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通用1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粽的随笔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1
每至端午,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淡淡的,诗意的,忧伤的,氤氲在我的气量气度。这,大概起首是因了屈原,因了端午粽。
屈原名平,楚怀王时为左徒,后为三闾大夫。“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然而,昏聩的君王不听屈原的精确主意,听信谗言,而致破国。屈原报国无门,激愤嫉世,披发行吟于沅水、湘水之间。蒲月五日,作绝笔《怀沙》之赋,抱石投汩罗殉国。“其神游于河汉,精灵时降湘浦。楚人思慕,谓为水仙。”“原流泪处,独产白米如玉”。屈原作为我国巨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为我们留下《橘颂》、《九歌》、《离骚》、《天问》等肃静如日月、激荡如波澜的不朽诗篇。其高度的政治性、思惟性、艺术性,与日月争辉。其放任不羁的的想象,跌宕放诞放诞放诞放诞起伏的情节,昂扬激越的韵律,瑰丽奇崛的词句,至今还闪烁着无与伦比的艺术光线。
端午节,我们纪念屈原,更为汶川大地震中的去世难同胞致哀,向战斗在第一线的壮士们致敬。西望巴蜀,遥寄一束端午粽,愿逝者安眠,生者幸福!愿爱心永存,欲望永存,不平的民族精力永存!
其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思惟情操和寻求真谛的不平精力,陶冶、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端午粽,青葱水绿的芦叶或箬叶,包裹着雪白如玉的喷喷鼻糯,浸淫着华夏子民绵长的蜜意。端午是日,人们生生世世包粽子,投粽跪拜屈原,吟咏屈子的遗篇,依附心中的怀念和哀思,对这位诗歌之父的艺术天才和崇高品德高山仰止。作为数千年中汉文化的汗青沉淀,端午粽和中国红、中国结等一样,是炎黄子孙怀念先贤,发扬光大爱国爱民思惟和不平精力的一个情结。
设端午为全民的节日,是当局对民族文化的看重和民心民意的尊敬。本年的端午节,也是汶川地动一周年。因为巴蜀大地一年前产生了比昔时古楚更大的灾害,而显得愈益凝重。这场撼人心魄的大地动,其灾害之深、之重、之痛,是昔时楚灭国之灾无法比较的。大地母亲的胸腹被扯破,家园被毁,亲人被安葬,数十万民众被迫撤离本身的故乡。国人的心在颤栗,在滴血。然而,当今之故国与屈原时代的楚国决弗成同日而语。面对灾害,党和和当局在第一时光作出极快的反响。十万大年夜军下巴蜀,总理亲临最前沿。国人以空前的爱国之心、爱人之心,倾城而动、倾囊合作,倾国投入这场抗震救灾的战斗之中。中华大地奏响一曲曲悲的`哀歌、爱的颂歌、众擎易举、共克时艰的绚丽凯歌!若干惊天动地的场景定格在我们的心头,若干可歌可泣的事迹把同胞至爱、人世真情演绎得极尽描摹,若干临危不惧置去世活于度外的豪杰浑举令人荡气回肠。这一切的一切,建筑起中华民族坚弗成摧的精力家园。这种民族的大爱、不平的精力,“与寰宇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2
有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我在故乡过端午节时,常常能品味出旧时的味道。那是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乡风民俗,每当此时,小镇的上空飘荡着粽子和艾草的清香,交融着亲人们相聚时刻的温情。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续齐谐记》云:“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我的故乡没有赛龙舟这种习俗,只在清明节期间,里下河地区四乡八镇数以千计的的会船云集溱湖,举办规模浩大的“溱潼会船节”。最近几年,在烟波浩渺的溱湖上也有了女子用桨划船的比赛,那是会船盛会后的延续,吸引游子归来。
端午节虽不同于过年,也是故乡人忙的时节。除了去看划船赛外,门口不忘插上菖蒲和艾草,配备中午吃“。
五红”的美味佳肴,大有一种“举玉箸遍尝美味,约春风共聚雅舍”的`兴致。每年端午节我都要回家,亲口品尝母亲做的“五红”菜。家里的午宴吃“五红”很讲究,五个碟子是酱油烧红、拌红或自然红的菜肴,如炒苋菜、烧龙虾、炒鲜河虾、用刀拍碎的糖醋萝卜、切开冒出红油的咸鸭蛋……有时候在节日那天,还能看到乡下有几个农人上街扮演判官的模样,到各个商家门前跳判官舞,收点小钱或香烟。看见大人带着蹦跳的孩子去浴室洗“百草汤”,我心中竟有一份怅然若失的感觉,人到中年,胸口空荡荡的,少了儿时颈上挂着的用五色丝线编织成的蛋网,少了胸前晃动着一个硕大双黄咸鸭蛋的自豪。
好在母亲包裹的粽子还有从前原汁原味的模样。浩瀚的溱湖有茂密的芦苇荡,有纵横交错的河汊水港。乡人荡着一条摇橹小船,从湖荡里精心采摘碧绿的苇叶蒲草,到古镇的小巷中或溱湖的大街上叫卖。母亲包的粽子奇形怪状,有草把头、菱米子、斧头状、小脚形、脚爪形、小长方形……像是用粽叶包扎成的工艺品,精美绝伦。包粽子时,糯米中加入的馅料有红豆、蚕豆、蜜枣、蛋黄、火腿片、咸肉等,用蒲草或棉绳扎紧粽子,放进锅里煮,看一眼青油油、水灵灵的粽子,十分惹人喜爱。
出锅时,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粽香,常常能唤醒口中的馋虫起舞。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3
家乡的粽子在冀西一带很出名,个大、米黏、枣甜,老远就能闻到其香。母亲包粽子更是十里八乡的高手。包过粽子的人都知道,个儿越大越难包。母亲包的粽子每个足足1斤。我小时候常常看母亲包粽子,觉得她是在加工一件艺术品。
家乡包粽子都是在农历五月初四。母亲包的粽子个大,要在初四晚上煮一夜,初五早上才能吃。我自小爱吃母亲包的粽子。7岁那年端午,初四夜里我睡醒一觉后,闻着锅里溢出的粽香肚子突然咕噜起来,很想捞个吃,就悄悄从炕上爬起来,摸了双筷子到锅里捞粽子。因屋里太黑,一不小心滚烫的粽子掉在了腿上,疼得我哭起来。哭声惊醒了母亲,她点亮灯看见我倒在灶台旁,赶紧抱我到炕上,在我烫伤的地方抹了獾子油,一句训斥的话也没说。第二天早晨我被一阵阵香气唤醒,睁眼一看,炕头碗里放着两个剥开的粽子。母亲坐在身边默默地等我醒来。9岁那年,我已上了学。那时端午节要给老师送粽子。我家到学校隔一条河,我中午不回家。上学时母亲给我带了4个粽子,两个给老师两个当午饭。谁知过河时不小心全掉进了河里。我很害怕,自己饿顿肚子无所谓,没粽子给老师怎么办?一上午我都没心思上课。中午,同学们都在吃粽子,我却悄悄地藏在教室外面的'麦地里,怕闻见粽香感到肚饿流口水。正在这时,突然听见有个同学喊我,说是母亲来了。我从麦垄里钻出来,见母亲带来4个粽子。原来她听说我把粽子丢了放心不下,连午饭也顾不得吃就找了过来。40多年过去了,这两件事就像发生在昨天,仍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鲜活,不同的是母亲却不在了。
母亲去世后,父亲知道我爱吃家乡的粽子,竟在76岁那年学会了包粽子,说是要把母亲对我的爱延续下去。如果端午有事回不去,父亲就把粽子给我送来或捎来。我见过父亲包粽子,那两只干枯的手笨拙地洗苇叶、装米、绑线绳,像在完成一项复杂的工程。有时好不容易包好一个粽子,往筐里置放时突然又散了架,只好从头再来。每当看到这一幕,我的鼻子就酸起来,哭着劝父亲不要费劲了,咱买粽子吃吧。父亲执意不肯,说商场里能买来粽子买不来母爱父爱,还说,我能给你包粽子证明我还能干活能运动,再过几年更老手更不灵便了,你想吃我包的粽子我也无能为力了。听父亲这样一说,我就不再阻拦他,希望他永远能运动永远能给我包粽子。父亲的粽子和母亲的粽子不可同日而语,邻居们都说无论外形还是味道,前者不及后者的万分之一,然而我却觉得没什么差别,一样的香一样的甜。理由很简单,因为父爱和母爱是一样的浓一样的淳。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4
有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我在故乡过端午节时,常常能品味出旧时的味道。那是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乡风民俗,每当此时,小镇的上空飘荡着粽子和艾草的清香,交融着亲人们相聚时刻的温情。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续齐谐记》云:“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赛龙舟,我的故乡没有这种习俗。只在清明节期间,里下河地区四乡八镇数以千计的的会船云集溱湖,举办规模浩大的“溱潼会船节”。最近几年,在烟波浩渺的溱湖上也有了女子用桨划船的比赛,那是会船盛会后的延续,吸引游子归来的乡音乡情。
端午节不同于过年,也是故乡人忙的时节。除了去看划船比赛外,门口不忘插上菖蒲和艾草,配备中午吃“六红”的美味佳肴,大有一种“举玉箸遍尝美味,约春风共聚雅舍”的兴致。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回家,亲口品尝母亲做的“六红”菜。家里的午宴吃“六红”很讲究,六个碟子是酱油烧红、拌红或自然红的菜肴,如炒苋菜、烧黄鱼、红烧肉、烧龙虾、炒鲜河虾、用刀拍碎的糖醋萝卜、切开冒出红油的咸鸭蛋……有时候在节日那天,还能看到乡下有几个农人上街扮演判官的模样,到各个商家门前跳判官舞,收点小钱或香烟。看见大人带着蹦跳的孩子去浴室洗“百草汤”,我心中竟有一份怅然若失的感觉,人到中年,胸口空荡荡的,少了儿时颈上挂着一个用五色丝线编织成的蛋网,少了胸前晃动着一个硕大双黄咸鸭蛋的自豪。
好在母亲包裹的粽子还有从前的模样。浩瀚的溱湖有茂密的芦苇荡,有纵横交错的.河汊水港。乡人荡着一条摇橹小船,从湖荡里精心采摘碧绿的苇叶蒲草,到古镇的小巷中或溱湖的大街上叫卖。母亲包的粽子奇形怪状,有草把头、菱米子、斧头状、小脚形、脚爪形、小长方形……象是用粽叶包扎成的工艺品,精美绝伦。包粽子时,糯米中加入的馅料有红豆、蚕豆、蜜枣、红枣、蛋黄、火腿片等,用蒲草或棉绳扎紧粽子,放进锅里煮,看一眼青油油、水灵灵的粽子,十分惹人喜爱。出锅时,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粽香,常常能唤醒口中的馋虫翩翩起舞。
过完端午节,我又要回江南。母亲在我行李中搁上几包沉沉的粽子,不须关照,不用解释,粽子里藏着旧时的情怀。我从小到大一直喜欢吃的光粽子和蜜枣粽子,母亲跟我们早有约定:草把头是光粽子,菱米子是蜜枣粽子,斧头状是蚕豆瓣粽子,小脚形是红豆粽子……从母亲的满意的神态里,我觉察到“儿行千里母不忧”。粽子里包含着恒古不变的母爱,深沉的亲情给予我前行的力量,无论我何时何地闯荡天涯,胸中要常怀一颗感恩回报的心!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5
故乡的端午是从采撷粽叶开始的。
粽叶一般选择用苇叶。老家门前的池塘边长满了芦苇,郁郁葱葱、翠翠绿绿的,轻风乍起,一条条苇叶迎风而动,像是涌起一阵阵绿色的波浪,煞是好看。母亲会在端午节前四五天的某个清晨,趁着太阳未升,朝露还附在叶子上,挎着竹篮到塘边采撷苇叶。采苇叶有讲究,要选那种叶片舒展、颜色翠绿的中叶,不老不嫩,老叶没有韧性,嫩叶没有香味又不经煮。
将采回来的苇叶分成十个或二十个一捆,用细绳分别捆好,然后放在装有清水的盆里。清水要一天一换,既要保持苇叶的新鲜,又要让苇叶在浸泡之后变得更有韧性。
到了端午节前两天的时候,就要准备浸泡糯米了。母亲是个细致的人,选糯米时一定会用竹筛将糯米过上几遍,将碎米统统筛掉,只留下那些颗粒细长、饱满的,也放进清水里浸泡。
初四的晚上,绝对是个团圆的时刻。一家老小会围坐在一起,熟练的不熟练的,手拙手巧的`,都得动手包粽子,想偷懒都不成。包粽子在我看来是个细致活,稍不注意就散掉了。对母亲来说,却简单得不得了。先将两片苇叶交叉重叠,然后手腕一转,就形成了一个圆锥形,将糯米放进去,摇荡几下,把粽叶卷好,再用细绳扎好,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完成了。故乡的人们一般只吃纯粹的糯米粽子,蘸着红糖吃,往里面加馅儿的几乎没有。
煮粽子则是个耐心活儿,先将水煮沸,再把粽子放进去。水要浸过粽子,绝不能让粽子露出水面,否则很难熟透。先是用大火伺候。半熟的时候,再改用文火,不紧不急,慢慢煮。等到屋子里开始弥漫粽香的时候,母亲会拿双筷子,去戳一下粽子,感觉弹性不错,又将粽子拎出水面,仔细观察一下苇叶的颜色和整个粽子的饱满程度。然后叫道,“亮仔,快起来尝粽子哟!”那时,我通常已经进入梦乡。但母亲的那一声呼唤总能在第一时间抵达我的耳朵。我惺忪着眼、光着脚就往厨房跑,一路都是粽子的香味。
一层一层剥开已煮成黄绿色的苇叶,白色的糯米便露了出来。往母亲早已准备好的碗里蘸一点红糖,放进嘴里,轻轻地咬上一小口,顿时,牙缝里都充满了粽子的味道。于是迫不及待地再补上一大口,急得母亲赶紧拍我的后背,边拍边说,“慢点儿吃,小心噎着。”
母亲将煮好的粽子捞出锅,然后把捆粽子的细绳两个一对打成结,一起挂在窗前的挂钩上。那里通风,粽子不易坏,吃的时候就取几个下来。所以,故乡的端午是从粽子吃完的那天才结束的。每当粽子吃完的那天,看着窗前空空的挂钩,我就在心里盘算:离明年的端午,还有多少天呢?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6
近日,县上的文友养锋弟来访,特意带来了老家灞源的斛叶粽子,哦,原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
春节才刚过去几天,转眼已是端午了。
说起这斛叶粽子,那可是很有讲究的。
初夏的山上百花尽绽、万木峥嵘,秦岭山上生长的一种灌木,叫斛腿子,个儿不高,叶子却很硕大厚实,绿色的叶面上生着一层极细的绒毛。端午时节,山民们携篮背袋去山的阳坡面釆摘斛叶,要不了多久,就篮满袋鼓了。
拿回家中,置于盛放着山泉水的面盆里浥洗,除去浮尘的阔叶便绿油油翠生生地展现在面前,稍作荫凉,归摞备用。
米要挑上好的江米,用清水泡约两小时左右,云豆、大枣、核桃仁、花生豆等配料,如法炮制。还有另类点的,用新鲜的猪膘肉,以盐腌过之后备用。包粽子之前,先在大锅内放适量泉水,柴火加热至渐开。
取新鲜斛叶置于左手掌面,右手三指为撮,取泡过的'江米于叶面摊铺,二次再取云豆、核桃仁、大枣、花生豆各数枚放于摊好的米之上,复撮江米上覆之,然后三角折叠,用水浸过的稻草枝捆扎成三角形状,如此反复,逐个完成。
如果家里人多,大家围桌而就,有说有笑,包粽子如同玩游戏一般,驾轻就熟,不一会工夫,一箩筐包好的粽子便堆成一座小山头。
至于风味,皆因各家个人喜好,有放入老黑糖的甜味粽子,有放五香调料的五香味,有什么调味也不放的原味粽子,有放入猪肉片的荤味粽子,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这时,再看看灶间,一锅热气腾腾的开水正沸腾着,倒入包好的粽子,急火煮上二十分钟左右,再煨以小火持续煮约二十几分钟,粽子便可新鲜出锅了。
只见,原来墨绿色的斛叶颜色变成了黄中淡绿色,有些蓬松的叶孑下面已经鼓实起来,那是生米及佐料吃水以后形体膨胀而紧致密实起来的。
伸手拿起一个,解开稻草枝上按压的活扣,细致地剥开包着粽心的斛叶,只见一个紧致有形的三角状米团,其间夹着枣的红、花生的黄,隐约看到黑中有红的晕色,这便是甜味粽子。
取中碟一只,根据个人食量,绽开三二粽子不等,原味的再浇上点蜂蜜,一盘白里透红的粽子,便呈现在了面前,那米的筋道,紧致入口,米的糯香夹着斛叶的草香味,沁人心脾,浇上蜂蜜晶萤剔透,咬上一口甜中有筋,其间的大枣、花生、肉菜类早已糯化了,只需舌头轻轻一压,便随形散开,和着米粒的筋道,紧致入喉,顿觉口舌生津,真是别有一番甜味在心头!
近端午节前一天或是端午当天,用一种近似于长方形叫做“马提笼”的篮子盛好,家人会蒸上一屉“糖包子”,去孝敬刚度过春荒不济的老人,然后去走访各处的亲戚。
为了面子,礼成双数,出门入户走各家不同辈份的亲戚,还得往笼子里放上三至五个不等的糖包子。
刚过门的新媳妇,端午一定要提着包好的粽子,新蒸好的糖包子要去看自已的娘家老人,逢节必送,久成礼数。庄户人家生个大胖小子,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带把的”、“顶门杠子”,语气里不乏自豪。如若生个女子,气势上先输了三分,乡邻问起生男生女时,则陪上笑脸说“糖包子”,那意思便在于此,女看娘要拿糖包子的,生女子是“糖包子”的绰号便由此而来。
我家住在川道,端午节包粽子必不可少,惯常用夏时的芦苇新叶,因芦苇古称荻或者荻子,荻草,叶性甘凉平实,有清热润肺、泻实火之特效,其叶性韧,多叶相叠而包棕,无不尽其叶之天性微甘、温凉之利。
吃着兄弟带来的粽子,家乡的风味,含饴于口,意犹未尽;和着夏晚的凉风,美味溢满唇齿、甜到心里,油生出思念家乡之情,丝丝缕缕,在心头萦绕着,萦绕着……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7
天刚蒙蒙亮,赶紧起床,准备过端阳。
到西门的农贸市场,买一把新鲜的粽叶,称半斤绿豆白糖。回到家,把艾草和菖蒲挂上门窗,薰两根黄烟,把雄黄酒涂在额头和脸庞。
淘米,配料,洗叶子,一边包粽子,一边想起儿时的往事,还有遥远的故乡。那边的亲人,风俗习惯有些不大一样。
每年的端午,与母亲一起包粽子的`时光,便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小时候的那张小板凳,总是依偎在外婆和妈妈的身旁。
一层两层,紧紧的,严严实实,把糯米裹进粽叶,把做人的道理包进去,使劲儿的,把祝福也往里面塞,里面装。
母亲写得一手好字,颇有文采,还会拉手风琴,可她包粽子的手艺,酿的醪糟,做的针线活和胡豆酱,我更是要学很久很长。
一挂两挂,尖尖的粽子,开始在锅里翻滚,慢慢的变软变胖,绿油油的皮叶开始泛黄,满屋子弥漫的味道,那是端午特有的清香。
一个节不能瞎过瞎忙,找个有水的地方,剥两盘粽子,把《九歌》《离骚》浅浅吟唱。还要向天叩问,屈原为何忧伤,为何投江?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8
端午节渐行渐近,一向看重吃食的同胞,语境中,粽子一词的频率陡增。那天傍晚,我从外省讲课归来,见快递来的仿膳粽子礼盒摆在桌上。在感念单位一番情怀之余,看了一眼印在礼盒背面的品类说明。哦!当下的粽子,可谓丰富多彩。鲍鱼鲜肉粽、板栗干贝粽、蛋黄火腿粽。不一而足。剥开粽叶,也是色彩缤纷、口感繁杂。
不知为什么,我忽生念旧感。思念粽子源头——秭归。追忆在江轮见到、品尝的那种粽子。尽管那是配料简单、口感一般的粽子。
我走出楼门,登上社区的石亭,独自伫立,遥望南方。以景仰之态,追怀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屈指算来,首次探访屈原故里——秭归县,距今已有20年了。
记得当时,游轮停泊时间有限,游程必须简短。或许,是因楚文化的感召力,或许,是因伟大诗人的感遇,我在一景一物前,多次含泪追思。春雨迷蒙、心境沉郁。我在下船前,先登上游轮最高处,用望远镜扫视长江北岸的向家坪。见屈子祠若隐若现,高翔的杜鹃鸟,在船头反复环绕。
秭归一带的林木中,暮春时分,多见杜鹃鸟。那带有凄厉感的叫声,把点点哀怨,散落在鄂西江畔,人们见到这种嘴角斜挂血色斑纹的鸟,大多会想起披发长吟、抱石投江,以明心志的屈大夫。
我走下游轮旋梯时,忽然有感:啼血杜鹃的名字也叫子规,是秭归地名的谐音。真的不知是天意巧合?还是为此命名者的刻意安排?
秭归向家坪的清烈公祠很静。苔藓斑驳的石阶与粗实的古松,似乎在默默对视。游人很少在这里驻足凝思。我很想知道,是因欢欣的游感承受不来带有悲壮语调的导游词?还是衣冠冢上零落的野花与人们赏春欢愉的情致相悖?
当我恍恍惚惚行到屈坪。看守屈子读书洞的老者,见我一脸诚敬,笑着劝我:“端午节再来吧,尝尝秭归粽子,看看江里龙舟。”
粽子及龙舟,在端午期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景况。可一踏入屈原故里,对粽子的甜香、龙舟的力感,便抑制不住特有的向往。我告诉老者,端午节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访秭归!
尘世纷繁且沉重。人生很多向往,都如三峡上空的雨云,究竟是飘落游轮上下,送来风雨同舟之感,还是被风送到天尽头,留下天地悠悠之象?又有谁能说得准!鉴于方方面面原因,数十年,虽然天南地北奔波采写,与秭归,到底仅是一面之缘。
由此,我忽然羡慕起南宋四大家之一、被称作“小李白”的陆游。
那日午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陆游从西蜀返乡时,途经秭归。忽听楚江上游人声鼎沸,便卷起船窗竹帘,但见彩色的`龙舟在鼓乐催动下竞相奋进,片片浪花随着震耳的呐喊忽高忽低。他忽想起,今天是秭归的端午节。于是,停舟泊岸,凭吊了屈大夫,游赏了谭家山麓、香溪之畔的玉虚洞。而后,请船夫买来些秭归粽子,一半投入江中,一半自己品尝,深感在这种氛围下,吃粽子别有一番滋味,于是留诗一首:“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当年角黍盘。”
角黍,久远的名称。我离开景区时,追思该美味的文化滥觞。
先秦时期,吴越人习惯龙腾崇拜活动。人们在礼拜后,即食用一种象征着春去夏至的小吃——角黍,这便是今日粽子的前身。
直到魏晋时期,端午节融入了以纪念忠贤孝烈人物为主题的活动,如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伍子胥、楚国的屈原、汉代的曹娥等。在民俗文化的不断演进中,屈原渐渐成为了主角,催人泪下、引发感慨的故事,开始在归州一带弥散开来。人们追念博学多才且忠正善良的楚国大夫屈原,同情遭奸佞陷害而被囚禁流放、高吟完最后一篇诗作《怀沙》之后,抱石沉江的诗人。为此,楚人以苇叶包米投水喂鱼,以保屈大夫的身躯;奋力划舟于江上,以模仿营救屈大夫的情景。
那日,我在秭归到巴东的水路中,见游轮餐厅制作的粽子,与秭归景区所介绍的粽子相同——口感单一、品种单调。如果说,大都市品类繁多、口感多样的粽子,是美女如云舞姿娇美;那秭归粽子,也不过是山村少妇淡妆布衣。然而,只要把真挚情爱融入视觉,把追怀之感渗入心境,就不难发现,秭归粽子所表现的深厚内涵。
但见粽子都是银亮之色,里面必放一枚红枣。一位船客出于好奇,向老厨师询问,为什么秭归粽子如此简单。老人操着浓重的鄂西口音说出秭归粽子的民谣:“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
那位游客笑了,追问为什么“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便会“半世煎熬”?老人不语,指了指雨歇之后的彩虹。继续低头用苇叶包粽子。
人世间,很多事情真的难以说明白!莫非还是难得糊涂好些?
正交谈间,逆水行舟的客船响了一声长笛,我捧着秭归粽子,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在仰望两侧峭壁上的苍翠之处时,船舱深处飘来洋溢悲壮感的《橘颂》之歌,餐厅内一阵默然。三峡之水与船体发生的涌荡节拍,像在缓缓叙述着那个久远的传奇。
一场急雨从空而落,让我把悠悠思忆拉回。我看着亭外潇潇雨,望着楼群盏盏灯,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撑伞去超市,争取能遇到儿时常见的、富含传统格调、配料简约的江米红枣粽或是红豆黄米粽。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9
又近端午节,大街上随处可见卖粽的车子,卖粽人或是走街串巷或是蹲点守候,吆喝声此起彼伏又各具特色。
“卖粽耶,江米,黍米粽,又软又甜,包你好吃”,更有人喊“江米粽白生生,黍米粽黄灵灵,配上枣儿甜个滢滢,叫你吃喽还想吃”徜徉在这极具地方气息的叫卖声中,空气里都弥漫着粽香的甜糯味儿,又有几人能控制得了食欲?自不由驻足粽子,迫不及待剥去粽叶品尝起来。
我也是爱吃粽子的人,尤爱吃黍米粽,黍米——一种古老的农作物,早在始祖炎帝,神农氏时期就已种植,时至今日,已达几千年种植历史,是重要的五谷之一。黍米外观与小米相似但是比小米粘性大的多,性温,益气补中,黍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也很高。
记忆里,母亲是特别喜欢吃软糯的食物,黍米磨成粉后,红豆做馅,蒸的黄蒸。或是包了红糖,炸的油糕。黍米粽更是母亲爱吃爱做的食物,也是每逢端午,粽子飘香的时节,令我最想念她的时候。
大致农历四月间,精心筛选,去了杂质的黍米被母亲用清水淘洗数遍后,用一口小水缸浸泡起来,纱布封了缸沿透气又遮风,放在房檐下阳光充足的地方,任由时间将黍米软糯的品性一点点的迁延出来。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把红枣,姜黄、苇叶和捆粽子的马莲准备妥当,打开封在缸里的黍米,几番淘洗后,拌了姜黄的黍米,颜色蛋黄诱人。大概黍米和姜黄的搭配,如同撒了孜然的羊肉串,成就了彼此,给了我们唇齿间最好的味蕾享受。碧玉的苇叶在母亲麻利的手里温顺的演变成另一种形态,片片苇叶层层错落,又层层叠加成一个个的粽叶兜,添几勺黍米,放几个大枣,收口处一片苇叶将米粒和红枣严丝合缝的包裹起来,再用马莲把粽子捆绑打结,一个个粽子,外观上近乎等腰三角形,包一个粽子大概用五到六片苇叶,这就是黎城特有的包粽方法。每每此时,母亲专注的神情和娴熟的动作总能让我感受到她对食物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满足。
备足了柴火,一口大锅内,母亲把粽子顺着锅势,码列的一圈又一圈,齐齐整整却又幻化出花样来。添足了水,一个箅子放在锅里,上面再放一盆清水,所有的粽子都被这盆水压在下面,静静的等待涅槃般的重生。母亲坐在土灶前,攥一把豆萁点燃,忽闪忽闪的火苗塞进灶堂里,微微吹口气,一缕青烟溢出,借着火势,灶堂里火苗舔着锅底越烧越旺。锅里的水沿着锅边翻滚起来,苇叶的清香随着热气弥散开来,彷如一场盛宴前的开胃小菜,使人多了几分期待。
母亲一边往灶堂里添柴,一边拿五色的丝线,挽起裤腿在小腿上搓了花绳。再用剩余的边角花布缝成香袋,里面塞了荆芥穗,艾叶,花椒和蒜瓣,给我们姐弟俩挽在衣服扣眼上,脖子和手腕上系了彩色的花绳,还会吩咐我用花绳将艾草和桃树枝系在一起,插在家里所有的门上。端午,在民俗中被认为是毒日,恶日,所以在民间过端午节时,人们总会按当地习俗采些中草药或是佩戴或是放置在家里,以求驱邪纳吉,安康祥瑞。
五月的天挥汗如雨,为了煮得一锅好粽,母亲从不懈怠一丝一毫。坐在箅子上的一盆水以逐渐被母亲添加到了锅里。这一盆压在粽子上的水发挥了它的秒用,一是锅里水少时方便添热水,二是黍米在没有释放出它的粘性时,如果不被重物压着米会被煮散,做成一锅黍米粥。可是,长时间压制不及时舀水松动又会导致煮熟的粽子米粒结块,口感僵硬。因此,看火候,看锅就是件劳神的技术活了。记忆里,母亲从没煮过结块的粽子。整整煮了一下午的粽子,傍晚时分,隔着院墙都能闻到它清润回甘的.味儿,这种味道无时不刻都在挑战着我的嗅觉和味蕾令人欲罢不能。于我而言那是充斥一生的味道记忆……
晚饭后,母亲去了灶堂里的柴火,留了一锅底的余火,任由灶堂内的余温将粽子焖一晚上,尽最大可能挥发出黍米粽的软糯劲道。垂涎三尺的我,只能望锅兴叹,躺在床上望着夜空数星星。初五的早晨,天微亮就起床,帮母亲捞粽子,入锅时碧玉的粽叶经过焖煮已变成了暗绿色,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粽香对嗅觉的入侵。热腾腾的粽子,被一层层剥去粽衣后,黄金般的米粒莹润饱满,黏糯扯丝,枣肉迫不及待的撑破枣皮,甘甜外露。咬一口下去,米香和着枣的甜味,极大的满足了味觉的享受,咀嚼间口齿回甘,劲道绵软。还可以多剥几个粽子放到碗里,拌了白糖进去,甜绵软糯老少皆宜。不过,我打小不喜吃甜,因此,更偏爱原味的粽子。如今,母亲去世十年了,回望十年岁月长廊,总在经意或不经意间,触动到内心思念的那根弦,继而触发我对母亲的无限哀思。
粽香飘溢的季节,小城一如既往吆喝叫卖声不断,只是我走在熙熙人群中再也寻不见母亲的身影,任凭灵魂抽离躯体,穿越回有母亲的日子,似乎看到她笑靥和蔼,手脚麻利,搓着花绳,给灶堂添柴加火,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满院皆是粽香味儿。我想世间再好的美味都不及母亲的味道。无限思念放逐天空,愿母亲在天国,端午安康!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10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领之际,孩子们活蹦乱跳的盼望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大人们也开始忙乎着准备包粽子的佐料。
小的时候,对于吃粽子只是一种奢望,一来那个时候没有充足的粮食;二来那时会包粽子的满村也没有几个。自我记事到十四五岁完全懂事,也没有吃过几次粽子。到了我十五岁以后,吃的粽子歪与好在,每年都在端午节吃一次粽子。
在过去吃粽子,没有一颗软大米;只有大软米。说了软大米和大软米也许好多人分不清,就连我自己以前在农村期间,因为见的软大米很少。现在我细细解释一下这两种米的区别:软大米就是用稻子碾的米,稻子又分为软硬两种,这个也许好多人都懂;而大软米则是用“糜子”碾的米,这糜子也像稻子一样,分为软硬两种。一般农人不种些软糜子,因为人们觉得种软糜子产量太低,种软糜子不划算。糜子碾下的米金黄金黄,吃起来香甜爽口,盛世美味;但是要是包粽子光用大软米包的粽子,总觉得没有软大米所包的粽子光滑爽口,再加上人们总觉得买来的白花花的软大米包的粽子一定很好吃。当然这是孩子们嘴里念叨的,大人们总是说“还是我们自种自产的软糜子碾的米黄阁搓搓(方言,表示特别黄的意思)的,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
要说农村人过去吃粽子,那才有趣。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包粽子的缘故,也是由于好多人舍不得买包粽子的粽叶,所以有的人想吃粽子,就在锅上放上锅屉,铺上笼布,然后撒一层金黄色的大软米,撒一层洗干净的枣;有的为了简单,就把大软米和枣放在一个小盆子里,用快火蒸熟,凉冷以后,美餐一顿;有的人买来了粽叶,但是不会包,又不好意思请人,所以他们就铺一层粽叶,然后一层大软米,一层枣的蒸熟,然后挖在一个小盆子里,晾冷美餐一顿。
在过去的时光里,由于人们吃的少的缘故吧!会包粽子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记事以来,只要是村里人包粽子,经常叫我的妈妈去包粽子;到了我十五六岁的一个端午节,妈妈在家里包粽子,我们姐妹几个早已在山上砍一些篓草(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叶子类似粽叶,窄而短小),回家以后,把植物的茎喂了羊,叶子留下,在妈妈包粽子的不远处放一些土和一些小石子,代表米和枣,妈妈的手动一下,我们姐妹们跟着妈妈动一下;三番五次的重复,终于我的第一个成功了,但是姐姐妹妹怎么也弄不成功,后来她俩索性放弃了,再也不学了。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包粽子,一次妈妈包过时间长,一时难以把握哪个巧道,我还指点妈妈。
自从我学会包粽子,也重复了妈妈跑遍全村包粽子。每到端午节来临,我可是忙人了,东家门里进,西家门里出的忙乎着。
记得在我十八岁的那一年,我去姐姐家里做客,走到姐姐家半道上,开始包粽子,从中午的十一点开始,一直包到下午五点;在三婶(姐姐的三妈)家安营扎寨,张家三升米,李家二升米,大家都是姐姐的婶婶和妯娌,从中午到下午一共包了一斗八升米的粽子,还不算枣,那么多的米的粽子,枣基本占粽子的百分之三的空隙吧!可想而知包了有多少个粽子啊!那么多的粽子,只有姐姐的一个嫂嫂给我打下手,别的人就在一边说笑话,开玩笑。那一次包粽子,让我刻苦铭心的记忆犹新。三婶是得了癌症晚期的.患者,她对吃粽子兴趣最大,但是她又不敢吃大软米粽子,而且不敢放入红枣;所以三婶给她自己泡了二升酒谷米(用谷子碾的米,也属于软性的。),当三婶看到我包好的一个个粽子,口里咽着口水,仿佛已经吃到自己嘴里。三婶吃了那一次粽子三个月以后去世了,我一想到三婶看我包粽子的眼神,以及她哪渴望的贪恋口水,心里真不是滋味。
不会包粽子当然是比我们大多的婶婶阿姨们,自从我结婚以后,村里同龄的媳妇们陆续进门,村里会包粽子的人也多了,但是每到五月端午来临之时,还是摆脱不了一些不会包粽子的邀请。
而今人们都吃的是软大米粽子,就是从农村拿来一些大软米,人们也会如获珍宝,舍不得多搅如,搅一小部分,偶尔在粽子中撒几粒金黄色的大软米,也是一种稀罕。
如今每当和邻居们坐在一起包粽子,总是免不了和邻居们讲讲过去的故事。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十几年前,邻村的一位二十几岁的妇女,由于常年舍不得包的吃粽子,那一年她早早准备好包粽子的佐料,二升大软米,一升左右大枣,二斤粽叶。把米泡好以后,请村里的一妇女包粽子,母子几个沉浸即将吃粽子的喜悦之中,孩子们活奔乱跳到处宣扬自己家在包粽子,母亲声称今日能美餐一顿粽子了。请来的包粽子妇女给她把粽子包好,并且放到锅里面,给她交代了如何煮粽子。包粽子的走了,这一妇女烧火煮粽子,她不懂火候,在上面压的东西过轻,快火煮了一个多小时以后,二升米的粽子成为一锅糨子,急的这妇女坐在地下大声啼哭。从此以后,这煮粽子也是一种教训,开始要慢火煮,并且在上面压上较重的石块或者水盆,这也是一种巧道吧!
我做粽子的基本渠道是。头一天把米掏一遍,然后倒水泡上,这泡米的过程一般是一天两夜,中途换水两次。包粽子一般是下午的两点左右,包好粽子正好到做下午饭时候。把粽子整整齐齐放入锅内,放的时候棱角压好,这样煮出的粽子不易变形,然后在上面压上一块菜石。生火一边煮粽子,一边做饭,饭做好了,粽子慢火蒙的差不多了,为了让粽子煮出好看,所以把慢火蒙一个多小时以后的大菜石拿出,放一小盆水,为的是比刚才轻一些,快火再煮几个小时以后,天气黑了,粽子煮差不多了,孩子们闻到香味,早已垂涎三尺了,叫着喊着妈妈,问能不能吃了,挖出一些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吃粽子,锅里面的还是不往出挖,因为粽子再蒙一夜,粽子既酥软,又爽口。我这人做别的做不好,煮粽子从来没有煮破过,也没有煮的把粽子之形状变形过。
自从住到县城以后,每年端午节包的粽子包的不少,自己一家人吃,捎回老家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也吃。年年如此,但是吃的人越来越少,让人不免有点心酸;开始是四位老人吃,后来公公去世,对于捎粽子总是一视同仁,不分爸爸妈妈两个人,婆婆一个人之多少,总是捎同样多,为此邻居经常提醒我“你爸爸妈妈两个人多捎一点,你婆婆一个人吃得少,少捎一些嘛。”我总是说“一样的老人,一样对待吧!”而今年的端午节,捎粽子只有爸爸一个人吃了,妈妈去弟弟家带孙子,婆婆去世了,就是想给吃,她们也吃不上了,不免有点心酸。
回忆中的包粽子很有趣;回忆中的往年吃粽子时,老家等待捎回的粽子香味飘溢两边,而今只有爸爸一个人吃到我亲手包的粽子,却快乐不起来了。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11
送走了六一,又送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转眼就迎来了端午,大街小巷都充盈着节日的气息,街边每隔两三步就有一个摆着各种彩绳的地摊,市场上超市里随处可见卖粽子的,也有开始卖艾蒿和拎艾蒿的。走在其间,记忆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了少年时期。
小时候粮食短缺,糯米难得一见,也没见到过粽子,更不能奢望吃粽子了,端午节过得自然不像样子。初中以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放宽,家里经济条件转好,粮食也可以从东北运输过来,所以各式粮食开始丰富起来。从那以后每逢端午,全家人提前两三天就开始动起手来准备,爸爸要骑上二十多分钟的自行车,到水师营赶大集采购最便宜的包粽子的苇叶,买回家,奶奶当天夜里就动手清洗。第二天,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动手包,包粽子可是有难度的,是个技术活儿。她们把小饭桌放在外地中央,桌子上放着一大盆糯米,一大盆苇叶,奶奶和妈妈拿着小板凳坐在两边,首先把几片苇叶拼好(便宜的苇叶就是特别窄的),卷成漏斗形,然后用勺子崴起糯米,倒进苇叶围成的漏斗里,倒满之后,把苇叶顺着包起来,直到把叶子卷没有了,也看不到米了,多少米要掌握刚刚好,要滴米不漏,最后缠上苇梗,我们家是不用苇梗的,用马莲,因为马莲房前屋后都有,不用花钱的,就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告成了。年景好的年头,粽子里会放进一个小小的红枣。我妈妈缠马莲总是绕两下,马马虎虎一系就行了。而我奶奶总是绕得均匀,一丝不苟,像宽齿的梳子,系的也紧。我奶奶是特别爱美的,特别讲究外形观感的。我奶奶包饺子好看,捏的褶细致齐整;缝抹布针脚大小一致,形状方正;做衣服更是即密实又美观……她做什么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我奶奶的完美遗传给了我,我这个不完美的人,为完美苦恼了好久好久。我们姊妹不会包,总是围在小饭桌旁,观看,有时帮着崴米添加。一大盆糯米两个小时完工,再放到大锅里用一个多小时煮熟唔好。苇叶的清香飘散开来,惹得我们直咂小嘴。
端午节这天,一大早爸爸就穿上水鞋出发到十里地远的南山上拔艾蒿,回来把艾蒿放在门角窗前,妈妈忙着把头天夜里和奶奶搓的`五彩线脚好,给我们戴在手腕上脚腕上,妈妈又煮好十多个鸡蛋,每人分两个,奶奶端上热乎乎的粽子,吃着香甜细滑的粽子,看着美丽的五彩线,这个早晨格外的美好。我们姊妹总是揣一个鸡蛋着急败坏地跑到学校去,学校里同学们不知道谁发明的互相顶鸡蛋,碎了为输,有的同学鸡蛋神奇的坚硬能坚持到最后,不用说就是这天最大的赢家,别提多得意。当然吃完的粽子叶,奶奶负责洗净晒干,留待明年再用,为了是省钱。
后来到师范以后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才知道屈原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学先宗,被他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摄魄。现在想来端午节是除春节元宵佳节之外的比较重要的节日,因为这个节日风俗多情意重,凝聚人们对屈原爱国情怀和高洁品格的敬仰,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人们的最高精神理想。以前,工作人没有假日,既不能包粽子,也没时间拔艾蒿,(当然我是不会包的)。这两年端午节规定放假,人们有充裕的时间为节日准备,这个节日得以更加重视。
时至今日,少年早就一去不再,飘得很远很远,我奶奶已经作古七年矣,再也吃不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了,而我妈妈已垂垂老矣,也不能够常包了,在街上或超市买的粽子总不及奶奶和妈妈亲手制做的好吃,我曾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呢?思来想去,噢,原来是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乡情。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12
布谷鸟清脆的鸣叫不绝于耳,乡野沟河便涌动着翠绿的苇浪,芦叶的清香随风飘来,身心即被那端午前夕的感觉包裹,思绪亦被牵扯得很远。
童年的记忆犹新,放学回家蹬一双胶底布鞋,钻进那没顶苇荡,不知是谁捷足先登将岸边肥硕的芦叶摘去,眼巴巴看着河心油油的叶片望而兴叹。花两个午后的时光,将端午裹粽的苇叶备足,扎成把用细绳串起悬挂屋外,照上几晌午太阳,屋里院外便弥漫着沁脾的粽香。
掐着指头算好容易捱到端午节那日,随母亲早早起床将晒干的芦叶水中蒸煮,香味扑鼻,不自觉间馋涎欲滴。那日上课感觉时间好长好长,好容易盼到放学的铃声响起,一溜烟跑回家,母亲正坐在屋前的天井内聚精会神地裹着粽子,面前一只硕大盛水桶内飘动着溢香的芦叶,旁边的竹篮已盛满形状大小不一的粽子。我惊羡母亲娴熟的手艺,指头间灵活协调一拔弄,一只造型别致的五角粽便艺术般形成。“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我们不知。母亲便娓娓道来,尽管现今想来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对端午的.来历讲得并不完整和地道,但她让我们记住了那个怀石投江,魂归楚地的屈原。多少年后,在读《屈原列传》“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时才真正被一个爱国忧民的国之栋梁的真实情感和气节所感动,自后端午的意义在我的体验中也较之于一般吃粽感观上的满足而深远得多。
芦叶飘飘,又到端午粽香时,我也得像当年母亲那样为我的孩子包上些许粽子,告诉他当年母亲所告知我的一切,兴许我的这点知识远不足以对读大学的儿子灌输,但我觉得在简单的复述中,却有一种思想与精神在悄然传承。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13
刚从外地回家放下行李,小荣也下班回家了,他把单位发放的一袋真空包装的粽子奉送给了我。我微微地一愣,也许,留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很快乐的。感动,也许是在不经意间的,而可以感动的情愫却是需要早早地根植在心底的。我是一个怀旧的人,也只是在这端午粽香的时刻想起儿时的快乐片段。
端午是我国的民俗节日,而端午包粽子又是民间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在我很小的时候,端午节这一天母亲总会早早地起床。用来包粽子的米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淘洗干净,并且换上新打的河江水浸泡半个晚上。母亲选糯米时一定会用竹筛将糯米过上好几遍,将碎米统统筛掉,只留下那些颗粒细长、饱满的,然后放进清水里浸泡。至于包粽子用的叶子,我们都叫做粽子叶。有些年我们还会使用往年用过后再晒干的粽叶,因为这样就不必每年都上街去买新粽叶,节省一点钞票,不过用新摘的叶子包出来的粽子会比较清香些。
到了初四晚上,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熟练的不熟练的,手拙手巧的,都一起动手包起粽子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但在我家里包粽子往往是由母亲和奶奶来做的,我们这些小孩子能够做的就是替个帮手在灶肚生个火,加点柴。粽子包好后,母亲就在一口大铁锅里倒上水,水的`多少以能浸住粽子为宜。然后生起微火,慢慢烧煮,往往要经过一个晚上的蒸煮,才能食用。母亲夜里总是要起来两三次,给锅灶里加柴禾。
我们小孩一觉醒来,锅内的粽子香味早已穿透锅盖充满整个厨房弥漫了整个屋子,我们三姐妹就围坐在桌子旁,眼睛死死地盯住冒着香味的粽子。当我们剥开一层又一层煮成黄绿色的粽叶,白色的糯米便露了出来。在母亲早已准备好的碗里蘸一点红糖,放进嘴里,轻轻地咬上一小口,顿时,牙缝里都充满了粽子的味道。于是我们会迫不及待地再补上一大口,慌得母亲赶紧拍着我的后背,边拍边说,“慢点儿吃,小心噎着。”
记得有一年我父亲曾给我们讲过粽子的故事,父亲告诉我们说有一个叫做屈原的诗人,他曾经是一位大臣,一位很有才能和思想的大臣。可是他怀才不遇却又遭人所害,最终被流放。当他得知自己的国都被敌人攻破、自己的祖国被敌人侵略,心痛而在五月初五这天跳入了汨罗江、以身殉国。老百姓怕鱼吃掉他的身体,所以将饭团包成粽子投入水中。后来,在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用包粽子吃粽子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岁月流逝,如今我已经很久没有吃母亲包的粽子,再也没有听过父亲讲起关于端午节及吃粽子的来历了!在经济发展、物资充裕的今天,在市场里、在超市里、在商店里的柜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如肉粽、豆粽、豆沙粽、小枣粽、蛋白黄粽等等,很多传统的东西不用自己动手制作就能取得,一切变得轻而易举。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从网上游览,也有好些不同的说法。除了纪念屈原之说之外,还有伍子胥之说;也有人认为五月初五是龙的节日,此为图腾祭祀之说;还有恶日之说。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故在这一天插菖蒲、艾草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端午节传统习俗已经在中华民族传承了2000多年了,而时至今日端午节也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法定的节假日。
现在有好多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或者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对于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却被认为是老习俗,缺少新意,所以逐渐冷落而日渐遗忘。采粽叶,过端午,吃粽子,已经是小时候发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亲切。正因为有了端午这个传统的节日,才让我们享受到了永恒的快乐和幸福……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 篇14
从小生长在北方城市,家又离回民坊近,端午节都从坊上买粽子,从来没有包过粽子。在分配到汉中工作后,粽子的印象就率先在我脑海中扎营。
汉中--人称小江南。那里盛产大米、糯米,糯米是包粽子的优质原料之一。我所在的单位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数上海、无锡人居多,我的师傅就是无锡人。那时候在汉中只要逢端午节,师傅就会叫我到她家过节,和她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师傅包粽子的手艺很好,粽子馅也很丰富,有火腿的、豆沙、红枣的。我开始笨手笨脚的不会包,学着师傅的样子,把叶子在手上折好,把米和馅放进去,包成无锡人称的小脚粽子和各式样子的粽子,在用各色线扎好。按着师傅教的程序我把我第一个包好的粽子用线扎好提起来得意的欣赏让师傅看,啊哈---散了---露馅了---呵呵呵,师傅安慰我,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练练就好了,然后手把手教我怎么包。终于在师傅耐心传授下,我包的第一个粽子宣告成功了。粽子包好后,师傅进行下道工序---煮粽子,在煮的过程中,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香甜香甜的,忍不住就想深呼吸一口。粽子出锅后,师傅让我先品尝,粽子没吃人先醉,太香了,肉馅的'香润不腻,豆沙红枣的蘸着蜂蜜香甜可口。我品尝着粽子思绪万千,这粽子里包的岂止只是馅,分明包的是师傅的真诚仁爱之心,包的是师徒情谊和姐妹真情。粽香情意浓,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就在这一层层粽叶和一根根丝线中包扎的更加牢固。
随着时光的变迁,我调回了西安,师傅全家随后也调回无锡,每逢端午,就会想起和师傅学包粽子的一幕,回忆起那些幸福的花絮。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我们那种珍贵的友情会使人想起来就黯然泪下。回忆着汉中那段纯洁的人间真情和那段无私的友情,我不由得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师傅,今又逢端午,我在远方祝你们全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并祝师傅您全家永远幸福快乐,并祝师傅全家---好人一生平安。
【端午粽的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的随笔11-08
端午粽香作文02-21
散文d随笔10-13
清明随笔散文11-05
粽香端午作文四篇06-02
粽香端午作文三篇05-13
精选粽香端午作文六篇05-25
最新散文随笔02-10
名家散文随笔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