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时间:2022-12-06 10:07:22 诗婕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中药汤剂俗称煎药,其煎煮效果如何与煎煮方法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来学习一下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一、煎药器具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

  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

  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

  二、煎药步骤

  1、煎药前先浸泡: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

  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

  2、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

  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

  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

  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三、服药须知

  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

  儿童可分2-3次服用。

  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四、禁忌

  忌生冷、辛辣、油腻之食物。

  五、特殊煎药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

  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

  所以需包煎。

  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

  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

  常见的有三七粉,羚羊角粉,牛黄粉等。

  煎药过程的掌握

  火候:一般沿用直火煎煮法,沸前用大火,至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减慢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用水:煎煮用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分发生沉淀反应。

  水的用量一般为药材量的5-8倍,或加水浸过药面3-5厘米。

  次数:一般一服中药可煎煮2-3次,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

  时间:多数药材在煎煮前应用冷水浸泡20-40分钟,主要使有效成分溶解和浸出。

  煎煮时间应根据药材成分及质地而定,一般来说治感冒的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性药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

  煎煮后应趁热滤过,尽量减少药渣中煎液的残留量。

  特殊中药的处理

  在处方中有些药材性质特殊,不能与方中群药同煎,应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医师会在处方中注明,药房在配药时会另包并加以说明。

  先煎:矿物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可打碎先煎30分钟,再加群药;有的有毒中药要先煎1-2小时,久煎能减毒或去毒;有的植物药只有久煎后的水解产物才能起到治疗作用。

  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多的药材,一般在中药即将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剂;有的中药成分对热不稳定,不易久煎应后下。

  包煎:花粉类、细小种子果实类、药粉等体积小的中药,若直接入煎剂,或浮于水面,或沉入锅底,需用纱布包好与其他药同煎;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焦化需包煎;附绒毛的药物,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烊化:一些胶类或糖类中药,宜加适量开水或热药液溶化或隔水蒸后服用。

  另煎:一些贵重中药,为充分利用药材,以免造成浪费,可另煎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

  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药,宜先碾成极细粉再将煎好的药液加入搅拌后服用。

  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喝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

  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空腹服药时,寒凉药或者五味偏重的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同类型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会不一样。如果是治疗肝、肾、肠道疾患的中药,最好是饭前服药;但是如果是治疗眩晕、咽喉疾这一类疾病的中药,则建议饭后服药;另外,如果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则是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这都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变化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建议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喝中药的禁忌是什么

  一、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肠胃负担,影响疾病恢复

  脾胃虚的病人,更应少食该类食物。热性疾病应禁食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因酒类、辣味食物性热,鱼类、肉类食物有腻滞、生热、生痰作用,食后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药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冷物、酸味均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透疹功效;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因茶叶性凉,能降低温补脾胃的效能;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前后,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

  二、服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时,不宜吃辣物

  中医辨证为热证的病人(如便秘、尿少、口干、唇燥、咽喉红痛、舌干红、苔光剥等症状),如果还进食一些辣的食物,不仅对病情毫无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加重热象,从而抵消清热凉血药(如石膏、银花、连翘、山栀、生地、丹皮等)及滋阴药(如石斛、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的作用。

  三、服用甘草、苍耳、乌梅、桔梗、黄连、吴茱萸忌食猪肉;服地黄、首乌忌食葱、蒜、萝卜;服丹参、茯苓忌食醋;服苍术、白术忌食桃、李;服土茯苓、使君子忌饮茶;服荆芥忌食虾、蟹等海鲜;服厚朴忌食煎炒豆类;服人参、党参忌食萝卜,因萝卜有消食、化痰、通气的作用,而人参、党参是滋补性药物,这样一补一消,作用就抵消了。

  四、凡口苦咽干、烦热不安、大便秘结、血压升高、神衰不宁、心动过速,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一般要忌食生姜、大蒜、韭菜、大葱、羊肉、狗肉、胡椒等高脂、香燥、辛辣之品;凡脾胃虚寒、手足冰凉、大便溏薄、血压偏低、心动过缓之证者,要忌西瓜、冬瓜、萝卜、绿豆、生梨、甘蔗、蜂蜜、鳖等生冷寒凉、滋腻、黏滑之品;凡畏寒发热、头痛心烦、便秘尿黄、口舌溃烂、疖疮肿瘤者,忌食竹笋、豆芽、丝瓜、韭菜、茄子、虾、蟹、螺、蚌等食品。

  中药在煎煮前尽量不要洗

  一些人在煎煮中药之前,总是先用清水将中药饮片洗一遍,认为这样做能保证卫生,其实这是不对的。

  中药材在制成饮片前经过了一系列炮制,包括去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卫生条件已经达标了,不必再用水洗。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类成分,水洗后,这些有效成分必将有一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治病效果。

  二、中药方剂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状的,有的在配药时还要研碎,如龙骨、牡蛎、滑石粉、桃仁等,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

  三、有的药材如醋制元胡、蜜炙麻黄、酒制大黄、胆南星等,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在煎煮前应用水泡一下。

  一般应先加冷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让水分能浸透药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先溶解一部分在水里,以使其能充分煎出。加水的量一般应掌握在浸过药材并超过1厘米左右为宜。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相关文章:

中药沙参种植技巧方法10-10

中药调研报告04-09

中药药材口诀10-11

中药实习报告03-25

中药的好处内容范文03-24

中药桑葚的功效与作用09-05

中药木瓜的功效与作用10-28

中药师工作总结06-26

中药专业实习报告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