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题目
论苏童《城北地带》和《舒家兄弟》中的少年形象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苏童是江苏也是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其小说有较强的哲理色彩和先锋意识,代表了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苏童小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女性研究:主要论述女性不能摆脱的悲剧命运;(2)悲剧意识研究:以人在社会中存在的状态,揭示人的命运的悲剧性;(3)“逃亡与回归”情绪;(4)叙事学:从叙述角度,叙述语言、叙述时间方面研究苏童的“香椿树”系列小说;(5)死亡意象;(6)文体研究:研究苏童小说语言的隐喻性;(7)地域研究:探讨苏童小说中呈现的南方气质、南方想象和与之相映的美学风范。
针对苏童《城北地带》和《舒家兄弟》中的“香椿树街”少年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时代背景角度着重突出少年的精神创伤。张磅礴在《“伤痕的另一种书写方式——论苏童小说中的恶魔少年现象》中认为实际上这些不良少年的症候 ,反映的正是在经历人性罪恶被纵容的浩劫之后,在面临社会秩序重建时内心的困惑和迷惘,是那个忽然倒塌的时代的后遗症;吴翔之的《他们在一无所获中等待未来——苏童“香椿树街系列”中的少年形象》论述在一个封闭、孤独、阴郁、糜烂、“大坑”般的大时代背景环境里,一颗颗扭曲、骚动、茫然、困惑的心灵一无所获的等待未来。
二是与莫言,塞林格的少年小说作比较。在应玲素的《小说的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苏童、莫言童年视觉小说创作比较》中,从现实与超现实的写意角度对苏童和莫言的童年视觉小说作比较,揭示其在创作风格上的共通点和不同点,周新民《塞林格与苏童:少年形象的书写与创造》中,作者从叙事形式和艺术形式上对比苏童小说中少年形象对塞林格的继承与突破。
应当看到,除了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外,“香椿树街”少年系列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内涵——一种对生存的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探索的关注。本文尝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分析苏童小说《城北地带》和《舒家兄弟》中的少年形象,通过梳理他们的生存状态、行为方式、心理轨迹、叙事策略,探讨形成这些少年形象的社会、历史、作家方面的原因,发掘这些形象的意义。本课题对于深入认识苏童小说具有一定意义。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分析苏童小说苏童《城北地带》和《舒家兄弟》中的少年形象及其特征
2、《城北地带》和《舒家兄弟》中的少年形象形成的原因
3、《城北地带》和《舒家兄弟》中塑造少年形象的意义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1、文本细读法;2、是社会历史分析法。
技术路线:先读作品,概括其中的少年形象特征,对少年形象进行分类,探讨少年形象形成的原因。
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计划
第一学期:
第六—八周: 进行论文选题材料搜索、分析、整理 第八周:准备好论文选题
第九到—十八周:搜集论文相关资料,做好论文相关储备
第二学期:
第一、二周:提交开题报告,完成论文提纲
第三周—第九周:撰写毕业论文
第十周—第十三周:完成论文初稿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实现论文定稿,申请论文答辩
第十六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尧,林建法.苏童王宏图对话录[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苏童.城北地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李婷婷.论苏童“童年与成长”系列小说中的少年形象[J].语文学刊,2010(60).
[3]叶志良,郭颖杰.论苏童小说童年意绪的发生[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
[4]孙其勇.试论作家苏童童年生活对作品的影响[J].学理论,2009(19).
[5]周新民.塞林格与苏童:少年形象的书写与创造[J].外国文学研究,2009(3).
[6]马燕.苏童研究叙评[J].宁波教育学学报,2011(1).
[7]张磅礴.“伤痕”的另一种书写方式——论苏童小说中的恶魔少年现象[J]喀什师范学报,2008(1).
[8]周莉.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中的少年成长的三个关键词[J]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
[9]高承新.旧城少年的成长之痛——苏童“顽童”系列小说成长主题浅论[J]语文学刊,2008(3).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06-08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报告06-02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1-03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调查报告03-07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10-26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范文10-26
汉语言文学实习报告04-22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通用12篇)11-10
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10-26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研究论文10-08