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小学生研究报告

时间:2024-08-17 11:27:01 报告 我要投稿

小学生研究报告汇编【15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研究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研究报告汇编【15篇】

小学生研究报告1

  每日放学后时,每个中小学大门口的一些杂货铺、路边小吃就繁华起来了,店面摊前摆满了每个班级的学员。她们这种学员对恰当消费观念的了解多深。使我们先从最少的最接近生活的“零用钱”下手。可以看大家的一些调查报告。

  假期以及新学期开学没多久,大家对东台的关键院校开展了一次调查问卷。

  一、中小学生零用钱有着状况

  调研数据信息表明:有零用钱的学员占了被调研数量的98.6%沒有的仅占1.4%。

  如今的学员全是家中的“独苗”,父母对自身小孩子基本上是千依百顺,疼惜备至,即便自身在节衣缩食,小孩那边一直一应俱全,谁不愿让自身的小孩过得好点呢?有一些家长在自身小孩的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种零花钱是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中的一部分项目投资。仅有极少数家中的小孩很有可能每日的日常生活全是由爸爸妈妈来分配,因此也无需哪些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金额

  调研数据信息表明:在中学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下列的占了绝大部分,其占比为70.2%;而51-一百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之上的占8.5%。而高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量则相对性均值,在不一样的区段中常占的占比均较为贴近。在其中所占占比最大的为201元之上,占30.4%。次之为151-200元的占26.1%;而一百元下列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而言,高中学生各层面的支出较多,学习上的耗费显著超过中学生。针对在学习方面的一切正常花销,父母们的下手果断,此外,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耗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着“节节攀升”。

  三、中小学生零用钱关键来源于

  调研数据信息表明:学生们的零用钱绝大部分来源于爸爸妈妈,占了94.4%;来源于爷爷奶奶、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别的亲朋好友给的占7.0%;及其其他的占4.2%。剖析发觉,高中学生相对性于中学生,根据学业奖学金得到一些零用钱的占比略高一些。

  沒有经济来源的学员,日常生活花销一般全是取决于爸爸妈妈,一小部分学员与祖上或别的家属同住,也会接到她们给的零用钱。因而,绝大多数零用钱来自于爸爸妈妈。

  四、中小学生零用钱的适用范围

  数据显示:零用钱用以选购书本的学员总数占数量的47.7%;开展存款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主要用途的选中率显著高过别的主要用途。而打游戏(包含一些家中用网络游戏)的占25.4%;体育文化耗费占14.7%;用自身零用钱购买衣服的占5.0%。

  中小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入”:购买图书、存款、买零食。

  ¢书是学员发展的营养物质如今的文化部门比较发达,课余的,语文课的;趣味性的,电脑基础知识类的;趣味性喜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这些书本在图书市场上面能购到,父母针对小孩购买图书也持赞同心态,总期待小孩多久专业知识,因此书本消費变成学员零用钱的一大消費方位。

  ¢有46.5%的中小学生会把未花掉的零用钱开展存款,并且非常多的学员存款是有确立消費目地的,是一种积累个人行为。这一结果显示,节俭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大家的身上也获得了承继和弘扬。

  ¢很多同学们喜爱吃零食,因而,在零食上的花销也占据很大占比。

  中小学生中的这种状况非常容易造成消费观念上的误差,因而,就必须院校开展比较全方位的经济发展专业知识文化教育和消費文化教育,及其父母的相互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各种各样方式,全力宣传策划中华文化任劳任怨、自立自强、锲而不舍拼搏的传统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今先进人物事迹艰苦奋斗敢于努力的精神实质。另外,院校要根据各种各样的渠道与父母沟通交流,获得父母的适用和相互配合。由于,消費在非常大水平上归属于家中个人行为,家中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家中的消费方式对学员的消费者行为起着巨大功效。

小学生研究报告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读书策略的指导和提高,学生读书能力有所忽视,我们指导的多为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同步书刊。学生读书面窄,读书兴趣不浓厚,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此情况,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加大学生的读书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丰富学生的读书实践等方面进行很多有益的研究实验,探索尝试,但是这些研究还都停留在从教的角度出发,从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层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创造性的感受和体验,这使得学生没有主动阅读的愿望,读书活动事倍功半。鉴与此,我提出“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探讨科学的读书策略的指导方法,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

  “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小学生自主阅读”是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获取信息,理解、积累语言的一种体验活动,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从而逐步形成并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并能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去朗读,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指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小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培养求知欲,提高素质品味。

  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读书学习活动质量。

  3、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读书能力,使小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4、实现小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创造性的阅读。

  5、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形成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系统理论,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对于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切实可行的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5、实验法。设立实验班,实施研究方案,在实验中完善理论,最终形成系统理论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

  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3、总结阶段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在实践操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三、四、五三个年级中随机各抽取二十人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

  (1)阅读量少是制约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阅读量少必然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语言词汇的积累不丰富,这样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就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小语大纲特别强调“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从汉语的特点来看,认读汉字的重要方法是朗读,积累词语的重要手段也是朗读,掌握语言,领悟汉语规律的重要途径还是朗读。

  实践早已证明,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教学中的繁锁分析、机械训练不但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与思考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磨灭了学习的热情,而且还劳而无功,得不偿失。如果没有阅读中的“量”则无法达到学习结果中的“质”。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调查表明,学生对课内外阅读的兴趣仍不高。原因优秀是由于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学生阅读困难等多种原因,朗读这个最基本训练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过于死板,不能针对学生形象思维这一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朗读训练。如在朗读中创设意境,扮演角色朗读、范读、领读、分组读、男女轮读等方式。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小学生研究报告3

  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上网也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班全体同学。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采访询问。调查表里面的问题涉及到上网时间、上网内容等。

  二、调查结果

  调查中12%的人从不上网,上网学生中58%是男生,42%是女生。男生上网77%都是在家上网;只有23%的人在网吧上网,而且有上通宵的现象。男生上网一般是玩游戏聊天,偶尔上网学习查资料。女生都是在家上网,很少有超过5小时的,一般都是在网上聊天,查资料,没人玩游戏。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

  1.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学习或查资料。

  2.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3.上网的经济来源。65%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都是靠给别的同学抄作业,甚至向别人勒索。

  三、我的建议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就看我们怎样利用它了。不过,我还是希望网络能从玩具变成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工具!

  我建议同学们要正确、科学地上网,改掉以前那些不良的坏习惯,提倡上网学习的方式。只有这样,网络才会成为你今后的好帮手!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正确的用电脑,做一个高素质的接班人吧!

小学生研究报告4

  “陶笛”是我国民族乐器的一种,历史悠久,价格便宜,便携轻巧、方便易学,又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力。用“陶笛”来辅助音乐课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音乐课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必须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提高学生“视唱”即读谱、识谱、唱谱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音乐表现力。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课学习要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具备识谱、演唱等基本知识,在音乐听觉感知的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

  (二)结合目前我省实施的“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二项体育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音乐课中关于读谱视唱训练的必要性:视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科之一,属于识谱技能训练,能够调动学生独立运用视觉、听觉、感觉进行积极思维活动。通过视唱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二)高新一小,在全校开展“陶笛”进课堂活动,教研室艺体教研员组织高新一小音乐组教师,以此项音乐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探索“陶笛”辅助音乐教学对学生视唱能力和音乐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用“陶笛”辅助音乐课教学:1.增进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提高学生音乐课的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提高学生视唱水平,能够唱好旋律的音高、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3.提高学生在节奏、音准、识谱、歌唱和乐器表演方面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1.研究“陶笛”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增加课堂参与率,把全体学生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2.根据新课程标准。通过“陶笛”辅助音乐课教学,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把视唱教学融入音乐课堂,促使学生视唱能力显著提高。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数据分析。

  2.行动研究法。把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在相应年级暗设对比班;组织课堂实践,通过音乐视听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视唱水平;课题参研教师指导实验学校学生,在课堂应用“陶笛”帮助识谱、唱谱。

  (四)研究步骤

  1.研究措施。1)确定课题组成员,围绕实验,组织音乐教改活动。2)采取实践→学习→总结→实践→再总结的研究实践过程。3)认真做好与课题相关的教研工作,完成各阶段总结。

  2.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提出研究设想,规划时间和具体步骤,制定研究方案。2)实验阶段:①分解任务,实施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阶段实施目标、组织研讨活动。②全面实施,召开开题会、阶段总结、研究探讨、分析论证。3)总结阶段:完成结题作品,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及论文。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音乐课堂“陶笛”辅助视唱练习常态化的突破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借助“陶笛”注重视唱体验,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发挥其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喜欢音乐。

  (二)小学生对视唱练习的兴趣显著增强。音乐基础知识增加、视唱技能进一步提高

  课堂观察:通过历时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高新一小、高新三小的学生在小乐器“陶笛”的辅助下识谱能力大幅度提高。在音乐课堂观察中发现能识谱、会唱谱的学生达到90%以上,这是课题研究的可喜成果,令人欣慰。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自如的使用“陶笛”来吹奏课本歌曲,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流利的演唱歌谱,两所学校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和视唱兴趣显著增强。

  (三)通过梳理总结形成“‘陶笛’辅助音乐教学提高小学生视唱能力的研究”的报告文集

  1.课题实验的调查表两册(教师、学生各一)。在两所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做了问卷调查,将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后梳理成册。数据显示:教师对“陶笛”辅助教学的认可度达到95%;学生对陶笛的喜爱程度达到99%(其中有个别信息不清的问卷按照统计);陶笛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

  2.各类过程性资料及报告(课堂观察报告、实验报告)。几位参研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遴选出共二十份,集结成册。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陶笛”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使用办法;突出了学生识谱的教学策略;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中重点总结“陶笛”辅助下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

  3.编辑了课堂教学案例图文集。包含课堂教学实录、艺术实践实况的视频、学生在陶笛的辅助下演唱歌谱表演活动的照片。有“陶笛”辅助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学生识谱、唱谱的实践活动和表演小视频,将其刻录成光盘,作为研究资料;活动资料的影像照片集。

  4.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编写了“十课”小学生课堂视唱训练的'简易教材,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具体资料见附件光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问题

  1.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参差不齐,视唱学习能力不强,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的视唱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需提高。

  2.音乐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研究能力很有限,知识体系概念方法模糊不清,需要在实践与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二)改进设想

  1.继续采取多种多样的小乐器进课堂来激发学生对视唱学习的兴趣,通过长期坚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加强对课题实验教师的学习和训练,提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视唱的学习。

  总之,通过近一年的认真研究,课题组成员深刻认识到:学校音乐教学探索之路还很长,我们要做研究型、学者型的音乐教师。把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深化活化,继续积累研究材料并进行量化分析,让“陶笛”“竖笛”“小木琴”等更多的小乐器进课堂辅助教学,提高学生视唱能力,并对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总结。课题组将在引领区域音乐教学研究,尝试推广成果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资料。

小学生研究报告5

  一、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校四——六年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采访询问。

  三、调查结果

  调查中26%的人从不上网,上网学生中72%是男生,28%是女生。男生上网65%都是在家上网,35%的人在网吧上网,而且有上通宵的现象。男生上网一般是玩游戏聊天,偶尔上网学习查资料。女生都是在家上网,一般都是在网上聊天,查资料,偶尔玩游戏。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3、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4、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学习或查资料。

  5、上网的经济来源。65%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都是靠给别的'同学抄作业,甚至向别人勒索。

  6、对于孩子上网,家长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四、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小学生研究报告6

  一、本次课题的提出

  1.社会发展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我们要开展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风气,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分析其原因不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不强。孩子们每天愿花两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

  (2)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当。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阅读的随意性比较大,不能科学地进行阅读。

  (3)学校引导的失当,学校和教师承载了社会、家长太多的升学压力,在追求社会效益社会影响的心态驱使下,无暇顾及孩子的阅读问题。学生沉迷在题海、试卷中,没有时间去阅读优美的经典。这些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扼杀了学生的读书欲望,阻碍了学生读书能力的形成。

  3.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以“墨香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课题的界定

  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趣、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也都直接起着调节作用。而阅读习惯主要包括多读、精思、勤记、善用四个方面。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有了阅读的兴趣,掌握了阅读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在没有任何强制的因素情况下,能饶有兴趣地去读书、写作、服务社会。

  三、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新课标》中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2.素质教育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全国的各级各类读书活动方兴未艾,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语言的介入使阅读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阅读能力也正向“快速高效”的方面发展。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阅读途径,

  学会在课外“无师自通”,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3.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从1972年起,美国国家教育发展评估会一直追踪四年级、八年级与十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成绩。结果发现,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以及最能享受阅读乐趣的学生,综合素质最高。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英国提出“要利用班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的读物”,使儿童阅读内容的选择视其兴趣享有相当的自由;法国在假日中心建立课外阅读计划;台湾从20xx年8月到20xx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

  “十五”期间,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确立了《“亲近母语”阅读课程构建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课题,并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评审中得以立项。该课题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课题组在各个不同层次的学校推广亲近母语读书会,重点建设班级读书会、校园读书会、亲子共读会、教师读书会,特别关注农村小学读书会的建设。积极策划和举办各种关于儿童阅读的学术研究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倡导阅读理念,建设书香社会。

  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我校小学生发展的阅读模式,探索多样的读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研究目标

  1.学生养成会读书的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注意力集中,边读边思考,查工具书、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等。

  2.探索多样的读书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喜欢和好书交朋友。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围绕“建设墨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使全校师生热爱阅读、喜欢思考,形成浓厚的学校文化特色,努力达到“读书,让学校精神起来”的目标。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整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必读书目、学生必读书目、家长必读书目。

  2.本校学生阅读状况的分析研究。

  3.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途径。

  4.学生阅读指导方法。

  七、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辅导、培训等形式学习相关理论,利用网络、文献资料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法:针对已有的阅读基础,在教师、学生、家长中开展“学生有哪些不良的阅读习惯”、“阅读中应培养哪些阅读习惯”专题调查。

  3.榜样激励法:对爱阅读的同学进行物质奖励、开展阅读经验交流会、评选“小书虫”、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张贴优秀的读书卡等。

  4.课例研究法:开展课例研究(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设计,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等)、开展案例研究(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新的构想等)。

  5.经验总结法:在开展课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定期交流、总结,撰写科研论文,总结经验,揭示教训。

小学生研究报告7

  摘要: 在一个星期的见习时间里,我们在新风小学和东门小学进行调查学习。对两所小学的学生的座位安排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运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等方法。以期达到优化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现在对两所小学生的座位安排与学习成绩调查如下。

  关键词:小学生;座位;学习成绩

  座位编排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学信息的反馈等。关于小学生这个教育的特殊群体座位安排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再次走进小学。

  在新风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过程和测验成绩结果中发现,该班学生的座排、座位、性别、纪律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分析结果:坐在前四排的小学生学习成绩高于坐在后三排(含第五排)的学生;女生总人数的72%坐在前四排,总人数的28%坐在第五排至第七排;男生总人数的28%坐在前四排,总人数的72%坐在第五排至第七排。女生普遍纪律好,学习成绩高;男生纪律较女生差,成绩较女生低,即纪律好,成绩高;纪律差,成绩低,特别是男生中有2人纪律考评差,成绩部分不及格。

  一、小学生与家长对学生座位的态度和学生课堂的相关行为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并没有把座位看的很重,认为座位对学习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看自己对自己要求的严格程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小学生的座位调换频率多,固定位置时间较短,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坐得靠前和中间位置,大部分教师上关注学生座位位置以及其相应的行为习惯。

  课堂座位对于小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特别对于他们的行为约束和成绩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查显示,93.5%的小学生表示对自己和他人的座位安排非常在意,并有11.4%的小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换座位是非常不公平的和不舒服的”。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而能获得提问的机会与座位有着直接联系,这对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有直接联系。老师的提问关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推动他们成绩的进步。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有相对不同的看法。45.2%的家长表示座位安排的好坏是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只有7.7%的家长表示座位对学生的成绩关系不大。大部分教师的对学生的座位态度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程度。

  2.多数小学生对自己的座位不满意不满意,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老师更大的关注。

  对于座位的安排表示满意的小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72.9%的小学生在课堂喜欢坐得靠前,而12.3%的小学生则认为座位的安排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关系。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生的座位安排比较关注,特别是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生。据教师们反映,如果有自己喜欢的学生坐得比较靠前,他们的上课积极性相对较强,课堂互动较多。因此喜欢把自己喜爱的学生安排到前面,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提问机会。家长则更热衷于和老师打好交道,这样,能为自己的儿女提供更好地座位安排。

  3.多数家长既希望儿女能坐自己喜欢的位置和找到合适的同桌,又担心子女上课不认真和同桌“开小差”。

  对于子女座位,27%的家长有经常干预的行为和态度,反对的对儿女的座位安排进行强干预的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能够有更好地学习同桌。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同桌的好处是“能使子女热爱学习,增长学习积极性,并掌握好课本知识”;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同桌同学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同桌同学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和同桌开小差,耽误学习。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找到好的同桌,更怕因和同桌同学开小差而荒废学习。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他们孩子结交不学习的同学,从而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等。

  二、座位安排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1.座位安排对小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从前面的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除去同桌等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小学生的座位跟其学习的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处于好的位置的学生的成绩会相对于位置处于差的学生会好的'多,因此教师应该在座位安排的问题上多做考究,如何分配好学生的座位。学生座位

  安排应科学合理搭配,合理的座位安排便于学生学习时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座位的安排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①优等生和差生搭配原则;

  ②学生性格搭配;

  ③男女生搭配原则原则。

  取长补短,科学安排,男女生在性格、气质上的差异形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有的同学爱说话,易得罪人。有的同学沉默、爱做好事。那么俩人成为同桌后,爱说话的话也不那么多了,也能和同学们很好的相处了,那么沉默的同学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这样安排起来有益培养他们良好性格的养成。从小培养孩子男女平等的意识。男女搭配有利于民主,和谐,有利于建立良好班风,有利于班级的生机和活力。让好动和比较安静的同学坐在一起,便于保持课堂纪律的安静。也可以让性格外向的孩子影响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们也愿意积极乐观的与别人交流。这样的学生性格搭配有利于营造良好气氛,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受成绩好的学生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这样的搭配有利于开展同桌间的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优生辅导帮助差生,有利于同学间的团结进步,也有利于提高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有利于班级整体进步。所以说,座位的科学安排能够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2.座位安排对小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

  如前所述,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对于小学生在学习方面上能够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一旦座位安排未能做到合理安排的话,其亦会带回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就比如,坐在座位后面的同学会有心理落差,教师如果一味将优生安排在前面就座,会造成后面座位同学形成自卑、自我轻视,在学习上会消极对待,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且尽管优差生搭配了,学习优秀的学生或许会受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影响,学习好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自觉降低,反而使学习优秀的学生沦为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总而言之,要科学安排合理座位,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而且需要教师去熟悉学生,从学生本身上得各种问题,针对好这些问题,然后能够在座位安排上更为合理的处理,从而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和学习,看了有关教育专家对案例的深入浅出的分析及对座位编排的看法,阅读了小学教学原理,我们总结出一些方法和对策:

  (一)、从矮到高是座位编排的基本规律。

  这主要是从学生看黑板的角度来考虑,一般来说矮个子的孩子坐前排,高个子的孩子坐后排。如果遇到有个别高个子而近视又正在治疗矫正期的孩子,班主任老师应该适当照顾,但要给这些孩子找一个相对矮一点的凳子,以免遮挡后排同学的视线。很明显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应在座位编排前对学生的情况做详细的了解,做到心里有数。

  (二)、男女同桌是座位编排的一般规律。

小学生研究报告8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关要求。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还有家长、教师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从学生的现状看,课外阅读是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长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大减少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学生错别字错得令人堪忧;而从小学生的状况看,课外阅读更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许国家教育部已发现并正视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颁布了小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每年举行“金色之秋”读书节,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二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2日——20xx年11月8日

  三 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我们学区随机抽取六年级12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坐谈的方法进行了此次调查。

  四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教师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使其个性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非语文类老师对此的认识却并非这样。从以上调查汇总表可以看出: 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只有21.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从以上两图中可知25%的学生喜欢读科普类,30%的学生喜欢读漫画类,只有36.8%的学生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更令人痛心的是:家里孩子读的书有100册以上的只占8.3%,50册以上占44%;另据其他资料(《读书时间》)显示高达52%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很多情况都是孩子要求家长带其去的,在这些家长中62%的家长给孩子买书既买练习册又买课外书,这其中还不乏漫画类的书。学生课外读物种类和数量的单一与匮乏,无疑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三)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不需要老师家长去督促,当学生形成了阅读习惯,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可调查表明:只有20.8%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也只有35.%,更令人担忧的是高的达44.2%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在读书的同学当中其中40%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只有27.5%是种爱好。究其原因,很多资料文献显示电视、录象、电脑游戏、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42%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26%的学生每天超过半小时。30%的同学经常上网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这些画面确实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但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削弱孩子的创造力。

  (四)教师方法指导不当,检测不得力。

  调查表明30%的语文阅读课没有用来阅读,而是挪作他用。即使在上阅读课,有些老师也是做自己的事,让学生“自由发展”,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久而久之学生根本就不会读书,有的学生只是在读书时讲话而已。经调查8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引导大家读,89%的家长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说,没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老师,是不称职的教师。然而从以上数据可知一些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考试第一,以本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里兜圈子,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而丧失了课外那片肥沃的土地。

  五、调查后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尽早改变现状,使我学区的课外阅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阅读兴趣。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培养兴趣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有专家认为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是热爱阅读的人,特别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多读,多体会,多思考,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同时,应强调家庭阅读氛围的重要性,要提倡快乐阅读,要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孩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地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

小学生研究报告9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是宝贝,说一不二,随着电视、微机的普及,我们国的眼睛受到了袭击,现在,在我们的身边,大多数的同学都患有近视,而且部分同学的近视情况十分严重,这也许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预防近视的重要性。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会有这么多人患近视呢?是什么原因?佩戴眼镜对视力有什么影响?吃什么样的食物对视力有所帮助?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二、活动目的:

  1、通过问卷调查、上网查找资料、采访等活动,了解近视的形成原因及危害,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我们小学生的近视率。

  2、通过活动,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对近视原因的分析,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4、大胆设想“新型眼镜”、“防近课桌椅”、“防近灯”,从小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精神。

  三、活动对象:

  xx小学五(4)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9日——20xx年12月14日

  五、活动方式:

  问卷调查法、采访、查找资料等。

  六、研究过程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对校内的许多同学做了采访,询问了一些关于近视眼的基本常识,掌握了学校同学对近视的了解程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除了做调查问卷以外,更深一步地了解了近视的成因及其危害,并通过网络,得到了许多平时没法了解的知识。

  其实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近视,他们对近视的概念不清楚。所以,我们觉得这个研究课题是很有意义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研究的信念。

  七、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发现: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1、普通人的近视因素主要有:先天遗传,用眼过度,用眼时姿势体位不对,用眼时光线不当。

  2、同学们主要是:看书﹑上网的时间太长﹑姿势不对,这个原因导致近视。有个别是遗传等原因导致近视。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眼科医生的劝告:现在社会近视的人很多,小孩最为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5、不要轻易去戴其它同学的眼镜,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反倒会使自己的视力慢慢下降。

  八、结论

  通过学生近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到了现在学生近视率很高。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遗传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学生极高的近视率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针对这一点,提出了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看书、写字眼睛不要离书本太近,应相距1尺左右,特别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

  2、看书、写字持续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造成疲劳,一般持续1小时左右就应休息几分钟。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休息时,眼睛应看远处,以便使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复原。年龄越小,看书写字持续的时间应越短。字写得不要太小,字迹要清楚整齐。

  3、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4、要注意一般卫生和体育锻炼。生活制度要正常,睡眠要充足,多做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全面增强体质,这对预防近视也是很重要的。

  5、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小学生研究报告10

  一、调查时间:

  20xx年9月5日至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

  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

  小学生

  四、 调查目的:

  这次调查旨在了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根据什么选择阅读书籍。

  2、书籍的来源。

  3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及阅读兴趣的形成原因,以寻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良策。

  4、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为改革阅读教学尽点微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调查情况分析。

  1、 调查中有 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 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据统计,六年级学生中,阅读书籍超过50本的学生中,80﹪认为喜欢写作,75﹪认为自己的写作成绩优秀。而阅读量不满10本的学生只有12﹪认为自己喜欢写作,认为自己作文优秀的是0。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 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 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 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即吸收积累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小学生研究报告11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语说“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而眼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东西。它让我们看到阳光、花草、小河、绿叶小眼睛是一个而脆弱的器官,但没有了它,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就像鱼儿没了水。在生活中,我似乎一抬头就像看套到许多的“四眼仔”,是什么而导致的呢?又是什么让近视的人越来越看不清了呢?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借助网络。

  2、询问身边戴上眼镜的人原因。

  三、资料整理

  通过研究调查,让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有这些:

  1、过多使用电子产品,眼晴经常盯着带有幅射的屏幕,导致眼睛承受不了,让自已变成“四眼仔”。

  2、看书时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比如看时很近、生姿不端正、头太歪这些都是会让小学生近视的几大真凶。

  3、许多家长会带上眼睛,对自己的孩子有所影响。许多孩子一生下来就有近视,因为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近视,这是遗传基因所造成的严重原因,也是让孩子配上眼镜的原因。

  四、研究结论

  1、近视是危害人类视觉的'伤害者,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用眼习惯来避免这些突发的意外。

  2、在我的调查中,我还知道了形成良好日常用眼习惯的小学生占63.5%,而没有形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小学生占36.5%。从这组数据中,我们知道了据目前看,有这种形成良好形惯的小学生更多,而我们也要重视这一点,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四眼仔。

小学生研究报告1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才上小学,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很多,有的同学甚至低于4。5,这也许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不便。所以,我想借用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学生的视力主要涉及哪几个因素。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视力的原因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

  2、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自身原因于人数。

  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下降导致的结果。

  三、调查情况和质料整理。

  四、结论

  根据资料与调查报告的统计表明,造成视力或视力下降的原因有:

  1、做作业时的姿势姿势。

  2、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

  3、做眼操时不够认真。

  4、看书姿势姿势。

  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重点,请不要让心灵的窗户受到伤害。

  针对没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同学的建议:

  1.尽量不要在傍晚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作业。

  2.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标。

  3.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

  4.不要长时间坐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5.每天回家自己叫口令,做一遍眼保健操。

  6.不要轻易去戴其它同学的眼镜,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反到使自己的视力慢慢下降。

  目前中国学生中小学近视率己达34.6%,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0%,患者人数超过六千万,因近视到盲人数达三十万人.视力下降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成绩.并对我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据卫生部.教育局联合调查,目前我国学生近视发生北接近60%,居世界第一位。

  让我们从小就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让心灵的窗户永远明亮。

小学生研究报告13

  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的生活,拥有更强壮的身体,因此我做了这张小学生零食调查报告。

  20xx年5月2日下午,小学生最爱吃的零食调查报告正式完成,在调查范围中的零食有6种:薯片、碳酸饮料、牛肉干、牛奶、巧克力、火腿肠。这几种食品大多对人体不好,所以选了这些入调查范围中,被调查人为本班的男生女生。对这次调查,我准备了以下这几种问题:1、你在这几样零食中最爱那一样?2、你为什么喜欢吃这种?3、你最不喜欢吃的是哪一种零食,为什么?这几种问题可以充分的反应出同学们的喜好,是最佳问题。

  据调查报告统计到的人数有:男生爱吃薯片者为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女生为一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爱喝碳酸饮料的为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女生为两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爱吃牛肉干的.男生为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5%,女生为两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0%。爱喝牛奶的男生为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男生为18%,女生为6人,占被调查女生人数的30%。爱吃巧克力的男生为4人,占被调查男生人数的18%,女生为8人,占被调查女生人数的80%。而火腿肠却不怎么受欢迎,男生无人爱吃,女生1人爱吃,占被调查的女生人数为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喜欢吃零食都是很不健康的,对人体的伤害很大,薯片是油炸的,用油可能不卫生,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人的伤害更大……

  为什么这些零食对人体伤害这么大,却还是有人喜欢吃呢?答案很简单:

  1、商家为这些食品做了很好的包装,让人看了就很有食欲。

  2、商家在制作这些食品时,用了一些让食品的味道变得更好的调料。

  3、或许是我们正在发育期,对家中的饭吃提不起兴趣,而对超市里的有着花俏包装的食品感兴趣。

  我建议大家少吃零食,不要把零食当正餐,否则身体会越来越差。还建议家长和老师控制好学生,不要让学生总是吃零食。

小学生研究报告14

  价值分析:

  一、课题的提出

  政策依据国家“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方针”对开展体育工作均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新中国第一次提出教育方针是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5年3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的如下要求:“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20xx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

  二、研究报告研究的措施

  (一)、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相关政策法规和教学理论。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方针”中关于体育工作的政策法律规定,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实验教师对体育工作和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工作的方向目标和相关的具体要求。

  2、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中有关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相关理论,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认真学习了《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论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影响体育习惯形成的因素探析》、

  《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等理论。

  3、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主要学习了《学校教育科研》(柳斌主编),研究方案的撰写要求、实验对象的个案撰写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的策略等科研理论和方法。4、加强培训工作,对实验教师定期进行体育观念和体育知识培训,先后两次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内江市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培训和体育优质课比赛。还多次对体育委员和骨干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组织能力进行专题培训。

  5、向教育专家咨询课题研究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明确了课题研究如何展开,研究人员的各自分工和职责任务,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如何根据实际调整研究计划和实施策略等具体问题。

  通过学习和咨询,使课题组成员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做到实施之前就心中有数,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大力宣传体育文化和宏扬体育精神,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1、结合社会实际、教师实际、教育发展实际及学校体育活动实际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系列讲座:体育课题简介、体育现状简介、体育知识技能培训活动等,提高师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2、加强体育舆论宣传,举办体育黑板报专刊、体育知识手抄报比赛、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览等3、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我们主要组织了三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观看:一种是观看校内外学生间进行的体育比赛,如校动会、镇运会、县运会、市运会的各种比赛;

  二是校内外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友好单位之间的友谊赛、练习赛、和正式比赛;

  三是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台直播、录播的各种体育比赛。感受体育

  比赛的精彩刺激,欣赏运动之美、力量之美,在力与美的熏陶中激发体育锻炼的激情与冲动。

  4、大力表彰体育锻炼先进个人。一是对每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队和运动员在师生大会上进行大力表彰;

  二是在校园公示栏上张贴喜报大力表彰;

  三是评选校园“体育之星”,并在校园网站和“明日之星”栏上登出来,向社会大力宣传;

  四是为体尖队员所在班级加业绩分,并为班科教师发奖金。以此来大力宏扬体育精神。

  通过大力宣传体育文化和宏扬体育精神,使我校体育锻炼的氛围空前浓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也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创设了很好情景。

  (三)、加大资金投入,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为实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我校树立品牌意识,站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高度重视艺体工作,确立“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艺体工作为两个翅膀,带动学校素质教育的腾飞。近年来,进一步加大经费的投入,为体育工作共投资八万多元资金,一是用于加强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二是投入大量经费保证体育活动的活动经费;

  三是投入资金用于教练员训练学生体育特长队的补助。

  (四)、开展“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标志”的研究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首先必须弄清其主要标志是什么。为此,课题组采用文献法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再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儿童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标志是:1、主观上有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愿望;

  2、每天能坚持体育锻炼60分钟以上;有一项及以上体育特长运动项目;

  4、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常识和体育保健知识。

  (五)、开展“影响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组在明确了“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标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研究“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态度、锻炼习惯、兴趣项目及负面因素。获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然后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1、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人才观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根深蒂固。体育不是统考科目,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以学为主,就是以统考科目的学习为主,因此,首先要充分保证统考科目的学习时间,如果有一点空余时间就稍微玩一会儿,但事实上多数时候就连起码的休息时间都被学习时间挤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五)、开展“影响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组在明确了“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标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研究“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态度、锻炼习惯、兴趣项目及负面因素。获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然后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1、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人才观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根深蒂固。体育不是统考科目,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以学为主,就是以统考科目的学习为主,因此,首先要充分保证统考科目的学习时间,如果有一点空余时间就稍微玩一会儿,但事实上多数时候就连起码的休息时间都被学

  习时间挤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2、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缺少科学性,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多数家长走入误区,认为孩子只要吃好睡好营养好就是健康,导致只顾饮食营养,忽视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营养过剩而体质差、运动机能差的孩子越来越多;

  3、学生想锻炼,但体育场地、器材却严重缺乏;

  4、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的指导,更缺乏有效的督促,以形成习惯。

  根据得出的结论,我们研究采取了以下一些应对策略:

  1、利用校会、家长会、校园内各种宣传栏向全体师生及社会家长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共同认识,转变大家的教育观念;

  2、利用室内体育课学生介绍体育保健知识,纠正“只顾饮食营养,忽视体育锻炼”的错误观念。同时,体育老师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体育锻炼比饮食营养更重要”的理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交流“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具体做法,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3、针对缺乏体育场地、器材的问题,体育组开展了“在小场地下、缺乏体育器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体育锻炼”的专题研究,指导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自制器材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原地跳绳、原地踢毽、原地俯卧伸、垫上运动、乒乓球、篮球赛、小场地往返跑、短距离接力赛、拔河赛、原地徒手操练习、队列广播操比赛、跳梯间练习、跑楼道等;

  4、学校办学思路明确提出重视学生体育工作,并对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两操一课、体育特长队训练、体育活动的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项目的训练测试建档、体育传统项

  目学校的建设、体育工作的指导督促考核等方面的管理,以严格的制度规定加以保证,确保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果分析实践效果1、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逐步形成。

  (1)、从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愿望看,我们统计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项目中的“学生体育锻炼出勤率”,数据显示:全校98%的学生,实验班级有99%的学生出满勤,主观上有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愿望;

  实验中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该课题实验积极投入,参与配合,而且变化较大。表现在: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参与,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从前,学生锻炼处于被动锻炼的状态较多,现在,学生对自主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自主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自主锻炼。

  典型案例:学校篮球队为了形成梯队,在一队(主要是六年级的队员)参加完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萌芽杯”的比赛,况且已临近小学毕业的情况下,学校决定解散一队,重点训练二队。可就在一队解散了两个星期后的一天,一个二队的队员气呼呼地跑来“告状”道:“李主任,他们一队的队员都解散了那么久了,还天天来打球,影响我们训练,请你去管一管吧!”。这一状告得让我又喜又忧,说忧吧,他们地干扰的确影响了二队的训练,可喜的是一队队员终于形成了体育锻炼习惯,这是多么不易啊!要知道,他们当中的好几个队员是我当初向家长和他们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劝来打球的。这一告还着实让我很为难,不知如何处理,只好淡化不了了之......

  (2)、多数学生每天能坚持体育锻炼60分钟以上;

  通过20xx年5月对实验班级204名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校内体育课上是否坚持锻炼”答“是”的人有204人,占100%;

  “校内课余锻炼是否每天坚持”答“是”的204人,占100%;

  锻炼项目有乒乓、运动跑、篮球、足球、跳远、跳绳、羽毛球、跳高等。校内课余锻炼的“锻炼时间”30分钟以下的有32人,约占15.69%,“30__60分钟”的有149人约占73.4%,“60分钟以上”的有23人,约占11.27%.

  (3)、有一项及以上体育特长运动项目;

  通过对实验班级学生长期稳固的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来看,回收的调查表中调查了230个实验对象,100%的学生均有2——3项喜爱的并长期坚持锻炼的体育锻炼项目,在他们喜爱的项目中,90%的学生有1——2项的运动技能特别纯熟,运动水平相对较高,在各级运动会上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这说明了他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体育特长。

  (4)、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常识和体育保健知识。

  课题组要求体育教师利用室内课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常识和体育保健知识的介绍,并且我校每期都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试,包括平时和期末测试,在测试内容上我们都要求测试学生的体育运动常识和体育保健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收集统计学生的测试卷可知,95%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常识和体育保健知识掌握得很好。

小学生研究报告15

  活动研究员:

  活动辅导员:

  班级级别:六年级五班

  研究目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小学生随意花春节期间获得的压岁钱。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小学生压岁钱去哪里”的小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学生养成“节俭适度消费”的好习惯。并且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增强自己的调查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压岁钱的发展史

  这几年大家收几千块钱压岁钱的'情况不多见。你知道压岁钱的发展历史吗?

  20世纪50年代:新年的钱花了5美分1毛钱——你得敲敲你的头才能得到它!不过,也是乐得屁滚尿流。合作社买小枪小零食!

  20世纪60年代:这个时候,虽然压岁钱的市场价涨了,但也就25美分。压岁钱到了,全是绘本,小枪,爆米花。

  70年代:给拜年磕头的孩子收个五十块压岁钱不成问题。

  80后:钱多了,但是给压岁钱不是很开心——平时的零花钱比压岁钱。

  90年代以来:压岁钱变得稀松平常,不动不抖就能拿到几百块——但拿在手里就很少见了。

  网络查询

  我通过网络发现,最近经常在网上花压岁钱,很多小学生热衷于比较压岁钱,通过暴露家庭背景和父母职业来展示自己的压岁钱。从上面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小学压岁钱的去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了解到小区其他同学的压岁钱的数额和使用情况。具体数据如上。

  压岁钱把戏

  诀窍一:交学费:可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培养自立和家庭责任感。

  诀窍二:付出爱:付出一些去帮助其他贫穷的孩子。

  诀窍三:孝顺:给长辈或孤寡老人送礼,培养尊老爱老的美德。

  诀窍四:做投资:在银行开户,做教育储蓄。

  诀窍五:买书买报纸:可以开阔眼界,和同学交换阅读,增进友谊。

  诀窍六:旅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诀窍七:买保险:解除自己对健康和深造的担忧。

  研究成果

  通过问卷、书籍、网上查询,总结了压岁钱发展史的知识和压岁钱的小窍门。针对小学生春节期间随意花压岁钱的现象,完成了《小学生压岁钱去哪里》的小调研报告,帮助学生养成“节俭适度消费”的好习惯。通过这次活动,我增强了自己的调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受益匪浅。

【小学生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生的研究报告03-17

小学生研究报告06-26

小学生研究报告07-27

小学生研究报告[热门]07-27

小学生研究报告(推荐)07-27

小学生研究报告作文10-07

小学生近视研究报告10-06

小学生研究报告模板04-21

小学生研究报告【荐】07-27

小学生研究报告(实用)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