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心》读后感[1]
最近有幸拜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
读罢,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李镇西老师朴实的言语中饱含着教育的热情,普通的教育事例中折射出深刻的教育哲理。
字字句句如黄钟大吕警醒着我,把如井中之蛙的我拽出那方窄窄的洞口,才发现教育的天空那么蓝那么广阔……一、爱,曲线地去表达老师都是爱学生的,往往爱之深,但往往表达方式不当,给彼此心灵和身体造成伤害。
可谓,爱是一把双刃剑。
什么样的爱是有效的呢?想起了:寒风和春风比赛看谁能把游人身上的衣服吹掉。
寒风越猛烈的吹,游人就越裹紧衣服。
而春风月温暖的吹,游人渐渐的不由自主的脱去衣服……可见,良药是苦口利于病,但学生怕苦。
直接赤裸爱的表达,对于脆弱、敏感、叛逆的学生难以承受。
爱的起点是尊重。
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
不着急,慢慢陪着学生成长进步。
正如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之树必须根植与尊重学生的肥沃土地上才会枝繁叶茂。
亲而显爱,爱而生信,信而树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失败的教育是,学生感觉到你是在教育他”。
因此,两点之间最短不再是线段。
教育应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努力做一个可爱且有智慧的老师社会在变,时代在变,教育的观念也需要转变。
学生较喜欢幽默风趣有童心的老师。
因此新时代的老师,在传到授业解惑的时候,
应摒弃教条、刻板。
努力做到严肃而不失活泼风趣。
所以老师要有教学专业知识外的大视野大智慧,试试恰当给也已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增添几分轻松和愉悦。
三、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良心工程月亮既然选择了夜晚,就不畏黑暗和孤寂,努力放出光芒,哪怕很微弱。
骆驼既然选择了沙漠,就不惧怕风沙和干渴,坚持为行人带路前行。
我既然选择了教育,就不怕清贫和心苦,矢志不移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我的教育心》读后感[2]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文字激情飞扬、绚丽多彩、却又朴实真挚、情意绵绵。
该书以自传体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从教三十年的经历,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忧虑。
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李老师的形象。
徘徊在书架前,一席话映入我眼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
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
这看似一颗朴素之心,却充满了对教育的无限挚爱,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现实的不断挑战,对自己的不断超越。
这颗心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他的这颗心既影响、熏陶着曾教过的千万莘莘学子,更牵动、感染着当今不计其数仰慕他的同行。
本书以成长为主线,以反思为主题,力图比较客观地展示作者走过的历程。
不仅作为老师的我们教授知识给学生们,反过来学生们也能教会我们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
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是我最大的愿望。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
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
也正是因为思考,成就了于永正、李吉林等一代名师。
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它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