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教育实习常见问题思考论文
摘要: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走上正式工作岗位前的必经之路,也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1]。但是因为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阅历不足等原因使得他们在教育实习过程当中常常涌现出教学环节拘泥于形式、角色转换不当以及班级管理能力偏低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着重从教育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实习;问题;措施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2]。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教育实习工作。
1教育实习中常见的问题
1.1实习学生对教育实习内容认识不足
虽然高校在学生实习之前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动员,讲解教育实习的内容,比如听课、教学观摩、试讲以及进行班级管理等,要求学生在教案书写、备课、试讲以及管理班级等方面做好精心的准备,但在教育实习中却发现实习学生只关注讲课流程、步骤以及班主任职责等拘泥于形式的东西,而对教育实习的内容从根本上认识不足,进而出现备课质量不达标、试讲空泛等问题。诸如实习学生通常很少研读小学生课程标准、系统学习小学生教材以及分析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等,所以在备课时不能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设置试讲内容;因对小学生不了解或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而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气氛,使教学常常驾空于学生之上,常常像在“走过程”、“自己给自己讲”。
1.2实习学生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对实习学生来说是顺利完成教育实习工作的基础。尽管实习学生在实习前已具备了很多专业知识,参与过一些学校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但很多同学的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实习学生在教学设计、实施教学以及作业批改等环节专业功底不扎实,课程设计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偏低。例如在批改小学生作业时出现“漏判”、“错判”;在试讲时,不注重细节,混淆概念;授课时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有效地使用肢体语言或准确地使用书面语言,语气语调平淡,导致整个试讲过程缺乏感染力,不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或临时担任“班主任”、“小三门”课程老师等岗位时,应变能力较差。
1.3实习学生角色转变不当,缺乏经验
虽然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着力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但由于培训过于简单,加之学生未过多的接触过社会、经历较少,导致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角色转换不当、缺乏管理经验以及不善与实习学校师生沟通交流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在管理班级时,由于实习学生年龄与小学生相差不多,常常使实习学生底气不足,难于在小学生中树立威严,导致不能顺利实施教学或有序管理班级;在与实习学校老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时,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身份面对,常出现手足无措、不自信,不能很好地适时、恰当地转变角色。
1.4部分小学对实习学生认同度偏低
由于学校的教学实践与小学的实操授课并不完全相同,使得实习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所长,加之部分小学把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视为工作的重点,认为让实习学生试讲是拿自己学校的学生做实验,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进程,所以实习小学很少让甚至不让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试讲,而是另外安排给实习生一些其他的工作,如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引领小学生间操和放学离校、给办公室打杂等。即使让实习学生试讲,也不敢让实习学生讲解新的知识,以确保教学质量。
1.5教育实习成绩存在偏差
小学教育实习一般采用集中实践的模式,把实习学生2-3人一组分到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老师名下,由带班小学老师负责指导实习学生,但他们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的给出没有评判权,实习成绩的给出是由实习学生的带队老师负责。而带队老师由于指导的人数较多和兼顾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的限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个实习学生进行充分的或全程的了解和指导,只能通过与小学指导老师或实习小组组长进行沟通,间接的了解和管理学生,或者通过学生的书面总结、听课记录之类的材料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而对于具体、真实的实习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在对实习学生进行教育实习考核时不能作出科学的评价,成绩存在着较大偏差,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
1.6缺少完备的制度
在教育实习中,写教案、听课、试讲等都离不开带队老师的指导,他们认真负责会提升教育实习的质量。但因缺少完善的保障管理制度或部分带队老师缺乏工作热情、没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得教育实习指导流于形式。此外,在进行教育实习时,小学带班老师不仅要开放课堂给实习生听示范课,而且还要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他们承担了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以外的指导实习生的任务,使得他们的压力和工作量增加了许多。多数小学教师对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接受任务只是出于学校的压力。缺少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当前小学教师指导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这使得小学教师的指导工作往往是走形式。
2应对教育实习中常见问题的策略
2.1加深实习学生对实习内容的认识
在开展教育实习动员时,应明确给学生讲解实习的阶段、不同阶段的主要实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实习效果,让实习学生针对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实习目标和努力目标,进而提升实习效果。另外,要求实习学生在实习前对照小学课表认真研读小学教材,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书写小学教材分析和章节的知识结构,要细致到每一个教学内容,明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询问带队老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日常教学管理等内容,进而了解小学的教学状况。随着时代的进步,要求实习学生拓宽知识面,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等提升和培养自学能力,多阅读小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走进小学生的生活。
2.2强化实习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
以现代化教育为理念,关注实习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从教意愿的培养,加强基本功训练,如学好“三笔”,反复进行口语技能练习,普通话至少达到“二乙”水平等,努力做到发音正确,吐字清晰,意思表达清楚,句子富含逻辑性。另外,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体现教师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实习学生应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丰富自身的人生阅历,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或话题引向小学生的生活,增强语言的幽默性、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与教学基本功相关的技能比赛,如“讲故事”比赛、“三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加强实习学生的音体美功底,努力做到能写能画,能歌能舞,让师范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3提升交际能力
大学校园相当于“微型社会”,为了创建良好的校园交往环境,学校可以积极为实习学生创造条件,通过有计划、适当地举办一些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实习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扩大自身人际交往范围,提升实习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可以开设人际交往指导课程,向实习学生介绍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应对不同的情景,克服不良心理。此外,应当熟悉小学校园的规章制度,为尽快融入小学生活和领会小学校园精神提供有益的帮助。
2.4建立高校与小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高校可采用校内、校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小学的联系,聘请小学的一线教师担任教学技能的指导老师,把小学名师请到课堂或举办讲座,系统讲解小学课堂前后的工作,让实习学生加深对小学教育的了解,促进学生综合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让大学教师到实习小学挂职做“访问学者”,参与小学教学、科研活动,培养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指导能力强的实习带队老师。
2.5采用实习考核成绩分步化
为避免教育实习成绩给出存在偏差,挫伤实习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在给出教育实习考核成绩使用采用分步化的方式。首先,由小学指导老师对实习学生的表现如出勤情况、听课状态、试讲效果、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由高校带队老师对实习学生的书面材料如教案书写、心得体会、试讲表现以及听课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依据小学指导老师评价和高校带队老师的评价按7:3的比例计算得出学生的教育实习总成绩。
2.6针对高校带队老师建立完善制度,同时激励小学老师的指导热情
带队教师是学校开展教育实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他们的工作指导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实习工作的进行和效果。因此,在实习期间,带队老师应言传身教,认真负责,有效指导,让实习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尽快适应教育实习。同时,采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使小学老师乐于指导。
3结语
教育实习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应扎扎实实地抓好教育实习,为培养出21世纪高素质型教育人才保驾护航,正所谓“明日教师,今日做起”。
参考文献:
[1]宋咪咪,王小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现状与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4):23-31.
[2]赵文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2):47-48.
[3]吴萍,曹红丽.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38-40.
[4]韩翠萍,李静,黄淑珍.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27-28.
【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教育实习常见问题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思考的论文10-11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论文10-11
小学英语教育思考论文10-11
小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10-10
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思考论文10-10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思考论文10-11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论文10-11
小学教育中的批评教育探讨论文10-10
小学教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的论文10-10
小学生养成教育思考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