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

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习总结

时间:2022-11-14 09:41:03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习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习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习总结

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习总结1

  炎炎夏日,我有幸成为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研修班的一名学员,参加了历时六天的培训活动。一场场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的精彩报告给了我一次次思想的革命,一次次深刻的反思。专家们所阐述的教育观点,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都让我感受到新时代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与新使命,作为班主任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一)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听了黄静华老师的讲座,更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教师要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引路人。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用真情赢得真情。记得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老师就应该蹲下来与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这样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你,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二)热爱班主任这个职业,

  只有你充满热情去干一件事。并且对这件事有深厚的感情,你才能做好。一向以来,我一直自我感觉是一个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的班主任。但听了马兰霞老师和黄静华老师的报告,我忽然感到自己离热爱这个职业的距离好远。之前我得认识只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你爱这份工作,愿意倾注精力在里面,才会取得成功,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老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学生呢?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老师如果能够给予学生以足够的爱,那么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你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这样的认识境界很高,但具体的行为落实达到了吗?从两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她们对待工作的热忱,几十年如一日,不断钻研,不停探索,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推陈出新,引领着不断变化的学生。而我自觉有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经历,工作时往往会用老办法去解决问题,少了对学生的重新认识,少了深入的反思。活到老,学到老,热爱班主任这个职业,更应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反思。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更加重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需要不断“充电”。若不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就不会走出传统迈向现代,就无法顺应现代教育。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马兰霞老师的报告中提到“不当、正当、应当”的见解,让我深受启发。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学校工作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拟定全班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以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而且要将集体的目标动力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爱要求自己。比如,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怎么听课,怎么发言,怎么排队等一系列常规问题,然后再考虑怎样培养孩子们爱护环境,团结同学,讲文明礼貌等习惯。当然每个年段都有每个年段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不是主要的目的,而是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来制定,目标必须要有激励性和切实性,要让学生能“跳一跳就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们的信心。运用马老师的观点,将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更好的提高德育教育的可接受性。

  马老师说:“教育永远是一个慢的艺术,这是教育的规律。”短暂的研修很快就过去了,但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自己今后责任的重大。“善于学习的教师,是善于思考的教师,是善于改进的教师,能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迫使教师具备这样的素养。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就必须勤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反思。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让受教育者今后的人生变的更有意义,生命质量更高。作为班主任工作神圣而伟大,任重而道远。

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习总结2

  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面对学生都会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困惑进而要求我们用爱心和智慧去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很多教育问题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我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谈谈自己通过本次骨干班的学习收获。

  当前关于爱,一个最令人头疼或费解的问题是:为什么“爱”的付出并没有“换来”爱的回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道题我都讲了8遍了,还不会,我真没办法了?”“瞅你们考的这点分,对得起我吗?”甚至,学校曾辑录的教师忌语中其实很多也是在这样的无奈下的一种渲泄,进而出言不慎。为什么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自认为是爱学生的,而学生却不大认同。看来,我们需要反思,给予孩子的“爱”究竟是怎样的“爱”?什么是教师所应有的爱?丁榕老师是这样阐述的:爱与其说是一种情感,毋宁说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这就是说,唤起他的生命和增强他的生命力,这就是一个人更新和成长的过程。回想我20年来的教师生涯,粗粗一算似乎“占有式的'爱”多于“创造的”。多年来,我坚信自己一直在全身心的付出,因而每每遇到学生的不理解,只是自己释怀的安慰自己:只要问心无愧,对得起孩子,相信他们早晚会理解的,我的爱是不图回报的。我总希望通过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扫清学生成长之路的障碍。此时,我第一次认真思考,会不会有一天他们真的能理解,因为自己的有些做法确实未考虑过他们今后发展的需要。当然这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反思我们的教育,这其中是否存在着不恰当的爱的

  方式对孩子所造成的束缚呢?我们是否可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更多一些地从孩子的远期发展考虑我们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呢?

  最近,我常常在问自己和同事们一个问题,我想很多老师对此也都有同感:为什么自己的第一拨学生跟自己的感情最深?为什么经验多了,反而学生离我们倒远了?特别是到了教师节,自己的生日,这一点更令我感慨万千。

  我想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孩子世界的关注不足所造成的。丁榕老师和张前、李晓几位老师都不约而同的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即:教师爱学生的首要条件是教师对儿童世界的关注心向及其敏感性。因为儿童作为生命存在,其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有着与成人明显不同的特点。他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所关注的的事物和现象,他们好奇以致兴奋的事情,教师往往认为是“小孩子们的事”而不屑一顾。想想初为人师的我,周末带着孩子踏青放风筝,打球游泳,绵绵细雨中去跑步磨练意志,周六麦当劳里的谈心聊天。虽然有些事当时是束手无策,但学生愿意与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而现在我却往往固守着已有的经验,多了一些想当然,不再如当初那般走近学生了。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爱好也不再像过去如数家珍一般了。因而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方式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关爱形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反映了教师与学生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异。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项要求,即在进行关爱的时候,不但应从自己的思想认识出发,而且应该了解学生的

  实际需要,使关爱更切合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通过此次参加骨干研修班的学习以及自己在工作中反思,实践。我想:“爱”,不应该是“理解”学生的错误,而是通过巧妙的办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提高其修养。我认为,爱,还应该既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成年人,相信他平等对待他;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还不能对自己行为完全负责任的孩子,进行耐心的引导,讲究方式和方法。

  总之,教师的爱它形成于平平实实、日积月累的职业生活过程。我们只有不断的将“实践+反思”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才能让我们更快成长起来。

【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骨干班主任培训学习总结01-03

骨干班主任培训学习总结01-10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通用9篇)01-02

骨干培训学习总结12-30

网络研修班主任工作总结11-14

研修班学习心得03-23

班主任研修班主任培训研修总结(精选8篇)11-26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体会12-01

骨干班主任个人总结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