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优选)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在这个短暂的寒假中,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先生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和民族荣誉感。
父母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关怀着我们、关心着我们、教导着我们······同样是父母,而傅雷先生是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的儿子傅聪来进行沟通的。正是这一封封的书信,感动着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还是艺术上的知音。
从家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傅雷先生是一位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人,他给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此时此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更是如此,而且傅雷先生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读了傅雷家书后,让我懂得了,这,就是朋友式的父亲。傅雷对儿子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宽。而且还用了克利斯朵夫的经历鼓励儿子正视现实和挫折,勇敢地战胜它。从而教育儿子要学会坚强,这才是生活的强者。
《傅雷家书》读后感2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能够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十分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就应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能够透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能够透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十分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能够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能够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主角,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十分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十分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3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
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为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
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
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傅雷家书》读后感4
“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无论在做人方面,演奏姿态方面。”这句话源自《傅雷家书》。这句话,表现了傅雷先生对他儿子无声的爱,与儿子真正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儿子良师益友。这是父亲对待孩子最高的爱——成为孩子“忠实的镜子”。
所谓最高的爱,不过是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在他无助时帮他,在他迷茫时开导他,在他悲伤时安慰他,在他快乐时分享他。所谓忠实,不过是知道对方的优缺点,在他做错时,敢于直诉;在他进步时,先于赞赏;在他成功时,勇于评论;在他失败时;指出误区。所谓镜子,不过是懂得对方的特点弱点,在他狂妄自大时,告诫他重新认识自己;在他一蹶不振时,激励他反思自己;在他超越自我时,提醒他正视自己。方为真正浓浓的父爱,傅雷先生便是如此。
任何父母都想望子成龙,在这一点上,我的父亲和傅雷先生是一样的,傅雷先生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我父亲要求我做一个“学习第一,游戏第二的学生。”任何一个父亲都深爱着儿子,而在这一点上,我父亲与傅雷先生又完全一致,傅雷先生通过书信来当儿子的“忠实之镜”,我父亲则是通过点滴小事的.时时提醒来当作我的“忠实之镜”的,也许你会说我父亲怎能和傅雷先生相提并论呢?没错,我父亲没有那么高的艺术造诣,但在父爱这一方面,恐怕所有父母都是一样吧?
最后,我想用《傅雷家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文章:“当你泪光闪烁时,记住,我是你最好最好的——镜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5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6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集。读完此书,感叹傅雷不愧是个好父亲,在他的字里行间中,浸透了对儿子全身心的爱。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在信中,他既是儿子的父亲,又是儿子的老师和朋友。不仅关心儿子的`生活起居,还要教儿子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
我也是做家长的,虽然对孩子的管教还是很严,但是比起傅雷的耐心和爱心,相差甚远。读了这本书,学习了很多,其中傅雷教育儿子的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我觉得这段话对于我的孩子应该很有用,他也是属于明白道理,但是没有行动的那种,我想我会把这些道理讲给他听,在学习上像傅雷一样耐心地引导他,让他能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心意。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这段话对我们做家长的同样受益,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犯很多的错误,但是怎样对待犯错?怎样的减少犯错?相信这段话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读了这本书,傅雷的博学多识和极高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学习,正是他的言传身教和循循善诱才培养出了杰出的儿子。为了孩子,让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傅雷家书》读后感7
终于,我用了一个月的零碎时间看完了这本《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傅雷家书》读后感8
暑假里,我读了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爱。
书中有傅雷夫妇给儿子傅聪写的近百封家书,纯真、质朴洋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从书中,我知道了,傅雷是非常细心的一个人,他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傅雷爱儿子,但却不溺爱儿子,他对儿子悉心培养,希望他成为一个时刻爱国、淡泊名利的人,这样的父亲怎能不令人敬佩呢?。信中,傅雷对儿子写到:“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
在演奏姿态方面。”多么真挚感人的话语,傅雷把对儿子各个方面的关怀、培养都寄托在了这一封封书信里,他希望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希望他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浓浓的亲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仿佛父母和子女是不只是亲人,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谦虚坦然,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久铭记。
《傅雷家书》读后感9
这本书,是傅敏选编的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的来信。傅聪长期在国外留学,因此,写信成了与父母交流的唯一方式。这些信写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间。在信中,他们几乎无所不谈——谈论艺术、人格、家庭、感情,甚至还谈论了国际形势、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重大问题。可以说,这既是一本充满人情味的家书集,又是一本学习如何做人的教育书。
傅聪在钢琴上颇有天赋,因此,他被送到波兰留学深造。在异国他乡,他很容易遇到困难、挫折,以及犯错误,这就需要父母的安慰与教导了。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这本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这本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这些是意义非凡的信,它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并教育着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我读了《傅雷家书》1961年5月1日的信。
这封信主要讲了傅雷寄给傅聪的几本书所作的介绍和希望傅聪能时时到野外去,而不是终日在锁碎家务与世俗应对中过生活的人。表达了傅雷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其中有几句话富含哲理:“多亲近大自然倒是维持身心平衡最好的方法。”“近代人的大病即在于拼命损害了一种机能去发展一种机能,造成许多畸形与病态。”“幸而你东西奔走的路上还能常常接触到高山峻岭,海洋流水,日出日落,月色星光,无形中更新你的感觉,解除你的疲劳。”“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
从这封信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为了让儿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渊源,他三番五次地向儿子邮寄各类版画、拓片及许许多多的中国文学作品。他认真地分析中华文明的得与失,大胆地批评或者褒奖,表现了他真正、敢作敢为的性格。他的这种对中国的热爱同样影响着他的儿子傅聪,使傅聪虽然长年生活在海外却依旧会写会说中文,保持着一颗炽热而又难得的炽子之心。傅雷父子这种对祖国的`深情让我们自愧不如。
傅雷先生还十分注重身心的调节。虽然他对待工作如痴如狂,可以说是一个工作狂人,但对儿子却希望要劳逸结合,多去欣赏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走入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在他的谆谆教导下,傅聪不再狂热地工作,游览世界风光的同时也让他的音乐事业不断向上迈进。而我却要么紧绷神经得几乎绷断,要么松松垮垮地度过一天,却做不到傅雷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劳逸结合的境界。
这封信是傅雷爱的倾注,是父母对子女关怀的见证。
《傅雷家书》读后感11
最近读了一本书,让我印象深刻、感受颇丰。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傅雷家书》。《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一本书,堪称经典。
文章主体是傅雷写给孩子的书信,也有小部分是孩子的母亲撰写,书信言语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亲母亲对孩子浓浓的亲情。
每个人都会有身边最亲近的人,看到傅雷的家书,我便想起了我的父母。其实,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与傅雷夫妇一样是最好的`爸爸妈妈,他们对儿女的教诲也和傅雷夫妇一样细腻、充满着爱,只是有时我们体会不到。
《傅雷家书》前两篇就写了儿子傅聪走后,父母的担心、忧虑,和对儿子的思念,以至于“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看到这里,我想起我有一次离开父母外出旅游,妈妈每天都会给我打两次电话,发数条短信,我嫌烦,可妈妈却好像乐此不疲。现在我才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很担心、牵挂着我,这才不断给我打电话。
而他们普通的书信来往,难道不像我与父母之间的日常对话吗?傅雷问孩子作息、生活,就如爸爸给我打电话时的“吃饭了没有”;傅雷与傅聪交流自己在学术上的见解、经验,就如妈妈和我在攻克难题上的一起思考;傅雷对孩子的教导、谈谈孩子的缺点,就如父母对我严厉的教导。
从《傅雷家书》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傅雷一家的爱,还折射出了我们家的爱,让我懂得了很多,真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名著经典!
《傅雷家书》读后感12
合上书,细细回味那一封封充满爱的深情的家书中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让人感慨。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而傅雷对其子傅聪的爱更是如此,高尚,纯洁,无私。为了让在外留学的傅聪,中文不会太生疏,傅雷与儿子的书信交往大部分都是中文,而在书中傅雷教育傅聪如何做人,如何让儿子努力成为一个坚强,严于律己的人。傅聪在傅雷的眼里,即是长不大的孩子,也是可以讨论学术的`对象,甚至为知己知音。在海外留学时,傅雷不断的给孩子写信,让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好像父母还在其身边,时时刻刻的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使傅聪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踏上正当的成长道路。书信在父子的手中来回穿梭着,这一边父亲简述着家庭琐事,那一边儿子叙述着自身经历。书信长了,是父亲对儿子不忘的叮咛与自己对一些遭遇的叙述;书信短了,是父亲对儿子迟迟不来的信的期盼和对儿子的担忧。可无奈的是,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书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带壳的果实,剥开了,便是一颗盼儿,忧儿的父亲的心。
父爱不同于母爱,温暖细腻,父爱更像那雄伟的高山,深远而宽广,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最强劲的力量。谆谆人生语,悠悠父子情,父爱如山高,为子撑天地。
《傅雷家书》读后感13
在以前,人们不像现在一样有电话可以方便人们来与远方的家人交流,所以书信,便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方式。谈起家书,《傅雷家书》这本名著肯定会浮现在脑海间。.。.。.
书的第一章说了不少作为父亲对自己孩子虐待的道歉话语,从中可以看出来父亲对孩子的浓浓爱意。在孩子走后,父母也表达出了自己的不舍之情,是啊,那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啊,谁能舍得呢!在除夕夜,也只有深深的思念。大人总是比孩子要有经历的,于是自己便可以告诉孩子各种关于学习的方法,帮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当在深夜,也不能挡住一个父亲对儿子诉说的心情,为孩子成熟而开心,与孩子讨论自己的工作。.。.。.这些不都是一个父母对孩子爱的表现吗?在这些家书中,每一封都有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这足以体现对远在他乡的孩子的关爱。每每当孩子来信,父母总是会上扬嘴角,热泪盈眶的读完那封期盼已久的家书。天下父母心。
想想自己在家里的表现,对父母的话语有多少厌烦与气恼,总觉得自己长大了,不用他们管了,可他们却还是喋喋不休地唠叨。其实这都是父母的`爱,只是我们现在还小,不能明白透彻。如果我们像傅聪一样离开家里,或许就会懂得父母了。我们平常对家人总是不满,总是挑剔,却从不曾注意他们渐渐白去的两鬓,那是为我们操劳的结果。家书的内容并没有局限在关心儿子身上,更多的是与孩子讨论自己的生活、工作、诗人和音乐家,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那些经验及教育道理。请记住,父母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人。
请从现在开始,对父母好点,理解他们的所有苦心。
《傅雷家书》读后感1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人的生命是有局限性的,而人的事业却是永无止境的。教育儿女,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命。
当儿女离开父母时,父母总是不舍的,就像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当儿子遇到感情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会鼓励他面对,父母会关心他的身体,让他时刻铭记他是一名中国人。亦师亦友,是傅聪的父亲;多愁善感,是傅聪的母亲。
在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又是如何?父母一天天变老,我们一天天长大。谁能料到中间会发生什么事,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吧,毕竟有人管着你、关心你、照顾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即使你犯了错,他们会包容你;即使你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们还会鼓励你积极面对,给予你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父母的呼唤。807班李雨萱
与母亲共读《傅雷家书》,我的感触很深,信中,傅雷对于儿子傅聪的关心无微不至,对于他学习,感情上的见解,也很独到,不单单是从父亲的角度所提,更多的是从朋友的角度过来人的角度,来帮助傅聪。
傅雷所表现出来对儿子的爱,就如大山一样,给人以踏实和稳定。他能从更大的角度给傅聪提出建议,区别于母爱,父爱所表现出来的其实更让人感动和回味。
读完后,我与母亲,也同样收获颇多,我们学习了傅家父子那样的相处模式。像朋友,像师长那样倾听对方,给予其精神上的帮助,和学习上的建议。不再被传统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处要求所束缚。
《傅雷家书》读后感15
其实,说起傅雷,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儿子傅聪。由于从小对于古典音乐的热爱,所以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傅聪,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他弹奏钢琴时他的那副黑色的半指手套。他是一个老者,音乐家,钢琴家,也是艺术家。
作为中国人,他是首次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重获奖的中国人,曾经有人对他说过,为什么你不是波兰人。
而在《傅雷家书》中,我却认识了另一个傅聪,那是一个韶华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是被爸爸要求“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青年。1955年,傅聪留学波兰,傅雷在其中一封家书中写道:“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 他是把儿子看做谈论艺术的对手,也锻炼儿子的思想和文本,并随时给儿子做一面“镜子”。
“先为人,次艺术家”这是傅雷先生在和傅聪谈到艺德的时候,不止一次提到的问题。在傅雷的家书中,我们看到的是,爸爸如果再教导儿子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做艺术家。以德为先,德艺双修,从《傅雷家书》中,这体现在爸爸给儿子的点点滴滴。《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书信是维持人与人之间一个重要的沟通桥梁,而在科技日与发达的今天,这个习惯似乎在慢慢被人淡忘甚至摒弃。但看完《傅雷家书》以后,我非常有提笔的冲动,翻出信纸和钢笔,给自己的爸爸,母亲,甚至长辈来写一份家书,也许寥寥几句,也许几句家常。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案03-18
傅雷家书心得08-10
《傅雷家书》心得08-20
傅雷家书的心得12-03
读《傅雷家书》心得10-04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6-09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8-22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2-04
傅雷家书读后感悟 读完傅雷家书的读后感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