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研究性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研究性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1
一、分析结题条件
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条件主要包括:
(1)活动课题的目的要求是不是全部达到;
(2)活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各方面的工作、活动是否全部落实;
(3)活动课题研究的成果质量,水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4)活动课题研究的各项资料是否齐全。
二、结题组成员的组成和作用
结题组由以下成员组成:结题组组长,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学生等。结题组成员的作用是听取结题汇报,审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性成果材料,审阅学生的结题报告,并针对该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如对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实施方案、可能的结论等提出问题),最后点评,得出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意见。
三、结题的程序及实施过程
(1)学生根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撰写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写作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含有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或作品),并有引文注释;
②概述课题研究价值、课题创新点及先进性、课题研究不足及改进思路;
③概述课题研究收获、感悟、反思;
④列示课题(参考文献)。
(2)申请结题。结题现场要求参与本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参加。
(3)在结题会上,活动课题负责人向结题组汇报结题报告(还可以进行成果展示)。
(4)结题组成员听取汇报,审阅过程性成果材料和结题报告,并进行提问,由活动负责人或成员答辩,形成结题组成员与参与活动成员问答互动,相互交流沟通。
(5)结题组成员点评,得出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意见。
四、结题成果的表达方式
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外,还可以采取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答辩。旨在反映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和结果,并最终通过结题报告形式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展示自己的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水平。
五、在研究性学习结题中的指导策略
1、科研方法的指导
结题阶段和课题实施阶段所用的科研方法有着一定的差异,课题实施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实验、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全面收集信息,而结题中更多地要用数据处理、统计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给予学生这方面的指导。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结题中的分析论证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如果论证所得到的结论与课题研究的假设不一致,或社会调查所得的分析结果与课题研究预设的观点相冲突,那么不能为了印证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而随意修改原始材料。
2、思维方法的指导
(1)由表及里,寻根探底。即从具体生动的内容中找出其中本质性的东西,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2)由此及彼,类比推理。即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不同事物间的共性和差异。
(3)联系实际,巧设情境。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去拨动学生的思维弦脉。
3、学习形式的指导
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先对材料进行独立分析、推理、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强化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合作水平,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精神。
这既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又是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不仅课题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跨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求从他人那里借鉴较好的科研方法。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2
一、课题的确定以及其重要性
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以来,学校也相应设置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我校六安一中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师生都是一个挑战,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要义进行深入理解,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我们小组将课题定为“高一、二、三年课级课余活动xx分析”。就目前x学生尤其是即将步入大学走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课余生活最多的就是补课,即使有一些学生拥有比较好的兴趣爱好,但苦于家长和学业的压力不得不选择放弃,这就导致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进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也降低(主要因为除了学习便所知甚少),最后当面临社会的检验之时,学而不会用的学生自然会在优胜劣汰的现实中被扫地出局。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与国际接轨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x更加需要高素质的人材来作为强大的支撑,而这些人材便大多来源于拥有无限潜力和激情的学生,所以我和我的学习小组做了这个关于高中生课余生活的研究课程。
二、xx研究的方式和过程
本次xx我们采用以xx问卷为主,辅以随机采访高中各级学生的方法,发出xx问卷150张,收回有效答卷127张,共采访了30位学生,成功采访了27名各年级高中生,为我们的论文获取了充分的、有足够xx性的数据xx。
三、问卷与采访结果分析:
通过xx与采访我们发现,在接受xx的45名高一学生中有25名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上网游戏为主(占xxx55%),11名学生选择阅读课外书(占xxx24%),9名学生选择辅导班(占xxx20%),xxx20名学生(占xxx40%)受到家长要求和影响,而选择辅导班的10个人中只有3个人是自愿,占xxx的6%。上述数据表明,高一学生虽然受家长和学习影响,但还不是太过紧张,有xx选择课余活动的xx,但多数人却选择了以上网玩游戏的方式度过,这让人不免担心沉迷于此会影响身心健康。据采访员李程回报的结果,多数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是受到家长的外出管制,被限制在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耗磨完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虽是家长出于一片好心,但是未免过于极端,反而物极则反。
在接受采访的49名高二学生中,竟有36名学生明确表示课余生活受学习和家长严重影响,超过了73%,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在家长的要求下竟全部xx辅导班!问卷xx的结果显示高二不满意课余生活的学生比例占到了87%!据采访员李XX和刘XX回报的信息显示,有的家长即使没有xx让自己的子女上辅导班,也会限制子女进行别的活动,在随机采访的27名学生里有13名学生表示自己高二的时候,一些诸如音乐、美术的辅导班课程都被家长叫停,理由是害怕影响成绩。
在高三学生一共接受xx的33名学生中,除6名学生选择xx的课余生活并较感满意外,其余26名学生均为辅导班常客(占到了78%),满意度为一般,但据采访员李程回馈的信息显示,他们均感压力很大,身心十分疲惫,但高考在即,不能不奋力一搏。
四、对数据分析的结论
通过上述的数据和采访显示出一个趋势,高中生对课余生活的满意度从高一时是最高,到高二最低,轮到高三的时候小幅回升转为一般。这个趋势背后也有一定的意义,x学校的课内生活尤其是高中生活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紧张是高中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才需要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来调和,高一到高二对课余生活态度的转变也是可以理解。但是,高二的不满意到高三的一般(即可以接受的态度)转变,不禁让人心忧——真的是不再在乎课余生活了吗?真的对课余生活改变态度了么?其实在家长的要求下和学业的重压之下,从原来不满的抗争发展到最后无所谓的麻木不仁——无所谓什么课余生活了,反正自己也改变不了。x学生为什么会被说没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我想与此不无关联,生搬硬套固然是一种没有创造力的表现,但是究其原因,我们大多数的高中生在这个阶段便已经养成服从的习惯(绝对服从家长,绝对服从自己无法抗拒的东西),以后步入大学和社会仍将保留绝大部分。别人说是,我不去说不是,那个专家说一,我就不敢说二——反观xx学生,老师一犯错,必定揭出其短,专家的话他们也要怀疑半天,这才能创新,打破规矩,才能成新的方圆。
从整体数据上看,高中生的课余生活时间呈现出一种“从高一到高二递减,到高三几乎没有”的趋势,虽为高考的大环境所迫,但也不是没有时间实践。从人步入社会的时间段来看,高中生活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强的实践能力的时候,只要能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运用学科知识可以解决的实践能力就可以了——比如说运用物理学科中电路的知识可以找出导致短路的线路,运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消除井水里过多的碱等等,都是课余生活中可以实践的.事情,也不复杂。考虑到家长对孩子的种种限制,这也怪不得学生,家生的阻碍永远是孩子不可逾越的鸿沟。
上述的xx还有一点让人十分担忧,在问卷第二大问中我们设置了B项为“体育锻炼”供学生选择,结果在接受xx中的XX名高中生里只有26个人选择体育锻炼,占xxx的20%左右,数量少得可怜。坦白地说,这种普遍现象在全x都屡见不鲜——“腾讯xx”曾报道x当代学生身体素质普遍降低,甚至不如父辈。20xx年中日两国学生举办友谊比赛时,x学生几乎没有坚持到最后的,而xx学生即使发烧也咬紧牙关坚持到了最后,日方负责人曾高傲地表示“你们x的下一代是斗不过我们的”。通讯员江远洋走访了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心理医生告诉我们:一个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人不仅仅只会是身体好,他的韧性和坚强度也会增强,充满积极的干劲和充盈的激情,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会开朗阳光,坚持定量的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x人是不是x,不是口头说的算,只有整体国民身体素质提高才是正道,而学生则是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少年强则国强!
五、最后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一番探讨之后,给出以下建议:
1、高中生应在高一时趁学业较轻之际,抓紧时机通过课余生活强化自己的各项能力,比如通过集体活动加强个人的团作合作精神,对日后步入社会和适应工作有相当大的好处。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也应当作为课余生活的重要选择。高二、高三的时候可以减少课余生活的时间,以学习为主,文武双修。
2、家长不应过分强求孩子的课余生活,更多地给予孩子自己处理,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这也是对子女xx能力的一种培养。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诸如科学实验一类的事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在物质上给予xx。
3、学校应减少作业负担和学业重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并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课余生活习惯,这也同样有利于开展先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办一些集体活动,借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六、课题研究体会
冯骥才先生曾说:“多去看自然博物馆、艺术展等,这些活的,立体的书会带给中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人所运用到的知识并非只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已,尤其是在这个充满了激烈竞争的二十一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即使不能保证每一项都是精英但整体知识面较广也是一种无形的竞争资本,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能让一个人从一件小到甚至只是修理同事的电脑这样的事情中也会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其实有些问题并非只有专家才能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研究学习报告可以较为深刻并充分地揭示出高中学生在课余生活上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希望可以为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3
一、指导思想
在新基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本课题为基础,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积极开展实践层面上的研究,致力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加强课题工作的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实践。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同时,大胆尝试转变教育教学科研方式,追求实践层面创新,将科研活动系列化、主题化,进一步推广研究的影响。
二、工作目标
1、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增强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逐步总结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的影响,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2、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和学生观,开发课程资源,可以体现课内外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英语言语技能的发展,逐步获得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3、通过有针对性的生活情境创设,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地自主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通过趣味的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会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具体措施
(一)组织各类培训学习,增强教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阅读学习教科研类的书籍,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基础教育类的文章。组织论文撰写、心得交流、研究探讨等活动。指导教科研的实践操作,解决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少走弯路,快速提高教师们科研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外出听课。
(二)明确研究方法,课堂实践,实施研究。
(三)强化管理,提高研究效益。
为了使课题研究取得突破,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强化对课题实验的管理,尤其是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我们要求课题有学期研究计划和总结,有阶段成果分析,有阶段实验报告,有教科研成果,同时对实验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控,定期检查研究的进度,督促到位,落实到位,使课题正常有序地进行,确保研究的效果。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计划。
2、确立本组科研课题及个人课题。
十月份:
1、课题组理论学习。
2、个人案例及反思交流。
3、课题组研究课听、评课。
十一月份:
1、课题组研究课听、评课。
2、课题组成员专题教学设计。
3、课题组理论分析。
十二月份:
1、课题组研究课听、评课。
2、开展研讨活动。
一月份:
1、收集整理课题资料。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和本组课题总结。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4
一.选择课题原因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
酸奶的制作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选择此课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学到一些生活小知识,让学生们体验制作的乐趣。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以酸奶的制作为例初步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大致了解酸奶制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和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其次,通过研究此课题,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力,还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锻炼了同学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让我们对此次研究充满无限期待。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了解的酸奶的制作原理
(2)知道酸奶的作用
(3)分析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
(4)清楚酸奶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
(2)进行制作酸奶的实验
(3)讨论并交流
(4)总结并归纳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11月—11月底)
1.成立课题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小组及个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1.围绕课题在网上查找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
2.整理资料并进行小组内交流;
3.小组内进行课题研究实践;
4,展开小组内经验交流与共享活动。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与其他组交流实践经验并展示课题成果;
2.撰写小组及个人结题报告。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5
一、课题的确定以及其重要性
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以来,学校也相应设置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我校六安一中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师生都是一个挑战,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要义进行深入理解,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我们小组将课题定为“高一、二、三年课级课余活动调查分析”。就目前中国学生尤其是即将步入大学走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课余生活最多的就是补课,即使有一些学生拥有比较好的兴趣爱好,但苦于家长和学业的压力不得不选择放弃,这就导致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进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也降低(主要因为除了学习便所知甚少),最后当面临社会的检验之时,学而不会用的学生自然会在优胜劣汰的现实中被扫地出局。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与国际接轨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中国更加需要高素质的人材来作为强大的支撑,而这些人材便大多来源于拥有无限潜力和激情的学生,所以我和我的学习小组做了这个关于高中生课余生活的研究课程。
二、调查研究的方式和过程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以随机采访高中各级学生的方法,发出调查问卷150张,收回有效答卷127张,共采访了30位学生,成功采访了27名各年级高中生,为我们的论文获取了充分的、有足够代表性的数据支持。
三、问卷与采访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与采访我们发现,在接受调查的45名高一学生中有25名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上网游戏为主(占总人数55%),11名学生选择阅读课外书(占总人数24%),9名学生选择辅导班(占总人数20%),其中有20名学生(占总人数40%)受到家长要求和影响,而选择辅导班的10个人中只有3个人是自愿,占总人数的6%。上述数据表明,高一学生虽然受家长和学习影响,但还不是太过紧张,有自由选择课余活动的权力,但多数人却选择了以上网玩游戏的方式度过,这让人不免担心沉迷于此会影响身心健康。据采访员李程回报的结果,多数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是受到家长的外出管制,被限制在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耗磨完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虽是家长出于一片好心,但是未免过于极端,反而物极则反。
在接受采访的49名高二学生中,竟有36名学生明确表示课余生活受学习和家长严重影响,超过了73%,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在家长的要求下竟全部上了辅导班!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高二不满意课余生活的学生比例占到了87%!据采访员李程和刘梦源回报的信息显示,有的家长即使没有强制让自己的子女上辅导班,也会限制子女进行别的活动,在随机采访的27名学生里有13名学生表示自己高二的时候,一些诸如音乐、美术的辅导班课程都被家长叫停,理由是害怕影响成绩。
在高三学生一共接受调查的33名学生中,除6名学生选择自由的课余生活并较感满意外,其余26名学生均为辅导班常客(占到了78%),满意度为一般,但据采访员李程回馈的信息显示,他们均感压力很大,身心十分疲惫,但高考在即,不能不奋力一搏。
四、对数据分析的结论
通过上述的数据和采访显示出一个趋势,高中生对课余生活的满意度从高一时是最高,到高二最低,轮到高三的.时候小幅回升转为一般。这个趋势背后也有一定的意义,中国学校的课内生活尤其是高中生活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紧张是高中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才需要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来调和,高一到高二对课余生活态度的转变也是可以理解。但是,高二的不满意到高三的一般(即可以接受的态度)转变,不禁让人心忧——真的是不再在乎课余生活了吗?真的对课余生活改变态度了么?其实在家长的要求下和学业的重压之下,从原来不满的抗争发展到最后无所谓的麻木不仁——无所谓什么课余生活了,反正自己也改变不了。中国学生为什么会被说没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我想与此不无关联,生搬硬套固然是一种没有创造力的表现,但是究其原因,我们大多数的高中生在这个阶段便已经养成服从的习惯(绝对服从家长,绝对服从自己无法抗拒的东西),以后步入大学和社会仍将保留绝大部分。别人说是,我不去说不是,那个专家说一,我就不敢说二——反观美国学生,老师一犯错,必定揭出其短,专家的话他们也要怀疑半天,这才能创新,打破规矩,才能成新的方圆。
从整体数据上看,高中生的课余生活时间呈现出一种“从高一到高二递减,到高三几乎没有”的趋势,虽为高考的大环境所迫,但也不是没有时间实践。从人步入社会的时间段来看,高中生活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强的实践能力的时候,只要能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运用学科知识可以解决的实践能力就可以了——比如说运用物理学科中电路的知识可以找出导致短路的线路,运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消除井水里过多的碱等等,都是课余生活中可以实践的事情,也不复杂。考虑到家长对孩子的种种限制,这也怪不得学生,家生的阻碍永远是孩子不可逾越的鸿沟。
上述的调查还有一点让人十分担忧,在问卷第二大问中我们设置了B项为“体育锻炼”供学生选择,结果在接受调查中的127名高中生里只有26个人选择体育锻炼,占总人数的20%左右,数量少得可怜。坦白地说,这种普遍现象在全中国都屡见不鲜——“腾讯新闻”曾报道中国当代学生身体素质普遍降低,甚至不如父辈;1999年中日两国学生举办友谊比赛时,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坚持到最后的,而日本学生即使发烧也咬紧牙关坚持到了最后,日方负责人曾高傲地表示“你们中国的下一代是斗不过我们的”。通讯员江远洋走访了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心理医生告诉我们:一个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人不仅仅只会是身体好,他的韧性和坚强度也会增强,充满积极的干劲和充盈的激情,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会开朗阳光,坚持定量的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中国人是不是东亚病夫,不是口头说的算,只有整体国民身体素质提高才是正道,而学生则是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少年强则国强!
五、最后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一番探讨之后,给出以下建议:
1、高中生应在高一时趁学业较轻之际,抓紧时机通过课余生活强化自己的各项能力,比如通过集体活动加强个人的团作合作精神,对日后步入社会和适应工作有相当大的好处。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也应当作为课余生活的重要选择。高二、高三的时候可以减少课余生活的时间,以学习为主,文武双修。
2、家长不应过分强求孩子的课余生活,更多地给予孩子自己处理,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这也是对子女独立能力的一种培养。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诸如科学实验一类的事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在物质上给予支持。
3、学校应减少作业负担和学业重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并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课余生活习惯,这也同样有利于开展先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办一些集体活动,借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六、课题研究体会
冯骥才先生曾说:“多去看自然博物馆、艺术展等,这些活的,立体的书会带给中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人所运用到的知识并非只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已,尤其是在这个充满了激烈竞争的二十一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即使不能保证每一项都是精英但整体知识面较广也是一种无形的竞争资本,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能让一个人从一件小到甚至只是修理同事的电脑这样的事情中也会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其实有些问题并非只有专家才能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研究学习报告可以较为深刻并充分地揭示出高中学生在课余生活上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希望可以为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与专家!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相关文章: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06-08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10-07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报告10-28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5篇[集合]06-10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精选11篇)08-03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格及范文03-09
[高中生开学简单自我介绍范文] 高中生研究性报告范文05-17
研究性学习报告03-23
高中研究性报告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