人书。带着好奇,我打开一本看了起来。小人书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一点儿,里面的内容和我平时看的绘本完全不同,它没有色彩鲜艳的画面,里面每一页都是黑白的,可书中的人物,不管是五官还是动作,都画得栩栩如生。

  薄薄的灰尘在阳光下跳舞,我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一大堆问号。这套书是谁的?我怎么以前没见过?这时候,妈妈走过来,仿佛看透了我的小心思,给我讲了这套小人书的'来历。

  原来,妈妈小的时候,银川只有一家新华书店,虽然那时候人们的收入不高,但是姥爷经常带着妈妈去新华书店买书,书店的工作人员把小人书一摞一摞地用塑料绳子捆好,每次从书店出来,妈妈都会高高兴兴地拎一摞回家,各种各样的小人书成了妈妈童年的美好记忆。后来,妈妈到外地上大学,工作,又搬了几次家之后,家里的小人书越来越少,只有这套《三国演义》留了下来。

  如今,银川的书店越来越多,一些社区还有免费的图书馆,人们读书越来越方便了,我家里的书也越来越多了。原来,这套小人书是名副其实的“传家宝”。我仔细地翻看着,时光仿佛停下了脚步……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7

  奶奶坐在沙发上,手指一遍一遍的从几张粮票上拂过,这是几十年前的粮票了,充满着奶奶美好的回忆。

  这些粮票是爷爷从部队寄回来的,票色有些发黄了,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军用限定支票100壹佰斤。而"100壹佰斤"这六个字写得特别大,写在粮票的正中间。边上还画了一座大工厂,工厂上飘着缕缕青烟,仿佛在不停的生产着。

  奶奶说当时买粮食要票,买酒要票,买肉要票,买自行车要票,连一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要票。当时家中有两个六七岁的孩子,吃粮比较快,爷爷长期不在家,奶奶让邻居帮忙照顾孩子,一大早拿着粮票和钱,提着篮子出门了。虽然去的很早,但因为每天的供应量有限,所有人都想买到粮食,早早的粮店门口已有许多人排起了队伍。

  奶奶说,每每遇到冬天寒风呼啸,排队是最折磨人的,于是很多人用些篮子砖头等物品位,找个稍微暖和的地方避寒。听到这儿不禁怔住了,干什么都要票,吃饭叫个外卖不就行了吗?奶奶乐了,当时大家吃饭都难吃上,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做外卖呀!

  我面对着这张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几张票,无法理解在当时居然关系到一年全家人的口粮。而有了票,还要一大早去排队。现在科技发展有了互联网,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购物,要买的生活用品随处可见毫不限量,我们在享用时不要忘记当年的辛苦与艰难。

  这些粮票,见证着那段辛苦的生活;这些粮票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这张粮票也是当时生活的烙印,值得我们珍藏。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8

  我家有个老物件,放在家里大客厅的一个角落里。这是一个木质的钢琴,它外边刷了一层黑色的油漆,上面贴着两个有点生锈的大字"珠峰"。

  虽说已经是个老物件了,但依旧油光发亮,没有丝毫划痕,脚踏板上被布包裹着,又套了一层塑料。钢琴的琴键,黑白相间,像波浪似的'一高一低,每个琴键摸起来十分光滑。

  小时候,它是哥哥用来吓我的道具,有件事我至今也没有忘记,属于我的黑历史啊!一天晚上我吃了晚饭,坐在地板上搭积木。忽然,哥哥的朋友叶哥哥抱着积木桶跑到哥哥房间里,我什么也没想就跟了进去。突然门关了,灯灭了,什么声音也没有。小时候我最怕黑了,立马瘫坐在地上,我听见钢琴打开的声音,一串低音在耳边响起,这下我被完全吓破了,哭了起来。

  这架钢琴是我童年的见证。

  这架钢琴,现在是我向哥哥炫耀的资本。哥哥因为没有坚持练琴,现在都不会弹琴了,而我这位坚持不懈琴童,小学五年就考过了钢琴十级,完全碾压了零级的哥哥。

  这架钢琴,和我成了好朋友。看着钢琴,我的心里就有满满的成就感,为了向自己亲爱的哥哥展示我的才艺,我天天和他微信通话,让他听听我的琴声。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做事要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

  这架钢琴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老物件,它是我童年的见证者,更是我的好朋友。如果再过二三十年,我依然要让它像现在一样闪闪发亮。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19

  现在只要有钱,便可以买到款式多样的衣服,可谓称得上衣来伸手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位”造衣工臣”渐渐消失在大家眼里,那就是――缝纫机。而我家,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一台老古董”。

  那台缝纫机是外婆给妈妈的出嫁嫁妆,每当看到它,妈妈便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从妈妈小时候开始,外婆就教她做很多事情,洗衣做饭都不在话下。妈妈每次说不想学,外婆就会对她说:这是为你好,应该尽早独立。”

  后来,外婆说要教妈妈做衣裳。外婆带妈妈来到缝纫机前,外婆先在缝纫机旁边讲着操作方式,妈妈坐在小凳子上,脚不停的上下踩着踏板,踏板发出清脆的响声。外婆一听这脆响,连忙阻止了妈妈:再这样,里面的线都乱了。”妈妈停止了,外婆又把操作方式仔细讲了一遍。看外婆教的那么用心,妈妈也开始认真地听。

  然后,妈妈开始操作,她将布料放在针头下,开始制作衣服。妈妈脚踩着踏板,一阵缝纫机交响曲”响起。下半部分布料放歪了,妈妈将它摆正,不料,上面正在运行的针插进了妈妈的手指,卡在了肉里。妈妈一下子慌了,幸亏旁边还有外婆。外婆将针拔出来,又用镊子将线头挑了出来,血一下子崩出手指,外婆心疼地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早知不让你学了。”妈妈的`手虽然破了,但是外婆的话却让妈妈的心暖了许久。自此,妈妈开始认真的学习外婆教给她的所有生活知识和技术。

  现在这台缝纫机虽然生起了铁锈,但妈妈一直没将它丢弃,因为这台缝纫机包含着外婆对妈妈的爱!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0

  每当我看见这只树脂小白兔玩具,我就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这只兔子是我当上中队长妈妈送给我的礼物。她希望我以后学习会更好!

  小白兔雪白的头上,戴着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它那双眼睛,活像两颗火红的小露珠。尤其是它的衣服更是夺人眼球,粉红的上衣,缝着两颗珍珠般的钮扣。最吸引人的,是那条裙子,黑色的纱裙上衬着一条白色的绸带,真似高贵的`公主。它的身高只有半本书那么高,可爱极了!

  第一次和小兔子玩时,我不小心把小兔子摔到了地上,把我心疼坏了,幸亏小兔子没摔坏,要不然不知道会怎么样。

  小兔子不但美观,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有一次,我回到家里,看见我笔筒里的笔不停地往外冒,一开始我以为是有什么东西在我的笔筒里呢!但是,过了一会,我一看,哪有什么东西啊!只不过是笔筒里的笔太多了,装不下了而已。我一想,哎呀!除了笔筒,家里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装笔呀!这可叫我怎么办呀?这时我的脑瓜里冒出一个主意:并不需要笔筒来装笔呀!我走到小兔子面前说:“今天要辛苦你一下啰!”说完,我就把一根根铅笔放到了小兔子的耳朵上。你别说,还真行,一根根铅笔架在小兔子的耳朵上,活像一个小笔筒。

  小白兔非常可爱,还是我的小助手。它是我最喜爱的一个玩具,我爱我的小白兔!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1

  《我最珍爱的物件》我有一个最珍爱的物件—那就是我的小提琴。 它有着一身赭黄色的外衣,是木制的,形状呈两个圆形拼接,有人说像一个葫芦,但我觉得有些俗,它看起来那么优雅,让人不忍心去玩弄它。在阳光下,泛着光芒,与阳光相对比,甚至可以说它更耀眼。单单说它的外表让人喜爱,可能让人觉得轻浮,主要的是它的声音。 声音的大小,或明亮或低沉,或干净或嘈杂都来源于它的琴箱与音柱。我的琴发出的声音较为明亮,在演奏高音时既能够发出有穿透力的强音,又能够干净而又柔和。在演奏低音时能够发出饱满而又深沉的声音,这正是我所珍爱它的一大原因。

  每每当我拿起琴时,总有一种感觉,像是你在与它共舞,又像是在与它对唱,它是一种有生命的物件,它有它的心灵,它会伴随着我歌唱,伴随着我跳舞,有时好像不是我在掌控着它一般,而是它在与我配合。当我演奏伤心而又悲哀的.旋律时,它自然发出了低沉而又悲伤的音调,仿佛随着我,随着音乐在哭泣。当我演奏乐曲的高潮部分,激动人心又辉煌的段落时,它也随着乐曲发出令人激动的旋律。 也许是因为我对它的爱和它对我的真情回报,使我与它创造出不少的美好成就。去年我又成功的带它走出了国门,游览世界,我自豪大家夸奖它,我想它也会很高兴的吧。它永远是我最珍爱,最呵护,最喜爱的物件,我会用我的一生来陪伴它。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2

  每当我看到妈妈的那只黄色搪瓷脸盆时就特别想偷偷把它扔掉。从我记事起,就天天看到这只底部和盆沿都已经有锈斑的脸盆,它和其它脸盆放在一起时显得非常的不协调,不但颜色暗淡无光泽,而且不像其它的脸盆那样有美丽的图像,让人赏心悦目。

  我总觉得它像小丑似的,就跟妈妈说把它扔掉吧,我们再买个新的,但是妈妈告诉我这只不起眼的脸盆是有故事的。我十分好奇,妈妈就跟我讲起了它的故事:原来它是我的外公年轻时在部队当兵发的。因为那时候物资十分紧缺,所以外公使用它时特别当心,脸盆虽然用了好多年,但并没有用坏。后来外公退伍回来了,但一直保存着它,直到妈妈参加工作时才拿出来送给了妈妈,并告诉妈妈要牢记勤俭节约的美德。它伴随着妈妈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见证了我们这个小家庭的诞生,迎接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已过了三十多年了,脸盆用得已经很旧了,而且因为不小心摔在地上把盆底和盆沿上的`搪瓷都摔掉了几块,但是妈妈还是不舍得扔,我知道这是因为妈妈牢记了外公的这份心意,它对妈妈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我看着家里唯一的老物件心想:我要和妈妈一样牢记外公的话,不浪费任何东西,勤俭节约,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我突然发现这只丑丑的搪瓷脸盆一下子变得金光闪闪的,特别好看。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3

  我有一把玩具枪,是八八式狙击步枪,是我上三年级时,爸爸给我送的生日礼物。

  你瞧,它全身几乎是黑色,只有枪管是银色的。这把枪有七十二厘米长,它那黑色的十倍镜,可以看到遥远的地方。弹夹可以装三十几发子弹呢。

  每当我和朋友玩“枪点”游戏时,这把狙击步枪总是能帮助我取得胜利。有一次,我拿着这把枪追击我的`“敌人”,“敌人”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这棵树很粗,不容易打倒,所以我也躲在一棵大树后面。“敌人”拿的是一把“m416”的步枪,虽然是连发的,但是对于远处狙击来说,还是不太好。他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只要一动,我就尽收眼底。我给我的八八式狙击步枪上好子弹,随时准备开枪。这样的等待持续了二十分钟,“敌人”终于坚持不住了,猛地冲了出来,朝我的大树开了几枪,“砰砰砰”响了几声,子弹撞在树上,他的子弹用完了,我不慌不忙地把狙击枪对准了“敌人”,只见子弹从银色枪管里飞了出去,击到他的肚子上,又一颗飞了出去,击在他脖上子,“敌人”唰地倒下了。我扛着着我的八八式狙击步枪凯旋而归。我胜利啦,我的狙击步枪也好像与我一同荣耀与自信。

  这样的游戏我赢过很多次,但我的狙击步枪没有任何变化。

  我喜欢我的狙击步枪,就像爸爸喜欢我一样,永远不会改变。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4

  国庆假期,我回到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

  有一天,我打开一个抽屉,发现里面有一个袋子,这个袋子皱巴巴的,上面布满了灰尘,好像好久都没有人动过它了。于是我拿起袋子,抖掉灰,打开袋子,发现里面放着很多毛主席像章。我挑出几个拿在手上,第一个像章是红色的,圆形的,上面有毛主席半身像,旁边是天安门和灯的图案。第二个底色是绿色的,中间有一面大大的红旗,毛主席的头像印在红旗上,红旗下面是金灿灿的天安门。第三个是正方形的,中间是毛主席头像,下面刻出了一块一块的砖,砖拼成了小路,通向一座塔……还有好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

  我好奇的问爷爷:“这些像章是哪里来的?”爷爷看了看像章,笑了起来,带着怀念的情绪说:“这是我年轻的时候收集起来的,有些是当兵时部队发的,有些是我拿别的.东西换来的。那时大家都喜欢把这东西挂在衣服上,包包上。这既是一种装饰又是一种时髦的表现。那时候因为对毛主席的尊敬和热爱,很多人都喜欢收集毛主席像章。”爷爷还说了一个小故事,就是他结婚的时候,把一个碗盘大小的毛主席像章挂在新房墙上做装饰,结果被别人偷走了,爷爷当时真是哭笑不得。

  我听的津津有味,想不到像章还引出这么多故事。

  这些像章陪伴着爷爷走过了青葱岁月,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5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每每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家中那台老式播放机,想起它唤起我心中的那份美好……

  这是一台有历史的播放机,它从我妈妈小时候就“住”在我家了。时至今日,它依旧不减当年的风采:身穿一件酷黑的外套,瞪着一对圆圆的大眼睛——音响喇叭,头顶上还有一排按键,让人忍不住就想要按下播放键去收听歌曲。

  当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时,家中的播放机经常会循环播放这首《阳光总在风雨后》。当时的我虽然听不懂歌词中所述的含义,但是听着这柔美悠扬的曲调,总会忍不住跟着咿呀模仿上几句。

  说起我与这台播放机最近的一次“交往”,那是在去年暑假。我的期末成绩并不很理想,心中充满了郁闷和苦涩。一天上午,我在家中无所事事,突然在一个角落发现了这台播放机。我将播放机拿出来,习惯性地按下了那个熟悉的“播放”键。播放机发出了一阵沙哑的“滋滋”声。正当我无比失望地想把它放回去时,播放机竟然断断续续地传出了声音:“阳光总……在风雨……后”听着这熟悉的歌词与旋律,我心头一震,似乎领悟到了歌曲的涵义:歌词讲述的'不就是我现在的处境吗?面对困难,我不应该消极,而是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克服困难,这样才会愈挫愈勇,才会磨练出坚强的意志。我感动地和着旋律唱完了整首歌。

  这台老式播放机,带给了我美好的感受和回忆,更唤起了我心底的那份坚毅与力量。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6

  四十多年前,太公太婆采购好上等的樟木,找来能工巧匠,打造了两口大大的樟木箱,这箱子长100厘米,高60厘米,箱子全身没有用一根铁钉,箱子两侧分别装有半圆形的铜环,箱盖子和箱体连接处装饰着雕有花纹的铜片,上面挂着铜扣和铜锁,箱子很重,要两个大人才能把它扛起来,它们就是我外婆的'嫁妆——樟木箱。

  樟木箱随着外婆坐火车从绍兴来到了余姚,从此它们就在余姚"安家落户"了。它们承担起了外婆全家人的衣物、被褥等物品的装载工作。樟木箱可以防潮、防蛀,箱子里放过的衣服拿出来用时不仅干爽,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几年后,外婆全家迁到了宁波,外公外婆舍不得丢下樟木箱,就用棉花把它们包裹得严严实实,小心翼翼的放上大卡车,生怕被撞坏。

  现在的家里都有好几排大衣柜,储藏衣物绰绰有余,可外婆还是喜欢把羊毛织品放进樟木箱。

  有一次,趁外公外婆没在家,妈妈嫌箱子太占地方,太笨重与新家具不搭配,于是就把它们放进车库。外公外婆知道后,立刻叫人帮忙搬回了房间,找了个通风隐蔽的地方。把箱子叠了起来,再用一块丝绸布把他们盖上,还时不时的给他们擦身、掸掸灰。

  现在外婆的樟木箱还像新的一样,没有一丝灰,外婆告诉我,看着这两个樟木箱,就会想念起我的太公太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7

  儿时,我常去外公家。每年暑假,我在那一待就是俩月。到了外公家的后院,我就直奔厨房。

  外公坐在小板凳上,戴着他的老花眼镜看报纸呢。在他旁边,你也总能看见那台搁在水泥地上的电风扇慢慢转着。

  听外公说过,这台电风扇在我妈小的时候就买了,确实,那红黑相间的电风扇面上还被妈妈贴上了贴花纸,不过贴纸的图案已经变得模糊了。电风扇上的按钮掉的掉,失灵的失灵,可外公却舍不得扔掉。他说,“这台电扇陪他们老两口很多年了,习惯了。”

  我敲了敲门边,说道:“钱老先生,这是在干什么呢?那么认真啊。”外公知道我明知故问,笑了笑说:“你又来调皮了。”还没等我回答,外公又说:“吃饭没有?外婆中午煮的鱼汤要不要喝两口?”

  我说:“行啊。”就坐在桌前慢慢品尝起鱼汤。突然感觉背后一阵清凉,我转过头,原来外公把电风扇转给了我。那电扇吹得我很凉快,就像外公为我扇扇子一样。我想着,还是和外公一起享用凉风吧。于是,我便摁向摇头键,可是怎么摁都没反应,没想到这个键早就失灵了,就像时光无法倒流一样,很多东西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味道了。

  外公看着我,说:“我不热,你吹吧。吃完了去找鑫鑫玩。”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现在,我上了初中,外公也年纪一年大一年了,他不再把我当三岁小孩照顾了,他知道,我已经长大了。那台电风扇一直放在后院的小屋子里,没人再去动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8

  大家好,我是一台老座钟。要说我的故事,还得从我小主人的外公外婆那一辈说起。

  我出生于80年代,要说我的名号“555”在当年那也是响当当的,小主人的外公外婆结婚的时候,我就光荣地被选为了嫁妆。我的外衣是橙黄的,看起来很有气派。我的身形和如今的落地大钟比起来那是相当轻巧了,而且我们有着相同的本领—整点报时。“当!当!当!”那声音大气沉稳,主人就喜欢听着钟声数数,令我倍感荣幸!

  想当年,我的主人可真是一刻也离不开我。有一次,我病了,无论几点整都当当地敲12下,累得我精疲力尽。我无法正常工作,主人也没法准确把握时间,这可把他急坏了。他先打开我的防护面罩,不断地摆动我的手臂,一会摆成锐角,一会摆成直角,一会又摆成钝角,摆得我晕头转向,这下倒好,我直接罢了工,再也不报时了。接着,他又打开我的后备箱,从里面掏出一把钥匙。这可不是普通的'钥匙,它长得就像一只带翅膀的哨子,哨口是圆孔的。这钥匙的本领可不一般,每当我累得走不动的时候,它就能为我打气。只见主人把钥匙插进了我的胳肢窝,“嘎嘎嘎”地转了好久,挠完了左边挠右边,不一会儿,“滴答滴答”声又一次响起,我顿时满血复活。

  日复一日,我勤勤恳恳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然而现在,我已经老得走不动了,那把神奇的钥匙也退休了。主人又有了新伙伴石英挂钟、电子钟、手机……但他们依然没有把我丢弃,我成了老古董。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29

  我家有一把用木头做的老躺椅,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它就有了。

  这把老躺椅正面都被磨得很光滑,椅架子已经有点破损,如果是重重的大人坐上去,或者躺下去,这老古董可会不听话的“吱呀吱呀”的唱起歌,停也停不下来。

  从我记事起,老躺椅是奶奶的专座。每当奶奶走累了就在它上面悠闲的躺着,夏天还会扇一扇自己织好的小蒲扇,当时我在一旁看着、看着就也想去躺一会儿享受一下。

  小时候,上床睡觉是我的最爱。为什么睡觉才是我的`最爱呢?因为奶奶总会在我上床准备睡觉时才给我讲故事,所以我迫不及待的上床,等奶奶安稳地坐在躺椅上时,我会央求奶奶讲点有趣的小故事。

  奶奶的故事很精彩,让人百听不厌。我觉得这故事比故事书里的故事好听多了。尽管我很困了,可这么好听的、奇妙、有趣的故事怎么能不听,我努力不让自己睡着。一、因为我不可以听完所有故事;二、因为如果我睡着了,奶奶会不知道会一直讲,喉咙就不好了呀!

  一天妈妈对我说:“乐乐!这把躺椅坐下去吱呀呀的都快散架了,你说要不要扔呀?”“不要。”我大喊道。妈妈吓了一大跳。“奶奶最喜欢这把躺椅了,不许扔!”我接着说道。可妈妈坚决要把躺椅扔掉,我就是不让,我俩你来我往,最后我说服了妈妈把躺椅留了下来。

  我喜欢奶奶的故事,也喜欢这把老躺椅。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0

  家里的橱柜旁放着一个铁碗,里面放着一个木头做的小槌子,铁碗已经生锈了,底部已经被挤压得变形,小槌子也有些被虫子蛀掉的小黑点。那可能是家里最年代最久远的老物件了。

  那是奶奶以前用来给爷爷做药包用的。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个工作狂,每天没日没夜的工作,经常熬夜,因此患下了肝病,这疾病一直缠身,奶奶总是去药店或者自己去屋子前的田地里采些草药,把它们放在小铁碗里,用那个木头做的小槌子砸碎,包在一个小袋子里,给爷爷冲茶或者熬药。

  后来爷爷和奶奶一起从湖南搬到广州来,爷爷吃的.药也越来越多,但是病情却没有一点好转,可是奶奶还是每天抓些草药,把它们放进那个小铁碗里,用那个有些发黑的小木槌细细的把那些草药砸碎,奶奶那布满皱纹的手很麻利,碗里飘出泥草的香气,那个铁碗因为长年的挤压,底部已经有些变形,奶奶把碗拿起来,把他们倒进预先做好的小包里,用绳子打好结,把它塞到爷爷的手里。那个小药包里装的不只是那细碎的草药,里面装载的是奶奶对爷爷满满的爱和许多年互相陪伴的时光。

  我想:拿到药包的爷爷一定傻傻的笑着,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他每天去上班前,奶奶往他手里塞上一个小药包,还嘱咐着:“路上小心!别太晚回来,少熬夜啊!”

  现在那个铁碗和小木槌已经沾满灰尘,在橱柜的一角躺着许久了,但是仔细看总感觉好像还有一丝光泽,好似深夜正等着爷爷回家的奶奶……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1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和外婆总是讲他们以前的故事。偶然,一个不起眼的柜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之后,我看见了一顶解放军帽子。于是,外公带我走进了那段过去的时光。

  在烽火狼烟、人心惶惶的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民解放军奔赴前线……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黑夜,外公家破旧的门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夹杂着方言的呼喊声:“老乡,我是人民解放军,请开下门!"外公小心翼翼得将门打开,一看,一位解放军叔叔脸上全是炮灰,身上的衣服几乎沾满了血迹,嘴唇发白,手脚冻得发紫,无力地靠在门边。外公马上把他背回屋里,还跑出去叫了大夫给他医治,在外公的细心照料下,过了十几天,解放军叔叔的伤基本痊愈,决定寻找部队,一时找不到任何东西报答救命之恩,就把帽子摘了下来,赠予外公。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人们不再担心受怕,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外公还依然保留着这顶帽子,它虽不是以前的.样子,旧了,上面的五角星也掉落了,但想起它,那时的一幕幕仿佛就在外公眼前。

  岁月流逝,这顶帽子承载着人们对祖国的深情,记载了时代变迁的美丽。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的知恩图报,学习外公的舍己救人,更要好好学习,做对祖国有用的人。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2

  在我们家的小仓库里,放着一把老锯子。听爸爸说,它是曾祖父做木匠的时候自己亲手做的。

  这把锯子已经很陈旧了。它有六七十年岁,比爸爸还大,真是件古董。它是用最普通的木头做的,我仔细看,发现只有中间的一截是用刨子刨平的,其它的几截都是原来的样子,粗的粗,细的细,表面甚至不光滑。这些木材好像就是从院子里的树上随意地掰下来的,是一种就地取材。现在绿色的麻绳上已十分毛糙;木条上也积满了灰尘;钢片早已生锈,显现出岁月的痕迹。我看到这把锯子时,心里头真是奇怪,想:这么老的.锯子,不知道还能用吗?

  爸爸拿了一段竹筒,试着用锯子把它锯开。这时候,奇迹发生了。爸爸的手一上一下地拉,随着吱吱几声,竹筒很快被锯成了两半!看到这里,我想:这锯子真是老当益壮呀!但是,你别以为它只能锯竹筒,就连一棵20岁左右的小树它都锯得倒呢!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很佩服这把锯子呢?

  这把锯子虽说是曾祖父的,但是祖父老了,这件古董就交给了我和爸爸。爸爸会用锯子教我锯东西,比如锯那棵20岁左右的树。那把锯子很大,一开始,我一无进展。就在我快泄气的时候,爸爸却说:我们尽力去做,加油哦!听了这句话,我便一鼓作气,努力把这棵树锯倒了。这时,我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品尝到了努力的果实!我开心地笑着,也感觉到那把老锯子,也露着锯齿,得意洋洋地笑着

  这一把锯子,给了我极大的快乐;这一把锯子,告诉我一段历史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3

  内着白衫,外衬蓝袍,胸口花银护心镜,亮堂堂;身长六寸,四四方方,肚里一群宝兵刃,响当当……下面介绍的这位,虽说不是什么演义里的传奇英雄,对我来说却也尤为重要。它便是陪我度过小学六年的文具盒。

  暗蓝的外壳,亮白的内底,上面趴着一只咧嘴笑的米老鼠……一年级的我一眼就选中了它,带上它奔进校门。

  新老师,新同学;内向的我开始有些难以接受。于是,文具盒就摇身一变,成了我的伙伴。每天,那盒盖上的米老鼠都会向我送来微笑,让我充满信心。每天,那盒子里愈来愈厚的“免作业卡”都会让我相信自己,直面挫折……我有了越来越多的新朋友,老师对我的鼓励与肯定不断增加。这里面的功劳,文具盒自然要算一份。

  日月如梭,转眼就到了小学毕业。文具盒的样貌也早已翻天覆地。暗蓝的表面锈迹斑驳,简直像青铜时代的'文物。亮白的内壳沾满了铅灰,厚得发亮;倒立着倒像一幅瀑布的水墨画。至于那米老鼠,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还真的像变老了几分,成为名副其实的米“老”鼠……

  尽管如此,每当看见那抹熟悉的颜色,那副老友般的微笑,我还是觉得有股力量支撑着我,心里暖洋洋。

  上初中前,我悄悄将它珍藏至书柜里;就让它带着我的童年的回忆安详长眠吧。再一次面对未知的未来,我心中的忐忑不安已减少许多。因为我知道,冥冥中总有一份力量会支撑我向着明天去闯。

  白衫污,蓝袍旧,花银镜已锈;唯有鼓励如光明,陪伴似水柔。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4

  我是一个木头做的,全身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的算盘,说起我的岁数,要从小主人的外婆那辈说起。我还年轻的时候,被一个人卖给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把我带回了家,用我算数,计数。再后来,她有了一个孩子,一转眼,这个孩子四年级了。有一次,老师要教她拨算盘。我被她带到了学校,这是我第一次去学校,这个学校里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拨着我身上的珠子。在她上过五年级之后,就没有再用到我了,我被放在她妈妈的宝贝柜子里。就这样静静的,我在这个精美的柜子里躺了几十年。

  三十年过去了,这个孩子也长大成人了。有一次,她又来了,打开了柜子。那时的我已经不再年轻,身上用来固定的铁片已经锈迹斑斑了,全身的骨架也不如年轻时挺得笔直,以前乌黑发亮的珠子也已经有点发白。这时候她的'孩子也已经上了三年级。这时我才知道,人类发明了计算机,比算盘好用多了,计算速度也快了,我这个算盘渐渐被淘汰了。当时我有点纳闷:我既然被淘汰了,干嘛还把我拿走?

  到了她家的第二天,我又被带去了学校。哇!几十年后的学校,比以前好多了,有讲台,有电灯,还有投影仪,操场是塑胶跑道的,和以前的学校比起来,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啊。哎哟,我的小主人唉,你轻点拨啊,我可不像我年轻的时候那么牢固了。唉,还是年轻的时候好,身强力壮的。

  当时只用了几天,我又被放在了餐边柜里,保存了起来。

  我这个老算盘,就像她们家的传家宝。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5

  去年过春节回老家,在奶奶的一间杂物间我发现了一台老式的缝纫机,从它那锈迹斑斑的外观,我推断应该有许多年头了。

  吃完年夜饭我好奇地问奶奶,这台缝纫机有多少了岁了。奶奶抬起了头认真地算着,意味深长地回答道:“这是奶奶当年嫁给你爷爷时的嫁妆,算起来有三十几年了,也是当时最像样的'家当了。不仅如此呀,这里还承载着你爸爸小的时候很多的故事。你爸爸和叔叔小的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奶奶当年用这台缝纫机做的……”

  听着奶奶地讲述,在看着这台已经油漆都脱落了、布满凹凸不平划痕的缝纫机,我仿佛回到了爸爸小时候,看着爸爸穿着奶奶亲手缝制的衣服,舒服自由的奔跑着。

  爸爸地呼喊声把我拉回了现实。我又继续追问奶奶:“那现在这台缝纫机还可以用吗?”奶奶笑笑说道:“当然还可以用了,别看它外观不好看,用还是可以用的。你小时候的小衣服、鞋子、小被套都是奶奶用它做的宝贝。”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我还想穿您给我做的衣服!”奶奶哈哈大笑道:“奶奶现在想做也不行了,眼睛看不清啦,手脚也没有那么灵便了,做出来的衣服又不好看。再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物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没有人愿意去穿这些粗糙的衣服了!”

  看着这台被擦拭地很干净的缝纫机,让我明白了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怎么发展,不变的永远是家人牵挂和关怀。我是一名生活在交通便捷、生活更加智能的00后,我也要带着爷爷、奶奶坐上高铁,去看看伟大祖国70年的巨大变化……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6

  我的家里有个老算盘,静静地挂在我的书桌边。它看起来像一个长方形木框,中间一根横梁,把上面2颗珠子和下面5个珠子分割两边,与现在的算盘很不一样,这是爸爸上小学时用过的算盘。爸爸还给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爸爸读二年级的时候,家里穷,不舍得花钱买算盘,尽管那时算盘只卖3。5元,现在看起来很便宜,可在当时,这也是昂贵的商品了。爸爸为了帮家里节省开支,决定自己赚钱买这个算盘。恰巧麦收时节,土里的“知了龟”会钻出来,爬到树上,蜕壳,然后变成蝉,产卵来延续下一代。传闻没有蜕壳的“知了龟”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营养品,很多饭店都会来收购,当时的价格是每只2分钱。爸爸每天吃完晚饭就到处找“知了龟”,然后去卖钱。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攒,爸爸终于凑够了买算盘的钱,把自己的`劳动果实换成了自己需要的学习工具,开心极了。

  很多年过去了,爸爸小时候的很多物品都找不到了,唯独这个算盘保留了下来。上次回爷爷家的时候,爸爸特地把这个很有纪念意义的算盘送给了我。爸爸说:“这个算盘是爸爸凭借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很有纪念意义。其实,算盘是我们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希望年轻的你们能继承并发扬光大。”

  这个老算盘的故事,让我很受感动。我想,它会一直激励我取得进步的。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7

  缝纫机在我们这里叫洋车,是50、60年代的珍藏、人们的心头宝。

  缝纫机通常是黑色的,头大,中间小,用来做做衣服,衣服破了也能补一补,外公外婆就有一台缝纫机,是外公花巨额买来的,要知道那时候一台洋车120元一台,可工人们一个月最多也才有10元,一台洋车要不吃不喝一年才能买。要是谁有一台缝纫机,那肯定倍儿有面子。

  外婆看到缝纫机欣喜若狂,为此她嘚瑟了好长一段时间,天天在外面炫耀。从那以后,她对缝纫机百般呵护,时不时为缝纫机掸去一些灰,缝纫机用起来还较简单:有一个踏板踩上去,再转动那个圆盘,然后插上针线,缝纫机就启用起来了。

  日后,这台洋车不知给我们补了多少衣服,到了80年代经济发展了,她还用这台最心爱的洋车。日子久了,外婆手上生了老茧,那台已经积了很多灰并且不能启用的老洋车就被放在了那个老家的阁楼上。

  我要写这次作业就问外婆有没有老物件,她带我来到并不是很远的老家,外婆冲上阁楼找到了那台缝纫机,黑色的缝纫机脱了漆,斑斑点点很不好看,她看到洋车的第一眼,就两眼放光,那眼神充满了孩童一般的'惊喜,我从没看到外婆如此兴奋的眼神,那缝纫机充满了外婆的回忆,它已经不是物件了,更多的是老一辈人珍藏的记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8

  我的老家有一个用来把米和米的壳分离的碾米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要找可能也找不到,可我老家却还有一个。

  那时候,我很小,根本就不知道碾米机这个东西,也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那天,是十一长假,天气依然很热,我们回了老家,那边也气温很高,在室外,太阳照着,格外的.热,我坐在椅子上,用手扇着风,身上有几丝清凉,却又有一股热乎乎的气流让我感觉到非常不舒服。这时,我想:要是有一个风扇就好了。于是,我便在房子里乱转,无意中,在房子的角落里竟然发现了碾米机,我可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却一眼看到了里面类似叶片的东西,我出于好奇,转动了把手,里面的东西动了起来,像是风扇里的叶片在转动,我想:这虽然不是风扇,但它和风扇可真像啊!我使劲地扇风,用把手不停的转,可我却吹不到一点风,为什么呢?难道不够用力?我又用力转了好几圈,却一点儿风都没有,最后我只好找到爷爷,让他来给我解解迷。

  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说完,爷爷便一下子笑了出来,我更是摸不着头脑了。

  “这是碾米机,把稻谷倒到碾米机的最上面,再转到下面的把手,不一会儿,米和壳就分离了,从不同的二个口子下来。”

  爷爷还让我试了一下,我试了好久,终于会用这个碾米机了。原来这是碾米机啊!我事后对自己说。

  前几天,我又回到了老家,看到了这个碾米机,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39

  在外婆的房间里,有一个奇特的“桌子”。她的肚子圆圆的,底下还有一块踏板,旁边有一个齿轮连着踏板。桌面可以打开,里面藏着一个古里古怪的黑色物件,外婆说这个叫缝纫机。

  这是一个具有年代感的.古董。它是上世纪70年代末买回家的,距今已有40年了。有些地方已经生锈,但每当阳光洒在上面,还能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听外婆讲,那个时候啊,结婚的时候流行“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这台缝纫机可贵啦,花了100块钱,将近外婆上班五个月的工资呢!

  这也是一个具有奇异功能的机器。它可以把一块布变成一条裙子,一条绸缎变成一件窗帘。外婆对我说,妈妈小时候穿的衣服就是用这台缝纫机做出来的。因为那个时候国家比较贫穷,买不到衣服只能自己做。现在社会富裕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漂亮衣服,缝纫机的用处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是我家这台缝纫机,却一直坚守他的岗位。家里的衣服破了,就看到外婆坐在缝纫机前,不停的踩着踏板,破损的衣裤立马又焕然一新。

  妈妈悄悄告诉我,这台缝纫机还是她小时候的玩具呢!她小时候会调皮地踩着缝纫机的踏板,旁边的轮子旋转起来,发出嗒嗒的响声,可好玩了。

  这台缝纫机既能做衣服,也能当玩具,真是太神奇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0

  奶奶家有一台破破的“洋车”。“洋车”的意思就是手动缝纫机,奶奶说老底子的人都是这样叫的。这台“洋车”已经有很多地方都生锈了,身上还穿着一件破衣服,木板都有点倾斜了,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破的东西奶奶怎么还留着。

  今天我就来采访一下奶奶,了解一下这台“洋车”的'故事。奶奶说:“这台洋车是1982年买的,是我和你爷爷结婚时候的嫁妆呢。”哇!这么久啊,我算了一下,有39年了,比我爸爸的年纪还要大,妈妈说:“当然了,买的时候你爸都没有呢,当然要比他大!”奶奶还说:“当时花了120元钱,那时候一个月工资都只有二三十元钱,所以当时可是很贵重的东西,要好好留着!”

  奶奶手可巧了,她很喜欢用这台“洋车”做衣服,到现在都爱不释手。别看这台洋车破,奶奶用起来可利索了,我和弟弟有好些衣服都是奶奶帮我们做的呢!奶奶退休后的工作也很忙,又要照顾弟弟又要去亲戚厂里帮忙,但她依然会抽时间做衣服。奶奶经常戴着一副老花镜,开着灯,在那里认真地做衣服,奶奶的动作可熟练了,她一只手扶着洋车上的轮盘,一只手按着衣服,脚下还快速地踩着踏板,我在旁边看着好怕那个针会刺到她手上,可她一点都不紧张,太厉害了,奶奶偷偷和我说:“我以前可是靠这个做衣服赚点零花钱,给你爸爸买东西呢,它可是我的宝贝,我只要还做得动决不丢了它!有感情了!”

  奶奶对这台“洋车”的感情好深啊,这个快要40年的伙伴要好好珍藏着!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1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只可爱的小闹钟,它是在我过六岁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你可别小看这个小闹钟,它和我还有着一段深厚的感情呢!

  小闹钟的外形是个可爱的小公鸡,小公鸡的鸡冠是红色的,身上则是黄色的,黑黑的眼睛显得十分可爱,小公鸡的嘴闭着,每天早上叫我时嘴巴则一张一张的,好象在说:“小主人,该起床了,要不然太阳公公会把你的屁股晒红的,让你的`屁股像猴屁股一样。”每当我听到它的叫声,便会一下子坐起来,飞快的穿好衣服。小公鸡的翅膀是一层薄薄的玻璃片,这些玻璃片组成了一个房子,在玻璃房里住着三兄弟,它们都穿着红色的衣服,老大是时针,它是三兄弟中个子最矮的一个,也是三兄弟跑得最慢的一个,老二是分针,它的个子比老大高,它跑得也比老大快,老三是秒针,你可别小看这个秒针,它可是三兄弟中跑得最快的一个也是三兄弟中最苗条的一个,还是三兄弟中最高的一个,三个兄弟马不停蹄地跑着,仿佛永远感不到疲乏似的。

  小闹钟陪伴着我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每天准时地叫我起床,默默地为我服务,每当我作业太多,写完时已很晚了,可我却一点也不用急,因为小闹钟可以按时叫我,让我不迟到,每天都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小闹钟就像我的随身卫士,每当我看到它时,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我为有这么好的小闹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喜欢我的小闹钟,更喜欢它那默默奉献的精神!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2

  每一次回老家,都会看见那架又旧又破的老式缝纫机。从缝纫机上的灰尘,油漆脱落的机体和生锈的脚踏板就可以看出它的“悠久历史”了。

  它是属于我的小姑婆的。小姑婆是一位个子不高,心灵手巧,又很慈祥的老婆婆。在我看来,这台缝纫机简直是“一文不值”,家里人也总是劝小姑婆将它“处理”了,可小姑婆却把它当个宝,说什么都不肯。

  有一次回老家,我急着穿新衣服,就把商标先拆了。可等到试穿的时候,发现皮筋太松了,穿上就会往下滑。这下可好,即不能退货,也不能穿,我们都为这件事发愁。小姑婆见了,拿起裤子,扯了一根松紧带,就坐到缝纫机前忙活起来了。

  我把脸凑过去,只见小姑婆非常娴熟的穿针引线,接着又挑开裤腰,将皮筋取出来。那软尺量了我的腰围,剪下一截松紧带,脚踩了几下脚踏板,又把松紧带很快的缝了回去。我都没反应过来,只觉得缝纫机“吱扭扭,吱扭扭”转了几下子,小姑婆就修好了裤子。

  我是又惊又喜,拿着裤子,就不停的问小姑婆:“小姑婆!小姑婆!你是怎么学会的呀?”小姑婆笑呵呵地给我讲了缝纫机的故事:“我年轻的`时候,是镇上小有名气的裁缝。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钱,很少买新衣服,就经常有人找我给缝缝补补。事情一多,我也忙不过来。为了能更好的为大家服务,我就走大街,串小巷,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换来了一台缝纫机……”

  我再次望向缝纫机,忽然发觉它的价值是金钱所不能衡量的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3

  国庆假期,我回到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

  有一天,我打开一个抽屉,发现里面有一个袋子,这个袋子皱巴巴的,上面布满了灰尘,好像好久都没有人动过它了。于是我拿起袋子,抖掉灰,打开袋子,发现里面放着很多像章。我挑出几个拿在手上,第一个像章是红色的,圆形的,上面有半身像,旁边是天安门和灯的图案。第二个底色是绿色的,中间有一面大大的.红旗,的头像印在红旗上,红旗下面是金灿灿的天安门。第三个是正方形的,中间是头像,下面刻出了一块一块的砖,砖拼成了小路,通向一座塔……还有好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像章。

  我好奇的问爷爷:“这些像章是哪里来的?”爷爷看了看像章,笑了起来,带着怀念的情绪说:“这是我年轻的时候收集起来的,有些是当兵时部队发的,有些是我拿别的东西换来的。那时大家都喜欢把这东西挂在衣服上,包包上。这既是一种装饰又是一种时髦的表现。那时候因为对的尊敬和热爱,很多人都喜欢收集像章。”爷爷还说了一个小故事,就是他结婚的时候,把一个碗盘大小的像章挂在新房墙上做装饰,结果被别人偷走了,爷爷当时真是哭笑不得。

  我听的津津有味,想不到像章还引出这么多故事。

  这些像章陪伴着爷爷走过了青葱岁月,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4

  在外婆家的楼上,有一台老式的缝纫机,它被一块厚厚的布盖着,它就像是一位被遗忘的孤独老人一样,只是在那个角落里静静地落满了灰尘。

  我有时会好奇地掀开那一块盖在缝纫机上的布,在缝纫机上东摸摸,西摸摸,好像欣赏一个古董一样。这个时候外婆就会慈爱地看着我说:“这机器老了,虽然现在全身大大小小的毛病很多,但是只要需要它的时候,它还是能用的。”

  听妈妈说,这台缝纫机是外婆结婚时候的嫁妆,它已经陪伴外婆快50年了。50年的时间里,这台缝纫机似乎成了外婆的一个伙伴,一个亲密的朋友。听妈妈说我婴儿的时候,外婆还在缝纫机上给我做过几件小衣服,我真好奇外婆是怎么在缝纫机上做我的小衣服的呢?每次只要我们的衣服破了个洞,线头开了,外婆就会去那台老缝纫机中工作,那台老缝纫机每次都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我觉得那声音特别烦人,而外婆坐在缝纫机旁边每次却好像是很享受的样子。外婆的缝纫机各种各样的零件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但是这台缝纫机一直还能工作,真是一个奇迹。

  有一次,因为我的调皮,我的衣服被树枝勾破了,这可是我最心爱的一件衣服。外婆把我的衣服拿到那台老缝纫机上,在缝纫针上穿好线,转动转抽,双脚有规律的踏起来,不一会儿我衣服上的'破洞就不见了,外婆还在破的地方缝上了一朵小花,真是太完美了。这时我才发现缝纫机原来是那么有用。

  我们现在的衣服都是买来的,几乎没人会缝缝补补再穿,但是这台缝纫机却还能发挥它的独特作用。我现在明白了外婆为什么那么爱她的那台缝纫机:因为它陪伴外婆走过了大半辈子,缝纫机上有她青春的记忆,更是她为一家人操劳一生的见证。外婆的缝纫机,永远的缝纫机!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5

  在我的爷爷家中的阁楼上,有一台堆满了厚厚灰尘的老电视机。它和我们现在的大彩电不同,颜色很单一,只有黑,白,灰,显示屏特别的小,庞大的机身组合在一起,像个黑色的.大木箱显得非常笨重,后背还立着两根长长的天线,真是有趣又滑稽。

  在我三四岁时,就常常听奶奶讲这台黑白电视机的故事了。奶奶说,这台电视机是爸爸出生的后几年买的,当年,爷爷看到爸爸出生十分高兴,硬是省吃俭用买了这台电视机。那时候有电视机的人家非常的少,几乎全村没有几台电视机,晚饭后邻里亲戚都会来看电视,而且那时的电视频道也没有几个,可爷爷时不时捏着遥控器换频道。时而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看到孩子面对镜头手舞足蹈的画面,总会笑得合不拢嘴,它的加入无疑是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许多的欢乐,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过了好几年电视机出现了毛病,屏幕出现了一条一条线痕变得模糊不清了。爷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找来了花被单工工整整地包裹住电视机,装上手推车,急急忙忙地出来家门。还有一次,电视机又坏了,冒出了一股烟味,整个房间都是一股难闻的烟味。这时爷爷再次急得都快蹦起来了,也不知道是太旧了还是烧坏了,爷爷从岱东跑到岱西连去了好几家维修的铺子,但是最后还是没有修理好,爷爷难过了好一阵子。

  现在爷爷奶奶都已经老了,头发也白了,动作也慢了,可还是喜欢回忆那一段往事。老电视机也被搬到了阁楼里,和其他的东西放在一起,我去爷爷家时常嫌弃它,总想把它当废品卖了换钱,但爷爷总是舍不得它。爷爷奶奶的心中始终记着当年快乐的情景,而老电视机也始终诉说着爷爷奶奶的往事。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6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一天天成熟。而儿时最珍爱的玩具也在渐渐地淡出我们的记忆。

  由于学习压力太大,所以我决定到花园中散散步。突然耳边传来几声清脆的笑声。啊,原来是一群孩子在玩滑板车。虽然它已经不是我记得的模样,但仍勾起了我的回忆。

  那时,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都有一辆自己的滑板车,每天放学后都会在花园中拼“车技”看看谁的滑板车滑得最快。我的滑板车是橙色的,轮子还会发光,拥有这样一辆滑板车我十分自豪!我是当时所有女生里滑得最快的,而且极少发生“交通事故”。它就像我的跑车,有时它又是我的坐骑,有时它甚至是可以御剑飞行的剑。

  我总是到哪里都带着它,有时它还是妈妈的好帮手。如果买的菜多了,妈妈就会把菜挂在它身上,然后让我带回去。这是我最乐意做的事了,因为在我眼里这十分的酷。后来它慢慢开始滑不快了,轮子也开始不发光了,我也开始上小学了。就这样它被丢弃在杂物间里,最后我们在搬家时将它丢弃了。它渐渐消失在我的记忆里,直到今天才重新被唤醒。

  我从一个小女孩那里借来了一辆滑板车,我尝试像以前一样从坡上滑下来,重温一次风吹到脸上的.感觉。但是我甚至已经不知如何去让它保持平衡了,当我无数次因为控制不了而掉下来时,我突然意识到那个曾经因为一辆轮子发光而自豪的女孩已经不在了,我也寻不回当初的快感了,也体会不到从坡上滑下来时风吹过脸颊的感觉了。

  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但是又能如何?人总会成长,总会遗忘。而那些儿时最爱的玩具慢慢变成了被我们所遗忘的老物件。就像爷爷奶奶的针线篓、缝衣机那样被遗忘最后渐渐消失。也许还有念旧的人们记得它们,但时代的变迁终究会把它们淘汰。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7

  我皱了皱眉,上下打量着:粉红色的塑料外壳俨然已经变淡,却还算干净,随意的小熊贴纸,简陋的投币口以及躺在出口的一堆塑料钱币。我并没有投币,只是用力地按了下按钮,两三罐所谓饮料就毫无秩序地落下来。

  这玩意儿从何而来,我大概已记不清了。依稀记得的大概它是许多年前爱不释手的宝物。许多年前的我是个不谙世事的小鬼,在拿到玩具售货机以后简直是心花怒放,恨不得跟全天下炫耀一遍自己这厉害的高科技,去哪里都抱着它不撒手。好像拥有了这台玩具售货机就是拥有了全世界。

  无数个被父母“丢”去外婆家的早晨,我手里抱着巨大的售货机,满是对一天玩乐的憧憬;无数个阳光四溢的午后,我趴在阳台上,对外婆的嗔怪充耳不闻,看着金光照亮“饮料”的名字,照亮那熟悉的.粉色小熊;无数个夜晚,我嘴里吃着外婆热腾腾的晚饭,目光却始终黏在售货机上,趁外婆不留神按动按钮,惊喜地注视着“饮料”“咣嘟”一声掉出来,并又絮絮叨叨地盘算着剩下的钱币怎么花——虽然每次拿走又一次从出口掉回来的币时总跟占了大便宜似的……幼时的我就这么与自动售货机消磨着在外婆家等待父母的时光,也消磨着我的童年……

  时光流转,光亮又重新回到了我的眼瞳中,与这自动售货机所度过的旧时光也藏到了脑海深处。恐怕多年前的我也和此刻一般,呆呆地跪在这低矮的桌子前,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这一台老物件,眼眸中闪动着光芒——可是这光芒已经不一样了啊!

  许多年了,哪怕是同样的地点,哪怕是同一个人,同一样老物件,但眼眸中的光——已经不一样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8

  轻轻地上了楼,突然注意到通向三楼有个小门,问了一下爷爷,那是一个存放老东西的阁楼,里面很脏,今天发现了它,就决定去看个究尽。

  拿着一只手电筒上了楼,门并不难开,轻轻一推就开了,这是我第一次到这里,这里黑乎乎的,我拿着手电筒东看看,西照照,这里真是老物件的天堂!有我爸爸小时候时代摇篮,饭篮,饭桶,马桶,铜制的暖脚壶,忽然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是一只看起来很古老的帽子。

  我把它拿起,用手拍了拍它上面的灰尘,拿下楼,放在地上,仔细端祥起来,这是一只看似不同寻常,就像现在的安全帽,但是它却是用竹子编的,现在根本看不到类似的帽子,我把它拿到正在菜地里干活的爷爷跟前,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爷爷一见就停下手中的活,大叫一声,又如同拿到了宝贝一样睁大了眼,很快回过神来,对我说:“这是我年轻时候用的,有40多年的历史了呀!”原来这是爷爷20多岁时做泥水匠用的安全帽,当时村里很多房子都是他跟他的伙伴们造的。

  这是一顶充满爱意的安全帽,那时家里很穷,爷爷是个泥瓦工,经常在村里帮忙搞修筑屋子,奶奶那时还没嫁给爷爷,但怕爷爷被砖块砸到,用自己的.私房钱帮爷爷买闻这顶帽子。因为这是奶奶买的,爷爷就特别珍惜,他不辜负奶奶他的期望,努力工作,不管是严寒酷暑,他都顶着这顶帽子。

  听着爷爷给我讲的故事,不由想入非非,想像着爷爷在那一年最热的夏天,顶着安全帽,正在专心地修筑着房子,又想到在寒风凄然的早晨,又顶着安全帽,对于耳朵的冻伤全然不顾,仍然专心致致地修筑着房子……

  小小安全帽,给别人送去了一个温暖的家,也代表着奶奶对爷爷的爱,凝视着这不起眼的安全帽,想像着它的故事……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49

  妈妈的老家在嘉兴桐乡大麻镇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地属浙北平原,水系发达,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运河连通着村里的小河,小河连通着沟渠,延伸向四面八方的农田……

  每次回老家,妈妈总要带我去看望太外婆。太外婆家很大,还有很多好玩的农具,我最喜欢去她家“探险”。这次回去,我照例又钻进了太外婆家的农具房里,那里有锄头、铁铲、铁锨,各种筐子娄子和竹匾。在库房的角落里,还站着一个大家伙,长方形的身子,下面是四只脚,我走近一看,它的全身都是用木头做的,四周用木板围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木桶,顶部是个隐藏的大漏斗形状,前面有个镂空的大口子,两侧各有两个小口子,其中一侧还有一个铁的手摇柄。这么个奇怪的大家伙,到底是干嘛用的呢?我带着心里的疑问,把妈妈拉到了农具房里。

  “这个呀,叫谷风机,”妈妈指着大家伙,对我说,“这个,可是以前收稻谷的好帮手呢!”妈妈告诉我,这里以前是杭嘉湖鱼米之乡,家家户户都要种水稻的,等到了稻子收割季节,稻场上就晒满了谷子,满眼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别提多壮观了。晒干的谷子里有些饱满,有些空瘪,这个时候就要谷风机来帮忙进行筛选了。把谷子从谷风机的顶端大漏斗里倒进去,用力摇动手摇柄,从而产生风力,倒进去的谷子中空瘪的那些就被风吹向前方的大口子,而饱满的.那些,则遵从自然重力从侧面下方的口子流出来……空瘪的谷子还可以给鸡鸭当饲料,一点也不浪费。

  现在老家的人们基本已经不种田了,稻田都承包给了种粮大户,播种有播种机,喷洒农药有喷药机,收割有收割机,筛选谷子也自然再也用不上依靠人力的谷风机了。

  时代在变迁,在进步,从谷风机的兴衰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发展是多么的迅速!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0

  这次十一期间,我去乡下看望奶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看着两旁整齐的房屋,一条条水泥马路。我感叹道:“变化真大呀!”不知不觉走到了奶奶家,看到家也由平房瓦破变成了一栋栋美丽的“小别墅”,家具也焕然一新。可是在这些新事物中却有一个“不明物体”特别显眼!原来那是台黑白电视机。我便问道:“这个丑八怪为什么还放在这里?”爷爷不高兴的脸上带着激动道:“这可是我们村第一台电视,那时候全村人都来看,可热闹了!”说的时候爷爷止不住的笑容,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时候……当然,爷爷还说了很多关于这台电视的事情……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北风穿过巷道,发出呜呜的低吼。窗外飘着大雪,落地无声。乡野已是白茫茫的一片,干净而整洁,偶尔有几声犬叫,显得乡村的寒夜更加寂静。

  在老家的客厅里,爷爷奶奶津津有味的看着黑白电视机里播出的节目,并时不时传来爷爷爽朗的笑声和质朴的评语“这个节目真有趣”“这个表演真逼真”……奶奶不时起身给乡亲们倒热气腾腾的茶水。而爸爸正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机里人物的一举一动,家里别有一番温暖如春的味道。不时有热茶的香味飘过,温馨而舒适。电视放在一个木柜上,柜子摆放在东墙的正中间,柜子是爷爷专门为了方便乡亲们观看而叫村里木匠打造的.,这个柜子的外面刷了一层黄漆,显得格外温暖。此刻,在家里乡亲们正沉浸在幸福时光里。

  我想爷爷奶奶是快乐的,因为那是一种分享的愉悦和大家带来笑声的成就感;爸爸也是快乐的,那是他难忘而温馨的童年!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1

  在我们的身边会有许多上世纪的旧物留到现在,虽然它们已经失去了原属于它们的光彩,但是它们依然会有宝贵的存在价值。而我爸,正好就是这么一个喜欢收藏旧物的“收藏家”。

  记得我五岁时,曾偷偷地溜进我家的旧物收藏室,从柜子上拿了一个小小的兵马俑将士,我呆头呆脑地晃了一下它,就把它随手一扔,啪!这个兵马俑因为我而“壮烈牺牲”了。爸爸见了,立马把我赶了出去,生怕我再弄坏他什么东西。

  那时我无知,现在我可是知道为什么留下它了。不,不仅是它,是所有古旧家具。因为每一件物品都是从明清等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珍品,每一件珍品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古代手艺人的心血,每一件珍品都能让我们了解它曾经的生活轨迹和存在的价值。如今,它们都被称之为“古董”,有的甚至价值连城。留下它们,是为了有一天能重新绽放出那道属于它们的光彩,让现在的人去想象古人的生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思想,体会品味旧物的`快乐。就好比我家一块刻着“三英战吕布”的画,经过工匠那出神入画的神奇之手,这个故事顿然栩栩如生跃然板上。即便过去这么久远,这里面的故事还让世人喜爱不已,谁说这块板就不能留下呢。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它的存在价值吗?

  我爸为了完整地保存好它们,真是费尽了心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百张古床拆成零件运到二楼阳台,再把它们一点点搭好。为了让我们这一代人能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我爸还准备办一个博物馆供大家参观,目前还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期待它开馆的那一天!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2

  大家好!我是一台缝纫机,关于我的故事,还要从小主人奶奶那一辈讲起。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的上海,那里的叔叔阿姨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蝴蝶”牌缝纫机。在1981年的一个早晨,我的女主人走进了一家百货商店,她东摸摸西挑挑,终于把目光落在了我身上。她以120元买下了我,准备把我带回了家。120元,在那时候可是天价啊!几个大汉将我搬上了一辆火车,我跟随着女主人来到了嘉兴。

  刚到家里不久,我的女主人就结婚了,我作为嫁妆被装扮了起来。客人们来到我跟前,一会儿摸摸我,一会儿称赞我和女主人漂亮,我高兴极了。

  我的女主人常常去一家叫“正春和”的布店买布,买完布便回来坐在我面前把一匹匹布变成她想要的衣服。我常常看到女主人用她的巧手麻利地把布剪成一片片,然后用脚踩着我又把这些布缝起来,一会儿一件漂亮的衬衫或裙子就出来了。那时我很忙,经常伴随着隆隆的声响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夜晚。过了一年左右,女主人的儿子出世了。女主人也变得更忙了,每天不是去工作就是为她的.儿子做衣服,而我也常常为自己能为他们一家做点贡献而感到特别幸福!

  如果要问我什么事令我最难忘,那肯定是1995年的那个晚上,女主人单位加班她就把工作带回家做,一块块布料堆积如山,主人不停地踩踏着我,一边盯着手中的布料,一边把布料往前推,还时不时抽出绣花针缝两下……那天一直忙到了凌晨三点,我也累得头晕眼花,几乎快晕倒了……

  十年前,我的小主人也出生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了,但我并没有被他们一家遗忘,他们让我待在一个小房间里,偶尔女主人还会让我干补补衣服裤子之类的事。

  我的故事讲完了,你有故事吗?我等着听你的故事……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3

  妈妈是一位节俭的人,在担任西安好利来总经理时,买的最贵的衣服就属那件绿色的老风衣了。

  那件风衣,边缘是灰色的,里外共五个兜,还配了顶帽子。妈妈虽说身体素质好,但也耐不住西安的冬天。正是这件风衣,让她不畏风雪,克服从小一直阻碍她的心理障碍,当上了总经理。

  八岁那年夏天,我想看雪,妈妈把我小时候在西安玩雪的照片拿给我看。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张张照片,突然,我拿出一张照片,跑到衣柜前,翻出了妈妈的老风衣。

  我问道:“妈妈,你当时就是穿着这件衣服照的,对不对?”

  妈妈笑了笑:“是啊!这衣服比你还大呢,都十多岁了!”

  当时我惊讶极了,总觉得我应该比它大,但原因却说不上来。

  又过了两年,我两年前的衣服都已绷得紧紧的,受我嫌弃,但妈妈的`风衣却依旧合身。

  一次,我上完课正准备往回走。突然狂风暴起,雷雨骤至。我试图跑回家,又被雨逼了回来。我只好躲在屋檐下倚墙慢行。

  突然,听见有人叫道:“大宝,别走啦!”

  我朝声音的方向一望,见妈妈骑着自行车,穿着风衣冒雨而来。她一脸焦急,不停地挥手。到我身边后,她迅速地交给我一把伞,我立即上车。她等我坐好后,立刻骑走。妈妈不让我给她打伞,以免挡她视线。

  在途中,我没淋到几滴雨。当我们到家了,妈妈一回头,我发现她满眼镜的雨滴,我眼睛一红,幸好光线极暗,妈妈没有发现。

  今年,风衣和我都长了两岁,妈妈却老了两岁。每次,我在雨中打伞回家,都希望能再看见接我的绿色风衣。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4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庞然大物———檀木箱子。它是我婆婆的婆婆亲手做的,相传已经四代人了。

  它全身呈深红色,全用檀木做的,上面刻着花一样的纹路,摸起来凹凸不平,很有质感。站在离箱子三米远的地方,都能闻到它那独特的香味。如果你走人我的书房,一定被弥漫着的香味陶醉。因为檀木是防虫蛀的,所以经过了一个世纪依旧光滑明亮,没有一丝破损,没有一丝划痕。在箱子中央,有一把铜锁,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使用时依然很顺利。

  看着这箱子,我仿佛想起了婆婆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个故事。

  那是阴云密布的秋天,田里闹起了虫灾。太婆只有小学文化,不知道檀木是防虫的,所以当虫群朝家里飞来时,她无比惊慌冲入家里,但虫群还是把家中包围。太婆趴在这装满回忆的箱子上,身体铺面箱面,生怕虫群把这个宝贝疙瘩吞噬掉。家中任谁也拉不开她,任谁也说不动她,直到虫群消散。

  这个箱子也装了许多许多的回忆。箱子分为两格,第一格里装着许多"纸片片",有粮票、油票、古铜币、照片,还有我爸爸妈妈的结婚照呢。第二格就不同了,里面装着各种重要的本本:我的学生证,我的出生证明,婆婆年轻的照片……

  檀木香是妈妈的回忆,婆婆的回忆,更是太婆的`回忆,这以后也会是我的回忆。也许婆婆每次打开檀木香,看着她那笑容如花的照片,心里会泛起一阵甜蜜,她那时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啊!我每次看着这放在檀木箱里,光洁如新的出生证明,就强烈的感受到父母对我浓浓的爱。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5

  我们家里有一个三代相传的老物件,就是我们真爱如宝的藤椅。

  "真漂亮呀!"奶奶小心翼翼的抚摸着她那光滑而又发亮的藤椅。那藤椅是用细长的竹子拼起来的,旁边还有两个把手。它的颜色是深红色的,那原本挺拔的竹子也渐渐变弯变旧,它承载着长辈的汗水与辛劳。

  我总是缠着奶奶问着藤椅的故事,奶奶总是说长大了再对我说。那一天,奶奶饱含深情的、慢慢的说"这张藤椅是你太奶奶攒了一个月的钱给我买的,这张藤椅当时藤椅十分贵重,儿时的.我一高兴,竟把藤椅摔缺了一小块儿呢。"

  "嘿,今天太阳真好呀!"奶奶把藤椅小心的拉到她的小院子里,拿了一双鞋板,带上她的老花镜,拿着绣花针,开始一针一线的缝制,准备给我做一双拖鞋。到现在我们家还穿着奶奶缝的鞋子,那阳光的照射,那双拖鞋似乎暖暖的,那里承载着奶奶的爱。奶奶坐在藤椅上拿着针穿进一个洞,再穿过来,反反复复的做着一个动作,仔仔细细的、不知疲倦的纳着鞋底。温暖的阳光照在她身上,伴着藤椅发出的嘎嘎声,一切都那么美好。奶奶缝着鞋,毕竟奶奶老了,缝着缝着,不知不觉也就睡着了。

  到了晚上,奶奶又躺在她那老藤椅上,吹着丝丝凉风。奶奶抬头望着那美丽的、闪亮的星星,不由得笑了。奶奶抚摸着她那光滑的藤椅不由自主地说,"藤椅呀,你真是我忠实的伙伴呀,你陪了我30多年,谢谢你呀,我的老朋友。"

  这就是我们家的老物件,它承载着奶奶的美好记忆,还有奶奶的爱哩,我要把它传下去。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6

  每一次我在地下室拿自行车时,都会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有一次我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寻找出声音发出的来源。顺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在货架的箱子边上找到了这个发出怪声的神秘物品,这就是我家地下室中的秘密也是我家的老物。

  我拿来凳子扶着架子慢慢站了上去,轻轻的把它抱了下来,我用嘴吹去了上面的灰尘,仔细的.观察,它的正面是一扇玻璃门,门的边上被铁制的装饰物围绕,上面还有一个红红的“囍”字,打开玻璃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白色的圆盘,圆盘的周围刻着1到12这十二个数字,两边各有一个圆形的孔,中间还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针,圆盘的下面有一个金色的会摆动的圆饼,说道这大家应该都能猜到这是什么了吧?对的,这就是一口钟。大家再猜猜圆盘两边的圆孔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是用来给钟上发条的,只有上好发条钟摆才会动起来,长短不一的时针分针才会转起来,大家猜到了吗?

  我抱着钟上了楼问妈妈:“妈妈,妈妈,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呀?”妈妈说:“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去问下奶奶。”这时奶奶从厨房中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这个呀,这是我和你爷爷结婚的时候买的。”奶奶还和我说了她和爷爷之间的故事,他们年轻时总会在一个农田里工作插秧、放羊、割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一起成长,慢慢的产生了感情,之后就组成了一个快乐美满的家庭。结婚前,爷爷揣着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骑着自行车去采购结婚物品时,一眼就看中这口带着“囍”字的钟,这口钟花了爷爷当时半年的工资。

  就这样这口囍钟一直陪伴着爷爷奶奶,知道了这口钟的由来,我把她擦干净放回了原处,我和妹妹也会和时间一样一直陪伴着我的亲人。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7

  回忆中总有那么一根细细的线,牵引着我的思绪。是紧绷的,闪亮的,有着无限回味的那么一根线,那是爷爷的钓鱼线。

  每每看到这个老物件,总会想起小时候爷爷带我去过的湖,那是一片多彩的湖:湖边是一片很少人的圣地,芦苇的香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气息,还有爷爷所带的,一股甜蜜糖浆的浓浓情意,从风中扑面而来。

  我自然是不喜欢钓鱼的,这很静,静到让我有些烦躁,所以湖面上总有一圈圈的波纹。这时爷爷便要笑我了:你这样啊,是一辈子都钓不到鱼的。

  其实,这是一片极富有诗情画意的画卷,爷爷总喜欢在他的钓鱼线上抹上些蜜,然后轻轻地将它抛入水中,那鱼饵,也完美地与这碧波荡漾的窗帘融在一块儿了。他摆弄他的老物件时,像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一样,脸上充盈着笑意。

  我并不觉得十分有趣,只能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咯!

  忽然,浮标动了动,钓鱼线在水面上来回抽动。我一惊:有鱼了!爷爷似乎很平静,嘴上笑着,却一直在缠绕着那条鱼,一会儿松,一会儿紧,爷爷的眼睛轻蔑地看了鱼儿溅起的水花,鱼儿来了!金色的阳光所散落的点点星芒,均匀地洒落在鱼儿所引以为傲的'鳞片上,那很似金色的铠甲。以至于爷爷的老物件,也像是镀了金一般,在湛蓝的天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

  我疑心那是金色的琴弦。

  天色沉靛蓝,波光似锦缎我的脑海中总有那么一句歌词。爷爷是个钓鱼的好手,这也是我所总结出的。这根线,不仅仅包揽了唯美的景色,肥美的鱼群,还有愉悦的歌声,大自然所赠予的金色的星尘。

  那根钓鱼线勾起了我与爷爷的回忆,拨动着我脑海中的美妙的琴弦,抚慰着我原本浮躁的内心,牵引着我所日夜想念的,儿时的回忆。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8

  今天写作业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桌面的玻璃底下压着几张纸票。它们有些像平时用的纸币,只是小了很多。

  我有些好奇,便问旁边的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奶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一看,笑着说:“这是粮票。”“粮票?怎么没见别人用过?是用来买粮食的吗?”奶奶点点头说:“是可以买粮食,它呀,现在已经是老古董了。”

  听了奶奶的话,我仔细研究起来:粮票上有数字,就像人民币上的一样,三张粮票上分别写着伍市斤、贰市斤、壹市斤,那是不是对应粮食的重量呢?我询问奶奶,奶奶回忆道:“粮票是过去用的,因为粮食稀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粮食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东西,所以粮票就特别珍贵!”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奶奶见我迷惑的样子,就继续说道:“当时很多东西都得用票换。粮票用来换粮食,肉票用来换肉,布票用来买布。票都是按人头限量的,记得当时的粮票,是每人每个月十斤左右,里面还搭配了高粱、玉米、红薯之类的,哪够吃呀!”

  望着粮票,我发现上面有一张还有一行小字,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难道这张粮票全国各地都能用?还有一张粮票上面写的是“江苏省地方粮票”,是表示这张粮票只能在江苏省才能用吗?

  我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问奶奶是不是我猜想的'那样。奶奶点点头,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那时的肉票就更少了,春节时,才弄到那么一张两张,全家人巴望着,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听了奶奶的话,我脱口而出:“好庆幸我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59

  我们家里有一张方桌,边长约有一米,是朱红色的。它中间有一块大理石,大理石的边长约为40厘米。

  这东西好像在我刚出生时就已经有了。

  有一次,我问爸爸:“爸爸,我们家的那个方桌是哪儿来的啊?是多久买的?”

  爸爸有些意外地说:“这桌子可是很老的哟!比你爸爸还要大呢!有四十多岁了。你看,这桌子新吧!没有掉漆呢!还是朱红色的漆。”

  说完,他摸了摸中间的大理石,又眉飞色舞地说:“你摸摸这大理石光滑吧。你不要小瞧我们以前的人,他们也是十分聪明,有一些好手艺的哟。”

  我点点头说:“哦,爸爸,这个是爷爷奶奶买的桌子,他们只有两个人,买这么大的桌子有什么用呢?”

  爸爸又解释道:“这个桌子原来是靠墙的,配了两个大圈椅。进门正对着的就是那桌子,桌子的左手边就是你爷爷的`位置,右手边就是你奶奶的位置。”

  我听完爸爸的讲解,想:这个桌子可真讲究呀!位置都要固定死。

  爸爸说:“我补充一下,这两个位置只能是爷爷奶奶坐,像我都没资格坐。”

  我想了想说:“那两个大圈椅跑哪儿去了?不可能是它自己长脚跑了吧!”

  爸爸又解释说:“那两个大圈椅因为被虫蛀了,早坏掉了。那个方桌能留下来还不是因为它刷了红漆。”

  我又说:“那椅子你都不能坐,那桌子你应该也不能用啰!”

  爸爸答了句:“嗯!”又接着说:“我当然不能用。”

  我又问了句:“爸爸,爷爷奶奶只有两个人,他们一般用桌子来干什么?”

  爸爸继续说:“他们只把桌子用来放茶、放水果、点心,吃饭不用这个桌子。”

  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这个桌子已经不用来放东西了。

  这桌子就是我们家的老物品,我们要让它一代代传下去。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60

  “叮铃铃,叮铃铃……”一串悦耳的响声,是银铃吗?哈哈,猜错啦!是我家的老物件,一个银制的长命锁。

  说起这个长命锁就有些故事了。先来看看这个长命锁吧,简朴中流露出精致,看似简单确有着淡雅之态。银锁的正面有两条巨龙围绕着“福”“寿”二字,背面也是两条巨龙,中间有两位腾云的仙人,像是“福星”“寿星”。大概这个长命锁寓意应该就是福寿连绵吧。锁的右边有一个插件,长长的项链就被锁在锁里了,之所以有这个插件就是为了调节项链的长度。再看项链,两头挂了两个八卦,八卦背面还刻有几个字,像是“泰来足?”因为年代久了字有些模糊不清。字的四周还有几个小小的图案,看着像蝙蝠跟竹子。在古代蝙蝠就有“福”字意。竹子就是平安长寿的意思。一拿起这个锁,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奇怪的是这个锁没有银铃,却能发出悦耳的银铃声。我拿着银锁细细琢磨了半天,哦!原来是两个八卦跟银锁碰撞而发出的声音呢,而且银锁内部是空心的,碰撞出来的声音更加响亮,自带音响的感觉。制作这件银器的工匠真是文武双全啊,让我自愧不如。

  再来说说这个长命锁的由来吧!听我外婆说,这个老银锁是从我阿太的阿太传下来的。大约是民国二十几年的`时候吧,我阿太出生的时候,阿太的阿太就定制了这个银锁,作为礼物送给了我阿太。食不果腹的时候,阿太他们宁可喝稀粥、吃水草,都没有舍得把它当了换粮食。然后阿太又传给了我外婆,在我出生那年,我外婆又送给了我。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

  银锁虽不是很值钱,但上面流传着上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祝福,这是值得纪念跟传承的。这个老物件,我会好好保管并代代传下去……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61

  小时候,我常常为奶奶编织的毛衣感到欣喜,那些毛衣多为亮色调。红、蓝、黄、白,五彩缤纷。在幼时的我眼中,甚是好看。长大一些后,我才得知这些毛衣都出自奶奶的手,是那件老物件的功劳。

  那件老物件儿是奶奶织毛衣用的绊线针。绊线针是筷子一般长短的针,也同筷子差不多粗细。只不过针的一端是圆锥尖一般的尖利,另一端则是以一个上宽下窄的圆柱为头,针由一般的银白色金属所致,质地极轻,以便于针织。如若两针相撞,声音会是刀剑相撞般的铛铛两声。绊线针从来都是成对出现,织一件毛衣往往要用到五七根绊线针来为毛衣定型,缝线。当然绊线针不是一次性用的,印象中,奶奶家中也就八九根针,织毛衣,足矣!

  老物件奶奶的绊线针,在幼时的我看来就像一个魔法机器。一经奶奶的操控,这架魔法机器,就能将数卷毛线团变成一件厚实的毛衣。当时的我总会在心里想:这真是神奇啊!

  奶奶织毛衣的手法在我看来真是炉火纯青。织毛衣几十年了,从未见过奶奶织的毛衣被曝有质量问题,用绊针线几十年了,也从未听过奶奶与绊线针互相伤害的`事例。奶奶总是无偿将她织的毛衣送给家里,其他人,并冠以无聊时的爱好拙作之名。可是奶奶的毛衣总是最实用,保暖又舒适的。长大后我才认识到,奶奶织的毛衣中不仅有毛线,更有奶奶对后辈的爱护呀!绊线针是奶奶的画笔,毛衣是奶奶的画卷,奶奶在其中注入的是满腔的亲情!奶奶给予我的毛衣,不仅给了我体感的温暖,更有心灵的温暖!

  逝者如斯,斗转星移,奶奶老了,我长大了。绊线针身上也渐渐起一星星点点的锈,成了记忆中的老物件。时光流失,岁月无情,变的是你我外在的模样,不变的是奶奶、绊线针和我之间绵长悠远的亲情。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 篇62

  回家乡探望年老的外公外婆,偶然间望见摆在房间里的那个婴儿车,记忆的河水猛烈翻腾,心里顿时怅然柔和。这辆婴儿车,可是记忆中的老物件。

  我抚摸着婴儿车的推手,上面包裹着的海绵已经有不少裂痕,握住,却如记忆中的那般柔软。车身的漆已没有记忆中那般黑亮,那般光洁,一条条细小的划痕散落在车身,虽已不是记忆中那种模样,但却抓住了我潮涌的记忆。蓝格子布兜盖泛起了黑色,鲜艳的.蓝色已被岁月抚成了暗蓝,柔和了,也舒心了。

  这辆婴儿车承载了我和表弟龙的童年,自我出生起,它就待在这,想来也有十四个年头了。我缓缓地推着这个老朋友,记忆的潮水向我涌来。

  小小的我最爱的就是坐在这辆婴儿车里,跟随着外婆外出。去菜市场,去农田里,坐在婴儿车里的我,看着外婆忙农活,看她与其她的阿嬷聊天,看棋。走在田间小路上,听着外婆讲小趣事,把玩着外婆给我编的草蚂蚱、小花圈,婴儿车也陪着我走过童年。再后来,龙也出生了,他大点的时候,出行的人变成了三个。小小的我们依偎在婴儿车里,听着外婆的小故事,看着外婆脸上的笑容,婴儿车缓缓走过树林,温暖的阳光洒在地上树上,那是记忆中最美好的童年。

  老物件,承载着儿时的欢声笑语,世间最美好的回忆。那正午金灿灿的阳光般照进心扉,融进婴儿车里。

  我握住手中老物件的把手,抬头望向遍布山间的绿树,望着大片大片的农田,午后的阳光洒满大地,恍惚间,那个坐在婴儿车里的我和龙,推着婴儿车笑得慈祥的外婆,又出现在眼前。

【老物件的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老黑随笔散文10-07

老榆树随笔散文10-09

老冰棍随笔散文10-10

老河随笔散文10-09

郑州老散文随笔10-07

老谜语散文随笔10-05

门前老桃树的随笔散文10-09

那棵老梨树随笔散文10-07

老申的心事随笔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