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筑物维修工程成本与策略
本文以某高校建筑物的维修为例,探讨了建筑物维修工程成本与策略方面的问题。
建筑物维修工程成本与策略【1】
摘 要 加强建筑物维修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领域又一重要课题。
由于公共建筑物的特殊属性,使得其维修改造工程在流程方式和成本控制方面有许多个性特点。
而如何保证公共建筑维修改造工程的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较好地控制工程成本,是建筑维修工程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鉴于此,本文以某高校建筑物的维修为例,探讨了建筑物维修工程成本与策略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建筑物 维修 工程成本 策略
一、建筑物维修工程成本分析的价值
建筑物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营造阶段,多注重机能、成本、美观、进度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而经常忽略后续营运维护阶段中维护经济性的规划或管制,最终产生庞大的后期营运维护成本。
由于政府财政更为合理化发展,补助公共建筑预算也会相应地减少,这些建筑的维护规划难度日益升高,短绌的预算、维护预测模型的缺乏,加上对预防规划与策略的漠视,直接导致近期公共建筑加速劣化与公共安全危害等重大管理问题,需要各界的重视。
以大学校园建筑为例,其可划分为行政、教学、运动休息及住宿等板块。
其中,学生教学楼是提供学生学习以及学生课外活动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且为学校建筑中使用时间最长、最频繁的硬件设施,是学校建筑维护管理对象的研究重点,如何将既有教学楼进行妥善维护以发挥其效用,是学校建筑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针对某教学楼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教学楼的组成构件及营运维护管理特性,并以生命周期成本统计分析来达成以下目的:第一,探讨大学教学楼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比例,以反馈至生命周期阶段的设计、施工和经营维护管理;第二,借助教学楼构件维修金额比率、周期及趋势,了解其特性与维修维护的重点项目;第三,拟定关键维护维修项目的维护管理策略。
二、建筑物生命周期成本
(一)生命周期成本的定义
生命周期成本的推算,是建筑物求取经济寿命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目的是使建筑物能以最适度的投资获得最有利的经营成效。
因此,所谓生命周期成本可以定义为:为了选出节约能源的最佳方法,由系统筛选出最有效的方法。
(二)生命周期成本项目
公共建设生命周期成本项目基本可以分为:1.取得成本,指购买行为、行政组织、工程施工、设备装设、教育、改变计划、交通。
2.营运成本,指人事、运用、消费、废弃物处理、生产损失、其余区域维护。
3.维护成本(定期),指设备寿命、预防维护、修理费用、直接人事成本。
4.维护成本(不定期),指设备寿命、不预期故障、平均修理费用、每年区域费用。
5.替换或报销。
三、建筑物个案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以某大学为例
本研究针对某大学化学馆1980~2010年的各阶段生命周期的历史资料整理统计的方式,搭配合理的假设推估构建单一大学实验型教学建筑物完整生命周期成本的深入探讨;经由个案分析建立完整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数据,找出以往维修制度下的维修更新费用趋势。
案例具体发现如下。
第一,个案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显示,规划阶段成本若依据现行法规推算为0.12%较所有国外研究低一半以上;营运维护阶段约占整个生命周期成本3/4,不考虑人事费用的负担外,属水电费占整个生命周期成本48.21%最高,相较于国外研究30.8%高出一半以上,平均每年每人负担水电费达8,429元,每年每平方公尺为1074元,需要有计划地投入经费,进行规划及维护维修更新,检讨节能设计及水电设备定期维护检修的必要性,以达节能之效。
第二,依据案例特性归纳实验教学建筑物的维修问题类型,提出各类维修更新成本趋势。
现行制度下每年大型维修更新费用为235元/m2,加上紧急性小型维修费用后每年为303元/m2,平均每年维修更新费用占兴建费用的2.69%。
第三,从案例房龄5年为区间统计,屋龄6~10年间维修费用13,567,308元最高(占总维修费31%),屋龄26~30年间7,736,672元次之(占总维修费17%),再次之为26~30年间4,432,576 元(占总维修费10%);建筑躯体除了兴建6~10年间因设计不当及施工不良造成支出高峰外,于屋龄21~30年间经费分布平均且以隔局变动为主,建筑设备以屋龄26~30年更新设备为最高,初期增购设备需求次之。
第四,依案例各维修分类支出成本统计,以建筑躯体占58%为最高,建筑设备占32%次之,实验性教学设备仅占10%,造成建筑躯体经费最高的主因是设计不当修改及格局变动整修。
其次是建筑设备未进行定期维护,坏了才修为经费支出略低的情形。
第三是建筑外部影响建筑价值、电气容量检讨及给排水卫生设备的改良将影响建筑物实际使用机能,应更特别注意管理。
第五,案例实际维修更新费仅占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24.67%,搭配配置变动情形、使用情况及维修更新费用做一分析,非属常态性维护及机能老化更新修理的项目占其47%。
其中,又以设计不当(17%)、使用变更(11%)及新增教学设备(8%)为主要内容,实际影响维修费用反映除了门窗材质设计错误外,实验计划画变动更新频繁,加上因人员增加、研究计划扩充,造成使用需求大幅度且随意的变更平面配置、未有定时保养维护的机制等问题。
综观个案实际维修更新轻忽定期维护保养,且未经整体检讨进行整修等,为导致建筑物加速老化且不堪使用的要因。
四、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以生命周期成本的观点,探讨某大学化学楼维护成本与策略,借助历史资料对生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以及营运阶段维护成本的趋势、周期与维护关键项目。
最后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并尝试建构维护成本预测模型:
第一,维护维修的趋势、周期与关键项目分析。
分析结果证明,营运维护在生命周期阶段中占重要的比例,该阶段的维护成本趋势及周期分析结果,维修高峰期约发生在房龄15~20年间,约每5年有大型维修情形出现。
研究建议完善的维护计划方案以5年为评估基准,以配合维修周期性的变化事前做好管控。
学生宿舍的关键维修项目为机械设备、建筑装修和电气三大项。
建议督促规划设计阶段检核设计及材质的选用,施工阶段质量的加强考核,以及营运维护阶段重点维修项目的审核,以反馈至生命周期各阶段管理。
第二,维护成本分析与非例行维修成本预测模型。
由历史维修资料归纳分析后,依照成本特性及分布状况分为例行性维护、非例行性维修及需求增加三个成本要素。
本研究提出非例行维修成本预测模型,采用多年的统计平均数据与马可夫链应用预测模式推估维护成本,改善传统的经验法则,避免发生预算不足而延迟维护。
第三,维护管理策略。
在实践中,通过对维护维修累计次数、金额分析,针对A/C/E所提出的维护管理策略,提供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控方法,经由历史维修数据的呈现,研拟出关键维修项目管理策略,以便于相关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英姿.浅谈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中控制开发成本[J].山西建筑,2011 (08).
[2] 景晓燕.建设单位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07).
[3] 邹华玲.基于成本控制的零售连锁企业物流流程优化分析[J].中国商贸,2010 (16).
建筑维修工程管理【2】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怎样将工程管理水平加以提升进行了探讨,而大力推广招投标制度以及建立一支积极向上的队伍是建设维修工程的重要举措。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工程监管力度是确保维修工程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将核算效率加以提升,是在最大程度减少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工程验收以及审计环节对于维修工程的管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此,笔者依据多年经验总结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关键词:维修工程;监督;管理;审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同时也对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建立健全的维修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保障措施、严格合同管理制度、重视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依据合同结算、做好工程招标与施工单位选择、工程验收、决算统计几方面来对建筑维修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见解,旨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1 建立健全的维修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保障措施
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规定,遵守《维修项目管理制度》等。
2 严格合同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合同是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有效依据,也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关键性文件。
订立合同�r,应明确定额套用、费用计取、材料供应、质量标准、工期进度、安全施工、结算方式、质保期限、违约责任等方面要求,并对承包方擅自转包、违规操作等明确处罚措施及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从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3 重视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维修项目的施工有别于新建工程,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因此在施工阶段除了实现与项目相关的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以外,对施工全程的监督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应该聘请或指派有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全程跟踪监督,制约并配合施工单位,以确保工程方案落到实处,处理好突发情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隐蔽工程据实签证,为竣工后的工程结算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资料。
4 依据合同结算
工程结算应本着真实、合法的原则进行。
做到四严:一是严把工程量计算关:二是严把定额套用关:三是严把工程质量计算关;四是严把材料差价关。
在此基础上,由市计部门审核最终工程造价,并出具工程结算审计报告,连同工程合同、现场签证等资料文件进行最终的工程财务结算。
5 做好工程招标与施工单位选择
中小维修工程的招标最常见的是邀请招标,邀请招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邀标说明书要详细。
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经验的要求,工程内容、做法、工序、材料要求、工期、付款方式等工程方面的说明,以及中标条件、开标方式、不中标的处理,其中有关投标费用和投标保证金的处理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定:二是防范串标和假投标,主要是要求厂方工作人员要遵守财经纪律,不能透露标底和投标单位名称等信息,防止串标。
邀标的过程必须透明,杜绝出现“陪标”现象:三是是否参照标底及其与投标单位的报价之间的差额比例,最低价中标还是合理低价中标都是需要考虑的。
由于不招标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此仅对不招标方式下的中小型维修工程施工单位选择问题进行讨论。
维修工程的维修质量取决于施工单位的经验和工人的素质,往往与施工单位的资质关系不大。
6 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是工程完工的标志,也是结算的开始。
工程验收由施工单位申请,由后勤管理部门通知,申请维修的部门、审计部门及其它相关人员参与,组成验收小组现场进行。
在验收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延时原则,即施工完成后应适当滞后一段时间来验收,由于许多维修工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暴露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完后不必立即验收。
二是多次验收原则,这里的验收是指开工后对主材、施工人员资格、施工方法进行验收,期间的单项验收、竣工验收及整改后的验收等,需要多次验收,方能保证工程工期与质量。
7 决算审计
中小维修工程进行的决算工作通常都是由施工单位自行制定的。
编制决算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和维修工程有关的数据,例如工程数量、具体做法等;第二,由相关部门每一次所编制的指导信息;第三,对于维修工程适合的定额标准。
这三方面都组成了维修工程决算的预算基础。
就日常维修、改造的工程而言,在定额上采取不同的实施标准,例如在装饰工程中拥有装饰定额,而在改造过程中就可以有基建定额等,对定额的适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实现2对工程性质加以确定是进行科学决算的关键所在。
工程量在决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和相应的预算数据发生出入的问题,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工程量数据的来源形式依据主体的不同存在多种形式,有些是相关单位自行丈量的,而有的是相关管理人员提供的,还有的是部门和部门之间一起测量获得的,规范的数据通常都是由上面三方一起得到的,然而在具体情况中并不是常见的,经常因为一个工程面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过程。
通过相关管理部门来对决算书做好审核工作,审核的内容包含诸多方面,如工程量是否准确、型号是否处于一致的情况等。
经过附注审核意见以后得到相应的印章即可,当做送审的相关依据。
审计部门应当将相应的决算书做好详细登记以后要事先对工程性质进行确定,检查定额标准套用是否存在准确性,提供材料上面的价格是否存在规范性,收费标准是否存在合理性等方面。
相关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是同步原则;第二是信任原则。
审计应当参与到施工环节是公认的监督形式,不但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减少事后出现重复劳动的情况发生。
而对于信任原则来说,主要的目的是将后勤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关系的主要基础。
因为中小工程发生较为频繁,有着较大的工作任务,相关单位以及管理部门应当简化一些流程,亦或是因为沟通不及时导致的。
一定会致使审计部门出现“猜疑”的情况,这在维修审计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然而这一定要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解决相关事宜。
内部审计在维修、装饰等工程中属于必要环节,为后期管理工作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但是要求本身要有正确的意识,不能出现“越位”亦或是“缺位”的情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从建立健全的维修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保障措施、严格合同管理制度、重视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依据合同结算、做好工程招标与施工单位选择、工程验收、决算统计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的,可以得知只有各个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意识、各尽其职,才可以为维修项目的如期竣工带来益处,确保维修建设工程能够顺利、规范的开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武彩燕.分析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
[2]张洁.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探讨[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建筑物防雷工程的勘测与设计【3】
摘要:防雷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防雷工程的勘测与设计是防雷工程防护全面、配置合理、性能优良、经济有效、维护方便、防雷装置运行稳定可靠的先决条件,文章结合防雷理论与工程实践阐述了建筑物防雷工程的勘测要点,防雷工程设计的复杂性、精确性,及设计的要点,以期对建筑物防雷工程勘测、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防雷;工程;勘测;设计
0 前言
防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或减少雷电对生命和财产的危害,为人们提供安全的活动空间。
防雷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雷电防护系统设计包括外部防雷装置设计、内部防雷装置设计和过电压保护装置设计。
因此,我们就应针对每一个防雷工程,经过勘查、分析、评价,确定不同的防雷类别和防雷分区,为不同建(构)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量身订制出不同的但却是多道防线、多个界面、综合性、全方位的雷电防护方案。
1 防雷工程的勘测
防雷设计应按照现代防雷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前要进行详实的实地勘测,勘测情况要有准确、完整的记录。
勘测内容: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物、地质(如土壤电阻率)状况、气象条件(如雷暴日、雷闪强度、频度)。
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的长、宽、高及位置分布、结构、使用性质,易接闪部位、易燃易爆介质空间燃爆边际、相邻建筑物的情况(如高度、间距、防雷装置状况等)。
供、配电情况及其配电系统接地形式。
机房、设备、线路屏蔽、隔离、滤波装置类型、材料、性能参数(电磁屏蔽效率、场强;电压波动率、频率偏移率)。
楼顶和各楼层及电气竖井的电气、电子设备设施的分布状况、网络的结构、布线情况,馈线与防雷引下线的间距,室内线缆布线是否符合规定、由室外进入室内的线缆的情况、综合布线系统与干扰源的距离、各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
各电气、电子设备的用途、类型、功能及性能参数(如耐冲击电压、工作频率、功率、工作电平、传输速率、特性阻抗、传输介质、传输方式及接口类型等)。
已有防雷装置情况:(1)接闪器的类型(避雷针、带、网、线)、高度、位置、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等情况,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的措施、引下线位置、数量、间距、敷设、引下线与电气、电子设备及其接地线的距离、防反击措施。
(2)总等电位连接、各局部(屋面、侧面、底层、地下、内部机房、设备间、竖井、内有易燃易爆介质的设施)等电位连接情况(结构、布线、端子板位置)、零-地电位差。
(3)电源、电子信息系统浪涌保护器情况(防雷区、保护对象、级别、型号、类型、参数、接口、安装)接地情况(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屏蔽接地、防雷接地),各接地体的类型、结构、位置、敷设情况、连接方式、地网分布情况、接地干线、接地电阻值、防反击措施。
(4)防雷隐蔽工程情况、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5)已有防雷装置状况(材质、规格、参数、布设、连接、性能、损伤),法定部门检测情况。
《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的编制。
对勘测内容、细节核实确认后,编制《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
《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应对勘测情况要有准确、完整的记录,应对雷电环境、风险进行必要的分析、评估,应提示防雷设计中要注意的特殊问题和重要事项。
2 防雷工程设计
2.1 防雷工程技术方案
根据《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结合被保护对象的共性和特殊性,按照现代防雷技术的6个方面(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规范的综合布线、匹配合理的SPD、完善合理的接地系统)和相应防雷技术规范的标准,认真编制《防雷工程技术方案》。
《防雷工程技术方案》应包括雷电环境和风险分析评估结论、应用需求、设计依据、防雷类别和防雷区划分和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级别、防雷方法和措施、可行性说明并酌情加入草图、备选方案、待定事项及建议等内容。
2.2 防雷工程技术方案协商
雷电防护是建(构)筑物及其设备、设施的保护措施。
防雷设计首先要立足于防雷装置不能影响建(构)筑物及其设备、设施自身的安全功能和使用功能;尽量不影响建(构)筑物及其设备、设施的装饰功能;此外,防雷工程实施中,还有赖于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因此以《防雷工程技术方案》为基础,与有关各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供、配电部门、电子信息系统部门、消防安全部门等)进行充分协商是必须的。
协商的主要内容如下:
(1)需求目的和保护对象确认。
(2)防雷装置对被保护物结构、安全、造型、装饰和其他性能(防水、防火、通行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解决办法及相关措施的确认。
(3)利用建筑物及其附近的导体作为防雷装置,或建筑物及其附近必须与防雷装置相连接的导体的名称、位置、敷设方法、连接方式、安全距离、防护措施的确认。
(4)建筑物及其附近必须与防雷装置保持安全距离的导体及其位置、安全距离、防护措施的确认。
(2、3、4项主要包括屋面、侧面、底层、地下、内部机房、设备间、竖井等的钢筋、金属塔架、放散口、楼梯、门窗、栏杆、空调、风机、管道、线槽、地网等设施)(5)建筑物及其附近与防雷装置相关的设备、设施(报警系统、保安系统、内部通信系统、信号及数据处理系统、无线电通讯及音视频系统)的电磁环境标准、接地、等电位和屏蔽的结构、敷设方法、连接方式、安全距离、防护措施的确认。
(6)防雷装置各部件及耗材的材质、规格、数量、采购、加工和安装方法、电气连接方式的确认。
(7)防雷施工必备条件、时序、实效、质量监督的确认。
(8)各方职责范围及责任的确认。
(9)其他事项的确认。
综合了以上细节并绘制相关导体及主要部件位置的图纸,再进行多次协商、认真的可行性分析,不断补充完善《防雷工程技术方案》后,编制《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其附件,并将《防雷工程技术方案》《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其附件以共同签署的文件形式由各方确认备案,以利各方共同实现各自职责。
2.3 防雷工程施工设计
根据《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补充完善后的《防雷工程技术方案》《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附件,认真具体地分析被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严格依照防雷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具体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设计编制。
防雷施工设计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结论,要有必要的图表和说明,要保证防雷系统的整体性能,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维护方便,要与有关各方再行协商并共同确认。
2.3.1 施工设计的严肃性 《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防雷工程技术方案》《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附件《防雷工程施工设计》等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
设计文件选用的材料、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施工设计是防雷装置安装施工的主要依据,对项目完成后的质量及系统性能,负有相应的技术与法律责任。
因此,未经原设计单位的同意,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纸。
经协商或要求后,同意修改的,必须由原设计单位编制补充设计文件,补充设计文件(变更通知单、变更图、修改图等)要与原施工设计一起形成完整的施工设计文件,归档备查。
此外,防雷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施工设计也是对该防雷系统进行检测、维护、改造、扩建的基础资料。
而一旦发生雷击事故,施工设计则是判断技术与法律责任的主要根据。
2.3.2 施工设计的承前性 防雷工程设计分为技术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其实质可以认为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决策到实施逐步深化的过程。
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深化。
就施工设计论,它必须以技术设计方案为依据,忠实于既定的基本构思和设计原则。
如有重大修改变时,应对施工草图进行审定确认或者调整设计方案,甚至重做再审。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设计的顺利进行,开始前除充分准备所需的技术资料外,还应要求相关各方协助落实并提供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
由此可见,在进行防雷工程施工设计中,通过本专业和其他专业间反复推敲、协调的量化过程,才能深化、修正、完善最初的技术设计构思,确保施工设计不变形、工程不走样。
2.3.3 施工设计的复杂性 就一般建筑物防雷而言,防雷工程施工的设计,往往是在建筑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防雷工程的所有外部的防雷装置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同时也对建筑造型的设计、修改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防雷设计不仅仅是防雷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处理好建筑各专业之间的技术支持问题,以便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协作。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专业施工设计的总体布局、平面构成、空间处理、立面造型、色彩用料、内部构造以及功能、防火、节能等关键设计内容是其他专业设计的基础资料。
但是,建筑师也要根据其他工种的情况,修正、完善自己的施工图纸。
同理,其他专业之间也存在着彼此的技术配合问题。
因为本专业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措施,对其他专业,都可能造成技术上的不合理甚至不可行。
所以必须通过各专业之间反复磋商以形成一个在总平面、建筑、结构、设备、安全等诸多技术上都比较科学先进、合理、可靠、经济,而且施工、维护方便的施工设计,以保证建筑物的各方面功能得到均衡有效实现。
2.3.4 施工设计的精确性 作为防雷工程设计最后阶段的施工设计,是相对微观、定量和实施性的设计。
如果说方案和技术设计的重心在于确定想做什么,那么施工图设计的重心则在于如何做。
因此,施工设计必须处处有依据、件件有交待。
除了图纸之外,还要用设计说明、工艺做法等文字和表格,系统交代有关配件、用料和注意事项。
而以上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施工和方便施工。
由此可以断言:逻辑不清、交代不详、错漏百出的施工图,可导致施工费时费力,频繁返工,造成无法合理使用或留下隐患,经济上造成浪费或损失,也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指标。
2.3.5 施工设计的逻辑性 施工设计的内容庞杂,而且要求交代详细,图纸数量必然较多。
因此,图纸的编排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
其目的不仅是便于设计者就本工种和其他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进行按部就班系统地思考和绘图,更重要的是便于施工图的服务对象——施工者看图与实施,以避免施工错漏,确保工程质量。
2.4 防雷工程设计要点
2.4.1 用户需求 本次工程具体、明确内容,相关后续工程情况。
2.4.2 现场勘测情况 与本次工程相关的现场情况,若利用原防雷装置,须明示原防雷装置性能经法定部门检测合格及参数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4.3 雷电风险评估结论 雷电风险评估结论、危害及防雷工程的必要性。
(依规范非必须的,可简述雷电风险状况而不作正规的雷电风险评估)
2.4.4 设计依据 《用户需求确认书》《防雷工程设计勘测报告》《雷电风险评估报告》(依规范非必须的除外),《防雷工程设计协商意见》及其附件相关规范(国标、行标、地标、标准图集)及其他参考技术资料。
2.4.5 保护对象 外部;内部。
应明示建筑物名称或其某部分名称、明示设备、设施名称或型号。
防雷类别(外部)、防护等级(内部)。
2.4.6 防雷装置 材质、规格、技术参数(符合规范标准),产品应附备案认证证书、材质单,必要时附参数说明及检测报告。
说明结构、施工做法、工艺要求、特殊或重要情况提示等,保证防雷装置的防雷性能、机械性能、安全性能。
2.4.7 施工图表 依需求(原理、结构、安装)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及大样图并配以简要、明确的表格或说明。
2.4.8 其他说明 依工程情况需要的其他说明。
3 结束语
防雷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基础上,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雷电电磁脉冲等)进行分析,采用综合防治——均压、屏蔽、分流、接地、保护。
在防雷结构方案的优化、技术参数的确定、防雷产品选型、施工材料的选取、施工工艺考究、防雷器安装技巧等方面深入研究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细致、周密、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力争做到防雷工程投资少、防护全面、配置合理、性能优良、维护方便, 防雷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有效地抑制雷电危害,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建筑物维修工程成本与策略】相关文章: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策略探析09-30
有关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策略探析09-30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策略探析10-05
试分析工程管理项目中的成本控制策略10-01
关于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的策略研究论文10-08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理由及策略10-26
企业成本管理策略论文10-01
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若干策略论文10-08
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策略的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