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汗王的传说杂文随笔
关于老汗王的传说我见过也听过好几个版本,但大体相当,查阅史书和满清的正史读物均无记载。小时候常听三奶讲老汗王的故事,什么大青二青啦,什么大黄狗还有乌鸦啦。这些都是老百姓口头传说,满族故事汇编里倒是有这个故事的。中国历朝历代都有那些无厘头的故事用以欺骗老百姓,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制造與论,以达到“君权神授”,“真命天子”的目地。如陈胜吴广的”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红巾军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等。
老汗王(努尔哈赤)生于1559年,10岁时其母喜塔纳刺氏病故,其父又取后母纳刺氏为妻。这纳刺氏对努尔哈赤一点也不好,非打即骂,逼努尔哈赤上山挖参,采野果子等,什么活都让努尔哈赤干。15岁时被后母赶出了家门,努尔哈赤同弟弟来到了姥爷家里。姥爷叫王杲,这王杲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服明朝管制,后来被明朝辽东总兵李成粱杀害。因努尔哈赤年纪还小,人又聪明伶俐,被李成粱留做亲兵。以上这些史书是有记载的,绝不是杜撰。
话说那位30年不理朝政的明万历皇帝一心想长生不老。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身穿龙袍脚踏七星的人从北面进入皇宫来到万历床前说万历睡了他的床,醒来后万历有些纳闷便找大臣们圆梦。大臣们说这可是一个不祥之兆,有人要夺权啊!脚踏七星是脚底下有七个红痦子之人,北面进黄宫就是此人在北方。万历吃吓不小,忙叫辽东总兵李成粱速速查办,李成粱接到此令岂敢怠慢火速安排人查找。
李成粱有一小妾唤做梨花,见李成粱忙于公务多日才回家,便千娇百媚地侍候李成粱。在给李成粱洗脚时告知说你脚底有三个黑痦子,这李成粱很是得意,说我就是靠这三个痦子才当上了大官的。梨花说这算啥,我家小罕子(即努尔哈赤)脚下有七颗红色似北斗七星的痦子呢!李成粱一听蹦了起来,水盆子也踢翻了,吓了梨花一大跳。李成粱便把皇上交待的事说与了梨花。当时梨花没有做声,第二天变悄悄告诉了小罕子,让小罕子赶紧逃跑。努尔哈赤一听这话也是吓的不轻,赶紧收拾东西偷了李成粱的那匹日跑一千里的大青马,那匹日跑八百里的二青没在,带着大黄狗慌慌张张地向长白山方向跑去。
第二天李成粱发现努尔哈赤跑了,知道是梨花告的密,就把梨花赤身裸体的吊到院子的大柳树上活活打死了。后来满族人还有一个民俗就是每年的黄米成熟时,就在门前插上柳条枝祭祀佛头妈妈梨花。因梨花是赤身裸体死的所以要夕祭,还要背光。我还记得老辈人常说:“前不栽杨,后不栽柳”。满族人家的门前是要栽柳树的,杨树只能栽在房后。打死梨花后李成粱就派兵去追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骑着大青马跑到东边东边有追兵,跑到西边西边有追兵。努尔哈赤看到满山遍野都是追兵,就藏到一片大草甸子里了。这时的大青马也累死了,努尔哈赤也是跑的太累了,大青马倒了努尔哈赤也跟着晕了过去。追兵一看这大草甸子无边无际,没办法去找就放火烧,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四起。这时一直跟随努尔哈赤的大黄狗,赶紧拽主人的衣袖,可主人还是昏睡不醒。大黄狗急中生智跑到附近的大水泡子沾了一身水就往主人身上和四周的草上淋,一次、二次……,大黄狗就累死了。这时努尔哈赤醒了,一看身边的大黄狗和自己身上全是湿的再看看身边湿漉漉的草丛,还有四周都是烧焦的杂草,知道是大黄狗救了自己。努尔哈赤热泪横流刚要掩埋大黄狗,又听到追兵的喊杀声,努尔哈赤起身就想跑。这时天空中飞来一大群乌鸦都落到了努尔哈赤的身上,努尔哈赤就势趴下了。又有一大群乌鸦飞来把努尔哈赤盖了个严严实实,乌鸦还装作啄食状。远处的追兵一看一群乌鸦在啄食,都以为努尔哈赤死了,回去报告李成粱说大火烧死了努尔哈赤,连骨头都叫乌鸦吃没了。
努尔哈赤躲过这一劫难后隐姓埋名,苦连武功,广交朋友。直到25岁因舅舅造反,连其父、祖一起被李成粱杀害。努尔哈赤便以十三副遗甲,七大恨起兵,最后夺取了大明江山。
因为大黄狗和乌鸦救了努尔哈赤的命,所以满族人一直不吃狗肉。我的父辈以上是绝不吃狗肉的,到了我们这一辈就往掉了祖先的习俗和教诲什么顾忌也没了。以前我们满族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索罗杆子(就是木杆子),上面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些五谷,是给飞过乌鸦吃的。前些年我到新宾满族自治县的响水河子还能看到有的人家院子里还有索罗杆子呢。我看过一些有关满族的书籍,都没有黄狗和乌鸦救主一说。如郑天庭的《探微集》,蔡东潘的《清史演义》,沈阳满联编撰的《满族家谱》。满学专家闫崇年,还有纪连海讲的,写的我也看了一些。其实满族人不吃狗肉是因为满族先祖的生活是以农耕渔猎为主,狗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满族人是出于对狗的感激形成了不吃狗肉的习俗。后人就和民间传说搭上界了,就演化成了黄狗救主。
【老汗王的传说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杂文随笔老校长的歌10-07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杂文随笔11-13
对联杂文随笔10-09
Brovo杂文随笔10-12
浮沉杂文随笔10-12
随笔吧杂文10-12
决定杂文随笔10-12
不夜城的杂文随笔10-12
背书杂文随笔10-12
苟且杂文随笔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