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励志演讲稿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国励志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爱国励志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燃点未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用青春铸就华夏精彩。如今“五四”运动已然过去了93个年头,“五四”精神已经伴随我们93个春秋。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那个铁血年代中的大学生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93年前的今天,帝国主义对我中国主权尽情蹂躏,对我中华民族尊严无情践踏之时,是这样一群和我们年级相仿,热血爱国的北京大学生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帜,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奔波、疾呼。高喊着“救亡图存”的口号,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青春,他们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浇灌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血路,直接影响我伟大的党的诞生和开展,指引风雨摇曳中的祖国蹒跚前行。
今天,我们立足和平年代,回首峥嵘岁月。有人说:“五四”运动离今天已经很遥远了,“五四”精神于今天已经过时了,我们已经不需要它了。我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当今和平年代下的年轻人,更需要“五四”精神的洗礼。我们必须铭记1919年5月4日,历史不能重演,睡狮不能重蹈覆辙。
在这个实体化战争离我们渐行渐远的年代,在这个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和平愈演愈烈的和平演变的年代。“爱国”对当代年轻人而言已经没有那么激情澎湃。而在这帝国主义阴谋的作用之下,爱国主义的载体——“五四”精神也被逐渐稀释。我甚至已然不敢想象20年之后,50年之后,我中国少年会是怎么样一番景象,是否依然“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污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民族之危机”今天的`我们无需面对国土沦丧,无需承受硝烟战火,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同样艰巨,我们应该努力成为鲁迅所说的“创造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代”“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以天下为己任,青春热血献祖国,顽强努力,无私奉献,为我中华之繁荣兴盛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生命献上一曲青春的赞歌!今天的我们桃李芬芳,明天的我们将是社会栋梁,我们必将用我们的双手掀起祖国腾飞的巨浪。
在这硝烟远去,看似和平却又暗流涌动的年代,我希望我们能弘扬“五四”爱国精神,不被西方和平演变同化。在这个没有英雄的时代里,我衷心希望我们都能做个人!
中国的国土可以被征服,但不能断送;中国的国民可以被杀戮,但不能低头!
爱国励志演讲稿2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教室里,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全人类的开展做出了伟大的奉献。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开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开展的主流和方向。依靠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勇往直前。坚持民族团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存、开展、繁荣、兴盛的根本保证。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忆、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
每当五星红旗升起,每当《义勇军进展曲》奏响,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自己同庄严站在一起,同伟大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的祖国,我为你骄傲!谢谢大家!
【爱国励志演讲稿】相关文章:
爱国励志作文12-30
小学生爱国励志演讲范文05-10
青春励志爱国演讲稿范文05-19
小学生励志爱国演讲稿07-01
我在国旗下爱国励志演讲稿06-15
青少年爱国励志演讲稿范文05-19
小学生爱国励志演讲稿03-08
小学生国旗下爱国励志演讲稿04-20
关于爱国主义的励志演讲稿范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