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22 13:53:4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9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9篇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

  20xx年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新鲜出炉,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认真地研读了课标内容,也观看了许多专家对课标的解读,感觉受益匪浅。

  一、学习新课标

  1、20xx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新课标中提出了将核心素养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要求物理教师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要学到基础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了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细分了若干个要素,其中“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运动和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等要素,是从物理学角度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它概括了初中物理的所有内容,是初中物理的三大领域,是从知识层面进行划分的,这样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初中物理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是构建初中物理知识的主脉络;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也可以将这三个要素归纳为物理观念的形成和物理观念的应用两大方面。

  二、反思实际教学

  随着岁月的流逝,物理学研究的事实和结论很容易被学生忘记,但通过具体物理知识的学习凝练而成的物理观念却根植于学生头脑中而被长时间保留,从而成为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应用。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着手:

  1、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之间存在的某种差异而导致的心理平衡。在物理教学中可巧妙地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从而主动投入到知识生成、发展、运用的过程,进而完善已有的知识构建,更好地发展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呢?例如,在讲解力与运动这节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那么力还有没有其他作用效果呢?在学生的前观念中认为,有了力物体就可以运动,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比如静止在地上的足球,只有给它施加了力,它才可以运动,不给它施加力,它就不会运动。所以,学生就会普遍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教师提出问题,滚出去的足球,我们会发现这时候在阻力的作用下它最终反倒会停下来。学生就会意识到力与运动的关系并非他们之前所认识的,此时便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利用来自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学习的本质和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造力,充分展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愿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应保证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足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氛围中。为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教学应侧重运用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多媒体,生活实例等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实施有效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大气压”一节课时,为避免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生厌,随着大气压知识的讲解,教师可适时的演示“瓶吞鸡蛋”、“覆杯实验”等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让学生倍感学习物理的趣味性,亲眼目睹大气压的神奇力量,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了解到兴趣对于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必须侧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开展物理知识学习活动,逐步丰富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全面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20xx年新课标的学习中,我只是针对其中一个小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一点感想。学无止境,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努力把握课堂生成的资源,生成课堂亮点,从学生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2

  20xx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新的变化已经开始,一线教师该如何清晰理解并且应用到实践教学已刻不容缓了。新课标相比于以前版本对物理科学的重要性阐释的更加详细,在多学科关联性方面也给予了一些新的建议。尤其把“育人”提升到了物理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

  一、课程理念

  核心素养相比于科学素养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两点最为突出。从教学应用层面,“主题”教学去构建课程的思想和我最近看的杰伊麦克泰的《为深度学习而教》部分内容比较契合,“大概念构建”,“关于问题的研究”,“单元教学”都可以为自我的课程理念更新提供一些帮助。

  二、课程目标

  这块内容变化比较明显,三维目标调整为核心素养内涵和目标要求两大方面。核心素养也说得很清楚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新增的目标主要是围绕核心素养设置的。新的核心素养把三维目标会融合的更好。主体的教学思路也更加核心化。

  三、课程内容

  两大板块更加细化,表述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是新增内容,以后的教学会更加多元化,知识不单单在本学科而是多学科的相互交织。在实验探究中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学生必做实验分为测量实验和探究实验。这样的改变是好的,让实验教学很清楚,哪些是专注测量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哪些是注重探究过程的。不管是新加实验还是替换实验都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性说明,更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课堂实验教学。

  新增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分为三个二级主题,“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处理好这几块内容,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和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四、学业质量

  主要分为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新增加的目的也是为我们日常教学和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五、课堂实施

  这部分内容提出了很多新的建议:1、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3、确保物理课程实践活动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实施这块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例如“情景化教学”“问题教学”“学科融合”“资源开发”等等。

  以上都是我在看完新课标之后所看到的“新”变化。与此同时也有几个想法:1、新的改变是从思想上先走还是实践上先走?2、对于跨学科实践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去落实教学,比重应该放多大?3、接下来该用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构建来巩固新课标?

  新课标给我带来的新东西有很多,需要自己在假期好好想想。新的学期马上也快开始了,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新课标让自己有新的改变。给课堂带去新颜色,给学生带去新物理。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3

  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化的教学工具,其对于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教学的有效推进,实现当前新课标做出的教学优化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就要能将多媒体的作用有效地认识起来,并对其有效应用的方法进行研究。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能针对于多媒体的应用方向进行研究,明确多媒体在教学的哪些方向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展现。这样一来,在教师明确了应用方向之后,自然就可以找到教学优化的方向。

  例如,在进行“声音的'特性”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展现来达成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在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声波的波形,这样一来,原本肉眼不可见的声波就可以形象地被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实现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4

  近期学习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xx版)》简称《课标》的课程目标部分,有如下感悟。

  《课标》的课程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三维目标变成核心素养目标,这是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

  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然后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应用物理观念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最近在做的,做题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境,也就是学习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关于物理的现象,鼓励学生多发现,多跟物理联系起来,多用物理的知识解决所发现的问题,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习物理的知识是很有用的。

  科学思维

  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物理中有很多的模型,之后要注重跟学生强调用模型的问题,让学生觉得使用模型很方便而且能反应本质。但是也一定要强调模型是理想化的,实际中一定不存在,让学生厘清事实和模型的区别;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思维方法的学习。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物理,也适用于各种自然学科,也能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利用所收集的证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意识。这点对我们的学生很重要,就一个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一个需要突破的点,这都是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不断的锻炼,才能在生活中很好的应用,成为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能力;敢于质疑,提出新的方案,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这一点虽然很难,但是是学生以后优越于其他人的关键,虽然不能常有,但是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新想法和敢于提出质疑的品格。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由之前的七个点简练成现在的四个点: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培养学生提出有需要的科学的问题,能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初步具有获取证据的能力,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初步解释过程和结果,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环境,让他们勇于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多给他们信任,让他们更多的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科学探究,尽量少的包办代替,这样才能是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科学态度与责任

  要培养学生爱科学,有学物理的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关心物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培养学生崇尚科学不迷信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5

  考虑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学段进阶式持续培养,因此,在确定物理核心素养时应注重一贯性与发展性。课程目标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目标对学习目标、学业要求、学业质量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全部物理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物理核心素养从四个维度提出课程目标分别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并对每一个维度提出了要素要求。

  一、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在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蕴含了物理学科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在物理学科体系中所选择的基本内容,将物理观念概括为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观念的形成不同于知识的习得,不可能通过浅层次的思维活动和单一的学习方式获得,这就加强了学习者本人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与内化的程度,因此,物理观念的提出超越了原有对碎片化知识的理解,是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能力发展的更高要求。

  二、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自然界中事物(包括对象、过程、现象、事实等)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性及自然界中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和能动的反映。科学思维是复杂多样的,科学思维的养成也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积累过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要选择与学生发展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助推科学思维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避免揠苗助长的错误教法。

  三、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是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作为核心素养,所具有的内涵不仅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领悟到的物理学科之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所具备的精神与态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处理社会性议题时应采取的理性态度与合理做法,同时,也表达了物理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积极探索的内在动力,从而培养出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深刻内涵。

  对于课程目标的感受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提出,是在原有三维目标的基础之上,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学习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加体现了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这也就要求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革新,努力解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6

  通过近一段时间对《物理新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得我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阶段性体会汇报如下:

  1、抓好入门教育物理课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刚拿到教材后有一种新奇感,但这种新奇感是短暂的,如不及时深化,“热”会马上消失。所以第一节的教学十分重要,我们要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节课。比如通过演示“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又重新沸腾”、“倒置漏斗中的乒乓球不会掉下来”、“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热情。

  2、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因材施教,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重新安排切合学生实际;课题的引入与生活联系紧密,处处设疑,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学生生活奥秘欲望的目的。物理有很多的基本概念、规律、定律、定理,每一个都很重要,我们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慢慢掌握并加以应用的。靠死记硬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但大多数同学就不行。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利用学科的特点,解题时尽可能多的画图来讲解,并不时穿插一些俗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学生对题意、规律、定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也要求学生学会画图。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也有利于基本概念、规律、定律、定理的掌握。

  3、课堂教学,我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我深知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要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无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在集体备课中,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较强的物理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公式的形成。

  4、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标强调“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做实验,敢于动手,勤于动手”,结合中学生好动的身心特点,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多,做好这些实验,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能清楚地引如概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怎样提高学生成绩,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学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对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总之,作为一名具有课堂改革意识的教师,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业务水平,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7

  近期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xx版)》进行了学习,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xx版)课例式解读》,我对课程性质与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1、课程性质

  物理学作为基础科学,有其独特的内容及研究范式,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相比于20xx版课程标准,20xx版的课程标准在与学生认知能力、学科课程要求相匹配的学习内容与研究方法等都进行了完善。此外,20xx年版课标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学段间的衔接和学科间的综合,凸显了课程的连续性和综合性。

  20xx年版课标课程性质有助于教师探讨物理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定位、性质、特点及价值,从而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分析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2、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非精英教育。过分强调学科中心或学科本位,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导致学习内容难、繁、偏、旧等,并且物理教学也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为难的情绪。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等。

  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学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即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成功的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性相对提高。以往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评价结果则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结果,而忽视各个时期个体的进步状况,因此不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8

  近期在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了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xx年版)》的前两部分的学习,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xx年版)》,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将学习心得做如下总结:

  一、课程性质

  物理学作为基础科学,有其独特的学科内容及研究范式,在人才培养中一直承担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物理学的这一学科特质在历次课标修订中均作为主要支撑承载其育人功能。xx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首先论述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这是物理学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学生认知能力、学科课程要求相匹配的学习内容与研究方法,是对xx年版《课标》前言中课程性质的进一步完善。

  二、课程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为整体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课程的建构应面向全体学生,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xx年版《课标》规定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要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这就要进一步深挖物理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突出学科在人才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多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贯穿始终的理念。这一理念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生活、物理、社会三者之间进阶性的实质跨越,帮助学生建构对物理世界的初步认识,为其探究兴趣和科学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并明确物理学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这一课程理念引领下开展的物理教学,可让学生深刻领会学科知识与现实价值的双重统一,了解基础科学作为科技创新基石的重要作用,也是领悟“知行合一”内涵与现实意义的有效举措。

  (三)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xx年版《课标》第一次从课程结构角度明确提出以主题为线索,促进课程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系统性。xx年版《课标》将课程内容确定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内容的高度组织概况;“实验探究”一级主题是从物理学科特征出发,强化物理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则借助物理学的大观念,构建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知识、能力、素养间的逐步转化。课程内容结构化,将进一步凸显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单个知识的识记、理解跨越到知识网络的整体建构,侧重于加强对学科知识整体性、综合性与迁移性的认识,这将有利于学生学科观念、学科思维的形成,对其科学本质的理解、核心素养的生成大有裨益。

  (四)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新课改要求下,物理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认识物理教学。xx年版《课标》将“注重科学探究”放在了“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之前,明确了科学探究不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需要借助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样也呼唤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建适宜学生能力发展的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搭建起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可能。

  (五)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之下,课程评价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升评价质量。通过构建主体多元、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教学功能,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为落实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和考评方案,全面、客观、及时地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做出评价与诊断,就要加大开展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的力度,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所参与的学习活动入手,全方位地分类评价,从而得到真实、有效的综合评价结果;同时,也要重视以素养立意为中心的终结性评价,切实完成从知识评价向素养评价的转变,真正发挥测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9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注意学科渗透,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强调的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教与学,教师要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科学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与科学精神等。因此,作为一线物理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注重继承与发展

  从20xx年版课标到20xx年版课标,一以贯之的课程改革目标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实践者应注意理解课程标准在这些方面的继承与发展,更好地践行课程理念、落实课程育人功能,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体验和基本概念等,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0xx年版课标在一级主题中新增了“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内容主题,因此,在与此有关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内容主题一并进行,这样既能降低课程难度,又能凸显物理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在实验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实验,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进行与“跨学科实践”有关的教学中,注意选择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题,制定合理的实践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同时注意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会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日常教学

  日常教学中的具体教学内容(与物理概念、规律、实验等有关),皆蕴含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例如,在机械运动“动与静”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参照物(初中阶段)的学习,其实,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含有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契机与元素。大自然的运动现象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可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如:诗人用意境和语言的韵律描写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那么,物理学怎样描述“动与静”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为参照物。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从物理学视角描述物体“动与静”的物理观念。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自然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三、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凸显“做中学”育人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提出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理念,并继承至今,但要真正落实此理念仍有一定挑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后的今天,教学方式已明显多样化,但很多教师仍更擅长使用传授式教学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做中学”的育人价值还未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为体现“做中学”的育人价值,教师在“做中学”的教学中,要有精心的.教学设计,科学探究要有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要关注学生“做”的过程、预期实验现象的出现等,而且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晰通过这些过程和现象是为了培育学生哪方面的核心素养。“做”不是目的,通过“做”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是目的,这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是具有相当意义的。

  总之,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物理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为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1-22

物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9篇)01-03

初中物理新课标心得体会12-07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02-25

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02-02

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11-25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2-30

新课标解读心得12-09

初中物理新课标培训心得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