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研究报告作文

时间:2022-11-27 11:21:16 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研究报告作文汇总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报告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研究报告作文汇总6篇

研究报告作文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每当学生升入初一后,老师和家长都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现象:有些同学进入初中后,简直判若两人。在小学他们作文写得很好,记事清楚、完整,层次还分明,经常获得老师的赞誉;可到了初中,他们却感觉无从下笔,写作丝毫没有进步,有的甚至还退步。经过仔细分析研究,我们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小学作文教学不衔接,导致学生写作学习困难、教师教学艰涩,致使整个作文教学陷入困境,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棘手问题。

  怎样指导学生的作文由小学顺利过渡到初中呢?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目的是关键,是起点;要实现教学目的,就要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及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早在1998年中共中央就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语文学科以它独有的方式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其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作文先做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开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文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根据系统论观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是一个整体,小学、初中阶段是作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将小学高年级及初中作文教学结合,始终坚持从作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各教学要素、各教学环节组合的方式,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协调处理好两者的衔接,使作文教学过程处于良好、有效、有体系的运行状态,最终实现中小学作文教学协调的、连续的发展

  3、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主张:“给学生足够的表现自我的空间,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4、教学最优化理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教学中的分层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我们知道,作文与生活紧相连,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活动的“平台”,在课内外和校内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延伸作文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引导学生从热爱作文活动中“暗渡陈仓”,从而巧妙地让学生热爱作文,逐步提高个性化作文能力。

  (2)开放性原则。在教学观念上,要紧密联系生活,在教学内容上以现行教材为载体,但又不局限于现行教材,课内与课外自然衔接;在教学模式上,不固守一种单一的模式,力求用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发现新途径。

  (3)分类指导与全体参与原则: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分类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引导每一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都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中小学作文衔接过渡。

  (4)求实性原则。我们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实验,探索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普遍规律,追求最佳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效果。

  (5)开放性原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广泛吸收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广泛团结有志于教学实验与改革的同仁,求同存异,共同切磋探讨。使课题研究呈现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目前,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此,探讨出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使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时少走弯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探讨中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差异。

  2、探讨出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空白处,寻求突破口。

  3、探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时间安排、学习方法、习惯对语文能力的影响。

  4、探讨中小学作文教学脱节的主要心理因素,找出与学生心理对话的途径,在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上寻求接轨点。

  5、探讨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途径、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中小学作文教学方式、内容,作文模式及现状。

  2.实验法主要是对制定的方案开展实验。

  3.统计法主要是统计学生的作文成绩和课题研究资料。把大量的、零散的样本数据,经过统计处理,分析变化规律。

  4.追踪法主要是记录实验班中每一个学生的阶段作文测验成绩,归纳正确的实验结论。

  (五)实施步骤

  了解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探索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衔接。

  第一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实验准备阶段

  确定实验对象,组成课题组;查找相关资料,学习心理学、写作学、系统论等相关理论;搞好学情调查,主要了解初中及小学高年级段作文教学现状;编拟实验方案。

  (1)教师理论准备:学习新课标理论,把中小学作文教学目的、要求、内容进行比较,明确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差异与联系,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分析学情,采取时适时教学方法。

  (2)做好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衔接:要向学生讲明小学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少,时间充足,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初中由于课目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少,重理解记忆,抽象思维;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多,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应大大加强。

  (3)做好学情抽样调查,了解初中及小学高年级段作文教学现状,编写调查报告,并以此为依据,编拟好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实验初级阶段

  形成研究网络,初步形成教研常态模式;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写好实验教案,搞好实验研究;收集试验优秀作文等。

  (1)加大语文知识的积累量,做好记忆、思维的.衔接。初一学生面对增多的课程和加难的课文,难免有诸多不适应,小学是记忆诗歌的黄金时期。老师要把住记忆特点--机械记忆,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歌、名言警句。二是根据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适当重视形象思维。如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的视听效果进行直观教学,使抽象语言形象化。用游戏、表演、比赛等方法向新生展示语文丰富多彩的广阔天地。

  (2)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好作文习惯、作文方法的衔接。适当引导学生研究“单元学习要求”及“预习提示”,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讲授新课,重点不在于分析解答,而在于引导发现作文的方法,逐渐改变依赖老师的习惯,养成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3)展开读写双翼,做好由套路作文向开放式读写的大语文衔接。读写被称为语文的两翼,是语文的两支柱,但是在小学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套路文”。老师一让写好人好事,不是谁给谁补课,就是下雨了谁的伞自己舍不得用,留给别人。这种作文内容陈旧化、形式模式化,反映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思想的封闭和僵化,学生思维灵性被扼杀。必须从这种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从阅读或学到方法或理解内涵,再延伸到写作,或谈感受,或学技巧,把两者结合得比小学时再紧密些,树立读是为了写好,写能更好地促进读。

  有人说:“日记很小,只容得下我一个人,日记很大,又可包罗万象。”由于日记特殊的魅力,决定了日记提高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乃至人的本领的特殊作用。记日记是小学时形成的良好习惯,中学需要巩固好发扬好,使它成为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助推器。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实验中期阶段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搞好阶段性总结,针对存在问题,调整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收集整理好试验教案,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实验文章,实验作文,竞赛成果等。

  (1)开展实验汇报课,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上阶段成果。

  (2)继续抓好学生作文积累工作,完善“读书报告会”、“观察描写作文训练”模式,并在其它实验班推广。

  (3)开展学生作文竞赛,评选优秀作文,并汇编成册。

  第四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实验验收结题阶段

  举办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撰写试验总结;准备好结题所需各种材料,迎接结题验收。

  (1)举办实验优秀课堂展示活动,评选出两节优质公开课示范推广。

  (2)收集汇总实验材料,并进行筛选整合,汇编成册。

  (3)进行实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分析:

  1、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发现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现状:

  (1)作文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体现,师生普遍不够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88.3%的教师认为作文很重要,认为作文不重要的为0;42.3%的老师认为学生写作文的态度是被动的,纯粹为了完成作业。57.2%的学生讨厌作文,61.3%的学生不愿意写作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普遍都认为,作文不像数理化、外语一样,短时间内难以见成效,即使再努力,作文也就70-80分,要想得高分,难上加难。其次是考试分值的安排,作文从属于语文学科,在语文的120分中,作文占据了50分,可谓是是重中之重。其他学科与语文地位相当,作文当然没法比较。第三,作文教学从属于语文教学,语文所涉及的内容众多,作文教学是其中一部分,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课文,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精力过多地光顾作文,每周一节作文课就算是很奢侈的,学校也未另行安排作文课。这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作文教学被轻视,作文的重要性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致使作文教学成低效教学。

  (2)中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不同,造成中小学作文教学脱节。

  中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各自根据教材编排的内容教学,没有机会或者根本不会去想了解中小学作文衔接教学中应具有的共性,各行其事,不照顾全局,不统筹兼顾,因而教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方法。从调查结果来看,77.3%的小学生认为教师指导作文方法是反复讲解,辅以范例,一篇文章反复写。67.5%的小学生认为老师重点讲的是语言表达,很少涉及表达技巧;41.9%的中学生认为中学教师指导作文是讲解再写作再讲解再写,51.7%的同学认为老师重点讲表达技巧。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大多按照命题——审题——立意——选材——起草——誊写——批改——讲评程序进行,教师一般结合范文或范例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模仿范例,基本上能写出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文章。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完全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只是一味的模仿,很少会变通,有的学生甚至干脆背篇范文,交差了事。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依赖性强,导致学生进入初一后,因教师不能再提供范文而不知如何下笔,学生作文水平何谈提高。

  (3)中小学作文教学侧重点不同,评判标准不同,造成中小学作文教学难以衔接。

  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新课标更多关注学生的记叙能力,对表达方式没有具体要求。新课标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根据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根据这个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指导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调查结果表明,小学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中,有56.2%注重的是语言表达,40.1%注重结构布局;而中学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中,有40.3%的教师注重语言表达,35.5%的教师注重的是表达技巧。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在自己掌握的语言、文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叙写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条理清晰地、具体、形象、生动地表述出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样的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就能得高分。而中学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但语言表达比小学要求更高,更重要的是行文技巧和表达技巧的训练,这对以前没有经过这方面专门训练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为小学作文的认知水平只停留在“写实”这一感性认识上,知道什么就写什么,中学则强调的是“写意”,它涉及了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之类的抽象思维内容,这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因而小学生升入初中,再按小学作文的模式行文,其作品就会被初中教师以“平淡、乏味、毫无文采可言”而判为劣作,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刚进入初中就对作文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造成作文不但没进步,反而还不如小学水平的现象。

  (4)阅读积累的缺失,造成学生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习作是表达,材料的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从调查数据来看,只有23.7%的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有57.1%的学生偶尔读读,而19.2%的学生根本不读;有15.6%的学生坚持写日记或读书笔记,66.3%的学生偶尔写写,18.1%的学生根本不写。从这些数据来看,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比较随意,只凭自己的兴趣,没有当做一项学习内容来对待。究其原因,是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教师引导不到位。阅读的缺失,造成写作材料缺乏,从小学到初中反反复复就是那么几件事,事例陈旧,老套,要写新颖独特的内容,学生就无话可说了,自然就不愿写作了。

  2、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1)改变教学理念,提升对初中及小学高年级段作文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新课标的“大语文观”,作文教学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深刻领会新课标对中小学作文的总体要求和阶段目标,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视,给作文教学以应有的地位。认清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要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恰当地表达思想情感,不能就作文而作文。学校要保证作文教学时间,为作文教学的提高创造条件。

  (2)加强教师作文教学,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

  教师作文指导水平的高低,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关键。要提高教师的作文专业水平,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的培训,实践经验的操作,可以举办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或研讨活动,也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先进设备,进行网上通识培训,将好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推广,以此来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教学研究人员要深入学校,和一线教师一起,根据各学段的不同要求,编写出专门的作文教材,明确作文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用以指导实践。

  (3)改变作文指导方式,注意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

  当前作文教学指导,主要是以教师点拨为主,总体上是按照“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模式进行,教师指导时往往以范文为摹本,引导学生如何模仿,更有甚者干脆让学生硬背范文,应付考试。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机制,这个机制应是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根据学生生活的特点,选取切合学生生活的话题,这样学生才能调动自己的生活储备,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小学高年级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当时,应将眼光放远一些,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表达方式的引导,让学生提前站上高一级台阶,为中学打好基础。中学教师在学生刚入初中时切不可过快地提高要求,应给学生一段磨合的时间,承续小学的教学重点,逐步转移到中学轨道上来。然后才正式介入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选材,如何立意,如何表达,循序渐进,日趋提高。切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4)重视阅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是许多作文成功的经验。现行的学生课本中大量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除了让学生学习文章内容之外,更应当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即要让学生在理解作者“写了什么”的同时,更要知道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学生在获得阅读体验的同时,又获得了写作知识。当然,光有课本内容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告诉学生眼光可以放高一些,可以看看名著,还可以阅读一些精美杂志,诸如《读者》,《少年文艺》《意林》之类,让学生从中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美文来阅读,只要学生看得懂,就一定会有收获。另外,一味地看书,不做笔记,效果特差,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摘抄,抄优美语句,抄哲理名言,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还可以让学生写写读书笔记,将自己阅读所得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都可以成为今后作文的良好素材。有了这些素材,学生写作犹“如鱼得水”,还愁写不出好文章?

  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由于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进行深入探讨,大胆进行实验,所以广大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及精神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实施三年来,学生学习内驱力显著增强,兴趣提高了。学生作文速度、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学生和家长的反映看,效果喜人,这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他们自信了、活泼了,友爱了,坚强了。学生再也不会“谈写色变”了,写作积极性的大增,带来了成绩的提高。

  (七)研究结果评估

  通过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通过对中小学作文教学内容、要求、方法、手段的差异的探讨,提高了教师作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有效地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2、作文现状的分析对小学作文教学有借鉴、警示、指导作用,薄弱环节可以及早加强;对中学作文教学有前瞻性,避免中学的重复教学,从而全面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八)实验反思

  1、虽然对课题实验研究的正确理念已进行多次学习,但将正确理念转变为教学的行为,仍存在着差距。

  2、课堂教学是课题实验应该关注的重点。观念的转变,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仍然在一定程度的存在着。

  3、课题实验的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如超前性与统一性;实验性与常规性;指导性与研究性;机械性与灵活性;研究性与发展性;模式化与个性化;试验研究与理论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中学语文》中的《初中作文分层次能力训练的实验研究》20xx.4.3

  《语文新课程标准》

  魏书生《语文教学探案》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

研究报告作文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占据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很多精力。但作文教学质量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校学生作文的突出问题为作文兴趣不高、作文内容空洞、雷同、感情虚假、语言贫乏。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习作教学方观念与方式过于传统,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作文教师创新空间,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更新观念,探索新课程、新教材之下的作文教学新思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信心与水平。

  二、课题的确定

  针对我校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作文兴趣不高、作文内容空洞、雷同、感情虚假、语言贫乏等现象,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资源,在继承传统作文教学优秀经验的同时,尝试改革,确定课题:新课程、新教材关于作文教学的新思路的研究。

  三、界定关键词

  新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观,力图根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概念的重建。

  “课程”一词,拉丁语词根的意思是指“跑道”,因此关于课程的概念,较为常见的解释是“学习的进程”,也就是说不是静态的跑道,而是动态的跑的过程。即使人们都同意“学习的进程”这样的解释,但不同的课程观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我国课程研究专家对课程的解释: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是课程;生活是课程;自然是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融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的时候,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新课程概念的这种阐述突出了新课程的最基本特征:整合。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课程改革的总的趋势,即从现行课程到新课程的发展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②从强调教学目标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③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学生、教师、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生态系统”指互相影响、制约、相辅相承的有机整体);④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和隐性课程并重。(“环境”包括文化背景、管理机制、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隐性课程内容。)

  从新课程概念的重新定位可以看出,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新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旧的教学模式(框架),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新教材:结合我校实际,本文“新教材”特指“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新思路:是指打破传统的“课程观”“教材观”和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用素质教育核心理念为指导,遵循新课程、新教材特点与规律,以新的观念、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作文教学的新思想、新办法。

  四、文献综述

  从古老的私塾到当今21世纪的语文课堂,作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始终不变,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投入的.研究精力日益增加。《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都将习作教学提到了更高的位置。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们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出了多种作文教学新的方法、新的思路。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研究该课题,希望能将有效解决目前我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创作文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习作信心,培养良好习作习惯,鼓励个性作文,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同时尝试指导学生习作在语言、思想、情感上体现个性、形成风格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一)从“传统说教”到多元模式,改课堂习作方法

  (二)从“单一训练”到读写结合,明阅读教学重点

  (三)从强调技巧到关注积累,养课外阅读习惯

  (四)从单纯描述到“深思体情”,倡张扬个性文风

  (五)从重“批”轻改到重改轻“批”,扬自主习作信心

  七、课题研究的办法

  行动研究法,观察法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

  密云县第二小学全体学生

  九、课题研究的程序及表述形式

  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

  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

  主要阶段性成果120xx年3月—20xx年7月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前测,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王蕊

  220xx年7月—20xx年3月年级研究成果课例、论文、随笔、课堂教学教研组长

  320xx年3月—20xx年7月课题组结题各项成果文集、课堂教学王蕊

  最终研究成果序

  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

  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

  120xx年7月《“新课程新教材作文教学新思路”专题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王蕊

  220xx年7月《新课程新教材作文教学新思路教学教学设计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王蕊

  320xx年7月《新课程新教材作文教学新思路教学文集》论文

  随笔王蕊

  十、课题组织与管理

  学习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xx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语文课程标准》2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

  3.杨再隋教授等编著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P6,语文出版社,20xx年10月第一版。

  4.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9月第一版

  5.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年第一版

研究报告作文 篇3

  我们语文课题组在上级领导的直接关心领导下,做到人人参与,扎实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努力探索“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一路走来,我们脚踏实地探索着,也采撷到了甜美的果实。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1、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认识。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本是精神产品的独创,学生只有写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亲身经历,自己最熟悉的、最动情的东西,才有可能说真话,抒真情,才会写出感人的作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目标中谈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突破传统作文的樊篱,为学生创设开放的作文大课堂,引导学生去关心生活,观察生活,参与生活,重视生活的积累与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体验式作文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它能比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的突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教学。

  2、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派出了齐灏等五位教师参加了在世纪中学召开的关于体验式作文报告会,观摩了来自上海的李白坚教授精彩授课,以及来自张店七中魏俊峰老师的关于体验式作文的尝试的报告后,老师们热情很高,认为体验式作文非常适合在我们农村中学开展。在邢基光校长的带领下,以教研组长带头在教研组会上就怎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展开广泛讨论,并确定了课题重点实施年级,为六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六班),七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和课题重点实施教师:商娜、郭承业、顾秀霞、张俊爱、刘金枝、刘华、齐灏、王循茂。并拟定以骨干教师带动策略。决定以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契机,改变我校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现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

  (一)、在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校师生之间的交往,班干部竞选演讲,观看演出等活动,同学们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也都成了学生体验的机会,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我们老师的积极引导,都成了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途径。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作文的体验感悟也是如此。为此,我组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机会,结合文本,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课堂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初四的王循茂和齐灏老师则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以“秋雨”为主题的作文活动。通过观察秋雨,倾听秋雨,读描写秋雨的.文章,体验秋雨,在此基础上齐媛媛写出的《雨思》张丽伟的《秋天·秋雨》均以描写细腻真实而受到语文组老师的好评。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向生活要素材,让学生留心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注意收集观察的第一手资料。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四季交替带来的景物天气变化等引进作文课堂 。因此, “当老师做操的时候”、“大自然的声音”、“游蟠龙山”“ 老师迟到了2分钟”、 等等生活题材在我组广大教师的引导下,都成了学生习作、说话的题材。如刘华老师上的八年级作文课——《背起行囊走四方-----感受家乡》,是一堂将生活和语文结合分组调查:1、调查家乡历史、家乡传说、发展变化等等; 2、调查后:交流家乡与其它地方的异同、学习写作,交流评价。在此基础上傅晓阳写出了“家乡美―――傅山” 彭岩同学写了“蟠龙山游记――家乡掠影”发表在校报上。

  (二)、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我校教师郭承业开展了以“环保小课题”的调查研究的体验式作文试验。通过对周围的垃圾进行调查,引起他们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由组长、资料员、调查员、联络员、撰稿人等组成。组长负责全面协调、统筹全程(由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资料员负责查找相关的材料,供全组使用(由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最好是家里有电脑、能上网的学生担任);调查员负责制定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访问对象等(由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撰稿人负责将调查的结果撰写成书面报告。将文化、生活、语文融为一体。

  (三)、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我组顾秀霞、张俊爱教师抓住了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开展了“爱心故事”为主题的体验式作文活动,让学生从家庭中找爱心,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让谈谈家长挣钱的艰辛等等。通过交流体会到父母的爱心。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也觉得有东西可写了。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作文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模仿抄袭的少了说空话假话的少了,学生认识到要写好作文就要细致的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要写出好文章就要说真话、抒真情。

  二、存在的问题

  1、反思评价阶段仍有少数老师以教师讲评为主,不敢放手让学生评作文。

  学生评作文中教师的指导不到位,让学生互改是个好方法.也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但是,为了提高批改的整体质量,要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学生实施“专项批改”,即每次习作训练以一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为批改重点,提高批改的针对性,显然在这方面教师还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

  2、设置体验式作文的活动太笼统,活动设计不具体,简单化。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操作性差。所以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写出的东西不够感人。

  如在“爱心故事”的主题体验活动中,学生在交流中只是泛泛而谈,还缺乏对父母的爱深入体会。

  三、研究的困惑

  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们普遍感到体验式教学还缺乏系统性。体验式教学的开放性较强,同时它的随意性也很大。目前老师们的体验式作文的探讨还主要是围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进行。对于体验式作文还存在模式化倾向,对于体验式作文的形式探讨的还不够。 很多孩子只是很兴奋地看看别人给自己做的修改,却不会去进行自己的“再修改”。教师的引导不够,批前的指导不到位。同时,对于教师在学生互批之时扮演怎样的角色,还没有清晰地认识。

  四、今后的打算:

  1、全组教师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探究学习关于体验式作文的理论文章

  2、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全体教师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并整理成文。

  3、在课题研究的成果及推广上,有待于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辅导作用和辐射作用,广泛引领全组语文教师继续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努力多出成果。

  4、加强交流合作,尤其是向在体验式教学中做得较成功的学校学习先进经验。

  总之,全组教师依托体验式作文教学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上,留下我们努力探索、辛勤耕耘的足迹。 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我们在体验式作文方面的研究还很粗糙,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语文教学继续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努力多开花、多结果。

研究报告作文 篇4

  我在去年的暑假去了南昌的植物园,令人念念不忘的是人心果、菩提树、象腿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人心果。

  人心果是一种椭圆形的红色果实。长不过2厘米,表面上看去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可听讲解员阿姨说:"人心果的`神秘之处在于它能改变人的味觉。当人食用后,再食用酸味、苦味、辣味等各种味道的食物时,会立即变为甜味,时间可持续30-50分钟。“那天,我回到家心想:为什么人心果吃进嘴里,一切都会变成甜的?

  后来,我问了爸爸妈妈,他们说:”可能里面有变味的东西,具体不太明了。“于是我上网查看资料,才知道原来它含有一种变味白酶(又称神秘果素),它虽然不能真正改变食物的味道,但可以改变人的味觉,使吃过的食物感觉都是甜的。所以,人们吃过神秘果后,再吃任何食物都觉得是甜的。

  看来,人心果的作用真大啊!我想下次在吃药前吃一些人心果,那该不感觉到苦啦!植物是我们的朋友,请大家不要伤害它!

研究报告作文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每当我看到花的时候,就有一个疑问:花与生活又什么关系?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确定有代表性的花做为具体研究对象。

  2、搜集与这些花有关的资料。

  3、整理与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以下是我整理后的研究情况:

  昙花 具有软便去毒、清热疗喘的.功效、主治大肠热症、便秘便血、肿疮、肺炎、痰中有血丝、哮喘等症、花具有强健的功效,兼治高血压及血脂肪过高等、用法:可煮水或炖赤肉服食,也可用鲜品导制调蜂蜜饮服、炖赤肉通常加米酒,与清水各半;或调加生地、淮山及决明子共享、月季 中医认为,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三、研究结果。

  花不仅只是香味宜人,外观动人,作用还很多。掌握花的特性可以让它们服务人类。

研究报告作文 篇6

  一、课题开设目标回顾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认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反思我们过往的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思考、梳理一种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顺应我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作文教学方式便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认为,由于传统意义的作文教学,大多倾向于共性化的训练,强调训练目标的统一,对于学生作文的思想性的自由确立缺乏信心,因此常在学生的文章当中充塞着虚伪的情感,成人化的表达,我们在作文训练当中,常常很想当然地要求学生去赞扬一种精神,品质,一种思想,而在实际当中,小学生是很感性的,一般不会去进行这样的理性思考,再说,真实的生活中并不会凸现这么多鲜明的教育性,至少,小学生不容易发现与表达生活里蕴涵的教育性。在对这段话理解中,我的观点是:一个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个性化人文气质被塑造和被展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由一点一滴的个人感悟组成的,而作文就是展示这种感悟过程的窗口,让学生通过作文,用心记录他们的生活,写真实的,熟悉的,喜欢的,一切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在记录当中同时深化语言文字的学习,才是作文教学应承担的使命。

  二、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一)、在开题报告中,我们提出了“情景作文”这个概念,一开始,我们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也展开过争论,只是想通过这个词语去说明我们的作文研究的方向,也就是,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对“情景”的回忆,去学会记录生活,因为当我们去回忆一件事的时候,大脑总是先浮现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我们把这些画面定义为“情景”。在经过一系列的作文教学著作研读后,我们在张化万老师的“生活作文”,贾志敏老师的“小品表演”作文,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作文教学等理念当中寻找到了支撑点,尤其是张万化老师的“生活作文”的概念,一是强调用各种手段让学生通过特定的情境去回忆曾经经历的生活,另一方面是把作文看作是生活,让学生“开心地回忆,自由地谈论,充分地交流,多向地思考,独立地表达,轻松地展示”,而这个概念就能解释与定位了我们的思考方向。

  (二)、在确定研究方向后,我去用心研读相关的资料,研究各类的教学设计,然后通过实践去进行探讨。下面结合我的一节作文交流课进行谈谈我们的心得与体会。

  1、要坚持作文是学生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融入学生的习作指导当中。

  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当中,经常主动性地引领学生去回顾一些生活情景,并给某些生活情景赋予主题。在《难忘的篮球赛》作文指导课当中,便是想通过导入语,让学生明白其实生活当中每一瞬间都有吸引人的情景,关键是留意与观察,我们虽然今天写的是“难忘的一场篮球赛,但又何尝不是一节“难忘的作文课”呢。同时,很多一刹那的生活的场景都会引发我们的感受,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去表达我们的感受,就很难积累生活素材。

  2、 要开发与善用现今小学语文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习作课程资源,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作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难忘的篮球赛》一课中,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协助,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生活情景,并让学生明白,在自已所经历的情景当中,主角只能是自已,打篮球的学生与作为啦啦队员的同学的感受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而当我们想描述一件事情时,应当以细致描写记忆当中所截取的情景作为手段。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当中,我们不断地开发能点燃学生热情的习作资源,除了以上述的视频开展,我也尝试以表演的形式开展,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表演在公交车上的一幕,通过动态表演,生活当中精采的一面便过滤了出来。我也曾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大操场上,以《我听到了…》作为主题让学生来想象与思考某种生活的情景。

  3、让习作技巧的的指导与学生的情感需求融为一体。

  当学生爱写作文,想写作文,作文便成为学生心灵的一种需要。因此要解决由于过分追求写作技巧的指导而使学生惧怕作文的矛盾。我们在情景作文指导课当中便关注了先说后写,先从情感体验到写作技巧的指导原则。在《一场难忘的'篮球赛》,首先让学生通过谈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再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为什么印象深刻。让学生以自已的方式进行写作,自已去反思与品评,然后再进行写作技巧的适可而止的指导。

  4、在情景作文的指导当中,生活是情景作文素材的来源,而情景作文是生活的记录册,又成为作文题材的再重生。一个生活的情景,经历了生活经验的积累,往往感受会不一样。我在作文指导课当中融入了这样的环节,把学生记录下来的生活片段进行一个赏析,例如,我把冯健明的一篇写得不是太认真的日记的其中一段话结合了我的赏析,展示给学生,努力使学生明白,其实自已曾记录下来的很多不经意的片段也有让人回味的地方。同时在每次的考试前,我都会布置他们看自已的作文,日记,等曾写下来的文字,让他们想想自已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使学生的作文题材能得以重生。

  三、研究的一些困惑与方向

  在一年多的学习与研究当中,我们得到了许多的启发,但是仍然有着许多困惑,如:我们应当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能力,努力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生活信息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考试当中,即能写出自已的生活,又不偏离目标。日记是情景作文的主要源泉,我们对于日记的训练应把握怎样的方法。

  我们将会沿着我们思考的方向,继续去研究与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研究报告作文】相关文章:

研究报告作文精选10-07

研究报告作文02-11

关于研究报告作文10-07

饮水机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02-05

关于近视的研究报告作文10-07

综合实践研究报告作文03-24

汉字研究报告作文范文04-07

研究报告的作文19篇01-28

研究报告作文400字09-22

精选研究报告作文四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