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初中家庭教育以及学习方法

时间:2023-04-01 03:55:39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初中家庭教育以及学习方法

  家庭教育是尤为重要。它不仅对孩子一生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身为家长要了解好家庭教育以及孩子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关于初中家庭教育以及学习方法。

关于初中家庭教育以及学习方法

  初中家长教育误区【1】

  误区1:不教孩子学习方法

  误区中最严重的一项就是家长只重视如何让孩子掌握知识,但却轻视了教他们学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40%接受调查的学生都反映家长只是一味地让自己做题,但很少教自己如何有效地掌握知识。

  有些学生甚至反映家长天天坐在身边看着自己学习,其实这样完全没有必要。

  误区2:催促孩子学新课本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发现25%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暑假里预习下一学期的课本,争取掌握更多新知识。

  实际上,这种方式只对学习比较好的孩子有效。

  对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来说,最好让其多复习以前学过的课程,如采用上述方式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误区3:孩子做题越多越好

  另一个较严重的学习误区,30%的家长仍旧认为题“做得越多越好”。

  其实做题的关键在精而不在多。

  以数学、科学等课程为例,一个知识点一般选择不同角度的6至8道题即可。

  而语文除名著外,其他文章也要精读,不能一味贪多。

  误区4:孩子学习越久越好

  此外,不能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与休息时间也是家长们“控制”孩子周末在家时间的一个误区。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整天坐在写字台前才觉得放心,其实这样孩子反而不能集中精神学习。

  在周末,孩子的学习时间一般保持在每天4-6个小时即可,其余时间应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帮助其保持精力及学习兴趣。”

  家长:孩子就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如何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第一招:制定计划:科学的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一旦制定了学习计划就必须无条件的坚持下来,如果放弃一次,以后就是再设计划也永远是白纸一张,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招:表扬疏导:如果一个人的成功体验较多,他们对成功的期望水平就会增加,也就容易培养成功思维方式。

  成功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帮孩子解决了多少难题,而在于巧妙的个性化的设计情景,帮孩子找到“我很聪明的感觉”找到“我能行的感觉”找到“天才的感觉”,在具体的操作中,就是让孩子去体验成就感

  第三招:陪读身教: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陪读的一开始孩子会强烈的反对,家长一定要注意在和孩子完成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讲究策略和方法,从紧密陪读到松散陪读过度,最终实现不陪读的目的

  第四招:监督检查:孩子毕竟是孩子,虽然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在行为控制方面还是缺乏成人的自觉性。

  (请参考3461系统学习策略对家长关于学习行为的监督建议)

  第五招:强制养成-惩罚:玉不凿,不成器,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成年人要不断纠正孩子的错误,惩罚是其中必需的一种方式,通过惩罚,可以增强孩子对不良行为的认识,加深孩子对所犯错误的印象,而且,惩罚可以使孩子更加懂得规矩,制度,约束的重要性。

  家长:孩子小学阶段我们作为家长的还能辅导他的学习,可是进入初中了,我非常担心不能掌握他的学习情况,不能给予他适当的指导。

  网校支招:家长能有这种顾虑是好的。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事情,是老师的事情,不能只知道孩子考试成绩和名次,表面性的做一些督促工作。

  当然有很多家长平时的工作非常繁忙,要想随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状况恐怕也不现实。

  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越是着急,越令孩子逆反,达不到帮助孩子学习进步的目的

  第一招:检查课堂笔记本:从课堂笔记记可以看出孩子在学校的听课质量,看出是否能抓出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

  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

  第二招:检查作业本:从作业本中看正确率,看错题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初一学生学习的方法【2】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希望同学们能在开学之初,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学年的到来,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一、 抓住课堂四十分钟,学会听课

  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首先,要集中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力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

  所以,注意力对于学习尤为重要。

  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

  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

  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

  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再次,要积极举手发言。

  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

  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记课堂笔记本:“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

  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

  二、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1) 几个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处理好的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

  学习是初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应该花在学习上。

  但是,学习又不是初中生生活的全部,初中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适当和有益的活动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闲暇时间安排得严严实实,不让孩子有娱乐和活动的时间;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课余活动放任自流,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

  要指导学生学会劳逸结合,学习时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来;活动时生龙活虎、放得开来。

  学习和玩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

  初中阶段学习知识的密度大大增加、学习知识的广度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处理好各种知识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

  学科之间有差异,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初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一定要学得扎实。

  学科内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主,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是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是处理好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

  兴趣是学习动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对哪一门学科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就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但是,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兴趣也往往不够稳定,有些孩子对兴趣的理解也比较片面。

  表现在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情况:一会儿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见异思迁,结果什么也没学好;光凭兴趣学习,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就敬而远之,结果就成了“跛脚”。

  其实,初中的学习是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础,首先要学好每一门功课,初中学习过了关,高中阶段就可能比较顺利;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是“副课”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实际上都是将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所以,培养兴趣必须以打好基础为前提。

  (2) 遵循记忆规律安排学习

  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规律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学习刚结束,遗忘就相伴开始了。

  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复习的时间较长,如果第二天复习了,第三天就遗忘少了,需要复习的时间也较短;如果第三天复习了,第四天遗忘得就更少了。

  总之,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

  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及时复习。

  初中生学习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了事。

  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复习。

  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这好比在堤坝塌方之前,及时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分散学习。

  “及时复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劳永逸”。

  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

  以学习外语单词为例,如果当天学习了20个单词,一位同学在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小时,加以巩固;另一位同学当晚复习半小时,第二天再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再复习5分钟。

  结果后者记忆的效率明显高于前者。

  利用分散学习的道理,家长可以指导孩子采用“卡片”复习的方法。

  例如复习英语单词,把卡片分为左右两边(或正反两面),分别写上中文词义和英语单词,然后自制七个袋子(或信封),每袋内放置一周中某一天应复习的卡片,复习时,用手遮住一面,回忆另一面的内容。

  当天复习以后,就放入隔天的袋里,以此往复有规律地交替复习,效果十分明显。

  其他如数学公式等各种知识均可用卡片来进行复习。

  过度学习。

  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练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别人问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他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记忆某些内容,到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结果过了不久就不会准确回忆。

  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这样熟练的记忆,保持时间也特别长久,这就是“过度学习”。

  一般而言,过度学习保持在50%-100%范围内。

  举例子说,背诵一首唐诗,如果用十遍刚好能基本背出,那么最好能再读3-6遍,这样就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了。

  过度学习要与及时学习和分散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各科学习方法

  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矢地学好各门功课。

  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科逐渐细化,各门学科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和规律。

  理科类数、理、化学习重抽象思维,要善于融会贯通;文科类语、史等重知识积累,要善于联系实际。

  只有把握各学科的特点,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夭地学好各门功课。

  初二学生学习方法【3】

  初二年级是一个非常时期,孩子从生理、心理上都在快速的发生变化。

  初二年级也是初中阶段知识点最多的一个时期。

  家长应该帮助自己的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关键的阶段,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初二年级要特别注意帮助孩子掌握复习方法

  A. 及时回忆法:根据人“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告诉孩子学习了知识就一定要抓紧时间,及时复习。

  否则,就得再花费几倍的时间重新记忆学习。

  采用及时回想课堂重点内容的办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课了,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迅速回忆教师课上讲授的重点,加强记忆;做作业前,不急于打开书和笔记,先回忆这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再翻开笔记本核对,看记忆是否全面,最后看书中的例题、定理、定义等重点内容,检查自己是否对已学知识全部理解和掌握。

  在已经把所学知识内化了的基础上,才能动笔写作业。

  通过作业,检查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B. 阶段复习法:所学知识除了及时复习外,还要定期不间断复习,才能把所学知识真正记忆清楚。

  例如,每周进行章节复习,每月进行小结性复习等。

  在每天及时将已学知识内化,牢固记忆的基础上,通过阶段复习,不但使已学知识重现,进行再记忆。

  更主要的是对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将知识梳理成链条,分门别类地贮存在大脑的知识库里。

  这样,不仅记忆起来轻松自如,还为运用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有的孩子对知识不及时进行整理,大脑犹如一个未经整理的皮箱,什么都装,乱七八糟。

  当考试时,需要提取相关知识点,这些孩子就会不知所措,眼看着这些知识似乎学过,可就是不知为什么想不起来,其原因就在于此。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

  C. 查缺补漏式复习:嘱咐孩子要经常翻阅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将原有的修改及总结的错误原因多看几遍,明确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并找出类似的习题进行自测,加以矫正与巩固。

  D. 重点做典型习题:教师讲课时所选用的、作业中的、书里的或练习中的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告诉孩子要及时画上记号。

  阶段复习时,重点做这种题,用时少,收效大。

  E. 总复习:期中、期末学校大多要进行复习考试。

  这时,告诉孩子一定要跟着老师复习,不要自以为是。

  因为老师总结的重点,梳理的知识链条是他教学的精华,一般要比孩子自己总结的科学。

  听完老师的复习课,随时修改、弥补、归纳自己的总结,就是对知识具有准确、科学性的再复习。

  老师留给自己的复习时间,是短暂的,不要挑灯夜战,只要把复习整理的要点和梳理的链条,按知识体系记忆清楚,做一遍典型题就完全能考出好成绩。

  初三年级的学习方法【4】

  初三将是非常紧张的一年,要加强中考意识。

  巩固知识点,调整心态,迎接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

  家长要帮孩子调整心态,以健康的心态迎接中考。

  自信心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家长要知道如何保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能力的信任和肯定,就是相信自己能干好某件事!首先,孩子要有机会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功了,哪怕是一件小事,孩子就会逐渐认识、了解、承认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家长对对孩子信任、定和鼓励,孩子才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强化自己的行为,并愿意不断努力。

  家长要懂得帮助孩子克服紧张情绪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照顾越多越好。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让大脑休息的最好方法是睡觉或体力活动(运动、劳动)。

  如果大脑总是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学习效果就很差。

  而面临考试的孩子,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睡眠不充足,白天又几乎没有任何体力活动,大脑怎么能得到有效的休息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课间可以跳绳、慢跑10分钟;在家可以学习50分钟,劳动10分钟,这样的学习效率要比连续学习几小时好得多。

  人在持续的心理紧张状态下,还会产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心悸、出汗、头疼、腹痛、痛经等症状,还有的孩子会有歇斯底里发作,这些需要尽早找心理医生对症治疗。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考时像平时最好。

  大多数家长都要对孩子强调:“千万别紧张!一定要好好考!”其实,紧张的情绪是越强调越出现,越控制越严重,当紧张情绪出现时,要教会孩子顺其自然:紧张去吧,我豁出去了,同时做深呼吸,不要拼命克制,而是让他过去,镇静几分钟后,开始答题。

  如果你不克制紧张,几分钟后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过去了,顶多出一身汗而已。

  孩子面临考试,心理状态比较敏感、脆弱,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把战时当平时,用轻松、镇静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孩子情绪稳定,才能保证正常发挥。

【初中家庭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阐述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学习方法10-08

速录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速录要注意的问题10-08

浅谈初中的学习方法03-24

初中理科的学习方法10-11

初中几何的学习方法10-12

最新初中的学习方法10-11

初中的学习方法通用03-08

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05-17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