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前需要预习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仓促上阵,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讲,自己吞,平均用力,难以消化,以至于对接受新课丧失信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前预习内容,希望对你们有用。
课前需要预习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 课前预习的内容
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公式等阅读教材。
2. 做课后练习题,目的在于检查自己阅读时的理解程度。
3. 结合做练习题再读一遍教材,以求对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
4. 发现先前的知识没有掌握时,回过头再补上来。
5. 做预习笔记,将自己的思维成果记录下来。
预习笔记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条理化的笔记有利于记忆。
二. 预习时要注意的事项
1. 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预习的内容和时间。
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一星期自学下星期要学的新课,也可以先初学一遍教材,
然后在上新课之前(一天或一星期)再自学一下(次日或下星期)要学习的内容。
预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
2. 课前自学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而应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基本或大部分弄懂。
实践证明:这种指导思想可逐步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
反之,如果带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进行自学,就会失去自学的信心,自学能力就不容易培养起来。
3. 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
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发掘新旧教材的联系,掌握新课的基本内容,尽力弄懂新教材中的每一个新概念,找出重点和难点,明确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 将新教材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记号,使自己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5. 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的,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6. 结合课前预习,做些自选练习题,及时验证自学效果。
还可以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以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以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
如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数学和物理模型,做小实验,参观各种展览等,这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手脑结合,大大提高自学能力、自学效果和兴趣。
7. 新教材和学过的旧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筑在对旧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得不牢时,一定回过头去把有关得旧知识弄懂。
补习旧知识,可以结合某一个不懂的问题进行。
如果旧知识缺漏太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地补习。
8. 要认真做好自学笔记。
自学笔记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教材的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重点部分摘抄和自己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心得。
2. 教材的某一课(或某一章节)中几个主要的前后紧密联系的问题和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心得。
3. 在自学过程中,所查阅的参考书或工具书中有价值的内容摘抄和自己对这些已摘抄内容的学习心得。
4. 自学某一课(或某一章节)的主要心得体会。
5. 提出在自学过程中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课前预习应该怎么做
首先,教师要研读教材文本,明确课文教学的目的,自己的教学设想,学生该怎么学习,会遇到怎样的问题等等,把这些想透彻了,才能精准合理地设计好预习计划,进而具体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
《春》可谓经典中的经典。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领略景物之美,感受声韵之美,揣摩语言之美,体会手法之美。
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过一些写景的文章,但要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感受揣摩,可就有相当的难度了。
因此,除了字词、作者等常规的预习安排之外,预习中要抓重点,抓关键,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如下预习:
第一、激情诵读。经典文章文质兼美,极适合于激情诵读,预习中要指导学生的朗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的声韵之美。
第二、让学生自找一个或几个段落,认真阅读,揣摩这个段落美在哪里?(要提示学生要抓重点词句,从思想内容、描写角度、修辞手法、语言魅力等方面细加揣摩,学习批注)
第三,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决不能瞎子摸象,单篇作战,而要前后勾连,互得益彰。这一课要为后面两篇课文张本,让学生掌握方法,迁移运用到后面两篇课文中去。
第四,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喜欢让学生购买《教材详解》之类的教辅,笔者以为这是弊远远大于利的,师生绝对不能依赖并照搬教辅资料的现成答案。否则,人云亦云,师生都成了知识的二传手、容纳器,而不会有自己的思考、生成、创造。
正确的预习步骤:
步骤一:通读课本。
这一个步骤,就是把所有课上的知识全读一遍,不要有任何遗漏,这一步主要是大概了解课本上有哪些知识。
步骤二:摘录重点、亮点内容。
再读一次课本,这次要边读边思考,找出重点、难点,可以做笔记或者在课本上把它们标注出来。
步骤三:把问题写出来。
预习其实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找问题,看哪些自己确实有疑问,确实没有搞懂,可以用铅笔写上“?”号,或者写到预习笔记上,课堂上认真听这些问题。
步骤四:查找资料。
有些问题,可能是旧知识,自己已经遗忘了,而且老师在课堂上也不可能重新讲了,那就要查找资料,把这些旧知识复习一下。
步骤五:回想一遍。
把预习过的知识回想一次,共讲了哪些问题,有哪些自己还不明白,这样就能加深预习的效果。
超前学习的好处
1、学霸们课前都会提前预习。
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才匆匆打开课本,对新课内容一无所知,听课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听天由命,一节课下来有的听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就是听天书。
而有的同学听课是有备而来的,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听起课来如鱼得水。
2、学霸们假期都会超前学习,提前把一学霸的新知识学会。
寒暑假有较长的自由时间,这就是超前学习的黄金时段,是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最佳时间,利用这个时间查缺补漏,提前学习一些学科,为自己日后的学习打下铺垫,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这段时间里可借助参考书自学,也可向他人学习,提前学完一章或几章内容,遇到不懂的地方可暂时先记下来,以后问老师,等老师教到相关内容时,你自然就比别人学得更深懂得更透彻,同时还可通过对比学习弥补超前学习时出现缺漏之处。
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反超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人赢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
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1)阅读法
预习开始的时候,首先从头到尾把课文朗读一遍或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新课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思路来阐述的?这个思路的道理是什么?读过之后懂不懂?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这些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
这种预习方法,表层目的是对新课文知识的预习,深层目的是以此理出一条检验自己学识的水平线。看在独立学习的情况下,自己能掌握住多少内容。上课的时候,除了听老师讲课外,还要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有哪些差距,这种差距是属于知识方面的,还是方法上的,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补短的目标。
经过阅读预习以后仍不能理解的那部分内容,不必强求理解,把它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
(2)回顾法
回顾法主要是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
本来,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应该记住的。可是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学过的知识或者忘记了,或者记不全了,或者记错了而不自知,从而变成了对新课文理解的"绊脚石"。有的同学感到听课效果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扫除这些"绊脚石",缺少听好新课所必备的知识,对课堂上老师讲的新课很难立即理解。课堂上某一处卡壳,后面就更听不懂了。
通过回忆 学习方法指导,查一查不懂的概念在哪一章哪一节中讲过,如果还回忆不起来,就找出课本或笔记本认真看看,直到弄懂为止。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回顾和听讲新课不同,新内容不懂可以搁着,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而已学过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是不会讲的,如果预习时没搞懂,就会影响听课了。
顺利完成初中课业 课前预习必不可少
说起预习来,常常有些同学感到很头痛。在我平时教学所接触的学生当中,关于课前的预习有几个普遍性的误区,今天我和大家来一起讨论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借鉴。
首先,在预习的目的上,很多同学和家长认为,预习就是要提前学会。但是,因为预习阶段都是学习新知识,所以,有很多地方会让同学们感到不好理解和困惑,于是,他们往往费了很大的力气要学会读懂,结果预习的工作变得很辛苦,而且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帮助不大。
其实,这种做法是有一些偏差的,我们应该明确预习的目的,是提前对于要学习的课程有一个初步认识,而不是提前全部学会,那样的话,在课堂上的时间就变得效率不高了,而且也很不利于同学们在课堂学习时的兴趣度培养。真正的预习目的,是要找出知识困惑,以便将来课堂学习时有的放矢。因此,也就无需彻底搞懂,更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找出来,写在笔记本或者书上,等到上课时,与老师所讲内容进行对照,从而提高印象水平和学习效率。
其次,在预习的方法上,很多同学采取了死读和苦读的方法。
甚至,最近有博友给我留言,谈到要专门给孩子请家教来预先教授课程的做法。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对于预习的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简单地说,在预习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技术要教给同学们,一个是知识回顾,一个是假设联想。我们都知道“温故而知新”,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中学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往往以前学习的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在预习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就开始看新知识的具体内容,而要先看看新内容的题目,然后,就自己所能去回顾一下以前的相关知识。例如:看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先思考一下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同时,结合一些常识和推理性思维,思考运用旧知识研究新知识的可能性。在这个例子中,你完全可以想象,如何把一元二次方程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表示,然后让知识进入你学过的体系中去。这样,当你再去看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等知识时就会很喜悦,很有成就感,同时,知识也会变得很亲切。
当然,除此之外,关于预习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预习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将一节课内容的预习时间限制在15分钟之内,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和学习速度,而且对于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锻炼意义。甚至,我曾经在高中学习时,经常采用1分钟提前量预习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没有足够的课前时间时运用,简单地说,就是提前1分钟坐好,然后开始看书思考,重点看大小标题。当老师开始授课时,一边就老师讲授内容对照自己的想法,一边解决没有想透要点。不过,这种方法对于思维的强度和协调性要求较高,大家最好作为一种在没有准备的时候来补救的方法 中考,而不要变成惯例啊!
【课前需要预习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相关文章:
课前预习有哪些方法11-02
提前预习有哪些作用07-12
初中数学的课前预习方法08-19
做好课前预习的好处和方法09-06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方法08-12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案02-09
销售面试有哪些注意事项09-26
职场礼仪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2-27
银行面试注意事项有哪些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