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时间:2024-06-07 15:30:33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土木工程论文15篇[热门]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土木工程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土木工程论文15篇[热门]

土木工程论文1

  土木工程中得钢结构技术分析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得不断提高,建筑业得发展越来越好,随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快速崛起。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结构慢慢得变成一种常用得建筑结构,在土木工程业中被广泛得普及和应用,更是我国建筑业中起着重要得主导作用,有着可持续发展得趋势。笔者将介绍钢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施工特点优势,深入阐述和解析钢结构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得技术要点,为各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提供意见。

  关键词:土木工程;钢结构;优势;技术要点

  引言

  现如今,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应用较为普及和广泛,为有效得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必须对结构变得更加合理,特别是现代高层建筑,往高层和面积多发展,传统得木结构和水泥不能达到现代施工得标准要求。所以,需要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来满足现代化建设要求[1]。钢得承受强度高并且经济实惠,加上水泥得结合,建筑结构会更加牢固,所以钢结构技术被广泛得普及到建筑工程中,但因为我国引进钢结构技术较晚,技术并不是很成熟,施工人员往往在建设得问题会很多,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解和掌握钢结构技术,这样才可以保证钢结构施工质量得以提高。

  1土木工程施工中得钢结构特点

  钢结构技术以其优良得性能,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得应用。

  (1)该钢材具有良好得压缩性能和较高得强度,良好得耐钢结构应力,在钢结构施工现场得材料,充分利用材料得韧性和抗压强度,结构具有固体状态更稳定,更适应现代建筑得需要,在一些高级得土木工程施工要求高得压缩性能,适用范围广;

  (2)钢结构得安全性十分得好,在以往得建设工程中,结构主要采用混凝土结构,但混凝土易开裂这一问题是非常容易出现得问题,当裂缝或沉降问题严重,这将导致建筑钢结构得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钢结构大大降低建筑产生裂缝得问题,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得安全;

  (3)钢结构较为实惠,传统得混凝土结构需要大量得原材料,还需要花更多得钱在钢结构得建设和维护,钢结构原材料较为便宜,施工工艺方便,节约很多得资金,总比传统得混凝土结构更经济,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正是由于钢结构得这些优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更应普及钢结构技术得应用,将钢结构得有点充分得体现在现代建筑中。

  2土木工程中得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钢结构材料得选择和连接

  钢结构施工首要工作就是将选择好得刚才进行连接。钢结构大厦得材料主要分为板材、型材、金属制品、管材这四种材料组成,不同构造位置所使用得类型和材料类型得选择根据设计图纸;此外,不同类型得钢结构制造也是不相同得,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大多数得选择是碳钢低塑性材料,但具有良好得硬度和强度,可以达到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强度得标准;掌握和熟悉钢铁材料得结构特点,一般最常见得柱截面为工字形和“十”和箱子得形状,此外还较为常见得“H”型,如复合材料截面形状也很常见。在钢材料得选择中,应考虑钢得类型、材料和形状,选择符合土木工程得钢结构材料,以满足不同结构构件得需要。选择材料后,可在交货前和焊接过程中进行焊接试验,并进行结构承载试验,检验钢结构材料得质量,保证结构得质量。

  2.2吊装与螺栓技术

  钢材准备完毕后,将进行钢结构得施工。第一步,有必要把钢材输送到相应得零件上。我国许多民用建筑都是高层建筑,在钢结构施工中必须采用吊装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分为钢梁吊装和钢柱吊装这两种吊装方式。在吊装过程中,我们之前必须再三确定吊装方案得安全性和可行性,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以防万一,并安排运输按照制定得线路和方案进行;钢柱吊装得吊装方式虽然和一般得吊装方案一样能得,但在吊装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钢柱螺栓得保护,杜绝在吊装过程中出现碰撞和松动掉落得现象出现。另一个重要得技术是将嵌入式技术。地脚螺栓得位置是根据钢结构得定位、嵌入式地脚螺栓应特别注意减少误差和实际施工设计图纸,在正常情况下,预埋螺栓标高误差不超过5mm,位移误差不超过2mm螺栓;保持相同得方向和确保正确安装;固定螺栓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三步骤拧紧,以确保螺栓固定,保证其吊装得安全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3钢结构焊接技术

  在确定钢结构施工和相应部位得钢材后,不同部位得交货、安装后,钢结构施工中最主要得是焊接工作,焊接工作得结束代表钢结构施工得完成[1]。钢结构得焊接技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焊接过程中正式焊接,焊接人员不能移动,焊接所需得材料和工具,在焊接工作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安全保护措施也必须如此;②焊接人员必须证明。用最好得技术,丰富得经验,能处理焊接工作,可以熟练灵活得处理外部因素引起得不良影响;③焊接过程中应仔细检查每个焊接作业,主要检查焊缝,保证其干净,将一些多余得焊料清除,避免对下一个阶段得影响,焊接完成后,检查当前得形式是符合预期得要求,检查是否存在焊接变形,焊接工作得逐步完成。

  3结语

  目前,土木工程建筑中钢结构是较为常见得结构形式,与传统得混凝土结构相比较,钢结构具有良好得耐压性、高安全性和成本造价低等特点,所以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得应用和越来越多得普及。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必须注意把握得钢结构得技术要点,在钢得选择和把握施工质量和吊装螺栓埋设、焊接等这些比较重要得施工步骤,必须要严格把控钢结构得施工安全,从而提高土木工程得施工质量,保证土木工程质量得安全性和稳定性,推动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钧.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应用及发展得若干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xx(7):00109.

  [2]班健.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应用及发展得若干探索[J].门窗,20xx(1):234.

土木工程论文2

  摘 要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公认的建筑施工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大大降低了房屋结构的耐久性;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其刚度;引起钢筋腐蚀。该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原因较为复杂,所

  以显得防治尤为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针对该缺点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现浇楼板;裂缝;原因;防止措施;处理措施

  前言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等。因而防止楼板开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对凝土工程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一、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形式

  1.斜向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成45°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

  2.纵横向裂缝: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如某教学楼,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面积出现宽度0.1-0.3mm不等的纵横向裂缝。

  3.表面龟裂: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如某在建工程,因板面面积大,在晚上浇混凝土,第二天早上派人浇水,但前面浇,后面就干掉,到中午时板面出现龟裂缝,用肉眼可辩识。

  4.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45°裂缝,板上皮居多。

  5.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6.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7.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2.1设计方面:

  1.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2.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3.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 的温度变化每30.48m 收缩或延长19mm 左右。国内有人认为40m 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

  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5.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2 商品混凝土原因:

  1.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

  2.水灰比大(塌落度太大),水泥用量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3.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4.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5.混凝土供应间歇时间长。

  6.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批验收合格后分类存放,不得混放和混入杂物,选用时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及施工条件,结合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

  确定其掺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加入水泥用量的2.5%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减少水化热,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自收缩。

  2.3施工原因:

  1.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2.冬时期间受冻。

  3.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4.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5.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6.楼板内暗埋管线不在板正中,保护层减小。

  7.混凝土振捣不当、不均匀。

  8.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水分蒸发;浇筑

  9.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留置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并设专人检测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在其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得在其上 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0.温度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

  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三、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3.1设计方面:

  1.楼板最小配筋率 μ≥0.3%,且应采用细直径螺纹钢筋,提高楼板的强度和刚度;在使用小直径钢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配筋率,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

  2.角部负筋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四面均配置负筋。

  3.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

  3.2 搅拌站方面:

  1.保证按设计的坍落度生产,到现场发现离析现象要进行二次搅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用高性能混凝土,严格控制水灰比。

  2.保证水泥、砂石质量,保证配合比科学合理。

  3.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缩剂及无纺纤维等辅助抗裂元素,尽可能减少收缩裂缝。

  3.3 施工方面:

  1.现浇楼板尝试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可取14m 左右或住宅楼一个单元的纵向长度,设在楼板支座处,缝宽10mm,中间加软体材料,混凝土断而筋不断。

  2.钢筋绑扎时保证间距均匀,保证负筋位置不变,浇筑混凝土时设置马道,不踩负筋。

  3.根据预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确定混凝土浇捣时间,

  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捣找平工作。

  4.采用平板振捣器,两次抹压交活,第二次抹压在终凝前进行。

  5.在预埋塑料电线管的下加钢筋网片,可采用钢筋网或冷轧带肋钢筋网片Ф4@100mm,宽度600mm,塑料管不得交叉放置,应使用接线盒,预埋管尽量顺着受力钢筋的方向布置。

  6.采用覆盖加浇水的方法养护,覆盖并浇水是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目前我们大多只浇水,不覆盖,浇的水干后不能保证及时补充,养护期内不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连续湿润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养护效果。

  7.混凝土达不到1.2mpa 不得上人,不过早拆模,或采用早拆体系,拆模后保持竖向支撑。

  8.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至于相差太大。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

  四、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方法

  1.裂缝宽度小于0.3mm的可采用6202胶泥等封闭。

  2.裂缝宽度大于0.3mm 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做法如下:

  (1) 凿缝:沿裂缝进行剔凿,根据开裂情况凿出宽、深各15~20mm 的v型槽。

  (2) 埋设灌浆管:沿裂缝方向每隔50cm钻孔一处,埋设灌浆嘴,用胶固定住,

  (3) 封闭裂缝:用结构胶骑缝反复刮实,同时封闭周围裂缝及分支裂缝。

  3.吹气试压:补封漏气部位。 4.灌浆:A普通水泥灌浆大体积水坝、厚混凝土墙、或者水工结构的岩石基础上的裂缝,有时通过注入硅酸盐水泥砂浆来密闭。

  B聚合物灌注基于氨基甲酸乙酯或者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灌浆料,和水反应后形成固态沉淀物或泡沫材料,起到封闭裂缝的作用。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5.拆嘴,封闭灌浆嘴。

  6.柔性密封法: 通常将活动裂缝转变为运动节缝是比较适宜的办法。沿裂缝边缘开一凹槽并填入适当的柔性材料。节缝底部使用隔离层。

  7.粘贴法:当运动不止作用于一个平面时,或者过度的运动已超过一个普通尺寸的凹槽所允许的范围时,或者不可以切割出槽时可使用这个方法。用柔性的密封带盖住裂缝,仅将带的边缘部分粘住。

  8.附加钢筋法: A普通钢筋首先将裂缝密闭,然后贯穿裂缝平面大约90°的方向钻孔,将环氧树脂注入孔内,再将钢筋插入孔中使之粘合成整体。

  B外部施加预应力通过后张法施加应力,来加强结构件的主要部分或者封闭裂缝。

  9.涂层及其它表面处理法:修复开裂的混凝土结构可以使用范围很广的表面浸渍密封剂和涂料。如果混凝土开裂已经稳定,则可通过涂料获得成功地修补。但不适合低温区域操作。

  结束语

  楼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 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蒋正武,龙广成,孙振平,《混凝土修补—原理·技术与材料》

  (2)李立权.《混凝土工手册》

  (3)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4)郭仕万,肖欣,赵和平.《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

土木工程论文3

  一、前言

  在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提倡“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大多数职教研究者和专业教师以该模式为背景提出了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教学观点。本文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从课程整合的思路中,深入探讨了诸如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础课程整合的设想、方法、基本流程。

  二、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背景

  高职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于实作性比较强的基础课,如制图、建筑材料;另一类则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理论课程与实践类课程比较,有理论性强,公式理解和运用有一定难度,与实践结合点少,结合难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对专业理论课的改革则显得力不从心,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1.沿袭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学观念看,人才培养通常以夯实基础、掌握专业技能为目标,这体现在某些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时占总课时份额达到60%以上。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理论课程占去大部分时间,到了后期技能课程学习却因为学时不够,而掌握不足。如此一来,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观念下,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来的学习目的是以理论学习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职业需要为出发点。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欠佳。目前从基础课程实施看,绝大部分课程仍然以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为主。这些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之于教师,学时安排过长、教学内容繁冗;之于学生,内容难于理解、学习兴趣低。缺乏兴趣培养和脱离实践的教学,既不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良好的基础,更不能使学生毕业之后尽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3.知识点散而多,缺乏科学整合。譬如力学与结构设计原理,按照某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工程力学需掌握140多个知识点,结构力学100多个知识点;而结构设计原理多则200多个知识点。两门课程存在逻辑延续关系,分开传授,那么所花费的课时则较多。而且由于时间错位的原因,导致学生在学设计时已将力学忘记七八分。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得不花时间去“回忆”之前学的知识。虽然在教学中也存在将部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的情况,但只局限于某节课或者某个教学单元范围内进行,且整合内容仅由若干知识点的机械叠加,缺乏知识点的逻辑衔接,缺乏科学整合,内容仍然繁冗,重点不突出,特色不突出。

  三、课程整合教学的设想

  什么是课程整合?美国1990年《帕金森法》给出的定义是:设计一种课程,使得相关的概念、理论、内容、过程集中在一起,并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习。笔者认为课程整合就是设置若干知识模块,按照逻辑关系,整合两门及两门以上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在小范围内形成模块体系的教学方式。

  1.整合目标。整合不等于摒弃“夯实理论”的观念,也不等于完全保留式的“改装”,它必须充分地贴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既要保留部分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实践操作运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整合:(1)教学标准整合:对两门课程标准进行整合,建立一个新标准,满足后续课程的能力要求。(2) 教学内容整合:不仅要注意力学与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的合理衔接,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3)考核评价方式的改进:根据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内容,设置适应整合课程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综合评价。

  2.整合方法。结合力学与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采用任务驱动整合法进行整合。以某一类型结构设计任务为驱动,探索两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点,按照课程设计完成的需要,将这些知识按照自身的独立性划分模块,通过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过程来学习,做到“教、学、做合一”。达到任务典型、内容精简、课程结构性好的整合效果。

  四、课程整合的基本流程

  现以力学与结构设计原理两门课程的整合为例,阐述课程整合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1.确定课程定位,建立新标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中提出了“建 立突 出职 业能 力培养 的 课程标准”的建议,新课程标准建立必然与技能培养紧密联系,与职业标准融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达到岗位技能的要求。课程新标准应体现内容标准、考核标准、教学指导三个方面的内涵。从课程定位、学习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考核设计、学习资源等几个方面来建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由专业教师组成调研小组,调研行业企业对本专业的技能要求,人才要求。然后,由院系领导、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包含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等组成研讨小组,分析调研成果,研讨制定基础课程的定位、目标及教学内容。接着,由专业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在已确定基础课程定位、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完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考核设计等内容。最后,汇总资料,初步定制课程标准。由各方专家组成的小组通过审核论证之后,新课程标准才能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程标准实施中,会根据反馈建议及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修订。

  2.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如何整合教学内容呢?通过寻找课程之间的衔接点,理清各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以课程任务的形式将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内容囊括起来,完成整合。当然以多个知识点来确定一个课程任务不太现实,那么反过来先确定课程任务,再确定知识点的范围,这种做法要简单得多,而这实际是整合的逆向思维,但最终却达到了整合的目的。譬如力学是结构设计原理的先行课程,很多知识点都可以为各种构件结构设计服务。既然如此,便以结构设计原理的设计任务为载体,然后将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再将子任务划分成若干模块,然后再进一步将知识模块层层分解、梳理,直到最小单元的知识点上。这些知识点有着力学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交叉,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为完成课程任务提供理论依据。

  具体以结构设计原理中“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配筋设计”这一项课程任务为例,阐述课程内容整合的过程:首先确定课程任务,然后根据任务需要划分知识,最后形成结构层次图,最顶层即是任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配筋设计”,向下分解成“准备工作”、“构造设计”、“抗弯设计”、“抗剪设计”、“变形验算”等子任务;子任务细分成若干知识模块,如“抗弯设计”下分解成“受力过程”、“破坏形式”、“承载力计算”等知识模块;知识模块再层层分解,直到最小单元知识点。这样便形成一个以任务为中心的知识框架。在知识结构组成中,既有力学内容,也包含结构设计原理内容,所有内容都是服务于如何完成配筋设计这项任务,那么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学生就会真正地学以致用。

  3.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以知识考核为主,它最大的缺点,一是教师很难避免出题范围跑偏的情况;二是学生可能会因为应试,而忽略动手能力的锻炼,只看书不操作;三是不能多角度综合地评价教学效果、学习效果。

  通过课程整合后,对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情况,可以采取多角度综合评价法:(1)从力学、设计原理等知识考核角度去评价;(2)从设计成果角度评价;(3)从通过现场习作,从学生的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去评价等。

  五、结语

  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的一部分内容,在职业教育改革大前提下势在必行,但在整合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如: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设计任务考虑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舍取等,都可能影响整合效果。而教师作为课程整合教学中的主导,在整合过程中应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从实用够用角度出发,围绕职业要求设计课程任务,科学考核评价教与学的效果,使整合成果真正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xx,(1).

  [2]李春超,赵慧君,高艳贺.基于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课程整合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1).

  [3]庞汉平,李明彦.课程整合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搭建平台[J].中国电化教育,20xx,(04):113.

  [4]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xx,(04):33,37.

  [5]徐国庆.高职 项目课程 的理论基 础与设计 [J].江苏高教 ,20xx,(06):137.

  [6] 刘兼. 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及特点 [J]. 四川教育,20xx,(04):11.

  [7]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技能开发,20xx,(11):56.

土木工程论文4

  一、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土木工程是个涵盖范围极广的一级学科,下面设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供热及空调工程等六个二级学科。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等,其中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和土力学配有实验课。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表1是我们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工程方向的部分培养计划,可以看到,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中,力学课程占19学分,是总学分的46%,可见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地位。

  学习力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工程计算,对象包括:住宅、厂房、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若缺少对这些力学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求解方法的深入理解,就很难真正掌握后续的专业课程,如:钢筋混凝土原理和设计、钢结构原理和设计等,也就无法开展有关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乃至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因此,力学知识的掌握与否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力学课程中学习评价的现状

  土木工程中的力学课程与工程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实用性强,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上承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下启钢筋混凝土等专业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培养合格的工程类人才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力学类课程又有自身的特点,往往前后章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面知识如果掌握得不好,后面的学习就会变得很困难。以我们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前面很长一段时间内力学课程的学习评价采用传统的笔试一锤定音,强调量化成绩。平时上课点名和作业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70%,但这30%的平时成绩其实形同虚设,抄作业现象时有发现。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动态发展变化,使学生无法及时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也使教育者无法知晓关键问题之所在,从而无法适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提高。结果往往是学生等到期末时为了应付考试,仓促应对,有的勉强过关,有的学生考试不及格,需要来年重修,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严重的是,这一阶段力学知识的缺乏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三、发展性学习评价

  在力学类课程的实施策略鉴于上述现象,我们改变力学课程中的.学习评价方式,采用发展性学习评价,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评价方法,它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使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得益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教学大纲中,我们把平时成绩的比例从原来的30%提高到50%,目的是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以下的学习评价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参与程度的评价

  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的宗旨。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活泼、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开展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细致地分析讲解。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离不开教与学,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应有客观的评价,评价标准中可以采用程度或层次的描述方法,通过量化与评价结果挂钩。如:对于听课、实验的表现可以给出以下几个评价层次:表现主动积极,注意力集中,积极互动的同学可评定为A;注意力较集中,表现较积极的同学,评定为B;表现一般,偶尔还要开小差的同学,评定为C;不专心听课或参与程度较低的同学,评定为D。这样就把学生的听课状态分成了四个层次,通过对这些层次进行赋值使其量化,并规定该评价内容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就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了较为细致的评价,使其成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二)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投入的评价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学科不断涌现,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增多,在总学时数相对稳定的情形下势必要压缩力学课程的学时,这样有一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课外完成,或者说学生在课外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巩固、强化和拓展课堂所学的内容,包括阅读资料、完成作业。以前总是把学生的书面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但抄袭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把作业作为其课外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采取课堂讨论或小测验的形式对课外学习内容进行检查,就是以实际掌握的知识作为衡量标准,而不是简单地以书面作业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课堂讨论和小测验一方面起到了学习评价的作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讲解,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必要的总结,把正确的方法和原理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获得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也便于反思,对学习行为及时进行调整。

  (三)保证期末考试命题的质量

  期末考试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师应保证考试的命题质量,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试题中要反映大纲重点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计算方法。严格按课程评价标准命题,保证符合大多数学生水平的要求,同时,命题时要注意试题所涵盖的知识面,注重考核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试题的分量(包括难度和计算工作量)应该适中,应使中等程度的学生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能有一定的复查计算结果的时间,试题的措词应力求清晰准确,以免学生对题意产生误解。最后,为了掌握试题的分寸,任课教师在拟好试题之后,应认真地预做一遍,对试题的难易程度、容量大小进行把控。总之,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既重视基本理论,又自觉地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使终结性评价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语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发展性学习评价的优势已有所显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秩序明显改观,当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改进和提高。通过开展发展性学习评价,我们认识到当学生从评价的消极应付者变为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时,学习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评价系统更加注重对学生阶段性成绩的评判和肯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科学探索的精神,也使教师能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发展性学习评价能够比较好地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以及改进等功能,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值得尝试的评价方法。

土木工程论文5

  一、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1.师资配备不足

  师资问题一直是独立学院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独立学院的人事制度与公办高校不同,教师实行聘任制,这导致了独立学院进人难、留人难的尴尬境地,教师数量一直没有显著的改善。独立学院的师生比例失调,很多独立学院越过了师生比1:18这个红线,明显高于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和人们对本专业的热捧,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增长达不到同步,导致了一名指导教师带很多毕业生的现象,指导时间上不能满足。并且,独立学院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很多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和对相关规范的熟悉,指导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疏漏。

  2.类型单一,脱离实际

  琴岛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多由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假想而来。虽然各指导教师给出的题目不同,但仅仅是设计时的建筑方案存在差别,在结构计算时基本上都采用选取一榀框架进行手算的模式,形式比较单一。同时由于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有限,加之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的限制,毕业设计题目与工程实际存在明显的差距,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缺乏工程意识训练,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3.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强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处在找工作的阶段,这使得他们对毕业设计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够充足。同时,学生对毕业设计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在懵懵懂懂中就开始了毕业设计工作,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问一步做一步,带有较大的盲从性。再者,一些学生对设计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等问题缺乏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对毕业设计马虎应付,及格万岁的思想在这一教学环节尤为突出。

  4.基础不牢,概念模糊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基础比较薄弱,在课程学习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不牢,概念混淆,加之现在学生考前突击的做法,使得毕业设计前期需要花费较多的力气进行基本理论的熟悉,影响设计进度。再有,学生的制图功底普遍比较薄弱,所设计的施工图存在较多不符合标准与疏漏,内容表达不全面,影响最终质量。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自主将课程联系起来,对课程认识不深,导致他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缺乏整体思维,对学过的内容无法进行联系与拼接,需要老师的指点才能达到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对接。

  5.资源不足

  独立学院因为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图书积淀相对不足。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书、规范,而图书馆的专业存书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借阅的需要。同时,由于学院的计算机配置有限和经费有限,学生在电算部分往往借助于盗版软件,这使得最终的结果与正版软件计算结果之间存在差异,容易误导学生。

  二、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迫切性

  毕业设计作为学生毕业前的实践预演,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目前的独立学院而言,其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已经到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地步。具体表现在:

  1.毕业设计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

  由于独立学院师资的特殊性,其毕业设计题目几年都没有实质的变化,并且题目多为虚拟,缺少实际工程的背景支持,能够设计的实际问题基本没有,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一直没有扩展。同时,琴岛学院的毕业设计一直遵循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这样一条主线来进行,求大求多求全,而实际进行过程中由于时间所限,绝大多数学生在施工组织设计这一部分都没有认真对待,导致这一部分流于形式化。这样,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就很难达到大纲的要求,同时还影响了其他环节的质量。

  2.抄袭现象严重

  毕业设计大多是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与学生就业的时间重合。现阶段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尤其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社会及单位的认可程度尚不高,就业压力尤其大,这就导致了部分毕业生分身乏术,把本该用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用来找工作,对毕业设计敷衍应对。同时,陈旧的毕业设计题目与类型也给了学生可乘之机,部分学生从网上下载或从往届学生那里拷来就交给老师,有学术剽窃之嫌。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单纯为了毕业而设计。如果不改革,势必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毕业生的质量,影响专业及学校声誉,严重的可能会影响专业生存。

  三、适合琴岛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上述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论述,笔者在这里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的毕业设计有所借鉴,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1.充分做好师资配备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大部分毕业生将会直接进入到生产一线,从事设计、施工、管理、造价等工作。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动手实践能力的强弱跟教师有着直接关系。做好师资配备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其一为指导教师的配备,其二为指导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1)指导教师配备。琴岛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历届的毕业设计工作中,指导教师绝大多数由土木工程系结构教研室的教师担任,极少数有外聘的情况。每位指导教师分配的学生人数较多,达不到良好的指导效果。针对生师比严重超负的现象,建议独立学院在指导教师选用时,可以充分发挥体制灵活的特点,从母体学校或者企业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工程师来担任外聘教师,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能够给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带来更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2)指导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名师出高徒,要让学生有较高水平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工地。独立学院的自有教师多为研究生毕业后选聘而来,这些教师很多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际工程的`锻炼。而毕业设计环节恰恰是实践性、综合性最强的环节,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成为了独立学院师资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像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准备考试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更能学到很多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2)促进青年教师的顶岗锻炼,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分批次有计划地派青年教师到校外企业中参加工程实践,接触实际工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引进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4)督促青年教师积极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注意现行规范规程的更新与修订。通过充分的师资准备,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才能够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才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有更出色的能力表现,也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优化课程体系,做好知识贮备

  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依照母体学校设置的,理论必修课安排较多,实践课所占的比例偏少,而实践课中相当一部分跟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差较远。虽然在培养方案中有很多课程设计、实习、实验等诸多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数是点状记忆,而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对土木工程较为完整的概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在课程讲授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结构观念,培养他们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在课程设计安排上,建议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将各门课程设计的时间尽量相对连续,课程设计任务书尽量兼顾毕业设计,使学生通过相对连续的课程设计形成连贯的课程体系,而不是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科学选题,类型多样

  题目是毕业设计的关键,是完成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毕业设计的选题既要满足教学的要求,也要贴近实际,同时也要考虑到题目的多样性。要做到科学选题,类型多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贴合培养目标,反映专业特点。毕业设计的题目应紧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切实能起到综合性训练的作用。

  (2)难度相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恰当的题目,既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不至于使学生太过紧张或松懈。

  (3)贴近工程实际。毕业设计题目应面向工程、将社会需求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使学生提前接触实际工程,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4)设计题目多样化。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广泛,在进行题目设计的时候应避免单一的结构设计,而应该不拘一格,向多元化的道路发展,在结构形式上创新,在结构体系上创新,在设计内容上创新。

  4.加强过程监控,合理评定成绩

  毕业设计的过程一般包括准备、正式设计、答辩三个环节。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就应该从每个环节入手,加强过程监控。

  (1)毕业设计准备环节。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一般都会有毕业实习,其目的是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实习的过程,是学生感性直观的认识的过程,学生能从识图开始,逐步接触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对毕业设计和未来的工作有个亲身感受,第一次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工程实际的飞跃。在该环节,教师应注意定期与学生联系,督促学生积极收集各种资料,为回校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正式设计阶段。在正式设计阶段,要求每个学生从全局出发,制定设计进度,作为后面设计过程中教师检查的依据。指导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问题的堆积。院系要成立毕业设计监控小组,不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度、教师的指导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提出整改意见,并把这些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尤其是有些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同学,学校应该与单位签订管理协议,加强对学生设计进度的监督,并做好记录,以备查验。

  (3)答辩环节。答辩主要是考查设计成果是否是个人成果,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专业素养,考查学生能否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在答辩过程中,教师应严肃认真,提问问题难度适中,学生回答完毕后应给予点评,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土木工程论文6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走向结尾,本人的学位毕业论文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再次,我要感谢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李xx老师,三年过来,李老师让我对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都有了新的认识,从论文的选题到课题组的成立,直至最后论文的落稿,他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使我日后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其次,我要感谢西南交大11级建筑学院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他们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同时给予我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也使我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从而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论文当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对我研究生期间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完成学业的重要基石。

土木工程论文7

  摘 要:

  现代社会逐渐在被工程技术改造着,工程活动关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工程在给人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这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似乎都存在由于工程活动而造成的悲剧,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工程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和伦理道德意识关乎着工程本身的质量,更关乎着工程使用者生命安危和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

  工程师;伦理;责任

  一、引言

  现阶段,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几乎我们视野所及的一切都已经被工程技术改造过,或正在改造着。科学越前进,技术越进步,一方面从理论上为未来科技化的生活提供支持,使之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通过工程技术是这种可能得以实现,不再是一种可能,并最终促进促进社会的“工程化”。在工程活动过程中,由于科学的不确定性、技术应用的不稳定性和工程人员伦理意识薄弱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整个工程活动过程都处于风险之中。工程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风险问题,许多都是工程师伦理问题,所以单纯靠科学与技术手段是无法从根本上预防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与提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中的风险问题,对工程风险进行工程师伦理维度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工程师伦理概述

  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而由于伦理本身包含很多方面,所以工程伦理研究的范围也相应的包括较为广泛的含义。伦理学家Floman认为工程伦理是工程师的个人信念、个人道德良心,但由于道德良心并没有一个客观公认的衡量标准,所以工程伦理问题的解决要不能只靠伦理道德的约束,更多的应该靠法律制度的制约;肖平认为,工程伦理的是在探讨在职业活动中,工程师对雇主、对公众、对环境、对社会、对未来所负有的责任,当各种利益互相冲突时,工程师应该如何选择。

  三、工程师面临的伦理关系

  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还是在工程评估、工程检测阶段,有扮演者主导性的角色。但在每一阶段工程师扮演者不一样的角色,所面临的公正伦理道德是不一样的。

  (1)工程师对雇主的关系: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制度下,工程师大多数是是受雇于公司、企业,这也就决定了他们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忠诚于雇主”顺理成章的称为工程师的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准则。如果由于雇主的决策、设计方案存在问题,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为追求经济利益、提高工程效率而托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管理者收取商业贿赂等原因将会造成工程事故,从而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成危害时,工程师就会需要权衡这之间利益而陷入道德困境:是选择“忠实于雇主”,对社会、公众保密,还是选择冒着被解雇的风险投诉、举报雇主的错误行为,保护工程及社会、自然及其他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害。处理好工程师处理好与雇主的关系,是工程师道德要求的主要内容。所以工程师一定是要忠诚于雇主,为雇主真诚服务,同雇主互信互利。

  (2)工程师对社会的关系:近现代社会依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这些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各种工程活动也就相应的产生,但是科学技术具有可错行,并且工程活动也是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工程师们很难完全预测出工程的最终用途,所以总是会产生出乎意料的后果,比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伦多的烟雾等,这些都对公众、环境产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以此来看,工程师应当将公众的人身安全、健康,环境生态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为人类造福”。然而,公众对于工程师个人并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当工程师面临是选择对社会负责还是选择规避责任,也会陷入伦理选择困境。

  (3)工程师对同行的关系:工程师同行之间既是相互合作的伙伴,又是互相竞争的对手。为了经济利益、职位晋升、个人价值,是采用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手段贬损和打压对方,还是会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同行?在某一些工程项目竞选过程中,是否存在贿赂同行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现代工程项目的实施必定需要许多不同专业的工程师互相帮助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在工程的设计、决策、建造实施、监管评估过程中,工程师应该与同行之间相互学习,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共同体。

  (4)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工程师也一定具有创新精神,然而,工程师在创新进取的同时,有没有敬业守本,比如,在工程产品设计时,考虑产品的有用性了吗?是不是非法的?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时,是否存在随意篡改和捏造实验数据的情况,是否会为了奖励和研究经费而抄袭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仿造产品?在检测和评估研究成果时,是否存在会故意隐瞒对工程研究和检测结果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四、工程师伦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面对不同的伦理关系,就要求工程师具备相应的工程伦理责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加之,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师要面临更多的利益诱惑,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工程师伦理道德责任意识。

  (1)明确工程师的伦理道德责任。各种类似“短命桥”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各式各样,却都与部分工程师的道德观念崩塌有着巨大的关系。明确工程师伦理道德责任,首先要明确工程师在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责任,科学技术本身存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科学技术应用产生的对社会、自然环境、人类本身可能产生的结果应该经过科学的测量和实验;其次,明确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对工程规划、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评估等中的责任,科学规划,合理检测评估,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工程责任评价和追究机制。在中国,由于工程师大多受雇于公司企业,或者是政府,因此针对一项具体的工程,工程责任很难清除的划分到具体的人,这种责任划分不清楚,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给工程活动主体一个推卸责任的可乘之机,因此,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工程责任评价和追究机制,能够从制度上划分明确工程活动主体的责任,减少工程悲剧的发生。

  (3)加强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对工程师而言,提高工程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意识,加强工程师伦理道德责任方面的教育。工程是自身也要注意时刻省察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工程师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坚守“造福于人们”的宗旨;其次针对在校工科学生来讲,应该开设工程伦理道德责任方面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明确未来职业的责任,提高担负社会安全的责任意识。(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 .建筑伦理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 唐军 .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判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

  [3] 刘则渊,王续琨.工程技术哲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4] 徐长山.工程十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5] (美)马丁 著,李世新译.工程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6] 丛杭青;潘磊.工程中利益冲突研究[J].伦理学研究,20xx,6.

土木工程论文8

  摘要:文章对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并讨论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工程的发展更为明确,有利于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实施

  1、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实施的基本概况

  1.1、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的提出背景

  在我国发展初期,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得我国的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土木工程在我国发展初期就有已经受到一定的重视,由于土木工程与我国的建设息息相关,所以提高土木工程水平是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我国发展初期的土木工程水平还是较为落后的,由于技术以及管理上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使得当时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受到限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好转,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加强,所以我国土木工程也随之进行较好地提高与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也逐渐开始实施信息化。土木工程信息化是其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我国发展与建设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1.2、土木工程信息化的特点

  土木工程信息化具很多特点,使得土木工程信息化具有独特的优势信息化的应用使得土木工程具有较高的实时互动性,可以使土木工程在任何地点都能够进行信息交流,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较为偏远地区施工常产生对外信息输送困难的情况,受到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实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通过信息化来及时的传送到外界,避免土木工程的施工进程受到影响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另一特点就是知识密集化,信息化使得我国土木工程能够更好地学习国际中先进的土木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提高,这对于我国土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川。知识密集化有利于不同土木施工工程进行施工经验的交流,对即将进行的土木工程施工有着参考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问题的产生土木工程信息化的智能和网络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对于施工工程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是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智能和网络性使得施工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对自身所需要了解与掌握的施工技能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这对我国土木工程的整体发展十分重要。

  1.3、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实施的基本现状

  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正在进行着快速地发展与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十分重视。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的进程正在积极地推进,信息化已经逐步地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是我国土木工程的施工更加高效化,施工的质量也有显着地提高。但是在信息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科学技术还有待提高,所以在一些先进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我国还存在较为显着的不足。信息化的推广,需要有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支持。但在我国在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信息化的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实现。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主要有三项重要的内容,分别是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土木工程信息科学和土木工程信息化产业,这三项重要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土木工程在未来的发展。

  1.4、实施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的意义

  实施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是我国土木工程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国未来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得到推广与普及。信息化对于事物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信息化就能够使不同的土木工程施工进行较为紧密地联系,真能够使得土木工程加强管理,相互监督以及促进发展,在我国土木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实施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是我国土木工程进行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重要过程,只有信息化应用于建设,才能保证我国土木工程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更具发展前景,为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2、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实施的基本方案

  2.1、土木工程信息技术

  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控制与解决,这是我国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进步的重要标志。

  2.2、土木工程信息学科

  土工程信息学科是为土木工程提供相应人才的关键内容,随着土木工程的逐步发展与进步,土木工程学科也正在提高与完善。土木工程想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更好地提高,就要增加相应信息化建设型人才的数量,使土木工程信息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全面地推广与普及。土木信息学科相关知识内容的扩展与补充,对于培养土木工程信息化施工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信息学科很好地整合社会资源,随土木工程信息化进行全方位地研究,培养相关的建设型人才。

  2.3、土木工程信息化产业

  土木工程信息产业化是对土木工程进行进步发展的重要内容,实施产业化调整能够将土木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构建合理公正的市场环境,是我国土木工程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正在积极努力实现的关键性内容。目前土木工程的相关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所以进行土木工程信息产业化能够对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土木工程信息化产业发展不仅对土木工程的整体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还使得我国未来经济水平的发展更加可观〔3]。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是实现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关键内容,在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在土木工程中利用现代化网络来对整个工程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来使土木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以及各个部门进行紧密地联系,使其都能够通过网络系统来进行信息交流〔2]。然而土木工程的网络终端是由相关的管理部门来进行控制,这方便了土木工程的相关管理,对于土木工程施工3、结束语。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我国土木工程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

  虽然在信息化推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国土木工程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地研究与分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相信在我国土木工程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顺利地实施,我国土木工程也会有显着地发展与进步。

土木工程论文9

  前言

  1988年教育部公布了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从此以后我国的土木工程专业正式从属于“大土木”的框架。从大土木的意义上讲,“土木工程概论” 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切课程中相对较新的一门课程。

  塔里木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于20xx年开端招生,其下开设有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方向。经过多年的教学变革与理论,在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研讨等等方面都本着“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效劳新疆”的目标,培育了大批“品德优秀、根底厚实、学问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人才,特别为南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开展起着严重推进作用。

  自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之始,就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近年来,作者不断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本文分离本校的实践状况,对其课程特性及教学停止几点讨论。

  1 课程特性

  教学的对象是大一重生。本课程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根底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教学内容多,教材更新慢。本课程触及内容涵盖土木工程专业全貌,既有本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内容,如土木工程资料、根底工程,又有各种工程构造的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学问,因而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再者,现代的土木工程开展较快,新学问、新技术及新资料等一日千里,而我们所运用的教材更新较慢。所以,为了充沛发挥本科的先导作用,需将土木工程最新信息及时引见给学生,激起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学时少。教材在编著时因思索到概论类课程的学时较少的状况, 在内容上范围较广在深度上较浅,根本都是点到为止。我校本课程的授课学时数为24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较多的教学学问点和本课程的前沿动态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不只需求对教学内容纯熟控制,也需求对教授的内容停止一定的取舍与补充,是这门课程所直接面临的难题。

  2 教学讨论

  丰厚教学办法,选择适宜的教材。关于任课教员而言,要不时进步本身的学术学问素质,也要不时探究和创新科学的教学办法,丰厚本人的教学办法。如在教学中,多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腕,进步本人的PPT制造技巧,所应用丰厚的网络资源,来进步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总之,从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员,不只要不时学习专业学问及其学科前沿的新工艺、新资料及新技术等最新学问,还要不时探究和丰厚完善教学方式办法,并定期参与工程理论培训与学习锻炼进步,以丰厚理论经历,只要这样,才干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获得令人称心的效果。教材关于任何课程而言都是极端重要的,目前,我校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叶志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的“土木工程概论”。选择本教材的缘由有三:一是本教材采用四色印刷,重点反映土木工程开展的最新研讨成果,注重将历史人文内容、哲理贯串于教材中。二是本教材分离网络资源,利于教员将文字教材和网络资源分离起来展开教学;三是本教材按20~30学时的教学方案编写,与本校本课程的24学时较为接近。

  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授课内容详略得当。当前各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普遍采用分流形式。例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下开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在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时,希望他们对这两个方向将要学习的内容、课程和特性都已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可以选择本人喜欢的专业方向。因而,在有限课时状况下,统筹“大土木”准绳,任课教员可依据专业区别尽可能细致地反映课程总体内容,突出相应重点。在实践的教学当中,建筑工程方向能够简单引见建筑按用处分类和按主体构造所用资料分类两种分类体系,重点放在多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体系上;而道路工程方向能够重点引见交通土建工程和桥梁工程;对该课程的教学可依据不同专业模块方向停止有偏重点的解说。

  采用启示、互动式教学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启示式教学是经过各种启示诱导来发掘学生的潜能。而互动式教学形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为教学准绳。

  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一年级学生的生源及高考录取成果状况来看,具有以下特性:学生的根底普遍较好,学习积极性普遍很高,对学习充溢了盼望和浓重的兴味;同时,对土木工程专业不是很理解,尚短少相关的专业学问。因而为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采用启示、互动式教学办法。比方授课教师在解说道路的线形组合时,可先让学生考虑一下道路的线形方式,在提出“衔接两个城市的道路的线形为何不全部采用直线,两点间不是直线最短吗?那样既可降低工程造价也可使车速开得更快吗?”等问题让学生去考虑、讨论,然后就可引出道道路形组成及构造组成等学问点。当然,任课教员可依据授课内容,把身边熟习的建筑资料、建筑物等引入课堂,以课堂发问的互动方式交叉于课堂教学中;或在恰当时分提出问题让学生考虑、分组讨论,课后布置一些考虑问题,让学生课去图书馆或网上去搜集、查阅材料,或到实地停止调查等,以小论文的方式递交,其成果可计算在本课程的结业考试中。

  增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目前我校开设的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联络最为严密的理论性教学就是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认识实习,所以理论性教学和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问题。而在教员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的教学与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为理解决两者的脱节问题,在授课时,可依据教学内容,可采用灵敏的课堂教学方式。例如:在讲到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分类、组成、作用等学问点时,可鼓舞学生业余时间去实地调查校园内各条道路及本市主要城市道路的根本状况,这样能让学生在接触专业学问的同时更好地从感官停止认识,学会将理论与理论良好交融,加深学生的了解,加强记忆。另外,为加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倡议把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提早到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完成后。经过率领学生亲身实地参观察看本市及阿克苏地域的具有特性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特种构造、各类桥梁、城市道路及沙漠公路等实体建筑,以充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

  考试方式多样化。高校素质教育的中心问题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的培育。互动法教学的目的能否到达,既能考察学生对理论学问的控制水平,又能反映学生停止工程理论的才能。开卷和闭卷是传统教育下的考核方式,一定水平上限制了学生的思想空间,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才能的培育。

  关于考核问题,我校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平常成果,第二局部为期末试卷的考试成果,平常成果普通占总成果的40%,期末综合考试成果占总成果的60%。总之,要有效表现学生的学习过程,精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3 结语

  本课程所包括的内容较多,触及的学问面较广,为有效地发挥本门先导课的作用,本文分离本身教学理论,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停止了初步讨论,以期可以进步学生的学习兴味,激起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为重生入学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开个好头,充沛发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专业教学当中的先导作用。

土木工程论文10

  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论文是否由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1答辩程序

  第一、毕业生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第二、在答辩会上,先让毕业生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第三、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而中央党校函 授学院则规定,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毕业生当场立即做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毕业生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做出回答。根据毕业生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第四、毕业生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第五、召回毕业生,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毕业生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毕业生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大多学院规定,对答辩不能通过的毕业生,提出修改意见,允许毕业生待半年后另行答辩。

  2答辩技巧

  通过几年来作为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实践和观察,我认为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提高成绩是有益的。

  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 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文明礼貌

  在答辩过程中,除以上几点需要注意外,这一条也需注意,虽然起不上很大的作用,但可以给答辩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你与他人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一般而言答辩老师选择的是你。

  答辩结束

  此外,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 分析 、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 科学 研究的 方法 ,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3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

  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

  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

  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

  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教师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土木工程论文11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是指建筑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性及自身的内外条件,通过对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合同要求,实现预期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模式。而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安全监督管理,其最终目标就是保障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笔者在分析国内土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安全监督管理方案,并针对此方案可能潜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可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安全监督管理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建设也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土木工程的管理和建设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相符,同时还应不断地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及资源配置,这样方能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在土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就是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及质量。因此,对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方案进行探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土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在当下土木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竞争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而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却未发生太大的改变,导致项目施工企业出现诸多问题,如激励欠缺、责任划分模糊、行业保护严重、制约不足、存在过多不确定因素等,如此一来,极易引发不正当的竞争,形成行业壁垒,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的运行秩序,使市场陷入不公平竞争的境地,进而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一方面,伴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其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机械化程度也随之不断提升,倘若未对施工作业人士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则必定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施工作业人士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由于与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仍不是很完善,导致土木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监管制度无法真正落实到位。由此可见,探讨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方案

  2.1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项目方案

  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唯有编制出相对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方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使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施工人士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然而,土木工程的管理与监督方面存在着如下一些特点:

  ①国内在开展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极少采用现代化机械,这样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安全监管的难度。

  ②承包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队伍往往并非固定的,这样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也会对工程施工监管责任的划分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有关项目的安全监管出现一定的流动性。

  ③土木建设工程通常比较繁杂,在施工期间牵涉到诸多部门,必须协调好各个部门的施工作业,方能保证施工的顺利、有序开展,因此,对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与管理项目方案的要求比较高。

  2.2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建筑单位若想将安全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则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特征,编制出相应的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并将其当作企业施工的准则、行为规范及价值观期望。而若想落实好安全文化建设,则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应制定出一套相对健全的制约体制及激励体制,如考核体制、责任和行为约束体制、奖励体制、安全体制、人文关怀体制等。

  ②应构建并不断地优化企业的教育培训体系,定期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增强施工人士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还应将统一的思维模式、安全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始终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增强施工人士的心理认同感,营造一个和谐的安全施工环境,保证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

  ③始终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遵循“尊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生产原则,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划分安全生产责任。

  2.3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安全定位管理

  定位管理是指将详尽的资料体系作为物与人结合的媒介,借助施工现场的监管及调整,以实现公平、公正地分配资源,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实现科学合理地管理施工现场,使企业的施工质量及效率实现全面的提升,而且可以有效地协调好施工现场中物品、人士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建筑施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地监管。建筑施工的安全定位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对设计、实行、分析、检测以及组织等工作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现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借助工业工程学办法来对生产工艺与设备、环境与物、人与仪器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及整合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2.4施工安全监管措施

  ①应全面提升施工企业管理人士的管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质量管控力度,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对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并对机械仪器加以合理地选取与使用。

  ②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管理原则,严格管控好施工的项目成本,如人工费支出、材料采购、项目预算等,同时还应对定额管理核算、生产组织、计划制定等环节加以高度重视,以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实现显著的提升。

  ③在施工期间,应在全面考虑企业内部项目之间的时间差异及特殊性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安全监管对策,并保证其能满足经济性、先进性及适用性的'要求。

  ④构建安全监管对策,应全面贯彻执行责任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加大安全宣教力度,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

  ⑤应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及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控制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营造一个文明的生产施工环境,有序地摆放施工材料及工件,保证施工现场道路通畅,从而为施工安全及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⑥在施工期间应合理地把控好各种生产因素,保证生产活动科学、安全地开展,将各项施工安全监管对策严重落实到位,以便为顺利、有序地开展各项施工活动营造一个优良的氛围。

  3改进土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方案的建议

  针对目前国内土木项目监督和管理的发展现状,考虑到安全监督管理政策的外部因素,笔者针对如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①仍缺少一套相对健全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国家立法机构应结合土木工程的现状,不断地对法律法规加以优化,以便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②安全监督管理人士应严格做好自身的工作,除了必须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外,还必须严格控制好外部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质量,这样方能有效的保证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③国家有关机构应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并安排专业人士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件记录下来,并以此作为判定建筑企业信用的依据。

  ④建筑企业应不断优化施工安全政策,并认真贯彻实行,通过考核制度及安全教育讲座来增强建筑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意识。

  4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不仅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切相关,而且也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唯有将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方案严格落实到位,并不断地优化安全监督管理方案,才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土木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土木工程论文12

  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包含的问题

  纵观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不难看出,整体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然而在安全管理层面仍旧包含一些漏洞,探究成因主要在于欠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控体制。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体建筑行业持续更新,以往安全工作体制早已无法符合当前生产施工需要,在较多层面均包含缺陷,倘若制定形成一整套健全的安全工作体制加强生产建设约束,便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大面积发生,确保土木工程项目向着秩序化、安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当前,通过调查分析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我们发现,较多施工方、建设队伍并没有形成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欠缺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且这一现象较为普遍,这也恰恰是引发目前土木工程项目建设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的主体成因。例如,项目排水系统以及防火系统设置并不科学、存在不完善性。另外,一些土木项目施工现场没能加强封闭管理,该设置警示牌的方位却没有明显标志或是提示性标语,使得四周员工在现场施工建设较易引发安全事故,对国家财产、经济文化建设将形成不良影响。较多施工方为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投入便选择了价格低廉、质量不合格的次品,同时施工阶段中还会偷工减料,如此不但会影响施工方形象,还会导致安全事故,这也反映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行为不当。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生产阶段中通常要用到较多脚手架设施,其质量水平关系到施工建设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政府管理单位就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搭设脚手架标准做了严格要求,然而目前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发生搭设脚手架以及应用过程不符合制度等安全隐患问题。例如,脚手板尺寸不合标准、质量存在缺陷、随意堆放杂物等。以上不科学的处置应用对脚手架搭设网可靠性形成负面影响,不能确保施工建设人员日常操作的可靠安全,甚至一些施工方在安装脚手架过程中结构点位撑力不符合标准,封闭防护搭设不科学,使得脚手架应用功能大大受限。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变化发展,该环境之下,行政管理早已无法跟好的管控企业体制,令后者渐渐变成社会之中单独个体,同时,有关安全管理单位也无法更好的履行自身安全管理职责,不能快速良好的解决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进程中的安全问题。

  2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科学策略

  2.1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各个施工单位均应重视安全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由根本层面加强安全管理。另外,施工方应创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整改、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健全的`基础上应创建专项监督部门。土木工程建设前期、施工中期以及完工后期应做好全方位跟踪监督与控制,确保各岗位施工人员规范安全操作,不存在疏漏与偏差,对项目各个环节步骤实施严格监察,确保安全管理体制的层级落实执行。

  2.2做好施工建设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阶段中,应积极做好各岗位员工安全培训教育,进而推进土木工程有序安全的施工建设。另外,施工方应通过定期制定、不断更新安全生产建设教育机制,增强项目施工建设员工安全管理意识,提升他们在应对突发问题状况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再者,施工方应在建设现场增设必要的应急系统、安全救援资源,并制定紧急救援工作方案,预防安全事故的大面积发生。再者,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主体责任方应积极引导现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演习,令项目施工人员在遭遇安全事故之时可快速及时的进行科学自救,降低引发事故问题的人员伤亡率。另外,当前施工方应积极应用丰富技术对策约束施工员工操作行为,最大化消减施工人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违规作业行为。这样一来不但可显著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质量,对排除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进程中的安全隐患也意义重大。人员误差在所难免,然而我们却可通过有效对策将误差率管控在准许的范畴中,预防其对土木项目工程造成无法扭转的后果。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实践管理阶段中倘若发觉某一处理工序或是操作环节包含质量问题,则应在不影响项目生产质量的同时暂停此工序,保证其他体系正常运转进而预防其对整个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工期形成延误影响。

  2.3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可靠安全,开创优质施工环境

  机械设备可靠安全可对项目施工优质建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现场,应为各项机械应用环节创造更好的施工环境。实践工作中应预防各类不符合标准的应用操作,科学依照机械管理单位调配,定期做好各项系统检查评估以及养护维修。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项机械设备应快速处置,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应用。施工建设环境直接对安全施工产生影响,项目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做好现场管理。例如,应定期将不必要系统或是多余设备清除出去,确保施工现场整体清洁、运输道路畅通无阻。另外,还应预防现场环境过于混乱对项目建设形成不利影响。对一些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用电、危险单元,企业安全监管单位应做好细致严格审核评估,只有通过验证后方能进场应用。通过创建安全优质的施工环境,可真正保障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可靠安全,为后续操作环节打下更好基础。

  3结论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做好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整体项目建设施工的核心关键。为此应牢固把握安全第一的工作意识,在社会各界赢得支持,联合各方力量,推进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可靠安全管理。再者,应加强以人为本管理,唯有如此方能赢得全体员工的认可,提升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土木工程项目向着更好、更安全、更优质的方向不断发展与升华。

土木工程论文13

  一、引言

  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的总称。它是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是组成建筑结构物的最基本构成元素,决定着土木工程的使用质量和寿命。土木工程材料包括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根据物质组成的种类及化学成分,土木工程材料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近年来,人们不仅对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更加关注其对环境及健康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土木工程的新型材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表现出节能、高效、环保等特点,并呈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用途不同的特性。

  二、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现状及要求

  (一)发展现状

  人类从挖土、凿石为洞、伐木搭竹为棚,利用天然材料建造非常简陋的房屋等土木工程开始,到人类能够用黏土烧制砖、瓦,用岩石烧制石灰、石膏之后,土木工程材料才由天然材料进入了人工生产阶段,为较大规模建造土木工程创造了基本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外观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土木工程材料已不能与此相适应,在其他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土木工程材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开发出新型的土木工程材料。石灰、沥青、水泥、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已经成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主要材料,为现代土木工程材料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土木工程材料不仅性能和质量不断改善,而且品种不断增加,以有机材料为主的化学建材异军突起,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如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各种装饰材料、耐热防火材料、防水抗渗材料以及耐磨、耐腐蚀、防爆和防辐射材料等应运而生。此外,随着超高建筑、高承载工程和高抗渗工程的出现,一些高性能材料也应运而生。高强度等级水泥、聚合物混凝土、钢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凝土、钢化玻璃、双层中空玻璃、多功能涂层玻璃等,这些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快(坚)硬等优点。这些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建筑设计理念、土木工程结构形式及建筑施工技术的巨大革新与发展。

  (二)发展要求

  1、从土木工程材料的来源来看。鉴于土木工程材料的用量巨大,尤其在应用方面,经过长期使用的不断累积,单一品种或数个品种的原材料来源已不能满足其持续不断的发展的需求。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人们对于各种建筑物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建筑材料的性能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以天然材料为主要材料的时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人工材料,这些人工材料将会向着再生化、节能化和绿色化等方向发展。

  2、从土木工程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来看。为满足现代土木工程结构性能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材料应用也向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水泥混凝土等结构性能向着预制化和商品化的方向发展,材料向着半成品或成品的方向延伸,材料的加工、贮存、使用、运输及其他施工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强度逐渐下降。

  3、从土木工程对材料技术性能要求的方面来看。技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各种物理性能指标的要求,从而表现为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具有多功能和高性能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材料向着多功能、轻质高强、良好的工艺性和优良耐久性的方向发展。

  三、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筑工业发展的需要,一大批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应运而生,而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及建筑业的发展,又对土木工程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今后一段时间内,土木工程材料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智能化。所谓智能化材料,是指材料本身具有自感知、自清洁、自调节、自修复,实现构筑物自我监控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土木工程材料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人类社会向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降低成本的需要。

  (二)高性能化。将研制轻质、高强高抗震性、、高耐久性、高吸声性、高保温性、优异装饰性及优异防水性的材料,实现结构—功能(智能)一体化。这对提高建筑物的适用性、安全性、艺术性、经济性及使用寿命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生产工业化。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施工技术,改造或淘汰陈旧设备,采用工业化生产技术,使产品规范化、系列化。

  (四)复合化、多功能化。利用复合技术生产多功能材料、特殊性能材料及高性能材料,这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经济性及加快施工速度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绿色化、节能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材料不但要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求材料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即所谓的绿色建材。绿色建材就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采用低能耗,无污染的生产技术,生产和开发能够降解有害气体、抑菌与杀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害并且可循环再生利用的新型材料。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一起进行的,它和工程技术的进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工程选材料时通过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后来人的影响来决定土木工程材料的好坏,在未来,在材料原有的性质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将是衡量建筑工程的一把尺子。

土木工程论文14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使用性能,则会采用屋面形式,作为整个工程的外围防护结构。这样能够在抵抗各方不利因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1屋面防水土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不够合理

  关于屋面防水工程设计,主要就是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只关注屋面的整体结构,而忽视对排水系统的设计。这种设计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使用性能,严重时还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如果在排水系统设计上,不够合理。如,长时间排水不畅等,则会导致屋面材料出现各种情况。

  1.2缺少必要的养护工作

  在整个土木工程施工中,屋面工作养护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施工单位注重此工作。该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注重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在此工作中,如果相关人员不注重对材料的养护,是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变硬,从而使得施工材料过于浪费以及施工成本明显增加;②注重施工后的屋面养护。结合实际发现,多数施工人员在养护工作上,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屋面工程质量。

  1.3工程监督力度不够

  众所周知,屋面防水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具体施工中,经常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为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施工人员在作业中,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施工单位注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结合实际,我国施工单位在屋面防水管理体系明显不够完善,且监督力度需要加强。因工程监督力度不够,会影响发展工程施工进度,同时还极大的降低整个屋面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4缺乏对施工材料的整体把握

  对于施工材料,其在整个屋面防水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其所具有的防水性能和质量等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具体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材料并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如在防水材料上,耐水性比较差,进而很容易出现屋面渗漏问题。

  2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合理设置排水系统

  由上述分析可知,屋面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此,作为施工单位,其在按照要求,设置屋面排水系统时,首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其还要注重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具体包括:日照强度、风力等信息。在这之后,需要相关人员注重对屋面工程防水标准的制定,以及对防水材料的选择。以此能够更好的.保证屋面防水质量。施工人员在进行屋面防水施工作业时,必须要在屋面板支持端设置相应的分格缝,并在屋面板缝与转折交界处,将因各种因素出现所产生的裂缝集中在分格缝中。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版面开裂问题的出现。另外,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还要注重对间距距离的合理设置。

  2.2控制材料质量

  在过去土木工程屋面施工中,大多数施工单位在施工材料上基本以沥青都等为主。对于这种材料的使用,对施工人员在技术上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在实际使用中,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由此可见,这种材料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所提出的绿色建筑理念施工要求。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现代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开始应用多样的新型防水材料。在此形势下,作为采购人员要注重对材料的选择。对于如何选择防水材料,首先具需要采购人员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之后,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遵循我国对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3施工工程的养护措施

  因施工工程中的养护工作,是整个工程质量监控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对此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此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使用质量。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在屋面的某个位置上设置隔离层。在此位置上,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其表面处于光滑状态。当其表面逐渐变干后,施工人员则就可按照要求,铺设卷材。在这其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卷材的铺设形式是从层面最低位置进行的,并逐渐向上开展。在此过程中,要能够使得卷材方向与流水方向是相同的。当屋面与地平面的角度超过10°时,其就要将卷材垂直于屋脊。

  2.4重视刚性防水层和钢筋网片施工

  作为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上,要想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人们对建筑物质量要求,首先就要不断加强建筑防水性能。对此,其可通过在混凝土防水层设置双向冷拔钢筋网片的方式进行。在设置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重对分格缝群位置的处理。之后,在防水层位置上,需要其结合实际,适当的调整钢筋网片的位置。以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高温因素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混凝土厚度的有效控制,加强对细节的处理。确保面板厚度和排水坡度是在标准范围内。

  3结语

  综合上述,屋面不仅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重要环节,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针对当房屋防水土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施工单位,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此,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特别是对排水系统的合理设置、材料质量的控制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充分的发挥出防水施工技术在使用中的价值。进而提高施工技术,满足施工要求。

土木工程论文15

  1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内容

  1.1施工技术控制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管理人员必须监督和控制施工人员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以做到对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在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之前,必须了解使用性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在施工现场,监管人员必须加强现场的监控力度,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1.2施工人员把控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中,施工人员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完工时间,因此,企业要注重以人为本,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按照相关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考核。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用激励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做到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1.3施工工序调整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会因为气候、温度等原因影响施工工期,因此,想要保证土木工程施的工质量,不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必须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调整,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达到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目的。

  2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面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策略,不断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减低施工成本,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2.1提高认识,完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不断升高,想要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企业必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质量控制的认识,增强质量管理意识,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才能给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以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使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控制。例如:使用完整的`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科学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施工过程的安全预防,避免质量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2加强管理,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因此,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管理,对会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仔细检测,避免施工工期受到影响,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尤其是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监控,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施工顺利安全进行。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企业要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运用,采用最有效、最快的方法解决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等,以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2.3加强监控,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应

  在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监控,根据相关单位的监控情况,制定合适的质量控制负责人,以制定完善、高效、系统的质量监控机制。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制定相应的制定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控制规划等,使土木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应。例如: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和产生的后果进行详细分析,列出可采取的相关解决措施,最终制定最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2.4注重人才,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先进科技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才能使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必须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课程,让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以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性不断提高。现代发展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不断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土木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土木工程论文11-15

土木工程的论文10-08

土木工程论文05-15

土木工程的论文11-13

土木工程经典论文10-08

教育技术土木工程论文论文10-08

土木工程本科论文11-11

关于土木工程的论文10-08

关于土木工程论文10-08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