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时间:2023-05-25 11:43:55 秀雯 制度 我要投稿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精选11篇)

  在现实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精选11篇)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2、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应急预警和响应的指挥作用。

  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居安思危,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

  2.4、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在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领导工作。

  3.2、办事机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部,负责制度起草、落实及日常管理职责。

  4、运行机制

  4.1、预警

  各单位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4.1.1、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公司级(重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站点级(较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班组级(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

  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解除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可通过广播、信息网络、警报器等进行发布;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4.2、应急处置

  4.2.1、信息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最迟不得超过5分钟,同时报告专职人员和专业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注意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2.2、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救援人员在报告事故信息的同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4.2.3、应急响应

  4.2.3.1、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安全生产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2.3.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4.2.4、应急结束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工作结束信息。

  4.3、恢复与重建

  4.3.1、善后处置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偿。

  4.3.2、调查与评估

  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4.3.3、恢复重建

  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4.4、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按规定向主管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信息的报告与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报告或发布、组织报道、接受采访等。

  5、应急保障

  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5.1、人力资源

  公司经理办公室、财务部、安全生产部是应急救援的专职队伍和骨干力量。安全生产部负责日常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各加气站要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动员全员有组织地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5.2、财力保障

  财务部负责保证所需资金。

  5.3、物资保障

  安全生产部负责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的储备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财务部要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

  5.4、医疗卫生保障

  办公室负责联系就近医院,确保医院能在发生事故后能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卫生应急工作。

  5.5、交通运输保障

  办公室负责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援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5.6、人员防护

  各加气站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安全、有序的疏散。

  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6、监督管理

  6.1、预案演练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记录。

  6.2、培训教育

  由办公室牵头,安全生产部负责协助组织,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2

  1.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编制、预案评审、预案实施、应急队伍、宣传教育、应急装备、应急演练等工作。

  3.应急预案的编制

  3.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1.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3.1.2结合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1.3结合本公司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3.1.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3.1.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求援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3.1.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公司的应急

  工作要求;

  3.1.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3.1.8预案内容与专项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2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结合本公司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3.3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3.1针对本公司存在的各种风险,由分管安全副总组织编制本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处理及保障措施、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3.3.2对于某一一种类的风险,由部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①公司专项预案包括: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运输泄漏应急预案、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②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施救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及现场处置方案等内容。

  3.3.3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

  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4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装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4.应急预案的评审

  4.1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4.1.1形式评审。依据有关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4.1.2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①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公司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②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包括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要素。

  4.2评审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4.2.1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成员包括分管安全副总、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

  4.2.2组织评审。评审工作由分管安全副总主持,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4.2.3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编制组织者及参与者应认真组织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4.2.4批准印发。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由公司总经理签发。

  5.应急预案的备案

  5.1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交通运输局、

  安监局等有关主蟹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5.1.1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5.1.2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5.1.3应急预案文本;

  5.2公司应当向接受备案的上级部门,领取备案登记证明。

  6.应急预案的实施

  6.1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员i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6.2定期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6.3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6.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6.4.1生产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6.4.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6.4.3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6.4.4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6.4.5应急预案发布年满2年从未修订的;

  6.4.6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6.5公司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3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1、为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各类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二、应急管理原则

  1、实行主要领导负责下的分级管理制:在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应急救援制度。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旅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是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

  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制定和演练等工作。消防等各级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一次,修订一次,强化一线一员的应急处置和逃生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4、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三、分级响应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由总经理为组长(总指挥):分管安全总经理为副组长(副总指挥):安全部、技术部、运务部、财务部、行政办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其职责如下:

  1、总指挥:总经理

  负责组织相应救援预案的启动,实施及其演练,根据总结、评估的结果及时修改,不断完善更新预案,根据事故情况需要,调动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形式,全面指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副总经理

  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各级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启动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做好成员之间的联络、协调、配合工作,遇突发事故时因总指挥不在单位的,由副总指挥代行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接到报案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迅速通知当地交警部

  门赶赴现场,并协助交通部门封锁现场,维护秩序,疏散人员,确保道路畅通,保证处理事故的车辆进出有序。

  (2)、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实施,根据事故的类别和性质及时协调相关警力参加救援。

  (3)、负责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处置事故现场可能发生的刑事案件。

  (4)、负责对事故现场相关人员的监探,确保事故抢险和事故调查的顺利进行。

  (5)、负责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汇报实施情况和救援情况。

  (6)、及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根据事故特点组织相应的机械和设施进行事故抢险。

  (7)、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

  (8)、负责联系和安排有关医院进行抢救,组织急救车辆和医院人员。

  (9)、随时向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

  (10)、负责协调好应急救援资金的调度工作。

  (11)、配合事故处理,协助好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

  (12)、配合警方好好事故现场勘查、取证、录音录像等调查工作。

  (13)、做好公司事故性质及成本分析,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14)、做好善后工作。

  (二)办事机构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司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三)工作机构

  公司安全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专项和各类应急预案的起草鱼与实施,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事项。

  四、运行机制

  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看着危险辨识、坏境因素识别是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理。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它报警方式。

  2、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危险辨识、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突发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已经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公司级(重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部门级(较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班组级(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实行、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信息发布、打电

  话等方式进行。

  五、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重大突发事故发生后,各事发源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同时报告公司领导及安全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续保有关情况。

  2、先期处置:突发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重大突发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3、应急响应

  ①、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启动才、相关预案,由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部门展开应急处置工作。

  ②、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③、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安全部牵头统一指挥,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④、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队、消防队等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止和抑制突发事件,减少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危害,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四川革什扎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吉牛水电站工程各参建单位。

  第二章救援范围

  第三条救援范围

  施工生产中突发的各类事故,包括有毒有害作业导致的人员伤害和食物中毒;自然原因造成的不可抗拒的灾害;其他突发事件。

  第三章组织机构、职责

  第四条组织机构、职责

  1、成立指挥领导小组

  (1)由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职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公布相关人员名单与联系方式;

  (2)职责是负责对突发事件组织救援的协调与指挥和对外联系与求助。

  2、成立救援队

  (1)由安全管理部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明确负责人,公布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2)职责是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到位,维护现场治安,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干扰,参与救援。

  3、成立救援队

  (1)由主管领导、相关部门人员及其他人员组成,公布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2)职责是组织现场救援的实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控制事态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保护好现场。

  4、成立运输队

  (1)由综合行政部、车辆运输单位及其他人员组成,明确负责人,公布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2)职责是保证救援车辆的及时到位和运输。

  5、成立供给组

  (1)由后勤、物资部门及其他人员组成,明确负责人,公布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2)职责是保证救援物资器材的储备、保管和应急供给。

  第四章对外联系、报告

  第五条对外联系、报告

  1、与当地具备医疗救助条件的医院提前联系沟通约定,明确联系电话并公布,以便得到应急救助。

  2、交通、火灾、爆炸事故在自救的同时,视其情况,及时报告当地交通公安部门、消防部门,请予救援,并公布联系电话。

  3、发生人员伤亡和较大交通设备、财产损失事故或其他有影响的事件,在组织救援的同时上报公司相关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

  第五章条件保障

  第六条条件保障

  1、提前备用救援所需的物资器材,保证充足和完好。

  2、保持指挥通讯系统的畅通。

  3、安全部门、前方生产调度部门为救援组织部门,事故(事件)发生后,现场目击人应第一时间报告上述部门和单位领导,及时启动救援预案。

  4、适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实施。

  第六章附则

  第七条本制度由公司吉牛水电站安全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5

  为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文件精神,更好地承担起本校安全工作的教育、管理、监督、协调和调查处理责任,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本校师生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校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本校重大伤亡事故和其它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2.本预案适用于责任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包括: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校舍安全事故、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流行、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等。

  二、校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

  成员:

  三、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预案,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入现场救援和处理善后工作。

  2.负责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汇报事故的有关情况。

  3.负责制定具体方案、措施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组织落实、协调、调查和处理等。

  4.负责安排值班人员,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四、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遵循的原则

  1.遵循迅速报告的原则:即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负责人、事故当事人或目击者立即向主要领导及当地政府和教育局报告。

  2.遵循主动抢险、迅速处理的原则:即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全校师生都要尽可能的进行救援。

  3.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则:即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要把救护师生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实施救护,及时疏散处于危险之中的师生及人员。

  4.遵循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的原则:即在事故事件处理过程中,要迅速判断现场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源,避免应急处理过程中再次发生人员伤亡。

  5.遵循保护校产安全的`原则:即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积极抢救校产,尽一切可能确保重要物品及设施的安全,把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6.遵循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即在对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实施救援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对现场进行有效保护,收集有关证据,为日后查找原因,正确处理提供依据。

  五、学校特大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及办法

  1.学校一旦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向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并组织教职工及学生实施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学校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向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19消防中心、120急救中心、交警、卫生等部门紧急求援,使灾情较快得到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治疗。

  3.学校领导及有关人员必须在20分钟内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成立现场指挥组,事故调查组,事故善后工作组,采取应急措施全力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4.学校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配合调查取证,做好受伤学生和受惊吓学生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受害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伤亡学生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

  5.学校要依靠政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协调赔偿,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6

  1、学校必须制订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大安全事故包括火灾、地震、洪讯水灾等。

  2、学校对学生集体外出,大型活动,如春游、运动会等都要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3、学校对危险物品的监控也要制定相关的应急救护预案。

  4、各预案的'制定要依据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责任明确,具体有效,要公示,要送属地公安消防、安监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5、要召开有关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人员专题会议,各应急救援预案要据实情一年至少演习一次。

  6、预案主要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救援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和事故调查组。

  (2)应急救援程序

  ①核准灾情报警;

  ②启动应急救援组织救灾;

  ③引导疏散人员安全自救逃生,防止事故扩大。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7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各县级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本辖区内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第二条各施工单位应制订本单位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并根据项目特点(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特点)制订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第三条各县级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定期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预案情况进行抽查;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时,应同时检查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情况;检查的重点是:救援组织及人员落实情况,通信联系方式情况,救援设备、器材准备情况,与工程项目特点结合的情况,救援时的安全通道和预演情况等。

  第四条发生死亡事故时,施工单位应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生死亡3人(含3人)以上事故、或情况不明的大规模的倒塌、坍塌事故时,工程所在地的县级市、区的建设局,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苏州市建设局报告,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发生5人(含5人)以上死亡事故时,苏州市建设局接报后,立即启动苏州市建设局应急救援预案。

  第五条附件:

  1、苏州市建设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的通知》的通知。

  2、苏州市建设局《关于制订建筑施工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8

  一、建立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简称指挥部)

  (一)市局指挥部指挥网络机构

  1、指挥:建设局局长

  2、副指挥:建设局副局长

  3、成员:办公室、质安处、城建处、建筑业处、规划设计处、综合计划处等处室负责人,安监站、质监站、城建监察支队、建筑管理处负责人,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等。

  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主任、质安处、建筑业处、综合计划处有关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组成。指挥部指挥兼组长,办公室主任为联络员。

  现场抢险组:由质安处、城建处、规划设计处、质监站、安监站有关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事故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副指挥兼组长,质安处处长为联络员。

  善后处理组:由质安处、安监站、城建监察支队、建筑管理处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事故发生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副指挥兼组长,安监站站长为联络员。

  应急救援专家库:从“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专家库名单”中抽取选用。

  (二)各市、区建设局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立管辖区内的建筑工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三)各施工单位根据企业规模、项目特点,按照市政府《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苏府〔20xx〕52号)的精神,分别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并不断完善预案,进一步落实责任,健全组织。

  二、职责

  (—)指挥部

  1、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施救工作;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具体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施救安全防范措施;

  3、迅速组织预测、分析和掌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性质;

  4、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包括紧急调用各类物质、设备、人员、占用场地),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报市总指挥部审定后实施;

  5、负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抢险队伍;

  6、负责统一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伤员救治转送,物质转移;

  7、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8、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扶工作;

  9、指导各市、区应急救援工作;

  10、办理市总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各应急救援组

  综合协调组:组织制订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施救安全防范措施;制订抢险救援方案,报总指挥部审定;搜集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和事故信息,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报告给指挥部负责人;负责与现场抢险组、善后处理组的对内联络;负责向总指挥部汇报情况,与市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各指挥部(或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对外联系。

  现场抢险组:

  参与制订防止事故扩大的施救安全防范措施和抢险救援方案,负责组织技术专家掌握事故动态,控制和减少损失;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抢险救灾;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群众撤离、伤员救治转送和物资转移。

  善后处理组:

  负责搜集事故现场有关的物证、资料,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现场摄影摄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协助市善后处理指挥部做好相关工作;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扶工作;配合做好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三、本预案适用范围、施救程序与要求

  1、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含5人)或重伤15人以上或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

  2、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单位或项目部应以最快速度立即上报,局各处室、单位接到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刻向局长和分管局长报告,并迅速上报市政府办公室、市安委会办公室和省建设主管部门。

  3、在接到总指挥部启动预案通知或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后,指挥部马上开展工作,由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善后处理组联络员通知有关组成成员和技术专家立即赶赴现场,按本方案履行职责、组织施救。

  4、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以及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应全力以赴,配合指挥部工作,并提供全部资料和后勤保障条件。

  5、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担负救援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6、事故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事故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支持的事宜,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

  四、本专项预案是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9

  1、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

  2、事故报告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而后迅速逐级报告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应报告到总经理。对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公司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1事故报告内容

  2.1.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1.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2.1.3事故的简要经过;

  2.1.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2.1.5已经采取的措施;

  2.1.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事故的救援

  3.1接到事故报告的部门负责人,在进行事故逐级上报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或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财产损失。

  3.2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继发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将受伤人员用适当的方法和器具搬运出危险地带,并根据具体情况施行急救措施。在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前,现场人员不得停止对伤害人员的抢救和护理。

  3.3伤势较轻者,现场人员可采用妥善办法将伤害人员迅速进行救护。情况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3.4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志,绘制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4、事故调查处理

  4.1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由相应级别政府组织调查处理,公司有关领导、部门以及事故发生单位要做好积极配合工作。

  4.2发生轻伤事故,由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组织调查。调查组由公司有关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事故发生的部门人员组成。事故调查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4.3事故调查的成员要求:应当具备有事故调查所需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 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4.4调查组职责有:查明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害情况、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总结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等。

  5、其它要求

  5.1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无论何时,事故发生地的部门必须于10分钟内将事故报告给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公司有关领导。轻伤事故要先口头报告,在15小时内将书面报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5.2事故报告要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5.3公司应建立事故档案,该项工作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旁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表、报告书等应妥善保管。

  5.4对不积极组织参加事故抢救、瞒报、迟报事故、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事故调查中弄虚作假的责任人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0

  一、学校在大门口、楼梯口、用电房、操场等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设置警示标牌或采取防护设施。

  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应设置护栏,有警示标志,提前做好预警措施。

  三、严格门卫询问和登记制度,非学校人员进入校园须问请情况并登记。

  四、各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黑板报、班队会、晨会等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安全教育课,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学校利用九月份安全教育月和安全教育周营造氛围。

  五、值日领导和班主任要做到早到校、晚离校,严禁脱岗脱堂,下课和放学时,值日人员要在楼梯口、校门口、安全疏导,并将路队护送到指定地点。

  六、任何教师和学生不得将非教学所需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刀具等带入校园。

  七、总务处要加强对建筑物、用水用电设施、实验设备,体育器材等管理和维修,不可存在安全隐患。

  八、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

  九、学校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组长:陈智、副组长:王文武、王继俊,成员:蔡俊华、包光、邱红军、王浩石及各班班主任。

  十、应急措施:学生在路途中出现事故,由当日领导处理,一名值班教师把学生送往医院,另一名教师通知其家长,并及时报警。学生在校园内出现伤害事故,值日师和班主任作简单包扎,及时报告给校领导,并在第一时间内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学校进行责任追究。由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伤害的,学校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一、让学生知道报警电话和学校联系电话。

  火警:119 急救:120 交通事故:122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1

  一、学校要成立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组织领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检查落实学校防火措施、防火预案的制定、演练,以及加强建筑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电源和火源管理。

  三、全体教职工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增强防火意识,不断提高消防业务素质。

  四、校内所有场所的'内部装修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建筑内部装修防火管理的规定,并依法将消防设计图纸报送有关部门审核,经同意后方可施工。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各处室主任、各班主任、图书室、仪器室、电教室、微机室等部门管理员都是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对各自管辖范围内安全用电、防火、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负责,是管辖范围内消防安全责任人。

  六、严格值班制度,晚上巡查值班领导负总责。学校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要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发现违章行为立即纠正,无法当场处理的,应当立即报告,并填写巡查记录本。其他部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处理违章情况并做好记录。

  七、每学期定期对学校配置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的消防标志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遮挡、覆盖、占用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八、师生用电要遵守学校管理规定,不得私自乱接,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

  九、学校每年要对师生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及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准燃烧物件,在学校不得使用电炉、电热杯、电热棒、电茶壶、电熨斗、电热梳、电吹风等电热器具及其他不准使用的电器。

  十、学校在冬季生火炉子时,火炉(烟囱)应离可燃物一米以上的距离,放学后必须将炉火熄灭,以免发生火灾。

  十一、对消防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由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违反学校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予以处理。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精选10篇)05-09

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通用9篇)08-09

救援应急演练方案04-03

应急救援方案04-1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04-23

应急救援演练方案01-03

安全应急管理制度10-23

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方案03-29

应急救援消防演练方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