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狄更斯小说中女性形象

时间:2022-12-22 18:55:55 振濠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狄更斯小说中女性形象

  狄更斯,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也读过他写的小说,其小说当中体现了许多的女性形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狄更斯小说中女性形象,欢迎阅读!

狄更斯小说中女性形象

  狄更斯小说中女性形象 1

  一、狄更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现实原型

  1.母亲——伊丽莎白。狄更斯的母亲伊丽莎白是一个城镇货币局长之女。母亲给青年时代的狄更斯印象最深的是狄更斯19世纪40年代所写的自传的片断中她的两次出现。一次是她悲天悯人得令人发笑,她试图开办一所学校,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另一次则是她心肠如铁,几近犯罪,急切地将十二岁的查尔斯送回他所憎恶的黑鞋油作坊干活。伊丽莎白曾经试图办学,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最后夭折的情形让我们直接地想到了《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密考伯太太,小说中一开场作者就在这个人物身上表现了自己母亲的“弱点”和不为苦难所影响的优秀品德。在大卫这段独自谋生的时间里,密考伯太太给了他一些母爱的慰藉,但是,密考伯太太不是大卫的母亲,她把大卫当成一个有同情心的成年人,而不是把他看成一个幼小的孩子。狄更斯在作品里以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为由,使她与大卫疏远,这样可以创造出善意的玩笑,嘲笑他母亲本人把他抛向冷漠的成人世界,让他童年辍学做工,一次次将儿女们推向困境。

  2.姐姐——范妮。在狄更斯童年时期的幸福年代里,姐姐范妮是他的“常伴”,在上学(日校、预备班)的路上,两人一起到煤窑去秘密探险,看那个装有木头假腿的人。家道中落后,十二岁的狄更斯被迫去黑鞋油作坊里当“可怜的童工”,姐姐范妮则被送进新开办的皇家音乐学院专修钢琴。那时的范妮显现出的音乐天赋可能要比狄更斯的文学倾向更有保证,但是狄更斯只是感到怆然,并没有像怨恨母亲那样对待姐姐。他对于不同的待遇充其量只是给后来的小杜丽可恶的姐姐取名叫做范妮。在这段时间里,狄更斯每逢周末总是和音乐学院的姐姐一同与家人团聚,一同离开。多年后,这一幕被狄更斯写进了小说中感人的姐弟情深:小保罗·董贝在皮普饮的“古堡”里,由挚诚的姐姐弗洛伦斯慈爱地照顾着,就像小查尔斯在这些个星期日曾得到姐姐范妮的爱加令人生畏的城堡之后,他只能在周末看见弗洛伦斯。每当回顾这些周末的细节时,狄更斯胸中便思绪万千,竭力回想每周同姐姐范妮的团聚以及对他的影响和意义。

  3.初恋情人——玛丽亚。狄更斯是一个感情上早熟的少年,他的初恋对象是一位娇小玲珑容貌娟秀的姑娘玛丽亚,她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玛丽亚是一个相当轻浮的女孩,在当时那种以金钱和地位为基础的社会里,她以一个养尊处优的中产阶级少女而高傲自居,竟然把狄更斯对她的爱当作逢场作戏。

  因此这段少年男女半戏剧性的爱恋,只能是昙花一现。初恋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狄更斯的创作提供了真实的写作素材。他以玛丽亚为原型,塑造了《大卫·科波菲尔》中年轻绚烂的朵拉的形象,他在小说中描写到朵拉是位富裕律师的女儿,娇小美丽,头脑简单,孩子气十足。大卫与她一见倾心,私定终身。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他们历经曲折,终成眷属。后来二人性情不合,目的不同,婚后并不完美,后来朵拉病逝,这些正是狄更斯失败的初恋的充分体现。玛丽亚与狄更斯爱情的夭折正是当时维多利亚时期婚姻状况的写照。

  4.狄更斯之妻——凯瑟琳。狄更斯的新娘是他在《时事晨报》的同事和上司乔治的'女儿凯瑟琳。她是一位漂亮的苏格兰姑娘,颇得男子倾慕。她性格沉静但智力平庸。婚后的甜蜜生活,使狄更斯有了一份责任感,有了家庭观念。而且他自己的以及凯瑟琳的父母兄弟姐妹这样两个庞大的生活负担也渐渐转移到了他的肩上。

  这些都促使他更勤奋地写作,使他那小说家的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是狄更斯对待这桩婚姻已经没有了热恋玛丽亚时那么狂热,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玛丽死后,乔治娜接替了玛丽,进入了他们的家庭,直至去世。在作家的长期创作过程中,凯瑟琳的影响既没有初恋情人玛丽亚那么强烈,也不如玛丽和乔治娜,只有在小说里那些失败的母亲或者是不称职的妻子身上看见凯瑟琳的影子,像朵拉,杰里比太太和整天病快快的卜凯特夫人。

  二、狄更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女性与家庭

  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大多数已婚妇女只能被束缚在家里,料理家务和照看孩子,对丈夫的事业是不能过问的,在狄更斯的笔下,他大体上是偏向于让妇女呆在家里,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妇女只是丈夫的听从者和家庭的伺候者。可是,在作品中,狄更斯又很自然地流露出提倡妻子支持和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和丈夫一起参与工作的意识,期望夫妻在共同劳动中得到交流和进一步沟通、了解。在《大卫·科坡菲》中,爱格妮虽有过于美化之嫌,可她对大卫的鼓励和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远大前程》中,描写毕蒂和乔一起劳动的情景时,作者是充满了赞扬和羡慕的,毕蒂还教会了乔写字,这就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时的思想。

  至少可以看出,狄更斯是通情达理的,是比较尊重女性的,而不是凌驾于女性之上。当时的社会认为,一个女儿最高尚的行为,就是缔结一门能使自己家庭财产进一步增加的美满婚姻,至于新郎的年龄、道德品质及知识才能则与这门亲事毫无关系。在这种强调经济基础与等级地位的社会背景中,狄更斯高度赞扬了那些建立在男女互爱基础上的婚姻家庭,同时在表现理想女性的时候,常常夸耀她们的聪明能干,特别是能够辅助男性的女性,当男性感到困惑不解或者要迷足深陷的时候,她们总是给男性以安慰和指导。他并不认为女性的智力不如男性,在其作品中,理想的女性和男性在智力和事业上是互补的。在妇女局限于家庭的条件下,他尽量让妇女参与丈夫的工作和事业,他渴望男人的事业能得到妻子的最大支持和理解。

  2.女性与爱情

  爱情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喜爱的主题之一,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爱情问题是比较注意的。《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丽齐美丽勇敢,有两位男子都发现了她美好的品质,同时爱上了她。一位是查理的恩师海德斯通,他出身低贱,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才取得受人尊敬的教师地位。他的同事——女教师皮切尔小姐对他情有独钟,然而他却热烈而疯狂地爱上了丽齐。丽齐的另一位追求者是出身上流社会的律师尤金,丽齐对他也颇有好感,只是考虑到彼此社会地位过于悬殊,而总是躲开他。然而,当尤金遭到海德斯通暗害时,她却抛弃一切疑虑,立刻跳上一只小船去救他的命。她护理他复原,而且最后坦然做了他的妻子,并从此把他引向一条真实的人生道路。作者在这个形象上所流露出的民主主义思想是溢于言表的。《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约翰·哈蒙出于一种真诚的人生追求,宁肯放弃财产也不愿意娶个他不爱或者并不爱他的女人为妻,最初决定隐姓埋名。他的未婚妻贝拉也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性,从在父母家里对贫穷生活的厌恶,到她在鲍芬家里过富贵生活时的看重金钱,再到她在鲍芬先生一段伪装吝啬的表演影响下,终于认识到金钱势力比贫穷生活更加可厌,改掉了爱钱的毛病后,因为纯洁的爱情与哈蒙走到了一起,最终变成了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和母亲,他们的爱情婚姻受到了作者的肯定,他们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

  3.女性与批判

  《荒凉山庄》中的德洛克夫人属于当时的贵族阶级,她们重视的是衣服和仪表,以此来彰显她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但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里,他通过这个人物让人们看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对女性的认可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自身身份地位为标准变成强调的是女性这个性别的内在特质。贵族夫人有私生女也同样要受到社会道德的指责,德洛克夫人——婚前失贞的女子,一个不洁的女性,注定要毁灭,为她的私情付出代价,这就是狄更斯给这个人物作的定位。她在社交中,总是艳压群芳,独领风骚,是这个圈子里的楷模;在家里,她总是显得高贵无比,让人难以靠近;可内心里,尤其是在她的内心里,她默默地认同了社会对她应有的谴责,默默地忍受着自己秘密带来的煎熬。当她逐渐显露自己的感情时,当她开始为自己的侍女露易莎动了恻隐之心,为她选择幸福的归宿时;当她渐渐靠近埃斯特时,她开始变得有些异常,高傲的面具维持得更加艰难,也到了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代价的时刻。狄更斯要说服读者被禁的爱情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一样,只有毁灭它们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所以他让她的私情也逐渐暴露出来,这时候她内心对社会道德的认同让她选择了自我毁灭,也许这样灵魂才能得到救赎。狄更斯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她还是要为自己违背社会道德准则付出代价。在小说中,艾迪丝受的惩罚似乎比董贝更重,她的私奔等待她的是终生的孤独寂寞。无论是婚前失贞的德洛克夫人还是婚后出逃的艾迪丝,狄更斯都依照传统的观念——一时的过错就是不可挽救的堕落,对她们进行了惩罚。

  三、结语

  狄更斯在表现理想女性的时候,常常夸耀她们的聪明能干,特别是能够辅助男性的女性,当男性感到困惑不解或者要迷足深陷的时候,她们总能给男性以安慰和指导。他并不认为女性的智力不如男性,在其作品中理想的女性和男性在智力和事业上是互补的,他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平等。根据男女关系可以判断文明程度,可以说这也是作家对当时时代进步的反映和思考。另一方面,狄更斯在作品里讽刺那些不冷静,因为受到伤害失去理性,走向极端的女性,他承认女性是情感的代表,缺乏理性;这一点正是作家将自己的女性观与传统文学模式结合的产物。

  狄更斯小说中女性形象 2

  一、狄更斯小说中塑造的天使女性形象内涵

  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女性也不再受压迫和歧视,甚至有些女性已经掌握了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话语权,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工业革命的爆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狄更斯所塑造出来的女性人物形象就像天使一样完美,她们甘于为家庭付出,而且肤白貌美,优雅温柔,满足了所有男性对女性的幻想。

  18世纪末,这种圣洁的女性道德更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青睐,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作家们也越来越喜欢塑造这样的女性形象,尤其是狄更斯,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就如同天使一样,美丽、圣洁、动人。在维多利亚父权文化的长期影响之下,狄更斯笔下的天使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第一,就外表而言,狄更斯也很喜欢用“肤白貌美”、“漂亮”这些词汇来描述天使的外貌,但是他笔下的天使似乎还多了一丝“质朴”。他喜欢塑造10-20岁左右的女性形象,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还没有完全发育,因此其笔下的女性并不是丰满且充满了成熟韵味的形象。狄更斯所塑造的天使形象除了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之外,还独具特色。她们或娇憨可爱,或纯洁质朴、或无私友爱。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狄更斯通过小说将这个时代的繁华仔细的记录了下来,而那些完美的女性形象就是这个时代的符号和标志。仔细分析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全面的了解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历史变化状况,以及狄更斯特有的写作风格以及女性观。

  二、狄氏小说中天使女性形象创作的意义

  1、颂扬了家庭幸福及女性美德

  狄更斯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完美的,但是逐一分析的话,你又会发现这些形象又绝不雷同,这些女性形象身上或多或少的折射出了当时社会道德对女性的要求和期望。仔细分析狄更斯的每一部小说以及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可以看出,这些完美女性都乐于回归家庭,一切都以家庭为重。

  在狄更斯的小说中,女性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了家庭的幸福度。狄更斯认为,但凡那些和睦美满的家庭中都有一位天使般的女性,于是贤良淑德便成为了维多利亚时代判断女性是否足够完美的标准。相反的,那些只顾自己玩乐,终日不花心思在家庭上的女性,其家庭也是破碎的,这些女性就是有缺陷的、有瑕疵的。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就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生活进行了生动的刻画,这部小说中有许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有专家指出,埃斯特是狄更斯塑造的众多天使女性中最为完美无瑕的一个。尽管这位女性形象的人生也非常坎坷,但她依然用心去帮助和照顾身边的人。

  荒凉山庄顾名思义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却因为埃斯特的出现而充满了生机,她身上乐观、博爱的精神感染了这个地方的每一个人,人们在她的帮助和感染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狄更斯在小说中宣扬了这样一个观点,每一个家庭都需要一个可以创造幸福的天使女性。这一个个的家庭天使形象使得文学小说中女性的形象丰满了起来,也为这类型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传承了道德劝诫

  严格来说,狄更斯笔下的完美天使就是其宣扬自我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社会道德观的载体。他塑造的女性满足了男性对所有女性的幻想,也给广大女性上了宝贵的一课,使当时的女性都按照这一道德标准去待人处事。正是因为作者生于维多利亚时代,他才能以当时社会的视角来塑造一个个与时代道德标准相符的女性形象。

  就拿《小杜丽》来说,阿米·杜丽就是备受人们喜欢的一名天使女性。阿米·杜丽出生于监狱,因此从小饱受歧视。但她并未因此而对社会充满了仇恨,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那些流言蜚语。为了与自己喜欢的人双宿双栖,她不惜放弃了巨额遗产。作为女儿,她孝顺善良,作为妻子,她温柔贤淑。除此以外,狄更斯笔下的凯特·尼尔克贝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凯特鄙视一切可以用金钱衡量的感情。她认为只要两个人真心诚意,有没有钱都无所谓。凯特这种追求纯洁爱情,不为金钱所诱惑的高尚情操备受当时男性的青睐。

  这一个个鲜活的道德人物形象,使人们清楚的看到了狄更斯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他所主张的是一种大爱,与当今社会动辄谈物质、谈钱的感情有着明显的差异。他塑造了小杜丽、埃斯特、路西、小耐尔等一个个如同天使一般圣洁、完美的女性道德典范,这些女性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像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一样,为广大女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指明了方向。

  三、狄氏小说中天使女性形象创作的局限性

  1、人物刻画单一化

  狄更斯笔下的女性就像天使一样纯洁,她们甘愿为家庭付出,不去追求那些物质以及精神上的享受。这样的文学形象经常出现在他的小说中。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和《双城记》以及《荒凉山庄》就分别描写了艾格尼、路茜·梅尼特和埃斯特,后来出现在《艰难时世》的西丝还有《奥列弗·特维斯特》中的罗丝·梅里等等。她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很顾家的少女,她们有用靓丽的外表和温柔的内心。她们就像天使般的照顾自己的亲朋好友。

  把自己一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家庭上,至于偶尔的交际活动也只是局限在家庭聚会或是弄点小活做做之类。在他创作的那些青春少女脑海中始终是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从未为自己打算考虑过,她们一直致力于如何让亲人朋友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从而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而故事也是一直围绕着琐碎的家务事展开,也就导致了读者觉得狄更斯的作品都是千一律,看过他一部的作品就能想象出其他的作品,所有的美少女都是一个模子刻画出来毫无新意可言,也就渐渐让人失去了细细品读的耐心。来自奥地利的茨威格曾说起狄更斯时就表示他的人物刻画的太鲜明,要么太了不起要么太碌碌无为,“他们一出场天性就已经被确定”。

  2、迎合读者阅读心理的诉求

  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从而局限了他对于天使形象的创作。在诸位通俗小说家中,狄更斯可以说算的上是鼎鼎有名。他的作品大多是为了迎合当时的读者所创作的,读者喜欢读什么我就写什么。在那个时代里,大部分上流社会的人都希望女性能成为家庭主妇,一心一意做好家务不需要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于是狄更斯创作出无数个醉心于家庭的美丽天使,在崇尚以家为主题的大背景下,这些天使们往往能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另一半,从而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作品中那些得不到善终、体验不到家庭温暖的文学形象则是读者们嗤之以鼻的类型。比如郝薇香在《远大前程》中被活活烧死,克林南姆夫人在《小杜丽》中残疾收场。这些女性被塑造出来便是单纯的为了迎合当时读者们的爱好和兴趣。甚至在当时的创作背景下,还必须在原来的构思中进行适当的改编是删减,一心跟着社会舆论走,要符合大部分的胃口。

  诚如艾德温·缪尔说一般人往往想牵着多数人走,但是最后自己却被多数人牵着走一样,一味的迎合大部分读者的要求,无可否认的说从畅销的角度上讲狄更斯确实是很成功的,他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体而且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以及崇高的地位。但只是为了作品能卖的更好的创作动机始终不能让狄更斯走向新的高度,也很大程度的局限了他的创作灵感,让后来的读者也感受不到作为一个优秀作家该有的灵魂。

【狄更斯小说中女性形象】相关文章:

浅析茨威格小说中儿童形象10-09

浅谈时事小说中魏忠贤形象的演变10-05

关于女性形象的分析10-05

浅析《春香传》中的女性形象10-07

当代广告中的女性形象09-30

职场女性礼仪形象三大禁忌10-02

从女性形象的光辉与残缺解读《德伯家的苔丝》10-07

个人形象礼仪小知识09-30

女性职场礼仪形象值得注意的三大禁忌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