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生物考后总结

时间:2024-10-01 05:14:50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物考后总结

  篇一:生物考后总结

生物考后总结

  生物试题的考查范围、难易度、题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表述严谨,没有错漏。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生物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考查的都是初中生物最基本的内容,没有偏题和难题题量适中,难度不大,但较灵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分布比较合理,且重点突出。知识覆盖面较广,突出了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试题以基础题为主,注重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这些都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

  2. 符合学习规律,体现人文关怀近几年的中考题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坚持课改方向,稳中有变,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导向性,同时关注学生成长。

  3. 立足实验,重视探究实验性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生物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初中阶段主要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意识。

  4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生物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改变了以往单纯考记忆的题目,而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新情景,贴近了学生生活。

  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巩固不牢,理解尚不到位。表现为对一些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没有掌握,记忆模糊错误。2.审题抓词不仔细考生在考试中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以审题失误所占的比例最大。这种失分不是智或能力达不到,而是审题抓词不细造成的。表现为一些考生对本可得分的试题却失分。如第11题好多同学因审题不清,直接导致失分。可以说审不清题是失分原因之首,常表现在没有注意题中所给的有意义的信息,轻率地写出答案。审题是基本功,试题的信息来源于题干、设问或选项、图表等,因此,考生既要能有效提取明显信息,还要善于挖掘隐蔽信息。

  3.学科表述不规范考生解题表述不规范是评卷老师时常议论的一个主要话题。

  这种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具体表现为:表述不严谨;生物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书写太潦草、涂抹太多,导致卷面太脏等。

  4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与反思,对生物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夯实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理解越是基础知识,运用的范围就越广,考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要走出知识和能力相对立的误区复习时要依据考纲,围绕教材,将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要熟悉。 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要在抓好基础的前提下,重视学科内知识间的联系,并进行归类和整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的掌握要由面到点,由点到面。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应该 多角度、多形式着重锻炼学生的能力,为今

  后学习生物知识创造条件。

  3.注重理解,深刻领会方法,灵活应用 复习时要加强对教材中的所给知识的深层理解,尤其是教材中的图表,体会生命现象的过程及其应用,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运用中谋求创新。知识的灵活运用首先要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透彻,并把它们运用于实践中,使之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达到学习的目标。

  4.重视解题技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 平时练习过程中,应注重审题、捕获题设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等技巧的训练,并强化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5、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要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6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分析现实,将有关知识串联起来,综合分析。总之,我要注意改变教学中依然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识记、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临摹、轻创新,重主导、轻主体的问题。通过试卷分析,发挥导向功能,指导教学实践,这才是我试卷分析的最大收获。

  篇二:生物考后总结

  第一节

  1、腐肉生蛆、腐草化萤讲的是自然发生论。

  2、自然发生论的支持者:牛顿、海尔蒙特。

  3、生生轮的支持者雷迪和巴斯德。(否定了自然发生论。)

  4、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

  5、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氢、甲烷和水蒸气。没有游离的氧。

  6、米勒的实验结论: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7、米勒支持了化学进化论。

  8、化生论认为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两步)

  9、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

  第二节

  1、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化石。

  2、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3、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底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4、生物的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5、在德国发现了始祖鸟的化石。在中国发现了中华龙鸟的化石。

  6、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7、前寒武纪时期:从地球形成到约5.5亿年前。

  8、前寒武纪时期 生物出现的顺序: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

  9、古生代的生物时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占整个海洋生物化石的60%以上,所以寒武纪也称为三叶虫时代。

  10、古生代的中期出现了鱼类,首次出现了陆生的裸蕨类植物。古生代的后期出现了登陆生活的两栖类和有翅昆虫。

  11、中生代的主要植物是裸子植物。主要动物是爬行类动物。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

  12、新生代的主要植物是被子植物。主要动物是哺乳动物和鸟类。

  1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14、达尔文1859年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15、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6、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

  第三节

  1、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两足直立行走。

  4、达尔文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非洲。

  5、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6、南方古猿是最早能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他们的脑容量与现代类人猿相当。

  7、能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8、直立人开始会用火。例子: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和北京直立人。

  9、智人: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当。开始会雕刻、绘画等原始艺术。

  例子:金牛山人、丁村人。柳江人、资阳人和山顶洞人。

  10、现代人的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

  第一节

  1、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单位种。

  2、分类单位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具有的相同特征越少。

  分类单位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具有的相同特征越多。

  3、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

  4、双名法采用拉丁文 结构是属名+种名 字体为斜体。

  第二节

  1、植物的主要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最低等、最高等)

  2、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水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3、绿藻:衣藻(单细胞,杯形叶绿体);石莼(多细胞)

  褐藻:含较多藻黄素。海带、马尾藻、裙带菜。海带有根状物和叶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划分。 红藻:含较多藻红素。紫菜、石花菜。

  4、藻类植物的光合效率占全球绿色植物光合效率的90%。

  5、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

  6、苔藓类植物有假根,只有固定作用。茎弱小,没有输导组织。叶片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7、苔藓植物的例子:地钱,葫芦藓,小墙藓。

  8、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9、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等器官,并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叶的背面长有孢子囊群,用孢子进行繁殖。

  10、蕨类植物例子:贯众、卷柏(入药)。肾蕨、芒萁、巢蕨(观赏)。满江红(肥料)。

  12、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3、区别: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14、裸子植物的例子:松树、柏树、银杏。银杉、水杉、秃衫(珍稀树种)

  15、我国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6、被子植物是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

  17、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单子叶:须根系、平行脉、花瓣为3或3的倍数。

  双子叶:直根系、网状脉、花瓣为4、5或4、5的倍数。

  18、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等为单子叶植物。

  篇三:生物考后总结

  一、试卷特点:

  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强化考查分析、理解、文字表达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次月考试卷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 考试成绩:

  从这次月考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能够考及格的人数不1/10,最高分第88分,第二高70分,即可人数太少,从整体来看,离预期目标还很远。

  三、存在的问题

  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相对较好些,但对有些题做的不是太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够细,对题目的要求理解不透,造成答题题。

  2、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欠缺,不能做到学以致用。

  3、阅读能力差,不能从题干从获取相关的信息进行答题。

  4、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差,对问题阐述不清。

  5、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造成答不完题。

  6、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教学建议:

  1.教师与学生都要认真学习、研读《考试大纲》,熟知考试内容、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能力要求,并用高考试题作为范本加强训练。

  2.继续按原计划进行详尽的一轮复习,教学上适当作一些调整,对前阶段调研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注重抓基础知识,强化学生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特别要根据学生在多选题、图表题、材料分析题、实验分析设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精心选择、编制习题,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图解图表文字表达的能力。

  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分层次教育和课后辅导力度要加大。

  篇四:生物考后总结

  第二次月考不知不觉就来了,又很快的过去了,与第一次月考相比少了很多的新鲜感,也没有了激动,却出现了不曾有过的压力。如果考不好怎么办,这是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一直缠绕着我的问题。

  考不好怎么办,不知道学生是不是真的和我看到的一样,真的把我讲过的都会了,不知道学生们是不是真的和他们说的一样,真的把我总结的知识点都背了……

  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考场,见到了卷子,见到了试题,我的心算是放到了一半,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的学生应该会做。但是在判卷纸的时候,我傻了,为什么都不对呢?!!!很简单的试题,所考的内容我也都在考试前的重点知识总结中讲过了,给他们看过了,让他们背了,为什么还是错好多呢?

  判完卷之后我好好的分析了一下,原因有意一下几点:

  第一, 学习时间少。学生们作业量与第一次月考时有增无减,任务量大了难度提高了,各学科挤占的时间也增多了,生物作为一门比数理化都简单的理科类小学科学,它能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少之又少了,加上校方又重新安排了自习,将自习划分给各科,生物自习一周只有可怜的一节半课,在学生完不成其他作业时生物自习也被挤占了!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考试怎么考的好呢!

  第二, 生物习题少。生物每周只有三课时,隔一天上一次,一节新授内容一节习题课,二

  习题只够讲解一张卷纸的,教学进度有事固定的,习题做的少,基础知识没有练习到位,成绩怎么能有保障!

  第三, 对学生的考察少。我在平时侧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认为只要学生对基础彻

  底把握了,生物就没有难点。所以在课余时间主要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考察,只讲解,不测验,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把握不好自己的侧重点。学生考试的时候成绩自然当然也不会高了。

  综上,是我对此次月考成绩不好的分析,通过这次的月考我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不仅要捉住基础,还要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仅要抓住课上,还要抓自习课,保障生物的学习时间。继续加油!

  篇五:生物考后总结

  1、生物的特征(7点)

  2、调查

  3、观察

  4、生物的归类

  5、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

  6、举例 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7、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4种)

  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举例

  9、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0、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1、食物链及食物网的概念

  12、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及没有出现的部分。

  1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什么流动的

  1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15、生物圈的概念、厚度、范围

  16、人类立足点

  17、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作用、美称

  18、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9、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生物考后总结】相关文章:

考后的随笔12-23

考后感想作文02-07

月考后教师个人总结范文11-21

高考后的毕业感言11-17

中考后初中毕业感言03-25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06-16

高考后寄语简短唯美句子12-28

月考后反思小学作文范文01-08

生物科组工作总结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