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呼啸山庄的艺术特点
关于艺术的观念,并没有普遍认同的定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下,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属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能动地认识世界。在中西方古代社会,艺术一词指向各种技术活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艺术特点:
史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公认的传世名作。
评论家们对小说中爱与恨的看法众说纷纭。
小说中桀骜不训的人物性格,异乎寻常的炽热爱情,憎恨与复仇意识,完全有悖于“维多利亚”小说的正统观念。
20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对人性话题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这部小说的艺术独创性,对它的社会和艺术成就的评价日趋提高。
本文旨在研究作品的艺术性,并结合其时代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呼啸山庄》 爱 恨 复仇
《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奇特,最具震撼力的一部小说之一。
这部悲剧性的小说描写了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列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嘉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小说充满强烈的反压迫的斗争精神,展现出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激情和反叛精神。
小说的文字被称为“一首完美,动人的叙事诗”。
一、作家生平
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1848年,英国女作家,诗人)在著称于英国文坛的勃朗特三姊妹中排行第二。
是夏绿蒂勃朗特之妹。
她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山区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父亲是爱尔兰人,在当时担任牧师。
与姊妹们一样,艾米莉的童年是在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度过的。
成年后,除曾跟随姐姐夏洛蒂赴比利时作短期游学外,她一直蛰居家园。
长期离群独居的寂寞生活和家乡野性而粗犷的荒原景象培养了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富于幻想的诗人气质。
使她创作出极富个性的诗化小说《呼啸山庄》和近200首抒情诗和叙事短诗。
她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写诗,姐妹三人于1846年出版了一本自费出版诗集,以艾米莉为主。
她的诗的风格往往是直抒胸臆,感情浓烈;景物描写常常荒僻,寂寥。
但她的小说《呼啸山庄》掩盖了她诗歌的光芒。
艾米莉在短暂的一生中,曾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
她向往爱情、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欢乐,同时也渴望着有所作为,期待着被发现、被理角,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是在当时那个妇女地位十分低下的社会里,她所饱尝的只能是辛酸与痛苦,所得到只能绝望与孤独。
青春的火焰在寂寞里泯灭,美丽的憧憬在黑暗中消失。
艾米莉的诗句读者坦露的就是这样一颗在向往与绝望之间痛苦徘徊挣扎的心灵。
而情感越奔放而又哀婉凄厉也就成了她的诗的基调。
正如夏洛蒂所说,“比男人更坚强、比孩童更单纯,她的天性是独特的。”
二、众所周知的一些时代表达
一部小说要想被历史认可,必然要不停地接受不同时代的阐释和提问。
《金瓶梅》是这样,《红与黑》亦如此,勃朗特姐妹的双璧小说也不能例外。
至于《呼啸山庄》,由于这部作品的神秘感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一般认为它是一部富有象征性的现实主义作品,比《简爱》要有深意。
《呼啸山庄》被誉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小说用一种神秘的色彩描写了天堂般的情感。
希斯克厉夫爱到极致,恨到极致,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笔者认为他是堕人人间的天使,有着最细腻的爱和最强烈的恨。
凯瑟琳,爱得疯狂而忘我,却也逃避不了现实的残酷。
埃德加林敦的爱是理性且伟大的。
伊莎贝拉爱得盲目,也恨得透彻。
书中所有的恨都源于爱,源于对爱的渴望。
三、叙事结构的创新
小说具有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
《呼啸山庄》是第一部采用倒叙手法创作的长篇小说,这在当时是一个创造。
艾米莉为了讲清楚发生在两代人身上错综交繁的故事,采用了戏剧性结构。
作者首先通过一个外来房客洛克乌先生在风雨交加的深夜,看到凯瑟琳盘旋不去的幽灵的遭遇,逐渐带作者走入一个神秘的封闭世界,紧紧抓住读者心弦,使读者急于揭开山庄的神秘。
随着时间推移和房客及老仆人的叙述,以倒叙的方式把故事情节铺陈开来。
使文章迭宕起伏,引人入胜,仿佛使读者突地置身于千万丈悬崖之颠,在达到恐惧情绪的顶点时,再缓缓将其带人平安地带。
随着洛克乌的探询、老仆人的回忆,故事情节层层铺开:呼啸山庄园主恩萧收养的弃儿希刺克厉夫自幼与园主的女儿凯瑟琳情投意合。
受到园主儿子辛德雷的虐待,希与凯囡地位悬殊不能结合。
当希发现凯因虚荣心与旧贵族观念而决心嫁给画眉山庄的少爷林淳时,悄然离去。
数年后,希重返山庄,对两个山庄的主人以及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一切人进行报复。
希淳朴坦率的个性不见了,仇恨占据他的思想,这是人性堕落的过程。
凯瑟琳因因难产死去,他的复仇已经成功,但他对凯念念不忘,终于愿意看到下一代的幸福。
这是人性的复苏。
作者采用独创的叙述手法,表现了一个人性冻结――堕落――复苏的过程,歌颂了生活的美与真,表现了被压迫的弱者争取尊严、平等的要求,以及人对友谊、爱情和知识的渴求。
简介: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刺克厉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超现实气氛,惊悚恐怖之中感人至深,带有部分哥特文学的奇幻恐怖色彩。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至今久演不衰。
赏析: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亨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因此,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奠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亨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
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思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艾米莉·勃朗特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亨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故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
【呼啸山庄的艺术特点】相关文章:
绘画艺术的特点教案06-21
雪娘的艺术特点的艺术论文03-23
论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艺术论文10-13
琵琶武曲艺术特点论文10-08
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的特点论文10-12
《呼啸山庄》中的虚实之美和叙事特点09-30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点论文10-01
传统民族乐器笙的艺术特点10-05
艺术歌曲特点与演唱实践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