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街随笔散文
老家那条街不仅有些寒酸,连名字也有几分土气:安棚。据说是由一个安氏老婆婆的茶棚发展起来的土镇子,单从字面上看,好像就是这么回事儿。但在今天看来,安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集镇,也是具备了一定条件的。其一,它是一个区域中心,古来都是;其二,它处于山区和平原的衔接部,是一个开展集贸较为理想之地。山民们的山货、干鲜果要卖,盐茶酱醋、布匹、针头线脑儿要买,平原上的人们居家过日子同样也少不了这些,当然还有山里人的木料、柴禾,没个地方交易咋行?
于是,安棚虽不情愿,可还是别别扭扭地接受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并不平坦的地方,随意地发展成为一个镇子。到我懂事时,它已有了一个“丁”字状像模像样的街道了,像供销社、新华书店、乡政府、粮站、邮局、卫生院等官办机构也是一应俱全。老百姓们要过日子,那些官办机构当然还满足不了所有需求的。因为你若到了集市上,有谁只是为了进供销社、书店、医院的?于是就又有了粮行、杆子行、猪娃行、牛行等之类的“专业市场”。往往汇集在这里的人气更旺,老百姓离不了啊!
此外,安棚还处在唐河、桐柏、泌阳的交界区域,政出多门,当然会有个差价什么的,有些人就是冲这个来的。老百姓们不稀罕气力,有一两分钱的蝇头小利,跑上几十里路也在所不惜。因为它位置的独特,还是周围乡镇行情的“晴雨表”,左右着周围的价格市场。
因为是政府所在地,老街安棚还是获得了不错的发展空间,至少是周围村落无法相比的。就是窝在山区或边缘地带的几个集市也是无法比拟的,它们没能经起市场经济的“淘洗”,大都又“退化”为普通的村落了。
安棚的优势以及安棚人的优越感改革开放后表现得更加明显。周围的村里人只能闷着头种田,而街头上人除了种田,还能干些别的营生。比如杀猪、卖菜、理发、开馆子、卖布、倒腾粮食等等,干什么都行。只要脑子灵光一点的,手头麻利点,东街买,西街卖,称头上稍微一动,一天也能“倒腾”上个十数八块的。乡亲们谁都上过街头上人的当,可到头来还得找他们,公家不能敞开收购,时间又金贵得很。不卖给他们又该怎么办?急着用钱呗!
平日里街上人倒不多,农村的土镇子嘛,一般隔一天一个“丰集”。庄稼活多了,街上的人就会少起来,大忙的天还在街上闲逛,别人不说自己也会觉得砢碜。只是到了年关跟前,村上有多少人,街上差不多就会有多少人。买不买东西都不要紧,大家都图个热闹、见见世面不是?小伙子们爱赶集心里当然也有个“小九九”,要是遇到上心的姑娘,稍加打听,回去跟爹妈一哼咛,找个媒人一说合,说不定就有了好事了。姑娘们也会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想瞅就让你瞅个够,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后来附近发现了油田,“石油鬼子”们也是有事没事地掺合进来。好处没见到多少,却把物价抬高了不少,姑娘们也跟他们跑了不少。“鬼子”们好像都很有钱。
早几年又发现了大型碱矿,还成立了经济开发区,安棚也顺应潮流地撤乡改了镇。改镇后我回去过一次,看上去像一个穿晚礼服的村姑,假装洋气“赶风潮”,却浑身却有些不自在。到处在建楼修路,像个大工地,看着就让人心烦,不知居住者作何感受。
在我的记忆里,安棚还有停留在那个“丁”字街的时代。狗叫一街,鸡鸣三巷,古朴素雅才是她的原貌。然而,这些恐怕只能留在记忆里了。毕竟它也在变,并且幅度还不慢,继续朝着我陌生的方向远去。
【老街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时光深处的老街随笔11-13
散文精选经典散文随笔10-26
散文的随笔11-08
有关散文随笔的经典散文10-26
秋韵散文随笔散文10-26
经典散文随笔10-26
随笔优美散文10-26
宠物随笔散文10-26
散文d随笔06-25
清明随笔散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