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有哪些,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有人物和事件的文章,以下的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借鉴。
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1】
一、 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征
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有人物和事件的文章。
写好记叙文,应掌握记叙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运用这些要素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必须具体、明确;人物的出场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记叙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应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写完整。
(一)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
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
描写,即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人微的描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抒情,就是抒发、表述自己的感情。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1、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事物的片断贯穿起来,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记叙文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景不感人,当然,描写要恰当,为中心服务。
所谓恰当,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写出变化,多种手法。
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
A、从描写的对象看,一般有三种: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景物描写(也称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细节描写,可以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重叠或交叉,构成人物和环境的完整描写。
B、从描写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C、从描写的风格来看,有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
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心态,如见其人,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2、在记叙文中,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抒情和议论,不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而且突出文章的中心。
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大致有三种情况:先叙(描)后议(抒)、夹叙(描)夹议(抒)、先议(抒)后叙(描)。
议论和抒情的运用要从需要出发,适当运用,过多则使文章内容流于空泛。
3、在记叙文中,有时也需要进行说明,但这只能在必要的时候运用,否则用多了还会影响
(二)常用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四种。
1、顺叙,按事情、人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其优点是层次清楚,容易反映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如《一面》。
运用顺叙要注意详略、情节的衔接、变化,否则会使人感到平铺直叙,呆板乏味。
2、倒叙,即把后发生的情节提前记叙、介绍,然后再叙述发生在先的情节。
这种方法能突出主题或重点,给读者留下悬念,从而吸引读者往下读,引人人胜。
如《第二次考试》。
运用倒叙一定要把事件起因交代清楚,而且要衔接自然,如处理不当,则会使文章前后脱节,出现混乱。
3、插叙,就是在记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如《故乡》中插叙了对闰土少年时代的回忆。
恰当地运用插叙,可以扩大题材,丰富内容,深化主题。
4、补叙,即在记叙过程中,用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
如《这不是—颗流星》中,“我”回忆后,用对话补说阿婆已经“走了”。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手段,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大体可以分记人记事两大类,写时要根据需要来确定内容和中心。
写人时,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实来表现人物,切忌冗长、空洞的鉴定式的介绍说明,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述,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
叙事主要通过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表达某种思想和意旨。
这就涉及记叙的顺序,只要运用得好,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在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使用一种方法,常常是综合运用只要运用得恰当,就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多变,安排更灵活,从而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记事和写人不能截然分开,只能相对地有所侧重。
记事不能没有人,写人也离不开事,因为任何事件中都必然有人物活动,而人物也只有在事件中才能表现得活泼有力。
记事为主的文章,事件应记叙完整,写人为主的文章,重点在于表现人物,事件则不一定写完整。
二、中考作文题型
1、命题作文
按照规定的作文题目写作,题目中往往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就概括了写作范围和内容,绝大多数没有审题障碍。
如广州市2000年的作文题《我二十年后的某一天的日记》;2001年是《我和水》;2004年的作文题“我也是富翁”、“假如再有一次机会”;上海市2004年的作文题“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的视线”等。
2、半命题作文
通常有三种形式:命题部分在前,如《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安徽考题);命题部分在后,如《_____让我陶醉》(江苏考题);命题部分在中间或两端,如《 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
2001年广州市中考题是《发生在 的纠纷》。
3、 给材料作文
命题者从预设材料中引申出作文要求或题目,学生阅读材料并按要求作文。
材料作文的审题至关重要,必须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重点,弄清要求,按照明确规定作文。
如这样一个材料: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其实,这座雕像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山东考题)。
而2000年广州市中考题也是“围绕自己身边的环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即谈话的中心。
话题作文是从命题者设计“材料”中引发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
话题作文具有导向性、灵活性、宽泛性的特点,近几年被广泛使用。
如2002年广州市中考题以“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为话题,2003年广州市中考题以“简单、智慧、勇气”为话题。
二、中考记叙文的写作
(一)紧扣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
拿到作文题目后,要先弄清楚题目的意义、范围、中心,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字数要求,再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合理布局谋篇,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1、确立准确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内容
(1)思维的发散
在落笔成文前,一定要慎重,要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写作内容。
①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获得写作内容
如:也许你被真挚的母爱感动过,也许你被善良的帮助感动过,也许你为奥运会场升起的五星红旗流过热泪,也许你为无私的友谊掀起过情感的波澜……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作文题中的“也许…也许……也许……也许……”的提示语,没有内容写的同学完全可以把这段话作为自己的写作材料,写母爱、帮助、友谊等带给自己的感动。
②开辟独特、新颖的角度
A、 类似联想
如由“花与刺”联想到阳光与阴影、成功与挫折、优点与缺点等。
B、 内敛式联想
由如“英雄”联想到课堂上的英雄、公交车上的英雄、联欢会上的英雄等
C、 逆反式联想
如由“心事”联想到“我没有心事”;由“感动”联想到自己是不懂感动的人,在母爱面前一点一点被征服被融化被感动的过程。
D、 虚实转换联想
如写“位置”,可以实写班级的座位、一个人的职务等,也可以虚写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等等。
(2)思维的归纳
① 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不要选择自己一知半解的事情作为写作材料。
② 写自己能驾驭的内容——由自己的认知水平、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
2、突出明确的中心
(1)符合题意
准确把握文章题目的范围和内涵,注意培养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
为此,可在文章内容构思好后,围绕中心编写几句(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2)提升中心的品位
① 要有深刻的思想
② 有小中见大的眼光
③ 有化实为虚的能力
④ 有时代意识
⑤ 有新颖的角度
例如:以“风”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化实为虚,由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联想到不同性格的人;可以联系时代,写社会上的各种风气;可以联系自己,写中学生中流行的一些风气;可以由风想到沙尘暴等社会问题;由风想到关于风筝的记忆┅┅
(二)构思
1、 探究下笔的角度
(1)视角的转换
同样一件事,观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场、观念、态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结论也不会相同。
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视角来叙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能发掘出新意来。
如同样是写“我”在公共汽车上让座,有位同学的满分作文就改变了习惯的视角,借一位需要座位的老大爷的心灵和眼睛,生动表现了一位中学生在让座与不让座之间徘徊犹豫的复杂矛盾的心理。
(2)故事新编
对于人人所熟知的材料,我们可以结合主题,从全新的角度下笔,设计出合理的细节,使自己地文章脱颖而出。
如“诚信”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题材出自《三国演义》中关羽走麦城一节,通过虚构的赤兔马与伯喜的对话,对比董卓、吕布、关羽等人在诚信方面的表现,最后得出“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的观点。
故事新编必须注意三个方面:①对原著有较清晰的印象,避免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③ 想象要合理;③要突出中心。
(三)表达技巧
1、 重视描写的运用
(1)描写人物语言——生动活泼、有个性
(2)描写人物动作——细描个体动作、精写连续动作(见片段1、2)
(3)描写人物心理——以景物映衬、以动作和神态暗示
(4)描写人物肖像——个体神态、描画笑容
(5)描写景物——映衬写景(衬托人物心理)、以景析理(情景交融)
2、 精妙的表现手法
(1) 借物抒情,化直接为含蓄,如《背影》
(2) 妙用修辞,蕴深意于物象,如片段3
(3) 双线展开,相得益彰,如片段4
(4) 借助蒙太奇(将全文所表现的内容分为许多不同地镜头,然后有机地组合起来,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如片段5
展示才情和文化底蕴
中考议论文写作
一、把议论文写鲜活
初写议论文,不少同学极易写人家写过的,说人家说过的,也就是落俗。
其实议论文是最具时代性与针对性的。
我们常把鲁迅先生写的杂文比作“匕首”与“投枪”,是因为鲁迅先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自己手中的笔当作战斗武器使用。
所以,要让议论文鲜活起来,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找米下锅”。
第一,关注“时代流行语”。
流行语传递着时代的信息,博动着时代的脉博。
流行语耐人品味,流行语引发思考。
当我们面对下列这样一些亲切的“字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三个代表、反腐倡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零距离、再就业、我喜欢、亚健康、素质、小康、冲浪、充电、白领、升级、潇洒、组合、奶酪、做秀、下海、另类、反恐、个性……,我们又怎能不为之“心动”?“鲜活”的流行语,自然引发“鲜活”的感触:《生活需要“零距离”》、《中学生更应该与时俱进》、《我说“小康”》、《“组合”的学问》、《我看“我喜欢”》、《“升级”应有度》、《“潇洒”之我见》……,如此写来,文章自然“鲜活”。
第二,登录“社会大广角”。
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最新报刊,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比如我们在看了“南京冠生园月饼厂因用‘旧馅’被曝光而遭倒闭”、“南京傣妹火锅城用‘回锅油’招待顾客”的系列报道之后,再联想到“广东女孩林海燕在自己垫钱为彩民购买彩票中了518万元大奖的情况下,毅然亲自将中奖彩票送到对方手中”的报道,自然会生发“诚信是为人之本”、“生活离不开诚信”、“生活有诚信”等感慨。
又比如从“马加爵杀人”到“中学生轻生”;从“公交车驾驶员不堪乘客辱骂用刀捅人”到“高考‘落榜生’刀伤10多名小学生”……这接连发生的事件,让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治安”、“压力”,而更多的是“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这个全社会都得关注的严峻话题。
再比如在看了《教育周刊》上刊载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有一家儿童餐馆,这家餐馆里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经理、厨师,还是收银员、服务员,全是6至12岁儿童,他们自己定菜谱,处理财务帐目等,一切不许任何大人插手”和“英国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到上大学之前,空出一年时间周游世界,体验人生。
这已成为青少年中的一种潮流,而英国大学一般也会允许学生推迟一年入学”这两则报道之后,我们必然会想到我们中国的教育,且引发对“如何培养我们孩子的独立能力”、“社会如何关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所以,走进“大广角”,感触自然颇多。
第三,留意“身边小见闻”。
其实我们身边的一些小见闻,常常是我们议论文写作的最好话题。
当你面对“同学用脚‘开门’”、“做早操腰身弯不下”、“在校吃饭插队”、“穿着扎眼校服的中学生们在闯红灯”等上述情形时,不可能无动于衷吧?当你听到“不堪入耳的‘校骂’”;当你听到“不伦不类的‘绰号’”;当你听到“动辄出口的‘烦死了’”……,你一定有话要说。
像有些同学据此写出的诸如《我劝同学莫说“烦”》、《“绰号”之风该休矣》、《“插队”非小事》等习作,就非常有针对性。
总之,生活是个“万花筒”,只要我们学会去发现,学会去感悟,那么写出的东西一定是“鲜活”的。
二、把议论文写规范
从同学写作议论文的现状看,有两种情形比较普遍:一是太“杂”,思路不清,表达混杂;二是太“死”,典型的三段式,中间部分是事例的堆砌。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没有?有。
那就在于掌握议论文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从规范的议论文写起。
一是横式结构。
就全文而言,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开头引出观点,结尾总结照应,而中间(主体)部分则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分论点支撑,即从几个方面(或几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来证明作者在文中所要阐明的观点。
这里要说明的是主体部分用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它们是并列的关系,中间没有主次之分。
所以,这种横式结构,我们又通俗地称它为并列式结构。
譬如,我们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如果以横式结构来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可用“幸福在哪里?”的设问开头;主体部分则从“幸福在劳动者的汗水里”、“幸福在有志者的追求里”、“幸福在无私者的奉献里”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最后以“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我们的手中”来作结。
由此看来,以横式结构行文,全文的层次显得非常清晰。
二是纵式结构。
如果说横式结构的主体部分由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支撑,那纵式结构主体部分在展开事理论述时,则是逐层深入的。
很虽然它不是并列推进,而是层层递进。
在论述时,我们既可以按事理的性质,由表及里地展开;也可以按事理的范围,由小到大地展开;还可以按事理的发展,由浅入深地展开。
比如针对学生的“浪费”现象,我们既要跟他们谈谈经济问题,也就是要“算算账”,让他们明白“积小成多”的道理;更要跟他们说说性质问题,一旦“浪费”成习,极易形成“奢侈”的作风,那后果就严重了。
这样的分析,很显然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逻辑进行的。
由此可见,采用纵式结构行文,事理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性强。
三、把议论文写精彩
在我们平时的作文练习或检测中,如果是话题作文,不限文体,那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写记叙文、写散文,有些同学即便尝试去写想象作文,也不太情愿去写议论文。
原因就在于很多同学都认为议论文很难写出文气。
其实只要我们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段,议论文同样可以写得很精彩。
下面老师就介绍几种在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段,希望能对同学有所帮助。
1、运用名言增文气。
在论述时恰当地用上几处名言、警句,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
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2、运用俗语添生动。
让议论文不死板,变鲜活,适当地运用一些俗语、流行语、歌曲、广告语,引出话题或阐述事理,议论文的语言自然变得生动而有趣。
3、运用比喻巧说理。
在论述时,展开想象,借助比喻,既巧妙说理,又生辉文笔。
比如,在论述“父母溺爱的危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大树遮庇下的小树长不大”、“屋檐下的小麻雀飞不高”、“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等一系列比喻的展开,从而很好地达到议论的效果。
4、运用排比长气势。
在析理时,我们可以通过反问等修辞来构成排比;在例论时,我们可以通过系列的短例来构成排比;在结构时,我们可以通过句式一致的段落构成排比。
总之,这些排比句、排比段在文章中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5、运用对比更辩证。
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会运用对比论证。
文中事理与事理的对比,事实与事实的对比,事理与事实的对比,这些对比正反相对,既使说理辩证有力,又使行文曲折多变。
总之,只要我们充满信心,调动一切积极的手段,议论文一定会在我们的笔下生辉。
初中学生如何写作议论文?
一事一议──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
初中生学写议论文需要一个过程。
一开始,可先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从而逐步提高说理能力,为进一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
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先来谈叙事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
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
如同学中存在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
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
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
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1段是这样写的:
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好无缺。
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
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
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好无缺。
“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
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来看议论部分。
谈看法、说见解的文章,虽然是由“叙”生“议”的,但重在“发表议论”,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议论,这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区别于记叙文的本质特征。
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
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
对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议论的内容也就明确了。
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
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
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如《实力最重要》写到:
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要善于宣传自己》则写的是:
王阿姨买哑人的刀,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刀的优良性能,而我们没看到的人只能与此“良刀”无缘了。
哑人无言是出于无奈,但我们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传自己,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明白,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
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学会写提纲
初中生学写议论文应该从写提纲练起,不必急于成文。
写议论文与写记叙文不同,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
写作前必须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有一个清楚的整体构思,这就如同盖楼房要先绘出“图纸”一样。
有了写作提纲,文章就有了一个轮廓,写起来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有不少同学不愿意拟写作提纲,觉得麻烦,耽误时间,结果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任意发挥,从而出现观点不明、重点内容遗漏、条理不清、结构松散等弊病。
为了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保证写作质量,我们一定要首先学会写提纲。
议论文的提纲编写,一般应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论点?
2。先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后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
3。选用哪些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阐述论点?
4。用什么论证方法?哪些详?哪些略?
5。怎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对这些问题必须反复思考,然后加以整理,分成条目,固定下来。
写提纲时,要注意几点基本要求:(1)观点明确;(2)重点突出;(3)条理清楚;(4)简而明。
所谓“简”,是指简要,写出段意即可;所谓“明”,就是清楚明白,一看提纲就了解文章的整体安排及部分内容的详略情况。
我们看一下《谈“骨气”》一文的写作提纲:
谈“骨气”
一、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分析:1。什么叫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骨气”是有阶级性的
三、从不同角度论述:1。文天祥“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2。古代穷人“贫贱不能移”的典型事例
3。闻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
四、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这份提纲,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文字简洁,从提纲可以看出全文的主要观点及作者的思路。
中学生编写提纲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于简单和逻辑性不强。
前者如《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提纲: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提出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二、说理论证:1。勤奋学习便会取得成就
2。不勤奋学习必将一事无成
这样的提纲太简单,看不出作者的整体构思,实际写作时,仍然需要边写边想,这就没能起到提纲应有的作用。
同样是这个题目,另一份提纲则明确具体、条理清楚: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提出论点: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二、分析:1。学习与才能的关系
2。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
3。“天才”“神童”的才能来源于“勤奋学习”
三、多角度论证:
外国:1。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的例子
2。高斯的例子
3。居里夫人及丈夫的例子
4。引用狄更斯、巴尔扎克的话
中国:1。唐代的诗歌:白居易的自我写照
2。明代的药物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清代的绘画艺术:郑板桥刻苦画竹的诗句
四、结尾点题,强调中心论点
写提纲除了应该内容具体以外,还要注意有一定的`逻辑性。
先来看这样一份提纲:
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论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二、说理论证:
1。珍惜青春要从点滴做起
2。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3。珍惜青春要树立远大目标
4。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
这份提纲将“为什么”与“怎样做”混在一起谈了。
提纲不合乎逻辑,反映了作者思维的混乱。
可以做这样的修改:
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论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二、说理论证:
(一)中学生为什么要珍惜青春
1。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
2。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二)中学生怎样珍惜青春
1。珍惜青春要树立远大目标
2。珍惜青春要从点滴做起
写作提纲一经列出,就应该依“纲”写作,但并不等于一成不变。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有了更新更好的思路,可以随时调整或修改提纲。
提纲是文章整体构思的文字化。
拟写作提纲前一定要认真构思,逐步养成拟写作提纲的好习惯,这对提高作文效率,保证作文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论点的提出
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我们谈论某个话题、评说某种现象,自己心中总得有个观点,这个观点行之于文,就是论点。
论点通常是一个陈述性判断语句,直接表明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如《谈骨气》一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用一个简明的判断语句表明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一种认识。
《想和做》则以“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这一陈述句,表明了自己对想、做关系的主张。
表明己见,进而干预生活,是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所在。
要让自己的观点立起来,首先观点必须正确。
作者所持的见解应该符合人类进步发展的大趋势,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不能绝对、片面。
如《想和做》一文的论点,既不夸大“想”的作用,也不贬低“做”重要,正确反映了想、做两者间的客观规律,让人觉得很在理。
同学们作文的论点,完全错误、荒谬的情况很少,但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见解片面或绝对的情况比较多。
如有的同学在谈人生时,认为只有身处逆境才能成才,没有想到环境只是外在条件,能不能成才最关键的是人的主观努力。
论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当然无法立足。
议论文是我们参与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论点还应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一篇题为《我也说说考试》的文章中,有这样两段:
在社会舆论声讨应试教育的一派热潮中,我们紧张的期末复习考试阶段又来到了。
这几天,同学们几乎是见面就互相诉苦、痛骂考试,学习完全是在一种不想干、又不得不干的被动情绪下进行的,班里气氛很不对头。
其实,考试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件挺好的事情。
考试是给人以压力,可有点压力不是好事吗?我们本来懒得学习,经考试一压,都乖乖地学去了。
数年后看看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东西,说不定还会感激考试呢!我爸说,“文革”时就是因为没有考试,许多真正优秀的学子不能上大学深造呢。
……
这篇作文的论点针对性就很强。
在一片哗然的否定声中,发出一种“别样”的声音,启发大家换个角度思考,不是很有现实意义吗?
论点在正确的前提下,还应努力求新。
观点再好,说来说去,尽人皆知,再说还有什么意义?《灰姑娘的时钟》一文的论点就十分新颖。
我们过去看灰姑娘的故事,大都看到的就是善有善报。
可角山荣却抓住故事中“仙女再三叮嘱要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这一关键环节,从文学作品总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经过层层探究,得出了“童话中仙女的话,在这种(工商业极为发达的)社会里,是带有特别严格的伦理含义的”的结论。
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这里我们所说的“新”,可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类意义上的,即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灰姑娘的时钟》大致可属这种情况;另一层是自己生活圈子意义上的,大家尚未意识到,有人首先提出来,这观点也应当说是有新意的,《我也说说考试》就可以说是在这种意义上的“新”。
我们在学写议论文的时候,篇篇出新是很难做到的,但是生活中,“新意”又是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所在,我们应该把这条标准记在心里,在今后的写作中努力追求。
写议论文就是为了树立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的观点就必须鲜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态度一定要明朗。
亦此亦彼、含含糊糊,就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
此外初学写作的同学,还要注意论点的集中。
一篇文章论透一个观点已属不易,贪多求大,东拉西扯,结果必然淹没了中心,搞得读者不知所云。
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没有一定的限制,根据论述的需要放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都行。
同学们初学写作,可开宗明义,把论点放在开头,这有益于避免或减少偏离中心的现象。
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写法,也比较容易掌握,“一事一议”的文章通常用的就是这种思路。
议论文的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既然议论文是我们参与生活的一种方式,文章的论点,当然应该从生活中来。
如课文《想和做》《怀疑与学问》,就都是源于对生活问题和客观规律的思考。
上文提到的学生作文《我也说说考试》的论点“考试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件挺好的事情”,不也是源于对考试在生活中作用的实事求是的思索吗?事情本身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思想健康、善于思考的同学才能提炼出正确、新鲜的观点。
这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努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学会从人生的意义和国家、人类发展的层面思考问题;还要养成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说自己真心想说的话。
论据的运用
论据,是证明观点的材料。
论点要让人信服就不能只是空洞地说教,需要有充分的论据来证明。
《谈骨气》一文,为了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列举了纵贯古今的三个事例:古代一个穷人宁愿饿死不吃“嗟来之食”;南宋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肯变节求荣;民主战士闻一多为了正义的事业宁可倒下去也不屈服。
还引用了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毛泽东对闻一多的评价来阐释、印证中国人的骨气。
这些材料充分而有力地证实了中心论点。
论据,可以分成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等。
“事实胜于雄辩”,典型的事实论据,常常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
因此,使用事实论据,让事实说话,是写议论文章常用的基本方法。
如《发问的精神》一文,一连用了四个事例:牛顿由对苹果落地发问,而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瓦特由对壶水滚沸发问,而发明了蒸汽机;释迦牟尼对人生发问,而创立了佛教;孔子好问,则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
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发问精神的可贵”。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一文,则使用了有案可查的确凿史实和统计数据,如同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据,用血写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
作为论据的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上面提到的事例,有的是一人一事的具体事例;有的则是多人多事的概括性材料。
《想和做》中有这样一段论证:“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另外也有一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
”这里讲的“有些同学”,用的就是概括性的事实材料。
该文在论证“想要靠做来证明”时,举学游泳为例。
学游泳的过程也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这也是一种概括性论据。
初学写作的同学,往往把自己的思路限制在名人事例的小天地里,其实只要可以证明论点,无论天下大事还是个人小事,都可以为我所用。
使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一、要注意事实材料的确切与真实,切忌胡编乱造。
有的同学由于材料记忆不准,又懒得再去核实,把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事情安到了爱因斯坦身上,把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拿给孩子玩的奖章,说成是金表。
材料虚假,自然要影响论证的效果。
二、要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特别是那些内含丰富的材料,一定要仔细斟酌。
有时,一件事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把握不好其中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就会造成论据与论点脱节。
有这样一个材料:一位科学家,平时工作很努力,业余又钻研围棋,在接受了一个重要课题之后,由于时间有限,他舍弃了自己的爱好,终于在限定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
一位同学用这个事例来证明“勤奋才能成才”,这在逻辑上显然不够严密。
这个材料的核心应该是为了事业的成功,要舍得割爱。
材料的主旨与论点的意思根本不是一回事,怎么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呢?
三、事例的叙述要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强烈的论证意识,要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能够证明观点的主要情节上。
有些同学叙事时缺乏的论证意识,洋洋洒洒地把事情的全部经过描述一遍,占用的篇幅很大,却不能有力地证明观点。
可《谈骨气》的作者只写了文天祥拒绝敌方收买的短短几句,因为作者在这里需要证明的是“富贵不能淫”,能够说明文天祥不为荣华富贵所动就足够了。
在能够有力论证观点的前提下,事例的叙述,应是越简洁越好。
四、用事实论证还要注意对事实的分析论述。
不能只是将事实一摆,事例说完就完。
只有经过分析论述,事例才能更有效地证明论点。
有一篇题为“俭以养德”的文章,为了论证“勤俭可以养德”的论点,使用了鲁迅先生不换新棉裤、坚持睡硬铺板的事例,事例讲完之后,作者有这样几句议论:“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
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
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
”这段分析,揭示了所用事例的意义内涵,使事例与论点更加自然、紧密的融为一体,事例的证明作用才更加突出、有力。
道理论据,是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这样的言论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引用为论据,也能有力地证明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怀疑与学问》一文,以引用名言开篇,引用了宋代学者程颐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和北宋哲学家张载的语录“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用语虽少,可这些“有建树者”的精辟言论,很有力地证明了发问对于学问的重要。
一位同学在论证“贵在坚持”这一观点时,引用先贤荀子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分贴切,证明观点的效果就很好。
使用道理论据,要注意所引语言与论点的一致。
有的同学因为引言得之不易,内容又好,不忍割爱,硬塞入文,反而破坏了文章内容的统一。
一位同学在论证“骄傲使人落后”的观点时写道:“马克?吐温曾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月亮,他的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任何人看见。’这不正是说明了人不能骄傲的道理吗?”显然,这则名言的使用是不恰当的。
马克?吐温的话,意思是人都有两面性,这与“骄傲”并不是一回事。
使用道理论据还要注意保证引言的准确,引文的内容及出处都不能有误。
论据不真实、不准确,必定会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用好论据的前提,是作者头脑中丰富的知识储备。
平时要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多读书报,注意准确地积累材料。
还要特别注意强化自己的联想能力,打开思路,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积累。
联想的触角可以古今中外,无所不及。
各门学科学到的东西、报刊电视上得到的信息、耳闻目睹的生活事件等,能证明论点的尽可挑选。
同学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别人作文中用的材料,其实自己也知道,只是写作时自己没有想到。
这显然是不善于联想的问题。
激活僵死的思维,才能进入一个较为自由的写作天地。
论证的展开
论证就是组织材料证明观点的过程。
要让自己的观点令人信服,就得对观点进行论证。
论证该怎样展开呢?让我们先来看两篇课文的论证思路。
《谈骨气》一文,开门见山亮出论点;然后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三个方面各用一例,事例在时间上纵贯古今。
这种三足鼎立的论证结构和精当的举例论证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从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说起,提出论点“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接下去谈“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再谈创造性思维必须的要素是活用知识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的尝试,并举出两例加以证明;最后谈创造性的普遍意义,从对创造性产生过程的分析,说明每个人都可能有创造能力。
比较之下不难看出,《谈骨气》的论证部分采用的是多方面展开的并列思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用的则是单向纵深展开的递进思路。
还有一种对比论证的思路也很常用。
有一篇题为《说“惜时”》的文章,提出论点后,先正面说理、举例,证明珍惜时间对发展和成功的重要,然后又从反面说理、举例,表明浪费时间将一事无成,利用正反对照的效果,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需要说明的是,这几种论证思路彼此间并不互相排斥,常常是一种为主,兼用其他。
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论证论点的具体思路也是多样化的。
论证时从哪个角度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并没有一定之规,使用怎样的论证思路最好,完全应由论证的需要来决定。
我们可以抓住一个角度说深说透,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论证说理。
论证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
用事实证明论点,是论证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我们学过的议论文中几乎都使用了这种方法。
讲道理,可以指使用名人名言等道理论据;但更应该强调的是作者直接讲述一些支撑论点的基本的道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的结尾部分,为回答“创造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的问题,作者采用的主要就是讲道理的方法。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成现实。
这里作者没有使用事实或道理论据,只是通俗、平白地讲解了创造是怎么形成的。
通过对创造过程的分析,表明了只要留心,任何人都有创造能力。
这样的讲理,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读来让人信服。
严密的逻辑性,是论证展开的基本要求。
同学们常犯的逻辑错误,有行文思路上的因果错置:在没有因果关系的两种事物间强行推理。
如“旧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不就是因为不重视体育锻炼吗?”但更多的还是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搞得似是而非,模糊一片。
如有同学在论述“锻炼身体十分重要”的观点时,说:“有健康的身体,就会有清醒的头脑”。
这显然不够严密:“健康的身体”只是头脑清醒的一个条件,怎么能用一个条件取代所有条件呢?又比如“不进行体育锻炼,体质就会下降。比如我,开一宿夜车,第二天上课就困得不行。”这是把“体育锻炼”与“适当休息”混为一谈。
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语言问题,实质上还是认识和思维的问题。
同学们要首先在深入认识事物、认真思考问题上下功夫,同时去推敲词句,这样才可能使我们的论证无懈可击。
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2】
议论文因为文体结构比较规范,知识点清楚,语言的分析理解难度不大,因而议论文的阅读较其他文体要容易,议论文的写作也比较容易上手。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因只有一篇课外阅读,且很少考查议论文阅读,因而除了课本中的议论文,同学们对课外议论文的阅读没有足够的重视。
写一篇论证逻辑清楚、有理有据、语言优美的议论文,对初三的同学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当绝大多数同学写的是记叙文,你能写一篇好的议论文,一定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大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注意,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首先,清楚明确地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议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证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多读议论文,从内容和结构上读透,然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下面是课外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中的一段,我们以此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①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
②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
③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
④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
⑤ “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
⑥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
⑦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
⑧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⑨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
⑩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这一段的基本结构如下:
①由题目引出“听”这个论题;
②③分析提出论点: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
⑤⑥⑦举例论证,举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事例,并分析如何论证论点的;
⑧⑨道理论证,引孙子的话,并加以分析如何论证论点的;
⑩得出结论。
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这样把结构罗列出来,在写作中可操作度就大了,我们在写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模板把新的题目、论题、论点和论据填到这样的结构中,只要每一步都做到位,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再次,用散文的优美语言,弥补论证逻辑不够缜密的缺陷。
例文《做人要有立体感》其中的一段,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的语言可以这样写。
“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
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
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这样通过句式的变化,生活中现象的罗列,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说服力。
最后,掌握一些技巧,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
这里我们以开头为例。
1。可以开门见山直入话题,点明论点。
“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
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
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2。名人名言开头,既是道理论据,又显得真实准确。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笔,自然引到论题上,提出论点。
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
(《谈“忍”》)
4。把一个事实论据放到开头,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做举例论证。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5。比喻开头,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培根《论美》)
6。设问开头,自问自答,吸引读者。
读了大半辈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标准。
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周国平《愉快是基本标准》)
总的来讲,中考课外阅读也许不会考议论文的阅读,但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我们写好议论文。
中考作文十个写作技巧总结:有理有据【3】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
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
议论文在"两个文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大的作用。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这种文体的写法。
1、议论文的三要素
每一篇议论文,都离不开论点、论据和论证。
因此,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
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5点要求:
①正确。
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
②鲜明。
作者在文章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
③严密。
论点的表达必须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不给持有异议的人以可乘之机。
④集中。
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
要求集中,也就是要避免发生论点转移,后文的论说跟前文的论点有变化,或者概念上混淆。
⑤深刻。
文中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见解,能够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以便更有力地说服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写议论文时,要注意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交代清楚。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基本观点,它是全文的主旨和核心,在文章中起主导作用。
从属论点是说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提出论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开头提出论点。
二是结尾提出论点。
三是篇中提出论点。
四是论点贯穿在全文中。
通常的写法,以①②两种为主,习作议论文也应以这两种方式为主,然后进而学习后两种写法。
(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因此,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
事实材料中又包括正面和反面事实材料,另外,数据材料也是其中一种。
选择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对于正面的事实材料,首先是真实性原则。
论据真实,论点就可靠;论据不真实,论点就可疑。
其次是典型性原则。
就是要求选用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亦即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材料作论据。
一个论点,往往有许多论据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证明它。
但是在可以论证它的众多论据中,总有一些是最恰当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就是典型的论据。
此外,还要遵循新颖性原则。
人们在阅读文章时,容易被新颖的材料所吸引,也容易对陈旧的材料产生厌恶。
因此,对事实论据的选择,也必须遵循新颖性这一原则,重新轻旧,求近舍远,在"新"字上下功夫。
对于反面事实材料应以有衬托作用为原则。
议论文为了把道理讲深讲透,需要多角度地分析、论证论点,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去选择论据,既要选择正面的材料,从正面阐述事理;也需要选择反面材料,从相反角度剖析事理,正反对照,以反衬正,突出中心论点。
反面材料补充不能说透的结果。
对于数据材料应遵循科学的原则。
从表面上看,数据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其实它有丰富的内涵,往往是众多劳动的结晶、辉煌成绩的表现、不懈努力的反映,或者是浪费破坏的记录,将科学的数据引进议论文,能增强论证的效果,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理论材料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经典理论家的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首先是可靠性原则。
作为论据的依据,被引用的理论材料一定要确凿可靠,不论是引用名人的原话,还是引用大意,首先应搞清作者是谁,不可张冠李戴,把孔子的话当作他人的话来引用。
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核对原文不要抄错;如果是引用大意,一定做到对原文内容能够正确概括,做到准确可靠。
其次是针对性原则。
引用理论材料的目的是为论证某个观点服务的,切切不可牵强附会,无的放矢,架空议论。
再次是引伸性原则。
这是说在引用精当的材料作论据后,不能就此完事,不作分析,这样有引无证,不能充分发挥论据的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在引用理论材料之后,紧跟着就要对理论材料进行科学的推论,从中推导出新的含义,生发出新的思想,进而推动文章的论证。
此外,还有简明性原则。
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目的'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对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和推导,还要靠自己去论证。
如果引用过多的理论材料,以引带论,效果会适得其反。
(3)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使论据与论点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论证的方法,一般都是先提出论题,经过论证、分析后得出结论。
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有的逐层剖析,有的边分析边作结论,有的用设问引出问题进行论证。
写议论文要求做到层次清楚,推理严密,合乎逻辑,说理透辟,不论立论还是驳论都要具有说服力。
2、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写立论性的文章,必须做到:
①论点要正确、鲜明。
正确就是论点本身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鲜明就是说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②论据要真实、充分。
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公认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
用事实作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用科学道理作为论据,也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如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公式等作为论据,也能有力的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③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
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
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
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
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
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
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
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
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
总之,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对准把子。
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
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是概述。
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
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
二是摘引。
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
②要抓住要害。
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
③要注意分寸。
对于敌人的******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
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
破和立是辨证的统一。
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
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中考议论文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议论文写作技巧09-28
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10-05
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技巧09-30
议论文开头写作技巧09-30
语文议论文写作技巧07-28
议论文写作技巧大全11-04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10-06
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10-06
初中议论文写作技巧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