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现代艺术的形态论文
现代艺术作品注重视觉的直接感受,创作中比较重视作品的创意和新意,新的艺术成分多元整合,促进了抽象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新意识形态的形成。但是,其直接的纯粹性往往不足,真正意义的艺术受到了冲击,产生了理解的偏差。新时代下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他们虽都苦于推陈出新,但许多其实是模仿,真正地进行原创是很困难的。艺术作品的两大要素是内容和形式,一味地追求形式也会使艺术作品空洞乏力。形式要服从于内容,有价值的内容要用正确的形式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现在的很多艺术家不再那么热爱走进生活了,设计师单依靠电脑,绘画家在家画画,这样很难创造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批评家总能在某一件作品上发现很多与周遭重合的元素。在新艺术形态发展下,人们只注重“新”,往往忽略了传统的民族性的艺术,这样会使得新艺术形态逐渐代替传统艺术,造成艺术发展的断层。
从以上不难看出现代艺术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就像中国的写实油画一样,现在坚持的人似乎少了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纯粹性艺术发展乏力,新的艺术形式也的确是发展了,如大地艺术、概念艺术、身体艺术等。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方向,一是纯艺术,另一是非纯艺术。前者保留了艺术的独特品质,与其他各艺术门类有着明显的界限,如绘画、雕塑、设计等;后者是介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它反对纯艺术,认为艺术要注重创造性,要有新形式,要符合现代人的需要,要与时俱进。20世纪70年代前后,新的艺术思想开始传播,后现代艺术涌现出来,到了80年代,后现代艺术发展成为引领世界的艺术潮流。新的艺术价值观形成了,多变的新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主流。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形态不再局限于视觉艺术,音乐、传媒、语言、文字等,可以对其综合运用。绘画也不拘泥于平面了,场地绘画、城市绘画、建筑绘画等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生活,运用更加广泛。2.艺术承前启后,尊重传统艺术。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人类历史积累和留存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财富,艺术不再是反传统,而是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创新发展。艺术形式中有很多传统因素的介入,新旧结合,颇有新意。3.后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家不单关注艺术本身,而且更加注重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发展,艺术更加贴近人的生活。4.多元多标准。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判,要根据具体表现和需求对待。各民族都是平等的,各艺术形式都是平等并存的,多种艺术作品放在一起,我们就要用多种标准去评判它。唯有如此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综上而论,西方艺术经历了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转变,观念的更迭、思想的进步、多元的整合、新价值观的形成,都为推动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无论是现代艺术还是后现代艺术,它们都可被称为当代艺术。
20世纪初,美术界把西方绘画称为西洋画,把西方现代艺术称为“新派画”,指的是一些较为前卫的画派,如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等。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留法、留苏的中国艺术家的归来,新的艺术思想传进中国,国人逐渐开始了解西方的艺术样式和思想。“新画派”与古典主义并驾齐驱,在当时的诸如上海美专等院校,师生们觉得古典主义的写实派后劲不足,很多人开始追逐现代艺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画家主要是引进与介绍,现代艺术并没有在中国扎根,模仿多于创作,追风多于思考。当然,有些艺术家取得了建设性的成绩,也有的艺术家搞偏了方向。实际上,直到改革开放前,对于外来文化,我国一直采取的是“洋为中用”原则。艺术家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出了适合中国民族化的艺术语言形式,如从西方引进的写实艺术,被艺术家熟练驾驭,其成果可喜。改革开放至今,艺术的多元化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在85新潮的助推下,各种艺术样式和前卫的思想逐渐被我们接受,它们在中国迅猛发展,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艺术也更多地服务于大众生活。有的人认为,不被大众看得懂的就不是艺术。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既然谈得上是艺术,它便是生活的高级再现。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艺术形态的多元化充满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人们需要有一个精神理解的过程。有的艺术形式是直接看得懂的,有的艺术形式是需要学习才能理解的。比如绘画中的“像”与“不像”,真正的艺术不求“像”,对作品的阐释和情感表达才是灵魂所在。不同的艺术作品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现代艺术,有很多人是不“懂”的,当时只被部分人接受的真正的艺术,以后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这也暗合了我们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精神素养的提高,因为真正的艺术是具有前瞻性的,有存在的必然,而哗众取宠的某些形式是站不住脚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艺术要更好地服务大众,这对于艺术家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首先,要考虑大众需求,作品尽量要被大众理解和接受,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要贴合现实生活。艺术作品还要注重品味,不能追求庸俗化,不能靠低级趣味而取一时之宠。再者,要积极追求高雅的艺术,创作符合时代需求和民族特色的作品。艺术作品要注重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不能只关注作品表象。作为借鉴西方的中国现代艺术,要了解西方历史,更要了解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
中国在世界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文明和文化,虽然中国的艺术还处于成长阶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世界艺术的吸收和借鉴。现代艺术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视觉绘画、装帧设计、家装设计、环境美化等,艺术家、艺术创作者要创作更多贴合生活的作品,要担当起传播艺术文化的责任,让更多的人去理解艺术、欣赏艺术。当代艺术并不是艺术家自己的艺术,它是社会的艺术,人民的艺术。艺术创作不是个人的,而是大众的,它要体现社会关系,体现社会功能,体现教育功能。艺术的多元化也可看作是一种手段,内容与形式是客体,情感和灵魂是主体。一个“闭门造车”单靠“借鉴”的艺术家是走不远的,艺术家要有深刻的生活情感体验,要有对事物的个人理解,要有倾注于作品的情感表达,唯有如此,作品才会贴合时代、贴近生活。艺术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给人以美感享受。创作与欣赏二者似乎一直在矛盾中发展,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让创作和欣赏在交流中进步,让现代艺术彰显时代风貌。
【论现代艺术的形态论文】相关文章:
论《良宵》的艺术论文10-13
论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艺术论文10-13
试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10-26
论现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10-26
对美术学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思考论文10-13
论水彩画的艺术特征10-26
艺术设计论文07-28
艺术类论文11-02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论文10-30
艺术论文发表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