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题中期报告
在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中期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中期报告 篇1
20×× 年 5 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 APEID 联系中心批准,我 校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课题 《以课 堂教学为载体,追求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工作,目前,课题前半段工作已 经完成,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探讨和解决问题,以更好的指导下阶段 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进行了中期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论述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 道理,明确了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基本定位和规范。教师依据成人社会的规 则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即教育影响,因此,学生 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且还要教师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在现代社会, 教师专业发展已越来越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 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成为教师自身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因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教师和学校可持续 发展的有力保证。同时,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明显地体现出学科的综合性,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和建设者,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建立一个综合的跨学科的知 识体系,更新自己的知识网络,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我国学者在分析了国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界定后指出, 教师专业发展 是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 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 展过程。从国外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是多种多样 的。
如佩里认为:“就其中意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 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 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 就其最积极意义上来 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 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知能转化为权威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很多, 其中教师的教学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重 要的作用。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来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 生命,而学校真实的课堂教学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的土壤。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求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 考试),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实在而有效的途径。基于此,我校姜祥炎校 长指导我们结合本校实际, 选择了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追求校本教师专业发展》 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开展与实施
(一)第一阶段:20×× 年 3 月---4 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丰继平、郝丽平等 专家指导下,根据我校准备参加福建省一级达标校评审工作,以促进我校发展的 现状,我们确定《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求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我校的研究 课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 APEID 联系中心提出课题申请,并于 20×× 年 5 月在青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 学校网络第三届论坛中通过课题评审。
(二)第二阶段:20×× 年 6 月—12 月。
主要内容:
1、组织理论学习。知识素养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教师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思想的指导和行动的引领。
2、分解子课题。为了能对本课题进行深入而扎实有效的研究,课题组成员 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把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 分别作为各教研组承担的子课题, 各教研组根据本组的子课题组织本组有科研和 实践能力并有意向的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各教研组承担的子课题如下:
政治、化学组:备课环节的研究; 语文、体育组:上课环节的研究; 英语、历史组:辅导环节的研究; 数学、地理组:作业环节的研究; 物理、生物组:考试环节的研究。
3、研究方法。经各成员共同讨论,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 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反思研究法、问卷法等。
4、研究的内容。借助我校的校本研究,立足各组子课题,在教学实践中通 过各种研究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反思总结。
5、研究的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新课程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 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专业发展,并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成为全体教师共享 的资源。
6、研究的过程。 在姜祥炎校长等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展开 研究、探索实践。
第一,立足课堂教学。各子课题组的组长组织指导本组的成员,立足教学实 践,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实现教师的 专业发展。
第二,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以教务处的公开周为契机,各子课题的成员,根 据高、中、初级教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以同一课题为例,高级教师开设观 摩课、中级教师开设示范课、初级教师开设研究课的方式,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各开课教师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中,精心选题,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科学合理 的进行教学设计,灵活主动的进行课堂教学,齐心协力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师 专业发展。
第三,开展校际交流。带着对课题的研究,借助八县一中的教学联合体的作 用,利用各兄弟校的公开周活动, 我校经常性组织教师开参加校际交流活动。 我校教师尤其是课题组成员,在听课后积极主动与开课教师共同切磋,研究探讨 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听取专家点评,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教学 理念, 优秀的教学方式, 成功的教学行为, 并自觉主动的内化为自己的专业素养, 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四、借助专家引领。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尤其是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级部门组 织的培训活动,如高中教师初级岗位培训,中级岗位培训,高中新课程培训,高三教学研讨会等。如参加“20×× 年福建新课标高考指向与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 研讨会”、“全国阅读课题研讨会”,听取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鲁子问教授 的讲座 “课内外互动阅读教学思路” 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的发言、 “20×× 年新课标高考备考方略学习研讨会”等等。并利用大学城优势,聘请专家学者来 我校指导交流,如福建师大薛常明教授、福州市特级教师陈杰生、福州市教育学 院各学科教研员等来我校开设讲座。教师通过听取专家讲座,以及近距离的接触 交流,更多的了解了课改现状,动态,拓宽了教育视野,解决了不少教学中的困 惑和问题。专家的引领使校本教研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运作,以及机械化、形式化 和平庸化的风险,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促进专业发展。
第五,开展校际帮扶。根据县教育局的建议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与闽侯四中结成了结对子帮扶关系。两所学校互派教师深入到对方学校听课、授课、评课,在帮助结对子学校教师成长的同时,我校教师也在精心的指导中获得教师的 专业发展,在对方学校师生的赞誉声中获得了极大的职业成就、心灵满足和情感 需求。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在本阶段的研究中, 各子课题组成员不断收集整理资料, 形成典型教学案例, 撰写中期报告。 通过本阶段的课题研究, 各成员都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反思总结, 共有四十多位老师撰写六十多篇的典型的教学案例, 我校将其中的部分有代表性 的教学案例集结成册,并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分享、交流、探讨,以促进我 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畅谈体会,大家都感受到通过课题 研究中的实践行动,在思想、专业、能力等各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 如吴月凤教师谈到: “在短短半个钟头,她们热情友好地给我上了一节准确 到位的评点课,让我豁然开朗,拨开云雾见到了光日。于是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 备课学习, 对她们提到的每一点, 力争都能有所突破。 首先作为诗意学科的老师, 我更是怀揣着一颗“诗心”,让温柔的诗意在自己心中汩汩流淌,让诗情画意在 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在课堂语言上,我仔细斟酌了每一句甚至每一词,将之打造 得更为晶莹剔透……” “要求学生跟随自己暂时忘掉自己是闽侯一中高二 4 班的师生,摇身一变, 变成一个才子文人张若虚, 前往一千多年的初唐, 在一个春日的夜晚来到了江畔, 春水碧波荡漾,烟波浩淼,无边无际,似乎与波涛汹涌的大海连成了一片。此时 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冉冉升起。顿时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 借助想象的翅膀并跟随这轮明月, 学生缓缓地走入那动人的良辰美景: 一江春水, 一轮明月,一片芳草地,一个静谧的夜晚。” 如刘思莺老师认为:创新点应该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它是教学个 性的体现和标志。老师只有有了自己的个性才能创造出更加灵动的教学思路。而 这教学个性的形成恰恰与教师认真、好学、爱思考,爱读书、不断研究、反思课 堂实效的教学行为等息息相关的。有志于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 ——再实践——再反思、总结”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如此往复下去,定然会 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因为课堂就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哪怕是一个教 学智慧的火花的擦亮,都将燃起一片教学信心与热情!
我坚信:人总是在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前进的。 如陈清老师说: “为了较好的完成此次的朗读示范,我有意识的多听了许多 名家的朗诵,优美朗诵的熏陶不仅对朗诵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听的过程中,不但听到他们的发声方法,而且还能欣赏到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不同处 理和表现。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熏陶以及最后的实践,我发现这不仅能够让自 己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自然地树立起正确的朗诵状态,培养艺术素养,从中汲取 了不同风格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而且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在与学生探讨、研究的过程中无形的也将文本解读的更加到 位与深入,更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如潘鑫老师认为:课堂的研究还会激发教师研究自己工作的自觉,唤醒改变 教学的勇气,重树教师研究的信心,触动教师做这种研究的欲望,而不是去阐述 某个教学命题, 去发现某条教学规律。 让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反思教学、 改进教学,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通过这篇课文的设计, 我深深感受到: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积极探索课改新路,大胆实践课改精神,从现在起就要以全新的姿态,用新的课 程标准理念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从而促进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推动高中语 文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如陈育老师说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作为一名教师,充分的备 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学情分析、收集资料、选择教法、课后反思, 其专业水平必然得以提升。 为什么同一教师在开观摩课时效果一般比平时好, 原因并非在观摩课上,教师的素质提高了,而是认真的筹划、精心的设计、充分 的备课使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了。 如潘玉华老师认为: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尽快转变自 己的传统教学“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 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 要从“施工图纸”式的教案向“探究”式的教 学设计转变,从知识性的备课向发展性的教学设计转变,从把握课堂教学的首要 环节促进校本教师专业发展。” 如朱桂香老师说到:总之学无止境,在备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教 学中总会有我们没有遇到过的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引导 学生科学探究获得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己也会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变化不但 解放了传统的教学,而且在参与过程中亦不断获得快乐。我想这就是新课程改革 给我的启发与思考。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充实自 己,及时而有效的备课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唯有如 此,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 型的合格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
如吴月凤老师说:“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预料之外的盲点、闪光点、疑惑点、疲倦点等等的关键点,用你幽默生动的语言转化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和精彩 点,使课堂闪烁着智慧的亮光,使学生产生认同感、愉快感并期待着下一次欣赏 教师人格魅力的时刻的到来, 使教师因为成就感而快乐着并为了那一份期待的美 丽而努力着, 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穷尽一生需要追求的境界, 这需要教师长年积累、 厚积薄发,无疑也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如黄容光老师说: “先前由于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再加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 某种程度的内容重复性造成相当一部分教师职业上的倦怠感, 这一点报刊网络上 多有报导。参加课题后把我们注意力引向自身的发展上,激活了我们的求知欲, 求知的过程让我们更加充实,也改变了我们的教师面貌。” 如阮久平老师说:“对有效的作业试题的评析,教师了解了学生,也了解了 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不足地方,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指明方向。关于教学方 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教师就掌握了更多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学视野就更开阔, 教学内容选择就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会不断地提高。也就是说,通过作业评 析,获得众多的教学资源并加以运用一定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高三地 理教学中,学生经常问到五花八门的问题,要能够自如应付,除了坚实的专业基 础知识外, 稳定的心理素质也必不可少, 否则就会出现畏缩现象。 从这角度来看, 通过作业训练,获得足够多的课程资源,也会提高教师稳定的专业心理素质。” 如林云霞老师认为: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 智力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与我们教学实践直接相联系的特殊能力,如语言 表达能力、组织和实施教学任务的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以及提高有利于我们教师 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使自己成为完全意义上的 专业发展的主体,不断强化掌握专业发展的需要意识,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 来的自我、控制今天的行为。真正从内心更新观念必须摆在第一位,然后勇于实 践,做到更新观念、热情投入,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广泛搜集、用心整合,精 心设计、多方展示。”
三、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困难
1、传统教学中与新课程精神相悖的不良的做法还在不时地发挥着其惯性作 用,看来新课程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很好贯彻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 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原地打转转。
2、新课程实施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收集整理上交的材料越来越多, 许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为此花费了不少的精力甚至感觉疲于奔命。
3、我省今年自主命题,这也是我省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些许多高三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研究高考,同时我校的生源现状和高考任务,也使我 们老师感觉到巨大的压力,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日常教学中,但没有很好地对教 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程度和成果。
4、有一部分老师在不自觉中把主要的研究方向放在如何体现“以生为本,” 实现学生的成长, 而忽视了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反思并促进自己的专业 发展。 以上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下阶段的研究中进一步调整和改善, 以获得更大的 收获和更多的成果。
总之,教师专业成长的路还很长,路上也许会有荆棘,会有 路障,但任何困难和坎坷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课题中期报告 篇2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现汇报如下:
1、加强了理论水平的研究学习。从20xx年10月至今基本上都是参阅学生符号意识方面的文献资料、教育理论;利用教研组会时间与许多同行交流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可操作性方法,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眼界有所提升和拓宽。
2、尝试在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利用教材所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在此过程中,感觉好的指导思想能促使这一目标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达成,其影响因素及形式有很多。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后,不同版本的新教材特点不同,以目前使用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必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被分别安排在8个单元中,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初步数数,运算(10以内加减,20以内加法运算),认识整时和半时,分辨"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内容比较广泛,但知识都很浅显,重在保证基础性。尤其在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中,用毛毛虫的身子来代表每一个数,直观的呈现出加法运算的过程。特别是在孩子们认识两位数以后,对数位的理解以及数的不同表示方法,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但是本着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计数器数位知识的前提下,有用小棒,方块,三角等来表示数,例如:用一个大三角表示10,一个小三角表示1,那么一个大三角和三个小三角合起来就是13,这样以来,学生对于数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灵活。其次,利用作业本中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的符号意识。比如,开学初,我首先告知学生:我们作业的评价等级有"优秀加双星,优秀加单星,优秀,良好"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棒的,代表准确的答案和漂亮的书写;第二层次代表准确的答案和中等书写,第三层次代表准确的答案和需要改进的书写,第四层次就是有错误。学生明确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就会努力去争取最优秀的层次。再次,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不同使他们对于符号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这一点需要要长期的.培养才能逐渐消除。
3、同学生进行了交流。交流对象主要在一年级学生,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和一部分同学进行了随机性、朋友式交流,感悟很深,了解到学生喜欢比较活泼,有意思的符号化呈现方式。
4、和同行交流。结合本校每次聘请专家作报告的机会,请教相关问题。
5、在前期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中我越来越觉得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性,从课堂、学生活动到学生日常生活等每个环节都要充分渗透,如何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使其为学生更轻松的学习数学服务,是我追求的目标。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问题:
1、本课题研究的人比较多,基本上我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也实践了,创新、突破很难。
2、工作量大,时间紧张,想做的事很多,时间有限。
解决思路:
理顺思路,合理安排,需求学生及同伴互助,坚持走下去。
能否按期结题
可以按期完成
课题中期报告 篇3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们《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立至今已有整整九个月。借今天这个机会,向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作个简单的汇报。
我们这个课题组有个特点,那就是我们的九位组员来自黄浦区各个不同的学校,有民办学校、转制学校、普通完中、初级中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各所学校的学生素质、基础不同,教学风格各有所长,各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各有特色。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科研带动我们的教学工作、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作为落实二期课改理念的手段。我们围绕着如何上数学“好课”,重点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的教学,突出数学的思维品质的训练,让数学学科从专业学科发展为素质学科。课题组定期活动,一致认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动力工具,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就会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显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措施。
此外,我们要感谢市、区教研室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通过课题组这一形式,在互相学习、交流、研究的过程中,校与校之间缩短了距离,老师与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同时也开展了有序的竞争。九位老师将公开课作为展示我们研究成果的窗口,在短短几个月中,开设了市级公开课、展示课七节,区级公开课、展示课七节。我们组格致初的汤霞老师在“长三角洲”交流课中开了《二次函数中的数形结合》,暑假里更是走出黄浦、走出上海,去贵州省为当地学生开设了《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黄浦学校的顾涵明老师,随着六年级新教材的试行教学,让他们在潜意识阶段中,对各种数学方法进行多次孕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最近举办的“黄浦区首届教学课堂评比”活动中,我组四位老师参赛,三位老师进入了复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大家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做出回顾和总结。在全国及市级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十九篇。其中,我们的老大哥向宪贵老师表现尤为突出,他的《透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探索型动态几何问题的解法》在《中学数学教育》上发表、《课堂教学发思》在《爱的教育》上发表,并在全国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在平时组内的交流活动中,我们感到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和共同发展的`时代。要使我们的教学能力有一个长足的提高,开展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一起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交流介绍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共同参与科研,共同研究中考命题。同时把这种风气再带到各自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中去。施仲涛老师在今春开设了区级IP远程教学展示课《去括号》,下半年更是甘当人梯,对备课组内的青年教师作精心指导,共同探讨,在大同中学的青年教师大奖赛中,两位青年教师同时获得一等奖。
此外,课题组还围绕课题听课、评课,撰写课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的组员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坚持研究,部分老师还去了福州参加了“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各个学校的校长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我区教研员李建国老师更是对我们关心、鼓励,对我们作全程指导,我们的成绩倾注了他的智慧和成绩!
我们的教学为科研提供了实践基础,我们的科研为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全体组员将一如既往,来年争取更大进步!
课题中期报告 篇4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研究步骤:调研现状、学习理论、组织研讨、教学实践以及资料搜集。现在,课题研究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以下是近半年来我们的研究进展情况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针对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确立课题研究的题目和方向。
2、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建议,我对开题报告进行了进一步修改,明确了研究对象,并提出了更高的研究要求和成果标准。
3、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了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程度、投入时间、阅读量、喜爱的书籍类型、个人成长感受、阅读方法偏好、书籍获取渠道以及家庭藏书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习惯,这一现象主要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调查发现,家长们缺乏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间,导致孩子们偏好选择简单的漫画书籍,阅读时间也相对较少,缺乏持续的阅读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学习相关研究理论资料: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各年级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同时阅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以及各种教育类杂志上有关小学阅读方面的文章。
2、创设阅读氛围:精心打理着班级的图书角,将各种来自学校图书室和同学们捐赠的书籍整齐地陈列出来。这些书籍根据同学们的年龄和发展阶段精心挑选,内容丰富多彩,有童话故事、科学探险,也有贴近生活的儿童小说等等。
3、开展“全班同读一本书”活动:这学期我向家长朋友们强烈推荐了一本名为《长袜子皮皮》的童书。这本书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独特而有趣的小女孩皮皮的'故事。故事情节丰富多彩,语言风趣幽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除了推荐这本书之外,我还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并积极倡导他们之间的图书交流与分享,以丰富彼此的阅读经验。
4、教给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在孩子们都已经沉迷于阅读之后,我鼓励他们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每月初,他们都会列出当月要读的书籍,并设定最低阅读页数,同时规划阅读后的展示方式,可以是写读书笔记、制作阅读小报,或者分享一个阅读小故事等等。
5、争取家长的配合,保证阅读时间:学生在学校里的阅读时间并不多,因为他们需要完成大量的课程和学习任务。然而,最佳的阅读时机通常是在家中,而父母则是他们最好的阅读伙伴。然而,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缺乏阅读习惯,或者只是为生计而忙碌。为了激发家长们的行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家长会上向他们介绍了阅读的益处,并通过例子告诉他们,让孩子阅读就是在为他们积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设身处地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向他们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建议他们每天花10分钟陪伴孩子阅读,开始亲子阅读,共同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认识的字也更多了,而家长们也意识到了阅读的好处,不再需要我去动员,他们自愿参与到了亲子阅读活动中。
6、展示阅读成果,增强阅读信心: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并给学生们布置了不同的阅读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积极阅读,我在班级微信群里组织了阅读答题活动,每周轮流由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同学则通过语音回答。学生们为了在群里表现出色,都会认真阅读。这一举措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7、收集阶段性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同时,收集学生的阅读卡和写作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准备。
三、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的困难:
1、个别学生还没有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勉强阅读。
2、三年级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为了应对这种压力,选择了参加课外辅导班,但这也导致了他们阅读时间的减少,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不支持孩子的阅读。
解决思路:
1、放开让学生去读,不加干涉,完全凭兴趣去读,允许一部分同学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2、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又时间去阅读。
3、借助家长会和在线沟通的机会,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激发家长的阅读兴趣,以便他们能够积极购买并与孩子分享。
课题中期报告 篇5
自申请课题立项开始,从调查现状、学习理论、组织研讨、教学研究、收集资料到现在,课题研究已经进入中期阶段,现将这大半年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1、针对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确立课题研究的题目和方向。
2、撰写开题报告,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提高研究要求和成果标准。
3、了解了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的读书兴趣、阅读时间、阅读数量、图书类型、个人收获、读书方法、书籍来源以及家庭藏书情况作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班级大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影响,并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家长更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孩子们读的书多是一些简单的漫画之类,阅读时间也比较少,没有固定的阅读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1、学习相关研究理论资料:
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各个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和方法。阅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及各种教育类杂志上对于小学阅读方面的资料文章。
2、创设阅读氛围:
精心布置班级图书角,将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书和同学们带来的书整整齐齐的摆放好。这些书,都是根据班里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阶段选择的,内容多种多样,有童话故事、科学探险、也有和生活贴近的儿童小说等。
3、开展“全班同读一本书”活动。
本学期我推荐家长朋友们给孩子买《长袜子皮皮》这本书,这本书是这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童话代表作,书里写了一个奇特的小姑娘皮皮的故事,内容想象力丰富,语言风趣,孩子们非常喜欢。除了推荐读书外,还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阅读,并鼓励他们交换图书,分享读书心得。
4、教给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在大多数孩子已经爱上阅读后,我让孩子们为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每个月的月初,将这个月要看的书列出来,并且写清楚最少阅读的页数,以及阅读后成功的展示方式,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者办一份阅读小报、分享一个阅读小故事等。
制定好阅读计划后,让孩子们把阅读计划贴在要看的书的首页,每天对照计划看自己完成了多少,一个月后,全部完成计划的同学会得到相应的奖励。阅读计划实施后,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不少,而且把阅读计划也做得越来越有美观,执行性也很强。
同时,除了最初的朗读训练外,在课堂上我们还进行了默读和快速浏览的训练,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同时,学会有选择性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5、争取家长的配合,保证阅读时间。
学生在校阅读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因为有很多的课程和学习任务需要完成,最好的阅读时间是在家里,爸爸妈妈也是他们阅读时的最好伙伴。但是我们学校孩子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家长们文化程度不高,几乎没有阅读的习惯,或者只是忙于生计。为了让家长行动起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把阅读的好处讲给他们听,并举例告诉他们让孩子阅读就是给孩子储存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我设身处地地从家长的角度考虑,给他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每天陪读10分钟开始,让家长朋友们坚持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认字多了,阅读能力提升了,家长看到了阅读的好处,再也不用我动员就主动参与到亲子阅读中去了。
6、展示阅读成果,增强阅读信心。
为了让学生看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体会到阅读的好处,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持续兴趣,我会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并布置给学生各种各样的阅读任务。为了督促孩子们阅读,我在班级微信群里开展阅读答题活动,每个礼拜由一个学生负责给大家出题,其他同学通过语音回答,学生们为了在群里有良好表现,都格外认真地阅读。这项活动的开展,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
除此之外,我们每月会举办一次阅读成果展示会,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办的小报、阅读卡以及写的阅读感悟都会在阅读展示会上展示交流,并拍成照片在群里向所有家长展示,优秀的阅读成果还会获得班级积分奖励。
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了阅读的成就感,班级阅读氛围也越来越好了。
7、收集阶段性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同时,收集学生的阅读卡和写作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准备。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的困难:
1、个别学生还没有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勉强阅读。
2、进入三年级,学生学习任务加重,还有不少同学参加了课外辅导班,阅读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不支持孩子的阅读。
解决思路:
1、放开让学生去读,不加干涉,完全凭兴趣去读,允许一部分同学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2、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又时间去阅读。
3、利用开家长会和网上沟通的机会,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给家长推荐书目,让家长积极为孩子购买。让家长也来参与我们的课题,密切配合我们的工作。
课题中期报告 篇6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和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在研究初期,课题组成员对我校的徳育工作进行了充分的了解。现将了解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
学校始终奉行“以人为本,优质立校”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下大气力抓好德育工作。学校历来重视德育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政教主任主抓德育工作,以班主任教师为主具体开展德育工作。
二、学校定期开展德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九一八事变演讲活动”,“文明出行,绿色出行”主题班会,“诚信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庆十一,迎国庆”首届拔河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待人,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除此之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每周升旗的主题不同,如“铭记历史,共筑未来”,“勿忘国耻,勇担使命,振兴中华”,“低碳出行,从我做起”等。通过这些主体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三、重视校园环境育人
教学楼的走廊内,楼梯上,处处都是育人的隐性课堂,学校积极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得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块草地,甚至每一个台阶都会“说话”,皆能“育人”,通过这些文化环境达到实现启迪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心灵的教育功效。
四、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部分学生的生存观念发生了转变。缺乏精神支柱,思想空虚,少有理想抱负。这样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却是第一位,只知爱幼,不知敬老。只知享乐,不肯吃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够紧密地结合。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但不是唯一的,还有家庭、社会、同学群体等,也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辅助方面。
课题中期报告 篇7
我们课题组自承担“教语文”教学与“学语文”教学之比较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人员热情饱满,态度积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查阅资料,撰写 论文 ,结合理论上实验课,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1、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
早在20xx年5月,本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林惠生老师在带领本课题主持陶波老师去江门参加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期间,陶波比较具体的了解了林惠生老师所主持的省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在林惠生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陶波老师决定开始着手“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
征得林惠生老师同意后,陶波、陈振华、黄咏志、黄广萍四位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协商筹划,准备将“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作为林惠生老师“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这一省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并准备将此课题作为一个单独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至此,“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成立。
20xx年8月,课题组在林惠生老师的指导下,为“教语文与学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这一教学科研课题撰写了“汕尾市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评审书”,正式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并很快有了回应,课题组就积极投入了该课题的研究。
2、确定研究计划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
(1)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请课题立项
(2)准备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3)确定参加课题研究的有关人员
(4)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确立各项研究的主要承担人,落实各项研究的研究计划。
第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8月)
(1)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
(2)深入开展行动研究、理论研究。
(3)组织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4)20xx年3月对各项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各项研究的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0月)
(1)各项研究先后各自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报课题组。
(2)课题组进入总结阶段,并完成总结报告。
(3)申请教研室领导对课题组进行评估验收。
(4)将验收后的结果上报课题组。
3、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所以课题组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力求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能充分的理解“教语文”与“学语文”这两种不同教学思维。
为此,课题组连续召开了多次会议,采用讲解、交流、辩论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通过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了一系列重要文献,包括林惠生老师的《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转型》,以及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及《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等。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课题组还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读书笔记和心得,并定期进行交流、讨论和总结。
4、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深刻认识到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能够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并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我们每个人都自觉参加课题组的活动,包括学习、讨论和开设公开课,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并且都有所收获。我们每个成员都开设了一节公开课,采取了多种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同时,为了更好地管理课题研究,我们经过全体成员商议后,制定了相关约定,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并指定了专人负责,以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到位。
5、阶段性成果明显,教师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均有提高。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教师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陶波老师已撰写三篇课题研究的论文:《“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其中《“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已投稿至《中学语文》杂志社,杂志社编辑发来用稿通知书,将于20xx年2月第二期发表此文。《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一文和由陶波老师、陈振华老师分别执教的两个学语文教学的课例也送交林惠生老师,作为省级课题母题的结题资料。
课题中期报告 篇8
一、开题以来所做的工作
(一)建立课题组
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由吉留祥老师为本课题组组长,杨义萍老师为副组长,由黄琴华、袁冬华、刘美珍、吴冬伟、徐铁军等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老师为课题小组的主要研究人员,这使课题研究的完成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根据课题组的计划,在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成文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使得课题研究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清晰的研究思路,在课题组会议上通过,让全体成员明确目的和要求。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深入学习,提高素质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学习,统一了研究小组对课题中的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具体职责的分工安排,使得课题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支持又独立工作,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克服研究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提供了保证,使得课题研究既保证了科学合理又能锻炼一批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XX年年秋学期,课题组成员赴常州清潭中学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在20xx年暑假期间,课题组成员又在教研室冯东生主任指导下,开展20xx年中考试题赏析活动。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围绕这个课题,我们开展了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反思评比,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评比工作。通过教研活动,创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改变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使政治课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五)做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解学生课题实验中的'成长及存在问题。
二、研究取得的成绩
(一)课题组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品德教学资料库。清单如下:
1、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35个教案。
2、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35个ppt课件(含视频、音频);
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12套练习;
4、XX年年1月—20xx年8月,全国各报刊、杂志发表的“漫画时评”;
5、xx0个德育故事材料汇编。
(二)课题组成员
姓 名主 要 成 果
吉留祥论文2篇:《情境复现法在小组合作研究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教学论坛》;《回归生活,让课堂更精彩》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 市级公开课:《艰苦奋斗,走向成功》校级研究课:《人生难免有挫折》;《专题:知法用法》 学习心得5篇
杨义萍论文1篇:《让学生生活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 论文评比二等奖。 校级研究课:《人贵诚信》学习心得5篇
黄琴华论文1篇:《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校级研究课:《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习心得5篇
袁冬华论文1篇:《浅谈构建生活化政治课教学》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校级研究课:《理解我们的老师》;《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 学习心得5篇
刘美珍校级研究课:《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 学习心得5篇
吴冬伟
徐铁军
(二)学校
课题研究极大的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效率,为二中政史课程在20xx年中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成绩如下: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教材不断变化。
最近三年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已经换了3本。从原来的苏教版,到人教版,再到苏人版。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给老师们带来教学的冲击和困惑。人教版教材比较适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苏教版教材注重知识的呈现。因此,课题组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教材、领悟教材。
2、大班化教学。
金坛二中是金坛地区的名学校。每年慕名前来就读的学生较多。因此,每个班级学生数达五、六十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课堂上怎样因材施教?怎样充分调动学优生的智慧来辅助学困生,才能真正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以上一系列问题解决了,思想品德教学才可能真正“回归”生活。
3、教学条件。
思想品德课教材在每一课的结尾,都设计了一节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我们教学场地、条件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很难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如“观看法院庭审”一课,只能看看网上下载的视频,效果差多了。
4、专题网页。
课题组成员不大习惯填写“课题研究专题网页”,喜欢把文件存放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要充分发挥“课题研究专题网页”的日常管理功能,资料收集功能,研究信息交流功能,以及成果展示功能。
5、研究时间。
本课题组参与研究的都是一线教师,其中有一半教师担任班主任,忙于教务与班级管理,课题研究的时间很有限。另外,教材内容开发没有合适的资料可参考,还要考虑到学校总课程的安排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课题中期报告 篇9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具有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改变数学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国外,从数学课本看起,每一章都是从实际出发,然后解释数学资料,最终总结实际问题的解决。可是,我们的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考试题解”等,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与发展。
研究目标:经过研究,构建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原则、途径、策略、评价等方面构成一些本土化、特色化的基础性理论。经过研究,提高学生两种能力。一是应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二是应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的能力。
研究资料:一是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构成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三是探索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四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者的自身研究与教育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情景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团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我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看过的理论著作有:(略),撰写的教育随笔共14篇,分别是:(略)经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30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构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私地公开自我的教学与思想,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也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参加我们课题组的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迄今为止,课题组教师参加或组织的活动有:(略)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构成“初中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见附件)
(2)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构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认知方式、表征方式等。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②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③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论文:毛利益教师撰写论文《提高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几点做法》并积极投稿。许文英教师撰写了论文《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见附件)
2、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我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我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我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作业时,充分发展自我的特长,积极地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其中毛利益教师和许文英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3、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团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团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主角、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课题中期报告 篇10
一、在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完善理论建构
本课题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郭思乐“生本教育”理论为指导,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杜郎口学校“高效课堂”等改革经验,结合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明确提出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二三四五”工程,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形成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较完整的指导性意见。
一个目标:教会学生学习。
两个转变:变讲堂为学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充分展示;当堂评价。
四项要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教学手段先进多样;教学效果当堂反馈。
五个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探究学习原则;快乐学习原则和成功学习原则。
上述改革指导性意见的理论基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改革的起点和归宿是努力改善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生活质量(不仅限于学习质量),改变学生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激发生命成长的活力。改革的核心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自由与自觉,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不仅是学习效果),关键是把课堂最大化的还给学生,并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为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最佳课堂环境和条件。
二、在实验与探索中稳步推进课堂结构的改变
为探索课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老师们进行课改的信心,学校每学期举行“广雅杯生本活力课堂大赛”。在第一届“生本活力大赛”的基础上,派出课改积极分子,由校长亲自带队,到全国多所课改先进学校取经学习,带回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不惜巨资强化了硬件建设,先后按新课堂要求改建了两个多媒体大教室,精心设计了专门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合桌椅,供校级大赛课和展示课使用;配备了高清摄像机,提升了校园网带宽,保证每个老师都能及时观摩校级课改公开课。
截至目前,学校已经组织了三届“广雅杯生本活力课堂”大赛,每次组织形式都有所不同,由最初学校指定个别有课改热情的中青年教师典型引路,到科组推荐,再到全员参与初赛,科组选拔优秀者参加校级决赛,从点到面,逐步扩大参与范围。本学期即将进行的第四届大赛,决定采用四级推门听课的方式进行,目的是实现赛课的常态化,将通过前期试验探索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推广应用到常态课堂,至此,参与新模式改革实验的教师逐步达到了100%。从参与课改的学生来讲,由最初的组建实验班,扩展形成实验年级,到初中和高中的基础年级全部参加,学生参与率也越来越高。参与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表明我校围绕课题进行的课改实验正在实践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常态化。
三、在总结与反思中提炼形成新模式
初中年级的“三四五”导学式教学模式解读。“三”即为课堂教学结构的三个基本板块:预习(自学)、展示、反馈。“四”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循环程序:第一循环为独立预习、交流展示、评价反馈;第二循环为合作探究、联动展示、评价反馈;第三循环为迁移训练、拓展展示、评价反馈;第四循环为自我诊断、穿插巩固、评价小结。“五”为课堂教学原则的“五项要求”:一是自学预习要充分,二是学生展示要精彩,三是小组互动联动要有质量内涵,四是教师指导要个性化,五是评价要有激励性。
高中年级的“三个基于”自主学习模式,即“基于教的学,基于做的学,基于研的学”,通过引导学生为教会同伴而学,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为完成某一课题的研究而学,真正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把教师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研究中学。高中青年历史教师李娜在大赛课上将自己定位为“导演”的角色,让平时一个不太起眼的学生做“主演”,进行了“小先生制”的尝试,其他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在课前预习时广泛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了精彩的重演历史性的角色化展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
四、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校领导层逐步由管理型向学习型转化,整个行政团队向“专家治校”方向发展,骆校长关于课改的阶段性总结论文《用情感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获得省级一等奖,多名中层干部的论文也相继获得各项省级奖励。一部分中老年教师迅速转变了观念,从原本观望转为积极参与,努力触摸教改最前沿。一大批青年教师通过参加课改,接受着最新的教育理论的洗礼,迅速站稳讲台,成为教学改革的急先锋。
课堂教学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座位由传统的秧田式转变为马蹄式,强化了小组合作学习。孩子明显的进步,得到了家长的赞许;课堂形式的转变,得到了广雅本部教学督导团专家的赞誉;逐步走向常态化的教改,也得到了周边地区兄弟学校的关注,对周边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推进课题实验研究的基本经验
1. 行政推动是保障。学校行政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学校教改的走向,在多考察、多思考的基础上,找准改革的切入点。既然认准了改革的方向,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从校长、副校长,到中层领导,到科组长,自上而下,分工明确,人人参与,形成机制,层层推进。
2. 转变观念是根本。新的学校就应该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全体教师,只有转变了全体教师,乃至学生家长旧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才能够顺利推进。
3. 集体性反思是动力。课堂教学改革只有正确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模式,加上各个学校实际情况各异,如果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胶柱鼓瑟,只能处处碰壁,损伤改革的热情和决心,只有及时进行反思总结,迅速推广成功的经验,及时纠正改革的偏差,这样,课改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课题中期报告 篇11
《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由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组织研究实施,20xx年5月,经评审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编号:J11-207),课题研究正式启动。20xx年3月16日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和教研骨干研修班的培训学习,20xx年6月12至21日又参加了广东省高中语文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阶段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努力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20xx年11月,我校申报了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负责人:郑旺吉),于20xx年1月被批准立项(项目编号:D-06),课题组教师围绕该课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课题于20xx年11月经评审结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该课题取得的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教研中,在汕尾市各高中学校加以推广;同时,组织我校语文科骨干教师蔡赞生、郑昌适、陈兆慈、周瑞超、张远志、吴振涛深入学习《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xx―20xx)》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等专著,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于20xx年12月向广东省教育厅申报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把研究的突破口瞄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希图探索、寻求一套有效的指导方法。20xx年5月,该课题经评审正式立项后,课题组于20xx年7月8日在学校行政会议室举行了开题报告会。会上,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充分论证了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核心概念与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阶段及成果预测;与会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勤奋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一)努力学习相关理论,寻求课题研究支撑点
(二)创设各种教研载体,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为与课题研究相配合,课题申报以来,所有全校性的.语文教研活动均和本课题研究整合起来,教学研讨的内容有意识地增加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比例。让每一次常态性的语文教研活动都成为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一次专题研讨活动,每次活动均安排课题组教师作专题发言,如课题负责人郑旺吉老师先后作了“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古诗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情境的创设”等主题发言,蔡赞生老师作了“现代诗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等主题发言,张远志老师作了“传记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主题发言。这些主题发言各有见地,给老师们以很好的启迪。课题组还确定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根据“教以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思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相应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研讨课,如郑旺吉的“《花非花》诗意探究”、郑昌适的“《寒风吹彻》意蕴探究”、吴振涛的“《项链》人物性格探究”、张远志的“《祝福》春节文化探究”和陈兆慈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等研讨课均体现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影响。
这些专题发言和研讨课,将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全校语文教师中加以验证、推广,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及研讨活动中及时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加以方法指导。
(三)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提高研究能力水平
课题研究启动后,我们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20xx年3月16日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和教研骨干研修班的培训学习,聆听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崴、广雅中学教务处主任何丽萍、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周清生、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黎耀威等专家的精彩报告,回校后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研读研修班资料《教研芳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xx年3月出版)。20xx年6月12至21日笔者又参加了广东省高中语文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教师怎样做行动研究》、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梁文宁教授《文学鉴赏与中学语文教学》、谭海生教授《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主题讲座,获益匪浅,回校后组织全校语文教师认真研讨、学习,将其观点、做法应用于课题研究中,使课题研究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中期报告 篇12
存在问题:
第1,因为课题组研究人员都担任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研究问题的时间,自己学习或者集体讨论的时间不是很充分,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2,在研究课题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太及时。课题组员们都各自学习,理论上的`成果没有及时更新到组群内,微课实践上也散落在自己的研究之中
第3,从前一段较宽泛的理论,探讨微课,、学习微课、心得体会等内容,进入较深的系统研究时期。如何运用微课这门辅助性教学,探讨出设计性较强的微课,可操作性的微课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问题。
第4,现有教育模式仍然是服务于高考,所以留给教师德育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要借助微课呈现一个教学内容,又要传达德育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呈现的冲击力和内化程度有待提高。
第5,微课以短为特色,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因为它要提前录好,也不能支持动态、临时性的问题,学生的疑问不能得到及时得到解答,导致学生对微课学习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第6,在微课制作技术上,教师在微课制作时对视频拍摄、编辑、合成等方面不够熟练,教师制作微课技术受限,整体效果差强人意,使微课整体质量不高。
第7,微课是以短为特色,五到八分钟的微视频,微反思,微练习,可以作为辅助性教学,不适合长期学校教学,碎片化不够系统。
第8,微课德育教育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趣味化。有时候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学生思维惰性,满足于短暂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养成不良习惯。
课题中期报告 篇13
我校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发展大道,是一所新建学校,学校按照省级示范学校标准建设,于20xx年9月开学。学校建有实验室、微机室、科学探究室、图书阅览室、音乐美术室,多媒体、监控、电话多网合一,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捷,为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了保障。学校拥有60台电脑的教师办公自动化系统、28套电子白板班班通系统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设备。
为了更好地将白板运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使用电子白板技术的水平,我校申报成功了《基于交互式白板的课堂教学重构研究》这一课题,成为第三批实验单位之一。学校课题组成员在贾文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子课题“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本课题于20xx年6月正式开题,预期到20xx年12月结题,历时一年半时间。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电子白板使用情况。
在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校15个教学班的老师上室内课均使用了电子白板,全校做到了电子白板全员培训,人人掌握,操作娴熟,白板使用率、普及率高,覆盖学科广。
二、研究进展情况。
(1)健全组织,有序开展
我校课题组自申报获得批准时就专门召开了教研组成员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实验方案》,拟订本课题共设置了“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研究”“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研究”等三个子课题,分别由教导处和教科室主任、教务员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数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数学教师全员参与。本课题组织管理网络采用多层各级分管制,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子课题的正常活动,子课题负责人负责每一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组织管理好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注重过程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及时总结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
(2)调研分析,排查问题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研分析。学校分管教学的人员深入课堂进行广泛听课,发现教师在运用电子白板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操作部熟练,展示与教学设计不同步、工具利用不充分。二是组织教师广泛讨论,排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利用低效或无效现象产生的原因。
(3)强化学习,更新理念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与能力,我校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强化学习。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课题组人员的理论水平。开学初,电子白板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交互式白板教学指导培训,并对教师进行了考核,实验组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理论和操作技能出众,获得优秀等次。我校还把有关电子白板的所有技术资料打包放在学校校园网内,供教师学习。之后,学校召开电子白板课题组会议及全员培训六次,重点组织教师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科研意识,掌握必要的方法,提高研究能力。通过学习和培训,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2、认真上好实验课,努力发挥各个课题组成员的创造性,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水平。课题组陈坤老师运用电子白板执教了《有余数的除法》一课,课题组全体人员参加了听课活动。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大家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目前研究成果和经验。
通过实验,我校课题组目前取得以下成果:
1、各级竞赛获殊荣。课题组的成员认真参与了课堂教学评比活动。1人运用电子白板的课堂竞赛荣获市二等奖,2人获区一等奖。教师在校上公开课使用电子白板课件76人次。课题组的成员还积极制作电子白板课件,上交学校11个优秀课件。其中,陈坤老师的教学课件《鸡兔同笼》获得省级一等奖。陈卫老师制作的电子白板课件获得区一等奖。
2、交流活动促提高。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一次“十分钟使用电子白板情况的交流”活动,心得体会在网站上刊登。
3、说课竞赛展风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次电子白板说课竞赛。老师们制作得实用、精美,都能将白板的交互功能,以及其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体的'功效运用于课堂上。
4、教学模式导教学。我校课题组成员重点围绕“基于交互式白板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特点及模式”这一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验教师们不断学习、交流,初步总结出基于交互式白板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分层指导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分层指导、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情境创设,引出问题→分层学习,协作释疑→分层练习,及时反馈→分层指导,解决问题→分层作业,拓展实践。
1、情境创设,引出问题。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课堂上利用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媒体资源创造出形象而直观的问题情境;从生活情境入手,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蕴涵在符合学生认知的基础知识中,把学生引入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创造问题情境;(3)学生表演,再现问题的情境;(4)利用电子白板上的图片、模型。
2、分层学习,协作释疑。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课堂上,创设学习情境之后,要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协作,最终解决疑问。这一环节里,教师出示学习内容后,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当然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经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常用的方式:(1)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使他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2)对有些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尝试解决。(3)对于思维力度较大的,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阶段后再组织全班进行交流,通过协作共同释疑。
3、分层练习,及时反馈。
这一环节主要是在学生成果汇报的基础上,经历了疑问、辨析、释疑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老师合理选择和设计相应的练习,拓展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梳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力的目的。
练习分层形式:(1)例题变式与题组对比练习。(2)对学生进行错解的分析剖析。(3)相互命题,考察效果。
4、分层指导,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上教师的指导要分层。教师辅导优生。辅导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工作可以由优生和老师来做。通过优生带读、领读,带学、领学的形式来带动其他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由小组长来辅导后进生,老师也注意随时随地的关注。主要形式有:提问分层、检查分层。
5、分层作业,拓展实践。
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作业布置也要采用分层的形式,根据选做和必做的要求,出示几种类型的题目:基础练习题,综合练习题,思维训练拓展题,这些题目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勇挑难题,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使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同时通过小组之间互相命题,体验当小老师的乐趣。三类作业完成以后的展示形式有:练习本上书写、黑板上板演、白板上练习。
分层指导,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学校的教师把电子白板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常用的一种模式,虽然它没有做到人机互动,但我校电子白板的图形、动画以及仿真等功能,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基于交互式白板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解决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直观明了,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学的容易,教师教的轻松,真正实现了师生、生生将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整体能力与素质不是太高,理论素养相对较薄弱,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少数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
3、少数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4、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缺少理论支撑。比较注重电子白板功能的使用,缺少对使用实效的思考和阐述。研究成果的质和量有待提高。
五、下一阶段研究规划。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并加大对课题的管理力度,规范课题研究实验工作的管理。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探索出“基于交互式白板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练习课教学设计特点及模式。
3、积累教育资源,整理出基于交互式白板的小学三年级、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集。
4、建立信息资源库,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引领我校教师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和教学设计能力,并积极尝试探索使用一些简单的模板,提高教师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6、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题中期报告】相关文章:
中期课题报告08-08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经典)08-12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07-06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06-16
课题中期报告【精选】12-07
课题中期报告10-15
课题中期报告(经典)08-07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11-11
课题中期报告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