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6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1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英国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和择偶故事,剧情丰富,扣人心弦,影片在网上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由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莉、马修·麦克费登、唐纳德·萨瑟兰主演的爱情类型电影。该片讲述了19世纪初期英国的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因为男主人公富家公子达西的傲慢,从而使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其产生了偏见,险些错过心中的真爱。
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伊丽莎白,她是个有才智的少女。富豪子弟达西在短暂的交往后很快便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伊丽莎白。并且,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勇敢地向她求婚,但却因为伊丽莎白对他存有的误会和偏见,而遭到了无情的拒绝。伊丽莎白对他存有误会和偏见的原因是,出身富贵的达西经常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这令正直善良的伊丽莎白讨厌不已。但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伊丽莎白发现并亲眼看到了同样善良的达西在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上有了质的改变。特别是他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完全不见了踪影,于是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也逐渐消失,一段美满的姻缘也就此最终成就。她的姐妹们也各自得到了想要的甜蜜生活。
原作的具体情节与电影有所出入,但其中要传达的信息基本一致。简·奥斯汀在此作品中主要勾画了四对青年男女的婚姻,展现了四种不同的婚姻状况,描绘了四种不同的恋爱到婚姻的过程。简·奥斯汀所处的文学年代是属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但是她的作品中无不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描写,采用了幽默、讽刺的写作手法,将当时英国乡镇中产阶级生活进行淋漓尽致的描绘,因此,更多学者倾向于把简·奥斯汀归入到现实主义的文学营地中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绅阶级的环境,给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参考信息,也正因为作家一生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让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对这种环境的刻画,也反映了作家本人对这种生活的'讽刺。例如,作品中的伊丽莎白·班奈特,她反对由别人一手操办的婚姻,蔑视因金钱、地位而盲目婚嫁的现象,同时主张以遵循内心想法为出发点寻找自己的幸福,充满勇敢、智慧的形象赫然显现。人物的这些特点所产生的行为都是作家本人对改变现存生活的寄托,和对现实不满的发声。而小说采用了讽刺、幽默的手法,赋予人物生动的形象,鲜明的个性特点,幽默言语中透露出现实的丑陋和滑稽的思想。例如,在作品中牧师威廉·柯林斯对伊丽莎白的求婚描写中,威廉不顾伊丽莎白的真实想法,把拒绝看做是理所当然的矜持表现,是对当时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对忽视女性真实想法的控诉。
不论是电影还是作品本身,都让读者充满欣赏的兴趣,符合小说趣味的特点,让人过后不禁意犹未尽,再次回想起整个故事依然具有鲜活的感觉。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2
其实在大约小学的时候我就早已知道了同名书,也早早得有了老师向我们推荐,然而我始终没有看过。我想因为大部分的原因是我对它有抗拒心理。其实,从书名上来说“傲慢”与“偏见”这两个词是可以有很深的含义的。但是我看了以后却发现作者取的书名是很简要而可爱的。
“傲慢”自然指的是达西,而偏见自然指的是伊丽莎白。达西是一个极高傲的单身贵族,而伊丽莎白则是家境窘迫并对达西有偏见的小姐。那个时代的背景是与现代截然不同的,但是那个时代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吸引力,这些人物性格等也是在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并且是对于我们来说全新的。包括一些情节和风俗也都是只在那个年代会出现的,可以说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其实说达西是傲慢的,但伊丽莎白又何尝不是傲慢的呢?她外表可能是顺从的,但她的内心却是很高傲的,她敢爱敢恨,似乎是不为世俗所困,她内心也许比达西要更高傲一些,这也是我在影片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那个年代中少有的一类女性,独当一面,有思想,甚至可以扛起整个家,这比起现代那些新女性来说也是毫不逊色的。
而整部影片都是围绕爱情与现实的冲突而展开的。对于班纳特太太来说比起爱情,她更相信现实,她认为婚姻一定是建立在金钱的利益上,所以她不顾一切手段的可以说是“推销”自己的女儿。从影片可以看出其实她并不在意对象是谁,只是在意他们能不能为自己的家庭带来转机。当然,这并不只局限于班纳特太太一人,那本就是一个利欲的时代。而影片中有分别代表了三种类型的爱情。
首先是达西和伊丽莎白,是爱情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就像灰姑娘的故事最后幸福快乐的在一起,这也许是影片中最令人感动却也是唯一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情了。达西是一个用高傲来包裹自己的绅士,而伊丽莎白是对达西抱有偏见的女子。他们最终跨越了名利,家庭,阻挠,偏见在一起。他们的相爱就像是命运一般另人羡慕,最终度过挫折,让人不禁祝福他们。
还有就是夏绿蒂和柯林斯就完全代表了建立在残酷现实上的爱情。夏绿蒂只因家里没有财产,人又长的不漂亮,所以答应嫁给柯林斯,只是为了能有个归宿,有个能确保她不致挨冻受饥的“保险箱”。建立在无感情基础上的'婚姻,幸福难料,他们只把成家作为最可心合意的避风港,以物质上的满足来掩盖感情上的空虚。他们是非常可悲的,但也是十分现实的。
最后是丽迪亚和韦翰,他们就是有爱情但极不成熟的例子。丽迪亚是个轻狂女子,一味想踏入社交,吸引男人眼光。跟着韦翰私奔,完全不顾及家庭和现实,后经达西搭救,两人才苟全成亲。为了金钱和地位结婚是错误的,但没有上述因素便是愚蠢的,他们两人都不具备结婚的条件。他们可能相爱,也是极不现实,终究无法得到幸福的。
这部电影给我的是对于生活,爱情,亲情的思考,引人反思。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500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3
《傲慢与偏见》本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一本小说,后来被改编为一部电影。年轻的导演乔·怀特是英国从事电视剧的导演,而这部影片是他电影处女作。
这部电影由第一个镜头开始,摄影机一路远景跟拍伊丽莎白,当她走过家门,摄影机又不拍她,而是笔直地进入班内特家里,转拍班内特家里的情况。穿堂过屋,可以看到弹钢琴的简,看报纸的班内特先生,从窗口可以看到伊丽莎白经过。摄影机在屋里停留了一段时间,才交代了班内特家的大概布局,然后再穿过走廊,来到屋外接着拍伊丽莎白。这样的长镜头,难免有点让人不耐烦,而且这样,观众也没有那么容易进入影片所设置的情境之中。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影片中,凯拉·奈特莉扮演伊丽莎白,无论从外形与性格上,凯拉·奈特莉都显得比较现代。她把伊丽莎白演绎成活泼风趣,非常讨人喜欢。小说中的达西是一个十分自傲的伯爵,反而电影中的达西有点沉闷木讷,似乎傲气不足,其实在许多情节里,达西都可以表现出高傲的气质,但演者都忽略了,使得这部电影的达西缺乏了应有的生气。电影就是时代的反映。宾利像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与年长稳重简配对,暗含着现代流行一时的姐弟恋,还有开明的乡绅班内特先生也是。每个时代的电影都无法摆脱当时的社会潮流、风俗趣味。简·奥斯汀的故事大同小异,讲的都是落魄贵族的女儿们在寻觅体面夫婿过程中发生的恩恩怨怨,她不像琼瑶笔下的女主人公那样风花雪月,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求物质与感情双丰收。整部电影都没有回避人物对物质、身份方面的追求,如伊丽莎白游览达西豪宅后的心理变化是真实可信的。夏洛蒂迫不及待地嫁给柯林斯的仓促决定也是可以理解的,她比伊丽莎白年长,短暂的青春再也经不起蹉跎了。甚至班内特太太嫁女心切的`不得体行为也是符合作为一个无法提供丰厚嫁妆的母亲焦灼心态。
电影中的情节总是令人回味无穷。首先,舞会就是《傲慢与偏见》的一大亮点,尤其伊丽莎白与达西跳舞时,两人产生心电感应,四周人们凭空全都消失了,舞厅中只余下两人深情凝视,手拉着手翩翩起舞,沉醉于欢快的音乐旋律之中。但没过多久,周围嘈杂的人群一下又出现了,两人倏地从幻觉中惊醒,互相对望,恍若隔世。其次,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也非常美丽,山色青翠,风光旖旎,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配合浪漫的爱情故事,和优雅的古典衣裙,那真是唯美浪漫的极致。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文学系公选课作业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独立着一棵枝叶扶疏的大树,一辆载着绅士淑女的古典双轮马车从树旁疾驰而过,美丽得就象是一场遥远的梦境。最后从贝奈特家到宾利家到达西家,从最普通的英式农家小院到上层社会豪华贵族般的庄园,处处体现着19世纪英格兰绅士般的优雅和从容。
我们都是生活在繁华闹市中人,拥挤的人群和杂乱的交通已经让我们不堪其扰。然而在《傲慢与偏见》中看到成群结伴的鸭鹅,高耸入云的树木,波光粼粼的湖面和矮矮短短的小木桥,青青翠翠的草,我们就能够从内心感到那份渴望已久的宁静。,乔·怀特导演把一部中篇小说拍成2小时的电影,里面有很多情节都没有进一步探究,画面的剪接也不太好,但是在总体上说,这部《傲慢与偏见》是拍得非常成功的。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4
今年暑假,我有幸观看到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傲慢与偏见》。对于一个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说,能在看电影的同时了解到一些名著内容,提升自我文化素养,确实是一件好事。我鲜少去阅读厚重的世界名著,仅仅会阅读精简版,了解大概内容。但是,在观看完《傲慢与偏见》这部影片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去翻看原著。大概,这就是这部影片的精彩程度,能让我想不断回味。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描写了几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小说没有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而是以幽默细腻的笔触展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生活的画面,表明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态度。这是一场美好结局的爱情故事,对于我个人,是比较感兴趣的。
女主角伊丽莎白从电影当中来看她是一个非常有主见、勇敢、不卑不亢、对自己爱情坚贞不渝的人。譬如说在第一次聚会时,达西对众位班纳特小姐的浪漫方式表现表示不屑时,伊丽莎白说跳舞就是一种表达浪漫的极好方式,之后便扬长而去了。在面对凯瑟琳夫人的种种咄咄逼人的问题时她从容不迫地解释这一切,并且郑重有力的维护了家庭的.尊严。凯瑟琳夫人为了让她出丑叫她弹奏钢琴时,她极力辩解但最后还是硬着弹了,虽然弹得不好但却没有显得丝毫的慌张。最后面对凯瑟琳夫人的质问时任然坚决的说“我不能答应与达西先生永不订婚的事情,你今晚侮辱我的已经够多了!我不想再说了,请你离开我的家!晚安!”多么勇敢坚定的女孩!
男主角达西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如此锋芒毕露的显赫地位,怎会使他不在心中拧成一份傲气?是的,他傲慢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人们忽略了他身材魁梧,一表人才的形象。任凭他财产再多,人们也只会认为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这是人们对达西先生的偏见。
而事实上,随着影片的剧情不断地推进,我们会发现达西真实的为人却并不是这样的,他慷慨大方且有一颗诚实正直的心。而女主角伊丽莎白一开始对他也有偏见,但所幸,他们最终还是打破了这层隔阂,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部影片给我的很深的印象,还是本片中的舞会片段。小提琴音乐响起,伊丽莎白与达西逐渐沉浸在其中,两人产生心电感应,周围的人顿时消失了,舞厅中只余下两人深情凝视,手拉着手翩翩起舞,沉醉于欢快的音乐旋律之中。但没过多久,周围嘈杂的人群一下又出现了,两人倏地从幻觉中惊醒,互相对望,恍若隔世。很唯美,很感人。同时也让我学习到旧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了解到了不少英国文化。这也是我的收获之一。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我很喜欢的影片,它带给了我很多感动,很多思考。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5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改编自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的电影,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过,影片主要讲述了19世纪的时候英国的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之间关于爱情和择偶的故事。网友看玩这部电影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我第二次看完电影过来写影评的,因为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没有看懂,觉得电影的节奏很快,自己跟不上,当看完第二遍我忽然发现和不禁感叹,有些时候,经典就是经典,剧情内容发展的巧妙绝伦,惟妙惟肖。
看了这么多的电影,突然发现外国片其实更符合自己的口味,总觉得很新颖,而且也喜欢他们呈现出来的一些景象和场景,也可能这点与我的喜欢新鲜事物有关吧,在我没有对象之前,我总是喜欢自己去探索新鲜事物的乐趣,自己去旅游,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想去哪就去哪,遇到一些事情,喜欢自己想办法独立解决。在有了对象后,我发现,和自己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去旅游去玩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单身有单身是的自由和快乐,谈恋爱有谈恋爱的不一样的感觉和快乐。
扯了那么多,都是因这部电影而触发的一些感慨。
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这部电影吧,这部电影是一部爱情片。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一开始女主因男主的不善交际,不太能一见面就能融入大家,不知道怎么先迈出第一步,而误会他,并误认为他是一个不照顾别人感受的自私傲慢的人,接着又因为女主的姐姐婚事,误会男主是对自己的姐姐自己和家人的偏见,是对穷人的偏见,然后还有加上女主因威克汉姆的一些假的言词而又误会男主是一个充满自私,嫉妒的人,以上三件事是女主对男主表面得出的一些误会,再加上表白时男主的一些不恰当的话语,导致了男主第一次向女主表白的.失败的结果。
所有最美好的爱情,都离不开美丽的误会被交流和解释来成全。
当男主写信解释清楚时,再加上男主在背后默默帮助女主的姐姐和妹妹的事,使女主对他有了新的看法,有了对他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他是重视友情,很慷慨和大方的人,并爱上了他,他的第二次表白被女主接受了,经过睿智的父亲的一番谈话,最后两个人幸福的在一起了。
从对他傲慢与偏见的看法,到托付终身给他,这期间经历的一波三折,是通往幸福道路的考验。所以在这依然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我们都能够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并能走到终点。
这部电影不仅讲述了爱情,而且还有亲情和友情。有一种友情是达西(男主)与宾利的友情,宾利被女主的姐姐吸引而沦陷时,旁观者达西(男主)能一心为朋友好,就劝宾利离开了女主姐姐。有一种父爱是贝特纳对女儿的爱,当女儿(女主)告知父亲,爱上了达西(男主),并说服了父亲时,父亲留下了眼泪,既表达出了对女儿的不舍之情,又为女儿感到高兴,终于有人能够配得上自己的女儿了,为女儿找到了她自己的幸福而高兴。整部电影中,父亲的聪明和教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母亲更多是呈现出来的一种迂腐,给人一种小市民的形象。而女主和女主姐姐的一些行为更是得益于父亲的教育,而女主的三个妹妹却是更多的随了母亲,素质自然没有那么高,所以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好父亲或者母亲,或者有一个好的父母,对孩子来说真的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6
我从小就很喜欢看名著,但小时候只是把那些书当故事看。长大后虽然看的书少了,但逐渐发现书里面的内容有很多耐人寻味之处。《傲慢与偏见》之前并没有读过,这次看到由书改编的电影,觉得十分精彩,有太多美妙的感觉需要再重新回味,看完后有一种想要看一遍书的冲动。
正如影片的名字,“傲慢”,“偏见”正是两个主人公最开始所处的境地:达西的傲慢使伊莉莎白对他存在很大的偏见。达西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气,这可能与他看透了人与人的虚伪有关,所以觉得真正值得他欣赏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可是从影片中其他的一些人物来看,他的感觉又不尝不是正确的呢?影片中的好几个人物形象都有势利卑微的毛病,比如贝内特家的夫人攀附权贵,几个小姐妹粗俗放荡。也许正因为他善良而真诚,所以对于他所认识的人的品性有很高的要求。然而也正是因为他太过偏激且不会表达自己,他一开始是看不起伊莉莎白的,而他也屡屡遭到了伊莉莎白的怀疑和误解。
由此看来,不能只凭第一感觉而对自己不熟悉的人做出评价,很多人等你了解了之后,你会发现与自己一开始想的有很大不同。正如风度翩翩但行为恶劣的威克汉姆,无知而愚蠢的莉迪亚完全被他蒙蔽,就连伊莉莎白也对他产生过好感。
好在达西写了封充满怨气的信来诉说事件的真相,才解开了他们之间的误会。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就是贝内特家的表亲柯斯林。他身为一个神职人员,竟然在传教的时候不小心说出了性爱这样的字眼,可见他的内心有多么邪恶,而他对婚姻的随便也让我感到震惊和恶心。他的'婚姻并不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他只是想拥有一个妻子,最好还是漂亮一点的,并且自以为是的以为任何女人都渴望他这样的男人。这也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小人特征,趋炎附势,而对比自己身份卑微的人又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多么滑稽可笑啊!
而最终还是有人愿意跟他结婚,也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与无奈。夏洛特正是那些弱势女子的代表,因为生计而没有机会追求爱情,能有一个安稳的家已经很满足了。夏洛特身上有一种理性的美,她是那种聪明清醒果断善于把握时机的人。看得出不乏追求者却终身未婚的简奥斯汀对于夏洛特的态度是批判的,可谁又能说她的选择对于她来说比起守在家里老处女还要悲惨。而大家都已经麻木了,仿佛这就是一条公理:女性的地位太低,就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中,伊莉莎白还能坚持主见,坚持要找一个自己爱的人,如此脱俗更让人心生敬佩。她敢于正面对待瞧不起她们家族的人,所以对于柯斯林的带有傲慢的求婚,她不仅强烈地拒绝而且还把他大骂了一顿。后来,当她爱上达西以后,对于达西姨妈的阻拦与干涉,她表现出女性难得的刚毅。她主动争取着自己的幸福,不卑不亢,敢爱敢恨,个性鲜明,这样一个女主角,怎能不让人对她心生崇敬呢?
在当时,世俗的爱情观就是找一个有权势可以依靠的人,而对物质的追逐定然是对爱情的玷污,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很单纯很美好的,夹杂了邪念与虚伪的感情是无法带给人快乐的。物质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如果你太过于追逐它,有可能越陷越深而使自己沦为金钱的奴隶。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12-08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06-15
英文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06-06
傲慢与偏见电影观后感7篇12-03
电影观后感-盗梦空间电影观后感大全03-06
天堂电影院电影观后感12-13
地道战电影电影观后感02-08
《天堂电影院》电影的个人观后感11-15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