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蚕宝宝作文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蚕宝宝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蚕宝宝作文1
中秋节那天,我们全家回老家过节。我看到三叔家养的小蚕白白胖胖的,大约一厘米那么长,很可爱,便萌发了养小蚕的念头。回城的时候,我们的手里便多了一盒小蚕和一袋桑叶。
回到家里,我和爸爸便开始为为宝宝寻找和合适的房子,鞋盒子太小,牛奶盒子太深,最后我们找来一个月饼盒子,空间、大小正合适。
“住房”问题刚解决,饮食问题又来了。由于桑叶又干又大,刚从冰箱里冰箱里拿出来,太凉,小蚕们根本吃不下去。没办法,我们又只好把桑叶提前从冰箱里拿出来,切成条,提前放在水里泡一泡,蚕宝宝们才算是开了“金口”,“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晚上,我把蚕宝宝们转移到了暖和的卧室,和它们一起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第二天早上,我打开盒盖探望蚕宝宝,发现蚕宝宝们个个都长大了一点,多的长了零点五厘米,少的也长了两三毫米,只见那片桑叶已成为了蚕宝宝们的腹中之物,被吃了个精光,只剩下了几根叶脉,蚕宝宝们正仰着头,好像正跟我要食呢。我赶紧将桑叶洗净、晾干,均匀的覆盖在蚕宝宝的身上,不一会儿,一阵细微的沙沙声传来,蚕宝宝们在尽情的进食了。先是在桑叶上咬出一个小洞,然后沿着洞的周围一圈接一圈的吃掉桑叶,就像一辆挖掘机在不停地工作。我现在终于明白“蚕食”的真实意思了。
又过了几天,蚕宝宝们的身体又长大了许多,但食量却比以前减少了,我心里产生了一种不详的感觉,赶紧打电话问三叔,原来它们进入了“眠”的阶段。它们一个个昂着头,静静地呆在固定的地方,就像一群雕塑一样。背上镶着两对黑黑的球状花纹,非常可爱。
过了大约一天一夜后,蚕宝宝们陆续“醒”过来了,它们原来那身外衣已经无法容下日益长大的躯干,于是蚕宝宝们开始蜕皮。随着身体的蠕动,不一会儿,就把皮蜕下来了。而这时,蚕宝宝们身体看上去又粗了些,长度也增加了几毫米。
最近几天,蚕宝宝们的'食量骤然上升,妈妈只好到野外给它们采野桑叶给它们吃。而这次饱餐之后,它们就迎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作茧自缚。
我和妈妈把硬纸片剪成条状,均匀的半剪开口,相互插在一起,为他们做好了“格子簇”,然后细心地把它们移到“格子簇”上,而此时白白胖胖的蚕宝宝们变得瘦小起来,身体也变得金黄而透明。蚕宝宝们各自选好一块“风水宝地”,马不停蹄的开始做茧。它们身体的下部不动,头部来回摆动,丝从这边扯到那边,从那边扯到这边,寥寥“数笔”,便将蚕茧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随后是加密工作。过了半天,蚕茧已经将蚕结结实实的笼罩起来,但通过蚕茧还是能看见一个黑影在不停的晃来晃去,这时候,让人不免产生一种悲壮和心痛的感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用“作茧自缚”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何其壮哉!何其伟哉!。
蚕宝宝作文2
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蚕宝宝的知识。我很好奇,小小的虫子竟然有这么大用处。回到家中我给爸爸讲了这件事,爸爸看出了我的疑问,决定教我养蚕。太好啦!我高兴地蹦了起来。说干就干,我找来一座精致的“豪宅”。那“豪宅”其实是个鞋盒,它很宽,还有个洞,通风透气,非常适合蚕宝宝住。里面再垫上蚕宝宝最爱的美食——桑叶,这样蚕宝宝就吃喝不愁啦!
两天后,网购的蚕卵来了,一粒粒只有芝麻大小,是黑色的。爸爸告诉我,蚕宝宝就住在里面,随着气温的升高,它们不久就会孵出来哦。果然,下午放学回到家,有几只蚕宝宝就破壳而出了。新生的蚕宝宝非常小,只有两三毫米长,全身乌黑,象小蚂蚁一样,怪不得课本上叫它们“蚁蚕”呢。我专门挑选了最好、最嫩的桑叶,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喂给它们吃。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蚕宝宝,几天后,我发现蚕宝宝的头变白了,头部明显变大了,我放了一片桑叶给蚕宝宝,小蚕立刻爬上去大快朵颐,有的从边缘往里吃,有的从中间往外吃,还有的很狡猾,看见别的蚕在桑叶中间啃了一个洞,就立即扑过去,把别的蚕顶开,把位置霸占过来。
大约两周后,我发现蚕宝宝变得跟以前有明显不同,以前的蚕又黑又瘦,现在竟然变得又白又胖了。它们的食量也变大了,刚放进去的桑叶,一会儿功夫就被啃完了,仔细听,你还能听到它们吃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真是个“大胃王”呀!更有趣的是,蚕宝宝有时一动不动,没多久就从屁股后面滚出个小黑球,原来它在拉粑粑呀!听爸爸说,蚕宝宝拉出来的粑粑叫蚕砂,既能入药,还可以填充枕头呢!
“蚕宝宝”在它们围满桑叶的家中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模样儿,每天放学回家我把新摘来的桑叶撒到盒子里时,它们便立即蜂拥而至,有的还倒着趴在桑叶上玩个倒挂金钟,真是可爱极了。我还给班里好多同学送了蚕宝宝,同学们可高兴了,每天都讲着蚕宝宝的变化。
四周后,我的蚕宝宝的身体变黄了,却不吃东西了,我很奇怪,以为蚕宝宝生病了。爸爸说:“蚕宝宝快要吐丝了。我赶紧把蚕宝宝放到准备好的小方格里,只见它们爬来爬去,选了一个角落,为吐丝做好准备。开始吐丝了。它们先吐出一些丝固定好结茧的位置,再来回不停地吐丝,大约一个晚上就结成茧子了。爸爸告诉我,蚕宝宝结茧只吐一根丝,长度有1000多米呢,我们穿的丝绸就是用这根丝织成的。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蚕宝宝”竟然都死了,我很伤心,也很舍不得,每天放学再也不能看它们了。我很想知道它们是怎样死的,于是我学着爸爸我从网上查了一下资料,知道蚕宝宝在茧中变成蛹,过十几天后,再变成蚕蛾,蚕蛾从蚕茧里咬开一个小洞钻出来,与别的蚕蛾交尾后就开始产卵。刚产出的卵是黄色的,过了几天就变黑了,当蚕卵变黑时,蚕蛾就会死去,它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养蚕经历,我体会到养蚕非常辛苦,每天喂蚕宝宝清理房间。我还知道它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我们穿的衣服是成千上万只蚕吐出来的丝织成的。当然更快乐的是每天和同学们分享养蚕的快乐与收获。
蚕宝宝作文3
“奶奶!”我叫了一声,心想:一年没见奶奶,一定又老了吧。奶奶听见我的声音,笑着跑了出来,手在围裙上搓了搓,走了过来摸摸我的头说:“妞妞又长高了。对了,你最爱吃豆腐了,奶奶马上给你做。”说完,她把我接到屋里后,就忙碌起午饭来了。
吃完饭,奶奶拎着一篮桑叶走到楼上,我没在意她。奶奶下来时,篮子却空了。我因此好奇跑上前,拉着奶奶的衣服问她:
“奶奶,篮子里的桑叶哪里去了?”奶奶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一副神秘的样子。随后提着箩筐出门了。
我看着奶奶的背影思索着,突然一计涌上心头:等下次奶奶再拿篮子上楼时我也跟上去,还怕找不到原因?
没多久,奶奶提着一箩筐的桑叶回到了家,取出一篮子桑叶后,她提着篮子又上楼去了。这次我早有准备,奶奶才上楼梯,我就悄然地跟着上了楼。奶奶上楼后就把门关上了。我透过门缝朝里一看,只见楼板的`几个竹匾里,生长着许多约半寸长的蚕宝宝,密密麻麻的。奶奶正一把一把抓着桑叶散给蚕宝宝吃。看那些贪吃鬼,头一拱拱的,才没多久,一张大大的桑叶就被啃了个半边。
奶奶散好桑叶后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这才发现我这个调皮鬼。
奶奶笑着指了一下我的头说:“呵呵,还是被你发现了。”我吐了一下舌头,接过话茬问她:“那么多蚕宝宝,到底有多少只啊?”奶奶笑着说:“你数数吧。数清了你才可以回宁波。”我点点头便1、2、3、4、5……地数了起来。可是实在太多了,才数到匾的一个角落,又把原来数过的那个角落给重复了。我实在没有耐心再数下去。可为了不让奶奶笑我,我还是硬着头皮数了下去。
56、57、58……我从匾的东边数到西边,又从匾的南边数到北边,可都没数成功。别看这些小家伙呆头呆脑的,其实它们挺狡猾的:只要掀开盖在上面的桑叶,就会发现有许多小家伙钻在桑叶底下拼命地吃呢,大约有二三层桑叶中,都有这些小家伙。我于是又一层一层地数了起来……
哼!我跺跺脚,有点想放弃的感觉,可是让奶奶知道我因为数不清而半途而废的话,那还笑死她了?!我嘟了一下嘴,自言自语道:“我就不相信我数不拎清你们这些小家伙。”于是,我又充足精神,从头数了起来……
在奶奶家住的一个星期里,我不知道数了多少次,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我终于沉不住气了,跑到奶奶跟前,委曲地说:
“奶奶我数不清有多少只蚕宝宝。”奶奶一听乐了:“你数不清啊?其实蚕宝宝不用一只一只数的,只要一张一张算就可以了。”我恼怒着嚷道:“那你怎么不早说啊?害我花了这么多精力。”奶奶呶呶嘴,笑呵呵地反问我:“那你也没问过我啊。”我一时无话可说,忍不住破涕为笑了。
到了回家的时候,奶奶替我抓了几只放到一只盒子里,又在里面放好桑叶,说是让我带回家去玩,又另外给我带了几袋桑叶回来。坐在回家的车上,我小心地搂着这个盒子,看着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桑树林掠过眼前,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蚕宝宝作文4
人们常说:“作茧自缚”“破茧而出”这两个成语。那么,蚕宝宝为什么要“作茧自缚”呢?它又是依靠什么方法“破茧而出”呢?我带这些谜团向爸爸请教,爸爸笑而不答,只是给我几颗蚕卵,让我自己养蚕,从而解决我的疑惑。我把蚕卵放在一个既干净又舒适的小盒子里,过了五天,蚕宝宝孵出来了。刚孵出来的蚕宝宝与小蚂蚁差不多,浑身透黑,爸爸笑着告诉我,那叫作“蚁蚕”。
现在该给蚕宝宝喂食了,你猜,我是怎么给蚕宝宝喂食的呢?我听取爸爸的指导,每天都用嫩桑叶撕成很细的小叶片放进盒子里,让蚕宝宝边享受它的美味佳肴,边长身体。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蚕宝宝渐渐长大些了,爬行也比以前快了,吃起桑叶也就快多了。看着蚕宝宝越长越大,我心里喜滋滋的。可奇怪的是这几天蚕宝宝的身子前几节开始变黄,而且又有些透明,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仔细查找原因,它现在不吃也不动,只知道使劲把小肚子里的脏物排泄干净。我猜蚕宝宝这样做一定是为了清空肚子,从而好吐出又多又好的绢丝吧!
第二天早晨,我看见有一只蚕宝宝蜷缩在盒子的角落,仰着头,从容不迫地左摇右摆着,它在干什么?我发现了几条细丝,原来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了,我开心极了。并盼望着其它几只蚕宝宝也赶快结茧。果然,一天后,其它的几只蚕宝宝也都陆续结了茧。蚕茧就像剥了皮的鹌鹑蛋似的,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现在又一个疑问涌上心头:蚕为什么非得“作茧自缚”呢?如果离开茧或没有茧又会怎么样呢?我把一个蚕茧用剪刀慢慢地剪开,这茧还真有点结实,可能是要做到密不透风吧!剪开后,我把蛹露出来和完好无损的'茧中的蛹做对比,并且还要观察。第五天,我发现露在空中的蛹变成的蛾显得有气无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死了。而另外一只蛹却汉什么异常。
看来,蚕的“作茧自缚”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没了茧的保护,它们就会像刚才那只死去的蛾一样,没有了营养,也就活不长了。现在,又有一个困惑难着我:蚕蛾又没有尖利的牙齿和爪子,是怎么从茧里爬出来的呢?为了解决又一个疑问,我紧紧地注视着即将变成蛾的茧,静静地等待自己的新发现……蚕终于要“破茧而出”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会儿,茧顶端的丝出现了一丁点的湿润处。慢慢地,湿润的面积逐渐扩大,连颜色也换成黄色的了。接着,破了一个小口子,我看见了蚕蛾那蠢蠢欲动的嘴。蚕茧上的小口化大,到最后,小口的大小正好能使蚕蛾飞出时,蛾便从这个大口子钻了出来。我推测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茧之所以会破,可能是因为蛾吐出一种黄色的液体,就凭这些黄色液体,把茧顶端的丝化开,直到它的身体足够钻出来为止。我现在还不能确认我的这些猜想、推理到底是否成立,所以我就又找到爸爸,把养蚕的心情、遇到的困惑、观察与思考、还有推理过程等等,统统告诉了爸爸。
爸爸听后,十分满意,对我笑了笑,还夸奖了我,说我学会了动手实践、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习惯。我也为我能揭开蚕宝宝的重重谜团而感到万分的高兴与自豪。
蚕宝宝作文5
五条眼睫毛大小的蚕宝宝就躺在圆規盒子里,我忍不住把他们从课桌里拿出来,抽开偷偷看了一眼。黑黑的,很瘦,不停地蠕动着,時時昂起头来,探头探脑,很柔弱的样子。丟进去的一小片桑叶早吃完了,看样子还得想办法弄点桑叶。
蚕宝宝和桑叶是找阿毛讨的。他有一张蚕布,捂在怀里,金贵的很,看也不许,说是孵卵。好容易等到他把蚕布从怀里掏出來,坏小子门一哄而上。几乎抢了个精光。阿毛急得直跳:“不能用手拿,会把蚕烘死的!”我挤不过,一条也没分到。阿毛用大字课的毛笔把蚕布细细地扫了一遍,扫了剩下的'五条蚕给我。布上还有几粒蚕卵,圆圆的,像一个个实心的句号,还泛着淡淡的绿光。“这是要出了!”阿毛又放进胸口孵起來。
阿毛祖上是养蚕纺丝的,后来桑树全砍掉了,蚕养不成,还是留下了几张蚕种,年年繁殖。“只要蚕一上山,那就是一片白花花,金晃晃!”爷爷说,“缫了丝之后,把蛹用香油一炸,那个香﹗……”坏小子们和阿毛一道抹口水。这么瘦这么小的蚕,谁舍得得吃呢?好狠!
从学校的菜园里偷了一片嫩嫩的生菜叶,放进去,宝宝们急急地爬过来,徘徊了一下又下去了,再也不碰。它们似乎天生知道自己是吃桑叶的。
宝宝饿了一夜。
第二天我背书包爬到了后山。后上有很多松树和叫不出名字的树,当然还有很多坟地。听阿毛说岗上有桑树,我就爬到岗上一棵一棵地找。星星点点的阳光从树木的缝隙间透下来,光怪陆离,经冬枯草的断裂声,更令人全身发毛。我眯着眼,直到脖子都仰酸了,还是找不出一棵像桑树的。
又累又怕,我找了一块空旷的照得见阳光的草地坐下來。大人说鬼是怕光的。
抽开盒子,蚕宝宝们静静地伏在圆规盒內,还是黑黑的,身上更皱巴了,肯定是饿的。我拿出圓規把盒子扎了很多洞﹐免得它们气闷。
桑叶没找到,去学校肯定要挨骂。我躺下来,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就在这一抬眼,桑叶!我看到了桑叶!在这块空旷草地的边上就有一株大桑树,新抽的嫩绿桑叶在阳光下闪着透明的光泽,随着风一闪一闪的,那么诱人。
宝宝们又有吃的了,都吃得很香。尽管课堂上的声音这么大,我还是能分辨出他们在盒子里吃得正欢的沙沙沙声。它们的嘴巴像理发推子一样,在桑叶上推得心满意足,一会儿就推掉一片叶子。
宝宝们的黑皮逐渐蜕掉,换上了白皮,粗粗长长的,我给它们换了个新家,圆规盒已盛不下它们了。后来连身体也渐渐透明起来。阿毛说要加紧喂桑叶,快吐丝了。
我完全沉迷其中了,上课时我又下意识地把蚕盒拿出来,低头看宝宝们貪婪的吃相,几乎痴了。
“你逃学,上课还不听讲!我让你养蚕!让你养﹗”憤怒的老师把桑叶﹑盒子﹑连着蚕宝宝一齐抛到教室外面。
后来,我哭着在操场上找到了三条蚕宝宝,它们的身体已经僵硬了。另外两条再也找不到。
蚕宝宝作文6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对蚕宝宝生命历程的最真实的写照。以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深,今年亲历了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对蚕的敬意油然而生。
四月十三日,妈妈从娟娟姨家带来了二十四条“毛毛虫”。第一眼见到他们,我可并不想称呼他们为“蚕宝宝”。
他们很小,我们曾想用尺子量量他们的身长,都失败了。太小,拈不上手,我一伸手,妈妈就在旁边叫:轻点,轻点,别将他弄死了。身体颜色是白的,不是纯白那种,略有点带黄,小脚是黑的。他们总是不吃东西,满桑叶的蠕动。前一个星期,因为好奇,我还是周六跑到近郊外公那里拿桑叶,每天早上起来添桑叶,傍晚清理蚕宝宝的家。
第二周的时候,他们仍然吃得很少(从外公那里带来的桑叶要浪费一半)也长得很慢,堆在一起密密麻麻的,感觉不怎么舒服。加上校车上好友们对蚕宝宝的议论,我也觉得蚕宝宝特别恶心“什么蚕宝宝就是几条小虫子”,想将他们送人甚至想丢掉他们。可妈妈不同意,每天仍然很精心的擦着桑叶,捧着盒子看着他们慢慢的长大,简直是让人觉察不到的成长。
第三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身体亮起来,颜色也从白参加了蓝色,脚变成白黑色的了,可爱极了。每天早上放了很多的桑叶,下午一回来就只剩下梗了。放上几片嫩桑叶,他们就“争先恐后”地“爬”过来,找准叶子的边缘,一口一口地,津津有味的咀嚼起来,像锯齿据东西一样,速度极快。我常常看他们吃桑叶,仿佛听到“飒飒的”的声音,心里也情不自禁地呼喊着:蚕宝宝,可爱的蚕宝宝。外公的桑叶也是供不应求,五月一日用中号食品袋搭来一袋,三号就告急了。
到四周的时候,蚕宝宝已经“突飞猛长”了,长一点的快六七厘米了,短的也有四五厘米,外公送桑叶也是两天一袋了。惊喜也在不觉中诞生了。四号傍晚回来,有个蚕宝宝“作茧自缚”了,盒子角落里呈现出了一个洁白洁白的.蚕茧。蚕茧是椭圆形的,晶莹发亮。我惊呼着蚕宝宝生命的特殊历程,赶紧为他们“爬山”吐丝做起了新家。我先找到一个浪莎内衣的纸盒子,用它的底盒做基础,将盒盖做成纸条在底盒上插成一十五个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里都铺上桑叶。然后将蚕宝宝分别送到他们的新家。可他们并不是十分听话,一放进去就开始爬动,有的直接通过缝隙钻到一块去了。我把他们弄回来,他们又钻,真没办法。晚上,有好几条蚕宝宝就不吃不喝了,他们只是像小时候一样满桑叶的蠕动,准确的说是爬动了。身体变得更亮了,爬动的时候,背上会显出蓝色的经脉,好像一条蓝色的带子将整个身体连起来。顺着格子角往上爬,我知道他们要吐丝了。找到合适的位置后,他们时而抬头,时而俯身,忙个不停,角落顶部就被来回缠绕着丝线。经过一晚上,就诞生了四个新的茧,可爱的蚕宝宝就安安静静的躺在里面了。后来几天陆续都完成了吐丝作茧的工作,到今天只剩下两条没蜕变了。有趣的是,他们挤在一起的多,有一个小房子里有四个洁白的茧。
看着眼前的白茧,回想着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想象着她变成飞蛾产子的将来,摸着身上的丝织衣服,禁不住赞叹起来:可爱的蚕宝宝,你为自己做的太少,为世界奉献的太多。
蚕宝宝作文7
春天,学校门口经常有一些人来卖蚕宝宝。同学们抢着去买,我也不甘落后,买了十条淡绿色、好像铅笔芯粗细的蚕宝宝,回家养起来。
回家后我给它们找了一个小纸盒,听说蚕宝宝特别讲卫生,环境不好就容易生病,所以我又给它们铺垫了一层洁白的A4打印纸。
至于蚕宝宝的食物桑叶,院子里有几棵桑树,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去采摘一些来更换。刚开始时我担心它们才那么小的一点点,自己能爬到桑叶上来吗?自己会吃桑叶吗?
后来实践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其实我只要把桑叶随便放在纸盒里,它们都会找到,并且迅速爬上来,它们先是趴在桑叶的边上转着圈地咬着吃,把一片片拇指大小的嫩桑叶很快咬得残缺不全,在桑叶的这边咬出一个圆圆的太阳,在桑叶的那边咬出一个弯弯的月亮,这里只剩下一根叶脉,那儿只剩下一张渔网。
大约一个多月后,它们已经长得白白胖胖,前面三对细细的'爪子,像我们的手一样灵活。后面有三对粗粗的爪子,好像我们的腿一样有力,它们只要趴在什么地方,真是很难把它们抓下来,它们的那些爪子抓得可牢了,有点死活不松手的架势。
有一天,我发现它们开始不吃桑叶了,在纸盒的四个角落里开始织茧,一根很长很长,长得无边无际的银白色丝线从它们的嘴里吐出来,慢慢编织成了一个花生米一样大小的椭圆形的蚕茧,它们就一动也不动地藏在里面睡起懒觉来。
我也显得无事可干,有一天清晨,我忽然听到客厅里的茶几上传来一种十分怪异的声音,这种声音比拇指大小的绿头苍蝇煽动翅膀的声音还大,但有些闷沉,也不怎么好听。
我朝着传出声音的方向走过去,仔细分辨,这声音好像是从放蚕茧的纸盒里传来的,我疑惑不解而又小心翼翼地打开纸盒子一看,一些刺鼻的银粉噗噗啦啦飞出纸盒,如同冒起一团白烟,吓得我立刻退后几步,等纸盒里尘埃落定后,我再次探头去观望时,我惊奇地大呼小叫起来。
纸盒里的睡懒觉的蚕宝宝们,把那些洁白的蚕茧咬出一个个小圆孔,从里面钻了出来,变成了一只只银白色的飞蛾,洁白的A4白纸也被它们身上的液体染得脏兮兮的,令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过了一小会儿,我叫上哥哥再次一起来观看时,奇迹又发生了,有些蚕蛾把小屁股一撅一点,一点一撅地,摆下了许多金黄的圆圆的小豆豆,这些小豆豆比小米粒还小,哥哥兴奋地说道:“这是蚕宝宝在摆籽,也叫产卵。”
我疑惑不解地追问道:“这有什么意思?”
哥哥解释说:“这就是蚕蛾子下的蛾蛋啊!不久它们又会变成小蚕宝宝的。”
我喂养的十条蚕变成的蚕蛾,其中有六条陆续产卵摆籽,它们摆的金蛋密密麻麻地沾满白纸上,逐渐由金黄变成深黄色,最后变成黑色的小点点……
那些做爸爸、做妈妈的蚕蛾们不久逐渐减缓翅膀的煽动,最后又静静的,静静地飞向它们所向往的天堂
今天回忆起我曾经养蚕的那段经历,真是太有趣了,我从中不但了解了蚕宝宝的一生演变历程,也从中悟出了一些人生的简单道理,那就是顺其自然,勤奋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勇气和意志。
蚕宝宝作文8
4月1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5条蚕宝宝,还有一包桑叶。
一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出了一个空鞋盒子。我把桑叶仔细地铺在盒子里,再把蚕宝宝放到了桑叶上。
蚕宝宝的颜色有点灰,不是我想象中白白胖胖的模样。蚕宝宝的嘴巴很小,它很爱吃桑叶,沿着桑叶的边缘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蚕宝宝身上有一圈一圈的花纹,尾巴上有一根凸出的小刺,腹部毛茸茸的,它还长着许多很小的脚,我数了几遍都没有数清楚。
蚕宝宝的大便小小的、黑黑的,闻起来有一点点臭。可是,妈妈告诉我说:“元元,蚕宝宝的大便叫蚕沙,收集后晒干,做成枕头,可以明目醒脑、祛风除湿呢!”哇!以前我只知道蚕会吐丝,没想到它的大便都有这么大的作用。
4月26日 星期六 晴
昨天,和往常一样,我去看我的蚕宝宝,可是,我发现蚕宝宝一动也不动了。它们怎么啦?
妈妈看了看,有些疑惑,但很快有了主意:“这样吧,我们上网查查资料。”资料上说,蚕宝宝的表皮不能随着身体长大,所以当蚕的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就要蜕皮。蚕在蜕皮时不吃也不动,其实,一天之后,蚕宝宝就会“活”过来。蚕宝宝在蜕皮时,最好不要惊动它。
原来如此,这下子我可以放心了!
今天,蚕宝宝果然又“活”了。它们愉快地吃着桑叶,很快就把桑叶咬出了一个个小窟窿。桑叶上有蚕宝宝蜕出来的皮,黄黄的,有点硬,还留着一圈圈花纹。蚕宝宝新长出来的表皮也有点发黄。可能是蜕皮有点累的原因,它们都不怎么活动,要多休息啊!
我的蚕宝宝又长大了,我真高兴!
5月1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突然不吃桑叶了,它们不停地爬来爬去。有一条蚕宝宝贴着鞋盒的内壁,爬呀爬,掉到外面去了。我想,蚕宝宝一定是要吐丝了。我赶紧把很多桑树枝绑在了一起,放到鞋盒里。
蚕宝宝很快爬到了树枝和鞋盒内壁上。它们的头摆来摆去,开始吐丝了。起初,蚕丝很细很细,慢慢地,用肉眼能够看见了。蚕丝东一条西一条,渐渐地,蚕丝好像是“S”形的',接着,蚕丝都粘结在了一起,一个椭圆形的茧出现了,蚕宝宝被裹在了茧里面。
这时候的茧还很薄,还能看见蚕宝宝在里面摇头晃脑地吐丝。蚕宝宝吐的丝越来越多,茧越来越厚,到后来就看不见蚕宝宝了。
过几天,茧里的蚕宝宝会变成蛹;再过几天,它们会咬破茧钻出来,变成飞蛾了。
老师点评
小作者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蚕宝宝的成长,并将这个过程生动地记录下来。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蚕宝宝的可爱和它令人欣喜的变化。
在小学三年级下半学期的科学课里,我们可以知道,蚕这种昆虫的生命由卵开始,依次经过蚕、蛹、蚕蛾的变化阶段,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一个生命周期。
小朋友还可以试着养一养鱼、蝌蚪等动物,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生长过程。其实,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只是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以及周期长短不一定相同。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蚕宝宝作文9
高高的大树,绿绿的小草,黄黄的油菜花,红红的桃花,白白的梨花……这就是我的家乡——何村。从小我就在这如画的地方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长大,穿着那些崭新的漂亮的带有花边的连衣裙奔跑在那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里,任风把裙子吹成老高老高……
成群结队的鸡呀、鸭呀、鹅呀,都是我的好朋友,欢蹦乱跳的猫呀、狗呀,常常和我嬉戏。
我最喜欢的是养蚕宝宝,当我得到一张蚕籽的时候,兴奋地跳起来,捧在手心里冲到妈妈跟前大喊:“我有蚕宝宝啦!我可以养蚕宝宝啦!”妈妈微笑着说:“那你给她们做个家吧。”我找到一只漂亮的纸盒,铺好软软的毛巾,让蚕宝宝们睡在里面,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盒子看看蚕宝宝有没有出生啦!
一个星期后,我发现装蚕的纸盒里竟然有一只只正在慢慢扭动的小黑虫,我马上反应过来,是蚕宝宝出生了。我赶紧去摘来几片桑叶,放进去,可是过了一会儿,看看桑叶还是好好的.,蚕宝宝怎么不吃桑叶呢?我着急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外公是养蚕高手,你可以去请教他。此次以后,外公就成了我的养蚕顾问。外公告诉我说,小蚕爱吃桑叶,一出生就要吃很多桑叶,要让它吃饱、吃好才行。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喂的时候,要切成碎片或条状。小蚕爱干净,我就常常给它清理粪便和吃剩下的残叶,让她们的“房间”时刻保持清洁。可是有一次换桑叶时,我发现许多小蚕一动不动,就用手碰了一下,仍然一动不动,我蒙了:“昨天还好好的蚕宝宝,是不是快要死了?”外公看了看,笑而不答,只让我继续观察。蚕宝宝似乎动了一下,过了半天,蚕宝宝们痉挛着,颤抖着,钻了出来,原来在蜕皮呢!外公这才告诉我,蚕一生要蜕皮四次,每一次蜕皮就像脱掉了一件很小的衣服,换了一件又新又大的衣服,会长得更快更大。就这样,蚕宝宝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着。房间里再也住不下啦,外公为我的蚕宝宝准备了两只大大的竹筛子,蚕宝宝的粪便和残渣都会从小洞里漏出来,既干净又方便,真是太棒了!
蜕完皮的蚕宝宝都长得很快,食量也异常惊人,她们的小嘴巴像镰刀一样从上往下割,几分钟就吃完了半片,我不得不佩服,可是更让我担心的是桑叶供不应求了,每天我上学之前喂一次桑叶,白天外公要喂两三次桑叶,放学回家的我第一件事也是采桑叶、喂桑叶,附近的几棵桑树都让我采得光秃秃的啦,怎么办呢?幸好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大家每天轮流带桑叶给我,让我的蚕宝宝衣食无忧了!要知道蚕宝宝长大后晚上也要喂桑叶的,这样才能长得好,我和蚕宝宝都感谢外公的辛苦,谢谢啦!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有一天,我发现蚕宝宝的身体变得亮晶晶的,原先身体里黑乎乎的东西都没了,还到处吐丝。我一问外公才知道,蚕宝宝是要“上蚕山”做茧了。外公拿出稻草,做了一个个“蚕山”,把透明的蚕宝宝放到“蚕山”上,几天以后,我收获了许多洁白的蚕茧,心里充满了激动和感谢!
【蚕宝宝作文】相关文章:
蚕宝宝作文04-24
蚕宝宝的作文05-16
[经典]蚕宝宝作文11-24
(经典)蚕宝宝作文11-07
蚕宝宝小学作文06-06
蚕宝宝的小学作文10-12
我的蚕宝宝作文12-07
可爱的蚕宝宝作文03-08
蚕宝宝成长作文02-25
蚕宝宝观察作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