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21 20:41:3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

  “婴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掌握环境和征服世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和驱力。”本书译者开篇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是啊,既然幼儿本身就是学习者,所以如何来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就成了我们老师们的一个首要任务。如何做好这一点,就要靠我们的细心与用心。

  一、细心去发现。

  在很多游戏中,具有很大自由度的自主游戏,一直是幼儿们的最爱,在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自由地玩乐,从中获取着自己需要的知识经验。正如本书第5页中“8岁卡门和7岁约翰之间的对话”,其实事情的越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俩帮玩具娃娃洗澡与洗玩具娃娃的衣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笔者却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在关注他们的对话中,发现孩子们其实是一种有目的、合作的玩,他们在其中不仅交流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还能一起用所得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碰到的困难,其中有假设、有实践、有结论。而这种发现,就能很好地帮助老师建立对孩子自身经验的认识,不断创设有利的环境,从而帮助孩子们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可见,孩子们的学习远处不在,关键在于老师要具有一双慧眼,不断发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从而做好自己“支持者”的角色。

  二、用心去引领。

  老师在发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兴趣点后,如何来进行引领,则又是一项关键。在这其中,老师首先要进行分析选择,选取其中有价值的.点,来进行进一步的生成活动。因为孩子毕竞是孩子,认知能力差,是非观念不清晰,盲目地随着幼儿走,就失去了老师的引领作用,也会让孩子们走入误区。如本书第4页中“6岁艾沙卡的故事”,老师在得知艾沙卡洗汽车的发现后,敏感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价值,从而设置了一些场景,来引导艾沙卡进一步的实验。虽然学习并不是在学校开始、在学校结束的,但和妈妈洗车的经验开启了艾沙卡的思维之窗,而老师的引领与帮助,通过在学校和同伴们一起进行的活动,艾沙卡的经验进一步获得了扩展,这其中,老师的引领作用就是其中的关键。

  细心去发现孩子们的生活与游戏,用心去引领其中有价值的点,那么我们老师就能真正读懂孩子们的思维,与他们靠得更近,真正做好我们“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引领者与合作者”。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2

  通过认真的通读《观察儿童》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后让我受益匪浅,深有感悟,结合实际工作,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的书,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每个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对全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总体情况,如幼儿的兴趣、参与程度、交往合作等,还要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幼儿的想法、能力、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推动。观察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对幼儿的了解。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幼儿早期学习目标,可以正确地帮助你去进行定位,明确目标,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其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建构起自己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如: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书中以具体实例一步步教我们如何呈现观察,让初学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具体的操作与记录方法,从而对每一次的观察确定目标和目的,详尽观察情况的记录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将自己观察到的发现与工作实践联系起来。反思我们现在的个案观察,通常是以叙事型、描述性观察,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并不是特别规范,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认真学习一下叙事型观察的记录和描

  述方法,在书中特别指出“要求你安静地坐着,尽可能不引起丝毫的.注意,要记得,你若与儿童发生互动,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从这一点可以解读到,保持幼儿的自然状态,发现孩子的真实反映,教师尽量做到回避而不是介入。记录的细致和客观是叙事型观察的书写要求,通过一个实例让我感受到观察者的细致性:她把一个儿童的动作、时间段、语言、语气、表情都描写的十分详细具体,看着这一段文字,我的脑海中也随之浮现出当时的场景。我想这个范例给我的启示就是不要放过观察对象的细节,往往细节就是反映对象的特殊性,更能帮助我们分析出观察者的发展状态,有利于帮助教师进一步规划对象的发展前景。

  总之“观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想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尝和摸索,形成一套适合班级幼儿发展的观察方法。让我们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话来勉励自己吧:每一位教师要将自己的眼睛练得如同鹰眼一般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儿童最殷切的需要。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3

  为了更加系统掌握观察方法,进一步了解观察的必要性,促进儿童和教师的发展,我仔细翻看了《观察儿童》一书。通读一遍层层深入的章节,带领我逐渐掌握了观察实施的全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章的标题——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吸引了我的眼球。观察儿童是为了发现他们独自的特点,以及他们怎样接近、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观察者了解他们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那如何呈现观察?第二章细致地解读采用书面/叙事风格来组织和呈现观察时该怎么做。如观察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在洗澡时的表现。观察记录体现了该婴儿的身体技能及婴儿与成年照料者的互动。我们现在使用的观察方法,也多是书面/叙事观察,第三章展示了我们还可能使用的方法:图标法、抽样法、书面法和检查清单法。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来记录观察,他们都需要包括原始的信息、评价和结论,这一点与叙事性观察是一致的。

  了解了多种观察记录方法,我们怎样培养观察与早期学习目标相联系?例如:如果某儿童在使用剪刀方面有困难,那么就可以提供更加多的练习机会来帮助儿童加强手指肌肉练习的机会;某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开发一些游戏或活动,帮助儿童联系倾听的技巧并保持兴趣;某儿童很难与其他孩子融合,教师就要想办法鼓励儿童首先与另外一儿童或成人一起互动,再融进一个小组……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做一名观察者,在倡导科研引领教研的当下,幼儿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就是观察法,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特定方式和科研过程中的表现和变化,研究者把观察的第一手资料作为重要的过程性资料加以分析和评价,以验证课题研究的成果。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教师,都需要科学的观察促进双方的发展。因此这本书是有着非常高的`指导意义,我觉得可以把它作为口袋书、常规工具书,随时可以指导教师的观察工作。

  新型的教师角色定位——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有感

  寒假里接着继续暑假没看完的书《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看到第十章节之后又所感悟:对瑞吉欧教育来说,教师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f.霍钦斯语)。在瑞吉欧的教育者那里,教师支持儿童的学习并不简单地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把知识呈现给儿童或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帮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比前者重要得多。

  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到始终是“新”,这个“新”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更新,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的“更新”。新型的教师角色定位。在有关介绍瑞吉欧的文体中,大致对瑞吉欧的教师的专业性作了如下描述:①促进儿童在认知、社会、情绪、创造力和身体各方面均衡地学习;②班级管理;③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布置;④提供儿童适当的保育与辅导;⑤行政事务上的沟通与协调;⑥追求自我在专业上的成长。在分析了教师在瑞吉欧课程发展中的作用后,我想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比较贴切:“教师是幼儿的伙伴、倾听者;是支持者、引导者;是学习者、研究者。

  另外瑞吉欧教师的工作都能做到多、细、深。多是指观察得多,记录得多,对于幼儿的一举一动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有很多的项目的策划也是从观察中得来;细是指不仅观察地细而且研究地也非常的细,比如:海蒂是个4岁大的孩子,她不喜欢看到汤姆老师的脸上戴着一个和实物一般大小的丽莎老师的面具。海蒂告诉汤姆:“你不可以这样子,那是丽莎的名字。”教师就将这句话记录下来,并认真研究海蒂抱怨的真正的含义?4岁孩子无法分辨代表物品的文字与代表的文字之间的不同,

  海蒂把所有的字当作是代表物品的象征符号,所以她用“名字”来代表“脸孔”这是她的认知,研究了以后,教师就能站在一个更好的位置去协调和建构她的进展。深是指教师在规划组织时,能引导幼儿向更深的内容进行挑战,如:有一组幼儿对于窗外高大的向日葵感到兴趣,他们十分惊讶向日葵里头竟然有这么多的种子,教师觉得向日葵的花应该在幼儿的记忆中长久保存,便提议幼儿用纸与彩笔制作一朵开花的向日葵。这些画成功地完成了,幼儿在画中注意到每一颗小种子,老师与小朋友都同意这个画画活动增加了他们对从没注意过的细节的变化。

  但教师还是觉得活动比较狭隘,她询问幼儿为何对于向日葵的种子感到惊讶,幼儿回答说他们记得在6星期前种的向日葵子,而现在向日葵花的种子就象当初他们种在土里的一样。于是教师又建议幼儿画出这些种子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画出他们无法观察到的,画出他们认为种子在向日葵里产生的步骤。结果幼儿画的画五花八门,表现了幼儿的才智,突显了幼儿的想象能力。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4

  一线教师每天和孩子们呆在一起,融入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作为参与式观察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能保证观察的隐蔽性,保证获取观察资料的真实性。

  那么,如何观察呢?为此要增强观察技能。

  观察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取决于你观察时所依据的理论观点以及你的观察技能。

  增加你观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三个方面:客观描述、解释或说明、评价。

  为了保证观察的有效性,观察不是偶然的随机的,在观察之前要知道观察什么,到哪里观察,以及怎样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切记“行为是观察和记录的核心要素”。

  对于每种观察和记录方法都有很详尽的讲解,并以举例子的形式很清晰地阐明了各类观察和记录方法如何使用,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其中提供的一些观察记录表,我们在设计自主性游戏观察表中,可以借鉴和使用。

  全书围绕一个关键词“观察”来讲述。首先,对儿童的观察是如此重要,如果不具备观察能力,不能以有意义的方式“看”和“听”,我们就不能与我们正在照看的儿童有效互动,无法理解并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展,也不能保护他们免遭危害。其次,观察,尤其是自然情境中的观察是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知道什么以及他们能够做什么的最真实的评价方式之一。

  《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从理论上更清晰地认识了为什么要观察儿童,观察儿童行为后该如何评价这一行为。从实践上,为观察记录表的设计提供指导,为更有针对性地观察提供范文和依据。对于幼儿游戏中的一些行为,并具备观察能力的人,没有敏感性,看到的只是表象,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完此书,犹如被特训一番,尝试着在幼儿游戏中学着去“看”,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日积月累中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

  开学初,因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的需要,到徐主任处借了一本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几个月来,因琐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阅读,直至前几天得空,才随手翻阅起来。

  本书的原著是carole sharman wendy cross diana vennis,翻译是单敏月、王晓平。本书共有7个章节。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大量自我实践的机会;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罗列了一些目的、目标,以便于读者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考查阅,但它只是一个指导方针,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各不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经验。

  作者创作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许你已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只要我们按顺序通读本书的章节,一定会让你获益匪浅。这些章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旨在带你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会让你更好地建构起你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被它的实用性给吸引了。它真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观察记录工具书。它让我更全面深入地明白了观察的价值所在,让我熟知了观察儿童的全过程,让我了解了观察儿童的方法,习得了许多观察的技能,更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观察儿童的技能娴熟的操作者……所以,在工作室活动时,我把它介绍给了我的姐妹们一改往常理论学习的形式,我先根据第一章的学习内容出了3个简答题,让姐妹们即兴作答,并把答案写在白纸上。

  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

  问题2、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

  问题3、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答题完毕,我们当场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如为了了解孩子现在的发展水平,独特的个性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促进孩子的有效发展等……然后我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将自己刚才的回答与书中给出的答案相互比较。附书中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为了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

  我们能看到什么?——儿童能够做些什么;他们怎样接近问题,以及尝试怎样解决问题;儿童自得其乐。

  我们能了解什么?——他们已达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我们怎样帮助他们?——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

  可见,我们老师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其理念和价值观也是比较正确的,只是在“我们能看到什么、了解什么以及怎样去帮助他们”这些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全面深入,相信大家通过学习、比较,会让我们的观察记录更加客观、科学、有效,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孩子的发展。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6

  《观察儿童》是幼儿园教师必读丛书,观察记录是一种证据形式,无论是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要求你这么做,还是因为你工作单位的记录体系要求你这么做,有一点是肯定的,通过呈现出观察记录,你将展示出你在儿童发展方面的丰富知识,以及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观察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而作为记录的一种方式,还要考虑不同记录方法各自的优点、缺点以及可能的偏差。

  书中告诉我们怎样使用这本书?

  对于新手教师,我们只需要跟着章节顺序通读一遍,收获是良多的。我觉得特别好的地方,这本书内容是逐步加深,让我们读者逐渐掌握观察实施的全部过程,尤其是观察的案例写的非常详细,书中还有很多练习题目,帮助我们构建起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书中的内容体系很清楚:为什么要观察;一步步教你如何呈现观察;试验观察技术、拓展和运用观察、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等,通读整书后,我们对观察这件事有了新的认知和概念。尤其是指导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去观察儿童,观察些什么呢?心中了然。

  而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幼儿园教师,很多新手父母也值得来研读本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才是孩子的根基,孩子如同小树苗一样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才能茁壮的成长,所以父母得看懂孩子的发展、内心的需求才能在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啊。

  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观察儿童绝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通过观察,我们会了解儿童当前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而后我们能将他们的进步与这个年龄段群体应当达到的水平范围作比较,从而继续引导他们发展各种活动。作为一位父母,如果是个有心人,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会及时捕捉到您的孩子是否落后于其他孩子或者能力超出一般孩子的'需求,这样也许不会错过一些最佳治疗期,以及最好的定向培养与栽培。

  观察是让老师和父母体会每个儿童、每个生命的独特之处。

  当父母和孩子静静在一旁注视着您的孩子,孩子是能感受到这一份力量和链接,孩子能更加安心、稳定、专注自己手里的小事,内心需求被满足。

  观察不仅局限儿童,少年也是可以的。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我记得在7年前,小班新生入园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小朋友,在亲子活动中,我发现了孩子明显的异常,有攻击性行为,眼光不触及人群,不会表达,我第一时间跟家长沟通,家长也信任我,没有任何不舒服,去常州医院咨询,特别幸运的是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期,休学去康复中心康复了2年时间,大班的时候回到我们的班级,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现在这名孩子已经5年级,基本上能跟上班级同龄孩子的学习步伐,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所以,即便孩子已经5年级,这位家长还是时常和我保持联系,每个节日问候祝福必到,我被深深感动。从新疆回来,给我送来特产,在新疆旅游时,沿途给我发风景美照。力邀我们全家去新疆旅游。

  这份情谊,作为一名普通幼儿园老师,是不是太厚,我把当作我真诚付出的回报。爱出者爱返。

  我是很普通的幼儿园老师,但是我得到太多家长的厚爱,尤其当孩子,很多年,一部分家长转化为朋友的独特感受。

  不过,我们也要正确对待这个家庭背景情况。为什么这名儿童的家人当时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异常呢,一方面家长的认知水平不够,一方面来说,本身这个男家长离异独自带养孩子,内心也是有点扭曲的,自己的爱不够如何能够把爱给到儿子呢。目前,我并不清楚医生是如何判断孩子的病情,而从我的角度看,孩子更多需要心理的营养和观察。攻击性行为、眼神不触及人群、不会表达,这样典型的症状都说明孩子在0到3岁安全感嫉妒缺乏,不被爱,不被正确的爱。这是家庭的问题,而家庭背后又是整个家族的问题。一并在孩子的身上凸显。当然这个不仅仅是今天我来谈观察儿童这本书的范畴。我想表达的是,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需要家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不能守旧固有思想,今天我们的孩子已经不同于20年前、30年前的我们,我们还沿用老旧的育儿思想去教育孩子,我们必将和孩子渐行渐远。

  文末,我还是呼吁家长,新家长,老家长,养育孩子这件事,不是小事,我们不仅仅满足孩子吃喝拉撒的外在需求,我们更应关注孩子内心需求,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个鼓励,一个赞叹,都深深滋养到心灵深处。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7

  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中区域游戏现场变成了教师观察,了解,解决幼儿行为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所得。“理解与尊重”,“保护”,“珍视”,“接纳”,“允许”等词语,充分体现了对于“儿童”“童年”的尊重,提醒了我们有必要通过学习来重塑儿童观。读《观察儿童》让我学会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儿童的行为表现是什么?其次,儿童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表现?再次,我们教师怎么办?当遇到儿童有一些“行为问题”时,我们一线教师往往是先考虑“怎么办?”“而较少花心思去搞清楚儿童的行为本质是什么,从而导致对儿童的行为本质是什么”的认识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偏差。无法有效地解决儿童发展中的问题。

  例如区角游戏“有趣的不倒翁”活动现场,洋洋小朋友一直在旋转手中的不倒翁,还自言自语:不倒翁像葫芦形,下面大上面小。它怎么这么重啊?他用寻求的目光投向我。“拆开来看看”洋洋,斌斌,皓皓三个小男生迅速将上下两部分开,发现了底部有个很重的东西,是不能取出来的,而且还占了一半的位置。然后,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不倒翁,蛋壳,沙子,乳胶,纸片,塑料剪刀,被稀释了的浆糊,三个孩子对材料一番研究,讨论之后,纷纷说道:“可以用蛋壳做不倒翁的外壳,把沙子从小孔中灌进蛋壳做不倒翁的底部,用纸片堵住小孔不让沙子漏出来,用颜料装饰蛋壳但始终没有人说到被稀释的浆糊的用途。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个孩子都忙碌地制作不倒翁来,还交头接耳地商量着制作的方法,很快,洋洋做好了不倒翁,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不倒翁根本站不住,向哪边推就往哪边倒。皓皓也大叫:我的也站不住呀!这时,老师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请孩子们回忆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底部的'什么东西那么重,而且不能移动。三个小家伙突然明白了自己在制作不倒翁会倒的原因了。他们重新开始讨论如何固定沙子。很快,斌斌明白了被稀释的浆糊是用来凝固沙子的材料。“可以把浆糊倒进蛋壳里,等它干了沙子就会变硬,就能固定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等待,倒入沙子里的浆糊干了。孩子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进行了最后一步的实验,成功了!孩子们在经历探索,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终于明白了不倒翁的不倒之谜。

  三位幼儿的表现,在老师眼中变立体了。正是《观察儿童》让老师把幼儿的行为还原到情境中,了解他们行为产生的机制和原理,客观,全面,科学地解读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现内心的感受,帮助了幼儿用独有的方式去获取经验,能力,情感,体验。因此,我认为“观察儿童”这本书是老师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区域性游戏的抓手,能够让老师去发现,去欣赏孩子成长中的微小改变和进步。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8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单敏月、王晓平翻译的《观察儿童》一书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并做了记录。在第一章里,主要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并介绍了几种记录观察的方法;第二章是“一步步教你如何观察”;第三章是更全面地介绍各种观察法,并给出许多实例;第四章是更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是“将观察和评价与基础阶段的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第六章是对各个发展性领域分别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一些与早期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对我们想拓展儿童经验有所帮助。第七章是“发展的里程碑:从出生到8岁”,可供我们参考查阅。读了此书,我深刻的认识到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同时也使自己在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

  观察儿童可以让我们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非常清楚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但问题是我们要如何更科学的观察、记录,通读本书让我获益匪浅。书中在内容的安排上步步深入,让我们逐渐掌握观察记录的全过程,而且其中观察记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会让你查找起来更加方便,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它们让我更好地建构起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并将自己观察得到的发现与工作实践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他们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真正做到学会观察,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练习、实践、反思;才能做到科学、客观,有效。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9

  通过阅读《观察儿童》一书,让我对观察记录有更多的理解,也更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因为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

  书中清楚的告诉我们要如何观察、如何来记录。

  一、观察方法形式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观察

  观察儿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是你要想好要观察他的什么行为,了解儿童在这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我们应当合理选择方法观察幼儿。在书中介绍了多种观察儿童的方法,但是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活动中的现实情况,选择观察方法。另外,我们不仅可以从儿童的行为上观察儿童,也可以从儿童的绘画成品、拼图成品等来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儿童,可以分析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学习。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分析出的观察结果,找出更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

  二、一步步教你如何呈现观察

  在第2章中以书面、叙事风格来组织和呈现观察时该怎么做。用例子让我们知道完整的观察记录是什么样子的.,对我们以后写观察记录时,有了参照,能更好的写出观察记录。在清楚知道了观察记录是如何展现出来后,又给出了一个案例,让我们尝试在这个案例中找到它要告诉我们关于儿童的什么,清楚了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观察中你能针对一个领域进行细致的记录,告诉你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所以这本书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读,从书中能解决你在写观察记录时的一些困惑。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儿童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这么做,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真正做到学会观察,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练习、实践、反思,才能做到科学有效的观察。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0

  近期,结合培训班的作业要求与自身的工作需要,将《观察儿童》翻阅了一遍。翻阅第一章,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因为内容是我现在工作研究所需要的,其次,这本书不似一些书讲述高深理论,离我们感觉很远。它的陈述方式更像有一位导师,就在你的身边向你娓娓道来你在观察中的一些问题,并用具体的案例,可借鉴的解决的方法让我知道今后该怎么做。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引发我进一步深读它的兴趣。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会科学地观察幼儿,就成为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育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很好地把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使观察的过程得到完善。

  观察,观为看,察为思。结合现实工作中,看到了许多观而不思的行为及被搁置在文本上的那些可记可不记的记录。书中“观察的价值在于它们的运用,而不是作为文档的收集”的观察价值与目的,引起了我的共鸣。那如何助推教师开展有意义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推进幼儿发展的自然实施的教育手段,我们能为教师做什么?此书给了我启示。

  一、教师要学会观察

  意大利的瑞吉欧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运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注重了幼儿的个性,但没有深层地科学地去观察。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观察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儿童,解读儿童的行为,理解儿童的行为。

  在活动中,我们可根据教育活动目标的达到程度对幼儿进行观察,教师提出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要观察幼儿在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困难在哪里,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是否适合,充分,是否有可操作性。还需要有“鹰”一般的目光,捕捉每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和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孩子发展的水平来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材料,使教学活动目标性更强。

  二、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

  无论什么样的观察活动都可以让观察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的信息,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师就因为没有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角度,而使其“客观描述”笼统、简单,致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某教师对一位新生入园适应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xx小朋友走到教室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不大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次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入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在入园时都有哭闹现象,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新生入园教育策略。

  三、教师要学会参与和倾听

  “参与”就是教师要学会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幼儿探索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过程。没有参与,就没有观察。

  “倾听”就是教师要学会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在“童声”中理解幼儿的生活,在“童声”中推动幼儿的探索。只有学会了倾听,教师才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不断地成长。例如:某教师要教小朋友用三个圆做成一只小蜜蜂,孩子们兴趣很大。在孩子操作中,教师一会在这桌帮忙一会又到那桌说说话。她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她在观察孩子的操作,并试图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以便及时的提供援助。结果她并没有发现她所认为的不会做的孩子,只能机械的等待孩子呼喊她“老师,我不会”。很显然,老师错过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最好的时机。她所理解的观察是主观的,被动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她没有倾听到孩子真正的需要,她的孩子是否需要她的参与、哪里需要她的参与,她没有获得这些信息,所以她的观察毫无结果和意义。

  但是,我们所强调的参与和倾听并不是独立的两个观察的前提和条件,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探索活动中,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互动要求很高。很多老师在孩子的活动中能很好的参与,并认真观察孩子操作情况,也能很好的倾听孩子的讲述,但是这样的参与有很多的盲目性,这样的倾听也比较形式主义,所带来的观察也只能是粗浅的、表面的。观察孩子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首先要参与,但这样的参与不是老师主观的或是活动要求的参与,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老师、欢迎老师、愿意和老师一起操作,这样参与进来观察到的孩子是最自然的、最生动的,了解到的信息也是最真实的,而我们反馈给孩子的也将是最及时的、对他的操作最有意义的信息。

  四、重视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

  在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很多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某教师这样记录:“xx到美工组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画出来,就到别的组去了。”这位教师只注意了操作结果,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略了,而这些信息往往更能使教师受到启发,并促使教师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该幼儿在现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操作活动过程的观察。

  五、注意观察记录的客观有效性

  教师所做的观察记录应该是对幼儿活动情况的真实而客观的反映。有些教师的观察记录中,发现他们持续观察的时间较短,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了解,教师往往只抓住幼儿说的几句话或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用这种不够到位的观察来指导教育行为,难免带有主观性。还有些教师记录的观察内容并非亲眼所见,而是根据其他幼儿反映的情况记录的,这就很难保证真实、客观、全面,教师据此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不一定与实际相符。

  因此,我们应科学的观察幼儿,这是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学习的基本功。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最好的观察者。

  好书,是能引发读者思考。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编撰的格式,给了我工作思路上的触动。以上是初浅的认识,今后会再细细研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观察儿童》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02-25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03-13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体会04-18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3-25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15篇09-12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精选20篇)06-21

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08-18

《儿童的秘密》读后感04-03

儿童法案的读后感03-28

暑假留守儿童支教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