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立在艺术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意志
19世纪维也纳艺术史学派最重要的代表李格尔提出的“艺术意志”的概念,是西方艺术史学历史上一个最著名的,也是最具争议性的概念。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建立在艺术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意志的论文,欢迎大家品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李格尔的艺术意志进行分析,总结出艺术知觉方式的三个层次:即第一个层次———触觉方式;第二个层次———触觉—视觉方式;第三个层次———视觉方式。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实际上是该时期知觉方式的反映,而艺术意志则通过这些知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将视觉形式研究的对象从对视觉艺术的纯客观分析过渡到对人的知觉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分析,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艺术意志;视觉;触觉;知觉
艺术意志贯通于所有的艺术类型,确保艺术生产的统一性和艺术史的连续性,“艺术意志”是整个艺术史理论的基础。“艺术意志”推动了艺术风格的发展,因而艺术风格发展的动力来自艺术内部。李格尔断定,艺术的进化过程是从早期的触觉阶段发展到后来的视觉阶段,即希腊的触觉艺术让位于罗马的视觉艺术。
根据人的知觉方式的发展过程,李格尔将从古埃及艺术到他所处的时代的艺术知觉方式区分为三个层次。
一、触觉的知觉方式
触觉是皮肤感觉的一种,狭义的触觉是指轻轻接触皮肤触觉感受器所引起的肤觉;广义的触觉还包括增加压力使皮肤部分变形所引起的压觉。触觉必须通过与对象的无间隙接触才能产生,触觉感知到的是对象表层的柔软、坚硬、粗糙、细腻等外在特性,以及一些内在特性的外部表征,如:弹性、蠕动、震动等。触觉配合运动觉一起构成物体的实体感觉。从古人的知觉方式与现代人的差异的角度来讲,李格尔将古代艺术的第一个阶段看作是近距离观看的、触觉的知觉方式。李格尔认为,触觉是知觉过程的基础,为视觉知觉提供支持。同时,触觉可以验证对视觉所感知的客体的真实性。因此,触觉具有当下性和真实性,因为能够触及的都是真实的事物。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比较表面,他们的感知是多种多样的,视觉所传达出来的知识色彩的刺激,只能依靠触觉,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表现出来,因此,最大限度地使艺术作品的物质形相适应于面,是由触觉所暗示的触觉的面,而不是我们眼睛距对象一定距离所设想的视觉的面,这一阶段,艺术意志通过触觉的知觉方式在古埃及的建筑、雕刻、绘画的工艺中表现出来。当然,虽然艺术意志同时在这四种视觉艺术中表现出来,但是,在建筑艺术中表现得最为清晰。
二、触觉—视觉的知觉方式
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触觉和视觉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李格尔认为视觉逐渐施行远距离观看时,人们对客体的当下性仍然是明显的,但此时视觉开始发挥与触觉同等重要的作用。他说:“眼睛必须从近距离观看移开一点:不要太远,以致看不出各部分的连续性触觉联系(远距离观看),而是最好居于近距离观看与远距离观看的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常距离观看,这种知觉,是古代艺术第二阶段的特点,它是触觉—视觉的,从视觉的观点来说,称为正常距离观看则更为确切。”与第一阶段相比,知觉方式的转变使空间概念被引入进来,透视缩短和阴影等表现空间的手法在艺术表现中逐渐呈现,但这种表现是有限的。为了不影响对象表面的触觉联系,阴影只是半阴影。对第二阶段艺术的最有力的诠释是古希腊的艺术。同古埃及空间构图的意志相同,古希腊艺术的意志也是将空间关系转化为平面关系,这是由于整个古代艺术意志就是要创造出艺术的触觉性和实体性。这一阶段古希腊艺术与古埃及艺术最重要的不同是空间关系的解放。从对平面因素到对空间关系的重视,使得希腊艺术不单纯地考虑个体形状,而是对诸个体形状之间的关系进行考虑。它最终达到了对空间的确认,但这种空间并非自有的,因为希腊艺术在表达客体物质性上恰恰就像埃及艺术一样,不断努力排除位于个体形状表面之后的深度空间。三、视觉的知觉方式
视觉的知觉方式表现为逐渐远离正常距离的观看,抛弃了对触觉的直接刺激,并通过视觉来感觉客体的物质存在,被称为视觉—远距离观看。李格尔认为:“精神活动在属于正常距离观看的时期,通过诉诸触感的经验,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现在是在一个更高的程度上被运用了,因为触觉的经验最终不可能被废除;通过视觉经验的迂回使这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罗马帝国晚期艺术体现了第三个阶段艺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艺术所表现的客体具有了完整的三维性质和空间表现。此时空间仍依附于物质个体而不是无限深渊的,表现对象不能在其中自有运动,所以平面仍然被强调。同时,人像和背景之间缺乏联系,比例失调,人物刻画得潦草而粗糙。这时艺术表现中强调精神性而弱化物质性,因此使人产生一种抽象的美感。
相对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来说,李格尔的艺术发展和演化与黑格尔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螺旋式的推进过程,而前者表现为线性的前进方向,艺术史的发展呈现出连续性的进化。将人类知觉划分为三个层次,然而每一个阶段的艺术形态都体现了古代“艺术意志”每一层次上的不同特点。
参考文献:
[1][奥地利]李格尔著,陈平译.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德]沃林格尔著,张坚,周刚译.哥特形式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9.
[3]张坚.艺术意志,传承与变革———沃林格尔与里格尔[J].新美术,2001,(02).
[4]欧文·帕诺夫斯基著,陈平译.艺术意志的概念[J].世界美术,2000,(01).
[5]陈平.帕诺夫斯基早期对“艺术意志”概念的诠释[J].世界美术,2000,(02).
【建立在艺术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意志】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神奇的静电》艺术教案11-17
艺术的标语01-31
艺术的教案03-22
艺术的作文12-29
艺术的征文12-09
学习科学与教学艺术心得体会05-11
绘画艺术艺术节活动策划书06-10
绘画的艺术教案05-16
有关艺术作文02-06
幼儿艺术的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