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中学教师怎么教导学生课前预习

时间:2023-09-21 13:31:56 兴亮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教师怎么教导学生课前预习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知道课前预习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教师怎么教导学生课前预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教师怎么教导学生课前预习

  中学教师教导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策略如下:

  一、端正学生态度,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不少学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会详细地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也有的同学曾经做过预习,但不得要领,没有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坚持,那些学习上不太自觉或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更是很难做到课前预习,因此需要老师的督促和教导,使学生时时保持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条理、有方法做好课前预习。

  明确学生课前预习的任务和目标,何时预习、预习什么、预习多少,哪些是单元的重点、难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督促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1、老师要有督促手段。

  譬如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预习的内容必须写在专用的作业本上,并且在每个新单元开始前上交。

  学生在预习时一是摘抄新旧短语和表达法。

  旧的短语和表达法一段时间不用,很快就会生疏,每一次复现都是一次有效的复习;二是摘抄典型句型,这样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三要注意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录下来,以便听课的时候有针对性。

  老师批改可粗可细,但有问必答。

  对预习做得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多发挥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做出更好的句子,达到在运用中学习语言的目的。

  对预习没有做到位的同学一定要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严格要求。

  以此来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的无形动力,激发自觉地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预习时要仔细阅读相关课文和语言材料,基本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体会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感情。

  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先做个记号,然后联系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猜测判断词义。

  因为语言环境不同,词的意思也各异。

  如果每篇课文我们都能如此学习,那么,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结合语言环境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预习的内容包括以下六点:新单词、重点单词和句型、精彩句子和段落、大意概述和总结、语法、重点和难点。

  1)新单词。

  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单元里都会出现很多生词,其中肯定有一部分特别重要或特别难懂、难记,因此,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在词典中可以找到每个词的音、形、义、性、能(词的搭配功能和语法属性)。

  然后要求他们查阅一些他们认为本单元中重要或难懂或难记的词,除注出音标、词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在词典中找到并摘录适合本单元课文意思的英语释义,对于重点词加以特别注意,加深理解,克服课堂理解中的障碍,用已学知识用英语去表达他们想表达的东西。

  2)重点单词和句型。

  词组和短语的积累对于学习英语来说至关重要,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所以必要的记忆工作还是不可缺少的。

  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组,归根结底在于对词汇的应用。

  所以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在课文中找出他认为重要的或难懂的词组,并且通过造句的形式对这些词汇加以运用。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时间把英语句式的五种基本结构告诉他们,但造句不是乱编一通,而是要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构成句子的。

  做了这一部分预习工作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比较一下自己思考的重点是否和老师的相符或有否出入,从而对相符的东西有更深的了解,对有出入的东西记忆也特别深刻,并且在造句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在运用已学知识,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3)精彩句子和段落。

  这一部分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内容,同时也是活学活用语言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我时常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宽阔的知识面以及他们学习语言的潜能之大感到惊讶,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尽力让他们的这种能力得到培养和发挥。

  学生不但能够正确运用本课或本单元中的词组、句型,同时也在很好地使用已学知识;更让人高兴的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用英语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想法或主观愿望,内容极为丰富。

  相信通过这样的锻炼,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潜移默化地逐渐得到了提高。

  4)课文概述和总结。

  这一部分的工作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理解、归纳能力,为做好“书面表达”题打好基础。

  对不同年级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

  要求他们复述课文或简明扼要地表达课文大意,这样的练习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提高。

  5)语法。

  这一部分是要求学生对本单元要学的语法应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让他们自己能抽点时间翻阅语法书,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学生通常会认为教师不讲语法自己就什么也不会了,事实上只要学生们充分运用自己手头的学习资料,完全可以大大节省课堂学习的负担,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如果再要求他们在翻阅语法书时做好笔记,将自己总结的内容写下来,英语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6)重点和难点。

  课前预习要积极思考、大胆设疑。

  预习的关键是找出疑难,因此要抓住不放,从语言的字、词、句去理解,对关键词语,要认真推敲,明白意思,反复对照题目要求,展开丰富的联想,并相应地提出问题,以备上课时去解决,从而加强课堂学习的效果。 

  树立预习意识,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想要学生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预习,树立学生的预习意识,让学生知道预习绝不是可有可无,要深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些教师根本不布置预习作业,认为布置了也是假的,大部分学生不自觉,在家不肯预习,布置了也是空,还不如在课堂上多花点时间教他们。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教师能重视预习,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授之以“渔”,那么学生肯定会受益匪浅。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真正做到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一举多得,何乐不为。所以,我在班上经常强调:课前预习十分重要,好处多多。能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探讨;学到更多的内容;初步了解了课题的内容,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从而更有效地学习;也能更好地展现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树立了学生的预习意识,明白了预习的重要性,教师还应在行动上重视预习,落实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把预习当作一次硬性作业,规定学生认真完成,这样学生就必须完成。另外,为引起学生重视,也不想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开始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只有一样预习作业,这样就使学生知道:预习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作业,作用很大,必须很好地完成。而第二天来的预习检查中,对预习好的同学大力表扬,更是激发了学生预习的兴趣。

  指导预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学生通过几年来的学习生活,虽然已经初步懂得一点学习方法和经验,但是他们由于缺乏具体、系统指导,再加上因学习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一时不适应。如果在这起步阶段就让他们直接去预习,自己寻找学习方法,靠自己的力量去综合提高阅读能力,会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会产生学习畏难情绪。为此预习习惯的养成的前提是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1、提出明确的要求。一开始预习适宜安排在课内,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安排几分钟作为预习时间,教师提出要求,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地引导。这样,为学生搭好学习的阶梯,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如何去做好课前预习,从而掌握一些方法。

  2、开设专门的预习指导课。通过课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预习方法指导,并结合具体的课例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预习要求。

  3、常规和重点相结合。当预习成为常态的学习环节后,必须进一步做好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的引导。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其内容可概括为读、划、查、议、列。

  读:能读懂情境图,能读懂教材的例题,对于文本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

  划: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问题划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例题尝试解答。(搜集和处理信息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拓展学习资源的渠道;独立运用工具书,尝试解答学习疑点,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因此两者应该成为常规,不容忽视。)

  议:组织四人学习小组,由组长主持共同交流预习收获及讨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记:让学生认真记录下预习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可以是书上的内容摘录或自己的整理所得或提出的问题)

  列:一名学生负责将两次预习中无法彻底解决的疑点和相关内容罗列出来(这名记录员可由小组里的成员轮流担任)。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开始由教师进行耐心地指导。

  另外,预习的形式也可多样化,除了一些常规要求外,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变动,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注重督查激励,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教给了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如果不去实施,那也是徒劳,所以督查激励这一步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重视督查激励。具体做法是:刚开始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老师亲自督查。对于完成好的同学大加赞扬,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会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或批评(对偷懒者则教育加以批评并责令其补完)。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已学会预习,预习习惯基本养成。此时,可在课前要求组长检查,上课时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老师再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并发挥四人小组的力量,课堂上让他们合作检查预习情况,互查互助。

  丰富评价方式,促使学生乐于预习

  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促进其进步,催化其内在发展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评价导向,通过一个点头肯定,一点微笑鼓励,一句口头表扬都能给前进中的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尤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会更利于树立学生的信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预习将学生推进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通过预习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学生必会满怀信心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预习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发问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自学,自然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质疑环节,如果有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会追问:“你提得问题真有价值,是怎么想到的?”学生答“我是在预习时认真动了脑筋,做了记号。”“你真会预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能自己解答出来,那你会更聪明。”学生如实的回答加上老师及时的表扬引导,这种榜样的力量,大大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愿望,今后会更积极主动有效地去完成预习作业。正因为学生课前充分地预习,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讲解时,学生对已懂部分会积极表达,对模糊部分会专心听讲,课堂上出现“争先恐后”的场面。而教师的表扬更是一味兴奋剂,使学生整节课都会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也轻松,课堂效果自然会很好。其次,通过设立预习“星级评比栏”根据学生每次预习的情况进行评比加星,并定期评选出预习小能手进行奖励。

  总之,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教师首先要重视“课前预习”;其次要认真备课,挖掘教材的新意与深度,提出有创意的、有思想价值的、能引起学生预习兴趣的思考预习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且还要制订出适合班级学生的相应的检查、落实这些思考预习题的方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的氛围。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真正把教学内容学懂、学活。

【中学教师怎么教导学生课前预习】相关文章:

课前预习有哪些方法11-02

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方法08-19

小学教导工作计划怎么写12-23

做好课前预习的好处和方法09-06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方法08-12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案02-09

十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和步骤08-18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04-11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04-05

教导主任年度工作计划2023怎么写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