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时间:2024-06-22 16:47:19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集合)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学前教育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集合)幼儿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

  摘要:幼儿阶段是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最佳时期。本文主要从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注重教育模式的优化以及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思维意识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学前教育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学前教育;创新思维

  一、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观念作为行动的先行力量,改变观念就是改变行动的前提保障,要想全面提升幼儿的创新意识,就需要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的出发点,灵活地采用教育手段与方式,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在幼儿教育中,游戏不仅仅具有娱乐的作用,同样是幼儿的一种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在幼儿的游戏选择上,要基于其内在动机选择,无关固定的模式,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幼儿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充分地展示各种动作、语言技能,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享受这份快乐。所以,对于幼儿教育,游戏、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一体的,要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提升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认识过程,幼儿在各种区域活动中对相关材料进行操作,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幼儿的成长是在一点一滴中发生的`,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指导活动还是自由活动,都应尽可能地尊重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有直接观察和实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个人体验来将这个过程描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的讲解,不然就会使他们丧失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教育模式的优化

  在教育模式的优化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具体的发育特点、理解基础情况,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生活中那些感人的故事,美丽的自然风光,有趣的花鸟鱼虫都成为教育的素材,将这些美好的事物融入在幼儿的脑海中,让他们在脑海中擦出想象的火花。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游戏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拓展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绘画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脸谱画画比赛,通过这种游戏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任何素材都可以成为切入点,然后再将设计好的脸谱戴在自己的脸上。在动手之后,孩子们还能够享受到收获的成果,看着自己脸上千奇百怪的脸谱,他们会对世界有一个新的认识。除了以娱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教师还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丰富的色彩来激发幼儿的兴奋点,让他们纵横在想象的海洋里。例如在欣赏了一幅美丽的画之后,教师可以留给幼儿几个问题,例如,你在这幅画中找到了什么?你觉得在这幅画中会有怎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孩子们可以尽情发言,围绕这几个问题,回答自己的感想,这对于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有着极大的帮助。唤起幼儿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让幼儿充分地展开想象,让他们的创新意识无时无刻地放在思维运动中,这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良好驱动力。

  三、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思维意识

  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思维意识,首先要为幼儿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良好的落脚点,没有自信心,即使有再好的思维能力,幼儿也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里,教师作为孩子们心中可以信赖的人,他们需要对孩子的信心建立负责。孩子在幼儿园常常会出现不独立、不自信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因为受到了专业训练,会在教育孩子上采用专业、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鼓励、赏识孩子,来为孩子建立信心。同时也要让幼儿有怀疑意识,勇于纠错与反驳,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实现思维意识培养的第一步。在幼儿思维意识教育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思维独立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让幼儿在思想上不盲从,不落入世俗,不会轻易地受外界干扰,可以勇于坚持己见,在正确的道路上开拓创新。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孩子经常一个人玩,表现得略微不合群,甚至会自言自语。但是如果你耐心地与他交谈,你会发现他思维中的独特性是很难得的,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能这就是因为他经常一个人玩,不愿意与他人融合的结果,可以保持清晰的看法与想法。当然,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不能让一个人自觉地选择孤立,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在思想上保持独立,在行为上保持合群,这种方式方法在今后都会有益于孩子的发展。总而言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创新作为进步的源泉,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国家的建设来说,都是必备的要素。创造性思维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有技巧可以进行训练的。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能力的关键阶段,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入手,对于幼儿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教育工作深入研究,帮助孩子完善创新教育,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2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及各个领域中的深化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事业改革的主要趋势,其中幼儿教育也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部分。新阶段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信息化从教能力,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1]。幼儿师范院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场所,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是幼儿教师提高信息化从教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化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持。

  一、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定位的主要依据

  1、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就该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在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一线教师、管理人员及班主任等职业,服务对象多是3-6岁幼儿,该阶段的幼儿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思维活跃,是一个有活力的生命群体,需要给予全面的呵护和关爱,因此幼儿师范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较大,主要是对学生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应用型师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其师范性和教学型,要加强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有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及认知能力的和谐发展,将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进行完美结合[2]。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信息技术课程则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教师按照既定路线使学生进行被动学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教学中教学内容需要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或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探讨与研究来获取知识,充分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二、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術课程教学定位

  1、文字处理教学定位。文字处理软件是一种常见的办公软件,主要是对文字进行排版和格式化处理,在办公软件中常用的是WPS和WORD,这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文字处理功能较为丰富,可以利用这一软件来编写文章、专业报告、制作网页等[3]。在文字处理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文字编辑与技术处理能力进行掌握,学会用文字处理软件对文字信息及写作基础技能的处理,掌握文字输入法,此外,还要利用文字编辑、制作文字表格、插入图片、艺术字、绘制图形等多种方式来增强文档感染力和表现力,具备一定的设计编排能力和图文编辑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中,需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教案编写,并制定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训练打字速度,对各种文字输入法进行掌握,并学会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稿编排和设计工作等。

  2、多媒体技术教学定位。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可以同时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媒体信息进行获取、编辑、处理和存储等,对文本、图像、图形、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变得有声有色,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来进行教材的动态修改,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4]。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服务对象为幼儿,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幼儿教学中,可以为幼儿故事、儿歌等进行配音,并用形象、生动的动画营造出真实的情境,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刺激,可以有效启发幼儿心智。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的创意开发和技能培养,如让学生独立制作校园情境小剧本,首先要让学生对剧本进行设计,角色安排和场景处理等,这些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其次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设计类型及设计工具,通常情况下会采用FLASH动画制作工具,在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一些技能指导,让学生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5]。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学生对Powerpoint软件进行幻灯片制作,以及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的应用,学习美工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制作出多种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课件,将动画、视频、音频和图文进行合理的搭配,满足幼儿求知欲及好奇心。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质量从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教师素质水平高低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幼儿师范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为了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首先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明确的定位,充分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加强学生文字处理与多媒体技术的技能培养,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及未来岗位中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肖幸.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02):62+66.

  [2]沙小梅.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J].才智,20xx,(32):118-119.

  [3]孔令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模式下小学信息技术师资的培养[J].广西科学院学报,20xx,(04):294-298.

  [4]蒲守木,张建军,高崧,余利斌.黄冈师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xx,(03):78-81.

  [5]郭子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的建设探讨[J].戏剧之家,20xx,(04):223.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3

  一、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前教育认识不到位

  尽管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已经不断深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不断深入人心,但对学前教育本质的理解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偏差。部分人仅把学前教育认为是学龄前的托儿教育,忽视其教育实质,这导致了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与时代不相匹配。学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要把新时期的要求与学前教育的发展相结合。传统的学前教育在目标上、内容设置上普遍重智轻德育,重认知轻人格个性、责任感的培育,忽视儿童情感、习惯、态度、社会性、沟通、兴趣等能力的培养。而学前教育发展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家,更注重培养幼儿这些能力。例如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目标之一是鼓励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与合作。无独有偶,德国对学前教育的理解是孩子生活在一个互动的空间和生态环境中,需要建立与同伴、成人、社区、文化、自然、社会等的良好关系。

  2.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予以规范

  目前,相对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而言,学前教育的立法层次偏低,前三者均有全国性的法律作保障,而学前教育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显而易见,学前教育与其他层次的教育在法律规范上还有相当的距离。近十几年,我国先后出台《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体现出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但这些对于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仍缺乏强劲保障力和执行力。其次,随着办园模式的多样化,民办幼儿园兴起,对创办幼儿园准入机制缺乏严格的必要监管,导致部分幼儿园硬件设备较差,卫生服务安全不到位,教学管理滞后,教师引入不规范等,这直接导致个别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促进学前教育有序发展的.途径

  1.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齐头并进,规范收费标准

  公立幼儿园在办学规模、师资投入、教育质量、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都是民办幼儿园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当前公立幼儿园入学资格难求的重要原因。公立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应发挥公立幼儿园的带头作用,倡导多种办学模式,推动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要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加强政府干预管理与幼儿园自主管理相结合,明确各自职责与权限,加强双方交流反馈,依法开展管理活动。同时,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减轻税负、冠名宣传、减免租金等方式,引导、鼓励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知名度的企业投入学前教育,发挥大企业的优势,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收费标准并不等同于要求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采取相同的收费标准,因为公办与民办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异,使得难以以统一标准去衡量。所谓规范,指的是在收费定价过程中,物价局严格把关,收费要与幼儿园整体水平及实力相适应,使价格符合办园者的利益,同时兼顾消费者利益。为此,政府部门应建立一套能有效测评学前教育成本的检审标准,同时对幼儿园评定等级,根据综合结果来制定收费标准,推行优质优价。对于一些特色幼儿园,如办有各种特长班,收费标准应有弹性,在收费定价中应有浮动空间,幼儿园可以根据情况在规定范围内自行调节。

  2.注重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加强幼师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质量的改善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息息相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在人才引入方面,要扩大招聘的范围,开拓人才来源渠道,丰富应聘者的教育层次,对求职者严格甄选,明确考核标准,同时必须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幼师教师资格证,从源头上确保质量。其次,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考核机制,同时评定职称,为教育者提供可以晋升的职业发展通道。再次,改善幼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目前,幼师的待遇不理想,特别是公办民办教师待遇差异大,这不利于教师稳定性,也不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最后,转变社会对幼教行业的认识。目前幼教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明显偏低,人们对幼教工作者的评价普遍不高,多数幼教人员被认为是学习成绩差而无奈选择该行业。这些不利于幼教事业发展的社会舆论,阻碍了优质人才进入的通道。解决好培训、晋升、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认同等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分配财政投入,制定明确的办园准入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与监管

  财政投入的力度,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发生巨大变化。为此,合理运用有限的财政投入,对解决学前教育投入问题更有意义。投入的不合理,会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同时,应该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分配财政投入,需要探寻分配方式与分配尺度。可以通过设立一些专项基金来扶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奖金形式替代补助,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奖励达到标准的幼儿园。在分配投入时,可以优先考虑惠普性幼儿园的需求,将财政投入与民营资本相结合促进幼教发展。要完善民办幼儿园的审批标准,明确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硬件设备的准入、师资与保育队伍等方面的标准。对于符合条件或限期整改能够达到标准的民办幼儿园颁发资格认定证书,并纳入幼儿园等级评定管理体系,同时取缔无证幼儿园、非法民办幼儿园。要强化外部监督,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幼儿园的行为。对于幼儿园不正规、违法的行为,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曝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如美国政府就与一些专业组织合作,完成对学前教育的监督与评估工作。

  4.转变理念,优化课程设置,以优质学前教育为目标

  现阶段,学前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强调内容的多元化,形式的多样化,同时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将生活、学习、游戏相结合,培养其动脑、动手、动口能力。加强幼儿教育中事实与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通过对周围环境、人物、事件的观察,增强幼儿对事物的兴趣与认知;通过设置游戏和情景,培养幼儿的生活必备技能。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增加亲子活动的次数,强化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而目前父母参与幼儿学前教育的程度远远不够。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4

  【摘要】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重点在良好卫生习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及帮助他人等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培养;良好习惯

  学前阶段幼儿正处于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启蒙阶段的教育引导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各种各样的正确理念与习惯,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们懂得讲究卫生,这是幼儿教师所要承担的基本职责之一。有些孩子在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一场活动下来灰头土脸,两只小手脏兮兮的,甚至衣服上都是泥土,这显然不是家长和老师希望看到的。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在潜移默化中、点点滴滴处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早上晨检时检查孩子们小脸洗得是不是干净,小手是不是白白净净,指甲长不长,衣服脏不脏,并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比较讲究卫生的小朋友作为典型,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让孩子们思想中形成讲究卫生的意识。

  二、课堂上培养幼儿勤于动脑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浓厚情境让他们思维开动起来,不再是直接等待老师提出答案,而是积极思考、和其他幼儿讨论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开发幼儿智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设置提问的启发情境,向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想一想究竟是怎么回事,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这样的氛围对孩子们而言,具有极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例如启发幼儿:小鸟为什么能够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小鱼儿为什么能够在水中快乐的游来游去,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印象,并且和其他幼儿谈一谈,找出问题的答案。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经过他们的思考和交流,得出了小鸟有翅膀所以能够在天空飞来飞去,小鱼儿有尾巴所以能够在水里游来游去。这样的答案虽然还不够周密完整,但是体现了他们思维的成果,笔者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提示,让幼儿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中,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仅积极思考,而且相互讨论交流,长期坚持下去,他们遇到问题就会形成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习惯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在学前阶段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师一定要重视幼儿动手操作习惯的培养,进而提高幼儿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孩子勇敢的去做一做,将自己的想法落到行动中。比如在搭积木游戏中,笔者鼓励孩子们说一说自己要搭出什么样的造型,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房子,然后要求他们分小组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操作中总结搭积木的一些技巧规则。孩子们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既要把房子搭得又高又大,同时也要注意积木块的合理运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大的木块要作为底座,这样才能保证房子的稳固;圆柱形木块可以作为柱子竖着放,三角形的木块可以作为房顶。改变了这些木块的运用途径则无法用到房子中去,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设计能力,而且也掌握了其中的一些技巧。由此可见,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习惯,对他们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广大教师要多给予幼儿动手的机会。

  四、交往中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习惯

  良好的道德品德熏陶应当渗透于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许多幼儿属于独生子女,他们对其他幼儿关心帮助不够,这样的问题应当在交往的过程中进行逐步的纠正。笔者在一些场合大力宣扬同学之间应当互相帮助的理念,让幼儿们懂得乐于助人是非常好的品德。比如一位幼儿搬不动物品,此时有其他幼儿主动过去帮忙,笔者抓住这一契机在班级大加表扬,使这位乐于助人的幼儿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同样对其他幼儿也会产生心理暗示,大家在看到有别的幼儿需要帮助时,都会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在班级就形成了团结友爱的浓厚氛围,并且每一位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这一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让他们更多的懂得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综上所述,教师在学前教育阶段要充分重视幼儿各种好习惯的培养,从他们人生起步阶段就养成良好习惯,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麦秀.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xx(35)

  [2]浦茜.浅谈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J].西部素质教育.20xx(16).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想要增长见识,提高文化素养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阅读量。幼儿时期的阅读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幼儿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幼儿的阅读水平,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人阅读能力培养的最佳期不是父母通常认为的小学阶段,而应该是3-6岁这一孩子记忆力和语言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它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构建阅读环境,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构建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保证幼儿主动阅读,感受语言魅力,这是新的教育环境下对幼儿阅读教育的根本要求。幼儿教师在构建阅读教育的环境时,要为幼儿提供相对宽松愉悦的环境,让幼儿能够和足够的阅读信息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强化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把教室的所有物品都用汉字标出名称,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

  可以在室内外张贴一些简单的标语,随时引导幼儿理解并按照要求遵守如在门口写“请慢些走”,在洗手间的水龙头上部写上“别忘了把我关上”;另外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零食区把幼儿喜欢的零食用汉语标注出来,这样就会加深幼儿的理解。这样随时随地的文字语言教育,能够刺激幼儿对文字的接受水平,长时间的`坚持会让幼儿认识更多的文字,掌握更多语言,强化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二、构建和谐轻松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体验阅读乐趣

  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构建新的阅读环境,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互动产生阅读兴趣,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搜集并整理幼儿在阅读一些作品之后表达出来的看法,将其整理成文字打印出来,激发幼儿对彼此阅读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产生创作的欲望,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单独设立一个角落展示学生喜欢阅读的作品,为学生创造交换阅读的条件。

  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活动室设定特殊一些故事情景,包括童话故事或神话故事,在场景设定、背景音乐和故事录音等内容的配合下,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故事的内容和情感,组织幼儿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自主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这对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组织阅读活动 强化日常生活的应用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展开阅读的时候,可以为幼儿设定一定的悬念,比如在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故事情节比较紧张的时候停下来,让学生猜一猜故事的后续发展。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现有的故事情节展开讨论,猜测后面的故事情节,然后带领学生打开图书找到答案。另外教师可以先完整的讲述故事内容,之后再讲一遍让学生听,教师可以特意漏掉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找出漏掉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补充出来。

  2.结合生活经验,引发阅读思考

  幼儿的阅读水平会受其之前的生活经验所影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找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阅读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和阅读材料当中相似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现实和书本的内容结合起来,引发幼儿的思考。

  3.结合图片和多媒体,增加阅读活动

  看图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因此阅读活动中多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对于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利用幼儿熟悉图片、乐于接受图片、乐于通过图片学习的特点,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给文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小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地阅读,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幼儿由于惧怕文字而降低阅读兴趣的问题,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起到“拐杖”作用。

  四、通过游戏展开教学,重视阅读分享

  因为年龄特点的影响,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充满童趣的语言带领学生展开阅读。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五、引导家长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对孩子产生影响最大的环境,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的人,所以,我们要从家庭入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想要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家长要结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其成长特点的阅读书籍。家长可以将书籍的内容讲给孩子听,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强化幼儿的阅读兴趣;其次,当家长给孩子讲了一定数量的故事之后,孩子就有了自己创作故事的欲望。家长要耐心的听幼儿自编的故事,同时肯定孩子的创新思想。

  在幼儿讲完一个故事后,家长还可以鼓励并和孩子交流对故事的看法,这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父母的引导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积极的作用,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共同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为幼儿创造绝对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保证幼儿更加主动积极的进行阅读,以此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结论:幼儿阅读教育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它是帮助幼儿实现知识累计、开拓见识、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对幼儿初级语言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只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就能有效的开展阅读教学,以此强化幼儿的阅读水平和能力,为其日后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6

  摘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激发体育课堂活力、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目前教学活动存在不足,教学策略不当,制约学生实践技能提升,为弥补这些缺陷,应该采取有效的对接策略:更新体育教学理念、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创新课堂活动形式,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策略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教学的目的是为幼儿园培养全能型的幼儿教师。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是必要的。但一些任课老师不注重该问题,教学策略不当,制约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1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的意义

  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将中职体育教学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联系起来,实现二者对接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激发体育课堂活力

  教学中采取措施将课程内容与幼儿园体育活动实现对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并掌握奔跑、跳跃、爬行、攀登、投掷、运载、保持平衡等运动技巧。有利于激发体育课堂活力,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组织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推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1.2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课堂教学中采取措施将教学内容与幼儿园体育活动对接,能深化中职学生对幼儿体育活动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进而增强学生对将来工作的适应性。

  1.3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中职体育教学采取有效措施,能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让学生有效融入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掌握中职体育技能,还能对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将来在从事体育教学活动时,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有效引导幼儿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有利于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2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的不足

  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没有充分认识二者对接的'意义,教学策略不当,存在的不足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教学理念缺失

  一些任课老师在开展中职体育教学活动时,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理念方面。但忽视对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的考虑,即对课程教学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对接认识存在不足,理念缺失,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活动形式单一

  一些任课老师虽然认识到促进课程教学与体育活动对接的重要性,但课堂对接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活动对接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可能感到枯燥,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2.3经费投入不足

  实现课程教学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离不开经费投入,需要健全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普遍对此不重视,场地器材不足,一些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体育课堂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教学内容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对接。

  2.4监督管理忽视

  虽然中职学校普遍建立监督管理体制,但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制度措施没有严格落实。监督管理人员的巡视不到位,制约教学效果提升,也没有认真考察课堂教学与幼儿园体育活动对接实施的效果,难以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

  3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的策略

  为弥补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将来工作的适应性,可以采取以下对接策略。

  3.1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任课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中职体育教学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的意义。创新教学方法、合理组织对接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理念,并让教学活动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现有效对接,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为中职学生更好地从事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任课老师要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对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有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借助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对接的机会,促进体育课堂活动更好发挥作用,增强中职体育教学实效性。

  3.2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能营造健康、愉快的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深化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实现课堂教学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对接。可以利用校园广播、互联网、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宣传活动,让体育老师和学生明确实现二者对接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想重视程度,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效掌握相关技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3.3创新课堂活动形式

  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教学活动对接,例如,采用合作学习法、项目驱动法、游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和教学活动,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掌握体育运动技巧以及活动对接技巧,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活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3.4加大教学经费投入

  中职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配置,注重场馆建设,购置活动对接和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满足教学活动需要。应该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引进体育运动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任课老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教学活动对接准备师资队伍。适当组织课外活动,合理安排经费支出,让学生对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更为直观、全面的了解,在课外活动中加强锻炼,努力提升教学活动对接的实效性。

  3.5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目前教学监督体制不完善,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未能及时监督和检查教学活动对接的实效性,对存在的不足也没有及时改进。因此,应该强化现有监督管理体制,合理配备监督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改进课程教学和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存在的不足,让任课老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另外,还要对任课老师进行考核和监督,让他们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教学规范要求,掌握课堂教学对接技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结语

  总之,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二者的有效对接,不仅能激发体育课堂活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和教学实践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需要。因此,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到其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二者对接,让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别玉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建议[J].潍坊学院学报,20xx(6):101-103.

  [2]张莹.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xx(3):133-140.

  [3]王道斌.高职院校体育课应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接”[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xx(2):35-38.

  [4]袁金花.南京市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3):100-104.

  [5]刘英杰.试论高校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对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xx(5):98-100.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7

  【摘要】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人的整体素质要提高,那么就要从小抓起,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针对的是幼儿教育,那么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幼儿歌曲弹唱在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中占有一定重要性,通过教学可以提升演唱能力和对节奏的技巧掌握,增强自身综合弹唱能力。可以更好地在学前教育专业里面对幼儿歌曲弹唱的教学进行更多更好的实践。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实践研究

  在学前教育专业里幼儿歌曲弹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虽然幼儿歌曲比较简短、节奏律动不大和单一的表达情绪,但是想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幼儿歌曲弹唱上有更熟练的技术和更过硬的专业素养,就要在幼儿歌曲弹唱教学上进行更深的实践研究探讨。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普遍的学前教育中,音乐类的学科课程形式单一,没有实用性,没有为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这个专业的性质作进一步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素养是为零的,如果要在三年之内学完所有音乐科目,还要掌握熟练,是不太可能的。而本身音乐的专业性就很强,在课程的开设中理论却占了大部分实践的机会却很少,学生也没有具体去幼儿园进行实践与工作,即使去幼儿园进行了实践,但是时间少任务紧,也不会体会到它的具体实用价值与意义。只有理论实际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去进行实践,才能让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得到足够重视。才能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的教学中更具体的去实施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

  (一)分工明确,分清主次

  在幼儿歌曲弹唱中,唱歌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弹,因为我们要让孩子喜欢我们的歌唱,同时听懂。而在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只是把弹作为主体,导致弹的声音大,唱的声音小,颠倒了它们的分工,又怎么让孩子喜欢我们的音乐呢?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弹,也要知道怎么唱。循规蹈矩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即兴弹唱的方法而努力[1]。如《一闪一闪亮晶晶》:“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唱这首歌的时候要带入感情并洪亮的唱出,因为它是配合弹钢琴的,所以既要弹好也要唱好。这样就做到了分工明确,分清主次。

  (二)对节奏的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对于幼儿的节奏选曲一定要明确大致的方向,也要对歌曲的节奏感更熟练,常用的歌曲节奏更要熟悉,对弦音和弦外音也要处理好,对歌曲的前奏等伴奏要掌握并处理好,弹奏歌曲时要把握住感情,可以把节奏的感情弹出来。对节奏技能的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也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2]。如《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音乐中,以四分音符定义为一个时值单位(即一拍),这首歌是四二拍,节奏很好掌握,几乎是所有幼儿园要学的第一首歌。

  (三)训练艺术歌曲

  幼儿歌曲弹唱的主要形式是弹唱,对老师要求很高。在幼儿园老师可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促进他们对歌曲的掌握。只有对生活有诸多的感触,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质和好的音乐理解能力与欣赏。而且幼儿歌曲弹唱不仅是教唱歌,还有教跳舞、教乐器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幼儿教师就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掌握对艺术歌曲的训练。音乐与诗歌的组合就是艺术歌曲,它是一种音乐体裁,是最具艺术表现性的音乐种类。通过想象过程中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操、追求和意愿。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气质[3]。如《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唱出了人们对红军的无比热爱和对英雄的.无限崇敬。歌曲在四川等地流传广泛。我们更能深刻的体会这首歌的感情,所以训练艺术歌曲是有必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掌握歌曲感情。

  (四)进行具体实践

  幼儿歌曲弹唱是可以积累成量,提高成质,具体还是要进行实践的。所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学校要帮助学生多找平台进行实践,可以进行自我展现,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歌曲弹唱能力,成为幼儿歌曲弹唱需要的人才。如《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用钢琴弹奏跟着节奏多试唱几遍,试着找出其中不足,或跟同学互指缺点,再把缺点进行改正。这样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三、总结

  我们可以运用以下这些原则,如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等等,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我们也要把自己的态度端正,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歌曲弹唱能力。我们要让自己有更熟练的技术和更过硬的专业素养。而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研究,总体来说要更客观的举例一些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J].高职研究,20xx,(03):184.

  [2]赵沧海.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研究[J].文化教育,20xx,(02):234-244.

  [3]宗岩.声乐技巧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教学研究,20xx,(05):138.

  [4]黎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探索[J].教学研究,20xx,(19):289.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8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其他专业院校的业余舞蹈学习、舞蹈训练有较大差异,其要求学生通过舞蹈教学掌握规范、正确的舞蹈专业术语与动作,以便以后在教导幼儿舞蹈时能够使幼儿学习到正确的舞蹈知识与技能[1]。总的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创编以及艺术教育等能力。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中、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似乎是走进了一个误区,即过于注重对学生高难度基本功、超复杂舞蹈组合的培养[2]。就笔者自身而言,已收到较多幼儿园的反馈:学生的舞蹈跳的确实完美,但舞蹈的创编以及教学能力却有所欠缺。诚然,学生自身舞蹈能力固然重要,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相比之下,是否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更为重要呢?[3]因此,在最近一段时间的教学中,笔者已有意识地对教学重心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以期能够培养出真正的教育人才。

  一、舞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舞蹈教学需要教师通过语言与肢体动作对教学内容进行表达,因此语言表达能力对其而言极为重要。笔者在对部分毕业生所在幼儿园进行调查后发现,有较多学生自己舞跳得极好,各个动作做得极为完美,但在舞蹈教学中却无法将一个简单的动作标准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导致幼儿无法有效掌握该动作要领,难以学会舞蹈。因此,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其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值得一提的是,与幼儿的交流必须要简单、易懂、通俗以及口语化,只有符合幼儿的语言习惯,才能精确将一个动作、一个要领通过语言传递给幼儿。

  (二)鉴赏分析能力

  鉴赏分析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欣赏能力与判断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鉴赏分析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动作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分析,鉴别哪一个动作更好看、难度更高,并且在鉴赏之后让学生们互相表达自己的意见。此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观察能力,对动作的分析与动作要领的掌握也更为透彻,其舞蹈教学能力自然也随之提升。

  二、舞蹈编排能力培养

  (一)模仿训练

  舞蹈的创编极为复杂,单凭在学校中的两三年学习远远不足以支撑学生独自完成对舞蹈的创编,无论是在舞蹈能力上,还是在舞蹈动作素材与词汇的积累上均有所体现[4]。若非要学生创编舞蹈,恐怖也不过是将一个个动作进行堆砌。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对于舞蹈的创编应循序渐进,首先可以从对其他舞蹈动作的模仿进行入手,通过模仿逐渐摸索出新的舞蹈动作。对于刚刚接触舞蹈创编或接触不久的学生,可以通过分小组等方式从创编舞蹈的结束队形、结束动作,到创编整个舞蹈的队形,再到选择一个基本动作、主题动作展开创编,促使学生创新,在模仿的基础上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创作启迪。此举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现有舞蹈知识的运用,提升其组织能力,更使学生了解创编,不再因对创编的一无所知而畏惧创编。

  (二)动作重组

  所谓动作重组,即对原有的动作进行变化[5]。动作的变化方法较多,主要可以从顺序、部分动作、下肢动作、上肢动作、节奏等方面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一个舞蹈的动作进行拆分,并对动作的重组进行示范与举例,随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最后将重组后的动作进行展示与点评。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环节,即教师的点评。教师的点评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学生知道优点与缺点所在以及改进的.方法。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动作重组的关键所在,思路得以开拓,舞蹈创编能力自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舞蹈词汇

  所谓舞蹈词汇,也可称为舞蹈专业术语,舞蹈词汇是舞蹈创编的基础也是核心所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对于舞蹈词汇的积累,如开设欣赏课,对欣赏舞蹈的专业术语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欣赏中积累素材,为舞蹈的创编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编方法

  道家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其学习知识的方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够解一时之饥,却无法解决长久之饥,若要一直都有鱼吃,便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教育亦是同理,教师将成品舞教给学生,不如教学生如何创编舞蹈。首先,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引导其如何跟随音乐进行创编,让学生以音乐为基础,明确舞蹈主题;其次,以舞蹈主题为中心,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与改变,设置舞蹈的开始、过程以及结尾;最后,通过对舞蹈动作的整合,编成相对稳定的舞蹈组合,根据内容发展成为舞蹈小节目,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编舞方法。

  三、结语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艺术实践主要有两种:一是学校演出,由教师编排舞蹈,学生上台演出;二是幼儿园实践,学生深入幼儿之中,尝试幼儿舞蹈的创编与教学。显然,第二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尽量多地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幼儿园的时间需要循序渐进,由最初的听课,慢慢至自己上课,最后帮助幼儿园教师编排舞蹈。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有效掌握一系列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是其能否胜任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培养学生自身舞蹈能力的同时,更需要对其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重视。只有如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才能尽到一个教师的职责。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9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形体课教学既包含着教育方法的普遍性,又具有其特殊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形体教学工作经验,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对于如何更快、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幼儿形体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关键词:幼儿形体教学;心理学;学前教育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技能领域学习过程中,形体训练不仅在学生素质强化和技能提高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生身心发展领域有利于培养注意力与观察力、增强记忆力、开发思维、培养创造力、陶冶情操、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文化修养等,成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不可缺少的门类。

  1幼儿形体教学的现状

  当前幼儿形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将目光局限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上,一味追求赛事或活动获奖,忽视了对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思维的激发,存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这种灌输和“模式化”的表演,不但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舞蹈带来的乐趣和轻松,还可能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偏离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舞蹈教学初衷。

  2心理特征的应用对幼儿形体教学的促进作用

  2.1能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缺乏热爱,哪怕是最基本的心理接受,他是不可能真正学习或掌握它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了解儿童心理学并能够在今后的岗位工作中结合心理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设计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能够令学生更加明确当前学习的目标指向。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形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幼儿心理学知识的引导和举例示范。例如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幼儿的心智远没有成熟,认知力和思维力非常有限,很难对某一事物做出科学的'、理性的判断,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培养儿童的兴趣十分关键。儿童比较容易接受感染力强、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取启发诱导、激励鼓舞的方法,培养和加深他们对舞蹈的喜爱。再比如,针对儿童喜欢形象思维,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童话故事的形式或情景类似的游戏,将舞蹈要表现的内容、场景讲给他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解决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

  2.2能集中学生学习舞蹈的注意力:

  教学实践表明,注意是事物认识过程的开端。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在幼儿形体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受内外因的影响很大,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转移,注意力持续平均不到25分钟。要使学生整个活动都保持注意力集中很难,但通过一些措施方法是可以做到或改善的。例如,学生的注意力在前半节课相对集中,教师应抓住这段时间,把新的舞蹈动作和较难做到位的动作安排在这段时间,后半节课用来巩固练习或形体训练等。另外,幼儿形体教学还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配合采用视频、音乐等多媒体综合教学手段,避免单一枯燥的课堂灌输,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舞蹈的注意力。

  2.3能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创造力:

  幼儿形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肢体动作协调性、提升肌腱力量和柔韧性、增强对音乐伴奏的理解力,还可以通过形象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调动学生的感官入手,充分释放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激励他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制作一些形象的、略带夸张的舞蹈道具,或者让他们配合敲打舞蹈节奏等,使他们通过视觉、听觉配合形体动作来感受舞蹈形象,这样舞蹈教学就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3心理特征对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爱玩、自尊心强、敏感等心理特征明显,在从事形体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根据这些特征进行针对性教育,才能达到培育培养的质效。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重点把握:

  3.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提高他们基本能力素质问题置于课程设计中。就形体教学而言就是要特别重视学生这个教学主体,尊重和满足他们形体学习的不同需要。比如在舞蹈编排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征,鼓励他们自己创造编排动作。如要编排一个芭蕾手位的动作,就可以先让他们自己想象天鹅的样子,把自己心目中的动作表演出来,教师再根据动作的观赏性、上下连贯性等方面进行引导,并进一步引导大家认同。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又能准确找到学生心目中的舞蹈动作,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2整体与个体并重的原则:

  除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先天条件对形体教学效果影响明显外,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注意力集中程度、想象力、创造力等心理先天条件对舞蹈教学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学生先天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如何发挥个体优势,成为一道形体课教师必须要权衡的课题。目前,在职业学校中,教师因为想出成绩、拿奖项,造成教学时轻整体、重个体的现象十分普遍,往往把部分工作精力放在少数学生身上,只重视个别“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体协调发展,打压了很多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心理需求,导致形体教学偏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个出发点,这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反思。

  3.3循序渐进的原则: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有其本身的顺序性、渐进性,幼儿形体教学活动也不例外,这也是符合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的结论,即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都可以归纳为“了解活动”、“运用实物”、“外部语言参与”、“内部语言参与”、“过程简约化”五个阶段。因此,形体课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规律并尝试让学生也掌握这一规律,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蛮干。比如,在实际舞蹈编排中,应先进行单个动作的编排并加以变化,然后引导学生一乐句、一乐段地编排。在他们掌握单个动作的基础上,再逐个对舞蹈中的乐句、乐段进行编排,接着根据情节添加所要表达的感情,最终形成一支完整的舞蹈。需要注意的是,在形体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内容,尽量避免重复。此外,教学要从不同层面反映儿童舞蹈的特点,使学生得到更多、更全面的锻炼。

  参考文献

  [1]王陈.《幼儿心理学》行动导向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S3期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教育阶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时代发展,学前教育打破自我封闭状态,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主流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社区;学前教育模式

  如今“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是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而社区教育便是这两种趋势的最佳结合点。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生活质量的社区性教育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一部分逐渐受到重视,正日益兴起和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仍然存在着许多教育难点和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快完善幼儿园社区教育模式。

  一、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简述

  社区学前教育是一种以社区为单位的、由社区组织以及管理前教育的模式。社区学前教育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展开的一种有效的学前教育模式,目前社区学前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是依托于社区,主张以社区内影响力较大的幼儿园为主体,多渠道、全方位地对社会进行辐射,打破过去只将教育局限于以幼儿为教学对象以及教育范围仅在幼儿园的传统模式,旨在把教学对象从幼儿扩展到幼儿家长甚至是全体的社区成员,把教学范围从社区扩展到整个社会。

  二、社区幼儿园学前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1.社区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

  我国的社区工作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社区治疗、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婚介服务等)、环境(绿化、美化等)以及社区文化教育。近年来,我国的社区文化教育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是不少地区的社区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教育理解为法制宣传、科普宣传,认为社区学前教育就是在社区办幼儿园、幼儿园召开家长会等。因此,我国很多社区的幼儿教育意识比较薄弱,同时还十分缺乏幼儿的教育和娱乐设施。

  2.学前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许多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大部分家长都比较看重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以及专业幼儿教育知识,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使用错误的、不科学的教育手段。因此,如何帮助社区幼儿家长实现教育观念、方式的转变,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幼儿教育方法是当地幼儿园以及社区该关注的问题。

  3.幼儿园组织困难、运营困难

  幼儿园的组织构建需要联系企业、社会热心人士来筹集资金,联系教育机构获得批准同意,在内部还要协调工会、妇联等各方面的力量,经过再三商榷最终才能构建起幼儿园大体框架。此外,由于幼儿园与多个机构之间都有联系,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分歧、各持己见的情况,最终难以实现决策的统一。再加上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赞同,也会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和运营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构建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

  1.制定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目标

  任何工作要卓有成效地进行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国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明确教育目标。社区学前教育目标必须要落实促进儿童全身心发展以及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公民意识两个方面。具体的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目标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为社区幼儿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以及场所。对于那些3岁以前的未入园儿童应该要予以重视,并将之纳入到社区学前教育的范围内。(2)对家长进行幼儿知识和科学教育方法的培训,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3)为社区幼儿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4)必须要提高全体社区成员学前教育意识。

  2.完善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内容

  社区学前教育内容是实现社区学前教育目标的关键,具体化了社区学前教育目标,也是社区学前教育具体实施的依据。为了提高社区学前教育的质量,必须要对教育内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完善:(1)加强对社区学前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目前许多地区的社区学前教育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必须要加强社区学前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要让社区工作人员认识到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要让广大幼儿的家长意识到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价值,调动起幼儿家长参与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对社区全体成员广泛宣传,通过黑板报、专题宣传栏目、推广典型等途径来增加社区全体成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从而达到关心学前教育发展、为幼儿成长营造良好社区氛围的目的。(2)提高家长教育质量和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环境是与儿童成长最为密切相关的环境,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要通过开展家长工作来为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幼兒教育知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他们树立起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态度,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改善幼儿园教育设施,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应该要集结社会各方力量来深入挖掘社区内教育资源,通过筹措资金来增设、改善幼儿园的活动设施,兴建起游乐场所、图书馆以及一些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此同时,幼儿园还要加强与公检法、工商、城管等部门的合作和联系,通力合作对社区的教育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对幼儿成长不利的因素,净化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最后还要加强全体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全员参与社区学前教育建设的队伍中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关心、支持社区学前教育的教育环境。

  四、结语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我国社区学前教育发展尚不平衡,各地区的社区学前教育有待开发。在社区工作不完善的情况下,要采取以幼儿园牵头、依托于街道社区的方法,构建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幼儿园向全社会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相云.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xx.

  [2]王晖.论学前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J].教研前沿,20xx(4).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1

  1学前幼儿音乐教学的重点

  1.1与语言节奏相结合,对幼儿的节奏感实施培养

  通常情况下,儿歌具有节奏感强且节奏鲜明的特征。在开展学前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儿歌的特点。通过语言节奏,对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实施编排,训练幼儿的节奏,使他们的节奏感得到培养,这样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会使幼儿提升相应的学习效率,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通过歌词,对歌曲的节奏实施训练

  实际上一首歌曲的歌词同样也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掌握歌曲节奏之后,教师提供歌词,要求幼儿自己对歌词进行节奏填入。这种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会使幼儿通过对已经掌握节奏的运用,成功地填入歌词,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感到满足,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作为音乐的语言要素,节奏是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培养和发挥幼儿音乐才能的一项主要内容。所以,应重视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促使幼儿节奏感的提升。

  1.3与身体动作相结合,对歌曲节奏感进行培养

  当人们沉溺于某类音乐或节奏中时,往往身体会不自觉地律动。在对幼儿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巨大作用,通过身体将自己对节奏的感受表现出来,节奏所产生的肢体反应是教师无法通过教导展现出来的,完全属于一种自然的.表现。教师也可运用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幼儿将自身对节奏的感受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出来。该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幼儿有效掌握歌曲的节奏。

  1.4把握技巧,准确弹奏

  作为幼儿教师自身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只有将乐器的基本弹奏技能掌握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轻松自在地运用。充分展现出音乐的无穷魅力,使幼儿得到感动,使其形成学习的冲动和兴趣,为技能培养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基础。

  1)教师对演奏的示范。一般演奏乐曲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和音乐技能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示范演奏,比如口琴、电子琴等乐器的示范演奏的效果与录音相比,课堂示范演奏的方式更为直接,能够为幼儿提供一种更为直观的现场感受。在教师的演奏中,幼儿能够体验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性能。教师在演奏过程中所展现的动作、表情、气质和风格也可作为幼儿良好的模仿根源,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乐感。弹唱教学要求教师对音乐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熟练掌握乐器演奏的各项技能。

  2)师生之间互动荷载。教师在对幼儿弹奏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伴奏,伴奏主要分为幼儿演唱伴奏和教师范唱伴奏两种。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十分常用的则是教师自弹自唱,该方式不仅能够良好地诠释出作品精髓,而且有利于及时纠正儿童的错误,增加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有利于儿童更直接且贴切地掌握歌曲和演奏技巧。教师对伴奏音型进行选择时,应与歌曲特点相结合。若旋律之间有较小的变化产生时,可运用带旋律的伴奏;若曲调和节奏有较大变化时,则需要对无旋律伴奏进行运用。儿童在演奏时应较多地对带旋律伴奏进行使用,便于儿童对节奏分界点的掌握,从而完整表现出整个歌曲。

  1.5生动化的演唱

  1)准确化的演唱。在直接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和延长歌曲音调、节拍、节奏、速度、力度以及调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地反铲能够将歌曲的内容得到准确反应出来,使其有一定的感染力存在,也能将幼儿的情感实施充分调动,便于儿童对歌曲内在含义进行准确地掌握。教师在对幼儿开展范唱时,应将音调、旋律和音准实施准确把握,同时也不能忽略咬字、吐字、发声、口型以及姿势等的正确就位,为儿童的模仿提供便利,避免儿童误解了正确发音。

  2)适度的时量。幼儿是培养儿童弹唱能力的主体,在整个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发挥着引导、组织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发声练习时,教师示范演唱主要是为儿童初学提供指导,但在训练过程总,禁止有过多的反复范唱频率,应鼓励幼儿自己做到独立学习和领悟,避免对教师示范演唱产生一定的依赖。

  3)饱满的感情。不同节奏和音调的音乐会诠释出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格调,可以说一首歌即一个故事,因此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将音乐会中蕴含的情感通过范唱展现出来使音乐的灵魂外化,向幼儿传递出音乐的情感,从而引发幼儿弹唱能力的是说,使幼儿情感得到调动,激发学习中的热情。

  2结语

  在幼儿弹唱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经验进行不断总结,运用幼儿弹唱创新的新型策略,实现幼儿在音乐艺术方面形成坚实的弹唱基础。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学前教育为更多人所关注。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教学问题。积极分析学前教育中的问题,才能研究合理对策,给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普遍使用灌输式教育模式

  幼儿处于个人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学前教育,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基本定型。把好学前教育大关,影响幼儿的一生。然而,当前的学前教育实施并不顺利。近几年来,一些幼儿家长不认可幼儿园的教育,认为其存在弊端,而将幼儿带回家实施家庭教育。许多幼儿园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开展幼儿教学,只顾着向幼儿传递知识,学字、背诗、算数,不顾幼儿天性与个人发展需求。灌输式教育模式的使用,让幼儿成了学习机器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读,幼儿跟读,一些拗口的古诗,教师不顾幼儿是否理解,只要求幼儿熟读背诵。这种方法对幼儿来说太过枯燥。不重视幼儿其他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工作者青睐掌控式教育

  许多幼儿教师知道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价值,但很难将这种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教师已经习惯了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一直控制幼儿的学习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未进化,没有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教师习惯于掌控幼儿的活动行为,将一切展示自我需求的行为理解成不守规矩。久而久之,幼儿不敢在幼儿园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问题解决对策

  (一)重视启发教学模式的应用

  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创造力很强,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幼儿的智力及各项能力进行开发。让幼儿的每一种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才能让学前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幼儿教育要快速发展,就要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对教学的问题加以解决。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积极落实素质教育,重视教学活动的启发环节,关注幼儿的每一点成长需求,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天性,启发幼儿一点一点地认知社会,这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形成。幼儿好奇心强,利用这点进行启发引导,有利于丰富幼儿知识与积累生活经验。比如,一些幼儿会对颜色很感兴趣,他们会指东指西问老师那是什么颜色。幼儿教师要据此适时启发其思维,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当告诉幼儿窗帘是黄色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找其他黄色的东西。对幼儿进行启发,让幼儿在思考中学习,有利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建立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主导,幼儿必须听从教师的指令。而如今幼儿教师要建立起平等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不应该在活动中控制幼儿的语言与行为,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处理事情要理智。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会让幼儿学习活动的氛围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幼儿的学习热情也会因此而提升。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学习热情转变成为探究动力,让幼儿成为学习活动的掌握者。尊重幼儿,多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更有利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实施。比如在引导幼儿做折纸的时候,教师不需要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跟着自己折某一种东西。教师尊重幼儿的喜好,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选择喜爱的'纸张,动手折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幼儿折纸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鼓励与肯定,让幼儿越折越有劲头。幼儿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能让学前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一致,直接关系着幼儿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家长会,定期组织幼儿家长到园参观日常教学活动,并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与需求,设计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感受正确的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对幼儿学前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分析幼儿的成长需求,将更多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活动融入到学前教育实践中,是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关注幼儿学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创新教学思想的引导下研究方法,让幼儿的天性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施展,才能让幼儿教学活动成为幼儿的快乐源泉。通过学前教育,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体现了学前教育价值。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3

  一、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做到充分了解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想顺利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只有做到这点,才能保障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幼儿的心理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活泼好动。从婴儿发展到幼儿阶段,肢体动作能力逐步提升,此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二是充满好奇,总爱问个“为什么”。幼儿由于自身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所有事物都感到很好奇,而且喜欢刨根问底、问“是什么”“为什么”。三是喜欢模仿。幼儿正处在心智发育尚未健全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其总是喜欢模仿,甚至会模仿教师一颦一笑,他们会将教师的每个动作都视为对自己的学习引导。四是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在认知事物上存在局限性,幼儿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总喜欢感官能力强、视觉效果明显的形象,因为这些事物幼儿认识起来比较容易。五是无意性大。幼儿在处理事物或者事件时容易出现意外情况,而且总是在无意间做出一些行为,这些都是幼儿无意性的表现。幼儿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并且注意结合这些特征,开展教学工作,力求以教学内容的新鲜感来吸引学生。教师要耐心而热心地解决幼儿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对于较抽象的知识,教师则要懂得结合图画或者直观生动的实物来帮助幼儿理解。

  二、注重科学教育方式的运用

  幼儿教师应注重科学教育方式的运用,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不同生活生长环境、性格、年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是要“寓教于乐”。幼儿年龄尚小,认识和感知事物还比较直观和浅显,对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也不大明白。所以,幼儿教师在幼儿的生活、学习、娱乐等各方面要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以使幼儿能够愉快地生活、学习和娱乐。此外,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娱乐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制止和正确引导。二是要创造条件让幼儿表现。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积极地为幼儿创造或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条件,要在尊重幼儿主观能动性和天性的基础上开发其智力和潜能,要让幼儿有足够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用温和的语气、委婉的语言进行悉心指导和分析,以使幼儿能够踊跃参与、积极表现。对于比较活泼的孩子,幼儿教师要在保持他们个性的同时使他们“安静”;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幼儿教师要耐心引导和疏导,使他们逐渐活泼和开朗起来,从而愿意参与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在引导他们“表现”时不要使他们感到有压力,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艺术启蒙教育

  当前,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提倡把德、智、体、美、劳五育作为一个整体教育目标。学前教育也不例外。将德育放在首位,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学生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然而,受近年来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影响,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时时有不当,导致一些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不当。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要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教育活动对他们灌输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质。此外,教师也要注重艺术启蒙教育,因为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其进行读写训练,不仅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反而会使其产生厌烦情绪,而艺术教育则可以通过让孩子接触各种新鲜有趣的事物(如歌曲、舞蹈、画画等)来吸引其注意力。如音乐教育。音乐的感染力是无穷的,它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的情感体验,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还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艺术启蒙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加强艺术启蒙教育,以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如果能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学生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经验,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所以,幼儿阶段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必要。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注意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包括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完成作业等)。一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幼儿年龄小,而且对于事情的认知程度尚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要以身作则,要想让幼儿做什么自己要先做到,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继而使其受到影响和感染,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要想让幼儿注意听讲,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精力集中、全神贯注。二是要选择好的时机与方法。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心理特征后,以此为根据结合教学需要找准时机、选对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可以让幼儿通过游戏增长知识、培养运用能力以及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三是注重幼儿要求的持久性。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若教师仅是想到了才要求,就难以使幼儿坚持下来并形成习惯。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一定要注重要求的持久性。总之,我们要重视幼儿学前教育,要对其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开发幼儿智等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幼儿学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4

  文章通过解读幼儿教育基本要求和《指南》精神,指出当前学前教育异化主要表现形式,分析幼儿教育异化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教育异化现象的建议。

  一、幼儿教育及《指南》解读

  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综观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从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直到20xx年9月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都将“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良好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

  20xx年颁布的《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特点和规律,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保教,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给出了合理期望,提出四个方面的教育原则: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二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关注阶段性特征,理解和尊重个别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基本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其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像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二、幼儿教育异化现象

  在实际幼儿教育中,相当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却未真正贯彻落实《指南》,一些违背幼儿心理、生理规律的教育行为大量存在,学前教育的教育功能、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常被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内容异化。幼儿的思维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缺乏相应的理解能力,学前教学内容应具有明显的启蒙性质。但是,许多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却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文化知识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譬如,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拼读、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等等。这些以知识学习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显然违背了《指南》所说的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和阶梯式教育目标,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异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二) 教学形式异化。《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期的主要生活内容应该是“游戏”,“学习”应该是伴随幼儿游戏过程自然发生的副产品。然而, 近年来的幼儿园教育为了追求学习效率 ,逐渐演变为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在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教学形式异化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极易使幼儿对入园和上学产生厌烦情绪。

  ( 三) 教育评价异化。当前,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评估体系尚未形成。一些幼儿园评价幼儿教育成效的标准单一,始终围绕幼儿知识接受的难度与数量,通过“字卡、字义、单词、拼音、笔顺、笔划”等评价指标来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幼儿教育是否成功,评价标准应看是否顾及幼儿的个性差异,是否适应幼儿的阶梯型心理特点,应具开放性,而不宜以一刀切的标准来衡量。否则,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三、教育异化原因分析

  教育异化之所以会较大面积出现,是社会、家庭、幼儿园交互影响的结果,是社会观念、教学体制、经济因素交替作用的反映。

  (一)家长的功利心理。中国实施计划生育,独子化情况非常普遍,导致父母把全部的爱都汇集于幼儿一身;或者说,幼儿寄托了太多的期待和希望,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观更是使家长热切期待子女成龙成凤。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转变,但是为人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睿智和有个美好的前景,因此,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广大父母信奉的名言。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家长们不甘落后,打着促进儿童发展的旗号,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或不顾孩子的兴趣参加各种“兴趣班”。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严重扭曲了儿童天性,是幼儿教育异化的重要助推力。

  (二)经济因素。很多幼儿园办园违背幼儿教育宗旨,将盈利作为首要目的,通过各种特长教育、特色教育来迎合家长功利心理,以实现办学利益最大化。一些教育机构利用家长的急功近利心理,巧立名目,大肆宣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兴办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艺术幼儿园”等特色园和 “珠心算” 、“阅读识字”等兴趣班,不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对幼儿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完全与《指南》精神相悖。

  (三)应试因素。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但是,一些小学尤其是一些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举行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以成绩决定取舍和分班,这就使家长下决心选择“传道授业”的幼儿园或者要求幼儿园着重以讲授知识为主。在这种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低龄化甚至延伸到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异化的主要动力。

  (四)教师因素。由于学前教育机构日渐庞大,办学主体日渐复杂,对幼儿教师的招聘、管理、在职培训等不如单一的公办体系严谨,导致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参差不齐。在民办园里,一些专业训练不足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解肤浅,仅通过学校的简单学习和培训就直接开始从教,在缺少相应的教学实践锻炼的情况下,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导致教学异化。

  四、教育异化治理建议

  幼儿教育异化是社会意识的'综合性反映,异化治理也应该多管齐下、标本兼顾。

  (一)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引导。一方面,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对家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均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好坏。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异化弊端。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幼儿教育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所影响。要积极组织和充分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科学知识, 淡化“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心态,改变家长揠苗助长、违背幼儿身心规律的错误教育行为。

  (二)强化政府督导。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当前幼儿教育异化与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管理不到位还是有关联的。学前教育事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督导”职能的落实。政府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教育督导。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和班额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要求幼儿阶段不是知识的灌输阶段,学前教育应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回归到游戏教学,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智力、需要等为基础来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源头上杜绝幼儿教育异化现象。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使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逐年提高。要严格审查幼儿教师的教学资格,对幼儿教师的资格认定、 聘用、评级、教学方法等做出客观评价;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要加强对民办园的督导,引导民办园在办学宗旨、形式、内容等与《指南》逐步接轨。

  (三)加强舆论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媒体单位的沟通合作,通过舆论监督纠正幼儿学前教育异化现象,防止幼儿教学扭曲儿童天性。广州得风气之先,有南方报业、广州日报、羊城的晚报等三大报业集团,媒体受众广泛,影响力巨大;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体资源也非常丰富,居全国前列。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发动媒体对幼儿教育进行监督,可通过设立报料热线、记者明察暗访、旁听家长会等形式对学前教育进行监督,重点曝光高价园、特色班、超阶段训练等现象,引导《指南》精神在广州幼儿园教育得到全面贯彻,保障儿童在快乐中成长。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5

  摘要:幼儿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办好学前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在目前的幼儿学前教育中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四个问题,最后也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问题;策略

  一、当前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学前教育定位不合理

  第一,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带带孩子,然后认识几个字,背几首诗词;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玩”,而他们忽视了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的技能知识以及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英国教授卡斯指出,成年人大约有50%的智力是在他们4岁以前获得的。第二,学前教育的目标不合理。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注重学习知识而轻德,重认知教育而轻人格的培养,而这种不合理的追求也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慢慢的在渗透,从而使得幼儿学前教育轻视了学生的情感、道德以及社交能力等的培养。第三,教育的内容设置不合理。当前,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而盲目的定教育以及上课内容。比如,开设了很多的蒙氏数学课以及礼仪教育课程,从而给幼儿订系列的学具、课本,导致学费过高,也不符合当地实际。

  2.办学条件简陋,存在严重的饮食、卫生等安全隐患

  当前,有很多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布局是非常简单的,条件很简陋;在教育以及教学设备上的投入非常少,教学必备的设备设施不足。比如,很多幼儿机构没有配齐配全“三架二柜”(书架、毛巾架、水杯架、衣帽柜、玩具柜);很多的幼儿园没有齐全的音乐、体育以及体育器材、幼儿玩具以及图书资料等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还有很多民办的幼儿园利用的是沿街商用楼以及民用房作为教学场地,布局是非常的不合理(四室一厨一卫)。课间活动的场地没有或者非常得少。有的幼儿园的活动室、卧室拥挤通风条件非常的差,安全通道不畅通;没有消防设备、甚至连安全制度以及安全措施都没有制定;有的幼儿园门卫都没有,也没有严格的接送制度;很多幼儿园的食堂卫生安全也不达标,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出示健康证就上岗了,这些都随时随地威胁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以及人身安全。

  3.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当前,有很多幼儿园一个班只有一名教学老师,保教一肩挑,从而不能够离岗去参加培训学习,进而造成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比较落后,最终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组织幼儿园活动能力差,老师的业务能力不强、难以胜任教幼教工作。例如,有的老师教学经验不足、不会进行教学、也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活动的目标也不明确,在活动课中让孩子随心所欲、有的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违背了幼儿的教育规律,导致让幼儿不愿意上学、疲劳厌倦、情绪低落,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差。特别是在民幼儿机构中很多老师都是初高中毕业生,而这些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没有教师资格证,根本就胜任不了幼儿的教育工作。

  4.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现如今,很多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个人成长以及国家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在最近的几年的工作计划中基本上不涉及到幼儿学前教育,最后导致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缺乏政策的保障。虽然,我国在21世纪以来先后制定了《幼儿园工作流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规性的文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立法层次是比较低的。由此可见,幼儿学前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支持。

  二、当前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1.提高相关人员对幼儿学前教育的认识,规范学前教育内容

  第一,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以及重视幼儿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加强对幼儿心理以及其行为的发展规律,早期的`教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以及作用,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方法与过程的研究,要充分的去探讨儿童早期的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的规律性以及独特性,需要科学的按照个体发展的规律与教育进行的规律进行教学。第二,需要充分的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差异。幼儿教育需要围绕着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以及健康进行展开。第三,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办具有本土特设的乡土化幼儿课程,乡土化是地域的问题,这也是属于文化范围的。

  2.多方位多层次联合教学,提高幼儿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要想提高幼儿教学条件,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地位,决定了教育经费应该是需要依靠多种途径进行筹集的。第一,需要政府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逐步把学前教育的经费提升到财政预算中来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第二,幼儿园的发展也应该自己去争取多种途径筹集资金。比如,进行校企合作、校友捐赠以及申请国家贷款,等等。

  3.规范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个民族要想兴旺,这个民族的教育就得先行。而要提升一个民族的教育在于教师,而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才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幼儿学前教育机构对于人才的把关就至关重要。在招聘的时候,需要招聘能力以及思想等整体素质高的人才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然后,就是要着重地对在职教职工进行专业培训,需要在师德建设方面建立起多种形式、多个层次以及多元开放的幼儿老师教育培训体系,从而不断地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以及投入,建立起规范的办学教育监督机制

  第一,政府需要更进一步的将《条例》中关于幼儿学前教育投入的规定落实到位,进而保障经费的投入稳定,从而为教职工的工资能够按时足额的发放,以及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第二,需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多层次的需求。第三,我国的相关组织部门应该启动学前教育发展过重的问题进行调研,并且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制定《学前教育法》,需要重点的明确学前教育中的责任,管理体制,领导体制以及办园条件、办园体制以及经费投入等一些法律问题。第四,要明确责任,切切实实的加强评估指导以及监督。严格遵守三个谁的原则(谁负责、谁审批、谁主管),全权责任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指导与监督,从而确保教学和伙食以及住宿卫生安全。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首先发现了幼儿学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幼儿学前教育定位不合理、办学条件简陋,存在严重的饮食、卫生等安全隐患、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最后对症上面的四个问题也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相关人员对幼儿学前教育的认识,规范学前教育内容、多方位多层次联合教学,提高幼儿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多方位多层次联合教学,提高幼儿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以及投入,建立起规范的办学教育监督机制。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婵.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才智,20xx,(05).

  [2]刘婷婷.浅析新时期下幼儿教育的几个特点[J].新课程,20xx,(01).

  [3]王倩.新时期学前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探索[J].新课程,20xx,(01).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06-20

幼儿学前教育探索的论文10-08

(荐)幼儿学前教育论文06-22

浅谈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0-09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推荐]06-22

学前教育论文:幼儿师范教育论文10-08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精选(15篇)06-21

有关写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0-08

关于浅谈幼儿学前教育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