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声乐教育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6:35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声乐教育论文

  众所周知,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学生,特别是声乐教育,不容忽视!

声乐教育论文

  声乐教育论文

  中职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摘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是专门针对从事学前教育的中职学生开设的专业,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的声乐教学,对从事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中职学生而言,是他们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中职学生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声乐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然而,综观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方面存在较多缺陷,严重影响声乐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现状;改革对策

  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为社会培养大批学前教育声乐教师的中职学校声乐教学课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然而,由于多种情况,如中职学生自身的缺陷、中职学校的问题等,导致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出现较多问题,现状堪忧。

  为了能够更符合社会需求,必须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改革,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一)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

  现阶段许多中职院校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以教师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

  如在声乐课堂关于高音训练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之上,独自反复讲授歌唱高音部分时的技巧,气息要饱满,喉头要放松,软腭要抬起……,

  然而,台下的学生则是众生百态,有学生勉力强撑,有的则是直接闭嘴不唱,有的甚至是在做其他的事情,仅有少数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步骤,教师对于这种现象却视而不见,仍是独自反复强调歌唱技巧,直至课堂结束,甚少关注学生课堂状态。

  这种完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负责讲授,能否接受只能依靠学生自身能力,导致课堂乏味无趣,缺乏互动,课堂之上学生未受到任何关注。

  相对有些好点的教师,会帮助学生对演唱方法进行纠正,但也仅仅是为了顺利结课,应付了事,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真正负责。

  最终导致声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生没有学到应有的技能。

  (二)声乐课程过多强调歌唱技能,缺乏教学经验传授

  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具有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博学,综合素养高。

  然而,过多的中职学校在设置学前教学声乐课程时,单一强调声乐课程的技巧性,如何使歌曲听起来更优美动听,忽略学前教育声乐课程设置本身的目的,即向学前儿童教授歌唱知识和方法,特别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将来需要从事学前教学,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必须的,但是有关如何从事声乐方面学前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则传授的较少。

  这种模式导致中职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声乐技能,但缺乏教授技巧,为中职学生的未来教学生涯埋下隐患。

  (三)声乐课程安排不合理

  作为学前教育的声乐课程,其与单纯的声乐课程是不同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将来要对幼儿进行声乐兴趣和能力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然而,许多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设置十分不合理,内容单一。

  如仅仅对声乐的歌唱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教授,对于在对幼儿教学中所需的歌唱节目的编排、表演涉及甚少。

  这样的课程设计和安排,虽对学生声乐技能有一定帮助,但是却不能促使学生有效地从事学前声乐教育工作。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措施

  (一)分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针对中职学校的现状,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首先,要对中职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熟知学生的基础状况,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运用“最近区域发展”理论,实施分层次教学,把学习状况和基础水平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组,

  进行集中教学;最后,在教学实施一段时间后,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优秀的教学成果进行继承。

  此外,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要通过发挥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魅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使他们自觉学习声乐,对学前教育声乐课程的学习充满热情。

  (二)实行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综合声乐能力

  实施情景教学,让学生置身学前声乐教学的情境之中,切实感受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魅力,对声乐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要对声乐课堂进行有效编排,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前声乐教学情境,如实施角色扮演,分组进行,每组学生根据规定主题,确定幼儿与教师的人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前声乐教学的趣味。

  此外,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要对学生传授节目编排、节目表演等与学前声乐教学相关的知识技巧,促使他们掌握更多有关声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胜任学前声乐教学的工作。

  (三)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与其他专业不同,将来中职学生面对的教授对象是幼儿,是对幼儿进行声乐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但中职学生日常接触幼儿的机会毕竟有限,对幼儿的了解也是有限的。

  因此,为了促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学前教学,中职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增加学生声乐学前教学的经验。

  此外,中职学校也可以聘请资深的幼儿声乐教学专家,定期向学生传授幼儿声乐教学的经验和技巧,增强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学前声乐教学的经验。

  三、结语

  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专门为从事幼儿教育的中职学生设立,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幼儿音乐方面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促使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必须紧跟时代需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改进声乐教学质量,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学前声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颖.探讨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3,3:76.

  [2]曾日东.关于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3,06.

  [3]李莉.中职学前声乐教学有效教学方法[J].成功(教育版),2013,08:98.

  新时期声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声乐教育是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声乐人才,高校往往将声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

  声乐教学的艺术价值极高,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论文探究了在声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教师如何在声乐课堂上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审美教育;音乐

  在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讲授乐理、演唱技巧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而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进行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演唱技巧的运用,而对于歌曲的理解和美的表达较为忽视。

  因此,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达美。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培养学生审美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先进的演唱技巧。

  只有专业性强的教师才能够带出优秀的学生。

  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发掘美、体会美。

  只有教师在声乐中感知到美的存在,才能将审美教育更好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也能感知到音乐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寻找一些经典的、旋律优美、格调高雅的歌曲供学生进行赏析。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和所表达的情感等等。

  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kisstherain》这首曲子,并告诉学生,这首歌曲是由韩国音乐家李闰珉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突然下了一场雨后写出的。

  这首歌曲情感细腻、风格典雅,每个人在聆听这首曲子的过程中都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和体会。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雨的印记”。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表现力的培养,对歌曲的理解和赏析是学生进行声乐表演的前提。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理论和歌词方面的审美赏析后,要让学生在实际的表演和实践中去感受美,将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和对美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去。

  学生只有能够将自己的审美情感随着歌曲表现出来,才算真正的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水平。

  二、注重歌词鉴赏,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当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声乐是一门充满美和艺术性的课程,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价值,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

  歌曲是声乐的载体,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增进对歌曲的理解和体会。

  歌曲由歌词、旋律、声音的演绎及表现等方面组成。

  在进行声乐教学前,教师应当首先带领学生对歌曲的歌词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

  歌词是歌曲旋律及情感的文字表现,演唱者对于歌词的理解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演唱的效果。

  许多歌曲的歌词都非常优扬押韵、具有美感。

  如高晓松作词的歌曲《立秋》中写道“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如梦,有些长留在心中;于是有时疯狂,有时迷惘,有时唱。

  ”歌词充分的表达了年轻人矛盾又感性的心理状态,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美感。

  还有一些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由诗组成的。

  如广为传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的歌词就是来源于苏轼的著名作品《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歌旋律悠扬,歌词婉转动人,学生在不了解歌词的情况下,是无法演绎这首歌曲的。

  学生在朗读、理解歌词时,就能深刻的体会这首词的美,其审美能力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开展多样的表演活动,提高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最好动力。

  学生在进行声乐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倦怠心理,在练习时也不会细细钻研和体会,同时也缺乏训练的成就感。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声乐表演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

  学生为了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就会更加努力的去练习,在演唱时也会更加注重细节的表达。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表演,在表演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教师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的声乐表演比赛。

  如教师可以设定“悲伤”这一主题,先播放一首悲伤的曲子,让每个学生都去感受和揣测这首歌的情感和内涵。

  然后再由每个学生围绕“悲伤”这一主题选一首歌曲进行演绎,看哪个学生的演绎最能打动人。

  教师要将审美教育充分地渗透到学生的表演活动中,让学生更加用心地去体会音乐,引导学生如何才能使表演更加富有感染力和美感。

  四、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教师应当将审美教育作为声乐教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在进行声乐训练前加强对歌词和歌曲本身的理解和赏析,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然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表达美的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维.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渗透[J].大众文艺,2016,15:214.

  [2]杜雪瑶.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黄河之声,2016,05:35.

【声乐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教育声乐艺术论文10-08

声乐教育民间传统艺术研究论文10-01

有关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论文10-09

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思考论文10-12

声乐艺术教育人才现状与发展论文10-11

声乐审美声乐艺术论文10-08

高校声乐教学的论文10-01

民族声乐发展的论文10-01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