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烙面咸阳面食随笔散文

时间:2022-10-10 16:12:39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烙面咸阳面食随笔散文

  烙面,顾名思义,是一种烙的薄饼切成的面,也就是煎饼切成的面,古称饼面、汤饼。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4000年的商末周初,早在秦朝时就有“大秦第一面”之称。烙面鼎盛于大唐,被誉为“中华面食皇后”、“世界面食之鼻祖”,唐王李世民晚餐尤其喜食烙面,也曾几度被历代王朝封为御用食品,更是中国传统养生面食的代表之首。

烙面咸阳面食随笔散文

  烙面是咸阳人对面食文化的一大贡献,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在古城咸阳说起关中面食,每个人都会历数一大串。而提起烙面,许多人都只闻其名,未曾吃过。然而此面在乾县、礼泉、永寿的北部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吃,亦无人不爱吃。所幸近年来烙面有复兴之势,由礼泉、乾县、永寿的山区已经发展到县城,甚至波及到咸阳。到了冬季,咸阳街头巷尾也经常能见到骑着自行车驮着大竹筐沿街叫卖烙面的。

  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开始制作烙面,当地人称“摊烙面”。烙面的制作与其他面品截然不同,是需要家庭中男女劳力相互搭配协作的,常为夫妻二人搭帮合作。天蒙蒙亮,便都起床了,女人收拾好一个大瓦盆,男人将数十斤面粉倒入,便开始加水“洗面”。“洗面”就是将面中的面筋洗出,这样做出的烙面会筋光平滑。因为面粉量较大,“洗面”成为一个耗费体力的工作,需要反复抓洗,方可将面中的面筋全部洗出,形成面糊。女人紧接着便开始“摊”烙面。烙面者,烙烤形成之面也。“摊烙面”就是将面糊沿铁锅淋入,摊圆推薄,烙烤至熟,过程和做煎饼相仿。“摊烙面”必须用麦草烧火,火性温和,这样烙面会不焦不糊,内外皆熟,决不可用煤火、炭火、劈柴火,否则外焦内生,一定失败。烙熟的面饼薄光透亮、麦香扑鼻,一张张被晾于屋外绷好的铁丝上,待晾凉后折叠成手掌宽的长条,一条条码放于一张干净木板上。整个过程持续将近一个白天,至天黑完毕。至此又轮男人上场了,用纱布将码好的面饼长条包紧裹好,盖上一个木板或木锅盖,费尽全力抱来一块沉重的青石压于其上,至此当天工作结束。次日,移开青石,拿出被压瓷实的长条,由女人在案板上逐条横切成细丝后,整齐码放于大竹筐中,苫上厚布,放置屋中阴凉处,这样烙面制作全部完工。成品烙面遂可每日取食,能供全家食用许多时日,少则将近十天,多则半月有余。

  烙面的特色吃法是“浇汤”,即将面盛在碗中,用烙面汤浇后食用。烹汤一般用肉汤、骨头汤为最佳,五香大料、油、盐、酱、醋、鸡精等调味料巧妙搭配,再加入自家特制油泼辣子,放入豆腐丁、肉臊子,便制成一锅色泽艳红、香辣诱人的烙面红汤。汤烧开后锅底扔进一根劈柴,使汤一直保持小滚。食用时一手端碗,另一手用三指捏出一小撮烙面放入碗内,再放入韭菜、香菜、蒜苗、葱,热汤浇上,即可食用。滚烫的汤面上浮着一层红辣油,其间点缀着翠绿的韭叶和葱花,俗称“煎、汪、香”,吃起来解馋又开胃。

  吃烙面的方法极有讲究:一是要面少汤多。烙面遇到热汤,空隙开张,汤的五香美味迅速侵入面中,汤里有面,面中有汤,汤多面少,才能热气蒸腾、美味浓烈,因而一碗面以三、四筷子捞完为宜。二是热汤浇上即食,万不可拿着筷子吃吃停停、搅搅拌拌,左右寒暄,耽搁时间。烙面膨胀较快,即浇即食,能品味到烙面的筋细和汤的辣香,这正是吃烙面的神韵。三是只吃面而不喝汤。汤已入面,面中含汤,吃了面还喝汤,饭后一定口渴难耐。

【烙面咸阳面食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牛肉面随笔09-06

散文精选经典散文随笔10-26

散文的随笔11-08

秋韵散文随笔散文10-26

有关散文随笔的经典散文10-26

散文d随笔06-25

随笔优美散文10-26

宠物随笔散文10-26

经典散文随笔10-26

清明随笔散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