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时间:2023-07-20 07:10:12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艺术设计论文[集锦13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艺术设计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设计论文[集锦13篇]

  艺术设计论文 篇1

  感谢天津科技大学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所美丽的学校中,我可以在安静的教室中静静学习,可以在包罗万象的图书馆里苦心钻研,可以在专业的工作室里完成自己的专业研宄。感谢导师齐德金教授,协导孙超教授给予我的`细心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本次论文的撰写过程。

  感谢张琲老师和祁素萍老师,对本论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并给出了重要的改进建议,让本篇论文更加完善感谢天津孚信科技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有关变色油墨技术的详细信息,帮助我完成与论文内容相对应的毕业设计。

  感谢边俊民总经理在百忙之中对本论文做出细致的评审,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感谢班长和服装组组长,不厌其烦地帮助我调整论文格式,并细心检査每一处格式细节。没有她们的帮助,我很难在短时间内,正确调整好论文格式。感谢我的室友在四年中对我的关心,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无条件地给予我帮助。

  感谢父母对我生活上的的悉心照料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让我可以专心学业,没有后顾之忧。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唯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回报父母多年付出的辛劳。

  艺术设计论文 篇2

  【摘要】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逐步的迈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化时代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便捷、舒服的环境的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资源用尽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生态环境的严重危机逐渐引发了人们对现有的生活方式和环保观念的反思,于是就会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可惜的是,人们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以及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所以为了解决相关的问题,本文就重点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以及相关内容,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相关特征和原则。

  【关键词】环境;设计;生态理念

  一、引言

  生态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都有着不同的说法。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主要指的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环境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原则,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风格进行相关的设计。如今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绿色环保设计。绿色设计在国外相当的受重视,生态理念也逐渐的被重视。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只有对传统的生态问题进行改善,使得其往新的模式发展,使环境艺术设计朝着生态理念的方向不断的发展,才能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应该是分散的概念,即由环境、艺术和设计三者理念结合起来的。因此在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讲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第一个,环境。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的环境,比如风、雨、光等,还有动植物等,还包括很多非自然的因素,比如制度等。我们生活在地球中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环境当中,但环境本身会不一样。第二个,环境艺术。目前对于环境艺术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认知,但是它确实是属于一门艺术,它可以理解为从自然艺术的角度出发,对环境进行改善,使得人们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第三个,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全面性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光学、力学等,来对环境进行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括房屋设计、城市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包括社会学、文学等。

  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着重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空间设计运行的前提是人的生活质量能够在各个功能下保证正常的运行,最终达到资源合理的分配和良好的循环目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因此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占重要地位。环境技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主要有以下特征:

  1、高效性生态理念的高效性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浪费的现象,要做到最大程度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甚至可以进行二次使用,由其是一些非再生资源,用完了就没了,所以需要用最低的成本去取得更高的资源经济效益。

  2、多样性生态理念的多样性主要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上,提倡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多样化,即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上能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避免消费者过多的消费从而带给环境巨大的压力,还有利于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3、持续性生态理念讲究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相关的设计布局和结构上,着重强调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当代人们居住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到未来人们居住的需求,这样,就能强烈的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可持续性。

  4、循环性生态理念的循环性主要是对人们生活环境中所消耗的材料以及生产出来的废料等进行再一次的循环使用,并让它自行分解,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系统从对材料的使用到在使用到分解的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让资源可以循环的使用。

  四、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

  1、科学的指导原则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第一生产力,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能有效的推动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有利于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使用浪费。同时,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说,生态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度的利用科学技术来对环境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使得整个环境艺术设计都能符合生态理念。

  2、尊重自然的和谐发展大自然的发展有着它自己的自然规律,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很多,人类从大自然身上获得了很多资源,虽然大自然有着超强的恢复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但是如果人类过渡的开采资源,也会造成大自然资源的衰竭。所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需要把握好自然的特性,把握好一个开采的度,不要过渡的开采自然资源,从而使得生态能够进行良好的恢复以供人类下一次的.开采。除此之外,还要对自然的发展进行一定的保护,增强设计对象的调节能力。只有对自然的和谐发展给予了足够的尊重才能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3、最小程度的干预最小程度的干预就是指将外界所带来的干扰降到最低,这样才能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好的效果。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是需要场地的,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势必会给自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干扰甚至是破坏。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还可以运用多种技术来促进生态系统的再循环能力和资源的利用,最终达到自然环境的原有样貌。

  五、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内容

  1、使用各种天然的材料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的实践内容之一就是要使用各种天然的材料,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各种使用材料的特性、造型、用途等。比如,一些树木自身带有清香的味道,如果在制定地区进行栽种,可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当然,前提是这种香味不能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像鹅卵石这种形状奇特的石头可以用来铺成路,大多数是在公园里,行人走在上面,会有疼痛的感觉,但走在上面可以舒缓人的脚部穴位。总的来说,使用各种天然材料不仅能节约自然资源而且能使得生态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把握自然环境的基础的条件自然环境不仅是社会用来发展经济的有效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有效发展的保障。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充分的分析和利用好自然环境的条件并利用它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做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能节约设计的成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如果所处的环境情况有点复杂,也可以根据环境的特性来建造与之结合的建筑,只要设计理念和规划是合理正确的,那么也能成为一道优美的自然景观。

  六、总结

  在如今环境问题逐渐被关注的今天,人们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自身的生活环境上,这也促使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尊重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广泛的将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来。随着时代的推进,环境理念日渐成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比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J].艺术科技,20xx,29(10):315.

  [2]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江星,张超.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xx(10):394-395+397.

  [3]张伟.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04):74-78.

  [4]孔庆君.如何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兼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J].中国高教研究,20xx(07):111-112.

  [5]王堞凡.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兼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版)》[J].中国高教研究,20xx(01):113-114.

  艺术设计论文 篇3

  1艺术设计与新闻传播概述

  1.1艺术设计概述

  艺术设计的内涵十分广泛,囊括了设与计所有的含义。文化和文明衍生出设计这一高层生活理念,设计又不断创新和充实着文明和文化,一个发展健康合理的文明社会一定是一个艺术设计和文明文化良性循环的社会。当前艺术设计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饰品设计、服装设计、影视艺术设计等都是当前大众广泛关注和高度需求的设计项目。

  1.2新闻传播概述

  新闻传播原指新闻和传播,但当前社会普遍认为新闻传播泛指新闻传播媒介(影视公司、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传播的目的在于通过传播内容和方式给予受众精神体验。当下新闻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能充分发挥监督和制约社会不良发展态势的作用,同时是促进优良传统发扬、各行各业宣传的重要手段。

  2艺术设计与新闻传播的联系探究

  2.1艺术与新闻传播的联系

  艺术品是一种基于精神层面的创造,也是艺术意识的具体表现。艺术活动一经产生就需要经历传播才能到达感受者产生精神体验,可以说艺术创作是为艺术品鉴而生,而传播就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品鉴的重要纽带。如:在突尼斯举办的中国画展经媒体报道掀起了民众对油画和粉彩画的品鉴热潮,同时还增加了中国人民国家自豪感。

  2.2广告艺术设计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广告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从字面上看广告即广而告之,因此广告和新闻传媒的功能本就有重合之处,二者关系密切。广告设计即有浓重的艺术色彩也具有承载传播信息的特点,因此广告的构思、标题、语言、文字、色彩都需精密设计,以方便传播和获得受众认可。

  2.3装潢设计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室内设计与新闻传播的'联系在当下呈现日渐紧密的趋势。室内设计是以改善室内布局和修饰居住空间、美化生活环境为目的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新闻传播对室内设计进行监督、宣传是促进民众装潢安全、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室内设计活动与新闻传播的合作在创造双方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实现一定的社会公益效益。

  3艺术设计与新闻传播融合发展现状

  艺术是富有生命力的,艺术门类之间常有相互关联和相互融通的现象,而一门新兴艺术的兴起往往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吸收借鉴、相互应用配合有莫大关联。实践中艺术设计和新闻传播因其共性而融合发展态势良好。

  3.1服装设计和新闻传媒的融合发展

  服装设计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分为造型、结构、工艺设计几个类。服装设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对服装设计领域的关注由来已久,新闻传媒对服装设计的传播尤为重视。国内纸质传媒有销量很高的时装杂志(《时尚》(VOGUE)、《世界时装之苑》(ELLE)、等),巴黎时装周、米兰时装周等服装设计秀长期被国际传媒热捧,是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此外一些电视节目也尝试与服装设计领域合作争创收视率,如:女神的新装。新闻传媒对时装设计的传播实现其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同时也完成其社会传播义务。就目前而言,服装设计与新闻传播融合发展实现了双赢。

  3.2影视艺术与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

  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影视艺术设计专业的热度。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新闻传媒可谓攸关影视作品生死。《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优秀影视设计作品正因充分利用了新闻传播的力量才创造其超高票房,实现其经济效益和艺术鉴赏价值。

  3.3室内设计与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

  室内设计更注重实用性,新闻传播注重传播价值和必要性,因此两者间融合空间看似不大。但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增高,新闻传播对室内设计的传播力度也逐渐增加。除纸质媒介新增许多室内设计杂志外,出现了电视传媒和装饰设计领域合作推出的《梦想改造家》和《幸福空间》、《交换空间》等节目,经网络传媒的再次传播其知名度大大增加。《梦想改造家》这类节目通过传播将室内设计推向了一个艺术创造领域新高度,实现节目双方各种预期目标的同时对社会公益作出了奉献,是室内设计和新闻传播融合的成功典型。

  艺术设计论文 篇4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慢慢步入工业时代,这个时代最根本的特征是企业的批量化生产模式以及标准化流水线等。同时,在工业时代背景下,不同领域也都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关键词:现代艺术论文发表,发表公共艺术论文,装置艺术论文投稿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慢慢步入工业时代,这个时代最根本的特征是企业的批量化生产模式以及标准化流水线等。同时,在工业时代背景下,不同领域也都进行了适当的改革,比如就建筑行业而言,人们非常喜欢钢筋水泥、混凝土,然后各种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工业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地域差异造成的艺术设计多元化格局。

  1信息时代

  由于传统因素的深刻影响,人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习惯采用自己比较擅长、熟悉的方式进行创作,忽略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甚至有的人会出现抵触心理,这样不利于发挥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不仅仅会追求物质条件,更加重视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追求生活品质。传统的机械生产使人们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代替手工劳动。这样艺术设计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也逐渐激发了人们的创造能力。

  2有效促进艺术设计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2.1坚持传承传统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几千年来不断发展、沉淀、积累下来的,作为人类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继承、发展。对于艺术设计而言,中华传统文化是非常宝贵的一笔资源,不管现代艺术设计如何进行多元化发展,设计师都应该尊重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当然应该选取其中最精华的部分进行继承。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不管社会、时代如何发展,艺术设计都应该设计出民族特色,这样才可以使艺术作品大放异彩。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元素,这样不仅有利于完善艺术设计作品,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播民族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现代文化进行选择性融合,设计出不仅具有国际性,也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2.2不断吸收世界优秀的设计理念

  我国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相对较晚,因此艺术设计发展速度也比较慢。虽然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确实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但是我国一直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社会状态,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常常会习惯性的以自己比较擅长、熟悉的方式进行设计,慢慢地就会和世界发展脱节。古代民间艺术设计确实曾经有过繁荣的时光,但是主要是为了统治者的主观需求设计的,设计对象具有一定局限性,导致我国国内艺术设计相对滞后。分析国内外近年来的艺术设计发展史,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开始进行艺术设计教育,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经在100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艺术设计教育。因此国外发达国家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的经验更为丰富,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生活是设计的来源地,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在现代艺术设计多元化发展形势下,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迎合市场,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出更多适应现代人审美的艺术作品。

  艺术设计论文 篇5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了互动多媒体技术,互动多媒体技术弥补了单向多媒体技术的缺陷,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设计的更高要求。在一些大型的展览中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频繁出现,这些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本文以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互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多媒体互动技术的特点,多媒体互动技术具有整体性、交互性、集成性和艺术性的特点,继而对装置艺术设计的含义和互动模式进行了说明,最后探究了互动多媒体技术在装置艺术设计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互动多媒体;装置艺术;设计创新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设计也开始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艺术是用来欣赏的,但是曾经而言,大多数艺术形式都是高高在上的,一般的大众很难欣赏,表示看不懂看不明白,大众对于艺术设计的普遍不接受也阻碍艺术的发展。但是现在艺术设计尤其是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装置艺术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分支,近些年装置艺术已经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对观念性和意义性的限制取消之后,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对装置艺术的体验性进行探索,即在进行艺术设计时更多地考虑了观者的体验。

  一、互动多媒体技术概述

  互动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具有很大关系,因为互动多媒体技术具有互动的特性,互动多媒体技术帮助装置艺术设计作品实现了观者与作品的双向互动,增加了使用者或者观赏者的兴趣,尤其是互动体验环节或者功能大大增添了艺术作品趣味性。如于二零一零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其多个场馆或者展馆中采用了互动多媒体技术,增加展馆的魅力,尤其是加拿大馆、美国馆、沙特馆以及中石油企业馆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除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采用了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展馆还增加了体验功能,让观者能够身临其境体验某些装置的神奇功能,在上海世博会中出现的采用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充分体现出了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刚刚建成不久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乐园内就采用了互动多媒体技术,我们大家都知道迪士尼是全球的卡通动画巨头,作为一个电影公司,每拍一部电影总能在全球引起热映,深受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喜爱,在各个国家的票房收入都很好,迪士尼公司以每部电影为核心,不断开发周边的产品,电影人物的玩偶,服装,玩具等层出不穷,而且享誉全球的迪士尼乐园更是为迪士尼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迪士尼公司每拍一部电影就在乐园内增加该电影的娱乐项目,在除了花车巡游,卡通动物等之外,利用互动多媒体技术,人们可以在迪士尼乐园里和电影中的动画人物进行交流互动,这大大增加该项目的娱乐性和互动性,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小朋友对于世界的认知还不全面,自身充满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更是喜欢这一类互动项目,所以迪士尼乐园无论建在世界哪个地方,总是人流不断,这也远远是国内和其他的国家的游乐园所不能比的,其中对于互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是制胜的重要环节。互动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于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在艺术设计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互动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艺术家们实现装置艺术设计的很多功能,丰富了观者的体验感受,推动了装置艺术设计的发展,给予装置艺术设计新的活力。

  二、互动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

  1、互动多媒体技术具有整体性

  多媒体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互动多媒体艺术使得多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实用功能,目前一些大型的演播室和多媒体剧场以及大型广场演出中已经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互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整体性特点,整体性特点使其能够实现更好的一体化效果。互动多媒体技术具有多媒体技术基础的功能,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融合在一起,即观者在观看图片和文字的同时还能够听到预设的声音,可以达到完美的视听一体化效果。多媒体技术的整体性功能能够促使人们发挥思维的整体性功能。我们都知道,电视的观众是最多的,因为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画面、图像、声音传递信息,很少借助于文字,这种传达方式不需要耗费人们过多的精力,所以大人小孩都可以理解电视的内容,因此小朋友最开始爱看的就是电视,而不是广播。相比起来报纸杂志等没有声音,仅仅主要通过文字和少许的图片传达信息,缺乏整体功能,所以读者阅读起来就没有看电视轻松,缺乏整体的感知。现在普遍流行3D电影,甚至还有4D,5D电影诞生,因为这些技术能够发挥人们思维的整体性功能,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一般而言这种电影的票价都比普通电影贵一倍,而且现在还出现了曲面电视,以及接近于电影院效果的家庭影院,这种家庭影院因为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思维整体性,视听体验或者是文字阅读体验效果都是最好的,因此往往这种家庭电器设备的价格也是不菲的,商家利用这方面的产品攫取了大量的利润,互动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艺术领域,商家通过自己的产品让艺术进入千家万户,这也是典型的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五来自于视觉,百分之十的.信息来自于听觉,剩余的百分之五信息则是通过人体的其他感官获取,因此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图片、文字以及声音扩大了人类大脑获取信息的途径,大脑通过对获得信息进行重组和消化形成对装置艺术设计的整体认识,这种整体认识有利于体验者更好地了解艺术家的感受和思想。能够将曾经高高在上的梨园春雪也可以让下里巴人好好欣赏品味。

  2、互动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

  互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实现了人机的交流和对话,这种人机交流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装置艺术设计作品,是装置艺术设计作品的新兴语言和表达方式。相关学者通过测试发现人类感官对信息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率是不同的,其中视觉的记忆效率约为百分之三十,理解表达的记忆效率约为百分之七十,视听结合的记忆效率约为百分之五十,而动手结合描述可以使记忆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由此可见互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不仅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还能够促进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这种交互性的多媒体技术因为促进人们的理解,可以扩大欣赏的群体,不会局限于受过艺术教育的人,而是各个年龄层和阶层的人都可以欣赏。

  3、互动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

  互动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通过对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处理,能够满足装置艺术设计对庞大数据信息的控制需求。具体来说互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录像、光盘、电视、个人电脑、游戏机的信息结合起来,互动多媒体技术实现的庞大信息集成处理能够帮助装置艺术设计实现更多的功能,而外形却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可以说数据信息的集成处理是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的关键内容。

  4、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性

  互动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互动多媒体技术正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应用得当互动多媒体技术对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要强于消极影响,互动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眼中的世界,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性能够使人们生活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眼中的世界更加有趣充满魅力。艺术家们在装置艺术领域引入互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装置艺术设计产品的功能,也体现出了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性,使互动多媒体技术具有人文情怀。

  三、互动装置艺术设计

  1、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含义

  了解装置艺术设计的含义是了解互动装置艺术设计含义的基础,目前学者们或者相关从业者们对装置艺术的描述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人认为装置艺术是艺术家所设计的没有意义性和观念性的艺术作品,只是简单地向外界传达或者释放自身的情绪;也有人认为装置艺术是艺术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切身感受,利用艺术手段表达自身想法的艺术作品;更有人认为装置艺术是艺术工作者们的禅悟或者神秘暗示,不进行过多的解释,只是通过作品让人们去领悟或者思索。根据上述对于装置艺术的不同说法可以总结出装置艺术是艺术家在一定的环境中根据自身的感受、经历和欲望,从艺术角度出发选择物质实体,并将物质实体进行改造和重组,设计出具有自身独特形态和丰富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在装置艺术设计的基础上,互动装置艺术设计发展起来,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概念是:互动装置艺术设计是指在新媒体技术推动下,采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设计出的能够实现观者与艺术设计互动的艺术品。互动装置艺术能够实现观者与艺术品的互动主要是因为计算机软硬件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作为新兴的艺术表现手段,互动装置艺术不仅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互动装置艺术的互动功能还增加了观者的体验感受。观者的体验部分也是互动装置艺术的重要内容,这一体验功能可以使互动装置艺术设计更加贴近大众,艺术家的构思也能够更好地传达到受众。互动装置艺术设计是艺术家宣泄内心思想和感受的产物,互动效果和互动性能是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核心,互动装置艺术设计作品利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来传达艺术者的生活感悟和内在思想。

  2、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互动模式

  互动装置艺术设计虽然加入了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元素,使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外在表现形式更加新颖和丰富,但是互动装置艺术设计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艺术作品,因此在了解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互动功能时不要忽视艺术创作的内涵。互动装置艺术设计的互动装置是艺术品的特殊装置,在互动媒体技术视角下互动装置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界面式互动模式和沉浸式互动模式,其中界面式互动模式是指体验者通过语言、手势、触摸、遥控器以及操控控制杆来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和交流;沉浸式互动模式下能够让体验者身临其境,感受艺术创作者作品的功能,不受控制界面的影响和限制,一般情况下沉浸式互动模式下的互动装置艺术产品空间较大,人们在宽阔的空间内能够更好地感受艺术品的内涵和功能,常见的采用沉浸式互动模式的互动装置艺术设计主要包括展览馆、双年管以及博物馆等。

  四、互动多媒体技术在装置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价值

  装置艺术作为艺术领域中独居特色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满足了人们对产品实用性的需求,互动多媒体技术在装置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可以说互动多媒体技术是装置艺术设计作品实现其实用性功能的主要技术载体,互动多媒体技术拓展了装置艺术作品展现自身魅力的途径,使装置艺术设计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1、互动多媒体技术使装置艺术设计具有新颖的视听体验

  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能够结合运用光、声、电、信息等不同元素,进而产生具有动态特征的艺术形式,一些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作品能够让人们触摸得到,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装置艺术作品的功能,也有一些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不能够通过触觉来感受,但是在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人们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与传统的艺术作品相比,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更容易营造出丰富多变的画面,同时在特定声音的影响下,人们可以产生无限的遐想,让人们久久回味装置艺术设计的妙处。

  2、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具有丰富的信息内容

  多媒体技术能够版主装置艺术设计作品实现叙事性的表达手段,装置艺术设计叙述的可以是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悟,也可以是装置艺术设计作品的功能,通过叙事表达,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在互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创作者可以将观者带入自己思考的问题当中,在不知不觉中观者能被装置艺术设计者创设的氛围所感染,艺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创设情景,观者在这种氛围中能够自然而然地了解创作者的思想和感觉,并受到创作者思想的影响。

  3、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提高了观者的参与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观赏传统艺术作品时,只能进行单向的观赏和思考,很多时候人们观赏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匆匆而过,不深入不仔细,而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能够让观者参与进来,其互动功能吸引了大量观者的注意,人们愿意花时间去体验和感受,互动体验过程不仅提高了观者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观者了解装置艺术设计的主动性,能够有更多装置艺术创作者的思想为人们了解。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所提供的时空交错的虚拟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拉近观者与艺术家的距离,同时对于忙碌于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中的人们来说,亲身体验装置艺术设计作品也是一种缓解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

  五、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互动多媒体技术以及装置艺术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发现互动多媒体技术具有整体性、交互性以及集成性,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帮助装置艺术设计实现了更多的功能,基于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装置艺术设计不仅能够拉近艺术家与观者的距离,还能够承载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时代责任。

  参考文献

  [1]彭嵋.平面设计中的维度拓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xx.

  [2]欧阳吉伦.多媒体艺术展示在主题展馆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

  [3]野楠.互动体验在展示设计中的功能与表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xx.

  艺术设计论文 篇6

  摘要:在艺术设计领域,传统的理论教育面临着改革的难题,现有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很有必要对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样才会使得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有所发展和创新。实际上,艺术理论的教学在我国起步很晚,其在发展过程中本就不具有完备的知识教育模式与方法。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也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转型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方法。文章主要是对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反思与转型探索。

  关键词: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反思;转型

  0前言

  实际上,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够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游刃有余。但目前,理论的讲解在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的教育中并不受青睐,人们通常都是重视实践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意义。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做到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所变革。因此,有必要对理论教育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目前的实际教学。无论是任何领域,只有改革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只有不断深入实际、顺应形势改变,才能够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强化对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

  1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反思

  1.1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学理念落后

  中国的艺术设计理论教育起步较晚,多是对国外艺术理论的借鉴。由于在借鉴中不重视本国的实际教育情况,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中并没有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艺术设计理论教学模式,并且在长期的理论教学中一直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艺术设计理论在教学理念方面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业界都把艺术设计的理论教育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理论教学对于艺术设计的学习与实践都至关重要,理论在任何时候都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充分学习了理论知识以后,才能更加高效地进行艺术设计的实践,才可以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中有更加长足稳定的发展。反之,那些不重视学习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学生,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到艺术设计的技术,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受到缺乏理论知识教育的制约。

  1.2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理念的偏差,造成理论课程在设置方面的不合理。多数课程的设置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重视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纵观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的课程表便可了解到,我国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学并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安排的课时少;理论教学覆盖的艺术类专业太多,相应的课本少之又少;同时多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教学安排。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看法,以及艺术理论的学习在学生心中的重要程度。[1]

  按照正常的课程设置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艺术类专业开设不同的理论课程。同时,还要将艺术理论课程的讲授设置成专业必修课,并增加理论知识的讲授课时,不断提高理论课程的地位。只有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重视理论课程的安排,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重视程度,不断强化传统艺术设计理论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使得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占有绝对的理论优势。

  1.3传统艺术设计理论的.教育方式、方法需改变

  传统的理论课堂在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方法过于单一,就是简单的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这会使得本应是有趣、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变得枯燥、乏味,不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关注度不高,掌握程度低。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不能够适应新的教学变革。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通过理论知识与学生进行课堂的互动。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多例举一些具体的实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2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转型策略

  2.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艺术设计理论教育

  理论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学校要转变对于理论教育的观念,不断加大对于传统设计理论教育的宣传,并且重视理论教育的师资投入,使得教师与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理论的认识有一个新的提升,使他们明白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艺术发展道路的重要性,观念从根本上有所转变。

  由于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都是对于国外艺术理论教育的借鉴,所以形成符合我国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的教材至关重要。国家要加大对于艺术理论知识教材的编写,出版适合我国实际艺术教育情况的教材,这样教材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2]

  2.2加强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师队伍建设

  理论知识的传播需要传播者的介入,而教师恰恰就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想要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一个好的理解,就必须要加强艺术设计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设计专业中,更多的人员只是熟悉设计技能,而对艺术设计知识没有深入的掌握与了解。因此,要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专业技能,还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

  3结语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改革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各个群体的不断努力与创新才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最终培养出优秀的设计者。

  参考文献:

  [1] 肖佩.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xx.

  [2] 杨亚波.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初探[D].山东大学,20xx.

  艺术设计论文 篇7

  由于学习经验的综合和设计观念的成熟,以及通过毕业设计确定未来工作方向等原因,许多学生会在毕业设计中有较大的飞跃。来看今天的毕业设计,从作业量上无法和过去相比较,同学有了电脑,专业输出、数码打样等快捷的辅助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同学把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创作概念的捕捉与推敲,前期信息收集与调查,图形的推敲与试验上。

  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与其它专业一样非常注重观念与方法,会适当弱化具体的设计门类与技能表现。毕业设计综合运用了平时学习到的设计思维于方法以及表现技法。因此,在具体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辅导辅导比设想的要困难很多。一方面,部分同学表现出缺乏连贯性思维于综合联想能力,很难提出比较有价值的概念。相关论文和文字工作写的也比较吃力,文章的逻辑性、信息的搜集,非常欠缺对已经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相对于以往,现在的艺术设计学习周期被拉长了,许多本该在早期学习阶段解决的基本技能被推迟到了本科学习阶段。对于以后的工作学习方向,同学都有了更多更充分的自由选择,这样就使得有些学生对专业的忠诚大大减弱。另外一方面,有些同学的视觉表现能力也制约了许多好创意不能有效实现,甚至半途而废,最终暴漏出很多基本功的欠缺。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再比美术字写的工整,颜色涂的均匀。但是图形表现语言,视觉符号的提取与归纳仍然是这个专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理论与实践毕竟是两个层面的事情,理论理解的再透彻,与创作优秀的设计也不可同一而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反思,要有清醒的认识,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课程设置需要调整——所学专业不能与社会需要快速接轨;强调设计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优化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重新认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观

  包豪斯在设计艺术教育上的出发点就是要寻求在设计艺术中实现“艺术与科学的统一”,创造出合乎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产品。设计艺术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于科学技术关系密切,需要创新思维观念、科学技术知识,并满足消费对象的需求。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决定高度概括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特征、方向和目标。学校和老师要关心学生的协调和综合发展,对学生要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义务,培养学生善于吸收新知识,解决新矛盾的各种应变能力,既要把本专业的课程学好,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修养,学好文理综合课程,更要具有自主、开拓和创新的思维意识,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因此,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现代艺术设计培养观,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就显的尤为重要。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注重和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尤为重要。由于在招生时“享受优惠政策”,很多学生个的文化功底很薄弱,毕业在撰写相关毕业论文是遇到了很大的障碍,这样的情况还是还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毕业设计是四年最终的结果,可是只有从源头着手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

  课程设置需要调整——所学专业不能与社会需要快速接轨

  面临即将毕业,大多数毕业生都有很大的择业压力。这压力的一大部分来自学生所学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差距。那么,在课程建设上,我们就要作到改革与重构。作为学校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以时代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科调整重构。课程体系的建构应更趋向综合化,与设计相关的知识要相互渗透,并注重加强专业基础课的训练。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启发他们的创造力。课程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与目标培养的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使之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是我们目前应探讨的问题。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他人的长处,不断探索,设计出既符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同时又有学校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和社会的需求接轨,就要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潮融合在一起。不断地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教学大纲的内容,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大纲的制定一定要以以市场需求为目的,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的调整,必须有严密性,知识性,使用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好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强调设计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社会到底欢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一方面招聘者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是应聘者求职若渴的局面。目前,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大多偏重艺术与设计专业性的教育,在材料、工艺制作方面的学习课程开设的很少,或者说还不够切合实际。学生的课题设计受条件限制,很多都停留在设计图纸阶段,对所设计作品的工艺材料还不能充分的实践掌握其性能和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最终是要通过产品来体现的,“工艺”是决定设计水平、成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都知道,材料决定工艺,工艺决定设计。艺术设计包括对材料和制作方法的设计,反过来,材料又会制约工艺制作。如果对工艺和材料缺乏实践经验,不但设计会成为纸上谈兵,难以发挥材料、工艺的美感,还会给生产加工带来困难,就更谈不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了。

  造成这样的现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校受到经费、场地等多种原因的限制,没有、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设计制作成实物成品,更不可能建立所有所需的实验室。这样的现状一方面影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许多优质资源被搁置起来,非常可惜。这充分暴露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教育工作的滞后。我们要合理科学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市场,用人单位都希望找到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建议学校可以有固定时间安排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或参与到相关设计部门的策划于运作;开展假期实践活动等等。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实践教学活动。

  本科毕业设计是四年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对社会认知与理想的宣言。当今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也应当跟随时代,对于如何解决我们当今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理应成为毕业设计的一个目的。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必然会使得我们的工作有所推进。问题的发现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值得欣慰的是,已经在朝好的方向改变。

  艺术设计论文 篇8

  摘要:新形势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意识变得更加的专业和高标准,对室内环境的多样化需求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这也使得软装配饰被应用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和频率变得更高,本文从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了软装配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新形势;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软装配饰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含了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城市和地区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要不断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的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变得更加专业和高标准,人们希望在不断提高的物质环境下,也在精神层面上有着更好的满足。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进行多种要素的综合考虑,设计出满足居住者多样化的室内环境需求。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软装配饰分析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借用现代化的艺术手段,根据居住者的物质层面需求和精神层面需求,将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等相关元素融入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实现对室内空间的合理规划和理性设计,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居住需求。近年来,软装配饰使用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和频率越来越多,软装配饰具有对室内空间进行二度布置与陈设的作用,是室内空间设计的一个调整与延伸。能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美化,对室内整体氛围起到烘托效果,为室内环境打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化、深层次的空间意境,能够对人们的审美情趣进行充分展现,同时还有对人们的心灵进行陶冶的作用。软装配饰在室内环境空间的.运用,主要是指可以移动,而且便于更换的饰物,如我们日常比较常见的家具、沙发、书画、床上用品、窗帘、灯具、盆景、书桌、家居饰品等装饰用品。

  2软装配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

  (1)综合考量。

  室内空间环境作为业主居住工作生活的地方,其布置和陈设能够比较直观地体现他们的个性与品味,所以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造型、空间、功能、光色、虚实比重、光色等各种要素都需要进行综合考量,把意境创造和所处环境特点协调统一结合起来,达到艺术上的整体美。首先要对室内环境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师要对室内空间的尺寸、硬装现场整体架构和风格定位进行认识,同时要和客户进行充分沟通,比如客户的文化喜好,生活习惯、个性特点、信仰禁忌等进行把握,从整体室内风格着笔,与客户详细探讨家居、软装材料、布艺、灯饰、饰品等各种要素,从而选择与之切合的软装配饰产品。为了更好的运用软装配饰产品,需要把不同的软装配饰进行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包括窗帘、沙发、灯饰等,第二层次包括墙面和地面,第三层次包括挂件、靠垫等,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合理协调,可以使得各类软装配饰可以合理地规划到室内环境中去,让整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风格达到和谐统一。其次,在与客户确定了软装配饰产品以后,设计师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考量,其目的是看选择的软装配饰,其大小尺寸及在室内空间中的比重关系是不是符合合理的现场要求。

  (2)对不同的空间功能合理使用软装配饰

  。在室内环境中,不同的空间环境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家居室内环境中,包括了客厅、玄关、卧室、餐厅厨房、书房和过道等地方,每个空间环境其功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不同的空间功能进行软装配饰时,其软装配饰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客厅是业主进行会客、座谈交流、观看电视、听音乐的地方,这地方是成员在这里活动最多的空间,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空间大小及风格选择软装配饰,大的客厅空间选用大气豪华的家居,小的空间应采用灵活的家具,以更好的体现业主的物质生活水准和精神风貌。玄关是进入房屋的第一视觉空间,是从户外到居室里的视觉、情绪缓冲区域,通常该局域不大,面积比较小,可以选择巧妙精致的饰品,以实现对整个家居环境艺术风格的点缀和衬托,反映业主的品味与修养,同时也能给人美好的第一视觉印象。餐厅是家庭进餐和宴请客人的地方,可以选择促进食欲,而且还有一定文化意识主体的装饰品,包括一些色彩明快的暖色调装饰画等。卧室是业主睡觉,更衣的地方,是整个房间最为私密的家居空间。在软装配饰上,需要根据业主的使用年龄、喜欢等特点进行搭配,如儿童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装饰物、图画等。

  (3)采用多元化的搭配方法。

  当前,科技的进步,物质形态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软装配饰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搭配方法,如形态搭配法、风格搭配法和色彩搭配法等方法,以提高室内环境的品味。如采用色彩搭配法,首先要根据业主对色彩的个人偏好进行选择。色彩自身就有一定的感情倾向性,在色彩特性的调配上,要处理好室内空间主要背景色、室内基调色和软装配饰彼此间的色彩关系,以获得最好的室内空间色彩效果。在形态搭配法使用时,为了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可以按照物体的形体及状态进行组合搭配,例如软装配饰形态上的异同点,采取对比性或是模拟性的搭配。为了使形态搭配效果更好,还应该根据各物品之间的分布位置、排列顺序、体量、疏密等要素进行搭配。

  参考文献:

  [1]关朝公.试析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J].赤子(上中旬),20xx,(03):275.

  艺术设计论文 篇9

  摘要:室内装饰、材料色彩、结构造型、功能审美都属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范畴。本文针对上述内容提出优化措施,意在让人们享受到更具有情调、艺术和人性化的居家环境,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审美要求。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优化措施

  一、环保材料的优化措施

  30年前,联合国颁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文件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予以明确:在满足眼下人们生活所需的同时,又不会对未来子孙后代的生活与发展带来伤害。自此,“绿色、环保、节能”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对现代室内设计师而言,树立绿色设计理念,走生态设计路线已是大势所趋。新时期下的室内环境设计,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顾及当代人的居住感受,实现绿色生态设计,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后世子孙留下足够的生态资源。将来,人们所处的一定是一个充满山水、遍布森林的城市,这也是环境保护学家的美好设想。沿着“未来城市”的建设思路,设计师要将广袤的森林、沁人心扉的空气与花香、动听的鸟鸣等自然界的美搬到人们所居住的室内空间,在设计思路上无限贴近“野趣”,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在室内环境的选材方面,应尽可能地多用防虫、防尘、防污染等绿色无毒原生态的建材,提高自然元素在室内空间中所占的比例。关于未来居家环境的设想,相关专家的研究结果是:让装饰品、家用电器在外形上回归自然,让石头、原木、土壤等家具、材料进入人们的家庭。在保证我们有一个环保、绿色的空间环境的前提下,还能为后世子孙谋福利。从远期发展来看,传统室内建材必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建筑材料,就像印尼巴厘岛的某学校,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盛产竹子的当地特色,将竹子用于学校建设中,彰显出设计师热爱自然,对生态材料情有独钟的思想理念。

  二、空间造型的优化措施

  室内空间是给人类居住的,室内环境同样是为人类设计的,不仅要满足人类在生理上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获得精神上、心理上的放松和愉悦。人们的心理诉求,往往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内心交流之上,从而让人们生出安宁、舒适、淡然等心理感知,获得精神上的安全感,在舒适的室内空间里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所以在空间设计上就必须体现出艺术美,要求设计师合理设计空间布局,摆放家具位置,选择各类物件的品牌、样式、颜色、材料等,使之与室内空间高度和谐,营造出居家环境温馨、清雅的舒适感,让人们置身其中感受到设计者的灵魂与思想,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从而获得心灵的放松与安宁。例如:完全对称的空间布局往往会给人呆板、无趣之感,反之则会让室内环境显得凌乱,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基本对称的前提下,在局部空间的布局上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方式,让房间既整洁又不失活泼动感。正方形、长方形属于非常规则的空间造型,四平八稳缺少新意,给人的感觉过于严肃和端庄,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用不拘一格的设计提高室内空间的灵性,给居住者全新的.视觉体验,也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设计功能、色彩的优化措施

  1、实用功能

  归根结底,室内空间的设计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让人们的生活起居、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在方便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居住者对空间的需求不同,在艺术设计上就应该有变化,比如厨房的功能是烹饪,卧室的功能是休息,客厅的功能是会客等,不同的空间场景有各自不同的功能,需要设计师与房屋主人充分沟通,让人们能够在室内方便、愉悦地完成一系列日常活动。

  2、审美功能

  品位、格调是艺术设计的一大特色,如果丧失了审美功能,艺术也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基于室内环境的“审美”,除了最直观的视觉表象感知之外,还包括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艺术审美的设计,既要保留建材原有的功能和本质价值,又要将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表及里地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造型,让审美活动从直观的视觉感知升华到情感上的愉悦。

  3、色彩运用

  单一的室内空间色彩会失去艺术美感,而过于丰富的色彩则会让人心烦意乱,只有不同色彩的合理搭配、自然衔接、比例协调,才能营造出温暖、明亮的居家氛围。纵观现下最流行、应用最多的室内色彩,全部是以源于大自然的颜色作为设计基础,比如蓝、黄、紫分别与灰色搭配,给以人从容不迫、宁静清雅之感;浅绿、浅蓝与白色搭配,给人以自然清新之感;橄榄绿、暗红色与暗黄色搭配,给人朴素稳重的亲近信任之感,而最为经典的黑与白所呈现出的“简约但不简单”的艺术美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大片的绿色会让室内空间生机勃勃,愈发符合人们对恬淡宁静的山村生活的追求,也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生态”这一环保课题的重视。

  四、结束语

  伴随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冬暖夏凉,而是更重视环保节能与视觉审美上的享受。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充分尊重居民个性需求的前提下,运用艺术创作,让色彩、家具、造型、材料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浑然天成、自然和谐,从而实现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康凯.基于美学理念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xx,36(7):255-256.

  [2]孙文静.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浅析[J].花卉,20xx,(22):118-119.

  [3]孙晓利.现阶段以人为本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xx,(9):18.

  艺术设计论文 篇10

  摘要:环境设计服务的对象往往是广泛而复杂的,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也难以一概而论,正是由于不同人群对空间体验的差异,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空间使用者的体验带入场景之中则成为了设计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这种将体验带入的设计方法正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体验;代入;差异

  一、设计需求的差异性

  设计的门槛绝非高不可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设计的参与者。女性懂得如何搭配着装;男性懂得公文包里如何放置物品更加高效;人们懂得手机放在哪里更加顺手……这即是说,每个社会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设计的参与者,即使人们的职业、性别、年龄、肤色各不相同。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人们对设计的需求也往往是不尽相同的。例如,适用于成年人的桌椅也许并不适合儿童使用,相反,它或许会造成儿童的使用行为受限,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二、体验带入的必要性

  那么,对于设计者来说,如何才能使设计品精确地与各类使用者相匹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呢?笔者认为,在设计时将使用者的行为与心理需求归类,并将之带入到设计体验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例,学生在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时,往往难以逃脱“纸上谈兵”的桎梏,所得出的设计图纸也时常是“华而不实”的。而这种“考虑不周”的设计多是由于尚缺乏对使用者行为和心理特征的思考所造成的。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一类景观或规划设计图纸:从鸟瞰图上望去,场地呈现或巨龙或八卦,亦或是某个文字、符号的形态。而这种“上帝”一般的视角在图纸上看去是那么美好,以至于使人忽略掉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类设计的使用者是身处天际、藏于云间的“上帝”还是脚踏实地、形形色色的“人”呢?──当然是应该服务于人的,当人们穿行其间时,恐怕很难因察觉到自己正身处某种图形之中而感到欣喜。恰恰可能相反,正是由于臆造的鸟瞰图形,反而使得某些功能分区不得不为它作出让步,可能导致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受限、心理感受不佳、空间的实用性降低。对此,笔者认为,设计的象征意义或形式美感当然可以存在,但首先应关注使用者在空间中的体验。

  三、体验带入的教学方法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分组考察、集体汇报、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将空间使用者的体验带入设计的分析方法。笔者将其方法归类为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空间设计的使用目的和属性。首先,应对空间设计的使用目的和属性进行明确的定位。例如,医疗空间的使用目的是进行诊断、治疗、康复、医学技术研究等,其空间中不同的分区承担着不同的使用功能,若将其使用目的简单归纳为寻医问药这样的模糊概念,则难以在设计过程中与具体的空间使用目的与空间使用者相联系。2.空间设计受众的界定与归类。对设计受众的界定是带入体验的前提条件,不同的设计受众在空间中的差异化体验是设计中带入思维的核心。设计受众的归类分析方法在不同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并非一成不变,这是由于人的需求与体验往往随空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例,学生在对某一空间进行考察后,对设计受众进行了以下几种方式的归类,a:男性、女性;b:消费者;工作人员;c:成人;儿童。这几种归类的方式都使设计受众及其对设计的诉求变得模糊化,从而难以对设计过程产生指导意义。因而,对设计受众的归类方式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应尽量做到精确细化且与空间类型相匹配。3.差异化需求与体验的.分析。以上述两个步骤为前提,即明确空间使用属性并精确细化地归类空间使用者后,则应启发学生思考在这一特定空间中不同受众之间差异化的行为与心理诉求,思考这些差异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书店的幼儿读物区内,空间的使用者除儿童外往往亦有成人陪同。二者对空间尺度、色彩、材质等外部环境的感知有着明显的差异。儿童的活动能力、视线范围,对色彩、材质、造型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对空间设计的诉求;区别于书店的其他分区,成人在此空间内亦有看护、引导的特殊需求。不同类型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与体验,往往能对设计应解决的问题起到指向性的作用。4.体验带入设计过程。以上述内容为前提,将各类体验带入到设计过程当中,这是一种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设计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促成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两方面的引导:一是同一空间中不同受众之间行为相互促进或矛盾的协调统筹;二是对同一行为需求的多角度思考,寻求同一问题的多样化解决方案;三是对某些行为的限定,即并非对空间使用者的某些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善意的限定或引导。

  四、展望

  设计是为人而做的,人在空间环境中体验的优劣是评判设计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样,行为和心理上的体验也对设计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意义。由于我国高校环境艺术教学中普遍采取从理论到练习再到作业的教授方式;教学场所多集中在教室内;对方案的构思和设计也往往是在图纸和电脑前进行的,难免在设计对象的实际行为和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切实研究与考量,而这些思考对设计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极其重要的。因而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指引学生将设计受众的体验带入到设计方案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相信这一问题会在未来的设计教育中逐步得到普遍关注,使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教与学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奕苇.《体验式教学法:高校环艺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时代教育》,20xx

  [2]孙迟,王毅.《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刍议》.《艺术与设计(理论)》,20xx.07.

  艺术设计论文 篇11

  一、研究背景。

  创意产业是各种行业发展的先驱,它推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向大众推广许多新的思维、设计、理念,所以值得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培育创意人才。由此诞生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旨在为设计行业培育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因为其历史较为短暂,课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并想办法解决。

  二、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概念及重要性。

  1、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概念。

  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的当下社会中发展出的新型产业,它非常推崇创新,注重个人的创造力和思维的活跃性,它需要现代社会高端的电脑技术、活跃的信息传递作为基础。在满足这些需求后,创意产业能够爆发出相当大的创造性,以自身的先驱性领导其他产业飞速发展。创意产业的涵盖面非常广,它是一种文化产业,但是却可以涉及广告传媒、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电影戏剧等各个方面,并且在这些产业中占据领导地位。不过除了社会物质基础之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文化创意必须是人的文化创意,这就决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基础。我国为了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不同领域均开设了培育创意人才的教育课程。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现今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文化创意产业化的重要性。

  文化创意产业在其他产业中具有领导地位,其相应的创意人才也是各个领域行业的抢手人才。因为创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隐性资产,它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在竞争中始终走在其他企业的前方,这一份优势对于竞争激烈的各个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许多企业争相发展的方向,一些高素质的创意人才也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能够促使这一产业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也意味着一份产业的发展逐渐具备输出与输入两方面。我国为了促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正逐渐在教育中也增加相应的教育课程,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素养的创意人才,但是我国创意教育尚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面临着许多挑战。

  三、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发展中的问题。

  1、创新性不足。

  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是以学为主,无论是哪项科目,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领导下学习先人的知识,以掌握和运用知识为主。艺术设计教育虽然主打创新思维,但是由于其课程采用的仍是和其他课程相同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学习的仍然是前人的经验,继承的'是前人的思维和成果,缺乏相应的延伸和发展。并且,学生学习的科目相同,上的课程、做的练习都相同,很难在这种统一的学习中发现具备创新潜力的学生。而一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也在固化死板的学习模式中逐渐失去了自主思维的能力。

  当然,艺术设计课程中,对于经验的继承是必须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评判与鉴赏能力,了解优秀的前人是如何思维的,这有利于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也能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眼界,但是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重心仍然应当放在学生的自主创造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判断的能力。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味等着教师为他们指出设计的重点、方向和方法,那么他们将逐渐失去自主思维的主动性,而这本是艺术设计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会逐渐习惯模仿前人的手法、视角和构思,在思维中形成固定的程序,让视线范围开始变得狭窄,最后导致培育出的人才在前人的道路上具备相当高的素质,但是缺乏自己走出一条道路的能力,从而也限制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2、文化素质不高。

  从高中教育分科开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都存在一种观念,那就是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选择艺术专业。这是一种非常偏颇的想法,艺术与文理科都是平等的方向,选择艺术的学生同样具备很强的文理科学习能力。但是,这一观念却在现实中被广泛认可,文理科被当成高中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在文理科方面无法取得很好成绩的学生才去选择艺术类的方向。这就导致了高校开展艺术设计课程后,所招进的学生大都是人文素养较差,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再加上这几年高校逐渐扩招,放低了招生要求,使招进的学生素质进一步下降。实际上,能够在艺术设计中取得较好发展的人才,势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作为基础,只有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学生才能在艺术设计中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比如建筑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数学与物理方向的知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历史与语文方面的背景知识。比如服装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素养的培养。

  不仅仅是生源问题,即使是高校的教育也仍然是只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色彩、技术的运用,极少见人文素养的提高课程,只有一些民间艺术方向的课程会保留一些关于民间艺术历史背景的课程。这种存在严重偏颇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进一步忽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当学生学成毕业后,他们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却缺乏知识底蕴,在工作中不能依托丰厚的人文素养进行设计。试想,当建筑设计师不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当服装设计师不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当游戏设计师不了解受众人群的文化视角,他们设计出的产品,即使创造力十足,又如何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如何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如何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措施。

  1、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艺术设计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创造力的发展,所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培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在这方面,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知识自主完成,并将作业成绩记入学生的最终成绩,对于一些非常具有创意的作品还要提出表扬。学校应当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鼓励各种自主社团的开设,用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意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舞台。

  教师在进行一些设计项目的研发时,可以招收一些具有潜力的学生作为助手,学生年轻活跃的思维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新的方向,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社会前沿的工作,提前为学生展现发展的方向。一些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学校,可以将已基本完成理论学习的学生送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走在社会前沿的设计行业是如何发展的,能够接触到一些设计专业的工作人员,体会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不仅拓宽了眼界,在受到新的思维激发后,也能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2、提高文化素养。

  艺术设计离不开人文素养作为基础,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首先,高中时期就不应该指引文化科目成绩好的学生选择文理方向,而是应当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选科思维。当学生倾向于艺术专业时,学校不能干涉学生的选择,还应当为其排除来自家长和社会的障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向。这样,高校在招生时,就能获得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艺术设计学生,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高校在开设艺术设计课程时,也应当开设与之相配合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可以包括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人体结构比例或者建筑受力分析等理科知识,也可以增加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规律等文科知识,还有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这些可以作为学生必备的主修课程,也可以作为选修科目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例如心理学、数学、英语就应当作为学生在设计专业知识以外应当掌握的学科,而人体学设计、建筑力学、生态学等在特殊方向才需要的学科就应当在学生对自己将来涉足的行业有一定倾向后有选择地学习。学校也应当安排一些校园活动,例如人文讲座、文化竞赛、文化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也应当让学生明白,艺术设计并不是独立的学科,它可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它应当是艺术与文化、科学相结合的科目。学生应当明白文化素养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创意产业化的背景下,需要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和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高校在艺术设计课程上,应当多鼓励学生自主思维创作,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开设更多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科目。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推动创意文化的产业化,才能推动我国的创意产业发展。

  艺术设计论文 篇12

  内容摘要: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是针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展开的教育,它为社会输出大量的实用设计人才,但在教育与商业设计的结合中,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众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怎样从社会和教育立场出发,积极努力去改善现有的矛盾,解决实用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不适应社会就业环境的问题,是所有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艺术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综合素质

  据调查,20xx年以来大学商业美术设计类学生数量呈几何状增长,短短几年间,不论是美术学院或者综合院校,甚至各类矿业、石油、医科、外语等专科学院,都设置了艺术类课程。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业繁荣是商业设计专业扩招的主要动因;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讲,大专院校的多元化发展亦是必然趋势。

  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动机,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固然是良好的愿望,但是不能仅仅通过扩招来解决,还要提高商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保证优秀人才的诞生与成长,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的充分重视。

  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困惑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设计教育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而现存的实际情况是,一些纯艺术院校由于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原本设立的一些专业学科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艺术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调整和增加,三大构成、材料应用、现代设计技法基础,再加上一些实用课程的配合,便完成了初步的课程设置转变。这种转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起到过渡作用,是可行的,但从商业设计教育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而建立这种体系便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解决办法

  (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对人的灵魂有直接的改造提升功能。而商业为满足人类物质追求或某种欲望而存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艺术在作为个人追求时可以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其商业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艺术设计”就其表现语言来说,应当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它应用于商业目的时才具有了商业属性。绘画、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是它的思想基础。因此,艺术设计首先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与实用艺术的时候,商业理念就开始时刻影响着它。我们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与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同样需要商业化的'理念。因此,“商业艺术设计”既有“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1.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

  现代商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它集合了各个艺术门类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摄影、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等。单纯将其局限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是很片面的。作为教师要涉猎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商业设计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2.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商业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个人经历是这样的:从正规艺术院校毕业,考取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少了一个参与商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教师都涉足真正的商业领域,去做公司,去给学生真正的“商业”资讯,但是,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这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教育软环境的改善

  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但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商业艺术设计的学习来说,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比较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包括艺术教育群体努力奋斗的志向与力量和其营造出的艺术设计良好的教育学术氛围,以及设计界与教育界联手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四)教学重点的转移

  1.培养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设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或公司并不需要某一专业极强、其他方面平庸的员工。企业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一般的作业、设计都是由自己完成的,时间也较充裕,没有市场因素控制。但在工作当中,资料收集、整理、创意、设计表现、制作都是由不同的人和部门合作完成的,这就必然涉及到一个问题——合作与交流。顺畅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完善出品质量。

  现代商业设计要求的人才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广泛的社会知识,对于很多的边缘学科也要有所涉猎。这也给我们现在的教育机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怎样引导学生把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未来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现代的设计教育和商业艺术设计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不是相对立的关系。

  艺术设计论文 篇13

  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存在问题

  重复性过高是社会对艺术设计造成的影响,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则从基础层面对艺术设计造成了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艺术设计教育存在过于追求国际化的现象,国际化艺术设计水平较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国内没有优秀的作品,只能说其与国际相比有所不足。中国设计师的艺术设计作品中不乏精品,但是一些艺术设计教师忽视了这点,总是传授用外国的设计思路套用本土的设计形式等教学内容,以致艺术设计既无法满足本土化的发展需要,又无法满足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第二,教育“底气”不足,在设备配置、人文关怀以及艺术设计创新领域,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显得不够成熟,有待完善。

  二、针对问题打造核心艺术设计理念

  1.以本土化的思想统一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的重复性过高和教学力量不足,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站在现实角度看待问题,总在追逐国际先进水平,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从自身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树立本土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梳理本土化的艺术设计形式,将艺术设计置于现实中,根据国情需要进行具体的创作与教育。

  2.以世界化的眼光看待艺术设计

  我们虽然不能将国际标准看作发展我国艺术设计的唯一要求,但我们要具备国际眼光,要让本土化设计理念迎合国际艺术设计的潮流发展,让艺术设计处于一种相对先进的评价标准中。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现实的发展,从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的艺术设计市场出发,对此进行重点分析。

  3.以人文化理念为核心思想

  在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国际化审视后,我们还应当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进行重新审视,改变现代艺术设计的浮夸作风,丰富现代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从人文理念中寻找艺术设计的灵感。

  4.以绿色化发展作为提升本土现代艺术设计的指导目标

  我们要强调公正、公平、和谐、共赢的发展战略,打造稳定的发展市场,让艺术设计的市场化走上正轨。

  三、围绕核心理念进行发展

  艺术设计进入个性化设计时代,经济的繁荣带来物质的丰富,同类产品不断增多,市场成为买方市场。科技的进步带来技术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在产品功能、品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靠什么来展开竞争呢?产品的审美设计就成了重要的选择标准。随着工业经济发展到信息经济、体验经济,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越来越多。在同质化的环境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注意产品的个性。色彩鲜艳的苹果电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激发了其他诸如戴尔、盖特韦、康柏等公司的设计灵感,其纷纷推出了造型新颖、售价低廉的个人电脑;新型甲壳虫汽车的形象,成为促进汽车行业变革的催化剂。如今,人们不再盲目地跟随没有个性的流行趋势,而是追求个人的品位与内涵。所以,个性化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艺术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设计论文07-28

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对接与高校发展探析论文01-12

艺术设计实习报告05-22

艺术设计专业简历12-01

艺术设计毕业实习报告04-13

艺术设计系实习报告11-24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心得05-22

艺术设计社会实践报告12-07

环境艺术设计就业方向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