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集锦1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征文吧,征文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有关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征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
快过年了,家里该囤点年货了。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去超市大采购。走到了气派的大门口,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清单:丸子、糖果、酸奶、小吃、水果。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难题,最重要的是我只有100元钱。想到这里,我烦恼地摸摸头,大步走进了超市。
哇!超市里面的东西可真多呀,各式各样的年货数不胜数、琳琅满目,我如鱼得水,一处处地寻找起了东西。很快,我就找到了卖糖果的货架,不过这里的糖果都好贵呀,小包装的都要十几元。我的目光不停地在货架上扫来扫去,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一种叫口哨糖的,里面只有六个空心圆一样的糖果,还送一个小玩具,看到价格只要八元,刚好适合我和表弟分享,简真就是天赐给我的',我大手一挥,买下了。
我继续逛了起来,突然听到有位阿姨在吆喝:“酸奶酸奶,新到货的酸奶,好喝的酸奶!超实惠的酸奶!”哈哈,这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我推着车急忙奔向前去。“安慕希!是我喜欢的百香果口味的!”我惊喜得叫出声来。阿姨说:“小朋友,喜欢你就多买点,我们还有凤梨口味的,你可以品尝一下。”我拿起两种酸奶,比了比价格,一个要7.69元,一个才6.6元,可是两种我都喜欢喝,这下怎么办?我仔细算了一样价格,如果我每样买一瓶,现在总的花费是22.29元,我一咬牙,狠心把两个都拿了放进推车。再继续往前走就是卖水果的,有一个阿姨正在剥菠萝蜜,那香味让我直咽口水。我看了看前面剥好已经打称的,挑了一个的14.3元,心满意足地往冰柜的方向走。
三全四喜丸子是散装打称的,我每样挑了几个装袋,不求多只求口味齐全,毕竟资金有限呀,让旁边的售货员阿姨帮我打了称是17.52元。鲜肉粽有一个特价的才8.9元,我也拿了一包试试口感,好吃的话让妈妈下次再来买,嘻嘻。
往右一转,就是存放养乐多和奶酪的冰柜,养乐多有加糖型和无糖型,加糖的11.8元,无糖的贵一点,要12.7元,爸爸血糖高不能喝加糖的,为了健康我选择了无糖的。拿出清单对比了一下,我还需要去买奶酪和小吃。转身走到奶酪柜前,各种各样的奶酪印入眼帘,奶酪球、奶酪块、奶酪棒、三角酪,价格也很昂贵,让我无从下手。该挑哪一个呢?突然,我在价格表中发现了其中有一个红字,同样都是棒棒奶酪,原味的要21.8元,而草莓味的只要10.9元,这不是打了个五折嘛,太棒了!最后就差坚果蜜饯之类的,瓜子花生什么的我因为脸上长了小痘痘,妈妈都不允许我吃。这个枇杷梗看起来很不错,样子有点像油果,一大盒才7.5元,真是物美价廉呀。
买了这么多东西,我算了一下才花了94.11元。通过这一次的选购,我增长了很多见识,为什么商家都喜欢用9.99、6.99这样的价格来定价,其实和整数只差了一分钱,可是直观上感觉便宜了好多,并且有的喜欢第二件半价来促销,不知不觉我们就买多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要看好自己的钱包,只买自己需要的、健康的食品。父母挣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我决定以后也不大手大脚花钱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2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日历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人们赶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丝烟尘,家家户户便开始赶制过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乡地处闽中,山区盛产稻米,乡亲们每日三餐以米制品丰富胃肠,却也有滋有味。
我们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过年夜饭,一家人还要围炉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种会留着慢慢烧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这个童谣。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捣烂,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来韧性十足。然后双手并用搓粿丸,动作像打太极拳,小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们学得不亦乐乎。
如果在打米粿时,加入葱花以及被香油爆炒过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绿粿。掺红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团塞入锡模,拓出来的形状如铃铛,再叠成宝塔样子,名曰“蛮头粿”。
山里起雾了,接着又下了霜,当太阳从阴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时,年近了。这时,母亲会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浆压成团,然后在筛子里搓揉,那一颗颗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筛眼,晒满了院场。
村里过年有互赠米粉的习俗,《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苏轼在《馈岁》里写过: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贺新年,这个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复杂,米浆挤压成粉团,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团压出粿条来,需要入锅反反复复煮。
民间“庆贺多尚彩联,宾宴不离红蛋”,那酒糟染红的鸡蛋,是年节饮食的标配。年夜饭五花八门,米粉上桌如玉缕金丝,在盘中交织缠绵。长长的细条,搭上葱叶和佐料,色彩明快,给喜庆的家宴增添了无限温暖。
母亲在年夜饭后生火热油,我们兄弟姐妹围在灶台前,跟着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状,一段段掰下来放到油锅里,铜钱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铜色,寓意大富大贵。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锅后瓮藏,防止霉变。
村人待客如同小说里的梁山好汉,崇尚大块吃肉与大碗喝酒。家家户户自酿红酒数缸,然后在过年时每人三碗,敬遍所有宾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红耳赤。那红酒绵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许多人饮后拍手叫绝。倘若有朋自远方来,性情豪爽的乡亲,就会忙不迭地开坛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随即冲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潋滟,火红的琼浆如江波映日,涤荡胸腔。酒未入肠,人便陶醉。
生活的习惯形成了节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个个节日的内涵。时光在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传统的年味在老百姓们欢乐的笑声中继续拔节成长!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3
过年,是中国人的春节,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是最热闹的节日。每至年关,东南西北的人们都要卸下一身的风尘回家过年,相聚一场繁华的味觉盛宴。收红包、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早已成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辞旧迎新、团团圆圆是中国人始终信奉的幸福标准。小年一过就开始各种忙活,大扫除、购年货、煎炸蒸煮,尽管习俗千差万别,却承载着共同的希冀。那些烙印在心中的味道历久弥新,那些藏在“年”里的故事也代代相传。
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人数最多的民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客家本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经豫、鄂、皖等辗转南迁,渐次定居在赣、闽、粤三角地带,后来更远播于海外。赣、闽、粤三角地带是客家的大本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处在大本营的最前端,中原汉人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家区,最早就是定居在宁都一带。因此,宁都便成了客家祖地。肖田吴村地处宁都最北端,是赣南的“北极点”,也是客家祖地。这便是生我养我的故土。
肖田乡吴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北面,距县城75公里,东邻南丰、广昌县,南邻洛口,西接东韶乡,北连宜黄、乐安县,系四县交界处。这里是赣江源发源地,一条小溪过梅江,贡江直接汇入赣江。这里群山绵绵,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里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居,是江西省食用菌生产基地。
因为家乡偏僻、落后,我们三兄弟毕业后一直在深圳打拼。将近20年了,每年春节放假后,便从深圳出发,乘火车或汽车回宁都。近10年因宁定高速开通,三兄弟都各自购买了小汽车,年年挤入春运的大潮中。
回到老家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打扫卫生。房前房后,楼上楼下,通通都打扫一遍,全家动手,不分男女老小。往往需要一天或两天时间完成。
第二件事便是做肉丸。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团团圆圆的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剔除鱼骨,留下鱼肉,按比例加上红薯粉,然后煮好鱼肉丸子供过年使用。
第三件大事便是准备年货。杀鸡杀鸭,备好白酒,自酿“客家娘酒”。糖果花生瓜子及各种小吃,鞭炮、对联、红包、小孩子新衣服等等,小年农历二十三便祭祖膜拜,农历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沐浴更衣。客家娘酒又是客家一绝,据《嘉应州志》记载,早在宋代以前就有“老酒仍烦为开瓮”的诗句。客家人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称这种酒为“扒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被称为“客家黄酒”或“客家娘酒”。
第四件大事便是过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祭祖过年。对联、红包、鞭炮则是大放异彩,有的.村落晚上还放鸟枪、火炮之类的,镇压各方妖魔。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所有的恩怨在这一刻化解,所有的祝福与希望在这一刻升起。
第五件事便是初一开门大吉。当新年的钟声响起,农村每家每户便祭祖祷告,放鞭炮祝贺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更上一层楼。早上8点祭完灶神,便吃汤圆,全家都要吃的,并且这天不能讲粗话脏话,更不能打架吵嘴等等。过了年初三,老家开始在庙宇唱大戏,我们这边叫赣南采茶戏,本土味浓烈。各家各户的亲朋好友便来拜年,并且来看戏,主要是团聚交流,增强相互间的感情。宁都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宁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客家采茶戏吸民间艺术之养料,采中原及其他剧种之所长,经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乃至行当齐全,剧目、音乐丰富的大班,现已列入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百节年为首”,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过完初三,大家便可各奔前程,又为工作和事业忙碌了,等到元宵节再次相聚,共享开心幸福一刻。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4
每当岁末,人们都会匆匆向家的方向赶路,这时我们都知道,又要过年了。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年”,它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之时,它便会爬上岸来,祸害百姓。有次,当“年”兽像以往一样准备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发现家家放着鞭炮,吓得头也不敢回,一下子逃回了海里。原来有人无意之中发现了“年”兽怕红色和剧烈的响声,所以人们想到了对策。从此古人就把“年”来的这一天定为过年,渐渐地成为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过年的大事有很多,其中贴春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古时,贴春联是将彩带挂在桃树上,寓意是绊鬼,经过不停地演化,现在贴春联是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祝福。
过年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年夜饭了,因为能够吃上许许多多的美味,能见到平常不能见到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再看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心里就会冒出一种莫名的兴奋。
过年最期待的事当然是饭后的压岁钱了。吃完了年夜饭,长辈们就会给我包上一个大大的压岁红包,当我拿着压岁钱的时候,心里那个美啊!想象着该怎么去使用这些压岁钱,当然少不了大人们的叮嘱,“可别乱花钱哦!”
过年最好玩的事,也是最有年味的事,那一定必属舞龙灯了。每年的腊月初,村里就会组建舞龙队。用木板、竹子、彩纸、蜡烛这些简单的材料,就能组成一条活灵活现的火龙。当火龙被组建而成的时候,年轻人就会遵从长辈们的教导,从而学会繁杂的舞步。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是火龙出动的时候了。古时官员出门用的大锣被用在了火龙队伍的最前列,“当当当”,当你听到这样的剧烈响声的时候,就是火龙来了,你看,远处一条威武的火龙,伴随着的是敲锣打鼓和鞭炮声。如果你家想要火龙的祝福,只需要在家门口点上一挂鞭炮,这样火龙就知道你家要接引它,当火龙路过你家的时候,就会停驻在你家门口,来上几个优美的“身影”,把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在你家,并且会把龙头对着主人点上三下,请主人点睛,这是接引火龙最重要的环节,预示着来年财源滚滚,身体健康,阖家欢乐。观望的人群露出羡慕和开心的.笑容,仿佛大家都是主人家的亲戚一样。舞龙队里最热闹的是什么?你要说是锣鼓和鞭炮声,那可不是,最热闹的要数队伍里孩子们的笑声,不论舞龙队去哪里,总不缺一帮天真的孩子,你看他们那跳动的身影和嬉闹声仿佛盖过了所有的声音,大人们跟在后面,看着孩子们,也露出了满足的大笑。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老人们感慨着岁月的流逝,孩子们欢呼着:我又长一岁了,可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5
蜡梅绽放,春节将至。
在年夜前几天,农家人家家都在忙着准备过新年。掸灰尘,做卫生,备过年物品,敬神祭祖。春节是幸福与团聚的日子,最热闹的场面是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饮团圆酒,菜肴丰盛,昭示着团团圆圆。
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农村有摆年夜饭的习俗,大都安排在除夕那天。祭先祖、敬天地、辞旧岁、迎新春、讨口彩、图吉利,期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春节期间,孩子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到“压岁钱”。“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是压惊、辟邪、保佑平安。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长辈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
一年的最后一天,称大年夜,这是全家团圆欢庆的日子,不管家人出门在外多远,都要尽可能赶在春节前回家团聚,以享团圆之乐。
农历腊月二十至除夕,农家人有陆续拜年夜饭的风俗,两只八仙桌对拼,先点蜡烛供香,再以平常的食材,摆上圆头塌饼、糕点水果,端上热菜,斟酒三巡,行礼磕头,焚化“元宝”,以示孝敬先祖,告慰家人的心灵。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饮团圆酒,菜肴尽量丰盛,不能吃成光盘,预示年年有余。
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烟花,已成了不少家庭除夕的“守岁三部曲”。而除夕的年夜饭是最重要的团圆饭,就连菜名都要讨口彩图吉利。冷菜热菜各6道,可谓“六六大顺”;热菜的总数是九,图个“长长久久”。至于具体菜色,每年都有几个老花样,上了点年纪的一看就看出了门道:一清二白的芹菜干丝,谐音“勤劳干事”,寓意做人要勤奋清白;金灿灿的蛋饺称“金元宝”,腊腊黄的蛋肠(蛋皮肉卷)称“黄金条”,墨墨绿的塔菜叫“元宝菜”,自然是讨“招财进宝”的好口彩;百叶包肉卷叫“如意卷”,黄豆芽叫“如意菜”,寓意吉祥如意;素什锦,寓意十全十美。年夜饭中一定会有一条鱼,表示“年年有余”,而整条鱼只是摆摆样子,没有人下筷,因为这是“吃剩有余”的'意思。甜腻腻亮晶晶闪着猪油的八宝饭本身名字就讨喜,农家人还把南瓜饼谓之“万年糕”,寓意“年年高”。
丰盛的年夜饭,少不了咸鸡、咸鸭、咸肉、腊香肠,还有酥软的红烧肉和肥而不腻的走油肉,寓意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点心有细腻的芝麻汤圆,或菜肉圆子,或水果甜羹,寓意阖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脆薄的三鲜春卷或油炸龙虾片,寓意平平顺顺,和和美美。如有小孩不小心汤水打翻,边上就有人应声“有财有水”;如有人大醉呕吐,周围人会笑着说“放花筒哉,大吉大利”。
饭后搞娱乐,备鞭炮,守岁迎春,半夜不息。待到子夜(年初一凌晨),放鞭炮,热闹非凡。
春节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农历首岁,俗称“年初一”。“年三十”半夜子时一到就燃放炮竹,年初一早起,祭祀天地,行拜年礼,男女老少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子,凡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邻里朋友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尽讲吉利话。
农历正月初五,是“接财神”日,为祈祝新的一年财源茂盛,生意兴隆,燃放鞭炮,上香叩拜,祈求财神保佑发财。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家人俗称“正月半”。这一天家家户户做圆子,裹馄饨,先祭灶,再趁热慢慢地吃,到处挂红灯。童年时代“正月半”的元宵夜,好不热闹:妇女们敲团箕,幼童们玩兔子灯,小伙子们“调火龙”,小孩们炭茅柴,姑娘们闹“扛三姑娘”……精彩纷呈的活动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正月半”那天,家家户户忙着做圆子,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幸福;还要裹馄饨,谓之“收心馄饨”,意为过了“正月半”,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人们敬畏先祖列宗,第一锅的第一碗圆子,必是先敬香,祭灶君。
夜幕降临,大家端起热气腾腾的圆子,与左邻右舍走动。吃过圆子,妇女们拿起做圆子的团箕去屋外敲打,期盼家宅平安,祈祷禽畜兴旺。也有人去倒垃圾的地方,扎把稻草,燃一把火,寓意烧掉一年的晦气,开始新的一年。
幼童们蹦蹦跳跳,拿着兔子灯到场头,在月光下玩耍取乐,比谁的兔子灯更逼真漂亮。小伙子们精神抖擞,举起早已准备好的“招财把”,这是一根长长的稻草杆,外面围满了稻草,里面是晒干的芦苇,点燃“招财把”,沿着田埂奔走,上下左右不断挥舞火把,谓之“调火龙”,喊些“招财招财,大家发财”之类的好口彩,憧憬未来一年,全家人福星高照,鸿运亨通。孩子们跟着大人,也在路边、河边、坟山上炭(烧)茅柴(枯草),学着大人样边烧边呐喊,调皮的还会喊出:“别家田里长黄草,自家田里出元宝!”野外传来一片呐喊声,墨色的天空时不时蹿起美丽而寂寥的烟火。炭茅柴把草根下的害虫也烧死了,当新草萌芽时,长势齐整,饲养牛羊的农户,割草也省劲得多了。
过了元宵节,新年的帷幕也就落下了,繁忙的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
过年是一件让人非常期待而又非常值得期待的事。
每到过年,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打扫屋子,辞旧迎新;贴对联,挂灯笼,喜气洋洋。工作再忙,也要回家看看。笑声一片,好不热闹。
除夕夜晚,当然少不了吃年夜饭。这年夜饭,既可以在家里吃,又可以在餐馆吃,喜庆最重要。中国人的年夜饭,定然少不了鱼,因为象征“年年有余(鱼)”。在这一顿饭,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过我最爱那盘白胖胖的饺子,怎么吃也吃不够。大人们吃年夜饭,定然吃上很久;而我们小孩子,当然赶快吃,快去玩啊!
吃过年夜饭,定然要看春晚。精彩的.节目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特别是小品、相声,常常引得一家人大笑。不过我最热衷于抢红包,时而欢呼,时而悲伤,让过年多了一抹色彩。
我认为过年最缺少不了的就是要红包。大人们一早就把压岁钱塞进了红包,但我还是满怀期待。只要把红包握在手里,就感觉像成了百万富翁。我曾看到过一个视频,晚辈们跪在长辈面前,说些吉利的话,便毫不掩饰地向长辈索取红包。得手后,像风一样溜走了,便炫耀自己的红包。
在我家,春节早上要吃素。吃过了大鱼大肉,吃些青菜豆腐也觉得不赖。饭后,我们便去长辈家拜年。大家说的都是吉祥话,喜气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又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新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7
过年是中国人心中最为重要的事。不管路途有多遥远,总是要回家过年。年,是中国人打不开的心结。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春节的准备工作总是繁忙的,但所有人都会说值得。除夕的时候就更忙了——贴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
记忆中过年的时候,年夜饭总是不可或缺。在每个除夕夜,那一大桌子丰盛到无法控制住自己的饭菜,总是勾引着我的心。香煎大肘子、爆炒银丝木耳……特别是蒸的萝卜丝馒头,那缕缕清香令我垂涎欲滴。不管是传统的八大碗,还是各种怪诞的“黑暗料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传达着节日的喜庆。
不管你有多留恋年夜饭的美食,吃完饭就应该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神出鬼没的魔术总能做到天衣无缝;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更是笑点迭出;沁人心脾的歌唱让人恍若仙境;铿锵有力的武术让人感受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每每看完,都是深夜,但鞭炮之声不绝于耳。使人感受到浓郁的新年气息。
在春晚的倒计时声中,新的一年无声地来了。大年初一,总有一件事少不了,那就是拜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拜年可谓是最让他们开心的事了,不仅可以玩,还可以收到许多红包。收到了,就会扬起他们纯真的笑脸,奶声奶气的'说一句:“谢谢!”还没收到,就会抛给你一个眼神,仿佛在说:“怎么还不给红包呢?”那样子一出,你就会笑一阵,然后把红包给他的。
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总是在这欢笑声中的,节日的欢喜,团圆的高兴,对晚辈事业有成的欣慰,都在这节日中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支名为“美满”的乐章。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
春节繁忙的脚步走得更快了,随着一连串红通通的灯笼,它即将到达。
春节是快乐的,是热闹的,也是静谧,和谐的。一大早,城市还没从沉睡中醒来,我走出家门,独自漫步在大街上,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春阳普照,万物都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催促着花草树木赶紧生长。在绿化带那里,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哦!原来是可亲可敬的保安叔叔。他正在挂笼呢!"身旁还有两个淘气的.小孩,拿着几串小灯笼挥动着,阳光照在他们红通通的脸蛋上,显得万分可爱。我望了望树上,树上已挂满了几个红红的灯笼。我不禁暗暗赞叹:"多美啊!"小灯笼高高挂在树上,一阵阵暖人的春风袭来,把人们冬天冻僵的心融化了。小灯笼随着春风舞动,晃来晃去,有多俏皮就有多俏皮,小灯笼那鲜红的颜色,使我的心里仿佛点了一盏红灯,温暖的感觉如涓涓细流,直钻心间。
过了许久,保安叔叔已经挂了一大半了,调皮的春风把灯笼宝宝抱在地上,吓得灯笼宝宝又是翻滚又是蹦跳,叔叔见状,无奈地跑去抱起灯笼宝宝放在树上,灯笼宝宝才安心下来。两个淘气的小孩还没有累,清脆的笑声回荡在静谧的小区中。保安挂完了最后一个灯笼,放心地回家了。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似乎玩累了,汗流浃背地回到家了。只剩下挂满红灯笼的树,天空还是那样蓝,树叶仍是那抹绿,花儿依是那样红……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多了那喜庆的灯笼,春风来的时候,它又跳起了舞。
这幅如诗如画一般画面,成为一幅宁静的画,深深地成为我记忆中一颗很亮的星星。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9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今年我家的春节和往年有些不同。
以往,我都是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大年夜,我们会放一些烟花爆竹,看着被点缀得多姿多彩的夜空,看着精彩的春晚,在0点的钟声中辞旧迎新。今年,我是第一次和爸爸、妈妈在湖塘过春节。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我觉得更加幸福!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看春晚、聊趣事、抢微信红包……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又长大了一岁。
今年的整个春节都和大年三十这天一样热闹,而在元宵节这天,热闹的气氛达到了顶峰,我们来到了淹城春秋乐园观赏一年一度的花灯展。刚看到淹城的大门,我就被火红火红的大门吸引住了,红色代表着吉祥如意,代表着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走进淹城,右手边是十二生肖灯,栩栩如生;左手边是五彩缤纷的羊灯,形态各异。这一天,到淹城赏花灯的人特别多:有的是一家三口,聊得不亦乐乎;有的.是老俩口,看着花灯,回忆起青春往事;有的是小孩,在花灯前嬉戏……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为了防止和爸爸妈妈走散,我们紧握彼此的手。握着父母的大手,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流遍全身,幸福极了!
淹城灯会最漂亮的地方要数锦鲤观赏区,整个水池被五颜六色的彩灯打扮着像人间仙境一样:亭亭玉立的荷花灯,巧夺天工的鲤鱼跳龙门,造型新颖的桃花缘漂流灯……构成了一幅“人间灯海照映不夜天”的中国画。
走出锦鲤观赏区,我的腿有些酸,就不太想继续看下去了。这时候,爸爸妈妈扶住了我,给了我一个鼓励的微笑,并说了短短的两个字:“加油!”这个温暖的举动鼓励了我,让我坚持了下去。又走了一段时间,妈妈也累了,我和爸爸又一起扶住了妈妈,同样鼓励她:“加油!”虽然只是简短的两个字、细微的一个动作,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份浓浓的亲情!
年,还是没有变,但这份亲情,让我感受到了无比幸福!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我们一定耳熟能详,这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穿上新衣裳,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到处走亲访友,可是我们该如何过个有意义的春节呢?
春节向来有放鞭炮的习俗,可近些年来,空气不断被污染,常常会出现雾霾,以导致空气中都是有毒物质,再加上鞭炮一放,后果就更严重了,人们吸进不良空气,会导致疾病,所以,鞭炮还是尽量少放得好。而且不久前,我还听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小伙子在放鞭炮时,鞭炮钻进了他的眼睛里,以致于小伙子的眼睛瞎了。过年时,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都是一大盘一大盘的鸡鸭鱼肉,而一大部分都吃不完,还剩下的一大堆饭菜,却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而有些人,他们在春节时打打麻将,打打扑克牌,这本来可以放松心情,可他们却把娱乐变成了赌博,想吵架就吵架,甚至还会打架,搅得春节不得安宁。所以,我们认为春节应该少放鞭炮,煮饭菜时吃多少做多少,搞休闲娱乐的活动时不要大声吵嚷。
我们还可以在春节时尽一点孝心。我们可以这样做:1.春节时多看望老人,可以给老人买些补品。2.可以捐些钱给灾区小朋友。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尽点孝心,还可以尽点爱心。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发出倡议:文明过节,注意安全,平安、快乐地度过春节!摒弃不文明的.陋俗,让我们一起努力,过个有意义的春节,创建更和谐,更美好的明天!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1
在鲁西北那片广袤的平原上,有一个叫“三图李”的小小村庄。我在那儿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时光。尤其是儿时过年的记忆,曼妙了四季轮回的风景。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幼年时那快乐的童谣,在阳光里穿梭着,至今犹在耳畔萦绕……
一进腊月门儿,便有了一两声的“手摔炮儿”的炸响,于是,小村子里便热闹起来,年味儿也会愈发地浓重。
腊月初八,是母亲最忙碌的第一天,她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了,淘洗各种米、豆、红枣和花生米等,然后在大地锅里舀上多半锅水。等把水烧开了,便把淘洗好的混合米下到锅里。白色的泡泡儿托着各种颜色的粥料,上下翻滚着,煞是好看!香气氤氲里的母亲,那姣好的面容,更加白净俊美了!我常常趴在炕沿儿上,翘着头,看母亲熬制八宝粥。在我期盼的眼神里,八宝粥终于熬好了。母亲总是先让我给五保户陈奶奶送上一小盆儿,陈奶奶每次都笑呵呵地夸赞我的母亲:“孩子,你妈妈真是个善心的`大美人儿啊!”回到家之后,母亲早已给我们姐弟几人盛上了满满一大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的八宝粥,笑语盈盈,其乐融融,那香糯清甜的味道,在我心里无人能及!
腊月,是奶奶剪窗花儿最忙活的时候。母亲常常用童谣来形容奶奶剪的窗花儿“剪只鸡,剪只鸭,剪只喜鹊叫喳喳。”奶奶剪的窗花儿,十里八乡都有名气,外村人家办喜事,还有不少慕名前来让她剪窗花儿的呢!因此,我们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爱往我家跑,来跟奶奶学习剪窗花儿,奶奶当然是有求必应。于是,小小村庄的窗户棂上,贴出的窗花儿,几乎都是奶奶打样儿设计并亲自裁剪出来的。奶奶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念和向往,都绕成了指尖儿的绚烂,她剪出的那些活灵活现的小生命,陪奶奶度过了岁月里的安暖时光!年幼的我,最喜欢干的活儿,就是帮奶奶打扫碎纸屑,那些大红的纸屑,被调皮的我,任性地安放在院子里的大雪堆上,像极了朵朵红梅傲放于寒雪之中……
腊月,也是老爸最忙活的日子。毫不夸张地说,全村过年和孩子们结婚时所用到的对联儿,老爸全部承包了。要过年了,乡亲们早早地在集市上买来了大红纸,老爸逐一在红纸的一角写上名字,然后抽空就写上几幅春联。老爸写春联时,我绝对是最好的小帮手。别看我当时才六七岁,却啥活儿都能干,帮老爸裁纸、叠格儿、研墨、晾字、涮笔……老爸写好之后,我就双手端起来,放在院子里。红红的春联,被我摊晒在冬日的暖阳里,柔和的光线亲吻着她,散发出缕缕醉人的墨香。那时,我家的院子里简直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壮观得很,我常常引以为傲!墨迹全干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按照老爸的吩咐,挨家挨户去送春联。乡亲们都亲昵地称呼我“送福小天使”,听了之后,那欢跃的心情无法比拟!
腊月的记忆里,还有飘香的炸绿豆丸子,一家人欢欢喜喜赶年集,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孩子们手提自制灯笼的嬉戏声……
儿时过年的美好点滴,都已刺绣在记忆的帷幕上,岁月的风雨,无法让其褪色,且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珍惜!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2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年的故事就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年是一个大怪兽,它的嘴巴不但可以喷火,而且很大,一口可以吞下一座房子,头上有两个角,会说话,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常年生活在大海里。它很喜欢睡觉,一睡就是365天,一年的最后一天它就醒来,它一醒就从海里起来吃人。
因为这只年已经无药可救了,所以人人都很惧怕年,人们别说看见年怕,人们竟然听见年的名字都怕。
所以,在第365天的时候,这个村庄里的人就收拾了行李,到山上去避难。可是,有一个老奶奶竟然还是在村庄里。为什么呢?因为她的老伴生病了,不能走路。如果她走了的话,她的老伴就没人照顾了。
她的善心打动了神仙,神仙就变成了一个老乞丐。老奶奶问老乞丐:“村庄里的人都上山了,你为什么不上山呢?”乞丐说:“我知道打败年的办法,你只要有火、爆竹、红纸、红衣服就可以打败年。”
老奶奶半信半疑的`按照乞丐的要求把火、爆竹、红纸、红衣服准备好了。傍晚,年出现了,并凶神恶煞的说:“终于让我找到食物了,看我吃掉你们。”可是乞丐把红纸一贴、红衣服一穿,瞬间把年的眼睛刺伤了。乞丐把爆竹点燃,发出“噼哩啪啦”的声音,年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把年吓坏了,年就逃回了大海。”
乞丐就飞走了,老奶奶这才明白,乞丐是神仙。
这个习俗就流传到了我们这一代,现在我们过年都要放爆竹、穿红衣服、贴红对联。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3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一眨眼,充实难忘的鼠年过去了,很快就要迎来充满希望的牛年。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在辞旧迎新之际要过一个盛大的节日——春节。说到春节,每个家庭的习俗都不一样,我来给你讲讲我们家的春节习俗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就听见了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就下楼了,发现爷爷奶奶也起床了,正忙着做年夜饭呢!奶奶切好了饺子馅,我一看就知道要包饺子了,我也忙着包饺子。好不容易包完了饺子,爷爷就准备好了豆沙馅,准备包春卷。又花了好长时间包完了春卷,我原以为给报的都已经包完了,没想到包完了春卷,又要包馄饨,包完了馄饨,又要包千层卷。终于把给包的都包完了,可是又到了吃中饭的时间,只好草草的结束了上午的时光。
吃过了中饭,爸爸就带我去公园里玩。到了公园,由于前几天刚下过雪,植被和树木上还遗留着小部分的雪,于是我和爸爸便玩起了打雪仗。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三点,我们就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我们一家五口和姐姐一家三口围着桌子吃年夜饭,望着桌子上那些山珍海味,我忍不住多吃了几口。吃过了年夜饭,爷爷奶奶便给我们发了压岁钱,我正想着怎样花这些钱的时候,姐姐便拉我去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完全融入到了其中,跟着剧情一会哭,一会笑。
虽然这次春节我们并没有放鞭炮,也没有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但比前几年都快乐,因为今年我们的大家庭团圆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4
新年的钟声渐渐远去,新的一年正向我们走来。回忆新年发生的“快乐”的事,那笑声似乎又在耳边回荡……
新年“快乐”之春联“混搭”
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习俗,这喜气洋洋的事却被我贴的“快乐非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大年二十九早上,爷爷将他的“呕心沥血”之作——十几副春联联交到我的手上,对我说:“孩子,你也大了,贴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你吧,希望你也能沾到一些福气……”拿着爷爷心血的结晶,我不禁激动万分,小时候就渴望贴春联,但大人们总说我年龄太小,想不到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接过奶奶熬的浆糊,飞奔出门,生怕爷爷反悔。
往年看大人们贴春联,不过是一抹,一贴,再一按,没想到自己贴起来却这么麻烦。由于我海拔不够,加之老家门又高,我必须踮起脚,伸长了胳膊才勉强够着门框顶。虽然累,但我依然高兴,每帖完一张都要仔细的校正好久,生怕贴歪了。忙碌了进半个小时,所有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此时,老爸走出来,仔细打量着新贴的对联,高兴的说道:“不错不错,贴的很端正嘛!”“那当然,我费了不少劲呢!”我有些得意。“满园春光管不住,——少年莫笑白头老?”爸爸的表情顿时晴转阴,大叫道:“坏了,你贴错了,这根本不是一幅!”我也下了一跳,跑到另一幅对联前:“开门喜迎春光,——人和家祥是福?完了,这根本不是一对!”
爸爸不禁怒火中烧,嚷道:“你贴的`时候就不看看是不是一对啊?春联能乱配吗?”“我只想着别贴歪了……”我还觉着委屈“这咋办啊?”“赶快揭下来!”我赶忙扑到门前,但为时已晚,奶奶熬的浆糊以牢牢的把春联粘在了门上,揭下来时,十几幅春联已经残缺不全。
当全家知道这个“噩耗”时,爷爷高呼:“救心丸……”奶奶大叫:“扣你压岁钱!”爸爸恶狠狠的威胁:“过了年再找你算账!”我低声道:“下回打死我也不贴春联了。”
新年“快乐”之妙语
在我们家乡,有一种习俗叫“迎家堂”,过年时,每家都要在八仙桌上摆放供品,在堂屋中央挂上家谱,然后到村后的山脚下把如土多年的长辈“请回”家来过年。
三十傍晚,奶奶对我说:“到村后山脚下去请你的老爷爷老奶奶回来过年吧,我腿脚不太灵便,你自己去吧!”“有必要吗?”我轻声嘟囔。“心诚则灵,心诚则灵!”奶奶一脸严肃。我也不再多说什么,点了三炷香,跑到村后山脚下,做了个拘,冲着空气说道“老爷爷老奶奶,请您俩回家过年啦,Let'sgo!”说完,觉得十分滑稽,哈哈大笑着跑回家去了。
晚上,大家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年夜饭,六岁的弟弟哭闹着非要吃八仙桌上的供品。奶奶仍是一脸严肃,说道:“那是给你老爷爷老奶奶享用的——他年纪小,不懂事,您老人家不要见怪啊!”那神情,仿佛我老爷爷老奶奶就坐在他眼前似的。
这时,我突然冒出一句:“他俩可能没来,我来时跑的太快,他俩腿脚不好,可能没跟上。再说,他俩不明白“Let'go”是嘛意思,说不定现在还在山脚下等着呢!”顿时,大家喷饭大笑,我奶奶笑得最起劲,刚才她还一口一个“心诚则灵”,现在却反过来笑我,唉,真没办法!”
回忆新年的趣事,仿佛我又回道了那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着当时的尴尬,欢笑,愉悦……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啊,小孩望过年啊。”过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饺子、放鞭炮、还有更实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压岁钱了。
今年过年我就学习包饺子了,我跟着妈妈到了姑妈家。妈妈首先走进厨房兴致勃勃的帮姑妈包饺子,我闲着没事干也来到厨房学着包起了饺子。我看见妈妈把包x摊开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个弯弯的大饺子,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我包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妈妈悄悄的在我的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我也乘着妈妈不注意也在她的饺子里放了硬币。不一会我们就在说说笑笑中将饺子包完了。过了一会我听见姑妈叫着:“吃饺子了”。我的姐姐妹妹们都等不及的跑过来。妈妈笑着说:“今天我要尝尝我儿子的饺子”。我也高声叫起来:“我也要尝尝我自己的饺子”。妈妈“笑里x”地笑起来了。我也x地笑着。妈妈一口咬下去,我两眼看着妈妈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我的饺子里怎么也有硬币啊?”这时可把大家都给乐坏了。
到了晚上,姑妈说:“给压岁钱了哦”我一听,第一个冲了上去。姑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x,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纸条。我看了一看,条子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哎!”还是二爹豪爽地给了我们一个大x,我打开看了看,“啊!一千元!”可把我乐坏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们最淘气了,她们三个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气三剑客”啊!她们对我说:“哥哥我们也送给你一个x”,我想今天她们给我送x,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啊!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x对着她们一打开,突然一只只虫子向她们面前跳过去。她们吓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边哈哈大笑。
你们看,这个春节够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谜语等等活动都是在我们家里开展的,房间里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
窗外的海风轻轻地吹着,又一年的春节没有在家里过,这个春节我来到了夏威夷的毛伊岛。度假酒店里的一切都那么温馨,厨房、客厅、卧室、门厅……布置的简约而美丽,一切东西都很齐全,就连烧烤架也布置上了,好像家啊,但是却少了家的感觉。妈妈和爸爸去商店买回了食物有牛排,烤鸡和包饺子用的东西之后便开始做年夜饭了,他们一边做还一边叨叨着让我们珍惜出来过年的机会。说实话出来旅游我真的很开心,但是说到过年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想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描绘中国的`年夜的礼花与鞭炮,我只想真真实实地把我对我的中国年的感受记录下来,而且对于那些礼花和鞭炮的样子与声响我早已记不大清了,只记着震耳的轰鸣,与我,对这些东西是惧怕。
在异国他乡过年真的缺少了过年的感觉,我总觉得过年就应该走亲访友,和良久未见的亲人说说话,聊聊天,和家人团聚,但是我已经整整三年没有这么做了!本以为今年过年前能见见自己的亲奶奶,我已经半年多没见过她了,虽然讨厌她的唠叨但是那毕竟还是我奶奶,还是会想的,但是旅游计划把一切都打乱了。我真的很感谢爸爸妈妈把我带出来玩,真的很感谢,而且我真的很喜欢夏威夷,我玩的也很开心,但是我也很期望过一个真正的中国年,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看春晚吃饺子,哥哥把我带出去放鞭炮礼花,自己虽然害怕但是却很享受,拿到红包后姥爷再给我多塞几百块钱。
在我心里,觉得过年真的不是在哪里过都可以的,一定要在家里和最亲的人聚在一起,这才是家,这才是真正的年,不论世界上的那一个角落,那一个多么繁华的城市,都不如在自己的家,在中国有家的感觉。我虽然在夏威夷享受着,但是我心里在过年的这一刻却非常牢固地记着,我是中国人,我是炎黄的子孙,我是华夏儿女,我出生在五千年文明孕育着的土地上,也许中国真的不如曾经进步的那么快了,但是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自豪,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窗外的海风带来丝丝的凉意,我的又一个年过去了,在美丽如天堂的夏威夷,和看到审美疲劳的景色面前,我思念着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和传统的中国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相关文章: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1-09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11-09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活动征文08-12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春节征文03-28
关于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2-30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02-13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精选15篇08-12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篇12-30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通用15篇)07-27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11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