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13篇(合集)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读后感 篇1
细细品味《水浒传》,大致可以发现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状况,二则表现出一种不可逆的时代潮流与历史潮流,且细细品味书中语言,会发现书中表现了当前时代特征中,一种阶级性的冲突。
从宋江这个人物出发,可以看出社会思想与统治阶级相加而成的一种复杂性。宋江在人们眼里一生“忠义”,但在我看来,他的“忠义”是极具有矛盾性的。一个小吏,却能仗义疏财,更获得及时雨之称,可以说是极为不易的。同时他又忠君孝亲,这是他的忠。但当他的忠义冲突时,便突出了宋江,甚至是整个《水浒传》的矛盾性。一方面他拼死救晁盖,但却在救完晁盖之后,不肯随其上梁山,按他自己的话说:“他要忠于法律,忠于君主,不去当那剪径强人。”
但是历史自然有其必然性,既然水浒开头就是高俅发家,祸乱朝廷,那么在如此时代背景下,自然与奸臣当道,挂上了钩。官员高高在上,视百姓生死为儿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将宋江、杨志、林冲等家境颇好之人逼上造反的道路。而正是因此,宋江的性格特征,走向了第二阶段,之前他难尽忠尽义,但被逼上梁山,却有了机会。他大力宣扬忠君思想,将聚义厅改为忠义茫谒壑校墙形值苊遣└龇馄抟褡樱蘸罅舾龊妹卫侄晃
宋江的忠与义虽然片面,但是从小说中何尝不能看出一些端倪,有志之士渴望整顿朝廷,不满于社会现实,自然会产生反的想法,所谓的忠义,更不如说是在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公共想法。
梁山好汉打抱不平,也正反映了中下级群众的渴望。他们渴望得到美好的生活,但却被现实所迫,如果说水浒传有一个推手的话,那不是皇帝,反而是贪官污吏,恶霸豪绅。在108将中,林冲、杨志本来有自己的一份不错的工作,林冲在最初时一味地退让,被发配后,仍想着回家。却不料,草料场被烧,亲人被害,不得不走。《水浒传》中的人物都具有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既显得有神通性,却不乏真实性,而在精雕细刻中,增强了文章细节的生动性。
水浒自有时代特征,随历史而出,却终不乏真实。
成语逼上梁山:逼上梁山[bī shàng liáng shān],意指《水浒传》中写林冲因遭到诬陷,刺配沧州,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典出《水浒传·第一一回》。後用“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走上绝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应做的.事。[源]《水浒传·第一一回》且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林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沿烧大军草料场。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将带做公的,沿乡历邑,道店村坊,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捉拿正犯林冲。看看挨捕甚紧,各处村坊讲动了。且说林冲在柴大官人东庄上,听得这话,如坐针毡。……柴进道:“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如今有三个好汉在那里扎寨。……那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那里躲灾避难。他都收留在彼。三位好汉,亦与我交厚。尝寄书缄来。我今修一封书与兄长,去投那里入夥如何?”林冲道:“若得如此顾,最好。深谢主盟。”……朱贵引着林冲,来到聚义厅上。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摸着天杜迁;右边交椅,坐着云里金刚宋万。朱贵、林冲向前声喏了,林冲立在朱贵侧边。朱贵便道:“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冲,绰号豹子头。因被高太尉陷害,剌配沧州,那里又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争奈杀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书来,举荐入夥。”林冲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典故]梁山,在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相传为落难英雄聚义处。纵观《水浒传》书中所写的众多好汉大都因为受到官府、恶霸的逼迫,不得已而上梁山造反,而典源取的是“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只因太尉高俅的乾儿子高衙内看上他的妻子,就设计陷害他下狱,使得一个美满家庭破碎。在把他刺配沧州後,又两次派人取他性命,逼得他走投无路,只得上梁山落草为寇。後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逼上梁山”,用来比喻被迫走上绝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应做的事。
成语白衣秀士: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如:元·《》第二折:“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又如:寡人扮作白衣秀士,私行径投丞相府里,商量下江南收川广之策。——明·《风云会》第三折
《水浒传》读后感 篇2
《水浒传》通常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当然,小说中描述的梁山泊的某些基本宗旨确与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的要求有相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能够说,除了“宋江”这个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的大框架外,它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事件没有多少关系。
这部小说的基础,主要是市井文艺“说话”,它在流行过程中,首先受到市民阶层趣味的制约。而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也都曾在元后期东南最繁华的城市杭州生活,他们的加工,并未改变水浒故事原有的市井性质。
所以,梁山英雄的成分,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却几乎没有真正的农民;梁山英雄的个性,更多地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这些基本特点,是首先就应注意到的。
用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来衡量,梁山上的人们当然只能算是“盗贼流寇”之流。小说要公开歌颂这样的“盗贼流寇”,并为社会所理解乃至喜爱,首先务必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哪怕这种解释不可能圆满和充分),赋予这些英雄好汉以一种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品格,在这种总的前提之下,来描绘他们的反抗斗争。梁山泊一杆杏黄旗上写着的“替天行道”的口号,和梁山议事大厅的匾额所标榜的“忠义”这一准则,就是作者为梁山事业所设立的道德前提。
在通常状况下,“天”这一居于人间权力之上的最高意志,总是被解释为佑护朝廷的;“道”作为合理的政治原则与道德原则的抽象总和,也是为统治阶级所专有。但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向来也承认:当一个时代的政治情形发生严重问题时,政权本身的行为也可能是“违天逆道”的。
在这种状况下,由另一种力量出来“替天行道”,至少在表面的理论上能够说得通。而《水浒传》正是透过超多揭露北宋末政治的普遍性的黑暗现象,证明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忠义”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传统道德的范畴。尤其“忠”,首先和主要地表现为对皇帝与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其实,梁山上不主张“忠”的也大有人在,像黑旋风李逵便动辄大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是这一种力量始终处在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力量的抑制下,而最终把梁山大军引到了投降朝廷的道路。“忠”的道德信条既是作者无法跨越的界限,却也是这部小说在封建时代能够成立和流传的保障。
“替天行道”和“忠义”的前提,为《水浒传》蒙上一层社会所能够理解的道德正义色彩。在这种前提下,确实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相一致的东西,不仅仅是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诸如对清明政治的要求,以及对“奸夫”的仇恨,也莫不如此。但《水浒传》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光彩。
它的前提其实是相当浮廓的、有时真有时假的,在这些前提下,同时也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完全不一致的东西。小说不仅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反映了民间、尤其是市井社会生气勃勃的人生理想。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所揭露的社会现象,实际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好处。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这个因善踢球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市井无赖,居然不到半年就升到殿帅府太尉的`高位,从此连同他的“衙内”倚势逞强,无恶不作。
在全书正文的开端,这样写寓有“乱自上作”的意味。不仅仅如此,作为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权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残暴虐的地方官。
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梁山好汉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主持正义的目的而“替天行道”的,他们大多本身是社会“无道”的受害者。武松欲为兄伸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雪仇,继而在受张都监陷害后,血溅鸳鸯楼。
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遇到绝境,最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了索回一只他们射杀的老虎,被恶霸毛太公送进死牢,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李逵虽然不断被他的宋江“哥哥”所斥责,但作者毕竟还是让他再三发出彻底推翻朝廷的吼声。能够说,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在《水浒传》中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水浒传》读后感 篇3
一部洋洋数万字驰名中外的《水浒传》控诉北宋政权的腐败和黑暗,徽宗皇帝也算宅心仁厚,却被四个臭名昭彰的奸臣把持朝政,蔡京、高俅、童贯、杨戬蒙蔽上庭,暗地私下残害无辜,排除异己,结党营私,高俅原是东京一个帮闲的破落户,东京人眼中的泼皮无赖,这样的人却戏曲性的步步攀升,直至做了国家的太尉,这样的人也可以进入国家枢纽机关,上行下效北宋国岂不成了人间地狱?多少仁人志士被迫害逃亡他乡,多少英雄好汉被冤屈入罪跌配远恶军州,受尽无穷的磨难!书中太多的'人物经久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林冲在东京禁军做枪棒教头,为人耿直却祸从天降,被当地恶少高衙内看中林家娘子,累次被高俅等人陷害,可怜英雄被逼无奈一纸休书与娘子恩断义绝,悲凉的踏上流放沧州的路途,后来高球等仍穷追不放,风雪山神庙一回林冲忍无可忍,快意恩仇除掉了高俅派来的刺客,心灰意冷的林冲孤苦伶仃被逼去梁山落草谋生。鲁智深豪爽正派,抱打不平伸张正义,因不满镇关西欺男霸女三拳两脚除此而后快,官府张下海捕公文捉拿,鲁智深走投无路在五台山削发为僧隐蔽度日,后来解救野猪林遭难的林冲而得罪官府小人,从此深山聚义杀富劫贫。李逵性如烈火,耿直残暴,三打祝家庄,打青州,打江州,李逵杀将起来无辜死了多少好人!宋江处心积虑,心机重重,仗义疏财播得江湖好名声,这才聚集江湖豪杰梁山泊共谋大业。偌大梁山容纳了太多的英雄豪杰,却容不下拥有九州之疆的北宋王朝,鲍鹏山老师说北宋才是最大的黑暗的社会!梁山泊四周环水,芦苇深巷处别有洞天,在这里不用服役朝廷的苛捐杂税,不用顾虑官场的明争暗斗,这里众头领亲如一家,大块酒肉大块金银好不逍遥自在,洼塘里有新鲜现成的莲藕,挖掘上来可作为时令的下酒好菜,梁山数不尽的广袤树木,采伐建造数间房屋居住,这里一派和谐清明,山下宋王朝污浊不堪,这简直如同两重天两世界。梁山泊几败官军后,下山冲撞州府攻城略地,把州府库藏洗掠一空,我在想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强盗可以明目张胆的光天化日下杀人放火,抢劫财物,这强盗都大到如此不堪的地步,看来这个国家这个朝廷真的有问题了,宋王朝真的被蒙蔽了眼睛?还是视而不见,看来也只是只顾寻欢作乐的一丘之貉吧。
也许是时代的局限,为首领的宋江却跳不出忠君孝义的思想吧,正当梁山事业做大做强如日中天之际,连朝廷都不敢小觑,宋江却要把富足的梁山拱手相让朝廷,名义上是为了众兄弟有个好名分走所谓的正道,几次申达朝廷表明忠心愿意归顺招安。没想到日后的南征北战却把弟兄推向了不归路。我有时也在大胆设想,梁山众人招安后回东京不被重用,宋江等人不堪忍受重上梁山,誓与宋朝不往来,辽国亡后,金兵大举南下进逼东京,梁山众人仍然有故国情结,多次出兵英勇阻止金兵,金兵攻陷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宋江等伤心不已,带领众人在梁山设坛祭祀故国,金兵继而回旋兵马包围梁山泊,危在旦夕的梁山好汉誓死不降金狗,英勇作战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金兵包围,十损九伤的梁山弟兄辗转南下下江南,从此隐姓埋名不问政治,颐养天年。设想不同于原着壮烈,我这样的大胆改写可能有违“忠义水浒传”的精神吧!
果然招安后的梁山众人不被重视,四个奸臣排除异己闭塞言路,宋江等人先后破大辽,擒田虎、王庆,征江南方腊,赤胆忠心一心为国,前赴后继一门壮烈,英雄壮举感天昭地,出生入死九死一生,平定方腊班师时宋江就所剩下二十七人了,想当初梁山泊一百零八人义气深重同仇敌忾,如今的宋江功成名那是无数弟兄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怎不让人嗟叹!徽宗皇帝还算不负功臣劳苦之心,连下圣旨加封宋江等二十七人地方官职。读到这里本想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也是欣慰之极!没想到高俅、童贯那厮心怀旧日仇恨,先后用计赚卢俊义回京害死,用药酒鸩死宋江,可怜宋江临死还不忘朝廷,生恐身后李逵造反,坏了忠义好名声,特从润州治上换回李逵,偷偷把下过药的御酒把来与李逵喝,宋江垂泪说到:“兄弟,如今朝廷用药酒把我鸩死,何如”?,李逵立即说“哥哥,反了吧”!宋江说“兄弟,人马都没了,如何反得?我是怕兄弟日后造反坏了名声,特与你药酒喝了,回润州必死”!李逵听了泪如雨下“李逵生是哥哥的小卒,死后原做哥哥跟前的小鬼”。读这些话可谓情深意重!后来吴用和花荣双双来蓼儿洼宋江坟前吊唁,吴用哭拜一番,想起昔日宋江的义气深重,就绝了尘缘和花荣双双自缢在宋江坟前。小说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小说的结局让人心里酸楚不已,那在东京深巷豪宅的高太尉、童贯等贼臣,何曾想到残害忠良是自掘坟墓自毁长城,害人害己,他们在用诡计陷害忠良的时候,是否想到因果报应是非轮回呢?宋江等人没了,拱卫国家的屏障也就没了,金兵南下了,东京成了金人的战利品,徽宗皇帝被俘虏了……
《水浒传》读后感 篇4
开学前,第一次将《水浒传》认真地看完,我不是什么研究者或学者,看不出里面深刻的寓意,看不出里面的批评和征讨。但是我看得出这本书中最能影响我,最令我感触的情感——友情。整本书中,“情”的内涵倒是被施耐庵表现得淋漓尽致。
且不说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林;且不说梁山好汉大闹法场救宋江;也不说石秀怒杀贼僧答杨雄……只说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从未争执,从未内讧。第一次有不同意见也是因宋江谦让,让卢梭义坐第一把椅,众人不应,也未丝毫红过脸;只说招安之后,宋江自知误饮毒酒,便毒鸠李逵,李逵知后,毫无怨恨,道:哥哥要俺死,俺铁牛不死怎得;只说李逵,宋江死后,赛诸葛吴用,小李广花宋并在其坟前自缢……这本书中,到处承载着“义”。在我看来,这“义”便是友情,是愿为挚友触官府,献生命的友谊。
左道“玉麒麟”,右道“及时雨”,上书“替天行道”。分工合作,整顿梁山,为的是一个“义”字,为的也是一个“情”字。而当今社会,“义”有多少,真正的“友情”又在何方?
上次,看到一则报道:一人为骗邻居十几万,装友好有五年,拿到邻居“假借条”后,立即翻脸“讨债”,网上称其为“杀熟”。生活中,社会上这种事数不胜数,即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友情的出发点也是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义”、“情”也日渐淡薄。遇见危难挺身而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都上了感动中国人物提名榜了。从幼儿园抢苹果,到工作后抢机会,从小时候赤手肉搏到长大后刀光斧影。不禁问一句,社会怎么了?人心怎么了?
暑假里,补课一个月,剩下时间都迷在了这本《水浒传》上。只因它里面的“情”深深吸引着我,只因它的“义”深深打动着我,我敬佩及时雨宋江的仁义天下,我钦佩小旋风柴进的'乐善好施……故事里每个主角原都是普通人,却最终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并说到做到。
当今社会,公正了,公平了,我们只需要公义了。“义”字当头,头顶天,脚撑地,迎风送雪,做一个充满“义”,充满“情”的有志青年。不求像梁山好汉,为了“义”,为了“情”,视生命于不顾,也当应像他们保情护义,弘扬我中华传统美德。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哇……”这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水浒传》主要讲述的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行为,作者是施耐庵。
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他们干过许许多多正义的壮举,都值得一提。但由于篇幅限制,我只能介绍其中的几位:
呼保义宋江,素有“及时雨”之称,在江湖上声名远扬。他为人豪爽仗义,经常资助一些贫困潦倒、迫切需要帮助的人,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这也是后来他能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原因之一。他还喜欢结交义士,朋友很多。宋江虽做了梁山的首领,却时时心向朝廷,最终率领一百零八好汉接受了政府的招安,为国家效力。
“智多星”吴用,原来是一名教书先生,后加入晁盖等人劫“生辰纲”的团队,再后来上了梁山。虽说名字谐音是“无用”,但我们的吴用先生作为梁山的头号军师,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对梁山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非常“有用”的。吴用也很讲兄弟情分,宋江死后,他也自尽。
“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很讲义气,有侠客的风范,曾三拳打死欺负金氏父女的“镇关西”郑屠,并因此而被迫出家为僧。出家后,他醉酒闹事,砸坏了山门,被逐下山,奉住持之命到大相国寺修行。在这里,他倒拔垂杨柳,制伏了当地一群混混。后来,他离开了相国寺,在野猪林救过林冲,在九华山当过山大王,上了梁山,最后在寺里圆寂,结束了这充满传奇和侠客色彩的一生。
除了好汉们,《水浒传》里也有一些恶贯满盈、奸诈狡猾的人,如蔡京、童贯、阎婆惜、西门庆等。作者在他们身上也花了很多笔墨,把他们的丑恶刻画得淋漓尽致。
《水浒传》作者的笔法生动,一个个或善或恶的形象被他塑造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梁山好汉们团结一心、效忠朝廷、讲兄弟情义,这些连同作者的写作手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完了《水浒传》,我觉得它的主旨是团结、效忠国家、讲义气这三点。好汉们的身上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东西不值得我们学习:如把本无反心的卢俊义逼上梁山,或李逵太过冲动,不问青红皂白便认定宋江强抢民女,并因此而砍断了梁山上的旗等。
《水浒传》读后感 篇5
大约是初中的时候吧,初次看《水浒传》,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但偶然的机会,我又一次拿起了《水浒传》,想重温儿时的记忆,没想到,曾经感动过我的《水浒传》却让我很失望。我佩服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但这本书,在思想方面却显得很不足。
一、无是非观。我总结了一下,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杀人,而且有些是无辜的人。史进杀李吉,李吉并非有罪,即使有罪,也罪不至死。即使是我敬重的武松,也在杀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时,杀了后槽、两个丫鬟、张都监的两个亲随和其他一些人。石秀杀死了和杨雄妻子通奸的和尚和帮助和尚通奸的头陀,杨雄杀死了丫鬟迎儿和自己的妻子。还有,在攻陷一座城池或庄寨时,都要把长官一家良贱杀尽。
为救宋江,劫法场时,李逵杀人最多,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
李逵嗜杀成性,在血洗扈家庄后,宋江斥责他说,扈成已经投降,何必杀他一家人。但念在李逵有功劳的份上,权且将功折罪,李逵却说:“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杀人竟然还杀得快活,骇人呐!
宋江在浔阳楼上提的反诗里,有这样两句,“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似乎杀人是为了报个人的冤仇。
攻打完祝家庄后,宋江与吴用商议,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指路之力,“也有此善心良民在内,亦不可屈坏了好人。”宋江听罢,叫石秀去寻那老人来。石秀去不多时,引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饶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什么是善,就是因为给梁山好汉指路了,典型的“对我好就是好人”的论调。
攻打完北京后,柴进和蔡福到家中收拾家资老小,同上山寨。蔡福道:“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残害。”柴进见说,便去寻军师吴用。比及寻著,吴用急传下号令去时,城中将及损伤一半。伤的可是无辜的百姓啊!
为了逼秦明落草,宋江设计让人穿了秦明的盔甲,攻打了青州城,把许多好百姓杀了,又把许多房屋烧了。
为逼朱仝入伙,设计杀死了小衙内——沧州知府亲子,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就算他的父亲恶贯满盈,孩子也是无辜的呀。
放火。例如,鲁智深火烧瓦官寺、晁盖上梁山时烧了自己的寨子、武松在蜈蚣岭烧了坟庵,穆弘上梁山时,也把庄院一把火烧了,这样的情节就更多了,不知道这样做用意何在?
此外,攻打祝家庄,实为借粮,并非义举,可宋江却说:“……祝家庄那厮,好生无礼,平白欺负俺山寨,因此行兵报仇,……”其实,祝家庄门上的标语(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和抓了时迁只不过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而已。
在被迫上梁山前,许多英雄好汉本就是打家劫舍的或者是一方恶霸。就连晁盖也是打家劫舍的,虽说是“劫富”,可却没怎么“济贫”。穆春本是揭阳镇一霸,只因为薛永私安闲他的地盘上卖艺,便吩咐人不要施舍他钱,他把宋江给了薛永五两银子视为对他权威的挑战,便吩咐客家和店家不许接纳宋江他们,可当知道此人是宋江时,便扑翻身便拜。看过《水浒传》的人都晓得,这样的情节不少。
书中很多英雄人物确实是被官逼得上了梁山,象林冲、武松、宋江,那时的.吏治确也有些残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原来故宋时,为官轻易,做吏最难。为甚的为官轻易?皆因那时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为甚做吏最难?原来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了残生性命,……”吏治的严酷与不合理可能是导致反抗最直接的原因。可也有很多人如阮氏三兄弟却不是如此,也有一些人是被这些好汉们逼上了梁山的,如秦明、萧让、金大坚、黄信、李云、李应、徐守、卢俊义等。
二、乱世的志士往往有些无赖(老舍语),鲁智深到处赊帐,只说,先记上,改天再还,从店小二等对他的态度来看,他估计也是一霸,就连镇关西见了他,也是慌忙出柜身来唱诺道:“提辖恕罪。”这鲁达到处打人,而且有时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打人,如在旅店救那父女俩逃走,店小二阻拦时,鲁达大怒,打了那小二一巴掌,只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了两颗门牙,其实店小二何错之有?到后来大闹五台山,更是流氓行经。杨志在生辰纲被劫后,也吃过霸王餐。
三、义气、人情大于法,宋江得知官府要缉拿晁盖,便去给晁盖通风报信。宋江杀了阎婆惜,知县却一味护着宋江,只想把事情朦胧做在原本无辜的唐牛儿身上。武松杀死西门庆、潘金莲后,知县也一心要周全他。说到人情,宋江惯会使人情,发配到江州府,到处使银子,因此无一不喜欢宋江。戴宗因宋江没送例银,大怒,喝道:“贼配军,安敢如此无礼,……且打这厮一百讯棍。”当知道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宋江时,戴宗马上便和其称兄道弟。人情在中国可真是源远流长。
《水浒传》读后感 篇6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
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水浒传》读后感 篇7
一部经受得住时间的风霜雨雪的艺术品,一定有其抹不去、泯不灭、化不尽的伟大艺术特征。
你可以不知道魏蜀吴殿陛之间济济人才叱咤风云,你可以不知道取经路上妖魔鬼怪都是何方孽障,你可以不知道荣宁二府六七百号人有多少小姐丫鬟,但是你不可以不知道梁山一百单八将。他们是水浒,乃至中国文学中比较深入人心的人物群像。何哉?我想,第一,个个独具禀赋,形象鲜明,既有朝廷原官大名鼎鼎如关胜,也有平民出身英风豪气如武松。然而当七十一回起他们团聚一堂,当水泊梁山真正融入到如此兴旺勃发气氛之时,他们同享一个名字,叫做一百单八将。他们是一个整体,一个有血肉、有灵魂,象征着不屈反抗的精神化身。第二,一百单八将象征的是中国古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义气。梁山的牌匾易过一次,但无论前后,匾上都挂着一个“义”字。在燎原之火走向无尽暗路的反衬下,这份“义”成为了好汉们相互传递的信物、所追求的精神之火、活着所依靠的支柱,显得更加人性、更加本能。第三,一百单八将每人都有个诨号和星名,有些已然与他们的本名血乳交融,譬如提到鲁智深,我们的习惯一般是“花和尚鲁智深”,那些上山籍籍无名的更是如此,像是“云里金刚宋万”。第四,《水浒》是悲剧,没有几人有好结局。悲剧往往比喜剧更震撼人心,一个人的悲剧尚且惹人哭泣,更不必说一个集体走向无尽暗路的比较深处了。斯实为全书比较核心之内涵也!
四大名著的诗词曲赋均自成一家。《水浒》虽总体不如另三著,但借他人物形象的光芒,角色的出场诗胜西游乃至三国多矣!且看林冲:“仗义是林冲,为人比较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读来先觉得豪迈,再思出悲凉。这是林冲自评,他以一个有道德有情操的逼上梁山的形象自诉他原先的光明,颇似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接下来笔锋陡转,前后对比,令人叹息他无路可投时“空垂双泪对月吟”。比较后又陡然一扬,说明他还有远大抱负。此诗实为精品!
对于人物的塑造,施耐庵与曹雪芹意见相同,都常用对比和烘托。朝廷里自有宿元景站在四奸臣对立面,梁山泊上三门九派,对比不可胜数。诸如吴用与公孙胜,同为梁山元老、都是学识过人,公孙胜学道而飘飘然登仙,吴用城府极深而落得“无用”自缢的下场。他二人对比的不仅是结局,更是两种人生态度,从而印证了“无尽暗路上,早回首者定幸运,随风飘者必毁灭”的道理。同样迥异的还有宋江和李逵。一个是江湖人称及时雨,一个是梁山大名黑旋风;一个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一个性情粗莽,行事野蛮;一个愚忠,一个愚义。从江州到楚州,这二人的对比到末方歇。而宋江是主角,李逵是配角,配角是用来修饰主角的。所以李逵就像是宋江人格的陪衬品,他多屈冤死,宋江的心就有多毒。这是经典的人反衬人。
至于人景互衬,书里“以胜景写哀情”的例子,比较好不过蓼儿洼。一句“风景与梁山泊无异”似乎带人回到了曾经的聚义厅、大破高俅的八百里水,但在此刻,这句话里只有苍白与绝望,它是生命行将谢幕时宣示人的选择权的一个请求。它象征着宋江临了幡然醒悟自己做错了却又一切于事无补的凄凉之心。眼前幻放着电视剧里,宋李花三人在一片静默萧索中死去,落日的余晖没能穿透纱窗,就把它这一日比较后的一丝温暖照耀在没人再来穿戴的官服官帽上。这一段已然与原著虚实互补、情景交融。太阳也在为黑暗的降临叹息吗?不,太阳照耀一切。只不过无尽的暗路,是太阳也照不亮的罢了。我落泪了。
我的泪坠着坠着,就勾起了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来。这个春天梁山泊的花还是开着,似乎没了人来人往,开得比往年还要自在。但是没有曾经的谁会回来看。当年未招安时的山上,与人走茶凉的山上,构建了一个令人悲哀的.落差。当年屡败官军、剿匪定边疆的辉煌,与征方腊十损七八,也构建了一个令人伤惋的落差,这个落差的沟底就是生命的尽头。电视剧里吴用重返梁山,没有对白,只听见三阮的歌声飘忽不定地游来荡去,整个忠义堂结满了蛛丝儿。陋室空堂,衰草枯杨,陇头白骨,两鬓成霜,故人往矣,物是人非。《水浒传》如此落下了帷幕,唏嘘不已。
《水浒》的情节呢?一言以蔽之,首尾呼应,伏线千里。七星聚义、风雪山神庙、杨志卖刀、宋江杀惜绝非锦上添花、墨梅重描,很明显——为着这几件事情,这些人们无路可选才比较后上了梁山。鲁智深的偈语呢?预示了他的功绩与归宿。由此种种,埋下伏笔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有人物。《水浒》正是做到了剧情铺垫与人物铺垫的双赢,方能前后璧合、上下串通。
四大名著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四本书都有主人公,却都在人间百态中大用笔墨,包罗万象(以红楼为比较)。这绝不仅是凑数或别的什么,须知观小事者,可以悉世界。若是读懂了水浒里市井乡野、庙堂军营乃至人心的变化无常、善恶相争,就是读懂了逼上梁山,读懂了梁山的成败,读懂了水浒。
一部《水浒传》,结构精密而庞大,叙事多端而一旨,哲理宏大而现实,感情浓烈而悲凉。它的成功离不开数代人的耕耘创造。其实创造写法的不是作者,是人们,是历史。留下艺术的不是艺术家,是人们,是时间,是这世上发生的每一点点滴滴。
《水浒传》读后感 篇8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读后不禁感慨万千。这本书内容就像一颗古树般根系,繁多但却又杂而不乱,井然有序。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技艺高超。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故事,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昏暗,以及当朝的昏庸和无能。在读完后我们不禁为梁山好汉们叹息,也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梁山好汉们要接受招安呢?”
当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梁山大聚义时梁山泊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于是梁山好汉四处攻打州县。即使是朝廷也不敢与之抗衡。但正当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宋江——梁山的头把交椅,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他居然接受了招安。也正是这个举动最终导致了梁山的灭亡。
对此我也有着自己的一些观点。
首先宋江自己在造反之前是一个押司。也可以算地方的小官了,他拿着朝廷给予俸禄。日子过得还不错。我想要不是顾及兄弟之间的情谊,他也不会落草为寇的。所以在招安这件事情上他可能就有点徇私的味道在里面。而且在梁山好汉里也有好多像宋江一样的本是朝廷命官的人,所以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其次,宋江是一个重孝道的人。他的父亲在生前就一直教导他:“做人要堂堂正正,不能落草为寇。否则就对不起家人。”所以在宋江发配往沧州时以死威胁其他梁山好汉不让它落草。所以我认为上梁山之后他的良心一直是受谴责的,所以在招安这个契机下他选择了解脱。这可能就是松江的人生观所指引的吧
还有,宋江是一个文化人,这从他写诗就可以看出来。历代以来受孔、孟之道的熏陶文人都渴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我觉的宋江可能也不例外。
最后,宋江其实还是一个十分重义气的人。这从他冒着生命危险去通知晁盖就尅一看出来。在他的脑海中招安就是朝廷屈服的表现,他认为只要朝廷屈服自己和兄弟们下是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就可以丰衣足食。我想也可能也是松江接受招安的`原因吧。
“水浒”其实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欢声笑语,也没有姹紫嫣红。有的只是那刀光剑影,兄弟义气,荡气回肠的江湖。一声“兄弟”的呼唤就决定了这一生的悲剧,就决定了这一群人的悲剧,也注定了那个时代的悲剧。
《水浒传》2022读书心得启示700字4
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鬓婀娜。
——题记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有的勇猛无比,有的神机妙算,还有的智勇双全。但他们大多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有谁注意到了其中的三员女将。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女子是卑微的,可谁说女子不如男?
一丈青就是三员女将中的一位。她不仅会使日月双刀,而且飞石与红锦套索也是用的得心应手。
我们能看到她在战场上非要杀敌的背影,但又有谁知道她童年的阴影?
幼时,她与她的家人被辽兵抓去,扈三娘的两个姐姐都很漂亮,耶律胡欲纳为妾,但她们性情刚烈,宁死不从。耶律胡便将二人杀了,正欲杀扈三娘,她便求耶律胡不要杀她,可以帮其放羊,耶律胡也同意了,那时她才13岁。
我,震撼了。这么小的她便忍辱负重,能屈能伸,不感情用事,我也知道这件事不会就这样结束的。
为了报仇,她开始习武,身边没有器械,她便打起了石子与头发的主意。她将两位姐姐的辫子与自己的辫子扎在一起作鞭子,而她放的那群羊便是她联系的对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她不懈努力下,她的飞石、套索大有长进,飞石也达到了“打羊犄角,绝不打脑袋”,套索是“只需将绳索抛出,这只羊就没有逃跑的道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场战斗中她抓住时机用辫绳,将耶律胡勒死。“一丈青”这个名号也由此得来。
这次战斗中,她充分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智慧与勇气,诠释了“女子报仇,十年不晚”,谁说女子不如男?
后来她投靠了祝家庄,在与王英的战斗中,她又大显身手。只见她“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蹬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舞刀来战,刀法娴熟”,“纵马追上,把右手刀挂了,轻舒猿臂,将矮脚虎提离雕鞍,活捉了去”。
可是她不仅能屈能伸,而且武功高强,活捉王英不就说明了这一点!谁说女子不如男?
“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大战乌龙岭时,她的丈夫被妖法迷惑,不幸阵亡,我似乎看到了落日的余晖褪去的晚霞的一酡红,夜像半透明的墨油纸渐渐铺展开来“小贼,纳命来!”那是扈三娘的咆哮,淌过了王英,淌过了夕阳淌过了时光……她脸上的泪,黄昏给她勾勒上了金黄的边……
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毅力,与对丈夫、对梁山、对朝廷的忠诚也是她生命中的一大亮点。
在现在这场抗疫战中,也涌现了许多巾帼英雄,李兰娟是其中一位。她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斗了十几天,她的身后更是有许多人在努力,我相信病毒总会退去,春天总会来到。
扈三娘一位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在战场上她是常胜将军,在家中她是贤惠妻子,她没有成为时代产物,而活出个性,活出风采。
谁说女子不如男!
《水浒传》读后感 篇9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最终却落的个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这不免使人为他们鸣不平。在批判宋王朝腐|败的同时,许多人也将矛头直指宋江——这个梁山泊的领军人物。
有人认为,梁山好汉之所以会落得如此结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为战无不胜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却断然拒绝了如同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自觉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的政治道路,带领“替天行道”的梁山泊义军,去残杀“僭号称王”的方腊义军,在两败俱伤的大屠杀中,遭到惨痛的失败。他们认为,如果当初宋江采纳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以梁山泊当时的实力,定能推翻宋王朝。而宋江却奴颜婢膝,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识江湖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为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由此可见,宋江乃仁义之仕,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
然则为何要接受招安?我认为,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宋江还是郓城押司的时候,其父便苦劝他不要与梁山草寇来往,好好为官,处人头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应了。如果不是因为阎婆惜命案,他根本不会投奔梁山。他一直称北宋的皇帝为“圣上”,可见在封建观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来他亲自下山迎接并在谈判中保护其不被梁山好汉追杀,以致气死林冲。他一直认为走与统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视自己和兄弟们“落草为寇”。最终为维护“兄弟们的名声”将苦心经营的水泊梁山交给朝廷,这便是他招安的源头之由,这也预示着起义的不战而败。
不仅是宋江,梁山好汉中的许多人,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人,他们也深受“三纲”思想的影响,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选择招安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择。所以,将梁山好汉起义的失败归罪于宋江,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社会的悲剧。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借助这个假期读完了这本描写人物的性情鲜明的名著给读完了,读后感叹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胜,令我兴奋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读不完水浒传的不是中国人!感慨万分.
水浒传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逼民反,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
《水浒传》读后感 篇10
《水浒传》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资料。《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能够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能够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能够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好处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能够不相信神,却不能够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最终却落的个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这不免使人为他们鸣不平,水浒传读后感3000字。在批判宋王朝腐败的同时,许多人也将矛头直指宋江_这个梁山泊的领军人物。
有人认为,梁山好汉之所以会落得如此结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为战无不胜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却断然拒绝了如同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自觉选取理解朝廷的招安的政治道路,带领替天行道的梁山泊义军,去残杀僭号称王的方腊义军,在两败俱伤的大屠杀中,遭到惨痛的失败。他们认为,如果当初宋江采纳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以梁山泊当时的实力,定能推翻宋王朝。而宋江却奴颜婢膝,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
识江湖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为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由此可见,宋江乃仁义之仕,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
然则为何要理解招安我认为,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宋江还是郓城押司的时候,其父便苦劝他不要与梁山草寇来往,好好为官,处人头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应了。如果不是因为阎婆惜命案,他根本不会投奔梁山。他一向称北宋的皇帝为圣上,可见在封建观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来他亲自下山迎接并在谈判中保护其不被梁山好汉追杀,以致气死林冲。他一向认为走与统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视自己和兄弟们落草为寇。最终为维护兄弟们的名声将苦心经营的水泊梁山交给朝廷,这便是他招安的源头之由,这也预示着起义的不战而败。
不仅仅是宋江,梁山好汉中的许多人,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人,他们也深受三纲思想的影响,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选取招安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取。所以,将梁山好汉起义的失败归罪于宋江,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杯具,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杯具,这也是社会的杯具。
《水浒传》读后感 篇11
水浒传的第三回是《史太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一回接上回,继续写史进同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等三个强人成了江湖兄弟之后的故事。
上一回说道,庄客王四赍受史进之命,去约朱武等三人下山来过中秋,不曾想,王四赍因贪酒丢了少华山的回信,而此信又被想发财的邻乡猎人李吉所捡得,报了官府。王四赍瞒过了丢信的事实。正当史进和庄客一齐,同少华山的强人们合作一处,共赏中秋之时,华阴县县尉率二个都头和几百名士兵,在李吉的引领下,围了史家庄。到了此处就进入第三回。
应对这样的场景,全文”一个“义字了得,朱武等三人绑了自我送官是义,史进反其道而行之,也是个义字。
史进问明原由,杀了王四赍,带领庄客,烧了庄园,同少华山强人一齐反了,杀了李吉和二个都头,打退了官府的军队,上了少华山落草。
此时的史进,心境复杂,怎样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转眼之间,自我由地主成了无产者,从良民变成了强盗,史进感觉是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自我。
杀了人,当了强盗的史进,还认为自我是个清白之人。对清白的诉求,只是史进心底里留存的道德标准,同自身的实际行为己经相互矛盾了。
史进的所作所为贴合他的身世、年龄和性格特点。身为独子的史进,其家庭殷实,养得娇惯,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偏爱武术。当他得到王进教头的真传,武艺大有长进时,其性格并无变化,此时的史进还是个率性而为的汉子。
应对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史进是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追寻师傅王进。在中国的传统里,师傅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更何况王进给了他真功夫。此时的史进最想见王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史进离开少华山,是这一章回的前半部分的结束。进而,借史进寻找师傅王进,引出本章下半部分的故事。
史进因其师傅王进投奔到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处,所以也就一路走来,经过渭州时,生出了故事。
渭州,在今日甘肃陇西。
因那里也有个经略府,史进便入城打听。入得城来,史进在一茶坊里,正在打听师傅的消息时,遇到一个军官模样的'大汉入店来,茶博士忙引着史进同其相见。这一引,引出了本章另一位主要人物鲁达的出场;这一引,也自有原故。
茶博士是听八面风的人,见鲁达入店来,便引见了。
原先,延安府老种经略的儿子,就在渭州府,是小种经略。老种经略怕小种经略在渭州势单力薄,就派鲁到达此做了个提辖。
正因为如此,鲁达在史进叙之原由,通了名姓之后,便一见如故了,鲁达早就明白史进是那路神仙。
鲁达请史进到潘家酒楼一叙,路上遇到史进的启蒙武术教师李忠,正在大街上摆摊卖艺。小气又细心的李忠挡不住鲁达的直率和真诚,也就合作一处,来潘家酒楼。正当三人借酒说得高兴,隔壁的哭泣声搅得人心烦,经一打听,这又是一件人生不平事,故事原是这样。身在东京汴梁的金老带着妻子和女儿,一家三口来渭州投靠亲友,没有想到人家已去了南京。不幸的是,老伴染病身亡,留下了金老汉和女儿无依无靠。
这渭州城有一霸,叫镇关西郑大官人,是个卖肉的屠夫,见金老汉的女儿有几分姿色,便强娶之为妾,说是以三千贯为价,实际上是一分未付,反而遭到郑大官人的妻子的敲诈,父女二人流落街头,以卖唱为生。鲁达听到此,一是凑钱要这父女离开此地回东京,二是去寻这镇关西报不平,找到后,没想到鲁达将其打死了。惹出人命的鲁达,如丧家之犬,亡命去了。
此一回,主要是说史进和鲁达这二个人。说史进是说他从良民转化为匪的过程。表面看史进落草是年幼无知和性格所造成的,实际上从一个广泛的社会层面告之人们,这个世道,民变为强盗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换了身份的。说鲁达,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叙说一个”好人“是如何走向为匪之路的。
水浒传一百零八人上山为匪,有一百零八个理由,这不但应了佛教的一百零八个烦恼之说,也说明世道的不公何其多,不公才是这些故事的本源。
鲁达是水浒传中第六个出场的好汉,他的性格特点是正直、果敢、无私。他同史进、李忠一齐见证了金老汉的不幸,仅有他做到了无私和无畏。史进此时正纠结在为匪的不安之中,而小气的李忠只愿拿三两银子出来接济金老汉也贴合他的性格和走江湖的特点,靠卖狗皮膏药度日,也是自身难保,更何况江湖上这种事也是见怪不怪的了。按理,鲁达同镇关西都是小种经略罩着的人,应有所顾忌,但顾忌了就不是鲁达。
说镇关西是一霸,他的靠山是谁,小种经略也。当府尹得知鲁达打死了镇关西,不是先去捉拿鲁达,而是先去请教小种经略这事怎样办,经小种经略明示后,这才命令王观察带着公文和公人去捉拿鲁达。而此时,鲁达已逃之夭夭。
看鲁达拳打死镇关西所透出来的更多故事,不可不察啊!
天下大乱,”洪桐县里没好人“。
《水浒传》读后感 篇12
(一)水浒传第一章节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王教头谓王进。由于王进患病在身,在家调养休息,他无妻无子,只有一位老母亲。谁知,刚上任的太尉竟是浪荡子弟——高俅,高俅在一次比武中被王进的父亲用棍棒打倒在地,所以怀恨在心,高俅逼着王进带病进见。无奈,王进只得来见高俅,又被高俅痛斥一顿,早已算出高俅要将他至于死地。王进的老母亲让儿子自己逃走,王进不肯,硬要母亲一起走。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母子乘着夜色逃走了。不久,被高俅的人发现,高俅立马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
我觉得,在古代,小人当道,王进是个志士,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真令人惋惜。今天,我们中国繁荣昌盛,只要你有才华,就不用愁报国无门。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努力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水浒传第二章节读后感
史进道:“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史进住了几日,定要去,朱武等苦留不住。史进带去的庄客都留在山寨;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银两,打拴一个包裹,余者多的尽数寄留在山寨。史进头戴白范阳毡大帽,上撒一撮红缨,帽儿下裹一顶浑青抓角软头巾,项上明黄缕带,身穿一领白?丝两上领战袍,腰系一条揸五指梅红攒线?膊,青白间道行缠绞脚,衬着踏山透土多耳麻鞋,跨一口铜钹磬口雁翎刀,背上包裹,提了朴刀,辞别朱武等三人。众多小喽罗都送下山来,朱武等洒泪而别,自回山寨去了。
史进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只要是朋友有困难,都会帮朋友一把,但是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分好坏,看见弱者就帮助,就要交朋友,致使自己父亲辛辛苦苦才得到的庄园毁于一旦,我觉得,交朋友是好的,但不可盲目的交朋友,送给你一句话:有一个憎恨你的朋友,比遇到一群可恶的强盗要糟糕地多。
(三)水浒传第三章节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发现,水浒传里的所有人物都很讲义气,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团结,但如果谁惹恼他们了,他们就把他杀掉,就这点不好,动不动就杀人,我们也经常闹矛盾,但最终都是握手言和,都会互相道歉,人,也要学会忍,更要学会吃亏,但如果真的侮辱了你,你就不能吃亏,俗话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我多么希望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文明有礼、和谐的社会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学会谦让!只有这样,那个创造文明有礼、和谐有序的社会的'梦想才能成真!
(四)水浒传第四章节读后感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鲁智深实在太无纪律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哪儿都有规章制度,这些是一定要遵守的,即使你像鲁智深一样在完全不适应的地方,也要入乡随俗,不可目无规章制度,就像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一样:“没有纪律,不成方圆!”我们一定不能像鲁智深一样,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我们一定要把“没有纪律,不成方圆!”这句话铭记心中,并且遵守它!
(五)水浒传第五章节读后感
这篇文章和上篇文章相似,但不同之处是,鲁智深闯下的祸比上次严重得多,导致让长老不得不把他转去其他庙宇,如果一个人知错就改,那他还是一个有希望的人,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错下去,那他就无药可救了,本来是孺子可教也,变为孺子不可教也!孺子可教也也好,孺子不可教也也好,我们必须要知错就改,打个比方说,你已经因为玩火烧毁了你无比珍贵的书籍,你的父母狠狠地批评了你,可你不知悔改,依然玩火,最后把你家给烧得一根木头不剩,这就是一错再错,不知悔改酿成的恶果,你愿意酿成这种后果吗?我相信你不会。
(六)水浒传第六章节读后感
打抱不平是鲁智深的个性,他帮助了受难人家并且打退了可恶的山贼,我们应当学习他的这种助人为乐、打抱不平的精神,更要学习他这种为了他人安全敢于与山贼拼命的勇气,这个勇气很重要,因为一个人有这种要学习精神的愿望也有决心,但缺少勇气,就像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你明明知道山上有老虎,但你拥有上山的勇气,就肯定敢上山,但你不能光有勇气,还需要谋略,俗话说得好‘有勇有谋,百战百胜’,这不是决心和梦想的问题,而是因为你有无勇气的问题,记住这句话吧,它能让你在人生道路上更添光彩!
(七)水浒传第七章节读后感
这次主人公鲁智深既做了好事,也干了坏事,好事是他和史进杀掉了败坏佛教的败类,但是,因为鲁智深打不赢而逃走了,老和尚们担心那两个佛教败类会因此杀害他们,所以不得不上吊自杀。我们一定要多做好事,坏事尽量避免,犯下了错误要先道歉,并且记住教训,不要一错再错啊!
(八)水浒传第八章节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林冲实在是太倒霉了,因为连自己的好友陆谦都要害死他,但他也很幸运——交到了一个可以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朋友——鲁智深,所以朋友有好有坏,只能看你能不能分辨出来了,我们绝对不能交一个像陆谦这种见利忘义的小人作为朋友,像鲁智深这样讲义气、不会背信忘义的人才能结为终生的朋友。我想不通,朋友与钱财那个
《水浒传》读后感 篇13
大约是初中的时候吧,初次看《水浒传》,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但偶然的机会,我又一次拿起了《水浒传》,想重温儿时的记忆,没想到,以前感动过我的《水浒传》却让我很失望。我佩服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但这本书,在思想方面却显得很不足。
一、无是非观。我总结了一下,表此刻下方几个方面:
杀人,而且有些是无辜的人。史进杀李吉,李吉并非有罪,即使有罪,也罪不至死。即使是我敬重的武松,也在杀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时,杀了后槽、两个丫鬟、张都监的两个亲随和其他一些人。石秀杀死了和杨雄妻子通奸的和尚和帮忙和尚通奸的头陀,杨雄杀死了丫鬟迎儿和自我的妻子。还有,在攻陷一座城池或庄寨时,都要把长官一家良贱杀尽。
为救宋江,劫法场时,李逵杀人最多,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
李逵嗜杀成性,在血洗扈家庄后,宋江斥责他说,扈成已经投降,何必杀他一家人。但念在李逵有功劳的份上,权且将功折罪,李逵却说:“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杀人竟然还杀得快活,骇人呐!
宋江在浔阳楼上提的反诗里,有这样两句,“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似乎杀人是为了报个人的冤仇。
攻打完祝家庄后,宋江与吴用商议,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指路之力,“也有此善心良民在内,亦不可屈坏了好人。”宋江听罢,叫石秀去寻那老人来。石秀去不多时,引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
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饶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什么是善,就是因为给梁山好汉指路了,典型的“对我好就是好人”的论调。
攻打完北京后,柴进和蔡福到家中收拾家资老小,同上山寨。蔡福道:“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残害。”柴进见说,便去寻军师吴用。比及寻着,吴用急传下号令去时,城中将及损伤一半。伤的但是无辜的百姓啊!
为了逼秦明落草,宋江设计让人穿了秦明的盔甲,攻打了青州城,把许多好百姓杀了,又把许多房屋烧了。
为逼朱仝入伙,设计杀死了小衙内——沧州知府亲子,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就算他的父亲恶贯满盈,孩子也是无辜的呀。
放火。例如,鲁智深火烧瓦官寺、晁盖上梁山时烧了自我的寨子、武松在蜈蚣岭烧了坟庵,穆弘上梁山时,也把庄院一把火烧了,这样的情节就更多了,不明白这样做用意何在?
此外,攻打祝家庄,实为借粮,并非义举,可宋江却说:“祝家庄那厮,好生无礼,平白欺负俺山寨,因此行兵报仇……”其实,祝家庄门上的标语(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和抓了时迁只但是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而已。
在被迫上梁山前,许多英雄好汉本就是打家劫舍的或者是一方恶霸。就连晁盖也是打家劫舍的,虽说是“劫富”,可却没怎样“济贫”。穆春本是揭阳镇一霸,只因为薛永私自在他的地盘上卖艺,便吩咐人不要施舍他钱,他把宋江给了薛永五两银子视为对他权威的挑战,便吩咐客家和店家不许接纳宋江他们,可当明白此人是宋江时,便扑翻身便拜。看过《水浒传》的.人都晓得,这样的情节不少。
书中很多英雄人物确实是被官逼得上了梁山,象林冲、武松、宋江,那时的吏治确也有些残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原先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为甚的为官容易?皆因那时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为甚做吏最难?原先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了残生性命……”吏治的严酷与不合理可能是导致反抗最直接的原因。可也有很多人如阮氏三兄弟却不是如此,也有一些人是被这些好汉们逼上了梁山的,如秦明、萧让、金大坚、黄信、李云、李应、徐守、卢俊义等。
二、乱世的志士往往有些无赖(老舍语),鲁智深到处赊帐,只说,先记上,改天再还,从店小二等对他的态度来看,他估计也是一霸,就连镇关西见了他,也是慌忙出柜身来唱诺道:“提辖恕罪。”这鲁到达处打人,而且有时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打人,如在旅店救那父女俩逃走,店小二阻拦时,鲁达大怒,打了那小二一巴掌,只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了两颗门牙,其实店小二何错之有?到之后大闹五台山,更是流氓行经。杨志在生辰纲被劫后,也吃过霸王餐。
三、义气、人情大于法,宋江得知官府要缉拿晁盖,便去给晁盖通风报信。宋江杀了阎婆惜,知县却一味护着宋江,只想把事情朦胧做在原本无辜的唐牛儿身上。武松杀死西门庆、潘金莲后,知县也一心要周全他。说到人情,宋江惯会使人情,发配到江州府,到处使银子,因此无一不喜欢宋江。戴宗因宋江没送例银,大怒,喝道:“贼配军,安敢如此无礼,且打这厮一百讯棍。”当明白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宋江时,戴宗立刻便和其称兄道弟。人情在中国可真是源远流长。=
【《水浒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 》读后感11-05
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个人收获范文 水浒传的读后感和收获02-28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07-15
《水浒传》的读后感09-10
水浒传读后感07-11
《水浒传》读后感11-02
读后感水浒传06-14
《水浒传》读后感09-10
水浒传读后感07-09
水浒传的读后感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