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座谈会新闻稿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新闻稿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新闻稿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最能体现出来的便是新闻稿是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台、杂志、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播。写起新闻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企业座谈会新闻稿,欢迎大家分享。
企业座谈会新闻稿1
20xx年7月8日,在公司会议室举行了20111-6月份新进员工座谈会,本次座谈的主题是“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本次座谈会的目的:
1、了解新进员工对公司的印象。
2、了解新进员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3、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
4、对公司及各部门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会上首先是办公室、项目管理部、财务部的负责人也先后对自己部门工作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新员工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答复。其次是公司副总经理靳虎志对新员工尤其是毕业生提出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规划,把学习带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最后公司总经理陈刚对加盟公司的新员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业绩,同时提出了三个希望:希望新员工在“协诚”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希望每一位新同事能快速融入协诚,在协诚这个大家庭中工作出色、生活愉快;希望后勤职能部门能更加重视对新员工的培训,指出新员工从试用到转正是个适应和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除员工个人努力外,公司的培训机制也很重要,特别提出了对新员工的传帮带工作要做到位。
办公室就新员工如何更快融入公司提出了建议:公司尽可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各位新员工自身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尽快融入到协诚这个大家庭是新员工的首要任务,因此应做到:
1、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向同事请教,提高工作中的学习能力。
3、尊重老员工,虚心请教,钻研业务,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兢兢业业的严谨工作作风,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有任务、有目标的进行学习。
企业座谈会新闻稿2
20xx年6月12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企业交流座谈会在上海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家企业代表到场参加此次座谈会,围绕“转型升级、聚力发展”主题,就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交流研讨。
数家企业发言分享经验
座谈会上,多家企业代表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其中,北京某知名快消品公司谈到了他们将生产线进行数字化升级的经历,不仅实现了效率的大幅提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上海某生鲜配送公司则分享了自动化仓库和快递车的应用,使得配送速度快了3倍,每日配送量也突飞猛进。
专家团队参与研讨并发表建议
除企业代表发言外,座谈会还邀请了全国知名的`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参与会场研讨,对企业转型升级提出建议。专家们强调,当前跨界融合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而数字化、智能化是实现跨界融合的关键所在,必须要在“智能化+生态化”方向上进行探索和实践。
交流成果丰硕,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此次企业交流座谈会对企业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等方向提出了许多新思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质性的参考。参会代表表示,在以后的发展中,将继续关注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交流座谈会愿景
企业交流座谈会的愿景是推动中国企业适应全球经济大趋势,共建中国经济新生态,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强化数字化支持,增强生产力和竞争力。
企业座谈会新闻稿3
为了解新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新员工成长,并营造一个坦诚、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人事行政部于20xx年11月1日下午2点在公司大会议室举办了新员工座谈会,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公司副总经理王导、营运总监王丽兵、人事行政部经理范瑞香、人事专员刘曼以及9名新员工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由范瑞香主持。
人事行政部精心组织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上气氛轻松愉快,人事行政部经理范瑞香代表公司对新员工的加盟表示热烈的欢迎,新员工纷纷向公司领导做了富有个人特色的自我介绍,畅谈自己来到公司后在工作及生活上的感受。
随后,王导副总经理对公司概况及20xx年发展规划进行了精辟的讲解,针对公司发展状况,就20xx年湖南市场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在“富有远见的品牌定位,稳打稳扎的市场布局,强强联合的协同效应,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的总体经营思想指导下,公司根据实情,决定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根据品牌的定位特点,继续做好现有直营门店的经营调整和提升,培养样版门店、主力门店。在区域内各门店之间合理配置资源,实行差异化经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提升店铺的销售收入及盈利能力。
二、加强招商工作力度,加大湖南省内空白核心商圈的调研和布点工作。
三、建立、巩固与零售商互利双赢的战略同盟关系。公司决心加大力度培养、打造终端零售管理团队,与终端零售商加强互动与沟通;进一步提升信息资源系统,为终端零售商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提供先进的管理平台;强化廉政建设,创造公开透明健康的合作环境。
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规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王副总最后指出,在新老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期望公司成长为“学习型、创新型公司;成长最快、受人尊敬的公司”。
新员工在座谈会都一一发言,向公司提出宝贵的建议,王副总、王总监对每位新员工的发言都非常重视,并现场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和回应,对每位新员工的工作方向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对以后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提议,人事行政部也公布了联系沟通的方式,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交流。
通过此次座谈会,新员工增强了对公司的归属感,也拉近了与公司领导之间的距离,为尽快融入公司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相信今后大家会以更好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企业座谈会新闻稿4
在本地时间4月15日,一场企业交流座谈会在本地圆满结束。该座谈会是由本地政府与多家企业共同主办,旨在推动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企业代表积极参与,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此次座谈会共有3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涵盖了本地的各个领域。在座谈会上,各企业代表积极进行交流和互动。其中一些企业代表发布了自己企业的介绍与发展计划,受到了其他企业代表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有不少企业代表表示有意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开发新产品或是开拓新市场。
嘉宾发表精彩演讲,对本地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此次座谈会还邀请了多位本地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进行演讲。他们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对本地经济发展的看法和建议。其中有的嘉宾提出了要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以提升本地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另一些嘉宾则强调了要加强本地企业的信息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会议圆满结束,展望未来合作发展的前景
在两个半天的座谈会中,参会代表们全面交流,深入探讨,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他们表示:这次座谈会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让不同的企业有机会互相了解和接触,寻找有用的合作方式。同时也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将来更好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座谈会在创新中推进企业间的合作,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企业打造一个交流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本地的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强的实力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取得更好的发展。
企业座谈会新闻稿5
XX月XX日,由XXX主办的企业交流座谈会在XXX举办,汇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投资者等人群,共同探讨企业发展战略和机会。
产业升级成为共识
与会者普遍认为,当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产业升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经验,包括掌握新技术、改变经营模式、拓展市场等。会上还邀请了知名投资人士,为大家分析了未来产业趋势,给出了宝贵的投资建议。
创新创业成为热点话题
现在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尤其在互联网领域,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层出不穷。会上不乏有一些年轻的创业者分享自己创业的经历和成果,也有一些投资人士表示愿意为有前景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支持。与会者纷纷表示,创新创业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从多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
企业家精神获得高度评价
在座谈会上,多位企业家被邀请分享自己创业的经验和心路历程。他们谈到了创业时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也分享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和成就。与会者纷纷为企业家们的勇气和毅力点赞,并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更加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推动自身不断前进。
会议圆满落幕
此次企业交流座谈会收获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与企业家、投资人士的交流和互动,收获了很多实用和有价值的经验和建议,对自己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动力。主办方也表示将继续举办这样的交流座谈会,为更多企业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企业座谈会新闻稿6
在这里,我学会了做事要有主动性,这跟在校园里读书是完全不同的,不是一味的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的去学习岗位业务和相关的电力法规和整个企业文化。我们必须学会察言观色,主动帮助客户替他们排忧解难。
在这里,我懂得了要做个有责任感的人,要有份宽容的心,工作上或许会碰到很多棘手的事和不讲理的人,这些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去解决。
在这里,我明白集体荣誉感是整个团队凝聚力的体现,记得刚进这个团队的时候,我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能够加入这个光荣团队证明了自己也是优秀的,所以我亲爱的新同事们,也请你们为自己感到骄傲。
在这里,我们的团委和工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令你在工作之余得到身与心的历练,令你在充实业余生活的.同时,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同时,这也是你们对自身的一个展示。
最后,在这里祝愿我的新同事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顺顺利利,生活上开开心心,这欢迎你们,谢谢。
企业座谈会新闻稿7
实际上,薪水是每个人的生存之本,也是我们工作成果的体现,恐怕很少有人真的领着微薄的薪水,歌颂新闻理想。但是,如果说两份待遇相同的工作,其中一项是平凡而稳定,另一份却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那么恐怕多数人会选择后面的这项工作。
环保产经记者恰是这样的一份工作。
环保人不分角色
投身环保早己有规划,这并不是机缘巧合。
20xx年,结束高考,在填报志愿一栏,懵懵懂懂地写下了“环境工程”四个字。事实上,与大多数人一样,当时并不知道什么叫环保产业。那时,环保产业并未像如今一样热门,20xx年,在诸多同学走向工商管理、金融学的时候,我就这样选择了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
其实,我相信一切都有前因后果,至少现在仍然能从事环保行业,我感到十分幸运。
回顾过往,我相信命中注定我会参与到环保产业中,毕业后,我毅然决然加入一家环保企业,曾经也与多数人一样,雄心勃勃投身于产业,然而,事与愿违,刚刚跨进环保产业的我却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挫折。
20xx年,《大气十条》《水十条》颁布,不少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提标改造,由之催生了数千亿庞大的市场,政府给予了大量资金用于雾霾治理,我所在的企业,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治霾大军中,被地方政府委以秸秆处理重任。其中有一件事令我记忆犹新:根据地方政策,秸秆处理有权享受国家补贴,然而,政策制定者却有一事未曾考虑——秸秆是具有地域性的原料,你从哪里找秸秆呢?这种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导致项目最后流产。当然,这只是遭遇的诸多困境中的一个。作为一个曾经的从业者,地方保护、低价竞标早己屡见不鲜。此外,推动环保产业的政策也难以落地。
中国的环保问题迫在眉睫,另一面,环保企业却步履维艰。在工作中,我时常反问自己——“中国的环保产业究竟怎么了?”
20xx年,我带着遗憾离开了那家公司,但是之前的挫折更激发了我投身环保产业的决心。只是我的选择可能更出乎意料,在我看来,中国的环保产业不仅需要一些企业去摸索前行,它更需要一些人把当中的教训、困惑加以研究、分析、反馈,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的环保产业更需要的一些东西。所以,从环保公司的员工跳槽成为环保产业的记者,看似不可思议的逆行,谈不上所谓的情怀,但却是一个渺小的公民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唯一手段。
也因此,从填报高考志愿的那一刻,我就命中注定成为环保人,尽管身份有所变化,但从未离开过环保产业,一直在这个行业前行。
产经记者更像是分析师
我很少认为自己是记者,要不是在署名时,看到了“本刊记者”四个大字,我甚至忘了自己记者这个身份。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觉得我自己愧对于记者这个称号。“最佳环境报道奖”最佳记者得主,她只身前往非洲,与象牙走私团伙当面对话,这种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调查的精神令人无比敬重,这才是真正的调查记者,而相比之下,我却远远不够。
我们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也和其他记者的途径不大一样。新闻线索来源于爆料人,但是爆料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于产经记者来说,我们喜欢从日常新闻报道中找规律,更多的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解读。譬如,在颁布《土十条》之前,一大批环保企业己经蓄势待发。你去环博会、环保论坛上多溜达几圈,跟业内人士交流,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在高谈《土十条》带动万亿市场之时,多数环保企业仅仅将目光聚焦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很少有企业考虑西部市场,那么,西部市场怎么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吗?
着手从事垃圾发电调查就是这样。早在大学期间,我们就被灌输—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垃圾发电,是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工业垃圾问题,同时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优解决方案。每年我都会接触不少企业颁布自己在垃圾发电方面取得的业绩,但同时,我也能接触到不少对垃圾发电进行抗争的人士。
大约是在去年中旬,一则天津泰达以不到30元垃圾处理补贴中标的新闻引爆了市场,天津泰达只是一个引子,在这次报道过后,涌现出许多低价竞标、邻避效应的报道。
这背后一定是有问题的。我也初步进行了采访,但令我失望的是,采访过程中,我接触了太多的协会专家,他们不遗余力地鼓吹垃圾发电的环保,成为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媒体成为了他们为利益集团发声的`窗口,许多媒体人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很难透过现象看本质。
唯一一个在我看来说了句良心话的专家,告诉了我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垃圾发电项目有一盈亏平衡点,根据补贴、垃圾成分的不同,即日处理量在500~1000吨上下。
这个线索,贯穿了我的工作始终。我花费了三天时间,把20xx年到20xx年落地的垃圾发电项目逐一梳理。
但即使真正走到了垃圾发电现场,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不会有从业者能够自我爆料,他们只是友好地接待记者而己,对于采访,他们充满抵触。事实上,真正去垃圾发电现场调查,更多的也是与这些从业人士面对面接触,扩充下自己对垃圾发电厂的认识。对于环境工程出身的我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点。
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分析环节。将盈亏平衡点和我所走访,以及未能走访的垃圾发电项目予以分析,我看到了巨大的泡沫——低价竞标时期,我们却很难看到能够盈利的项目落地。
所以产经记者一定不能只靠采访,事实上,产经记者需要将所有的采访融汇贯通,加以自己的分析。所以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研究员、分析师,就能作出一篇非常具有含金量的产业界经济新闻了。
我们呼唤理性的环保产业
其实,我自始至终都相信,垃圾发电一定是处理日益增长的垃圾的权宜之计,但是,缺乏行业规则,这个行业己经变了味道。垃圾发电只是环保产业的冰山一角,环保产业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大气治理、固废处理还是污水处理,“政府补贴+发电上网/产出”成为了普遍的盈利模式,在业内被称为BOT或者BOO等,近两年,也有PPP概念兴起。
但无论模式如何,中国的环保产业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事实——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很少能再看到一些优质的项目落地,相反,低价竞标己经是一种规律,而操作这些企业低价竞标的,我们发现他们有同一个规律——上市公司,或者国有企业。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其实不仅仅是垃圾发电,近些年落地的市政水务、大气治理项目,不少处于亏损运营。但上市公司为了年报比较好看,所以不惜低价并购,但低价并购压缩的成本只能通过环保支出来解决。
这些并购看似是很好的业绩,能够有效地拉动股票市场,实质上到了10年或20年后,当环保市场饱和之时,很难想像中国环保产业的未来。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时期,而环保产业是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我自己本身不炒股,但我己经深深感觉到中国股市己经成为企业炒作概念招商引资的平台,而环保热导致了一大批环保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我们不忍心看到环保产业充满虚假和炒作,只是希望能够通过文字进行一些理性的呼吁罢了。
报道发出后,有许许多多的人与我联系。有些对我工作进行了相当大的认可,也有不少人对我进行了人身攻击。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质疑,也引发了我内心的一些纠结——“你的文章几乎打死了一个产业,如果不焚烧发电,你拿什么手段处理垃圾?”
这位业内人士道出了中国环保现状的最大矛盾。当下,处理日益增长的污染环境的垃圾己经迫在眉睫,而循环经济的道路,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我曾经反思,我是不是做错了?我自己本身并不知道这次报道有什么后续影响,但在中外对话的活动上,当很多位同仁告诉我“垃圾发电行业的‘遮羞布就此揭开,将从这篇报道开始渐渐走向理性,公平而透明。”
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呼唤的结果吗?
我不认为我是在打死一个产业,相反,我相信这是对一个产业的推动。从一个环境工程专业出身的人来看,我们早己不缺处理固废的技术,循环经济也并非天方夜谭,然而,当下意识浅薄和产业秩序的缺失,恰恰成为中国绿色经济的掣肘,这才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在任何一种技术手段还未市场化之时,我们不能对垃圾发电全盘否定。但是,当环保己成利益驱使之时,我们仍然需要用手中的笔去推动这个产业理性的发展。
这篇文章引起了诸多业内人士的共鸣,中外对话的活动让我们这些人走到了一起。我曾经以为,对垃圾发电产业的剖析会因此而告一段落,但现在,在经过和大家的共同探讨才发现,我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对一个产业的挖掘才开始,但是,未来我不再孤军奋战。
【企业座谈会新闻稿】相关文章:
座谈会新闻稿06-25
座谈会新闻稿范文03-07
企业春节慰问座谈会新闻稿(精选16篇)03-26
企业新闻稿08-08
座谈会新闻稿怎么写04-07
企业年会新闻稿06-26
企业新闻稿范文07-16
企业公司新闻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