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学校改薄自查报告

时间:2020-11-06 16:32:27 报告 我要投稿

2016年学校改薄自查报告

  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政府要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重视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改薄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2016年学校改薄自查报告

  学校改薄自查报告一:

  一、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规划的情况

  为推进薄弱学校建设工作,市政府将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教育局成立了薄弱学校建设工作领导组,局长任组长,各位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印发了《六安市关于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2005年到2010年长期发展规划》,制发了全市薄弱学校的评估验收标准,围绕薄弱学校的定性和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中的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建设和校舍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县区教育局根据市局的要求成立了薄弱学校建设工作领导组,制定了薄弱学校六年改造规划,并区别轻重缓急制定了分年度改造计划。如金安区教育局制定了《金安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工程实施步骤》;霍山县政府以霍政[2006]150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并于2006年调整了自2001年以来始终坚持的县领导及县直单位联系学校制度。

  (二)薄弱学校改造的成效。

  针对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重点,我市普遍采用培训、补充和上挂下派方式进行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先后共培训薄弱学校教师1.4万人,向社会招聘教师676人,上挂锻炼193人,下派指导517人。

  各县区教育局从调整和培训入手,加强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近两年来,全市先后调整薄弱学校校长94人,培训85人;调整领导班子成员102人,培训68人;调整中层干部194人,培训158人;选派薄弱学校干部上挂锻炼136人;示范学校下派薄弱学校指导39人,有效提高了薄弱学校班子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为尽快改变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各县区都把薄弱学校改造工作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与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寄宿制工程相结合,与乡镇区划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椐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共投入经费3792万元改造薄弱学校危房近7.9万平方米;投入经费3652万元,扩建教学用房72万平方米;投入经费320万元,添置图书近40万册;投入328万元购置实验器材;投入54万元改善体育设施。

  二、 存在的问题

  (一)薄弱学校改造的目标任重道远。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办学水平等发面存在较大差距。全市3765所中小学,属薄弱学校的有1245所,占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部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恶劣,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这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相适应。

  (二)教师编制分布不均。调研组走访的薄弱学校中,一部分

  山区由于地广人稀,中小学点多、面广,严重缺乏教师。一部分城区学校生源严重不足,造成大量教师闲赋。如五里墩小学,教师12人,学生仅22人。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处于人、事分管的状态(人事部门管人,教育部门管事),加上各种关系下的教师人才逆向流动现象,造成教师数量不够,结构不合理。

  (三)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显不足。薄弱学校改造包括改善校容校貌,配备完善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这就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加大经费筹措力度,争取各种项目,但由于财政主渠道投入不足,全市6年内将改造1254所薄弱学校的目标压力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强重视,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政府要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重视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加大财政主渠道的投入,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建议政府出台薄弱学校的判定标准,区别“薄弱学校”与“困难学校”,将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最需要改造的薄弱学校中。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支教轮岗、示范学校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向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做到条件均衡、师资均衡、质量均衡,缩小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差距。

  (二)广泛宣传 ,形成社会关注。薄弱学校的改造既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行为 ,也是社会的行为 ,政府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支持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宣传,取得社会共同关注,从而形成工作合力。建议政府实行市直单位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出台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联系多方面的力量帮扶薄弱学校建设。实行奖惩制度,设立专门的奖励资金,调动各单位帮扶薄弱学校的积极性。

  (三)根据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学校。好的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都是在长期的坚持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池州走访的3所薄弱学校均针对各自的不同特点,制定改造策略,办特色教育,成效明显。因此,薄弱学校的打造决不能片面强调硬件的改造,要重视软件,找准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校改薄自查报告二:

  我县有中小学校108所,校舍面积45万㎡。旧校舍大都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简陋破损,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加快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几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政府及教育部门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校园建设,推进‘全面改薄’,均衡资源配置,促进和谐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县中小学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了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了全县教育品牌形象及师生幸福指数,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下面就我县中小学“全面改薄”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均衡配置。自2006年“十一五”始,为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我县坚持校建规划与均衡教育资源相结合、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相结合,对全县中小学校建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和优化调整,在城乡学校实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使资源配置更为科学,建立了项目集体立项制度,由县发改委、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财政局和县教科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确定,重大项目报请县委、县政府审批。2011年以来,集体研究工程立项204个,除教育园区及县一小运动场、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维改,县二小教学楼新建维修,安义二中教学楼维修等项目以外,其它工程项目均安排在乡镇中小学。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有力配合了全县新农村建设。

  (二)争取项目,引进资金。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通过向上争、从外引及专人对接等得力举措,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校安工程、中小学维修改造工程、义教标准化建设工程、教育民生工程和学前工程等项目资金。2011年以来,全县中小学校建投入达2.5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省、市资金1.99亿元,占投资总额78.5%,县本级自筹资金2000万元。全县共新建校舍75幢,建筑面积10万㎡;维修改造校舍75栋9.8万㎡;新建校门58个、运动场43个(含塑胶运动场15个)、校园围墙11万米,硬化校园场地、道路16.5万多㎡,全县校园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获得极大完善。

  (三)健全机制,规范操作。校建项目发包、招投标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在工程发包方面,县政府制定颁发了《关于加快我县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教育网点优化的通知》(安府办发[2008]35号),将校建工程集中发包改为分级发包制。即:农村中小学建设主体为当地乡镇政府;县直学校建设主体为项目学校;教育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主体由县委、县政府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予以确定。在工程招投标方面,我们规范程序,阳光操作,采取“两个一律”的办法进行。即:①重大工程一律报请县委、县政府,由县领导任组长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如龙津学校、县教育园区建设均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②一般工程及小型工程一律按县政府《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安府办发[2009]4号)和《关于简化安义县政府投资建设小型工程施工招投标程序规定》(安府办发[2015]8号)进入县交易中心或乡镇公共资源交易所,按建筑行业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县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实行全程监管。招投标的规范运作,确保了全县所有校建项目成为“阳光工程”。

  (四)严格监管,确保质量。校建工程实行终身责任制,项目法人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工程质量委托有资质的监理、质检机构进行监管,工程日常施工聘请建筑技术人员监管。教科体局校建办不定期督导检查,局机关各股室对应蹲点学校跟踪督查。通过分层交叉监管,保证了全县所有校建工程质量均在合格以上。同时,工程资金采取按工程进度和质量拨付的原则,由项目学校提出申请,县财政局、县教科体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拨付时,采取由国库直拨工程承包企业的办法,减少中间环节,确保专款专用,保证了校建项目顺利实施。

  二、 取得成效

  (一)县城教育资源更趋优化。投入4000余万元的龙津学校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基本解决原来县城学校“一校多址、一址多校”的杂乱局面,实现了县城义教阶段学校一校一址、校园独立、布局规范。在龙津学校的基础上,总体规划用地306亩、校舍建筑面积10.5万㎡、预计总投入2.2亿元的教育园区建设正大踏步推进。目前,已完成投资9600万元,园区二期Ⅰ、Ⅱ、Ⅲ标段14栋4.5万㎡校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进行室内装饰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县城教育资源得到极大优化升级,保证了进城群众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同时,少儿体校集训大楼、二小教学综合楼如期投入使用,完善了龙津小学、县二小、县二中塑胶运动场、县幼儿园场地硬化及排水等设施,一小教学楼、学生公寓维修改造、二小校门新建和教学楼维修改造、二中教学楼屋面维修改造已顺利完成。

  (二)农村学校改造全面覆盖。投入1.5亿元,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5万余㎡,维修改造校舍6.8万㎡,学校运动场、围墙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初中塑胶运动场覆盖率达80%,校园环境面貌大为改观,截止目前我县80%农村初中被评为“南昌市新农村示范学校”。投入1551万元,为中小学校添置电脑1500台,安装“班班通”多媒体设施210套,实现了县直学校、农村初中、乡镇中心小学“班班通”全覆盖,并为10个村小教学点配置了数字教学设备。

  (三)学前教育工程高效推进。投入2500万元,高起点、高品味建成了8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去年秋季开学招生800余人。市人大副主任罗慧芬在视察我县万埠中心幼儿园时感叹道:“南昌城区都少有这么好的公办幼儿园!”。在2014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学前教育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三项检查中,我县校建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合格率均为100%,列全市第一,连续5年被评为省、市“校建工作先进单位”。

  三、 面临的困难

  一是校建资金缺口较大。按规定县本级落实教育园区建设自筹资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校安工程配套资金等每年需5000万元左右,由于目前县财政压力巨大,无法按1:1配套,学校建设投入主要依赖上级项目资金。

  二是教学装备难同步。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舍达标改造任务还未全面完成,尤其是教学设施和装备还比较薄弱,与“标准化学校”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村小网点布局也还需要调整优化。

  四、下一步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主动新作为,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紧扣我县教育实际,大力实施“三个主攻”:

  (一)主攻教育园区建设。为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破解县城教育资源短缺难题,需要大力主攻教育园区建设,全面完成园区二期90亩内安义三中、县特校、新城区中心幼儿园3所学校5万㎡校舍建设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启动三期166亩内安义四中和县职校4万㎡校舍建设。教育园区二期后续工程和三期工程计划投资1.06亿元,每年需筹措到位资金3000万元,我们决心每年向上争取1500万元左右。在主攻教育园区的同时,大力推进鼎湖、黄洲、乔乐、青湖等乡镇中学在建项目,1年内努力完成农村初中第二轮达标改造;着力实施村小薄改工程,实现乡镇所在地小学办学条件率先达标,并通过1~2两年努力,全面完成村小薄改;推进学前教育工程,抓好龙津、乔乐、万场等3所中心幼儿园建设,1年内普及一乡镇一所公办幼儿园,全面实现全县城乡中、小、幼“美丽校园”目标。

  (二)主攻学校文化建设。引导学校不断推进自然、人文环境文化和精神、制度、课程、行为、活动等文化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时代性强、贴近实际、有个性特征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推进依法治校,着力指导全县中小学制定学校章程,切实加大督导力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求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开展“培养一个好品德、养成一种好习惯、练就一身好体魄、学会一笔好书法、训练一副好口才、掌握一门好才艺”的“六个一”活动,促进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项目,努力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质、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格局。

  (三)主攻教育现代化。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两基本、一进入”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4%的经费投入指标。全力落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学校布局、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教学设备等各项指标,加快教育信息技术装备“三通两平台”建设步伐,做到宽带网络校校通、多媒体设备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至2020年,安义和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6年学校改薄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查纠活动自查报告参考12-21

职业院校改革计算机教育论文11-27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论文01-19

经济学与金融学论文12-25

银行自查报告01-15

网吧自查报告01-13

行为自查报告12-27

工程自查报告12-26

教师-自查报告12-25

工作自查报告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