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硕士论文答辩

时间:2022-10-05 20:24:54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硕士论文答辩

  所谓答辩,就是有“问”有“答”,也可以“辩”,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要求研究生在答辩会上宣讲自己的学位论文,并当面回答答辩专家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就一些学术观点展开辩解。

硕士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建筑。

  我的论文题目为《古村落景观特质研究--以京西川底下村为例》,论文从确立选题、搜集资料、构思提纲到撰写、修改及定稿,我的导师xx教授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请允许我向导师表示真心的感谢,同时向在我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直接或间接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所有参加我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鞠躬)下面我将就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缺陷等方面进行简要陈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首先,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如果说,古典园林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雅致精巧的审美追求,那么,古村落则代表了普通百姓质朴实用的居住情趣。

  是一种与环境高度和谐的人居模式。

  保存至今的古村落往往在偏远之处,现代交通不发达,与外界沟通有限。

  这往往源自建村先民在战时迁徙或避世的需求。

  正因为这样,古村落并没有在上个世纪初参与产业革命,从而将沿袭多年的生产生活方式保留下来,成为宝贵的遗产。

  但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及后期,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生产力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这些都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尤其在改革开放十数年后,城市向周边快速发展,一大批古村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冯骥才先生曾透露过一组数据,二十一世纪初,华夏大地存在自然村落约 360 万个。

  十年之后的今天,数量下降致 270万个,每天平均消失个数超过百个。

  其中许多村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古村落远不如古城、古镇集中,有规模。

  其价值也没有很好的背被世人认清。

  因此,楼庆西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师从梁思成先生,八十年代起投身乡土建筑及村落保护)曾言“保护古村落比保护故宫还难”.要保护,应该先理解。

  辨析出古村落真正的景观特质和文化内涵,才能保证保护的针对性和利用的适宜度。

  川底下是典型的北方山地聚落。

  保存状况较好,是首批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的村落。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识别川底下的景观特质,不仅能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也能为其他地区山地聚落的保护,提供支撑。

  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 10000 个村庄,大约有 3000000 的人口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走上了致富路。

  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组合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突破口,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渠道,可以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步伐。

  国家旅游局确定 2006 年全国旅游宣传的主题为“2006 中国乡村游”,以加速旅游产业的发展。

  宣传标语确定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川底下村位于京西,距离城市中心约 90km.改革开放初期,快速的城市化,带动了古村落的大量劳动力走出山区,进入城市寻求发展,“空村”现象开始出现,直到 90 年代初京郊旅游开始兴起时,“空村”现象发展到了极点。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川底下村免受人为的破坏而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成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川底下人选择回到家乡,旅游接待逐渐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旅游的发展要求古村落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各类休闲设施。

  盲目的新增或改造势必引发一系列问题。

  如何避免“建设性破坏”的出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村落景观,辨析村落现有问题,提出合理的利用策略,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目的。

  其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文重点研究的川底下古村落拥有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文明,是首批进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的村落。

  保留了良好的山地古村落整体景观风貌。

  村落中的民居大部分建于明清时期,街巷空间及村落结构保存完好。

  这些遗迹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同时川底下位于北京近郊,旅游发展前景很好。

  完整保存村落景观也具有深远的文化以及经济价值。

  本文以古村落景观特质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村落重点研究。

  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首先,梳理了古村落景观成因、景观构成以及景观特质的辨析方法。

  接下来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构成景观的各元素进行分类描述。

  并运用构建的方法进行辨析。

  最后在研究现有保护发展制度,发掘现状景观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前文梳理出的景观特质,提出相应的发展保护建议。

  为古村落的有效保护和良性发展作有益的探索和补充。

  ①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川底下村历史悠久,许多传统和历史已经消失。

  通过阅读《北京古村落--川底下》、《门头沟文化志》等专著及其他科研文献,使作者在调研之前对川底下村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了解,同时也对本文中关于川底下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宗教等方面的阐述提供了基础的文献资料。

  彭一刚教授关于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研究的结构体系为本文的结构与研究走向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且逻辑清晰的研究框架。

  对类似题材的硕博论文的进行类比分析与研究,掌握自身研究重点,也是得出本文框架的重要途径。

  而具体到川底下古村落景观的研究,则主要建立在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解读吸收,总结与归纳之上。

  ②实地调研法

  古村落景观具有丰富的要素和强烈的空间感,只通过文献的阅读理解得到的形象较为单薄,而难以对研究对象形成全面客观的了解。

  只有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将文字结合实地情况去感受和理解,才能对古村落及其环境产生最直观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因而有助于论文写作更好的进行下去。

  作者针对川底下古村落以及对比村落做了实地调研,内容包括基础文字资料与图纸的收集,自然地理环境的探查,重要广场节点与重点建筑空间的测绘,乡土植物的收集与认知,古村落旅游发展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当地村民生活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

  这种实地考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古村落立体丰满的直观感受与文献资料的结合,使论文的写作更为顺畅。

  ③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来源十系统科学。

  产生十二战前后,可以横跨多个学科。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观察思考整个世界。

  这种方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思考从“实体为中心”发展至“系统为中心”.将整个川底下村看做一个系统。

  同时在不同层面又有其子系统:宏观层面主要包括构成村落山水格局和前景、背景的自然环境、村落主体即聚落建成环境。

  中观层面包括街巷空间、建筑格局等。

  微观层面主要指一些细部兀素和设施。

  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法研究川底下村的景观构成,有利十层层剖析,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解读。

  ④对比研究法

  对比研究法,作为科学几个基本的探索方法之一,是把一组具有一定相似因素的不同性质物体或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通过综合比较它们在构造方面的差异(因),在性质方面的不同(果),得出这种物体或对象某性质(果)是由什么、哪些因素(因)造成的。

  对比研究法做为本文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包括南北村落的对比及村落现状与原始状况对比等。

  这对村落景观的形成因素的归纳、村落的发展优劣的评判很有意义。

  ⑤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研究法主要应用在关于保护现状及问题识别的部分。

  通过对旅游人群的抽样问卷调查及当地居民、管理人员的访谈,从不同角度辨析出村落保护的现有问题。

  并提出相应保护及改进策略。

  第三,本论文的研究缺陷。

  笔者常年生活学习在南方,在感受川底下村落景观时,仅注重了传统与现状的对比,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对比研究还不够。

  降低了论文的可读性和科学性。

  文中选择的两种辨析方法均以定性研究为主,文中所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比较简单(平均分排序)。

  另外,由于时间及条件限制,在问卷调查中,样本数偏少。

  对于论文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我将不断完善。

  最后再一次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论文并参加今天答辩会的各位老师,我的陈述完毕,谢谢!

  硕士论文答辩技巧【2】

  1,正式的答辩穿正式的服装如果是正式的答辩,一定要穿正装。

  穿正装至少说明你对这场答辩非常的重视,给评委们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而且,在穿上正装之后,会一种自信从心底油然而生,形成无形的气场,帮你抵御部分压力。

  如果担心别人都穿便装而你穿正装不合群,那就在上场前把外套脱掉,只穿衬衣好了。

  冬天的时候,答辩前在正装外面批上羽绒服可以抵御寒冷,轮到你上场时剥掉羽绒服就能出场了。

  夏天的时候,不用穿西装外套,穿白色衬衣即可。

  2, 出发前再次清点材料参加答辩不就是为了让评委们在你的答辩材料上签字并给一个高分吗?这是最初的目的,也是最终的目的。

  所以材料宁愿多带也不能少带,一定要带齐了。

  尤其是答辩PPT、U盘和答辩表格。

  另外,记得要带上多余的笔和白纸,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预计等待答辩时间比较长,带上几板巧克力以备随时补充能量。

  3,记准答辩时间,提前到场每个人的时间是最宝贵的。

  如果你迟到了,评委们有权认为你不够重视,这个时候其实他们已经在心里给了你一个大大的差评。

  接下来,他们会不自然的在你的答辩过程中挑毛病。

  自己等着评委来,总比让评委们等自己要好。

  如果是一群人一起依次答辩,那么最好在第一个人答辩开始之前就去会场。

  一来是熟悉场地,人在不熟悉的地方相对而言会比较怯,但熟悉之后就变成主场作战,心里更加淡定;另一方面,则是看答辩委员的提问风格及个性,做到心里有数;再者,早一点到会场,万一发现自己的PPT有问题,还有时间来得及补救。

  4,提前测试电脑或PPT到达会场之后,在答辩委员会成员到来之前,抓紧时间测试电脑。

  如果你打算使用自己的笔记本,要测试电脑能否正确地连接到投影仪上。

  如果是使用答辩现场的电脑,要打开PPT确认版本是否兼容以及没有乱码。

  为保险起见,建议在出发去答辩现场前,在U盘里存一个兼容版本,并存一个PDF版本以防万一。

  否则,一旦发现自己的PPT打不开,而且又没有备选方案,再跑回去或者找旁边人借电脑可能时间来不及,在小河沟里翻船将会是一件令人无比懊恼的事情。

  平时就应该养成这些小习惯。

  人在重要的场合,往往会由于紧张更容易犯傻,良好的习惯则会让你形成条件反射和下意识的反应,在关键时刻帮你少犯错误。

  5,帮答辩秘书搭把手答辩的时候,答辩秘书往往特别忙,她们除了给评审员们端茶倒水之外,还有一些记录任务。

  所以在答辩委员忙不开的时候,你也别干看着,有点儿眼力劲儿,帮忙做点杂事,不用不好意思。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特别紧张,或者还没准备好,那么就在台下找个角落默默的默念吧。

  6,刚上台的前两分钟最重要上台后你开口讲前几句话的时候,一般来说是最紧张的时候,但往往恰好是评审员考察你的时候。

  他们会在最初两分钟在心里给你打一个印象分。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他们觉得你还不错,会不由自主的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如果看你不爽,会下意识的问出较难回答的问题。

  所以上台后无有论多紧张,先深吸一口气,温柔地看着他们,然后微微一笑。

  开场白和报告的前几页一定要做到倒背如流。

  一个淡定的开场,都让你形成一个足够强大的气场镇住评委,给你一个好的开始。

  而好的开始,在答辩时的意义往往远远大于成功的一半。

  因为他们听那么多场答辩也是挺累的,过一会可能他们已经开始走神了。

  7,PPT和演讲的尺度把握PPT尽量以图画为主,在关键点写一些简要的文字提醒自己,但别出现大段堆叠的文字。

  别用大白板做底纹,更不要太花哨。

  一般是以自己学校或单位的logo+淡黄色做背景。

  有人说:评委听完,感觉好像懂了点儿什么,又感觉好像有些不懂,半懂不懂似懂非懂才是最好的ppt。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都听懂了,会觉得你做的工作没什么难度;如果他什么也没听懂,会觉得你讲的乱七八糟;如果他似懂非懂,会觉得你的工作有深度,只是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告诉大家所有细节。

  8,自我陈述PPT阶段要继续淡定流利地度过了前几分钟,你已经不太危险了,但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作报告的过程中,别逮着PPT上的文字一通狂念,别低头闷讲或只看屏幕不看人,别语速太快不管评委。

  如果看着评委觉得紧张,可以看他的下巴。

  注意是看下巴不是额头,因为如果你看他们的额头,在评委看来你是在翻白眼儿、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虽然你并没有这个意思。

  9,提问环节永远不要抢话提问环节,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听到评委提问,觉得自己知道答案,就迫不及待的想立刻回答,哪怕他们的问题还没问完。

  或者认为评委的质疑是错误的,想马上纠正评委的错误。

  其实,应该耐着性子听他们把问题讲完,直到他们不再说话为止再开始回答问题。

  另外,千万不要跟评委争论起来,他们手里攥着你们的分数呢。

  10,三个感谢不能少第一,你开始讲ppt之前感谢评委,人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了你的答辩,谁的时间也不是从天掉的。

  第二,在你讲完ppt之后都要感谢评委,人家坐在这听你絮絮叨叨讲了半天,谁也不欠谁的。

  第三,感谢自己的导师或师傅,如果他们平时对你好,你就顺其自然做出诚挚的表情;如果他们平时对你不好,你就假装做出诚挚的表情。

【硕士论文答辩】相关文章: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11-13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10-08

硕士论文答辩范文09-30

硕士论文答辩技巧09-30

硕士论文答辩稿09-30

硕士论文答辩问题10-05

硕士论文答辩流程10-05

硕士论文答辩ppt10-26

硕士论文答辩如何陈述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