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时间:2024-05-15 14:01:43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精品]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1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新时期提升中专班级文化建设水平的策略进行分析,包括建规立制与资金支持、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式以及注重评价与导向引领。

  【关键词】中专;班级文化;建设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而现有的中专的班级文化与学生的发展现状不匹配,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现状决定了重新审视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高创新意识,转变思路,研究符合中专的班级文化特色建设的规律,成为重要的课题,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和解决的。

  一、建规立制与资金支持

  一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持、规范和保障,班级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学校重视文化建设,学校有相关制度的支持,班级同样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学校和班级的协调一致下,班级文化建设才能生机盎然。

  针对过去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重视程度相对不够的局面,为有效改善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应该增强重视的程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统筹规划,发挥教育教学的合力,从而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层次。具体措施上:学校成立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强有力的领导与支持平台。同时,聘请相关专家和导师,对职业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参与的班主任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建立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和运行机制,从宏观到微观,从学校到班级,定期开展研究讨论活动和理论学习活动,并建立奖励制度,考核制度,把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层面纳入到考核,并以此作为产生班级集体和班级学生个人的`重要指标和条件。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相对成熟点或面,在宣传栏、校园电台等阵地进行大力宣传,从而给其它班级和班主任一些启示。并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提供经费保证,支持班级自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二、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式

  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和载体,需要结合中专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思想道德、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据不同的班级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且还依靠家长学校、社区企业的有利支撑,帮助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具有的耳濡目染特性和自我发展的特性,运用隐性的方式方法,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贯串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因素中去,增强班级文化育人功能的时效性。

  重视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作用。网络载体在班级文化的发展中具有相当的优势,并具有不可替代性。QQ群或电子信箱或班级微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交流,有于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虚拟环境下的人际沟通具有主体隐匿性的特性,相对更加简单地让学生吐露心声,网络环境下的师生、生生沟通具有以往的课堂教育无法具备的优点。因此,利用网络载体有效营造适合职业中学学生年龄特点的班级心理文化氛围,从而拓展班级特色文化空间,不仅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途径之一。

  构建立体化,多样化班级文化建设途径,有利于提升中专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首先,围绕学生培养目标和班级发展目标力争做到师生共同参与,注重突出问题的解决以及有效落实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奖惩。其次,作为育人最主要手段的日常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渠道。通过吸收在学生一定程度上参加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同时拓展和延伸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学校通过设立社区服务站或参观企业等方式,拓展和延伸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丰富实践途径,提高实践效果。第三,多种措施并举,完善主题教育活动。以一定主题为依托,采用课堂、校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结合,使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相对规范、完善的文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第四,通过学校学生日常行为建设和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长效化,有效提升和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自身的知行统一,而长效化的志愿者服务则是强化学生善意知的有效途径。第五,班级文化建设注重连续性和突出重点。在班级组建过程中,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和行为习惯养成,在班级相对稳定后,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突出责任和感恩教育,在即将顶岗实习阶段积极引导冠名班级企业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的养成。

  三、注重评价与导向引领

  1.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校对班主任的评价牵扯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指导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点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为了提高中专班级文化建设的水平,学校需要加强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评价和考核。

  学校应该适时地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不断优化班主任评价机制,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和功能互补的德育工作队伍,切实解决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监测系统

  各个班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都能根据学校学生培养目标,结合班级建设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学期计划,各个班级都能制定各个班级的发展计划。各个班级也能根据学校整体的活动安排,积极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去。但是重要的是学校需要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和公布班级文化建设情况,挖掘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案例,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公示和宣传,给其它班级提供一定的思路。学校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监测制度,有利于发现和解决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有助于学校积极帮助班主任克服困难,对学校各个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给予“过程”和“结果”的关注和指导,保证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综合性的德育教育工作,它的内涵也非常丰富。班级文化建设属于一个“隐性”的教育力量,但是呈现出了班集体特有的精神面貌,是班级的灵魂所在。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項长期的,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班集体的每一名师生都参与进去,它不是静止的,它是变化发展的,是系统的。不断完善中专班级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其最终目的是,将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最大化,以最直接、最有教育力量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xx.

  [2]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3]吴立德.班级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xx.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2

  摘 要:1、学生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的特点,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班级文化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班级文化论文发表,发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学校文化建设论文投稿

  1、学生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的特点,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班级文化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高考分数偏低的一部分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来到新组建的班级,大家都十分陌生,通常为了个人喜好而小群体聚集,班级组织就十分松散、没有凝聚力;对待班级日常开展的一些活动也表现不积极;班级里同学之间也欠缺相互了解和认识,对待课堂学习,投入度也不够,容易开小差。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日常授课环节中就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学工具、教学案例、教学难度和进度、课堂纪律等)才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要求。

  2、班级文化的作用

  在大学校园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重要的.,这样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同学和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班级文化具有导向作用。班级文化对全面素质的培养主要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展示,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班级文化具有学风班风建设、塑造学生品格、全面提升学员素质的教育作用,也具有确保个体与整体朝正确方向前进的导向作用。第二,班级文化具有凝聚作用。班级文化可以将学生个体凝聚起来使其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班级整体的团队建设和精神塑造,主要表现在各成员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奋斗;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敬互爱;在行动上听从指挥,协调一致。除此之外,班级文化还能有效的减少学生个体之间的摩擦与矛盾,增强内部凝聚力。第三,班级文化具有约束规范作用。班级文化的无形约束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的缺陷,形成软约束制约着学生的言行,使学生个体自我约束,符合班级文化的规范。这种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制度制约(如规章、守则、纪律)、氛围约束(如风气、环境等)、观念制约(道德、理念、舆论)等方面[3],可以减少制度惩罚等硬约束的冲击,减少与学生自尊心之间的碰撞,赢得学生内心的约束。第四,班级文化具有激励作用。班级文化能鼓励学生个体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主要表现在优秀学生更有动力,向更优秀的方向前进;后进的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向优秀学生靠拢。第五,班级文化具有辐射作用。班级文化不仅能对班级内部个体及整体产生影响,也能对相邻班级、整个学校,甚至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班级文化的建立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不仅对所处的一个时期产生影响,也会对未来起作用,展示出巨大的辐射作用,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核心。

  3、建立班级文化的策略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全局,有针对性地考虑分析,特别是员工培训院校班级文化的内涵更突出职业性。在考虑分析过程中,必须把握班级期望、校园文化以及职业文化,甚至是企业文化。第一,全面认识班级文化内涵及建设班级文化必要性。将班级文化建设贯彻到切实行动中,使班级文化在班级建设中发挥出最大作用。第二,全员参与,注重个体发展。注重成员个体发展,灌输“每个成员都是班级的主人”这种主人翁思想,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不允许任何人游离于外,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合作精神。第三,美化班级环境,创造和谐环境。从班级环境和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入手,美化班级环境,构建良好的班容班貌,使学生自然而然受到熏陶和感染,增添学习兴趣,带来希望和活力;完善相关教学设施配置,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第四,突出重点,切勿肤浅。从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层面打造班级文化,把班级文化建设重点放在班风、学风等方面,打造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念。第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班级文化是通过学生个体和整体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从初始的参差不齐到形成固定班级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不停碰撞与磨合,因此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多了解、交流。

  4、结束语

  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形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班级成员进行熏陶和感染,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3

  摘要:高校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成形式,在其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形成特定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满足、矫正和再社会化的功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49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反映出该校大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可状况以及班级文化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从学生管理、学生特点、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点主要因素,并提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关键字:大学生;班级文化;学风;调查研究

  近年来95后高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性独立,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是在学分制教育和新媒体环境发展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个性塑造和自我发展,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逐渐淡薄,班级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1],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为此如何加强新时期班级文化建设,完善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也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

  高校班级文化是在班级成长、学生互动、老师引导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班级学生所认可的特定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精神风貌、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就目前研究来看解析大学班级文化的特点,一般可分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次,其中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班级文化为大学生人格建构营造了一种精神环境,彰显着大学班级的组织人格,为班级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体现着大学班级的个性和特色。[2]同时健康的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满足、矫正和再社会化的功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对大学生优良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高校隐性管理的重要方式。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为了客观反映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大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更加翔实地反映班级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加强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切实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本文辅以个案访谈的方式,针对个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选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校大学生共500人填写调查问卷,形成有效问卷496份,有效率99.2%,最终调查情况为:文史类22.58%,理工类77.42%。

  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一)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可

  状况较好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学生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有较强的归属感,但班级文化建设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在回答你对你们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否满意时“非常满意”比例为33.27%,“满意”为40.32%,“不满意”为18.15%,“非常不满意”为3.63%,有4.64%的学生则表示“不关心”。52.22%的学生认为班级文化对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32.66%的学生认为班级文化对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为“一般”,15.12%的学生认为班级文化对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为“很小”或“没有”。

  (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低年级满意度高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是班级文化的外在体现,班级物质文化的主体是物,在高校中主要表现为班级自习室环境、寝室环境卫生、班级公共财物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所有新生配备了自习室,高年级的组织则较为松散,班级组织文化主要表现为寝室卫生。为此在调查中低年级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较为满意,自习室建设温馨整洁,但就全校整体来看满意度为一般。在“你认为你们班级寝室卫生如何?”这一选项中,“非常好”为31.25%,“很好”为25.4%,“一般”为27.42%,另有15.93%的学生认为“不好”。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缺失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集体的一切,归总起来,都摆脱不了纪律的形式,没有纪律的集体是松散的集体,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的。”可见制度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要求全体班级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组成的文化形态,主要表现为班级组织机构、班级规章制度等。[3]调查显示,78.63%的学生认为班级需要建设完善的班级制度,14.5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因为有校规校纪”,6.85%的人认为“无所谓”。而对班级制度认可顺序:“学习制度”为79.23%、“班级干部选举制度”为67.94%、“参与活动制度”为66.94%、“劳动制度”为58.06%、“评定经济困难生制度”为50.4%,可见班级制度建设为学生所需,亟待加强,但是在访谈过程中很多班级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低年级班级制度的约束力较强,随着年级的增长,班级制度的约束力逐渐减弱。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指在班级活动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理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班训、班徽、班歌、班级凝聚力等方面。在低年级班级精神文化符号化突出,而高年级班级精神则体现在文化科技活动中凝练的行为成果。问及“你所在的班级是否有班徽、班歌、班训?”54.64%的受访者回答“有”,且均为大学一年级学生,40.52%回答“没有”,4.84%表示“不知道”。问及“你所在的班级有班级建设愿景目标吗?”选择“有明确的目标”的比例为52.02%,且均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有模糊的'目标”的比例为27.62%,“没有目标”和“不知道”的比例分别为12.9%和7.46%。由此可见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在高年级中亟待加强。

  (五)班级行为文化作用突出

  班级行为文化是在班级逐渐成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整体性行为特征,工作作风、行为准则、消费方式、学习研究态度等。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级14060106班,被学校评选为“郭明义班”,在自然班形成过程中班级成员逐渐表现出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特征,涌现出义务献血、到农民工小学助学、勇于救助老师不图回报等多项好人好事。在调查中显示76.61%的同学认为和班级同学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增加,58.06%的学生认为班级文化对于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的作用很大,53.63%的学生认为班级的学风对自己学习态度影响很大。

  四、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班级建设管理多自主少

  班级文化建设与学校的管理制度、辅导员的重视程度、学生的自主意识关系密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往往容易被忽视。高校班级功能的发挥往往依托于学校管理,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自主性引导,久而久之,班级建设缺乏活力和动力,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下降,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减弱。问及“你们的班级活动开展得如何?”47.78%学生认为“非常多,有意义且有吸引力”,选择虽然比例最高,却不足50%,34.27%的学生认为“一般,没有创新创意”,8.06%的学生选择“很少,且单调无趣”,9.88%的学生选择“基本没有,只是布置老师交代的事情”,可见班级文化建设自主性的缺乏。

  (二)“95后”大学生自身特点

  大学生在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却难以准确把握集体与个人、集体观念和主体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4]当个人的利益和班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更关注的是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就给班级活动的开展及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带来了挑战。[5]问及“如果你认为你班的班风你不满意,请选择一下什么因素影响了班级的班风建?”57.46%的学生选择“同学自我为中心”,42.94%的学生选择“同学没有责任心”,学生自身因素位居其他因素之首。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外在环境

  校园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土壤,对班级文化建设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优良而又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自然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路径和平台。与此同时,教风是班级文化建设关键,教师的日常教育引导、师德风貌对班级文化建设尤其是学风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更要在学生人格完善等方面加以教育和引导,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在遵守学校教育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强调班级特色发展,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在“你认为以下哪些因素能够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一题中,选择“同学积极性比较高”这一选项的为406人,占总数的81.85%,“辅导员指导班级工作开展”的比例仅为39.92%。可见,大学生对于自主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管理的重视,因此学校和辅导员在进行班级建设和管理时要充分采用“民主管理模式”,建立大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与自身发展的利益表达机制,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形成“我建设、我热爱”的良好班级氛围。

  (二)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宣传和展示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也尤为重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转变班级建设从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多为班级文化建设展示提供平台,通过网站、微信等途径对优秀班级文化进行展示。在优秀班级评比中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将学习成绩、科技竞赛等定量项目与班徽、班歌、班级精神等定性项目进行综合考量,提高所有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加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培育效果。

  (三)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在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辅导员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划师,学生干部则是班级文化建设主要的引领者和动力源,他们在班级文化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52.22%的学生认为学生干部“很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39.31%认为学生干部作用“一般,能够起到组织作用”,8.47%的学生认为学生干部作用“很小”或“没起到什么作用”。而在学生干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最看重学生干部“有责任心”,其次为“学生干部能够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再次为“学生干部有服务同学的意识”,最后为“学生干部有创新性”。为此,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要不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能力素养、服务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环境

  校园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班级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校园文化要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受校园文化的影响,72.18%的学生认为班级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在对学生最喜欢参加班级活动的类型调查中显示,64.11%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类”,64.11%的学生选择“文化娱乐类”,52.62%的学生选择“科技学术类”,48.19%的学生选择“素质拓展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学术的引导,同时丰富素质拓展项目和文化娱乐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抓手。

  五、结语

  在新媒体工具繁荣的今天,人与人的沟通交流逐渐网络化、符号化。多为独生子女的在校大学生需要班级这个集体环境实现他们的再社会化过程,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格的完善。班级文化是班级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本文的调查研究及对策的提出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诸葛福民,石南.“六位一体”的高校班级建设工作体系框架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

  [2]黄正夫,易连云.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3(01).

  [3]宋顺喜,刘彦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

  [4]何玉林等.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与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69.

  [5]殷姿,邓晶高.校班级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01).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4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职业教育自然成为我国人才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职业教育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讨,提出作为职业教育的前沿阵地,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更应当适应时代要求,不仅注重技能学习,而且要建立自己的班级文化,并将班级文化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结合起来。

  关键词:职业教育;班级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发展迅速。同时,职业教育也正在由数量向质量发展。市场上缺少的不是职业人,而是综合素质高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其道德、情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是班级,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在这个基本平台上完成。班级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对学生的人格有着深层次的影响,甚至影响一生。班级良好的文化建设,营造了正向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从属,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文化和班主任的影响,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独特的团体生活方式。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学校需要完成的不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个体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不同特点,造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作为正蓬勃发展但又处于新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其班级文化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

  很多人简单地把班级文化建设理解成对教室和宿舍的装扮,认为贴几句简单的标语、挂几幅常见的字画就是班级文化建设。对教室、宿舍的布置、装饰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对班级文化的展示,而非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是更深层次、针对思想的.一种建设和渗透。要想加强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就要将流于表面的班级文化进行细化,结合有形的班级、教室布置以及班级制度等无形的精神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建立完善的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建设缺少明确的目标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的放矢,围绕目标完成任务。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困扰很多职业教育人的一个问题。许多职业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不清晰,重点不明确,做了许多无用功,班级文化建设不见成效。究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与社会对接,没有具体的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放松。二是学校将教育目标简单地定位为提高就业率,学校对教育目标理解的偏差,造成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缺少明确的目标。

  三、班级文化建设没有明显的职业特色

  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应当体现职业特色。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历史,即我国的职业教育是由普通文化教育发展而来的,带着深深的普通文化教育的烙印,所以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常体现出规范学生行为的共性,而没有体现职业文化特色。很多职业学校不善于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引入班级文化建设中,没有使学生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班级文化建设缺少职业特色。

  四、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单一

  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形式往往过于单一,不是由教师全权管理,学生只是机械地执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甚至叛逆;就是美其名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放任自流,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管理而使班级文化建设走了弯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者都是参与主体,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要想建立完善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就要具体从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应当准确了解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及要求,建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职业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班级文化建设规划,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其次,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教师和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直接主体,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总的来说,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发挥的作用要由大到小、由直接到间接、由低级到高级过渡;学生的作用则是由小到大、由主体到个体过渡。最终实现让学生自己主导自己,逐渐具备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能力,为走向社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做好准备。最后,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自豪感。要根据职业的差异性,引进企业文化,以社会基本道德伦理、职业道德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做到育才先育人。富有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形成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四者不断地共同努力。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5

  摘要:高中是教育教学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养成的时期,学生每天生活在班集体之中,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随着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高中生活更加注重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构建一个系统的、动态化的工程,通过教育、诱导、启发来熏陶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中是承上启下的教学阶段,其重要性更加凸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体,在素质教学理念的推动下,我国的高中班级建设必须突出文化的优势,从多个角度开展研究,结合学生的特点完善班级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锻炼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为高中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做好班级丰富的物质文化建设

  高中班级团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集散地,注重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具体而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要针对教室环境进行布局,对标语、桌椅等进行设定,努力让教室的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应有的价值。对此,教师要集思广益,征求学生的意见,通过集体探讨得出最终的布置方案。首先,要精心设计班级标语,利用班级标语体现整个班集体的特点,并将其放在明显的位置,时刻提醒学生。其次,要细心布置班级墙壁,在教室的墙面处悬挂名言条幅,定期做好更换工作,利用这些小摆设时刻激励学生努力向上,积极进取。同时,学生还可以将中国国旗和地图悬挂在班级里,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丰富学生的内涵和修养。最后,班级桌椅的摆放要合理,根据学生的数量和班级环境,整齐安排座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能够互相帮助。

  二、制定健全的班级文化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健全的管理方案,结合学生的特点完善文化活动,在制度中必须体现严格管理,不断巩固班级风气,结合学校的责任文化、一日常规要求及《中学生行为规范》等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设定班级活动的方式和具体时间,明确活动内容,并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重视学生的建议,从而为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打好基础。

  三、构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联系

  班集体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每天沉闷的学习不利于他们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受影视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的`形象都较为刻板,学生难以与其亲近,更别提谈心了。想要完善班级文化建设,突出班级的优良作风,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彼此实现积极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对此,班集体要定期举办集体会议,通过设定议题的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使学生之间互相了解。教师还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多和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课下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做好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课业压力,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让自主化管理生根发芽

  自主化管理开辟了中学德育工作新天地,已形成管理特色。班级在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班级公约,把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自我激励目标有机结合,重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施一日生活学习计划,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设立流动哨文明岗,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增强自律意识,实行(班级值周)制度和学生参与(三操)考核,有利于确保学生管理的主人翁地位。学生自主化管理,容易相互理解沟通,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应该让自主化管理进入班级,进入宿舍,深入人心,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总之,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对整个团队和集体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教学理念的推动下,高中班主任必须注重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打造班级文化,并丰富班级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关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文教资料,20xx(2):147-148.

  [2]高琬鑫.以班为家感受爱的教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xx(10):9-11.

  [3]龙靖.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探讨高中班级文化建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4):142.

  [4]刘地雄.浅谈陶行知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班级文化建设[C]//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20xx:2.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6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高校长期发展和办学实践中培养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主体以及多样的形式教育引导和陶冶全体师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是高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高校进行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直接的影响着同学们的思想行为,班级文化有着不同于课程教育的文化育人作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班级文化的基本定义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人们对它既有狭义的理解,也有广义的理解。广义上班级文化就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构成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一般认为,班级文化首先是的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精神、班级制度、班级活动、人际关系和班级环境布置等方面融合而成的整体。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风格、班级舆论、学习态度,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思想形态[1]。

  二、班级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是所在高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所在高校中的校园文化为根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对象,制约着高校的校园文化发展,我们只有把班级文化搞好,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也就不难培养。社会学研究发现,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变化和发展受他们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影响最大;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知识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资源和力量,我们所要营造的是和谐校园下的和谐班级文化,它是一种充满民主、文明、自由、团结和理想的综合体;我们不但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还要增加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科技含量,以先进的科学理论做指导,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敢于面对困难、直面挫折的文化氛围,才能将班级文化建设做的有深度、有层次,和谐的校园文化才有所保障。

  三、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分析

  (一)前期准备工作整体规划统一思想

  班级的整体规划是班级文化的主体结构,作为班级的主要指导老师(班主任或者辅导员)需要根据班级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向以及学生的特点,仔细研究,确定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制定出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依据。另外,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师生统一思想。当一个新的班级组建后,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共同展望本班级的美好未来,要将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传达给全班同学,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全班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班级文化建设上来[2]。

  (二)中期实施过程周密实施及时调整

  当班级文化经过整体规划和设计并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可之后,就需要开始对班级文化的规划予以组织实施。这一个阶段是时间最长、变化最多、情况最复杂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需要调动班干部和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需要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就需要规范师生的言行,保证班级文化建设朝着既定目标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文化也逐渐形成。在这期间,要根据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对班级的各种行为、现象和影响查缺补漏及时调整。若经过系统分析和评估后,发现有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行为,要及时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对于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在这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学习和工作等多方面考虑,不可以只顾及班级目标而忽视甚至伤害学生。

  (三)后期巩固工作认真完善继承发展

  班级文化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不断形成的,这就需要对班级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予以继承和巩固,同时不断深化和完善。班级是学校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当班级在校园这个大环境下,逐渐形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班风和学风时,必将促进班级学习环境的优化,巩固和完善了班级文化建设,而班级的发展又会持续地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也能带动整个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对荣誉的崇尚,一方面,我们可以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调动他们积极性。通过参与形成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组织对个体的崇高评价,班集体荣誉或成员荣誉的授予其,都可以满足班级成员的自尊需要,是激发班级成员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另外,我们也要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技术,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以否定某些不符合要求的行为[3][4]。

  (二)构建民主治班的工作机制

  在自主择业的竞争压力下,在社会大的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是无可非议的,学生为了获得自身的某种利益,如为了拿奖学金、争取各种荣誉称号、入党、为今后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等。因此,班级的各项工作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力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和文明的班级环境。逐渐建立起班干部产生机制、班干部监督机制、班级议事机制、公平竞争机制、财务公开机制以及奖励和惩罚公开机制等。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道意识,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三)开展有深度的班级文化活动

  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是提高班级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虽然校、院开展了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毕竟是点上的,不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直接参与。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普通同学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只有班级里的集体活动才是面上的`,才能保证每个同学的直接参加。活动不但能提供全班同学展示才能,发挥特长,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时,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也的一个共同进步与提高的过程,活动可以促使同学们相互理解,相互认识,化解隔阂,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并进一步推动学风班风建设。

  (四)从宿舍文化建设入手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和完善,班级作用受到削弱,宿舍概念逐渐强化,我们有必要从宿舍为单位入手做好宿舍文化的建设。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休息、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休息、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的最小单位。宿舍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教育思想、教育措施的接受态度,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学风建设和宿舍成员的文化素质。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个安全、整洁、文明、和谐的外部环境,对于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环境可以促使学生精神振奋、愉快,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取得成功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当今社会是一个发展日趋迅速,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高压力的社会,机遇与风险并存,成功与挫折同在,希望与痛苦兼有。作为大学生,必须不断的提高心理素质,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不健康的心理则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精神颓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者疾病。我们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切合实际的目标,力求做到胸襟开阔、性格开朗。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基石。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和人文的外部环境,更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参与,遵循基本的原理,按照一般的程序,采取各种方法,突出重点,提升靓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也只有当班级文化建设能被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所接受,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被绝大多数同学所遵循,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和实现的时候,班级中的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便能够产生极大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形成一种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周永生.管理学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3]母海林,胡叶茂.论班级文化建设[J].文教资料,20xx,(6).

  [4]申望,周欣.员工管理手册[M].新华出版社,20xx

  [5]王金宝.现在阶段高校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1).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7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推进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实践中,从学生特点出发,确定建构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的班级文化作为高职班级文化建设基本目标。从饱涵爱心、建设制度、支持校园文化活动、关心特殊学生四个方面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路径。同时基于实践反思: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影响因素需要不断构建,实践导向需要把握好尺度,实践主体需要逐步转换,深入实践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班级文化;高职;辅导员;学生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抓手。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2]。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将在学生人格的塑造、认知的转变、情感的升华、交往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引导学生共同建设班级文化,是辅导员加强班级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xx年起担任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辅导员,始终以班级文化为核心持续推进高职班级建设。

  一、把握学生特点,确定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用来阐释学生的发展以推进教学。班级文化建设同样适合于这样的思路:从班级现有的水平出发,确定通过引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以此推动班级健康发展。在班级建设中,高职大学生呈现如下基本特点:拥有主体意识而主体能力不足。与80后、70后相比,90后的学生更加强调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自己做主或参与其中,在集体中有话语权,有选择做与选择不做权利。但是与主体地位相应的主体能力并不是能够及时跟进,能否客观地作出评价与抉择,能否把自我利益与集体利益挂钩,能否对班集体负起责任……在班级建设中会出现要求权利而忽视义务如此不相匹配的现象。“班集体”观念相对淡薄。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的管理模式是上课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学习,下课后自己安排生活。课余时间多数学生选择打工或者参加社团活动。班级成员集中的时间较少,加之同班不同宿,没有固定教室等因素,增加了班级内部的疏远感。大学的自由、开放式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班集体”意识。由此在学生中出现非常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对班级荣誉冷漠,归属与爱的需要难以满足等现象。渴望“肯定”却自信心不足。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渴望成功,高职大学生也是一样。但是对于“追求成功”,他们怀揣着“渴望”但又常常“怀疑自我”的态度。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多数是高考的落榜者。在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下,带着中小学曾有的教师的忽视感,带着高考失败的阴影走入高职院校。于是在专业学习上,在各项活动上,往往表现出“怀疑”“不坚定”的特质,甚至出现挫折后“自暴自弃”的现象。自觉性较差,缺少动力。大学教育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环节。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性,即改变中小学教师手把手教的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但在转变过程中,由于长期形成的过度依赖心理、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方法缺乏,毅力不足等因素,在高职学生中出现了不少放任自我的现象,如不准时上课、不上课、不自习甚至不考试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学业的顺利完成。从“最近发展区”的思路出发,在高职班级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不统一、班级凝聚力较差、班级成员自信心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够等现状,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现有水平”,即班级情感与行为相对分散、涣散。基于德育的需要,基于班级建设中的不理想状态,建构班级文化将指向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情感与责任的增进、积极向上风气的确立,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可能发展水平”。所以,建构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的.班级文化将成为高职辅导员引导学生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着眼基本目标,探索高职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1.将“饱涵爱心”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3]。用爱心温暖学生,用饱涵爱心的情怀教育学生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作为辅导员,首先要爱学生。当然,这里的“爱心”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至少应包含这样的几层内涵:第一,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在教育与管理学生中,通过教师的合理期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第二,倡导多样化的“好学生”标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自身与班级成员;第三,思学生之所需,明学生之所困。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的栖息地班级、宿舍,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为学生解决心中的“大问题”;第四,尊重学生,助力成长。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创造一切可能的锻炼机会,任何时候做好学生自我超越的坚实后盾。

  2.将“建设制度”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保障。建设班级的第一步是制度文化的建设:从遵守到创建,从服从到自主。在学习习惯尚未养成时,在班级意识尚未形成时,坚定不移推进课堂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班级例会制度,用“强制”来推动“自主”;当自主学习与管理的意识与能力逐步形成时,当班级情感逐步建立时,从日常管理到协调性事务,甚至决策性工作逐步放手,由班委带领班级成员不断补充与完善制度。在班级制度建设中辅导员的角色将由“主持与推行者”逐渐转向“支持者”,而学生则由“制度的遵守者”走向“制度的创建与捍卫者”。这样来自多数学生意愿的制度,更容易被接纳与落实,更容易引导班级的舆论导向,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对班级的主人翁精神与团体责任意识,最终实现班级成员要求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切实相统一。

  3.将“支持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基础。校园文化活动按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分为:班级活动、系级活动、校级活动。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中心开展的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支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开发资源。从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需要,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班级建设的困境出发,适时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另一方面体现在培养能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挖掘活动资源、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评价活动的效果、反思活动的过程等。而系级活动、校级活动由系部或学校组织的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增进班级之间、系部之间的交流,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激情与活力。在这类文化活动中,辅导员至少扮演着三种角色:第一种角色是成长理念的灌输者。引导学生珍惜锻炼的机会,将努力的过程视为自己成长中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二种角色是校园活动的支持者。用辅导员坚定的态度与专业的指导增加学生超越自我的决心与勇气。第三种是班集体概念的强调者。任何时候强调参赛选手作为班级代表的身份,促成班级成员互助的行动,突出个人荣誉与班级荣誉的关系,以此不断增进班级内在的联系。

  4.将“关心特殊学生”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必要补充。“特殊学生”是每个班级或多或少存在的一类群体。在高职班级中主要表现为四种:第一种是单亲家庭学生。多因情感缺失,表现出冷漠与封闭的交往态度。第二种是经济困难学生。多因经济压力巨大呈现自卑、独处的状态。第三种是厌学的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表现出难以自制的逃避状态,甚至同宿舍具有传染性。第四种是身体残疾的学生。由于身体缺陷往往自我孤立,缺乏自信。作为辅导员,一方面需要在关注的程度上努力,做到多沟通,多关心,多帮助,多鼓励,加强特殊学生与自己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需要为他们搭建与其他班级成员互动的桥梁,引导班级成员学会接纳自我,尊重差异,并发挥班委在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中的示范作用。

  三、反思建设过程,提升高职班级文化建设深度

  在着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可以看到经过共同努力后团结的态度,创新的勇气,用心的担当,自主的习惯等,同时也不断经历着“思考—调整—再思考———再调整”的过程,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在不断加深。

  1.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影响因素需要不断建构。在辅导员全面负责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是班级文化的共同构建者。他们的素养和相互关系成为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影响因素。他们的知识、态度、能力、经历关系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他们彼此的关系影响着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后现代教育学者认为,没有真善美化身的人,没有柏拉图式的哲学王的形象,没有高大全;只有多层面的、复杂的、活生生的、自相矛盾的、自由的特殊个体,他没有任何限定性,不断的自我构建,创造出自己的本质[4]。所以从内部因素来看,要实现班级文化良性的创造性的建设,需要辅导员与学生不断地突破自我,建构自我,调整双方关系,在和谐与冲突中不断升华班级内部关系。

  2.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导向需要把握好尺度。培养积极上进、团结有爱的班级文化在意识层面为辅导员所认可,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呈现出两种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一种是以制度为中心严格管理。强调严格按照班级制度运行,拒绝沟通,要求服从。从高职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的角度考虑,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习惯,实现班级的整齐有序。但是过于严格、单向度的管理,会在一定程度扼杀了学生身上的创造因子,甚至造成严重逆反心理。另一种是以自由为中心宽松管理。主张学习与管理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应附加太多要求。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定位学生,要求学生独立与自治,有利于间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但过于放任,对于处于向成熟过渡的学生来讲,教育的力量略显薄弱。所以从成分上讲,班级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制度,又不能完全依靠制度;既要给予自由,又不能完全放任自由。从过程来讲,“制度”与“自由”不是绝对的,根据学生与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总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把握住好“尺度”,处理好“阶段性矛盾”。

  3.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需要逐步转换。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初期,基于学生管理经验、成人的经历等因素,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优势突出。离开了辅导员的管理与教育,班级将不能成为真正的集体。此时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更多地呈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一方的要求,强调另一方的服从。这样的关系在短暂的时间内有利于管理班集体,但是从长远角度看,缺少“相互激发的因子”。哲学家哈贝马斯曾说,只有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称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则是被动的、单向的关系[5]。要激发班级无限的发展潜能,需要逐步构建“双主体”的文化氛围,逐步确定师生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当然,实现“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换也是需要条件的:学生的持续成长。辅导员要有“成长”的理念,以学生成长为目的,在学生成长中不断创造或给予作为主体的机会。

  4.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入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认为的:“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有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层系统[6]。所以作为学生发展的微系统班级文化,它的建设还需要思考外在的环境因素。从社会层面来看,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支持。能否给予学校了解企业文化的机会,为师生创造一线实践机会,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水平,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度。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的文化程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观念与行为,间接地影响着班级的内在素质结构。高职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忽视家庭文化的影响力。

  从学校层面来看,是否持续扩展校企合作的范围,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空间及专业提升的机会,是否培养专业教师教书与育人双向的责任意识,是否形成管理人员“以生为本”的信念,都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直接的外部影响因素。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8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尤其是班级文化的建设,其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伴随我国医疗改革的到来,提高医学院校整体教学水平逐渐成为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医学院校内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基于此,将以医学为背景,对当前医学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此来提升我国的医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医学院校;班级文化;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其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核心。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提高医学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来为我国提供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成为了当前各大医学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目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部分医学院校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功能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全体文化,其是指班级内部所有参与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态度等的综合文化产物,根据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同,班级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目前,班级文化的概念主要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的班级文化更加侧重于人类的精神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班级性质的不同,班级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离散型班级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虚形文化以及班级实体文化等。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只有确保班级文化的多元化、健康化,才能形成具有价值和积极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教育力量,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目前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班级文化主要表现为班风、学风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方式等,这些表现都与教学观念以及文化相对应,并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2)规范功能:部分研究学者发现,班级文化可以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规范和制约,而其所包含的规范功能体现在组织建设以及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当中。在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中,班级文化可以引导班级内部组织建设的方向,并对其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班级文化也将为班级成员的行为、思想提供基本的规范与标准,使其在学习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3]。除此之外,班级文化还具备一定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以及激励功能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1.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未能有效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院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指导教师均未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缺少对班级文化内涵的有效理解。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无暇关注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从而导致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教师缺少对班级文化的理解,最终导致班级文化无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4]。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

  学生作为校园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其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其会在特定时间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意识,而班级文化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其中的重要价值,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色文化,从而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过于狭隘,且具有单一化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当代90后学生的思想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过于单一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三、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1.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

  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充分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院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方式、开展目的以及主要核心思想等,以讲座或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介绍,从而使教师意识到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确保校园文化的发展[5]。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确保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并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文化素质提升建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精神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

  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文化。医学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物质能力,而学生宿舍作为班级物质文化的核心体现,应当通过提高学生宿舍综合水平,来表现出班级文化的主要特点。比如应当对宿舍内的布置、安全状况以及卫生等进行全面化的改革,并评选出院校内较具班级文化内涵的宿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制度文化。相对成熟的班级制度是确保班级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制度保障,这就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可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要求班级内部设定各个班级内部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制度,以此来彰显班级文化。第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其也是班级软文化的主要体现,医学院校的班级可以通过设置班级口号、班歌以及班旗、班服等方式,来体现出班级的精神文化底蕴,并顺应班级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本文在针对医学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策略研究中,主要从三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班级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并提出了班级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三部分则针对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包括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以及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院校的全面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理论支持,并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余卉,皮将繁.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xx,8(5):200-201.

  [2]汤元军.职业学校积极班级文化形成机制和建设策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xx,5(1):119-120.

  [3]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xx,7(8):56-60.

  [4]邹军.班级文化建设对优秀班集体形成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xx,11(12):162-165.

  [5]吴小彩.高职医学院校班级职业文化建设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xx,6(2):89-91.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9

  摘 要:班级的文化建设,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爱好、 审美情趣、 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班级文化;教育功能; 建设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发现、评价"自我"的重要时期, 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非辨别能力差、效仿能力强, 尤其需要教师的悉心关爱和持久耐心的教育。

  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意识是多元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文化也就是多元的,自然班级文化也是多元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内所有同学共同思想、 作风、 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 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初中班级文化的特点

  (一)时代性

  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沃土中民族文化同样突出。校园文化又决定了班级文化基本特征。我们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开放性

  学生往往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或在学生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这是一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选择、传递、积淀文化传统的。离开了群体之间的活动就失去了文化自上而下发展的土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制度建设上,在班委会的组建中,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在灵感与灵感的碰撞中,有激发火花,也有相互熄灭的可能。而此时此刻,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矛盾产生后的解决,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性

  从中小学硬件建设来说,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应讲究艺术性。班级环境整齐有致的规划、别具匠心的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等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环境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教室本身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中小学的精神文化活动来说,康乐型的班级活动,能够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熏陶和舒展艺术的才能,而且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二、初中班级文化的功能和建构

  我们提出建设班级文化就是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则可定义为班级成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 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旨在培养学生个人与集体同甘共苦的荣誉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相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法则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内的布置、美化教室的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美德鉴赏力。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2)激励功能。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活动, 感受班级文化的同时使个体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得以实现和升华, 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个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其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让每个班级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在此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在建设中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以展示发扬,成绩得以肯定,为集体建设做贡献,使学生在建设中找到集体归属感,这就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3)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成员的荣辱与班级荣辱捆绑在一起,班级因学生而荣,学生也因班级而荣,就是所谓"荣辱与共"。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文化基础。

  (二)班级文化的建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 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要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和设计充分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好坏, 是否科学、合理, 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定制度时, 应注意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当规章制度出现不适应本班实际时, 应及时进行修改。二是抓好制度的实施。在抓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宣传实施班级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班级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对策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班级内部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 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对班级舆论应予以启发和引导, 以确保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养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 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班风对形成和发展班级文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10

  为学生心理减压、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助力20xx届初三(3)班中考。学生一踏入初三,父母的嘱咐、老师的期望、紧张的学习,所有的压力汇聚于身上。只有搞好初三备考的班级文化建设,才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在温馨愉悦中获得感悟,在刻苦钻研中找到自信,在和谐竞争中共同奋进。本人谈谈刚毕业的20xx届初三(3)班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的建设、管理及其意义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通过多种活动而形成的集体心理氛围,班级组织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群体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也就是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班级文化的建设、管理十分重要。如果把班级比作容器的话,那么学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里,会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样。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管理务必是在学校文化的引导下,由班集体中全体成员自己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构建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树立班级目标,强化价值动机

  (一)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

  初三(3)班是初三才重组的班集体,第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全班就取得了级组第二名的好成绩。于是我给自己的管理目标定为———争创一流班集体;

  学生的奋斗目标定为———争做一流学生。

  (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班风、学风:入正气之班,做争气之人班级公约:爱校、爱班、爱自己班级口号:三班三班,猛虎下山;超越自我,青春如火标语:“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因为我班大多数男生的学习态度比较懒散,因此,我把“入正气之班,做争气之人”十个大字用醒目的大字打印在红色的彩纸上,贴在教室的大门上。让学生进入教室前就对自己有个警醒作用。至于班级目标和其他特色文化则以板报的形式展现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

  三、抓好细节,赢在关键

  (一)以主题班会为抓手,树立赢在起点的班级意识

  9月,怎样迅速意识到我是初三学生?如何营造紧张的备战氛围?9月,连续进行紧凑的两个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彻底的“洗脑”。主题班会一:《致初三新生:中考最关键一年该怎么做?》其中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1)合理利用和安排时间;

  (2)平衡各科,注意基础;

  (3)搞好生活,保证学习;

  (4)增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思多问;

  (5)仔细分析错误,避免重犯;

  (6)善于归纳和总结;

  (7)满怀信心,提升素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刚上初三,让学生订一个学习计划,长远计划和近期计划相结合,最好能细致些,具体到早、午、晚做什么、学什么、复习什么。

  三、抓好细节,赢在关键

  (一)以主题班会为抓手,树立赢在起点的班级意识

  9月,怎样迅速意识到我是初三学生?如何营造紧张的备战氛围?9月,连续进行紧凑的两个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彻底的“洗脑”。主题班会一:《致初三新生:中考最关键一年该怎么做?》其中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1)合理利用和安排时间;

  (2)平衡各科,注意基础;

  (3)搞好生活,保证学习;

  (4)增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思多问;

  (5)仔细分析错误,避免重犯;

  (6)善于归纳和总结;

  (7)满怀信心,提升素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刚上初三,让学生订一个学习计划,长远计划和近期计划相结合,最好能细致些,具体到早、午、晚做什么、学什么、复习什么。

  (二)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心理减压活动

  1.活动一:一杯水的容量活动道具:一个塑料盒子、两瓶水(要能灌满塑料盒)、回形针。活动规则:在装满水的盒子里放回形针,要求水不能溢出,致水溢出的小组组员“奖励”20个俯卧撑。

  2.活动二:观看“开讲啦”邓紫棋———爱自己的独一无二”。邓紫棋自称独一无二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自身价值,青春期错误的价值观、叛逆代表有性格,叛逆代表有主见。邓紫棋称唱歌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让学生塑造独一无二的自我,创造属于自己的青春无价。

  3.活动三:观看电影《叫我第一名》这是一部非常励志的美国电影,“二模”结束后,让全班看这部电影的用意之一是稍稍放松紧张的心理,更重要的'用意是告诉每一个学生,面对中考我们要持决不放弃的态度,而且要让自己成为第一名,让我们的班集体亦赢得第一名。

  四、班务日记,自我教育开展

  一颗糖、一句话、一抹温馨的自我教育活动。1.一颗糖根据班规和“四整合”学习小组评价制度的规定,我们每个月都会评选出一个最优秀的学习小组和优秀个人。我们的奖励就是获奖的学生可以得到一颗棒棒糖。别小看这颗棒棒糖的“威力”,班级的竞争氛围往往就因为这颗棒棒糖的得与失而出现的。2.一句话从初三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在教室最前面的黑板上开设了一个新栏目“今日正能量”。

  如:“42号佳丽学习热情如春雨般浓密。天天课间找老师辅导开小灶,特别赞一个!”又如“笑口组早读很给力,七大霸主组数学课学习效率高。”初三第二学期的日子里,大多数学生就是在“今日正能量”中补足“钙”和“营养”,从而让自己跑得更快、更稳。此外,还有阶段激励语(如下分别是中段激励语、中考激励语、学生表扬词)。

  五、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通过班主任的深入思考、缜密筹划,在班级全体师生的积极投入下,沙湾象骏中学20xx届初三(3)班如火如荼地开展了班级文化的建设、管理,使班级充满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氛围。沙湾象骏中学20xx届初三(3)班就是不一样,越战越强,中考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善于利用好班会课,重视考前心理减压和调整等工作,中考我们班名列前茅,特别是英语成绩跃居全年级第一。全班有80%的学上考上了理想的高中,100%的学生升上了高一级学校。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增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也就成为很强的教育力量。”通过积极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管理,我们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xx.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11

  一、当前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中职院校现在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这些都将阻碍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其中,不足主要体现在这些地方。

  1.中职院校的班级意识不强。在中职院校之中,同学们原有的班级意识不断被削弱,集体荣誉、集体归属感大大减弱。学生对班级并没有强烈的班级归属感。而且,中职院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都不是很浓厚,相对来说学生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学生对自己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学生经常性缺课、逃课,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熟视无睹。学生班级活动开展不起来,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都会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产生负能量。

  2.中职院校学生缺乏精神文化内涵。中职院校的学生相比较而言,都比较欠缺强大的内心精神世界。而精神文化作为一个班级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之下,全体师生都应该重视对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要培养有思想、有灵魂的学生,就必须在教学之外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天地。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还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能走表面文章,而要狠抓落实。但是,当前中职教育的培养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教师对文化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不够深刻,所以一点都不重视。长此以往,问题就会越变越大,最终,大错铸成,回天乏术。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更成了一个空中楼阁。

  3.学生、学校的职业意识不够强烈。作为一个中职院校,学校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是为企业输送劳动者。这些劳动者要求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同时思想道德觉悟也必须高。所以,中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着力增强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增强职业特点。通过企业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合力作用,让学生更加团结、互帮互助。但是,现在中职院校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制度和措施,却更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管理学生的生活上。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同时,学生这个时候的自主意识也不高。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与专业的结合度不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班级活动太少。相对来说,中职院校的班级活动十分缺乏。作为学生引导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载体,班级应该多多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但是,现在中职院校的班级活动开展都不多,即便是有的学生可以自发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展一些活动,但是往往由于得不到学校的支持和专业人士的指导,而且自己本身的思想文化能力有限。因此,活动的质量并不高,效果也不是很明显。由于缺乏像样的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风中浮萍,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5.没有足够的制度文化。中职院校的班级制度文化严重缺失。班级意识不强烈,良好的班级文化就难以形成。学生处于半放养的状态,组织十分松散。没有了班级制度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行动就得不到有效指导。加之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学生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受不健康文化的影响。上述因素都会对班级的文化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建设三位一体班级文化的方法

  1.建立班级组织,并且将之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可以帮助学生们互帮互助。作为一个能够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学习型的组织可以起到帮助成员更好成长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行为的修正和约束,使学生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将班级管理企业化。班级管理的企业化,就是将企业中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引入班级管理的模式,通过对企业情境的模拟和创造,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此锻炼学生适应社会、谋求生存的能力。首先,在物质方面。班级管理要根据实际特点,模拟真实的公司情境。比如,模拟真实的办公室情境,有真实的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等。这些环境的布置,可以让学生感觉好像真的处于真实的公司情境。通过这些设置进行教学,可以使得教学内容和过程更有实际意义。其次,除了物质文化建设之外,精神文化的建设同样不能忽视。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上,教师要结合班级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方向,通过对企业文化精神的比对和参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将班级学生职业化形象竖立起来。在学生的实习阶段,要多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调研学习,多多考虑行业的需要和最新动态。要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切实有效地建设班级文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在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要将每一个情况都实际考虑进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保障,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建设中来,就能更好地建设学生的执行力和判断力。同时,班级要参照企业的模式建立考勤机制、奖励机制,完善现存的班级规章制度,增强学生们之间的竞争能力,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多方面发展。总而言之,就是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打造坚实的班级文化。让学生们认识到,上课跟上班其实都是一样的,在班级之中锻炼,摸索经验,这样,真正上班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临阵不慌乱、不怯场。通过高度仿真的模拟,将学生的身心都置于考验之下。

  3.与企业合作,共同搭建培养平台。班级文化建设在立足专业的同时,也需要将企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考虑在内。只有和企业合作,互通有无,才能第一时间了解市场的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有实际的利用价值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要求的、能够走得更远、变得更强大的、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班级的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中职院校一定要抓住和企业合作这个大好机会,引入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精神,让学生兼备软硬两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高的就业率,企业才能更加满意,提高学生的就业待遇。这些都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有关数据显示,很多毕业生就业的难题不是在于硬件不够,而是软件方面出现了问题。所谓软件方面出了问题,就是学生不能够适应企业的文化,在工作态度、工作耐心等方面还有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相比较之前的从业人员大大不如。这些都会使得学生的就业率出现问题。而软实力的提高,需要的恰恰就是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吸收有益的营养。通过与企业合作,搭建合作平台,让学生早日接触这些内容,然后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针对这些问题做出针对性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位一体班级文化建设。这是时代对中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中越走越远,道路越走越宽广。

  4.将专业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建设班级文化,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并且,要将班级文化、专业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只有让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能力可以得到锻炼,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学生亦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结语

  总之,建设班级文化是培养优秀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当作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只有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才能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继续前进。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12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对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班干部选拔、集体舆论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资料。调查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样本选取三个实验班的121名学生,采取发放问卷、召集班主任进行座谈等形式。

  一、调查与分析

  1.目前师生与生生关系关于师生、生生关系的调查,我们设计了三道题:“除了室友,你经常与班里其他同学交流吗?”有36%答“经常”,有28%答“有时”,还有24%答“很少”,这说明学生之间的交流偏少;关于“同学之间关系现状”的调查,有46%认为很融洽,有20%感觉关系一般,有23%认为关系不太好,有11%根本对班级同学漠不关心,这种现状不容乐观;关于“你与班主任关系”的调查,有30%选“尊敬”,有33%选“喜欢”,有29%选“一般”,显然师生、生生关系不和谐、不融洽的现象比较突出。

  2.班干部选拔与培养情况这里设计了两道题:“你班中的班干部产生方式是哪一种?”有35%班级采用竞选制,有50%班级仍是班主任任命;“你的班级由谁管理?”有46%由班干部管理,有33%由班主任管理,只有21%由学生自己管理,看来还有不少班主任不愿放手。

  3.班风与学风情况班风、学风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设计了6道题:“你认为自己班级的班风属于下列哪一种?”有24%认为班级充满了和谐与竞争向上的氛围,有34%认为“团结友爱”,有32%认为“安静、有秩序”,有10%认为“人心涣散”;“你对你们班目前的学风评价”,有33%答“很好”,有36%答“较好”,有约1/3认为一般;“你班团组织工作状况如何?”认为“能团结协作、基本协作、不能协作”的各占1/3;“你认为班级自习纪律现状如何?”答案中本班级均“有管理者”,但选“能很好管理”的只是1/3多一点,有38%认为班干管理者能力不强、管理无法,有26%认为管理混乱;“关于班级卫生状况”,30%答“很好”,36%答一般,24%答“保洁不好”;关于“班级对你学习的影响”,有31%反映管理过严,有24%反映学业负担重,有25%反映班风、学风对自己有影响。

  4.团队精神与集体舆论关于团队精神与集体舆论调查,我们设计了三道题:“你认为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什么?”有34%答“归属感”,看来不少学生已经把班级看作自己的“家”,有33%答“学习氛围”,这是学习型学生的答案;“你所在班级凝聚力如何?”有44%答“一般”,只有28%认为很好,更有24%认为“很差”,看来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对本班级的热爱程度如何?”有26%答“很热爱”,有35%认为无所谓,看来班级精神远没有形成。

  5.团队精神与集体舆论对于学生责任感与诚信意识调查,我们设计了六道题:“你觉得个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哪一种?”有45%认为是“积极作用”,还有32%认为“没什么作用”,有23%认为起消极作用;关于“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主要途径”,有41%认为要靠全班同学的力量自主实施,有25%认为那是班干部的事,有34%认为要加以强制实施,班主任应加强优秀班级文化的传播;关于“你所在班级的获奖情况”,调查的三个班,有一个班不曾获过任何荣誉;谈到“班级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占56%,还有30%表示有些希望;“你对你的班级或对你分管的工作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有56%“非常有”,有42%“有一点”;“你给班级或他人承诺的事是否一定尽力办到?”有79%表示一定办到,有21%表示尽力办。通过这六道题可以看出,学生责任感与诚信意识较为薄弱。

  6.团队精神与集体舆论关于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设计了四道题:关于“班级开展文体活动的次数及学生的态度”,有1/3班级经常组织活动,但参加的人数少,只有25%热情高涨,偶尔组织的情况高达42%;在调查“部分学生不参加集体活动理由”时,选“活动质量不高,同学们不愿意参与”的占29%,说明学生中的三种意识几乎都是1/3左右,应该提高活动质量;关于“一个班级是否应积极开展活动”时,有68%同意,可见已达广泛共识;关于“班级活动开展方式”时,有34%认为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只有1/4认为学生担任主角,还有28%认为“老师在唱独角戏”。看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落实起来,老师还有诸多不放心。

  7.简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调查设计一道简答题:如果你想对班主任、班干部、班级管理提些意见或建议,请写出来。对班主任的建议大致有:要理解我们,我们已长大;不要体罚,要相互尊重;多举办一些活动;教室办一个图书角;等等。对班干部的建议有:多数挺满意的;有责任心,但方法要改变;学习委员不称职等。对班级管理的建议有:举办一次艺术节,经常调位有利于眼睛健康,班貌布置应当定期更换,黑板报最好按小组出版……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很认真,体现了对班级的关心。

  二、结论与建议

  1.构建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与生生关系调查显示,多数班主任已经与学生初步构建了平等、民主与相互尊重的关系,但也有部分班主任放不下架子,高高在上,与学生存在明显的代沟,这势必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2.班级需要形成充满正气的集体舆论与集体凝聚力学生普遍认为,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归属感,这足以说明学生已认可班级是自己的班级、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但目前班级凝聚力还不够强,所以在下一阶段实验中,班主任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增强集体舆论导向和班级凝聚力,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应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协作,增进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

  3.班级文化建设对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班级的管理应是学生在班干部领导下的自主管理,班主任是指导者,而在班干部的选拔上,学生倾向于自选而不是班主任任命,学生还希望班干不要有特权,全班学生人人平等,也就是要求班干能民主管班。实际上,任何班级的班主任都应把班干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一群优秀的班干部。调查显示,目前班干部的培养还没有系统实施,一些情况下都是班干试用,不行即换,或者班主任把班干当作影子,很多事亲自操办,有些班主任整天“长”在班级里。班级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释放心情的场所,一个充满温情、没有拘束和戒备感的班级,是学生学习、休憩的优良港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的总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精神。课改下的班级管理是民主、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与相互尊重的,构建充满个性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磨练自我,对学生特长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班主任应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与学习中彰显个性,使学生将来具有创造力,树立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13

  【摘要】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班级的灵魂,文化育人起到润泽心灵、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作用。有人说:“一流的班级靠文化,二流的班级靠制度,三流的班级靠教师。”要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设计策略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班级的灵魂,文化育人起到了润泽心灵、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作用。有人说:“一流的班级靠文化,二流的班级靠制度,三流的班级靠教师。”要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本人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从发动学生打造优秀的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活动文化入手,努力实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建设文化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以创建团结、合作、互助、良性竞争、勇于创新的班级文化为目标,以生——师——家共育班级文化的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饱满的精神世界,使班级同学具有美好的追求和远大的目标,引导班集体健康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层次从内到外依次为核心层——精神文化、中间层——制度文化、外显层——物质、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勾画学生发展的共同愿景,作用于学生的心田,成为班级发展的内在动力;制度文化把师生的共同愿景和群体规范加以固化,保障班级健康快速发展;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把抽象的精神文化内涵加以具体化,更好地引领学生开展具体的实践,促进精神文化更好内化。可以说,班级精神文化彰显品位,制度文化彰显规矩,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彰显特色。

  一、班级精神文化设计策略

  班级的精神文化一定要体现班级同学们共同的文化愿景和价值追求目标,努力形成优良的班风和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要在培养学生具有爱心的基础上形成团结、合作、互助、竞争、创新、忠诚、孝顺、感恩、诚实、守信、文明、礼仪的班级风气。要把学生培养成心态健康、胸怀宽广、人格饱满、精神高尚、敢于担当、热爱生活的优秀公民和国家的建设者。通过调查问卷、短信、家长座谈等方式了解目前班级同学在家普遍暴露的问题,通过对班级同学的调查、访谈、观察、班会座谈等方式发现学生在校生活期间反映出的问题,整合家长和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开展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的大讨论,提炼出班级的班风、班训和班级精神。

  二、班级制度文化设计策略

  在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家长的参与性。家和班级是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两大场所,因此对于规矩和要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好习惯和良好规范的养成必须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反复强化、持续修正才能完成的。班规的内容涵盖了学习、道德品质、学生行为习惯、仪容仪表、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为了争取家庭教育合力,将家校教育目标高度一致化,教师要经常组织家长培训和学习。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传达给家长,使家长在课后的家庭生活中能够准确辅导孩子和要求孩子。

  三、班级物质文化设计策略

  将班级师生的共同愿景和共同目标提炼出的班风、班训、班魂、班级警示、班级宣言、班徽、名言警句、守则、规范等固化到墙上,以醒目、美观、优雅、有效的方式持续刺激学生的视觉,以每天晨读大声喊出班风、班训和班级宣言的方式持续强化入心、激发学生的斗志、约束学生的行为、树立学生的信心。班级设置展示墙,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专题手抄报、感恩亲情卡、晒晒自己的家庭幸福等。通过展示板发展学生的特长,分享学生的创意,锻炼学生的能力,在班级的门口设置教师留言板,每天通过留言板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进步,在班级走廊设置最美三班人评比栏,每个月评出最美三班人和最美团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最美团队的展示意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班级同学的座位由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搭配方式自主选择,教师只做适当的调动。班级所有的环境布置和美化都由家长、学生、教师共同探讨、商量、完成。要给学生创造优雅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爱上他们的第二个家。

  四、班级行为文化设计策略

  活动的开展要起到润泽心灵的作用,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所以任何活动的开展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周密的计划、翔实的方案和及时的反思总结。全体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全部家长是活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时代的步伐、符合社会实际。活动的长远影响要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家庭亲情,融洽师生和生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形成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的,最终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渠道多元的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和生活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公民。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14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革命和职责。和谐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教育产生,和谐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持,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级组成。

  为了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和谐班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班干部是完成和谐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和谐班级建设中的“领跑者”,是和谐班级建设的“翅膀”,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使班干部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和谐班级的建设当中去,当和谐班级的主人翁。

  作为班委顾问的班主任,在班委组建之日我就要求他们带领全体同学开展创建优秀和谐的班级文化活动。班委成员也积极响应,当天就通过了“没有优秀的班集体就没有合格的班干部”的班委格言,同时还结合班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团结,活跃,进取,探讨”的和谐班级建设指导思想(简称“班风”)。

  团结,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各项活动,让同学们融入到班集体生活中去,让同学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为此,班委专门成立了以组织委员为组长的活动策划小组。在班委的领导下,活动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成功地组办了班级开心篮球赛,重阳校外活动等到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团体精神,同学们也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和谐班级建设中去了。

  活跃,即构建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休息。班委通过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让同学们时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为此,班委活动动策划小组除成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外,还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录音机(还没有摄影机和照相机的条件)录制了课余生活小片段,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二是坚持在课间谈论轻松幽默的话题;三是组队组员参加了校篮球赛,校元旦晚会和校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其中,在组队参加校篮球赛时,班委还专门选派一班干担任主管后勤啦啦队的副队长。

  进取,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下,还需保持进取精神。班委要让同学们明白:学生的`首要目的是学习,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因此,班委身先士卒,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永远保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永远处于更高的起点。

  探讨,既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社会事件。为此,班委也专门成立了以学习委员为组长,各科代表为成员的学习指导小组。学习指导小组除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类学习问题外,还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典型题和学习经验整理成《学习日志》,让同学们阅读。这样,也使老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同时,同学们还坚持在课间对社会大小事件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增强了同学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正是班委时时用“班委格言”提醒自己,严格按照“班风”精神,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活动计划,带领同学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短短的一年里,班集体获得校篮球赛女子精神文明奖,校广播体操比赛集体二等奖。并在两项硬性指标(电子考证和高考)中,取得了优导成绩。其中电子考证在全市中数一数二;高考上线率100%,并获市集体第一名,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15

  摘要:班集体的生命在于形成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在于建设。创建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显著,思想情感丰富,精力充沛,世界观初步形成。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班集体的生命在于形成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在于建设。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不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下面我将结合实例,就班级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建班级价值体系

  (一)致全班同学的一封信

  学期初我给全班同学写了一封信,欢迎他们进入中学的同时,也提出了我对他们的期望:致全班同学的一封信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踏进初中的校园,欢迎你们进入初一(7)班的大家庭,成为七班的一分子。从今往后,我们将共同携手走过三年,共同品味学习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共同进步与成长。当你们昂首阔步迈进市一中的大门,带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去迎接崭新而充满挑战的初中生涯,我想,你们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学生。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们要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业上有所进步,最后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喜悦;我们要学会慢慢成长,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我们要学会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要学会处事待人,与身边的同学们友好相处,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学会宽容,珍惜初中三年的情谊。在我们七班的大家庭里,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却不是评判一个同学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品德也同样重要!我希望我们七班的同学,是勤恳善良的,是有包容力的,是明辨是非的,是充满正能量的孩子!我们45位同学在同一个班级里,一起学习、一起嬉戏、一起分享苦涩与甜蜜,想想,这是不是一种缘分呢?让我们都把握好这份情谊,珍惜现在。初中三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可能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希望以后当我们回首这段青涩的岁月,心里仍然充满感动与温暖,于是回忆便化为永恒。希望初中三年,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出色,活出精彩的自己,活出有价值的自己!让我们带着自信的笑容,去迎接未来的初中三年,去迎接成长进步的自己,去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班主任:杨老师我永远记得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和震天的掌声,这是认同,是共鸣吧。所以班主任适当释放一些情感,与学生们沟通十分必要。往往一些小的细节,也能够逐渐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属于自己班级的信念与价值观。

  (二)制定顺应民意的班规

  开学初在班会课上通过了我们七班的班规。课前要求大家结合市一中《学生手册》中的校级校规细则,每位同学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班级规定写下来,进而在班会课上汇总,民主商议,最后整合成12条班级班规: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注意仪容仪表,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带手机进学校(如有需要交由班主任保管)。2.早上进班后及时交作业;值日生工作认真负责,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认真进行早读。3.课间不在教室和校园里喧哗、追逐、打闹。4.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5.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和记笔记,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见解,不随便插话。6.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及时上交,不懂的地方及时问同学或老师。7.中午自习保持安静,不得以任何理由发出声音。8.考试不准作弊。9.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辱骂别人,不打架斗殴。10.尊敬师长,同学之间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团结友爱。11.有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争光。12.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当然,还有与班规配套的行为量化分加分减分细则,这样执行起来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并定期进行总结。

  (三)设计富有个性的班级名片

  学期初全班分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设计出大家一致认同的富有个性的班级名片。包括:班主任寄语:请认真对待每件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对自己负责,对班级负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价值!班徽:由六个不同颜色的“7”环绕而成的太阳,光芒四射,五彩斑斓,象征着我们七班朝气蓬勃,乐观积极向上!班级口号:0707,所向披靡,唯我七班,王者无敌!班风:文明,和谐,团结,进取!班级名片上还有我们全班46位师生的军训合影,阳光下,在军绿色迷彩服的海洋里,大家笑得如此灿烂美丽。

  二、创建班级精神家园

  (一)从军训口号到班级口号

  军训期间,每个班级都要为最后的会操表演准备16个字的军训口号。于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想口号,统计好之后全班一齐投票,选出最响亮、最朗朗上口的军训口号。经过民主投票,终于诞生了属于我们七班的口号:0707,所向披靡,唯我七班,王者无敌!会操表演中,孩子们把口号喊得震天响,而这16个字也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最终我们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全班欢呼雀跃。这是我们班级获得的第一张奖状,大家认识到“天道酬勤”的道理,也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军训结束后,军训口号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班级的口号,希望再接再厉,将这股精神劲儿继续发扬光大!

  (二)从日记到周记

  为了加深跟学生的情感交流,能更多地了解他们,从开学初军训我要求他们写日记,到军训结束后,为减轻他们的负担,将日记改为了周记。孩子们在周记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抑或是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与感慨,没有字数限制,只要求是他们自己真实情感的抒发。认真阅读后我也在周记最后附上我的见解和看法,解答疑惑,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

  (三)充分利用各种集体活动

  我充分利用各种集体活动,把握每一次凝聚班级力量的机会。例如运动会,在我的积极倡导下,大家报名踊跃,都争着为班级争光,我很欣慰。对于非运动员,我也做了相应的工作安排。有的做班级小记者,为运动员们定格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有的负责写通讯稿,为运动员们加油喝彩;有的负责搬水,保障水资源的供应;有的负责搀扶长跑的运动员;其余同学充当班级啦啦队,大声加油鼓劲。

  (四)设计精彩纷呈的黑板报和班级文化栏

  学校活动丰富多彩,有了平时各项活动中影像资料的积累,黑板报和班级文化栏的布置就显得游刃有余了。我们选出拍得出彩的相片,从日记中选出精彩的章节,由宣传部的成员们发挥他们的创意来设计布置。每位经过“七班风采”栏前的同学都会驻足观看,会心的微笑:军训中的我们……淘宝市场中的我们……运动会场中的我们……这些都将成为永恒的记忆,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田。此外,同学们还奉献出自己的“墨宝”,贴在班级四周的墙上,既励志,又为班级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三、创建班级评价体系

  人各有所长,所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只能说在某方面有些同学不擅长。正如开学初我对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成绩固然重要,却不是评判一个同学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因此,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期末,我总会客观公正地设立好各奖项,并精心准备好奖状和小礼品,而宣布各奖项的时刻大家又都是如此的期待和激动人心。奖项是比较多元化的,如总成绩优秀奖、单科优秀奖、学习进步奖、劳动模范、行为规范优秀奖、运动会最优异个人等等,我希望能够更多地挖掘出学生们的闪光点,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认识到努力的价值。此外,在班级的各项评选中,采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体现公平公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显著,思想情感丰富,精力充沛,世界观初步形成。因此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更大的发展,正如期初我对孩子们的期望:“希望初中三年,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出色,活出精彩的自己,活出有价值的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任重道远,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会继续努力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寻求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力求把班级文化建设得更好!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相关文章: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05-15

班级文化建设浅谈的论文10-06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经典15篇]05-15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教学论文09-30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15篇[优秀]05-15

谈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德育工作的关系论文03-22

班级管理文化建设分析论文800字10-08

班级文化建设的论文(锦集15篇)05-15

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