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
摘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创伤小,疗效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发挥了祖国医学的优势,得到了家长的认同。
关键词:中医 护理技术 儿科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 [1]。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创伤小,疗效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发挥了祖国医学的优势,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以下介绍几项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儿科的应用。
1 穴位贴敷
1.1 目的及取穴。
1.1.1 敷脐疗法用于肺系疾病症见咳嗽,咳痰以肃肺化痰;用于脾胃系疾病症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以理气和胃;改善小儿厌食症状;改善小儿自汗、盗汗症状。取穴:神阙穴
1.1.2 中药外敷助于退热。取穴:双侧内关穴
1.1.3 中药外敷改善小儿遗尿症状。取穴:双侧涌泉穴
1.1.4 冬病夏治有助于温阳利气,�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取穴: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
1.2 操作方法。
1.2.1 根据不同病症遵医嘱将中药研粉过筛,取适量药粉用醋(脾胃系疾病用姜汁)调成糊状 [2],均匀摊于大小合适的棉纸上,厚薄适中,将棉纸四周反折。
1.2.2 充分暴露穴位处皮肤,清洁局部皮肤。
1.2.3 用敷贴将包好的药物贴于穴位上。
1.2.4 观察敷药处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等不适。
1.3 注意事项。
1.3.1 摊药厚薄均匀,大小适度。
1.3.2 贴药通常保留4小时,如有红肿、瘙痒不适症状,及时停用。改善遗尿症状于晚间睡前贴药至晨醒起床。
2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2.1 目的及取穴:通过使用定向透药治疗仪,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推动力,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更深入地透过皮肤快速进入病变部位,达到消炎止咳,解痉止泻的目的。取穴:肺系疾患取双侧肺俞穴 [3],脾胃系疾患取神阙穴。
2.2 操作方法。
2.2.1 正确取穴并清洁穴位处皮肤。
2.2.2 根据不同病症取药液于贴片上,每帖约2.5ml药液,将贴片贴于穴位上,并连接电极片。
2.2.3 打开电源,根据小儿年龄设置使用参数,按治疗键开始治疗。
2.2.4 观察询问患儿感受,对热的反应和局部皮肤情况,防止药物过敏和烫伤。
2.2.5 治疗事间为20分钟,结束后取下电极及贴片,关闭电源。
2.2.6 清洁局部皮肤,整理床单元。
2.3 注意事项。
2.3.1 使用时必须有护士或家长陪在身边。
2.3.2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过敏、烫伤等现象,如出现丘疹、明显发红可用肤轻松软膏外涂。
3 中药保留灌肠
3.1 目的: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通腑泻热、清热利湿止泻的作用。用于高热患儿助于退热及泄泻患儿症见便稀伴粘液,有或无腹痛症状。
3.2 操作方法。
3.2.1 将煎好的中药汤剂去渣凉至适宜温度(退热剂凉至室温,止泻剂凉至39―41℃),倒入灌肠袋内并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4]。
3.2.2 取左侧卧位,臀下垫治疗巾,抬高臀部垫小枕约10cm。
3.2.3 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关闭灌肠袋开关。分开臀部,暴露肛门,轻轻插入直肠,婴儿2.5―4cm,儿童5―7.5cm [4],左手持肛管固定,右手打开灌肠袋开关,将药液匀速灌完,关闭开关,拔出肛管,卫生纸轻压肛门。
3.2.4 指导家长将两侧臀部靠拢,尽量保留药液达1小时,至少30分钟。以达到药效。
3.3 注意事项。
3.3.1 灌肠前协助患儿排便,灌肠液一次不超过100ml。
3.3.2 灌肠时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影响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
4 刮痧
4.1 目的及取穴:刮痧治疗有助于发热患儿退热。取穴:大椎、双侧曲池穴。
4.2 操作方法。
4.2.1 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正确定穴,检查刮痧板。
4.2.2 将刮痧油涂于穴位处皮肤上,手持刮痧板在选定的穴位上从上至下刮拭皮肤,单一方向(6岁以下患儿可用术者食指、中指指腹进行刮拭),刮至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紫红色充血瘀点。
4.2.3 清洁皮肤,安置患儿。
4.3 注意事项。
4.3.1 刮痧手法正确,用力均匀适度,勿损伤皮肤。
4.3.2 刮痧后饮温开水一杯,避免吹对流风,3小时内勿洗澡,以防复感风寒。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忌搔抓。
以上几项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儿科被广泛应用,另外还开展了中药雾化,中药外洗,捏脊等技术。指压人中、合谷穴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缓解抽搐症状。其中穴位贴敷,因其无创,能明显减少患儿痛苦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应用范围广泛,被患儿和家长高度认同,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一项中医传统护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章亚成,戴新娟.实用中医护理学.临床护理篇[M].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6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3
[3] 王妍炜.中医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8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2):25
[4]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7
【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相关文章:
儿科优质护理的应用论文10-08
医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10-26
优质护理的儿科临床护理应用的论文10-08
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的应用论文10-11
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10-12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10-09
中医文化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的论文10-09
巴林特小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10-13
儿科临床护理应用效果分析论文10-08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