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
题目:基于T职业学院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探讨
摘要:现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的核心要素。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是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也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能否符合需求的关键因素。高等职业院校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 本文基于T职业学院, 拟对该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的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院; 职业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一、T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现状
T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 (骨干) 优秀高职院校, 现有教职工589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28人, 占教职工总数的89.6%。其中女性教职工343人, 占比65%。40岁以下青年教师279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301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7%;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59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449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
二、T职业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的路径
(一) 依据不同类型教师的特点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学院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在为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 学院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教师结构一般可分为年轻教师、中年教师和老教师三类人员。
年轻教师热情、积极、有冲劲,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很愿意接受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很多专家都认为, 组织能够做的最重要事情之一, 就是争取为新雇员提供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年轻教师能通过在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 较快地作出贡献, 获得职业满足感, 建立工作信心, 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加强对新进年轻教师关于“教师”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由于T职业学院以工科为主的办学定位, 导致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非师范类的毕业生, 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完备的关于教师教学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培训, 很多年轻教师一进入教师岗位就出现了不适应。纵然要求新进人员参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培训并考试, 但是也无法保证短期的集中培训能对其产生多大的实际效果, 况且这些培训还带有功利的应试性质。另外, 很多新进年轻教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不清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以自己上学时受到的教育理念、知识能力来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这样其实是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所以学院应根据实际改善培训环境, 创造培训条件。利用紧邻周边师范学院的地理优势, 安排教师到该处进行师资培训, 这种培训要系统性、长期性。经常邀请知名职业教育学家来院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先进经验的传授、讲座, 使教师们清楚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 掌握符合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 努力成为合格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
对中年教师的职业规划方法则是:提拔晋升、专业发展、角色认可、职业安全。对中年教师的职业规划主要适用于有能力、有前途、有作为、态度端正、想干事能干事的教师。他们在学院经历了多年, 对学院各方面都有所了解, 学院要充分信任他们, 放手将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的工作任务交给他们。要畅通职业发展路径, 中年教师作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要给他们创造晋升的空间和机会。要加强沟通, 增强学院和教师个人之间的感情与互信, 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增加向心力。通过精神、荣誉、科研机会、进修培训等方式进行激励, 增强其使命感。
对老教师的职业规划方法是:老教师进入了职业生涯后期阶段, 面临着退休问题, 退休是每一名教师和学院都要面临的问题, 都会对学院和教师个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面临着职业生涯的末期, 工作、生活、人际环境发生了转换, 心理会产生一些起伏, 同时学院也因为其退休而要重新配备适合人员。学院应对老教师给予更多地从生活上、心理上的关心, 对他们的退休事宜给予细致周到人性化的计划和管理。在老教师的职业规划上, 要完善其退休后的计划与安排并及时完成退休之际的工作衔接, 通过学院的关怀, 使退休教师能够尽快顺利地适应退休生活, 增强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安全感, 同时也可以免去在职教师的后顾之忧。
另外,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工作, 需要和其他部门紧密关联, 需要教师、人力部门、学院决策层的共同努力和有效配合。
(二) 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
目前, T职业学院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部门。学院现有的职能部门中涉及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仅有组织人事处。该部门职责繁杂, 涉及到组织工作和日常人事管理, 人员配备不足, 全部门一共只有7名工作人员, 分管组织、职称、劳动纪律、编制、绩效津贴核算、CRP人员管理系统维护、招聘引进等, 日常工作平时已经应接不暇。加之没有配备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业务不精, 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了解研究、政策的把握落实就很有欠缺, 成为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短板。
学院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其战略意义。应当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指导、保障教师的个人成长。比如可以设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处, 该部门由学院领导、人事部门、各有关职能处室、各系部组成, 邀请学院资深专家、教授、领导, 负责制定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战略。同时向教师提供职业生涯测评、专业咨询服务、规划方案反馈等, 帮助教师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教师个人和学院的共同发展。配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工作人员, 这种大量的专业性的工作, 要求相关人员要熟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及实践, 掌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技术手段。专业人士的配备, 是T职业学院更好地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保证, 因此要根据实际加大引进力度或是努力挖潜, 在现有教师队伍中发掘有潜力可塑造的候选人加以培训锻炼以适应学院需求。
(三) 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教师引进制度。
对一名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招聘环节应该是规划的起始环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欠缺了招聘环节, 整个招聘过程就是盲目的, 是不符合教师职业生涯科学规划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学院“合适的人员进不来, 进来的人员不合适”。
招聘工作的质量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如果招聘工作效果明显, 学院可以获得许多优秀的有潜力的.教师, 人力资源储备丰富, 加上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院的教师队伍竞争力就会显著增强。近年来, 学院大量从社会上招聘应届硕士毕业生, 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属于首次择业, 年纪尚轻, 纵然学历知识很高, 但是心智、阅历还不成熟, 对外部环境的评估又不太准确, 职业目标定位尚不清晰。加之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宣传的“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对其影响, 使青年应聘者在首次就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现实就为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增加了难度。学院只有在招聘过程中树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 杜绝短视, 真正将学院的未来长远发展需求和招聘计划方案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为学院引进既能满足当下教学需求又可以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适合人员。
(四) 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咨询工作。
职业咨询是职业生涯规划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个人在职业上的经历一般会经过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职业转换的过程, 职业咨询工作就是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以期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对刚刚被学院引进, 对学院充满好奇、迷茫、憧憬的新进人员在职业选择上提供咨询帮助, 可以有效减少他们在徘徊期的困惑, 更快更好地适应学院的工作。在这个阶段, 学院可以采取成熟的职业生涯测评工具作为辅助手段来引导新进人员正确评估自身的特点、专业、爱好等, 使其知晓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职业发展方面的咨询主要针对的是在学院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对象。这些教师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工作, 对学院的文化、部门岗位、专业组成、未来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会开始考虑自身目前的客观条件和工作岗位的匹配性问题, 开始期望晋升职称、职务, 开始关注培训机会、发展机遇等方面。同时这一时期教师会更多的出现来自于学院外的压力, 比如家庭、社会关系等, 这就要求这一时期的职业咨询要分析教师个人、学院、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后综合考虑, 为教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师职业生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会涉及到职业的转换。教师个人发觉无法适应学院工作, 主动要求结束与学院工作关系或是学院结束对教师的聘用都会导致教师个人职业的转换。对处于这一时期的教师, 学院要做到切实做好教师离职后的工作, 做好相关资料手续的交接, 减少因解聘对其心理造成的冲击。
参考文献
[1]湛风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微探[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xx, 1:72~73
[2]刘发生.关于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xx, 7:45~46
[3]梁海丽.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探讨[J].轻工科技, 20xx, 12:118~119
[4]黄乃文.高职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路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xx, 4:49~52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2
摘要:生涯人物访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本文从生涯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的可行性、操作要点和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涯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涯人物访谈;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学生
Key words:career interview;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course;college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就业形式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再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逐渐演化成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高度关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20xx 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明确提出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来抓,要求从20xx 年起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对加强大学生的知识探索和推动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是近年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越来越常用的一种创新型方法,它主要使大学生通过与一定数量的职场人士(通常是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职业从业者)面谈而获取关于一个行业、职业和单位“内部”信息的一种职业探索活动。
一、 生涯人物访谈的可行性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生涯人物访谈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转化为融入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展开以“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反思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针对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实践教学是培养高校人才的重要环节,人物访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直面交流中对职业产生直观的感受,在互动教学的过程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践性,加深学生对访谈职业的认识。
(二)搜集职业信息的有效渠道
目前,老师上课的讲解或网上资料的搜集是大学生了解职业的主要渠道,学生没有输出信息,大多的是被动接受,所以导致流通信息不足。职业生涯访谈是学生自己通过与职场专业人士面对面的访谈,有效帮助他们检验和修正以前获得的信息,并了解与未来工作有关的特殊问题或需要,而这些宝贵的信息是通过其它渠道难以获得的。
(三)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生涯人物访谈法可以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锻炼,基于此种方法的过称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自己想办法,通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联系愿意接受访谈的生涯人物,并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事先搜集访谈所需资料并列好访谈提纲,这些是准备阶段,做好所有准备后,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在访谈沟通中做好详细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对访谈结果的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和总结。这整体的过程可以说对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和反思的能力等等都是一种锻炼。而且,由于访谈资源有限,学生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访谈,可以让学生在访谈过程中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并且互相分享心得、承担结果,充分体验团队学习的氛围和特点。
二、 生涯人物访谈法操作要点
(一) 访谈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是“人职匹配”,提高学生“知己知彼”的能力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倡导大学生在认识自我基础上寻找适合自我的工作岗位。
生涯人物访谈是“知彼”的方法之一,要想真正实现人职匹配,知彼必须建立在“知己”的基础上,所以学生进行必要的自我探索是访谈成功进行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剖析,对自我有了较深刻全面的认识时,大学生在进行生涯人物访谈的过程中才能收放自如,交流时对症下药,把握和收集自身所需的职业信息,使得该方法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真正起到现实性的指导作用。
(二)合理选择生涯人物
生涯人物的选择要结构合理,不仅要考虑个人兴趣和专业相关度,而且要思索年龄和职位的比例性,既要有刚入入职场的菜鸟,也要有一定工作年限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资深人士,并且后者更重要。由于学生社会资源有限,容易选取一些与他们同龄的师兄师姐们作为访谈对象,这种访谈对象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作为新人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某个职业的进入门槛等,但由于这些人在职场中都还处于适应和摸索阶段,对职业的认知可能不够成熟,因此他们提供的信息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所以,选择访谈人物时应该优先考虑行业中的佼佼者或者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他们工作时间长,心智更成熟,有较全面的职业认知,给出的建议和意见也会更为理性和客观。
决定了访谈对象,进行正式访谈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解生涯人物的相关信息。信息的搜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访谈对象,有助于访谈过程中的互动,使生涯人物在接受访谈时愿意积极主动地透露更多有用的职业信息。访谈结束时,还可以请访谈对象再给自己推荐一些其他相关的生涯人物,这样可以以网状的方式拓展自己的职业认知领域,并积攒不同的社会资源。
(三)要善于掌控访谈过程
作为一个采访者,对访谈过程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实际操作时,部分学生会面临一个问题:访谈对象非常健谈,喜欢按照自己的思路接受采访,并且这些人的经历往往非常丰富和有趣,此时学生要么是听得忘了自己的目的,要么是根本找不到转入正题的时机。访谈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学生应非常明确生涯人物访谈的目的,并且在访谈过程中要牢记这个目的。事先认真列出访谈提纲,一旦发现访谈对象将话题扯远了,应对照提纲适时地将访谈拉回原有轨道。在访谈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要善于抓住要点,做好记录,以便过后整理。
三、生涯人物访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 一) 重新审视自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进行访谈前,学生需要重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和价值观等,由于人物访谈的对象一般是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中比较突出的优秀人士,所以对于模仿欲较强、可塑性强、渴望成才、思想活跃却又缺乏人生经验的大学生来说,生涯人物访谈可从内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以这些优秀的受访者为榜样,他们的社会阅历、创业历程、人生体验以及为人处事之道,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正所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这些访谈人物和访谈内容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将会成为大学生可借鉴的人生和职场资源。
通过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更好地接受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社会环境,评估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其特点以及发展变化情况,把握其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 增强职业认知,提高就业能力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环境认识,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学生来说,是了解职业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职业的认知,可以对从事岗位的信息更加了解,更应该包括对敬业、乐业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对众多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使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拥有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大学生的就业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他们共同决定了个体的竞争力。通过生涯人物访谈,大学生了解了一些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经验、所需证书、技能等方面,增加了获取就业机会的可能性;大学生还可以拓展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可以通过选取人物的自信、乐观、坚韧、勇于创新等良好心态对一些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今后的学校过程中不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生涯访谈是大学生积累就业资本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求职竞争力的一种方法。
(三)优化学生求职状态,调适求职心理
就业是关系到高校毕业生个人前途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双向选择制度的确立,让大学生容易产生自负与保守两种极端心理。人物访谈有助于降低大学生上述的两种不健康心态,有助于学生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产生实实在在的体验。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也导致了毕业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求职心理容易在经历挫折后出现沮丧自卑的心理。生涯人物访谈是利用成功职业人士分享人生和职场经历,并现身说法的对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挫折、失败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分享自己曾经的失败经验,在培养了大学生良性求职心态的基础上,更加深了大学生对抵抗挫折的信心,避免了求职过程中异常的心理。
大学生群体比一般群体对自我有更高的要求,对于环境和自身的要求有时候难免过于理想化。当现实与理想生活出现差距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调节好理状态,容易产生偏差甚至出现自杀的现象,这种现象也给我们带来警醒。人物访谈帮助学生在朋辈交流与榜样示范的作用下获得鼓励,激励自我奋斗,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以积极、自信的心态笑对人生。学校应该重视与更多有能力的校友进行联系,特别是聘请在社会上做出一定成绩的校友来现身说法,以各种手段调动在校学生的生涯规划的意识,发掘存在学生内部潜在的内驱力,通过现场实践的教学,使他们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发展更加的自信。
综上所述,采用生涯人物访谈法使得职业生涯规划课真正实现理论与现实的充分结合,将知识点的教学融入社会实践中,创新了教学方式,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关注就业引导的基础上,更引导大学生健康、乐观、积极的求职就业心态,督促大学生及早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探索,提高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促使学生从内由外的完善自身,依照社会和职场需要储备自身能力,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薇.浅析基于生涯人物访谈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案例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职业教育,20xx,(9)
(2) 黄晓梅.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 ( 26 )
(3)朱启臻. 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 .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3
【摘要】本研究将基于对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利用德国首创的目标导向项目管理理论(ZOPP)的问题-优势-目标分析方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结合政策层面、高校层面、师资层面现有的优势,围绕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项目识别。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目标导向项目管理 项目识别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和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概述
职业生涯教育最早发源于欧美国家,我国古代基本上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中华民国建立后,这一理念才逐渐从欧美国家深入到内地。关于职业生涯的概念,目前,学界的观点各有不同。大多数职业心理学家较为认同美国生涯理论专家Super的观点:职业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涯的角色,由此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至退休所有有报酬或无报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之外还包括与工作有关的各种角色。
职业生涯规划则是一个连续不断做准备、做决定、做评估的过程,通过对自我、机会、限制、选择与结果的了解,确立与职业生活有关的目标。并根据个人在工作、教育与发展方面具备的经验,规划出具体的履行步骤。
国家教育部早在20xx年12月就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为各高校进一步规范职业指导课的开设,把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指导课应实现的教学目标作了详细的要求,是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2 基于ZOPP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项目识别
2.1 ZOPP及其问题-优势-目标分析简介
ZOPP是德语Ziel Orientierte Pro-jekt Planung的缩写,即目标导向项目规划。ZOPP始创于德国,是德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之核心。它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项目(以及其他项目),在其调查、分析、诊断、项目设计、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监测与评估和项目管理,提出的一套理论体系、一套操作工具和一套工作技术。其应用程序为:问题分析—优势分析—目标分析—项目规划—项目选优排序—项目实施规划—项目实施。其中,问题-优势-目标分析正是整套方法最为重要的三个步骤。
问题是现存条件与人们的欲望之间的差异,要达到预期目标遇到的一个障碍就构成了一个问题。“树”的关系是描述问题间因果关系的最佳模式。运用“树”的关系以核心问题为出发点,寻找造成核心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核心问题产生的结果,建立问题“树”。
优势与劣势就如同硬币的两个面,是相对的,又是每个问题都存在的。充分开展调查、分析,利用问题的固有优势,规避其劣势,将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问题的快速解决。
目标是对未来的描述,是未来打算实现的、解决问题后将达到的未来状态,是未来的方向。目标的确定离不开问题的存在,问题为目标的确定打下基础。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将问题翻改为相应的目标,就产生了“目标树”。
2.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问题-优势-目标分析
2.2.1 问题树构建
如前所述,近年来,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和教育部统一部署下,鉴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色和内容需要,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手段开展。笔者基于校基金课题——“A校M E学院本科生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研究”,利用问题矩阵分析法,分析得出在国内大部分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的34个问题中,最主要问题是: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2.2.2 优势分析
目前,各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有诸多优势: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正处于繁荣与发展期;国家教育部《教学要求》的颁布;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及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由相对稳定的高校辅导员和相关学科专职教师构成的师资优势;社会网络资源、专业培训机构、测评系统等;以及大学生自身优势等。
2.2.3 目标树构建
结合问题树进行问题和目标的转换,将问题“树”翻改成目标“树”。课题组研究表明,如要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34个问题,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实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总体目标,就必须开展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
开展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重点在于突出其全程性和全面性。全程性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既是由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所决定,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全面性旨在针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适应、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全方位的教育。设计全程、全面的生涯规划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意义在于:它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高效开展的需要;通过全程、全面的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避免盲目就业;通过全程、全面的生涯教育可以降低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成本,增强大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通过全程、全面的生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全程、全面的生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进行恰当的调整。
在完成目标“树”逻辑关系分析后,将目标“树”中相似或相近的目标归类,就可建立目标“群”,一个目标“群”也就是一个项目:
项目群A:树立正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项目
项目群B:明确课程定位项目
项目群C:课程内容模块化及教学方案设计项目
项目群D:本科生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教师专业化建设项目
3 结论及建议
分析表明:要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实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总体目标,就必须从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明确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模块化及教学方案设计、指导教师专业化建设等四个项目入手,开展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鉴于此,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将秉承这一思路,也建议志在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效果的各地高校结合自身特色,沿着上述四个项目的方向不断实践下去,帮助大学生通过科学的生涯规划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并在职场上实现人职和谐。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日益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自主选择相应的职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从而主动地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的成绩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各类院校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先后多次下文要求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指导机构建设、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国家明确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把毕业生就业状况纳入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学校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制度,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将职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逐渐改变过去单一的指导内容,开始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指导和服务。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开始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找到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又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的职业,使学生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知识对口的职业类别等,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主动性,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步入职场时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个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⑴职业知识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职业生涯教育的对象是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时期的大学生,对职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偏好,却缺少理性的思考与规划。目前,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职业相关知识匮乏,给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⑵自我认知不足,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很多学生对个人的认知情况很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盲目性和自负性。对个人适合的职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更是呈现出显性和隐性的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自我认识分析较为缺乏,未能客观地对自我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这也会使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时,产生好高骛远或者妄自菲薄的心态。
⑶职业选择盲目,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缺失。职业相关知识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以及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直接导致了职业生涯教育无法有效实施,使学生面临职业选择时非常迷茫,对接下来的发展道路更是感到迷雾重重。
2.高职院校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⑴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中没有充分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可能遭遇的具体问题的剖析和指导,把指导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程序上,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忽略了对学生一生职业生涯活动的指导和教育。把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就业指导仅仅看成是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的一个教学过程,没有真正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职业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核心地位。
⑵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缺乏。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兼职,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操作技巧,因此很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测评、职业辅导等专业性强的工作。
⑶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体系缺乏系统性。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大学时代更是接受分阶段的、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系统、长期有序的职业生涯教育,使他们的职业选择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校一般只有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
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1.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
职业生涯教育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等学科基础上的一个系统的研究人的发展的学科体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职业生涯教育等同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一类的就业方法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要以引导学生获得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取得人生成功为目标,而其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导。职业生涯教育必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着眼点,设计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学会把握职业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素质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发展。所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如何能更好就业,更要关注在日后职业的横向发展和纵向迁移过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时,提高职业竞争力和适应性,实现其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2.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是贯穿学习和工作阶段的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前接触、了解与职业发展和就业有关的信息、政策,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借助多方面信息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冷静分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和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校期间,高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分阶段地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个要求和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是要切实地将自身的性格特点、能力素质与社会发展对职业的需求现实相结合。
3.不断完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式
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引导。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测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置,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职业规划意识深入人心;通过职业规划课程建设,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职业生涯,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科学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4.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的、对从业专业背景和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的学科。根据笔者了解,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队伍,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都是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担任,而这些人员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活动开展基本依靠经验和个人悟性,缺乏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困惑大多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职业院校要积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开展校内培训和校外专业学习,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5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毒广泛的说法: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
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蒙蒙董董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下面我首先对要考虑的宏观策略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个别具体问题的解答。
一、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
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如果这一部分已经有人很明确的告诉你了,或者你个人已经很敏锐的感知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关闭这篇文章了,因为你已经是明白人,不需要我浪费口舌。
(一)5大利益象限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可以按大的方面对各种利益单位归类如下:
1.公务员(含事业单位)
2.垄断行业国企
3.竞争行业国企
4.外企
5.民营企业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单位都可以在上述归类中找到位置。首先你要明白的是,这不是理论研究,这和你未来的事业、收入、地位、家庭都有直接的联系。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招聘会上准备招聘你的这个公司(单位)到底是属于哪个象限的?
不同的象限拥有的力量和资源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业获得收入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在你选择公司之前,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这些。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公务员(即官员),以及垄断国企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财富水平不一样,因此公务员集团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虽然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大家都一样,但是你到广东、华东一带了解下公务员的实际年收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你的同龄人在报考公务员了。实际上,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在当地人群中仍然属于高收入群体。而且也许更关键的是,风险非常小。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你一定在课堂上学过吧?哈哈,告诉你,那是西方经济学原理,我们是中国特色的,不一样的。在中国当公务员,风险小,收益大。也许你会说,不对啊,在你们哪个地方,公务员待遇也不怎么样啊?那么我要告诉你:第一,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第二,当前中国允许地区间人员流动,因此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财富水平差异很大,因此落后地区的公务员确实是比发达地区的一般白领差的。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复杂之处,没有绝对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国企的情况。一说到国企,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下岗。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首先,解雇员工并不是国企独有,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雇员工,并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补偿,给他们“安置”。同时,也不是任何国企都效益不好,都需要下岗。我们看利益格局,首先要看谁拥有力量和资源。在中国,说白了就是谁拥有政府力量和行业垄断的权力,想效益不好都难。这不是国企还是私企来简单划分的。例如中国移动、电信、银行、石油,这些垄断性行业中的大国企,个个效益好。而那些国家已经“完全放开”了的竞争行业的国企,几乎都是完蛋两个字(不含假装放开的行业)。这里面有个很清晰的发展脉络:在90年代初,只有国企存在,民营力量非常微弱。而国企长期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使得闸门打开后第一批进入市场经济的人尝到了“高”工资的甜头;在90年代末,以20xx年为分界线,时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抓大放小政策下,垄断行业的国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资源做市场经济,毫无悬念,他们无往不胜,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当前阶段,以20xx年为分界线,则又是另外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各地MBO此起彼伏了。在这种情况下,垄断国企将出现分化,具体发展的预测比较复杂,我将
在另外的文章中专门分析。但无论如何,在当前阶段垄断国企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高收入集团。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现在那些45岁左右下岗破产的竞争行业国企员工,在他们象你们这么大就业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工作仍然是最好的,收入也是最高的。只是现在利益格局已经改变。
再来看下外企的情况。外资企业主
要是依靠资金力量、和政府的关系、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企业。但是,他们在中国仍然要遵守中国的潜规则的。由于能够跨国经营的外企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利益单位,也是就业的高收入单位。注意,那些中国人海外注册弄的假外企不算,台湾、香港企业算民企。
看看民企的情况,民企仍然不占中国经济的主体。他们在政府力量和占有资源上都相对比较弱。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是进去的比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拥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生活质量都不高。因为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机制,有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或者有部分人有权不依,这造成了中国的完全竞争行业“扭曲竞争”的现象;在非完全竞争的行业,民企则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拥有资源的单位周围生存,这种状态打个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个树上的虫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非竞争性关系利益群。由于职业保护的法律型同虚设,以及缺少工会等代表员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员工在职场上成为弱势群体。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国家关心国企下岗员工,而没有关注民企解雇员工呢?很简单,因为国企下岗员工年纪已经大了,无法再找到足以维持原来生活水平的工作了。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民企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社会问题并不明显。
好了,现在清楚些了吧,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单位)是在上述哪个象限。象限属性从大势上决定了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和地位。而你个人的能力,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小水花。可以说,判断大势的能力比从事具体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也许你要说,好象哪个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是的,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在不同象限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象限,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5年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存上一大笔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在一些象限,你要十分努力,10年以后,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当你达到这个水平时,在优势象限的和你同时起步的人,已经存上了更多的钱,换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象限是有优劣差异的,起点相同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通道,同样都很努力,但落到的结果将天差地别。
其次,光看哪个象限还不足够。因为在同一个象限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微妙区别!
二、转型中的一代
中国的事情要用放大镜看才会清楚,这也是老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原因。上述人为差别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异:
1.公务员、国企类,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
政府工作人员难道也有非正式工?是的,如果你还不知道,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政府工作人员分为两类: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以及所谓的“政府雇员”。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贫穷的省,这两者收入差距不大;而越是经济富裕的省,这两者的收入差距就越大。政府雇员要转为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有很大的难度,没有关系基本不用想。因此,即使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即使你已经被某政府单位接收了,你一定要打听清楚哦!
要是依靠资金力量、和政府的关系、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企业。但是,他们在中国仍然要遵守中国的潜规则的。由于能够跨国经营的外企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利益单位,也是就业的高收入单位。注意,那些中国人海外注册弄的假外企不算,台湾、香港企业算民企。
看看民企的情况,民企仍然不占中国经济的主体。他们在政府力量和占有资源上都相对比较弱。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是进去的比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拥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生活质量都不高。因为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机制,有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或者有部分人有权不依,这造成了中国的完全竞争行业“扭曲竞争”的现象;在非完全竞争的行业,民企则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拥有资源的单位周围生存,这种状态打个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个树上的虫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非竞争性关系利益群。由于职业保护的法律型同虚设,以及缺少工会等代表员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员工在职场上成为弱势群体。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国家关心国企下岗员工,而没有关注民企解雇员工呢?很简单,因为国企下岗员工年纪已经大了,无法再找到足以维持原来生活水平的工作了。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民企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社会问题并不明显。
好了,现在清楚些了吧,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单位)是在上述哪个象限。象限属性从大势上决定了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和地位。而你个人的能力,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小水花。可以说,判断大势的能力比从事具体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也许你要说,好象哪个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是的,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在不同象限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象限,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5年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存上一大笔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在一些象限,你要十分努力,10年以后,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当你达到这个水平时,在优势象限的和你同时起步的人,已经存上了更多的钱,换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象限是有优劣差异的,起点相同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通道,同样都很努力,但落到的结果将天差地别。
其次,光看哪个象限还不足够。因为在同一个象限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微妙区别!
二、转型中的一代
中国的事情要用放大镜看才会清楚,这也是老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原因。上述人为差别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异:
1.公务员、国企类,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
政府工作人员难道也有非正式工?是的,如果你还不知道,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政府工作人员分为两类: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以及所谓的“政府雇员”。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贫穷的省,这两者收入差距不大;而越是经济富裕的省,这两者的收入差距就越大。政府雇员要转为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有很大的难度,没有关系基本不用想。因此,即使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即使你已经被某政府单位接收了,你一定要打听清楚哦!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6
论文摘要: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必须制定战略计划,从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构筑远程开放教育机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论文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教育
开放教育环境中的大学生以“职业人”为主体,他们往往在工作领域有了一定基础和经验,其接受远程开放教育的初衷就是想通过相应的学历教育或继续教育改进知识结构;以期能够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远程开放教育适应社会培养人才需要的重要环节。
一、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特点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特点表现在:
(一)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和远程性。开放性是指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课程、教育场所、教育时间、教育方法和教育对象完全面向广大的远程社会学习者开放,对每个学习者而言都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是一种典型的开放教育模式。远程性是指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地理条件的隔离,处于一种“时空分离状态”,是一种典型的“非接触性”的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象的大众化。所谓大众化,是指远程开放教育不只为少数人服务,而是面对大众,为提高大众素质服务;
(三)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学生的学习主要以个别化“自主学习”和协同化“小组活动”为主,学习者主要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利用,就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言,开放教育环境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性更强,在实施过程中也更加富有操作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战略
由于远程开放教育大学生构成复杂,他们的年龄差异、社会阅历、学习目的、工作经历、社会背景等因素使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复杂。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年龄大多在20-35岁之间,并有着逐步年轻化的趋势。这个年龄段的学员面临着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多重压力,他们希望通过进修学习进步拓展和深化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增强自己在职业中的竞争力、改善自己的处境。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学校还是远程教育机构都必须把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成长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予以充分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相关的发展因素是不可或缺的。远程开放教育机构需要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战略使命,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计划,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没有专门设置独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许多高校实行混合建制,只是把它挂靠在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办公室。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大多是由学校的政工干部和毕业新分配来的学生辅导员担任,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起来枯燥、缺乏吸引力,无说服力,效果不理想。这种管理体制上的混乱,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很难保证。远程开放教育要顺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要制定自上而下发展战略。积极探索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制定专家队伍建设、职业指导机构设立、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有效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进行。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运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它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覆盖中国大陆的远程教育系统。因此,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应成立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战略管理部门,主持一系列的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实践。从师资队伍、大纲编制、课程设置、课件制作、实践指导等方面建立一套符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三、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指导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并加以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与方法,把握自己的职业前途,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职业规划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幸福和个人发展。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认识自我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特点与一些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认识职业的一些思维方法,掌握择业和就业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具有能够运用职业选择、决策的方法与技术解决实际职业问题以及终身进行自我职业指导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形成和保持对职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和较强的创业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的职业行为习惯,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应包括对学业发展的指导、个性完善指导、生涯规划的指导及择业就业创业指导等内容。具体而言,课程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即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寻找和发现职业生涯机会并作出正确评估的能力、利用职业锚确定职业目标能力、选择职业生涯实现策略的能力、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的能力、评估与回馈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四、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要素之一。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入国内高校还仅仅有10余年的历史,在职业指导教师培养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现阶段,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充分挖掘校内现有的师资资源,挑选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培训,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可以借鉴普通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培养的经验,结合不同的'专业发展途径,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从业指导师。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自己的专业化队伍建设。远程开放教育的师资很大一部分依赖于社会,这就为职业生涯规划老师选择提供了更多途径。通过兼、聘的方式,聘请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课、作报告,有效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传播。三是领导要重视.要把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在评职、评先方面给以优先考虑,以提高广大教师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积极性,保持就业指导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五、实践教育
实践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成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校的职业规划指导不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要通过现在职场上普遍采用的“量化表”对学生的兴趣、性格、品质、能力、职业及环境等进行科学测评,从而提供有个性化的指导,并进行跟踪调查,以达到实际效果。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考虑与拥有丰富咨询经验和企业资源的职业咨询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同时,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很多都已经是所从事职业的成功人士,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可以对学生职业状况进行调查,从中找出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个案,以其促动其他学生共同实现人生价值。通过接触周围职业人的职业状态,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达职业目标所需的努力,还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检验自己的规划是否科学,是否适合真正适合自己。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学习、生活和实践计划。
参考文献:
[1]吴兴华,刘博.远程开放教育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面授教学之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xx(10):75-77.
[2](美)里尔登(Reafdon)等.侯志瑾等诳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5。
[3]杜映梅Bessie编著.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
[4]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向[J].理工高教研,20xx,27(4):86-89.
[5]陈文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xx(20)8-9。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7
在社會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各个高校加大了扩招的力度,导致大学生毕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问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日后就业。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从效果上看并不理想。团体沙盘游戏作为一种趣味化、生动化的心理辅导游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并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就业的方向,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现大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设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选择实现目标职业,制定相应培训、教育和工作开发计划,根据一定时间安排采取的积极的能够完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决策、行动和再评估几个步骤。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全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基础是自我认识。但是现阶段很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全面,缺乏清醒的自我定位。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特点、职业人格特征和职业兴趣不够了解,对自己期望的理想工作和实际工作差异也很模糊。
(二)职业自我概念不明确
职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认识和职业世界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职业的态度、表现出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等。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受个人三观的影响。现阶段,大学生的三观在总体上还不够成熟,这使得他们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不知所措,甚至出现职业选择错误的现象。
(三)职业决策能力缺失
现阶段大学生对自我了解程度不够,职业准备能力不充足,加上职业自我概念不够明确使得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缺失。
二、团体沙盘游戏概述
团体沙盘游戏主要是使用沙、沙盘、水和有关的人、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团体沙盘游戏强调游戏过程本身的自发性、自主性,游戏开展的本质特点是应用非言语进行交流,不强调语言分析的作用,治疗师和游戏参与者是一种伴随的关系,而非一种引导关系。
在团体沙盘游戏中,成员之前可以进行心灵的交流,促进深层情感的表达,并发展个人意识。团体沙盘游戏能够加强个人对自身身体感觉、情绪情感、原型记忆的了解,加强对个人以及社会思维模式的体会。
三、团体沙盘游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一)能够加强咨访关系
在团体沙盘游戏的实际操作中,来访者一般都是沙盘游戏的天然制作者、解读者。沙盘游戏成为表达人心的重要交流工具,沙盘游戏的参与人员在沙盘游戏的构思、设计和解释中展现了个人的时间、空间理念,也体现了个人对真实职业的一种自我探索。参与团体沙盘游戏之后,人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职业自我,感受辅导环境的宽松和自由,提升对咨询师的信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咨访关系。
(二)能够缓解辅导的僵局
来访者大多是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陷入到一种僵持的局面,表現在可能是来访者的内心防御使得对话无法深入进行,也可能是谈话中的某个话题让来访者情绪产生了大的波动。这个时候应用团体沙盘游戏让来访者暂时脱离现实问题和自我探索的困境,以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为辅导工作开展开辟出新的话题,从而缓解对话僵局。
(三)能够鼓励来访者进行自我情绪的表达
来访者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遇到阻碍的时候会前来咨询、寻求帮助,为此,在对话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为此,和来访者对话的时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来访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学生在参与到沙盘游戏时能够在游戏中释放自己的情绪,缓解情绪压力。
四、团体沙盘游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验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海报的方式进行团体沙盘游戏成员招募,报名者经过面谈和问卷调查之后,选择存在职业生涯规划困惑、并主动想要参加实验活动的学生16人,将这些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都是8人。
(二)实验研究工具
团体沙盘游戏需要的工具有沙盘、记录工具(数码相机和录音笔)、学生职业生涯决策量表、团体沙盘游戏单元活动总结。
(三)实验研究设计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前后测设计的方式进行,实验组需要接受团体沙盘游戏的辅导,控制组不需要进行团体沙盘游戏的辅导。
(四)实验研究过程
安排五个周末开展团体沙盘游戏,游戏开展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开展的地点安排在生涯规划咨询室。第一次团体沙盘游戏活动是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并让全体成员通过交流合作制定出团体规范。团体沙盘游戏的顺序要通过猜拳决定先后,每个人只能进行一次作业操作,在独立作业操作的时候彼此不能进行交流。游戏一共开展六个回合,在沙盘游戏结束之后,小组成员要互相分享交流个人的活动经验以及想法,赋予自己小组沙盘游戏以名称。第二次团体沙盘游戏和第一次游戏活动规则一致,是不限制主题的沙盘游戏。第二次团体沙盘游戏开展八个回合。第三次团体沙盘游戏在原有沙盘游戏的基础上融入了“兴趣岛”活动。沙盘游戏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岛屿,并交流自己选择这个岛屿的原因,找出代表岛屿的'关键词,为岛屿制作宣传海报,并由小组代表陈述沙盘特点。第四次团体沙盘活动是将原有的团体沙盘游戏和“生涯幻游”活动进行结合,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放松自己,并让小组成员想象自己五年后一个典型的工作日。在幻游活动结束之后,小组成员之间不需要进行互相交流,而是选择制作沙盘或者画画的方式将自己想象的画面进行展现,分享交流成果。
五、团体沙盘游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验结果分析
(一)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问卷调查研究
1.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前后大学生对自我了解差异分析
在团体沙盘游戏结束之后,依据《大学生生涯决策量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员展开测试,经过测试发现两组学生的自我了解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经过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了解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差异(x2=21.537,p<0.010。经过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了解方面的比较分析表具体如表1所示。
2.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信心上的差异
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前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信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x2=7.720,p<0.05),团体沙盘活动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信心上的差异比较显著(x2=16.326,p<0.01),具体如表2所示。
(二)实验研究结果
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前后,团体成员在自我了解、自信心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异,可见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不容小觑。团体沙盘游戏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沙盘游戏的操作简单、成果方便保留,通过游戏能够促进辅导双方之间的有益交流。沙盘游戏还显示出很强的自我治愈特点,是注重心灵的游戏产物。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释放个人压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明确人生理想目标、提升决策能力。加上团体沙盘游戏的生动有趣,易于被广大学生接受。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团体沙盘游戏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策略开展有针对、符合实际的团体沙盘游戏。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8
1开设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1.1开设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非常看重的作为录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尤其对于医学生来说职业道德更为重要,“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教育融入课堂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开展有关道德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及诚信守信的责任意识。
1.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迫切需要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难免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不了解就业政策、不掌握就业信息、缺乏应聘技巧等等说明在学生心中被动接受安排就业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目前在校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不多,大多数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不足,面对社会、面对竞争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和迷茫,不会推销自己,往往在求职就业中错失了很多良机。为此,必须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真正树立自主择业的新观念。
2中医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2.1目前中医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对医学生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对医学专业的就业形势的了解分析不够;二是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三是思想上对于就业指导工作及中医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四是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知识,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有待强化;五是缺乏充足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师以及其他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六是授课方式陈旧,几乎没有应用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信息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2.2医学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队伍职业化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些高校没有专职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为了应对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让辅导员充当指导教师,辅导员作为指导教师有他的优势,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容易和学生亲近、沟通。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但辅导员缺乏就业指导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形式单一、指导内容简单,对于一些难点内容理解不透,只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方面,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特点及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但是目前各辅导员普遍年轻,工作时间较短,大部分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加上日常的行政事务较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如何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按照《本科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标准》相关要求,如何落实文件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属于中医院校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和长效性,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
3中医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设计方案
3.1课程设置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改变了以往集中短期授课的方式,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分阶段实施,并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职业选择与实践阶段。让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前了解求职应聘技巧,通过场景模拟和案例分析,提高就业技巧,这是最后的冲刺、实践阶段。课程循序渐进,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始终,旨在让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的同时,接受更多的与自己职业生涯相关的`有用知识,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2课程设置以学生为本,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中,与以往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同,我们新的课程设置特别重视学生的感受,力求理论授课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使教学过程有别于医学其他基础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
3.3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以丰富教育教学内容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说教上,而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就业热点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热点问题、就业案例融人到教学中,既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又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就业渠道;从网上下载图片和多媒体视频,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贴近现实生活,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提高教学质量。
3.4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职业化意识、机遇意识、创业意识,有意识地的培养大学生主动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提高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强的教师队伍[2]。并需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任课教师除本领域的专家外,还需新增相关行业领导、成功人士、学生就业处及中医领域的专家任教,力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更多的行业相关知识,开阔视野,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的需求及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全方位要求。
总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就业,也是帮助他们完成从大学到社会的转变过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快课程建设,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职业发展、顺利就业,乃至人生规划创造一个良好教育的环境。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9
论就业市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论文
论文摘要:
大学生毕业后国家统一分配的政策已于1895年前后结束了,这种结束是计划经济下的不问市场人才需求的结束,这种结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志之一,是由计划包办制向市场燕求制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是中国自身国情、经济发展的韶要,是今后很长时间内所要坚持的政策,也是大学生不愿意面对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
面对这样的市场.大学生必须调整好心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安排好自己的明天和未来这对大学生来说极具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是迈向社会、必须完成好的第一课。
一、就业市场的现状
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手段之一。何谓“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般认为: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并经过分析、测评后对自己未来的一生中所承担的职业职务和相应历程所做的中长期的预期规划与具体设计。
事实上在高校中,大学生真正知道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人不多很少人真正在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是值得我们吸取的。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从小学便开始。在一种没有压力、不马上兑现的氛围下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早期熏陶和培养这时的教育是潜意识的、游戏式的其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兴趣“。西方国家非常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具备和培养,鼓励年满14岁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进行各种打工锻炼这种打工对于家长或者学校来说并不是让学生要挣多少钱,而是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到了初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主要通过打工来满足自己基本生活、学习所需。
所有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不相同的。对于职业或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往往是在学有所成之后才能考虑。国家在这里充当的是一个就业责任的主体,学生充当的是一个就业责任的客体。但是现在国家已经从就业责任的主体变成了就业责任的客体,学生则从就业责任的客体调换成了就业责任的主体。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变革,在这种重大深层次、历史性的变革面前我们的家长学生、学校没有跟上这种变革的步伐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随这种变革作相应的改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的职业意识就业观念未改变;没有把职业兴趣、职业设计意识从小培养。最终所导致的问题就是:大学生面对现实普遍都不适应茫然、仿徨恐惧、失望,他们感到困惑。这种困惑表面上看是大学生本人在就业上的困惑,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困惑,是一个社会的困惑。所以面对目前的就业市场我们不得不作深入地思考。"
三、几点思考
1、建立学校和社会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据在我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抽样调查的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服务“不满意”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对社会的变化和人才需求了解甚少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本身又是一个持续、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或者感觉是很难实现目标的.因此.进行规范、持续、专业的职业生涯就业咨询、指导或者设计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这项工作学校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职责对在校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该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当然的一部分。目前学校缺乏“一对一”“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这也是出现学生“不满意‘’和“认识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发挥自己管理职能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机构这种专业机构所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自然外延和补充。学生可以在学校内得到指导也可以在社会上得到指导。
2、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对我们顺利地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它主要表现为:一是自我定位不准。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不管自己专业水平高低、职业对自己的专业是否合适、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能胜任只要薪酬高都可以接受。不能客观地评价主观的自己和客观的职业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缺乏勇气对比较有把握的事情总是信心不足、大胆接受对一些自己能胜任的职业缺少竞争的勇气从而丧失实现理想的机会这两种表现都是自我定位不准所致。其次要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例如做一些职业性倾向测验,看看我是属于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还是常规型。二是职业目标模糊。不少大学生在大学时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预期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年龄、经历、专业知识和发展的考虑,设定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情绪化。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在过分强调这些的同时却把真正属于自己职业目标淹没了。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共同努力。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必须尽量少做出错误选择,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正是我们少走弯路有力的手段。我可以不知道我能做成什么.但我必须知道我能做什么这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0
关键词:计算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培养
摘要: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给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学校和学生在思想上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实践的充分积累,把握好时间节点,科学合理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衔接,顺利实现满意就业。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向着互联网时代迈进。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毕业时,一方面,面对着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从事各种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工作的机遇。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整合资源,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对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机构以及企业等相关组织的配合与互动。从学生成长的外围环境和我国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高校是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最容易取得实质效果的场所。因此,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大学生本人、高校、家庭、社会,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从各个方面予以推进。随着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和岗位要求的进一步专业化,计算机行业在人才培养上,更应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以足够的重视,高校和学生本人,都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投入足够的资源,围绕有计算机专业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展开工作和学习。
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蓝图规划和职业生涯合理定位,是学生在计算机行业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起步。帮助学生结合个人情况,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他们奠定通向成功的基石。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计算机专业的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缺少自己对计算机行业职业发展路径的清楚认识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明确规划。而计算机行业创业机会相对较多,很多企业都会希望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在挑起专业技术的担子之余,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成为企业将来的管理人才储备。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无法完成很好衔接的情况下,会频繁更换工作甚至转行。因此,高校有责任帮助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掌握专业技术、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在树立做一名计算机行业领导者的坚定信念。
二、实践中充分积累
1.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计算机专业时处于被动状态,仅仅因为高考分数较高,刚好能够填报某个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或者是因为家长对计算机行业就业形势的初步判断而不由自主的选择了该专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前景、自己今后如何在学校里学习计算机知识,如何在计算机行业中发展,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等知之甚少。
大学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低年级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有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合理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效果,从长远来讲,更加会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是今后在计算机行业发展是否顺利。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最好由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这些老师对计算机行业的过去、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都比较了解,知道各类不同的计算机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具体的计算机行业相结合,方便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规划并付诸实行。
2.开展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和基本流程以后,可举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展计算机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进一步认知和对计算机职业的进一步了解,也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信息渠道、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拓展,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可以引导学生在规划自身职业生涯的同时,把体现自身价值与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相结合,把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作为一促进自己成长成材的具体计划,贯穿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把书面的规划蓝图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将来在计算机行业中有所建树,努力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邀请计算机业内专家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计算机行业内的专家,包括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一般拥有各自领域内丰富的计算机行业从业经验,了解计算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计算机院校应该经常邀请这些专家给学生办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行业情况,引导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为弥补这些差距做好积累和准备。
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学生的自身素质都会发生变化,计算机行业的更新速度更是快于其他行业。因此,邀请业内专家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子行业环境的动态,并针对这些动态变化,重新对自我进行剖析和评估,对职业生涯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及时的修订,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合理调整各阶段的具体计划和目标。
三、时间上恰当把握
在学生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把握好时间节点,抓住几个关键时期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除了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外,单位实习前后以及大学四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是重中之重。
1.在单位实习中分析思考,合理调整目标
单位实习,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今后可能的就业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等方面都有较全面的理解。各级院校一般都会在大二或者大三暑假,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中身临其境的体验未来的职业生涯,从而更好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意识,以及职业角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尽快形成专业的职业素养,以更好的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实习结束后,学生通过对实习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可以对自己原先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合理的调整,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在大学四年级明确差距,及时查漏补缺
经过前期的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部分学生在大四对自己毕业以后如何发展,都有了大致的理想规划,再通过之前的单位实习锻炼,也了解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环境,此时可引导学生对之前的生涯规划准备做一个回顾:首先,审视是否已经确立了清晰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之前的准备是否足够充分,还存在哪些差距;其次,需要个性化的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如可邀请计算机行业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行业人才需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接受计算机行业的应聘技巧培训,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最后,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各种职业测评软件,关注招聘信息,体验模拟面试等,查漏补缺,做毕业前最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冲刺。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学生的德、智、勤、技等多个方面。针对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衔接,顺利实现满意就业并最终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1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制订相应的教育、工作和培训的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医学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更为严格,学校往往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更缺少优良师资。同时很多医学生在校期间只是一味地接受专业知识,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既渴望又陌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感到无助而迷茫。因此,如何培养和增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使其顺利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是学生的追求目标,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个人、家庭、人际关系、学校、专业发展和社会因素等6个方面共31个选项的选择,内容涵盖了对自我的认识、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意识以及对职业认知意识等方面。通过随机向在本院见习及实习的20xx级、20xx级、20xx级共200名学员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3。0%。其中男110名,女76名;独生子女102名。专业分布于临床医学、预防与检验、高原医学、影像医学及核医学和护理等5个专业。
1、2统计学处理
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者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情况并不理想,医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仍然比较模糊,仅有38。7%(72名)制订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20。4%(38名)尚无规划,而比较多的学生表示正在制订规划(40。9%,76名)。同时调查结果显示,79。3%(133名)的同学表示需要学校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及服务,13。4%(25名)的同学表示不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服务,16。7%(28名)表示可有可无。其中80。9%(89名)的男生表示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明显高于女生(57。9%,44名)。在高年级(20xx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情况好于低年级学生(20xx级),高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制订了职业目标,而低年级学生尚处于职业生涯规划探索期,存在目标不明确、可行性差等问题。
2、2、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
在对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调查中发现,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地位、社会认可、职业形象、气质、性格和能力及父母的影响是被调查医学生比较看重的方面,而大多数学生认为性别、恋爱关系、父母职业、人际关系、学校因素及家庭收入等对职业生涯规划影响不重要。见表1。
2、3、性别和独生子女在各影响因素中的差异
84。95%(158名)的学生认为自身气质、性格、能力会影响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仅有8名(4。3%)的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都是男生。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加重视专业地位和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而女生对父母的影响和职业形象更加重视。本次调查共有102名独生子女,在各项影响因素调查中,仅有父母的职业和父母的影响两项因素在独生子女中的影响高于非独生子女。
2、4、不同年级学生在各影响因素中的差异
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在各影响因素的认同存在差异,总体来说高年级学生更加看重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地位、工作待遇和社会认可等方面。而较低年级的学生对兴趣爱好、父母影响、学校知名度及师资队伍等更加重视。
3、讨论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目前西方国家的职业规划理论与实践已普遍开展,其中美国是较早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并通过了《生涯教育法案》(careereducation act opportunity act)和《学校—就业法案》(school—to—work)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政府法案。职业生涯规划注重于将个人与环境等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方向,并为之制订不同阶段的合理计划及时间安排,其对于任何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都是有着很大的作用[3]。我国在这个方面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医学生由于专业性强、就业选择面小、工作压力大等特殊性,造成毕业后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培养和增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已经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通过本研究调查发现目前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现状并不理想,本次调查的对象都是已经或即将进入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的较高年级医学生,但他们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仍然比较模糊,仅有38。7%的学生制订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绝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迷茫探索之中。但大部分学生表示需要学校、社会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及服务。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及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辅导,帮助学生将自身特点与专业、社会有效结合,更好地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
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受到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业情况、自我认知情况和职业认知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出现了就业化及功利化等表
。本次调查发现影响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地位、社会认可、职业形象、个人气质、性格和能力及父母的影响。其中专业和社会因素对学生职业规划起到很大作用,这说明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变得更加现实,对自我认知情况更加了解,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医学生对医疗行业的认识不足和对职业价值期望过高。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性别对职业生涯规划已不存在影响,但仍然有部分学生表示性别是影响自己职业生涯规划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女生中常见,这可能与当前就业环境中重男轻女有关。在各项影响因素中,男生更加重视专业地位和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而女生对父母的影响和职业形象更加重视。这可能与男女生性别本身的差异有关,男生更加重视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社会意义的成功,而女性可能受社会分工、相夫教子等传统理念的影响,面对就业时相对的弱势,更趋于保守、安全感强的职业选择。另外父母的职业和父母的影响对独生子女的影响高于非独生子女,这说明独生子女在独享父母给予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分享了父母人生经历和期望对自身人生道路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独生子女难以获得更多选择职业的自由。
结合调查结果,作者认为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教育体系。应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学生入学阶段、实习和毕业分配阶段应重点进行教育辅导。
(2)要构建专业化的教育人才队伍。专业化教师能更好地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学校应重视专业师资的挖掘和培养,同时可聘请校外专家及优秀的毕业生做兼职老师。
(3)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和岗位情况,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应该向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特点及需求介绍、职业岗位技能特征分析等,并提供更多的就业前岗位实践机会。
总体来说,当代医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了解,在影响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认知上也有一定的意识,但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现状尚不理想。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有助于在今后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实施计划,帮助学生及早认清自我、明确定位,合理地设计符合自身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2
一、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困境分析
针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我主要从高职生思想状况、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职生普遍缺乏“目的意识”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开设于大一年级,大一新生都是刚经历过高中时期高强度的学习,对大学的课程往往产生怠惰的心理,而且毕业相对于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而言也有点太过遥远,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仍抱着修学分的心态来上这门课程。再加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学生往往会对课本上的内容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结果课堂上学习不主动,课下对实践内容又敷衍了事,导致严重的“知行不一”;从另一方面说,高职新生往往是经历过高考失利而怀着自卑心理走进高职院校的,对新的学习的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都不熟悉,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容易对人生和生活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絮,很难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因为高考失利的原因,许多高职生并不是真正喜欢所学的专业,再加上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也使得在校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躁心理,甚至极端的产生“学习无用论”,消极的应对未来。
心理上对课程的不重视,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高职生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意识比较单薄,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知,既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课程体系结构的局限
今年来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上仍存在许多漏洞,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体系性,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一个学期的课上完后,学生往往被处于不闻不问的境地。同时后续的跟踪服务跟不上,缺失对学生设计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后期执行监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针对性,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授课,极少关注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难免流于形式。这也体现在教材的选取上,所有学生不论贤愚都只有一套最基础的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料和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少之有少,再加上学生的懒惰心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不显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教师缺乏相关素质
教师相关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缺失相关的专业素质。因为师资紧缺,许多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代课教师并不十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教师缺乏必备的基本素质,责任心不强,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对于课堂效果和课后跟踪服务做的远远不够。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不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切实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来上课,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真正的了解自我,掌握一些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对学生未来顺利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纵观其上,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没有真正的达到其课程目标,可以说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中国哲学思想里的职业观导向
中国哲学重视人的生命及其意义的实现,认为人生便是不断追求和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如此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准确定位自己,启发学生的生涯意识,积极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人生的意义。中国哲学思想里的许多精华都对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譬如知行合一、内圣外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持之以恒等精神对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目的意识的渗透,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新原人》中,开宗明义的提出人生的意义问题:“我们常听见有些人问: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如其有之,其意义是什么?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底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确切底答案,他们即觉得人生是不值得生底。”①并进一步分析到:“一件事必须对于他所可达到的目的方可说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若就一件事的本身说,我们不能说他是有意义或无意义。”②可见,人生的意义在于为自己所设的目标,在不断追寻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以简单的说人生有目的就有意义,无目的便无意义,目的便是意义。
具体到职业指导课程,首先应该指导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根本。只有抓住这一根本才能使职业指导课程真正发挥实效。只有当学生确定了职业目标,学生工作才会有努力方向,效率才会大大提高。显而易见,只要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我们便会积极主动的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将大大提高。
其次,在学生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应渗透儒家“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制定职业目标并非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将自我置于社会当中,实现作为存在的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对现实世界的关怀是儒家思想的出发点。各个时代的儒者都为了构建和实现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而努力。《大学》八条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起始点在修身,落脚点是平天下,从而成为历代儒者所追求的典范。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爱国之情及心系社会的儒者情怀。
(二)认识自我,对自我进行审视和重构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除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外,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对自我的完善和重构。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对自我的审视和进一步完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梦想,可是要实现这个梦想,首先便需要完成对自己的定位,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来不断的进行自我的修正,形成正确而强大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攀登上事业的高峰。而关于如何进行自我修养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便是向中国古典哲学回归,因为中国哲学里包涵着对自我人格修养的无穷无尽的智慧。
中国哲学向来注重对人的内心的修养,儒者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后来的儒者更是丰富了孔孟的学说,提出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持之以恒等概念;同时道家学说注重自然、清净的内心修养论;佛家境界则是看透世事后的大彻大悟。各派各家的学说对心性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逗有着极其重要的塑造灵魂的作用。国人只有汲取古典精华,才能真正的寻找到“立身处事”的智慧。
三、中国哲学思想运用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途径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能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是能使学生真正得到益处的课程,学生在这门课堂中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真正的认识自我,提高相关的职业能力。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非常有用的,对于融入的途径,我们课题的相关研究人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加入了“每课一句”环节,选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经典语句进行讲解,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时,同时塑造良好的自我。
例如,为了使学生了解自我修养的重要性,第一节课的“每课一句”便设置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完善自身的修养。只有使自身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平等博爱之后,才去学一些文化知识。在学生认识到德性的重要性之后,便引入“专业”这个词汇,“凡事皆贵在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曾文公”,讲解“专”的重要性,进而切入到学业上来,使学生明白“术业有专攻”的深刻含义。总之,随着主题教育的内容,相应设置相关的中国哲学经典语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同时,向学生推荐中国传统哲学的相关读物,采取激励表扬和定期检查等多种方式,尽量使学生形成每月读一本好书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我们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编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校本教材当中,搜集相关的传统励志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授学的趣味性。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思想中拥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言传身教等思想对现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就必须借鉴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使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再进一步演化为自学,最终达到自觉学习的目的。只有使学生真正产生了学习兴趣,掌握了学习方法,才可能从根本达到教学的效果,学生也才会结合自身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我们参照多本教材和课题组成员的意见,结合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划分总结为九个主题,首先解读职业生涯规划,接着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分析未来从事的职业环境,然后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之后为了帮助学生付诸实施,又进行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健康管理、计划管理等一系列自我管理训练。这九个主题由浅入深,步步紧扣的向学生展现了全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第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我们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入了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相关板块。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德性在职业生涯当中的重要性,我们组织了“企业用人德为先或企业用人才为先”的辩论活动;为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白理想的重要性,开展了学习先贤哲人的专题读书会。除此之外,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圣地、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等。在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除此之外,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中国哲学思想。例如定期开展中国哲学堂讲座,同时利用学院的“硬件”、“软件”设施,如文化墙、雕塑、宣传栏、广播、比赛等,积极的宣传和传播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中国哲学思想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极大的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得到全面而正确的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职学校开始使用新的德育课教材,中职学生第一学期的德育课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好专业技能,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由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
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没有能力进行科学规划,又怎么能去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呢?但现实是很多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仟课教师并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绝大多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由德育课教师担任。要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必须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是这个道理。首先,应自学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辅导班,讲授教学方式、方法,各校派代表参加,再回校推广。这方面,广西做得比较好,委托广西师院培训任课教师,按体验式教学法的要求,结合当今中职生文化水平低的实际,编写整套教案,制作课件,设计游戏、音乐欣赏等学生参与环节,组织教师按实际授课的模式演练一遍,手把手教会教师怎样上好这门新课。再次,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参加职业鉴定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
2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诚信是做人的一条重要原则,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活动,将“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成才‘,先成人。然而在社会大环境下,不少中职生染上了弄虚作假、撒谎等陋习,这需要学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加以纠正,教会学生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敬业教育是进行技能教育的思想指一导,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本领,才能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反映主要就是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科学的职业理想应该将个人条件与社会实际、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教会学生设足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设定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途径,明白实现目标应具备哪些素质,学生对学习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指出的是,要将学生的职业个性和职业的市场需求、学校的专业培养特色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职业目标,选择专业。在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结合起来。重点在于近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也就是中职三年的学习目标和措施:学好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成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或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发挥中职生动手能力强的特长,先就业再择业。举办应聘知识讲座,开设创业课堂,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讲授他们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在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任课教师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别于以往德育课的教学方法。之前的德育课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则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重在“做”,要在学中做,做中学。讲授职业选择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做“职业倾向测试题”,正确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长的职业;讲授求职、应聘技巧的时候,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进行模拟演练;组织学生做培养团队精神的小游戏;指导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等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出版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板报、职业生涯规划手抄报比赛、开设专题讲座、请学校就业创业之星回校作报告、举办礼仪大赛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学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搞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了解自己,顺利实现就业,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4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成学生自我实现。结合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思路。
合理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者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这种状况需要尽快改善。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欠发达地区。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学位和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以考研和考博来作为自己职业设计的职业目标,还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2、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清晰
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业务员等;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有的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总之,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遍地开花,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不仅使大学生疲于奔命,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都增大。
3、过于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
有些大学生对经济学上讲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乐道,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最佳规划”上,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不愿舍弃,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就不知所措,不会灵活采取调整措施。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况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要素
做一份完美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的确定、实施策略与措施和反馈调整五个环节。
1、自我评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进行正确的评估。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
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评估,正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最佳抉择。如果忽略了自我评估,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
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情商以及潜能等。
简言之,要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当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评估中还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2、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我们只有顺应职业环境的需要,趋利避害,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才能实现个人目标。
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的分析。要评估和分析职业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变化的趋势;自己与职业环境的关系以及职业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要弄清楚自己在这种职业环境条件之下,究竟能干成什么?这样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会切实可行,而不致流于空泛。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社会为导向
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发展,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6、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功能,需要具备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这就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经常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的需求,才能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5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了高等教育机构的普遍重视。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手的调查和走访,分析当前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并思考研究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探索;实践
为了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笔者所在学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在为期2个多月的比赛中,全院11个系部的681名大学生参加比赛并提交职业规划作品。通过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日趋理性,让他们对自身、对职业、对未来有明确的认识,对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从实际出发分析个人现状、社会环境,合理设计,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我院大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现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形式,分别在赛前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在赛后在参赛选手中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分发时候注意学生的学科分布。赛前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87份,有效问卷553份;赛后在参赛选手中发放问卷550份,实际回收538份,有效问卷515份。另外,本人在11个系部开展个别访谈共21人次。经过对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分析,我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具有的特点如下: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由于大赛的宣传组织到位,参与率达到了在校生人数的23%。大赛一开始就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纷纷前往咨询大赛的有关情况,踊跃报名参加。在随机问卷中,有43%的学生认为举办大赛非常有必要,49%的学生认为举办大赛有必要;有73%的学生表示会关注大赛,有61%的学生打算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接受调查的学生普遍对于学校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认同,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我校的大学生当中是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
2.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在随机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有92%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有91%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来说重要;大部分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内容,有82%的学生基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有81%的学生做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89%的学生认为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意义;有78%的学生认为自己今后需要继续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
3.大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途径单一
经过统计,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选手多为大二和大三的高年级学生,大一的只有8名学生参加比赛。了解得知,我院在大学二年级中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课堂学习,掌握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而大学一年级未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对参赛的大一学生的访谈中得知,他们是在高中的课堂上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在对参赛选手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是,64%的学生通过大学课堂学习,30%的学生通过中学课堂学习学习,4%的学生通过书本自学,2%的学生通过网上自学。
4.普遍参赛大学生期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提高
参赛大学生给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意义充分认可的同时,也对大赛提出了较高的期待。在参赛选手调查问卷中,有93%的学生希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赛前应加强培训,在选择加强哪些方面的培训中,有41%的学生选择自我认识,37%的学生选择职业规划知识,20%的学生选择就业形势与政策和行业发展,2%的学生选择了其它方面;另外,100%的学生认为通过大赛可以提高职业能力、明确职业目标和更好地认识自我等。
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的启发和思考
1.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维能力是主要目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挥积极作用,就要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规划能力。[1]在本次大赛中我们发现,大学生通过参加大赛,进一步了正确的就业观念,实践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但是,要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比赛和培训时间里面,使参赛的大学生能够迅速地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应该依靠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根据周围的环境和对自我的认识,经过不断思考和付诸行动来逐步提升的。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思维能力,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帮助大学生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实践,在比赛中积累经验,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调整。
2.把课程教学与大赛有机结合是有效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是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阵地,主要指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介绍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操作与方法等内容为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学生参与课程和大赛有不同的体验,可以取得不同的收获,从目的性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在职业规划大赛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思考与动手规划的能力为主;从过程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先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操作,而在职业规划大赛中,学生先是动手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递交作品后再经过指导和培训,进一步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的能力,教授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及评估修正的方法;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检验能力、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把课程教学和大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深入全面的指导和培训,牢固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3.加强职业测评和指导培训是重要途径
职业测评有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正确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环境,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测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和性格等有所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扬长避短,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和职业选择,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学生能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就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力,主动发展和补充自己相应欠缺的能力,不断思考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指导培训主要是针对于参赛大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作品过程中,主办方或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的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为主的指导和培训。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指导培训作用,首先,实行指导老师对参赛大学生全程性指导,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不断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其次,合理安排比赛过程中的培训课程,不流于形式,一方面,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另一方面,做好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把培训平台做成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加油站”和“维修站”;再次,充分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请站在时代与市场前沿的专家讲授就业的形式与政策、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等大学生鲜为人知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龚宇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xx(1):13-15.
[2].时皓.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xx.
作者简介:
曹熠城,男,1980年12月出生,福建龙岩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欧雪婷,女,1980年11月出生,广东佛山人,助教,主要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和园林设计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08-10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2-28
浅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0-09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论文10-0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论文11-26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1-08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案例分析论文10-08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业教育体系对接的论文10-08
浅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究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