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3.12植树节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3.12是我国的植树节,那么,这个植树节有什么由来吗?请看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
3.12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文献法律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发动群众参与义务造林的节日。按照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统称为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能的重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爱护森林的目的。
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即3月12日。后来到了1928年的4月7日,国民党颁布了植树令: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几年植树式。”国民党之所以颁布这道令,是因为孙先生幼年就对“树艺牧畜”十分热爱的缘故。他在海外留学时,经常利用假期回故乡种植桑树。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节为什么定在3月12日之历史原因:
其实,植树节定在3月12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跟我们国家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关的。孙中山先生从小就非常喜欢大自然,包括植物动物,遗书一草孙中山先生都非常热爱。在孙中山先生还在求学的时候,他就经常利用假期等空闲的时间回到故乡种植桑树。绿化了环境,同时也为子孙后代造福。国民政府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决定把之前旧历的清明节植树节改为在3月12日国民政府总理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这一天植树,意在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贡献。这就是植树节为什么定在3月12日的原因。
植树节为什么定在3月12日之气候原因:
总所周知,我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三月是万物复苏、植被生长的最佳季节。因此,在每年把3月12日定位植树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个时候种植的树苗更容易成活。
植树节的起源
植树节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并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以后美国各州以至世界各国均有响应。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各国植树节
中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日本:每年春季开展植树节和绿化周等活动。绿化周包括街道绿化日、宅旁绿化日、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学校绿化日、绿化树木保护日等。
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开展全国植树节活动。
泰国:每年12月4日为植树节。
菲律宾:每年9月第2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约旦:1月15日是植树节。
巴勒斯坦:1月6日是植树节。
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美国:各洲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
墨西哥:每年6至9月的雨季里开展植树节活动。
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在每年的6月21日举行。
法国:每年3月为法定的绿化月,3月31日为植树日。
英国:每年11月6日至12日为全国植树周。
瑞典:每年3月举行森林周活动。
植树节的故事
众所周知,每年公历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起初,植树节是个农历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重视植树,把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先行者,就将孙中山逝世的公历日期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植树造林的光荣传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做过许多地方官,每到一处他都要栽花种树,这在他的诗中也有反映:"手栽两松树,聊以当嘉宾";"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苏轼任杭州刺史时,修浚西湖,并在湖堤上种树,因而留下了"苏堤春晓"这一著名景观。柳宗元贬官柳州,但仍不忘种树:"柳州刺史,种柳柳江边";"手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种柳树,被称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杨昌俊以诗歌颂:"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都有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绿荫。在黄帝陵,传说是黄帝亲手栽种的柏树(称"黄帝手植柏"),郁郁葱葱,令人顿生思古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师手植柏"。泰山岱庙也有"汉武帝手植柏"。这些千年古树现如今都成了重点保护文物。"中庭树老阅人多",炎黄子孙树下瞻仰时,自然会生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崇敬之情。
植树节的习俗
植树节的习俗除了种树、了解树木的知识还有宣传环保意识和环保的重要性。植树节这一天是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活动的节日,通过植树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达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目的。
我国的植树节的传统习俗
战国时期的孟子曾经向梁惠王献策说,五亩大的宅地,如果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何愁没有衣服穿?(《孟子·梁惠王上》)司马迁说:“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史记·货殖列传》)最后一句话,太史公说得很明白——拥有很多树木的人,财富可以与千户侯相比。
在古代,有“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的谚语,就是说,如果你在某地仅住三两年,种种粮食就可以了,如果要长住,那就要考虑种点树了。当然,这个树多是指经济林木,如太史公所说的枣树、栗树、橘树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三》引《襄阳记》载,吴国丹阳太守李衡,生前种柑橘树千余株,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们家很穷,但我种有千株柑橘树,就像一千个木奴,不吃你的喝你的穿你的,却可以替你纳税,补贴你用度。后来,李衡种的柑橘树长成了,“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一直到东晋成帝咸康年间(335-342年),其宅周围尚存所种之树的枯株。
植树节的渊源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刷,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
植树节的生态价值
植树节的设立是为了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3.12植树节的由来】相关文章:
3.12植树节标语08-04
3.12植树节标语12-19
3.12植树节活动的方案10-09
3.12植树节主题班会10-05
3.12植树节活动方案04-01
3.12植树节祝福语11-05
3.12植树节标语8篇08-04
3.12植树节标语15篇10-29
3.12植树节新闻稿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