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改进论文
摘要:随着现阶段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时至今日,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体系构建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笔者基于最新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其中核心素养中的关于人文底蕴之审美情趣等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结合以上要求通过对现阶段艺术课程的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及对相关评分制度的改进问题对于整个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改革方面做一定的分析。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紧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现阶段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体系有着明确的认知与了解,可以更好地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在我国高度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可以使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科学进步的人生观、道德观。二是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径之一,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三是学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可以丰富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虽然自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基本上也是空白的。一直到1988年,《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以及《在普通高等艺术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等与艺术教育相关的文件相继颁布后,才使其正式进入了发展阶段。之后,国家教委对364所高校进行调查,得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所有高校中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占到了被调查总数的82%,只是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内容有艺术理论、艺术作品赏析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现阶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也基本上遵循了相关的规定,据笔者了解,现有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设置方面,也有着不同的问题出现。这些情况和问题反映的现实窘境,其实是作为选修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相当数量的高校里,作为不被看重的一种表现。就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现阶段的艺术公共课程的设置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根据现有的状况分析,笔者提出自己对于该课题的相关见解。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改革分析
(一)课程目标定位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它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基于以上这些目标要求,我们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必须紧扣这些要求目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与重要途径,它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对学生优秀人格的塑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展现。高校中通过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促进大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而且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也有一定的丰富作用,可以更好促进学生更为均衡的发展。其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特点。第一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的针对性。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制定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其针对性,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观察,可以更多的关注到他们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实际掌握情况与教学任务要求的差距。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发展不同导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内容与强度上都应该要有针对性。第二就是课程目标的系统化。它一方面是指课程设置的内容较为全面,另一方面是指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所造成的课程前后的连贯性问题。就现阶段来讲,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开设中不可能很好的关注到学生们的不层次的需求,很多的高校中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估制度也并未真正结合实际去做好。因此,在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加重对于学生需求层次与差别的相关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第三是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科学化。因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本身就是为公共艺术服务的,避免因为教育的盲目性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的把握也是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的科学化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处理好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之前我们了解了对于不同课程类型在公共艺术课程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相关的作用。具体来说,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指不同课程之间的对比关系,还有不同艺术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它们之间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系统体。通过对这一系统的整体研究,了解不同课程之间的结构调整。有助于我们对于课程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为明确的了解。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际就是对于课程类型的确立以及重新认识,并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使课程结构的内部之间可以达到功能性的增强。对于课程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之前课程内容缺乏以及结构单一,层次混乱的情况。通过对当前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对于课程中不同学科领域中相关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整个课程体系的调整与优化我们可以分不同的方面去看待,首先是对于学校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本身质量的提高,再就是通过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不同的课程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不同艺术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也是我们不容忽视,这也是我们对于课程体系研究方面的主要方面。
(三)课程评价制度的改进
课程评价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顺利开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很多因素都与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存在着关联。长期以来,我国很多的高校中对于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制度都是采用考核的方式进行。长此以往,学校艺术课程的评价功能已经与我们所认知中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尤其是在学生音乐课程教学成绩的评价方面,往往因为对于考察结果的关注而忽视了整个教学成果的综合性考量。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现阶段中对于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理念也是在新的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逐步完善。
三、对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构建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特色课程建设
首先,我们在普通大学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的地域特色,创新性的开发一些传统的艺术课程。由于本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很多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及舞蹈、绘画等艺术门类种类繁多。在课程开设的同时,可以根据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开发一些适合在高校中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形式。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于当地的艺术文化有着相应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艺术教育课程发展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对本地区的艺术传承有着积极的影响。其次,可以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相关课程的建设。加强艺术课程中跨学科选修课程的开设,我们现在的高校艺术教育大多以文化理解为基本的出发点。因此,很多的高校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无法只针对相关的艺术理论以及技能知识进行学习,更多的也应该关注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说呢过们对于艺术课程的情感体验,争取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习环境。要对此进行相应的改革就必须加强不同艺术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利用其不同的专业优势,筹划综合性课程的开发。同时,还可以在学校中设立艺术课程教学的综合教研部门,充分调动不同院系之间的教学资源,更好的促进艺术课程的教学。通过对于特色艺术课程的建设,也是普通高校中公共艺术课程的体系构建的重要的改革措施。通过对特色课程的开设,也使得地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二)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分类
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不同分类,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中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普通高校中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创新性的内容也被更多的引入到现有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与艺术学科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艺术教学的内容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课程之间的划分标准很多时候都不再适用,因此,我们也可以对相关的课程进行规范的划分,这对以后艺术课程的改革与管理都有积极意义。笔者所说的划分也并非是将所有的高校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其艺术课程进行划分,更多的也是着眼于院校中的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们对于艺术课程的不同需求加以结合有侧重点的对不同的学科加以划分,艺术理论类与技术实践类的有重点化的进行建设,还有从学科综合的趋势进行强化。结合学生中在艺术综合素质体现方面的差异,进一步的进行细致概括。
(三)充分采用混合式教学
结合现代形势,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采用混合式教学,把公共艺术教育课课程内容建设好,多种教学手段,多种学习途径学习,不限场地和空间,达到随时随地都有可以学习的条件,促进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兴趣,渗透性教学。通过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应该更多的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开课方式,因为非艺术系的学生还是占多数的,他们很多人之前并未接触过艺术理论等方面的学习。艺术基础都较为薄弱,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划分。因此我们艺术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较为简单的内容设置为必修课,难度较高的设置为选修课程。这样既可以使他们已学到的艺术理论得到很好的掌握,还可以在综合其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对他们有所提高。因此,这样的考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在艺术理论、艺术实践与艺术鉴赏方面都取得相应的成果,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的地域特色课程,更好的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
四、结语
通过结合基于中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求的思考,对现阶段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相关分析,使笔者对我国高校中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使得我们对于艺术学科的合理构建有更好的把握。这不仅在艺术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也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对于高校中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对于公共艺术课程有着更为全面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艺术课程进行分析也就更为宏观。笔者希望本文的写作也可以为相关的艺术课程体系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今后的艺术课程教学中,本文的材料也可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莉.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2]桂辰光.基础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理论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3]周芳.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浅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改进论文】相关文章:
本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论文10-09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解析论文10-09
西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分析论文10-11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功能作用论文10-11
浅谈艺术的审美论文10-12
医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探微论文10-12
解析数字媒体艺术的改进论文10-09
浅谈园林色彩艺术的论文10-12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